《东京物语》电影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246.00 KB
- 文档页数:3
影评 - 东京物语
《东京物语》是一部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执导的经典电影,它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性描绘,成为了日本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年迈的夫妇到东京探望子女,却发现他们的子女已经没有时间陪伴他们,最终只有孙子对他们真诚的关爱。
影片以平淡的叙事方式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孤独,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首先,影片的镜头语言极其精致,小津安二郎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静态镜头,以及对称构图,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这种镜头语言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更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观众对影片中人物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其次,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真实和立体。
老夫妇的孤独和无助,子女的忙碌和疏离,以及孙子对他们的关爱都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冷漠。
这些人物形象让观众产生了对自己和周围人的思考,引发了对亲情、友情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索。
最后,影片的情感渲染非常细腻。
小津安二郎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情感的渲染,将观众带入了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种情感渲染不仅让影片更具观赏性,更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总的来说,电影《东京物语》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性描绘,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
它不仅通过精致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日本社会的疏离和孤独,更通过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渲染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人在观影之后产生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影评: 东京物语
《东京物语》是一部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执导的经典电影,它以细腻的情感
和深刻的人生观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这部电影以一对年迈的夫妇为主角,
讲述了他们前往东京探望子女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旅程,展现了家庭、生活和
人生的真实面貌。
首先,影片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法非常出色。
小津安二郎以他独特的导演风格,将镜头聚焦在人物的情感和日常生活细节上,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
日本家庭的温暖和真实。
他巧妙地运用了长镜头和静态镜头,将人物的内心世
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其次,影片对家庭关系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也让人深感触动。
在这部电影中,观
众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理解,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期许。
尤其是影片中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代沟问题的处理,让人感到
心酸而又温暖。
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了共鸣,也让他们
对自己的家庭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最后,影片的音乐和美术设计也非常出色。
配乐的选择恰到好处,既能够凸显
情感的温暖,又不会过于煽情。
而影片的美术设计则展现了日本现代都市的真
实面貌,让观众感受到了东京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东京物语》是一部充满温情和人文关怀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日本家庭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观众在观影过
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导演对家庭和生活的独特理解,也能够在影片中找到自
己的共鸣点,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也会让观众
在观影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影评:东京物语电影影评:东京物语《东京物语》是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执导的一部经典黑白电影,于1953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人性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杰作之一。
作为一位电影评论家,我被这部电影所打动,它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东京物语》所传达的家庭关系的真实性。
电影通过描绘一对年迈的夫妻,以及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冷漠和疏离。
尽管片中的角色没有大量的对白,但他们的眼神、动作和沉默传达出了深深的情感。
这种真实而微妙的描绘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复杂情感,以及时间的流逝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其次,电影中的主题之一是现代化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东京物语》通过描绘夫妻到东京探望子女的旅程,展现了他们面对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时的困惑和无助。
这种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冲突的描绘,使我思考了自己在当代社会中的定位和价值观。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年轻一代与父母之间关系的描绘,探讨了代际之间的隔阂。
年轻人们对父母的冷漠和忽视,让我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我反思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最后,我要提到电影中的镜头运用和美学。
小津安二郎以他独特的导演风格,运用静态的、对称的镜头,将每个场景都呈现得如诗如画。
这种细腻而富有美感的镜头语言,让我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导演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东京物语》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通过真实的家庭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及代际之间的隔阂,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独特风格和对细节的关注,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一部艺术品。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了家庭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与亲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它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共鸣,成为了我心中的经典之作。
影评:东京物语
《东京物语》是一部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执导的黑白电影,于1953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闻名,被誉为是日本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影片以其简洁而又真实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日本战后时期家庭生活的真实面貌。
影片通过一对年迈的夫妇去东京探望子女的故事,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生的无常。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很容易被影片中的情感所打动,感受到了家庭、亲情和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和感伤。
其次,影片通过对东京城市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日本战后时期城市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
观众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东京城市的喧嚣和忙碌,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奔波的生活状态。
这种对城市生活的真实描绘,让观众对现代社会的变迁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最后,影片通过对年迈夫妇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展现了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化。
观众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以及对于生活和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这种对家庭关系的真实刻画,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东京物语》是一部充满人情味和深刻思考的电影,通过
对家庭、城市和生活的真实描绘,让观众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和感动。
这部电影不仅在日本国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
泛的认可,被誉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影
片中的音乐也是非常动人,为整部电影增添了许多情感色彩。
强烈
推荐给所有喜欢观看深刻人情味电影的影迷。
《东京物语》的人生寂寥电影《东京物语》是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于1953年执导的一部经典作品。
这部电影以一家人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人生的寂寥描绘,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孤独。
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寂寥,同时也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的意义。
电影以一对年迈的夫妻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到东京探望子女的故事。
然而,他们在子女家中的短暂停留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快乐,反而更加凸显了他们的孤独和无助。
子女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甚至对他们的到来显得有些疏远。
这种疏离和冷漠让我深感触动,也让我思考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而真实,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导演的镜头语言得以展现。
老夫妻的无助和孤独在他们的眼神和表情中得以体现,令人心痛。
他们曾经为子女辛苦付出,但现在却被遗忘在角落。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的处境,他们在子女繁忙的生活中渐渐被忽视,失去了应有的关怀和陪伴。
这种人生寂寥的描绘,让我深刻地反思了对老年人的态度和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除了老夫妻的孤独,电影还通过其他人物的故事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子女们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和家人相处,他们对父母的关心也显得有些敷衍。
这种疏离让我想起了现代社会中的快节奏生活和竞争压力,人们为了生活和事业而忙碌,但却忽略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电影通过这些细节,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孤独。
电影《东京物语》在表达人生寂寥的同时,也让我思考了生活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所左右,忽略了内心的追求和情感的交流。
电影中的老夫妻虽然孤独无助,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
他们并没有因为孤独而放弃对生活的追求,而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寻找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这种对生活的态度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思考了生活的真谛。
总的来说,《东京物语》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它通过对人生寂寥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孤独。
东京物语影评
《东京物语》是一部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执导的经典家庭剧。
这部电影以其
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而闻名,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深深的
共鸣。
首先,电影通过对日本家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和矛盾。
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牵挂,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家
庭关系的变化和挑战。
尤其是老年夫妇去东京探望子女的情节,让人感受到了
家庭中不同代际之间的隔阂和沟通困难,这种情感触动令人难以忘怀。
其次,电影通过对东京城市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现代化社会中人与城市的关系。
观众可以感受到东京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以及人们在这样的城市中所面
临的孤独和迷茫。
这种对城市生活的描绘,让观众对自己所处的城市生活产生
了深刻的思考和反省。
最后,电影以其朴素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
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以及对家
庭和亲情的珍惜和思考。
这种情感共鸣让观众在观影后不仅仅是感叹电影的精彩,更是对自己生活和情感的思考和反省。
总的来说,电影《东京物语》以其深刻的情感描绘和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
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情感触动。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家
庭剧,更是一部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影评: 东京物语《东京物语》是一部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于1953年执导的经典黑白电影。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而真实的人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观看《东京物语》后,我深深被其所打动,感受到了许多共鸣点。
首先,这部电影以家庭为主题,通过一对年迈的夫妻和他们的子女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脆弱。
老年夫妻到东京探望子女,却发现子女们都忙于自己的生活,无暇照顾他们。
这种孤独和被遗忘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在我长大后也经历了类似的境遇。
这种家庭关系的描绘,使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对家人的关注和陪伴是否足够。
其次,影片通过描绘人物的日常生活和细微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困扰,却很少有人真正倾听和理解。
这种孤独和沉默,让我想起了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的处境。
我们常常忙于自己的生活,忽略了身边的人的需要和情感。
《东京物语》提醒我要更加关注他人,用心倾听和理解。
此外,电影中的镜头运用和画面构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津安二郎以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将镜头稳定而缓慢地移动,给观众更多的时间去感受和思考。
他善于运用静态画面和长镜头,将人物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细腻和克制的表达方式,使我更加投入到电影的世界中,感受到了其中的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电影《东京物语》以其真实而细腻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反思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提醒我要更加关注身边的人。
同时,电影中的镜头运用和画面构图也给我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经典之作,更是一部触动人心的作品,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味。
东京物语(Tokyo Story)影评《东京物语》是一部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于1953年执导的经典电影。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对家庭关系的真实描绘而闻名于世。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深被其所打动,感受到了许多共鸣点。
首先,电影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对话,展现了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故事围绕着一对年老的夫妇来展开,他们前往东京探望繁忙的子女。
然而,他们的子女却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到孤独和被遗忘。
这种家庭关系的冷漠和疏离感在现代社会中并不罕见,这让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
其次,电影通过对生活中细枝末节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电影中的夫妇以及他们的子女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生活的变迁和挫折。
这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让时光悄悄溜走。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日本社会变革的呈现,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在电影中,夫妇的子女们都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他们更加注重事业和个人利益,而忽略了传统的家庭价值观。
这种文化冲突使我思考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以及我们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家庭的凝聚力。
最后,电影的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出色。
导演小津安二郎以他独特的拍摄风格,将镜头聚焦在人物的表情和细节上,这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演员们的自然表演也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让我仿佛置身于他们的生活之中。
总的来说,《东京物语》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它通过真实的家庭故事和细腻的表达方式,引发了我对家庭、生命和社会的深思。
这部电影让我反思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并激励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我相信,这部电影将继续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发更多的思考。
东京物语影评
《东京物语》是一部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执导的黑白电影,
它是一部关于家庭、人生和时代变迁的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以其深
刻的情感和细腻的叙事风格而闻名,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
深深的共鸣。
首先,影片通过对日本家庭生活的真实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了
家庭之间的温情和牵挂。
电影中的老夫妇到东京探望子女,却发现
子女已经没有时间陪伴他们,这种对家庭关系的思考让人深感心痛。
影片中的情节让人们反思了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变迁和挑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其次,电影通过对日本社会变迁的描绘,展现了时代变迁对人
们生活的影响。
影片中的老夫妇来到东京,却对城市的繁忙和陌生
感到困惑,这种对城市生活的陌生感让人感受到了现代化对人们生
活方式的冲击。
影片中对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社会的对比,让人
们思考了社会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
中的意义。
最后,影片以其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情感,让人们在观影过程
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家庭的珍惜。
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
象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温情,让人们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
深深的共鸣。
总的来说,《东京物语》是一部深刻的家庭电影,它通过对家庭、时代和生活的思考,让人们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在情感上打动了观众,同时也让人们对家庭和生活有
了更深刻的思考。
东京物语影评《东京物语》是由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于1953年拍摄的一部经典黑白电影。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真实的人物刻画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名电影评论家,我深深被这部电影所触动,它给我带来了许多感受和共鸣。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的情感真实而深刻。
《东京物语》讲述了一对年老的夫妇到东京探望子女,却遭到了冷漠和疏离。
这个故事通过细腻的演技和精心的剧本描绘了家庭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如代沟、忙碌和无法沟通。
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家庭中的矛盾和挫折,这种情感真实感人。
其次,我要提到的是这部电影的影像美。
尽管是黑白电影,但导演小津安二郎通过精心的构图和镜头运动,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寂静而安详的氛围。
他善于运用静态镜头和长镜头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这种简约而充满细节的影像语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这部电影还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细腻的演员表演来展现人物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痛苦。
尤其是主演的夫妇,他们的表演令人动容。
他们不需要大段的对白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微妙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来传递情感。
这种真实而朴素的表演方式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因为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类似的情感和经历。
最后,我要谈论的是这部电影所传达的主题。
《东京物语》通过描绘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挫折感,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孤独感。
它提醒观众要珍惜家人和人际关系,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持和依靠。
这种主题的深入探讨使这部电影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电影《东京物语》通过其情感真实、影像美、演员表演和主题的深入探讨,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它是一部经典的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思考和反思的艺术品。
无论是对于电影爱好者还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都值得一看。
观《东京物语》有感
在电影赏析的课上,老师让我们一起观看《东京物语》,起初觉得电影是黑白的老电影,加上没看到10分钟,就觉得好无聊看不下去,在现在这个充斥着娱乐综艺的时代,这种节奏慢的可以的电影是没有办法感兴趣的,所以就闲的无聊顺手掏出手机搜了搜这部电影的评分,看了简介,导演的地位很高,又去豆瓣看了影评,居然看哭了,以至我不敢再去看这部电影。
但是还是选择了一个比较安静的时候,静下心来欣赏她。
《东京物语》是小津二郎导演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一对年迈的老人去东京看自己的儿女,却受到冷淡的招待,在从东京返回尾道后,那位老母亲得病去世的故事,可以说这部影片所讲的故事是很平淡的日常生活,但是影片细腻地表现出的那种人情冷暖却可以深深地触碰到观众的内心。
影片有许多前后呼应的地方,首先是以火车横穿荧幕,汽船驶过水面开始,也以同样的布景结束。
其次,在老两口临去东京前,邻居透过窗户问候老两口,说老两口的儿女有出息,可以去东京玩;在影片结束前,邻居又从窗前经过,但此时只剩下老父亲一人,与之前形成对比,让人不禁觉得伤心。
再次,初到东京,两位老人表示觉得东京没有想象中的远,而在剧中,老母亲与纪子说东京太远了,剧末,也就是临回家时老母亲又说了一遍东京太远了。
还有在二老回家途中,老母亲得病到儿子敬三那里,医生和儿子敬三的对话:“不要等你想孝顺时,母亲已经不在了”,在剧末,母亲果然不在了,敬三感觉母亲在僧人的鱼木声中渐渐远去而伤心落泪,母亲走了,因为自己没有尽到孝道而悔恨。
“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满怀激情的二老到东京后,子女们因为工作忙而不去陪父母,第一次游东京是过世了的次子的妻子(纪子)带他们玩的,第二次是儿女们为了避免出去陪父母游玩,就在热海找了一家便宜的店让父母去玩,而父母提前回来后还遭到女儿的责怪,明明自己的儿女都在东京,却有种无家可归的悲凉。
整部剧通过一些小细节来刻画儿女对父母的不上心,比如说吃的方面,贵的糕点还要藏起来不舍得给年迈的父母吃;父母从热海回来,女儿却对客人说自己的父母是从家乡来的熟人等。
剧中的一些台词听了就让人觉得伤感,老母亲对着自己的孙子说不知道他长大当医生的时候,自己还在不在。
被女儿嫌弃的二老在出去找住处的路上时,看着偌大的东京说:“不小心走散了,可能一辈子都见不着了。
”和老父亲一起喝酒的朋友说:“没有孩子寂寞,有了孩子却遭嫌弃”。
在搜索电影简介时了解到小津
安二郎导演拍摄时特别重视画面的
构图和喜欢仰角拍摄,所以看影片
的时候也留意了这些。
很多场景都
是摄像机离地面很近保持不动,人
物在画面中移动变化,有时随后会
紧接着跟一个近景。
日本有席地而
坐的习惯,在影片中,演员们坐的位置都是错落有致的,一前一后,有远有近。
在画面构图中我最喜欢的是在第一次出去玩的计划失败后(如右图),祖孙两个出去散步,视线透过窗户,看到左边是建筑物,采取平视的视角使得右半部分的路面看起来是一条线,祖孙两个在路面上化为点,这个场景看起来很美,尤其是黑白的感觉更美。
影片中还体现了一些观点,天下的父母总是爱儿女比儿女爱父母多得多,父母总是有太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欲望,人长大就会变,变得以自己的生活为重。
整部影片没有大的跌宕起伏,没有华丽壮大的场面,却可以通过平淡的生活把观众的心揉碎,不禁会联系到自己,我也会和电影里的小女儿京子想的一样:我长大后绝对不会变。
但是纪子给出的答案却是:每个人都会变的。
中外电影赏析
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13产品设计
姓名:刘世秀
学号:13054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