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栽培技术 与心得体会(1)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8
菊花的栽培技术范文菊花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花卉,也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栽培菊花不仅可以观赏到其美丽的花朵,还可以享受到其独特的芳香。
下面将介绍一些菊花的栽培技术,供菊花爱好者参考。
1.选择合适的菊花品种:菊花的品种繁多,有菊花球、蒲公英菊、小菊等,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栽培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2.确定合适的种植地点:菊花喜阳光,所以选择一个充足的阳光照射时间的地方,同时需要避开大风和阴湿的环境。
3.菊花的土壤选择:菊花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土壤的pH值应在6.5-7.5之间,可以掺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和河沙来改良土壤。
4.秋季移栽:菊花比较适合在秋季移栽,此时可以选用强壮的苗木,以确保其更好的成活率。
5.播种与育苗:将菊花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播种盒中,覆盖一层厚度适中的表土,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一般来说,播种后保持20-25℃的温度,大约7-10天就可出苗。
6.定植与管理:在菊花苗成活后,可以将其移植到花坛或花盆中。
注意保持适宜的浇水和施肥,并及时除草和修剪杂枝,增加通风。
特别要注意的是,防止菊花遭受霜冻。
7.张垂枝与修剪:菊花的生长期较长,往往会出现枝条下垂的情况,可以将下垂的枝条修剪掉,让整株菊花保持均匀的生长状态。
8.防治病虫害:菊花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菊花疮痂病、灰霉病等。
在平时的栽培过程中,可以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9.盆栽菊花的管理:如果选择盆栽菊花,要注意合理的浇水、光照、温度的控制,同时定期施肥、更换土壤,以保持盆栽菊花的健康生长。
10.菊花的采摘与保存:待菊花盛开,可适时进行采摘。
采摘新鲜、未开放的花朵,以保持花朵的颜色和芳香。
采摘后将花朵放入清水中,避免阳光直射,保持花朵的鲜艳和寿命。
总结:菊花的栽培并不复杂,只要在选择品种、栽培地点、土壤、育苗、定植与管理、防治病虫害、修剪、采摘与保存等方面注意细节,就能够让菊花健康生长,颜色鲜艳并散发出芳香。
尽管菊花栽培较为简单,但仍需要对栽培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
菊花栽培技术与心得体会学院:化生学院班级:12级生物技术二班姓名:大美女学号:20120222222电话:12345678962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栽培类型。
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
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
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
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别名白菊花、黄白菊、真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花序入药。
具有清热、明目、解毒功能。
主治外感风热、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红眼病、青光眼、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症、冠心病、疔疮痈肿、耳鸣等症。
菊花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中药材资源,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被誉为药用和饮料佳品。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菊花为多年生草本。
株高50厘米〜150厘米,全株被白色绒毛。
茎基部稍木质化,上部多分枝。
花期9月至11月,果期10月至11月。
二、生物学特性菊花喜温和凉爽气候和向阳、稍干燥的环境。
能耐寒,怕水涝。
在荫蔽的环境里生长不良。
生长期要求土壤稍湿润,过于干旱,植株抽枝少,发育缓慢,产量低,尤其是近花期,不能缺水,否则使花蕾数大为减少。
但水分过多,则易造成烂根死苗。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菊花作为我国传统名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菊花种植产业在各地蓬勃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菊花种植产业,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10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大塘镇西关村的一处菊花种植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1. 菊花种植技术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菊花的种植技术,包括菊花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通过实地观察和请教基地技术人员,我了解了不同品种菊花的生长习性和栽培要点。
2. 菊花采摘与加工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菊花的采摘和加工工作。
采摘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判断菊花成熟度,以及采摘时的注意事项。
加工方面,我了解了菊花干花、菊花茶、菊花枕头等产品的制作方法。
3. 市场营销与销售渠道实习期间,我参观了菊花种植基地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
通过了解销售渠道,我认识到市场营销在菊花产业中的重要性,并学习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
4. 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农业科技在菊花产业中的应用,如智能化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我认识到菊花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三、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菊花种植基地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如菊花采摘、加工等。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菊花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方面的积极作用。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农业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四、实习建议1.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菊花培育工作总结菊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常常被用于装饰和观赏。
在菊花培育工作中,我们需要经过精心的计划和细致的管理,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菊花。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菊花培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的菊花培育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在菊花培育工作中注重了土壤和环境的管理。
我们选择了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并且进行了合理的施肥和灌溉。
在菊花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对土壤进行调理和保养,确保菊花生长的环境良好。
此外,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菊花免受害虫和病害的侵害,确保菊花的健康生长。
其次,我们在菊花培育工作中注重了品种的选择和改良。
我们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菊花品种,并且进行了一些改良和培育工作。
通过对菊花品种的选择和改良,我们培育出了一些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菊花品种,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欢迎。
最后,我们在菊花培育工作中注重了管理和技术的培训。
我们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会议,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我们的菊花培育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
通过培训和交流,我们不断提高了菊花培育的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管理体系,提高了菊花的品质和产量。
总的来说,我们在菊花培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土壤和环境的管理,加大对菊花品种的选择和改良力度,加强对管理和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菊花的品质和产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能够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菊花品种,为美化环境和提升生活品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菊花心得(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前言二、小菊花的种植与养护1.选择合适的土壤和环境2.适当的浇水和施肥3.及时修剪和防治病虫害三、小菊花的观赏价值和应用1.观赏价值2.应用场景四、结论正文【前言】小菊花,学名为 Chrysanthemum,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菊花的种植与养护心得,以及它在观赏和应用方面的价值。
【小菊花的种植与养护】1.选择合适的土壤和环境小菊花喜欢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而且需要充足的阳光。
在种植时,应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园土或者沙质土壤,并确保种植地点有足够的阳光照射。
2.适当的浇水和施肥小菊花在生长期间需要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量积水。
在施肥方面,可以在生长初期施一次基肥,之后每隔 10-15 天追施一次液肥,以保证小菊花的生长需求。
3.及时修剪和防治病虫害小菊花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修剪去除枯萎的花朵和过长的枝叶,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此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如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小菊花的生长。
【小菊花的观赏价值和应用】1.观赏价值小菊花具有丰富的花色和多样的花型,其花朵娇小可爱,色彩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在园林景观中,小菊花常常被用于花坛、花境、花架等景观的布置,也可以作为盆栽摆放在家中。
2.应用场景除了观赏价值外,小菊花还具有很多实用价值。
例如,小菊花可以用来制作花束、插花等;其花瓣可以作为食材,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此外,小菊花还可以提取菊黄素等色素,用于食品和化妆品行业。
【结论】总之,小菊花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观,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通过适当的种植与养护,我们可以在家中轻松欣赏到小菊花的美丽。
菊花培育工作总结
菊花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之一,其优雅的花姿和清香的芬芳让人们喜爱不已。
菊花培育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术的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在菊花培育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来总结一下这一年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在菊花的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菊花进
行杂交和筛选,我们培育出了一些新的菊花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在花型、颜色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抗病性和生长环境适应性上也有了一些改进。
这为菊花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其次,我们在菊花的栽培技术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
在土壤改良、施
肥和灌溉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进,使菊花的生长更加健康和稳定。
同时,我们还尝试了一些新的菊花栽培技术,如水培、营养液培等,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另外,我们在病虫害防治和管理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针对菊花生长过程中常
见的病虫害问题,我们制定了一套科学的防治方案,采用了一些绿色环保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了菊花的生长和品质。
总的来说,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在菊花培育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力量,不断创新菊花培育技术,提高菊花的品质和产量,为菊花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培育出更多新品种的菊花,让这种美丽的花卉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于种植菊花工作总结
种植菊花工作总结。
在种植菊花的工作中,我们经历了一年四季,不断地照料和呵护着这些美丽的
花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年的种植菊花工作。
首先,我们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因为没有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我们就无
法种植出如此美丽的菊花。
在这一年中,我们不断地观察天气变化,调整灌溉和施肥的时间,确保菊花能够在最佳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其次,我们也要感谢团队的努力和合作。
在种植菊花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发挥
了自己的专长,共同努力,才使得菊花园能够焕发出绚丽的色彩。
我们一起研究菊花的生长习性,探讨如何防治病虫害,共同制定了种植计划和管理方案。
在这一年中,我们也面临了不少挑战。
天气的变化、病虫害的侵袭、市场的波
动等都让我们感到压力重重。
但是,我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而是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丰收的成果。
最后,我们要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我们要回顾种植菊花的整个过程,分析工作中的得失,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年的工作做好准备。
我们要继续保持对菊花的热爱和耐心,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为种植更加美丽的菊花而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种植菊花的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收获的工作。
在这一年中,我们
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工作的热爱。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种植更加美丽的菊花而努力奋斗吧!。
菊花种植心得菊花是我热爱的花卉之一,无论是在庭园、花坛还是室内,都能为人们带来一片美丽和宁静。
我在种植菊花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与大家分享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种植条件和爱好的菊花品种非常重要。
菊花品种繁多,有悬铃菊、金蝴蝶、鸡冠菊等等,每个品种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也略有差异。
在选择菊花品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种植经验来决定,比如庭院种植适宜高大的菊花,室内种植则可以选择小巧玲珑的品种。
二、种植环境菊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所以在种植菊花时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
确保每天都能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到菊花上,否则会影响菊花的生长和开花。
同时,保持适量的湿度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要确保菊花的水分供应充足。
建议每天早晚给菊花进行适量的浇水,不要过量也不要过少,以避免过湿或干旱的情况。
三、土壤及营养菊花生长所需的土壤要保持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
建议在种植菊花之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可以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和河沙,以提供菊花所需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菊花也需要定期施肥,可以选择一些有机肥料或专用的花卉复合肥,在生长季节根据其生长状态进行适量的追肥,有助于增加开花数量和花朵品质。
四、管理措施除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外,还需要做好菊花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除草工作,保持菊花的周围环境干净整洁,避免杂草对其生长的影响。
其次,定期修剪是保持菊花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修剪可以促使菊花分枝、开花更加旺盛,还可以控制菊花的高度和形态,使其更具观赏价值。
另外,对于长势过盛的菊花,可以适时进行疏密和摘心,以调整分支和花朵的分布,增加整体的美感。
五、病虫害防治菊花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扰,比如菊花霉病、蚜虫和白粉菌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定期清除病叶、虫害叶;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调整温度和湿度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菊花的抗病虫害能力,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等。
一、引言菊花,作为我国传统名花,以其千姿百态的花形、绚丽的色彩、清雅的香气以及耐寒的习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菊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花蕾还可以入药,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
为了深入了解菊花的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菊花栽培实训,现将实训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菊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2. 掌握菊花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方法、定植管理等。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园艺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
三、实训内容1. 菊花的生物学特性菊花为菊科植物,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
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很敏感,每天不超过10小时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2. 选地整地菊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为宜。
粘地、低洼地、盐碱地不宜种植,忌连作。
3. 繁殖方法(1)分株繁殖:在11月收摘菊花后,将菊花茎齐地面割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将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
翌年3-4月扒开粪土,浇水,4-5月份菊花幼苗长至15厘米高时,将全株挖出,分成数株,立即栽植于大田。
(2)扦插繁殖:4-5月份或6-8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的菊花枝条,插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等待枝条长出新根后,则可以将其从土壤中挖出,移栽在花盆中。
4. 定植管理(1)栽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进行,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菊花生长。
(2)栽植密度:株行距为40厘米,每穴栽苗12株。
(3)栽植方法:挖穴,每穴施入适量基肥,将菊花幼苗放入穴中,覆土压实,浇透定根水。
5. 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菊花喜湿润环境,但怕水涝。
苗期、花期不能缺水,但应避免积水。
(2)施肥管理:菊花生长期间,需施入适量的氮、磷、钾肥,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花期前后,应减少氮肥的使用,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3)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菊花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
菊花栽培技术与心得体会学院:化生学院班级:12级生物技术二班:大美女学号:20120222222:12345678962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栽培类型。
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
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
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
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别名白菊花、黄白菊、真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花序入药。
具有清热、明目、解毒功能。
主治外感风热、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红眼病、青光眼、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症、冠心病、疔疮痈肿、耳鸣等症。
菊花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中药材资源,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被誉为药用和饮料佳品。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菊花为多年生草本。
株高50厘米〜150厘米,全株被白色绒毛。
茎基部稍木质化,上部多分枝。
花期9月至11月,果期10月至11月。
二、生物学特性菊花喜温和凉爽气候和向阳、稍干燥的环境。
能耐寒,怕水涝。
在荫蔽的环境里生长不良。
生长期要求土壤稍湿润,过于干旱,植株抽枝少,发育缓慢,产量低,尤其是近花期,不能缺水,否则使花蕾数大为减少。
但水分过多,则易造成烂根死苗。
菊花喜肥,在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夹沙土中生长良好,花多产量高。
土壤以中性至微酸性或微碱性为适宜。
凡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盐碱性大的地块不宜栽培。
忌连作,连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病虫害多,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
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要求每天不超过10〜11小时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三、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菊花为浅根性植物。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有水源灌溉方便的地方。
于头年秋冬季深翻土地,使其风化疏松。
在翌年春季进行扦插繁殖前,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浅耕一遍。
然后作成宽1.5米,长视地形而定的插床,四周开好大小排水沟,以利排水。
栽植地,宜选择地势高燥、充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以沙质壤土为理想。
选地后,于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25厘米左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500公斤,翻入土作基肥。
然后整细耙平傲成宽1.5米的高畦,开畦沟宽40厘米,四周挖好大小排水沟,以利排水。
(二)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亦可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1)培育壮苗和选苗摘花前,选留株壮、花大的优良植株,做好标记。
于11月收获菊花后,将地上茎枝齐地面割除,将其根蔸全部挖起,集中移栽到一块肥沃的地块上,用腐熟厩肥或土杂肥覆盖保暖越冬。
翌年3〜4月,扒开土粪等覆盖物,浇施1次稀薄人畜粪水,促其萌发生长。
4〜5月,当菊苗高15厘米左右时,挖出根蔸,选取种根粗壮、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作种苗,立即栽入大田。
(2)栽植栽前,将苗根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渍12小时,可预防叶枯病等病。
栽时,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40厘米×30厘米挖穴,每穴栽入种苗2〜3株。
栽后用手压紧苗根并浇水湿润。
一般每亩老菊花萌发后可分栽大田15亩左右。
2、扦插繁殖于每年4〜5月或6〜8月,在菊花打顶时,选择发育充实、健壮无病虫害的茎枝作插条。
去掉嫩茎,将其截成10厘米〜15厘米长的小段,下端近节处,削成马耳形斜面。
先用水浸湿,快速在1.5〜3克/公斤吲哚乙酸溶液中浸蘸一下,取出晾干后立即进行扦插。
插时,在整好的插床上,按行株距10厘米×8厘米划线打引孔,将插条斜插入孔。
插条入土深度为穗长的1/2〜2/3。
插后用手压实并浇水湿润。
约20天左右即可发根。
插条生根萌发后,若遇高湿天气,应给予搭棚遮阴,增加浇水次数;发现床面有杂草,要及时拔除。
当苗高20厘米左右时,即可出圃栽植。
栽植密度每亩以4000〜5000株为宜。
(三)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菊苗栽植成活后至现蕾前要中耕除草4〜5次;第1次在立夏后,宜浅松土,勿伤根系,除净杂草,避免草荒;第2次在芒种前后,此时杂草滋生,应及时除净,以免与药菊争夺养分;第3次在立秋前后;第4次在白露前;第5次在秋分前后进行。
前2次宜浅不宜深,后3次宜深不宜浅。
在后2次中耕除草后,应进行培土壅根,防止植株倒伏。
2、追肥菊花为喜肥作物,前期氮肥不宜多,合理增施磷肥,可使菊花结蕾多、产量高。
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追肥3次:第1次于移栽后半个月左右,当菊苗成活开始生长时,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水1000公斤,或尿素8公斤〜10公斤对水浇施,以促进菊苗生长;第2次在植株开始分枝时,每亩施入稍浓的人畜粪水1500公斤,或腐熟饼肥50公斤对水浇施,以促多分枝;第3次在孕蕾前,每亩追施较浓的人畜粪水2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过磷酸钙25公斤对水浇施,以促多孕蕾开花。
贡菊主产区歙县药农说:菊花是“七死八活九开花”的作物。
意指药菊在7月份生长不旺盛,常因缺水而萎蔫;8月药菊又开始旺盛生长了。
因此,大量的速效肥料应在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施入,有利增产。
此外,在孕蕾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能促进开花整齐,提高菊花产量和质量。
3、摘心打顶摘心、打顶可促进菊花多分枝、多孕蕾开花和主干生长粗壮。
应于小满前后、当苗株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1次摘心,即选晴天摘去顶心1厘米〜2厘米。
以后每隔半月摘心1次,共3次。
在大暑后必须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生长过旺,营养跟不上,则花头变得细小,反而影响菊花产量和质量。
此外,对生长衰弱的植株,也应少摘心。
四、病虫害防治(一)病害1、菊花霜霉病症状:菊花霜霉病为害叶片和嫩茎,春、秋两季均能发病。
春季发病,使幼苗叶片褪绿,微向上卷曲,叶背和幼长满白色霉层,随着幼苗的生长,叶片自下而上变为褐色,最后干枯而死。
秋季发病,使叶片、嫩茎、花蕾全部布满白色霉层,叶片呈现灰绿色,微显萎蔫,最后植株逐渐枯死。
霜霉病是菊花的毁灭性病害。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
实行与禾谷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期,或选择未曾发生过霜霉病的地块栽植。
移栽前,幼苗用40%乙磷铝300倍液浸种苗5〜10分钟,或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泡12小时,晾干药液后栽植。
春季发病喷洒40%乙磷铝250〜3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喷2次;秋季发病,于9月上旬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40%乙磷铝300倍液,或50%瑞毒霉300倍液,每隔10天1次,上述农药交替使用,连喷5次,效果显著。
2、菊花褐斑病症状:菊花褐斑病又名叶枯病、斑枯病。
为害叶片,由下至上蔓延。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的黄色至紫褐色病斑。
后期病斑中心变为灰褐色至灰黑色,并生有许多小黑点。
严重时几个病斑连接成大斑,使叶片干枯,但不脱落,悬垂在茎上。
在雨水过多,湿度过大的年份,叶片枯死率可达90%以上,是菊花严重的病害之一。
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如喷施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植株抗病力。
在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发病。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
在阴雨季节来临时,喷洒1次1∶1∶100波尔多液;在9月上旬和中旬再各喷1次。
3、菊花花叶病症状:菊花花叶病又名病毒病。
为害叶片,被害植株的叶片有的变为灰绿色,具灰白色不则微隆起的线状条纹,有的叶脉绿色,叶肉出现色泽不同、形状不规则的斑纹;有的叶片变小变厚,叶尖短而钝圆,叶缘卷,正面暗绿色,背面沿叶缘变为紫红色。
病株生长衰弱,叶片自下而上枯萎而死。
防治方法:选健壮植株作为分株或扦插繁殖的母株。
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杭病力。
及时防治传毒害虫如蚜虫、红蜘蛛等,可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二)虫害1、菊花叶枯线虫病症状:菊花叶枯线虫病为害叶片,也为害花芽。
由于线虫侵染叶片组织,使叶片变黄,后逐惭变为褐色。
叶片上的病斑逐渐扩大成为三角形的褐色枯斑,或因受叶脉的限制而成为角状枯死斑。
发病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但不脱落,悬垂在茎上。
花芽由线虫浸染,使其干枯或退化不能形成花蕾,或使花器变畸形。
防治方法:建立无病留种田,不到病区引种菊花苗。
发现病株及时销毁并深埋,防止扩大蔓延。
进行扦插育苗时,将插穗用50℃温水浸泡10分钟,以杀死线虫,然后进行扦插。
2、菊蚜症状:4〜5月间,菊蚜虫密集在嫩梢、叶片背面或花蕾上吸取汁液,使叶片变黄、皱缩、枯萎,严重影响菊花产量和质量,还能传播病害。
防治方法:喷射1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灭杀。
3、菊天牛症状:菊天牛又名菊虎、蛀心虫。
其成虫和幼虫咬食茎梢以至根部。
成虫为小天牛,黑色。
于5月发生,咬食茎顶嫩梢,使嫩梢枯死。
成虫产卵于茎中,孵化后的幼虫蛀入茎的髓部,并向下取食直至根部,使茎秆折断。
防治方法:在6〜7月的清晨露水未干前捕杀成虫。
大量发生时,喷40%乐果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200倍液。
结合打顶或摘心,从断茎处以下4厘米,摘除枯茎,集中烧毁。
在4〜5月菊花进行分株繁殖时,注意检查越冬成虫,进行人工捕杀。
4、网目拟地甲症状:网目拟地甲其成虫和幼虫为害菊苗的幼嫩茎叶;成株时,则以成虫群集在近土表的根茎部啃食菊花的皮层,使植株茎叶变黄,生长势衰弱。
防治方法:发现时,每亩用98%敌百虫晶体,加水适量溶解稀释,再拌入1.5公斤〜2公斤炒香麦訣或油饼中,再加少量水湿润,做成毒饵,在傍晚撒入田间进行诱杀。
可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多种根部害虫。
五、采收加工(一)釆收霜降至立冬为采收适期。
一般以管状花(即花心)散开2/3时采收为宜。
采菊花宜在晴天露水干后采收,不采露水花,否则容易腐烂、变质,加工后色逊,质量差。
一般亩产干品100公斤〜150公斤。
(二)加工菊花品种繁多、各地加工方法不一,现介绍3种传统加工方法。
1、亳菊在花盛开齐放、花瓣普遍洁白时连茎秆一起割取,然后扎成小把,倒挂在通风干燥处晾干。
不能曝晒,否则香气差。
当晾到八成干时,即可将花摘下,置薰房用硫黄薰蒸至白色。
取出再薄摊晾晒一天,即可干燥。
干后装入木箱,衬牛皮纸防潮,一层亳菊一层白纸相间压实贮藏。
2、滁菊采后阴干。
再用硫黄薰白,取出晒至六成干时,用竹筛将花头筛成圆球形,晒至全干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