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85.55 KB
- 文档页数:10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2、分析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3、探讨德国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二、知识梳理(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
2、离铁矿区较近距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便于铁矿石的输入。
3、充沛的水源鲁尔区内有多条河流,水源充足。
4、便捷的水陆交通内河航运发达,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密集。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鲁尔区衰落的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市场竞争激烈,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兴产业不愿落户传统工业区。
5、环境污染严重长期的工业生产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调整产业结构(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减少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扩大单个企业的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3、发展科技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新建了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改善区内交通条件。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1)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2)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三、重点难点1、重点(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难点(1)理解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工业区的冲击。
(2)如何实现传统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四、学习方法1、图表分析法通过分析鲁尔区的区位图、工业发展历程图等,直观地理解鲁尔区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习目标思维脉图1。
理解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2。
掌握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通过对鲁尔工业区的分析,掌握归纳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主要的工业部门: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和化工等。
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区位因素区位分析资源①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②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③河流众多,水源丰富交通①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利;②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③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市场德国以及西欧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二、鲁尔区的衰退1。
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3。
钢铁危机:钢材市场出现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1)改造传统工业。
(2)发展新兴产业。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1。
判断正误.(1)鲁尔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结构太复杂和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2)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
(√) (3)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有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缩小。
(×)2。
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B。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C。
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D。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提示】选C.鲁尔区在综合整治中,对煤炭、钢铁工业部门进行整合,压缩数量,调整布局等。
3。
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下列因素与其兴起无关的是 ()A。
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B。
便利的水陆交通C。
广阔的市场D。
充沛的水源【提示】选A。
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大量输入铁矿发展了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
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主要的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和化工等。
2.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思考 流经德国鲁尔区的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都可以通航,不但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廉价的水运条件,而且为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二、鲁尔区的衰退1.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2.煤炭危机⎩⎪⎨⎪⎧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使煤炭 需求量明显下降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鲁尔区煤价缺乏市场竞争力3.钢铁危机:钢材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思考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曾是我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东北三省一再丧失机遇,患上了严重“市场不适应症”,工业生产曾一度步履维艰,效益严重下滑,被称为“东北现象”。
根据鲁尔区的问题推测,“东北现象”可能指什么?答案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上升;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1)改造传统工业。
(2)发展新兴产业。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判断1.建坑口电站有利于改善能源产地和消费地的大气环境。
(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 ×)3.德国鲁尔区鼎盛时期的基础工业是机械工业。
( ×)4.鲁尔区经过调整之后的工业布局是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的。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目标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3.通过“辽中南工业区”补充案例的学习,归纳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重点】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来源:学+科+网]【教学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以著名的鲁尔区作为案例来学习。
先播放一段鲁尔区视频(1分10秒)。
[来源:学科网ZXXK] 观看视频。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新课提问读教材图2-4-3和图2-4-4,回答“鲁尔区在哪?”看图,并回答。
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活动一结合工业区位分析方法,读图2-4-3,图2-4-4和图2-4-6分析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根据你获取的信息,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附学案对应的表格:区位条件具体体现看图,看课文,完成学案相应表格。
以同桌为小组,选择1个小组的成果展示。
锻炼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承转由于鲁尔区具有由此优越的区位条件,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这里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工业区,成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活动二依据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分析鲁尔区可能形成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根据幻灯片上框架图的提示,请学生回答鲁尔区形成了工业部门。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承转但是鲁尔区到了20世纪中叶,经历100年辉煌之后,鲁尔区开始走向衰退。
活动三衰退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提示从工业部门和区位条件的发展变化考虑。
总结学生发言,落实学案相应位置的笔记。
1.生产结构单一2.能源结构发生变化3. 世界性钢铁过剩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活动四面对困境,鲁尔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结合鲁尔区衰退原因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请你为鲁尔区提出建议并提供佐证。
第二章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学习目标】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3、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相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与辉煌历史(一) 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请同学们准备给大家系统介绍)1、丰富的资源: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埋藏不是很深,甚至可以露天开采)2、离矿区较近:自身并没有铁,但离铁矿近。
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
3、充沛的:三条河流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4、便捷的:(P59图2-4-4),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
为鲁尔区运入和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5、广阔的: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预习反馈】1.早期德国鲁尔区的铁矿石主要来自()A.本地生产B.澳大利亚C.英国D.法国2.下列河流中,为鲁尔区重要运输线的是()A.多瑙河B.莱茵河C.泰晤士河D.塞纳河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1、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以工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生产结构单一的突出问题是:某一工业部门的衰退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退。
2、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的广泛使用,煤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时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3、世界性钢铁过剩( 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4、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5、其他原因(1)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中小批量定制式生产;大企业——中小企业)(2)(3) 严重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1、(整治的核心)——针对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 (1) 对工业进行改造。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分析理解鲁尔区曾经成为欧洲最主要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②理解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③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重点与难点】重点: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难在用区位分析的方法理解这个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为何曾经“辉煌”,又为何步入“衰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它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电力、机械、化工等,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流经鲁尔区的重要河流①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与_____国、比利时、荷兰接壤,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_________河流经于此,并连通______海和_______洋。
②鲁尔区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______(矿产资源)丰富。
另有______(A国)东北部的铁矿资源,通过铁路、内河运输将铁矿石运入。
③鲁尔区建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公路网,再加上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等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为鲁尔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④众多河流为这里发展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⑤德国及西欧的发达经济,也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基于以上的区位优势条件,鲁尔区建立了以下主导工业部门:根据该图说出鲁尔区的工业部门有何显著特点?①是传统工业还是新兴工业?②主导产业部门是什么?③生产结构是单一还是多元化的?④各部门之间联系不密切还是非常密切?课堂练习:1、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依靠着_______。
①鲁尔煤田丰富的煤炭资源②本国丰富的铁矿石③便利的水运交通④西欧的广阔市场⑤丰富的水资源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2、下列各组工业部门都属于传统工业的是_______。
第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产业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1)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
(2)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煤炭需求量下降。
(3)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1)改造传统工业。
(2)发展新兴产业。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温馨提示]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限制传统工业的发展,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教材外案例——领悟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 (一)能源结构与分类1.结构我国能源以A 煤炭、石油为主;世界能源以B 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
2.分类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温馨提示]我国部分能源的开发条件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温馨提示]变输煤为输电的不利影响:一是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紧张;二是加重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1)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重化工的发展造成“三废”污染。
2.保护与治理措施(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煤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自主学习』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错误!十字路口。
2.资源丰富错误!3.水陆交通便利错误!4.市场广阔:德国及西欧经济发达,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自我探究] 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给鲁尔区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鲁尔区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了煤炭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部门,促进了鲁尔区的繁荣。
二、鲁尔区的衰退1.产业结构:错误!单一,以重工业为主.2.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退(1)错误!错误!(2)钢铁工业错误!3。
错误!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自我探究] 以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为什么会出现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提示传统工业的衰落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错误!多元化和错误!产业转型(1)改造错误!传统工业。
(2)发展错误!新兴产业.(3)重视发展错误!第三产业.2.依托错误!科研机构和错误!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自我探究] 鲁尔区将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改造成为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体现了鲁尔区怎样的发展方向?提示大力扶持新兴产业,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自我反馈』1.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得益于()①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②便利的水陆交通③广阔的市场④充沛的水源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 A解析鲁尔区兴起凭借当地的优越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距铁矿区近;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充足的水源;广阔的市场。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 )①生产结构复杂②环境恶化③煤炭资源枯竭④传统产业衰落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 D解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包括: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传统产业衰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德国鲁尔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有()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煤炭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D解析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鲁尔区20世纪末煤炭工业企业数量减少;鲁尔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主要有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探究点鲁尔区的区位条件神东煤炭集团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煤炭生产企业,2009年5月20日在神东矿区四公司的基础上整合成立。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1.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
2.理解鲁尔区衰退的表现及原因。
(重点)
3.结合图文材料,掌握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阅读教材P58~P59,完成下列问题:
1.优势区位条件
(1)资源优势
①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②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
③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3)水陆交通便利
①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
②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
(4)市场广阔:德国及西欧经济发达。
2.发展成就
19世纪中叶,鲁尔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
正误判断:
(1)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 )
(2)鲁尔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 )
(3)鲁尔区有便捷的水陆交通。
( )
(4)鲁尔区水资源缺乏。
( )
【提示】(1)√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
(2)× 鲁尔区铁矿资源缺乏。
(3)√ 鲁尔区水陆交通便利。
(4)× 鲁尔区水资源丰富。
教材整理2 鲁尔区的衰退 阅读教材P 59~P 60,完成下列问题: 1.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2.煤炭危机⎩⎪⎨⎪⎧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
使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
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 使鲁尔区煤炭缺乏市场竞争力
3.钢铁危机⎩⎪⎨⎪⎧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增多, 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经济危机及钢产品替代品的广泛 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鲁尔区因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正误判断:
(1)鲁尔区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复杂。
( ) (2)鲁尔区煤炭危机主要原因是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 ) (3)鲁尔区因用地紧张、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 ) 【提示】 (1)× 鲁尔区产业结构单一。
(2)× 煤炭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二是采煤成本上升。
(3)√ 因用地紧张、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
教材整理3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阅读教材P 60~P 62,完成下列问题: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1)改造传统工业: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
(2)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电子工业、信息业、食品和服装工业等。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工业旅游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热点。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交通网,是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正误判断:
(1)旅游业、商业、石化和金融都属于“无烟经济”,在鲁尔区的经济发展中受到重视。
( )
(2)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 )
(3)鲁尔区对传统工业进行了关闭和搬迁。
( )
(4)鲁尔区建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的交通网。
( )
【提示】(1)×石化不属于“无烟经济”。
(2)√科研机构和大学为鲁尔区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
(3)×鲁尔区对传统工业采取的措施是合并和技术改造。
(4)√鲁尔区已形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组成的交通网。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合作探讨]
材料一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是欧洲的十字路口。
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矿和生产钢铁,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传统工业区。
二次大战时期,鲁尔区的重工业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
战后,鲁尔区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
材料二底特律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是美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2013年7月,底特律宣告破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城市,居民人数从200万下降到70万。
探讨1: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一般有哪些?
【提示】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充足的水资源、广阔的市场。
探讨2:传统工业在现代背景下,为什么陷入发展的困境?
【提示】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和产业结构单一。
[核心点击]
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资源基础,如煤、铁、水源等资源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俄罗斯欧洲部分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与当地丰富的煤铁、充足的水源有关。
(2)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密西西比河、五大湖、铁路等水陆交通便利;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是依靠便利的海运条件发展起来的;中国辽中南、俄罗斯欧洲部分、英国中部等工业区皆水陆交通便利。
(3)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
传统工业区大多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有充足的廉价技术工人,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又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如日本依赖于国际大市场。
3.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体验评价]
1.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一位德国生态学家曾悲观地对鲁尔区做出预言“在这里,“白色”只是一种梦想”,它描述的问题是( )
A.失业率下降B.环境污染
C.治安混乱D.金融危机
(2)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下列因素不是其发展优势的是( )
【导学号:73360087】A.丰富的石油资源B.便利的水陆交通
C.广阔的市场D.充沛的水源
【解析】第(1)题,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煤炭是其主要的能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鲁尔区的进一步发展。
第(2)题,鲁尔区石油资源不丰富。
【答案】(1)B (2)A
2.读右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