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摄像机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网络摄像机组网方案1. 引言网络摄像机(Network Camera)是一种通过网络传输视频数据的摄像机设备。
它可通过局域网(LAN)或互联网(Internet)连接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提供监控、视频通信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网络摄像机的组网方案,旨在帮助用户理解如何有效地配置和管理网络摄像机系统。
2. 硬件要求组建一个网络摄像机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网络摄像机:可从市场上选择合适的网络摄像机设备,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型号和功能。
•交换机:用于连接摄像机和其他网络设备,提供网络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摄像机捕捉的视频数据,例如网络存储设备(NAS)或专门的视频存储服务器。
3. 网络拓扑设计网络摄像机系统的拓扑设计是为了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管理摄像机设备。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网络拓扑设计方案:网络摄像机系统拓扑网络摄像机系统拓扑如上图所示,网络摄像机系统包括:•网络摄像机:部署在需要监控的区域,通过以太网连接到交换机。
•交换机:连接所有网络摄像机和存储设备,负责数据传输。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摄像机捕捉的视频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访问。
4. 网络配置以下是网络摄像机系统的网络配置步骤:1.确保摄像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正常。
使用合适的网线将摄像机连接到交换机上的可用端口。
2.在交换机上创建一个虚拟局域网(VLAN),用于隔离网络摄像机和其他设备。
这有助于提高网络安全性,并减少对带宽的占用。
3.配置摄像机的网络设置。
通过摄像机设备提供的管理界面,设置摄像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网络参数。
确保摄像机的网络配置与所使用的网络拓扑相匹配,并与交换机处于相同的子网中。
4.配置交换机的端口安全。
限制每个摄像机设备只能通过指定的端口访问网络,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系统。
5.配置存储设备的访问权限。
根据需要设置存储设备的访问权限,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存储设备中的视频数据。
什么是网络摄像机?
网络摄像机是传统摄像机与网络视频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产品,通俗的讲,一台网络摄像机可以被看作一台普通模拟摄像机和一台电脑的结合体,网络摄像机无需与PC机连接即可独立运行,并可安置在任何一个具备IP网络接口的地点。
网络摄像机除了具备一般传统摄像机所有的图像捕捉功能外,机内还内置了数字化压缩控制器和基于WEB的操作系统(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等),使得视频数据经压缩加密后,通过网络(局域网、Internet或无线网络)送至终端用户,而远端用户可在自己的PC上使用标准的网络浏览器或客户端软件对网络摄像机进行访问,实时监控目标现场的情况,并可对图像资料实时存储,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控制摄像机的云台和镜头,进行全方位地监控。
有些网络摄像机还具备其他功能,如语音对讲、报警输入、继电器输出、移动侦测、模拟视频输出和SD卡本地存储录像资料等功能。
网络摄像机运行基本原理:图像信号经过镜头输入后,由图像传感器转化为模拟电信号,A/D转换器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再经过编码器按一定的编码标准进行编码压缩,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由网络服务器按一定的网络协议传送上局域网或Internet,控制器还可以接收报警信号及向外发送报警信号,且按要求发出控制信号。
网络摄像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与摄像机功能相关的部件(镜头,滤光片,图像传感器)和与电脑功能相关的部件(视频编码器、网络服务器、外部报警、控制接口等)。
其中与摄像机功能相关的部件用于捕获图像(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实际上还是模拟信号,它们会被进一步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与电脑功能相关的部件,并由这些部件进行压缩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出去。
网络摄像机工作原理
网络摄像机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传感器感知到的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压缩编码、网络传输等处理,最终在监控中心或监控设备上实时显示或存储。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感光器件:网络摄像机使用像素高的CMOS或CCD传感器
作为感光器件,它们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电荷信号。
2. 数字信号处理:感光器件接收光线后,会将光线转化为电荷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芯片(ADC)将电荷信号转化为数
字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如自动曝光、白平衡、去噪等。
3. 压缩编码:数字信号经过预处理后,会被压缩编码,减小数据量,以便于网络传输和存储。
常用的压缩编码方式有H.264、H.265等。
4. 网络传输:经过压缩编码后的图像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监控设备。
网络传输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如以太网)或无线网络(如Wi-Fi)实现。
5. 图像解码:监控中心或监控设备接收到网络传输的图像数据后,进行解码,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
6. 图像显示或存储:解码后的图像信号可以实时显示在监控中心的监控屏幕上,也可以存储到本地设备中进行回放或存档。
综上所述,网络摄像机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感光器件感知图像信
号、数字信号处理、压缩编码、网络传输、图像解码和图像显示或存储等步骤。
网络摄像机(IPC)技术IPC,全称IP Camera,即网络摄像机,是真正的IP监控设备,它与网络录像机或媒体服务器配合工作,构成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共同完成视频的编码、传输、存储及转发功能。
第七部分网络摄像机(IPC)技术⏹关键词☐IPC产品介绍☐IP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IPC数据的网络传输☐IPC的亮点功能☐IPC的选型要点☐IPC的应用设计IPC产品介绍⏹IPC的定义☐网络摄像机,也叫IP摄像机,即IP Camera,简称IPC。
☐近几年得益于网络带宽、芯片技术、算法技术、存储技术的进步,得到大力发展;☐IP C,重点在“IP”,最重要的特点是摄像机支持网络协议。
IPC产品介绍⏹IPC的定义☐从功能讲,可以看成是“模拟摄像机+视频编码器”;⏹模拟摄像机:光电转换⏹视频编码器:视频编码&网络传输☐从图像质量讲,高于“模拟摄像机+视频编码器”⏹模拟摄像机+视频编码器:像素40万⏹IPC:可达百万IPC产品介绍⏹IPC的定义☐IPC是新一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核心硬件设备,通常采用嵌入式架构,集成了视频音频采集、信号处理、编码压缩、智能分析、缓冲存储及网络传输等多种功能;☐IPC本身可以看作是镜头、摄像机、视频采集卡、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网卡等多元素的集合体。
注意:IPC与我们常见的电脑摄像头不同。
IPC产品介绍⏹IPC的定义☐IPC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角色如图示:IPC产品介绍⏹IPC的主要功能☐(1/8)视/音频编码⏹采集并编码压缩视/音频信号。
☐(2/8)网络功能⏹编码压缩的视音频信号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IPC产品介绍⏹IPC的主要功能☐(3/8)缓存功能⏹把压缩的视音频数据临时存储在本地的存储介质中。
☐(4/8)报警输入输出⏹能接受、处理报警输入/出信号,即具备报警联动功能。
☐(5/8)移动检测报警⏹检测场景内的移动并产生报警。
IPC产品介绍⏹IPC的主要功能☐(6/8)视频分析⏹自动对视频场景进行分析,比对预设原则并触发报警。
最全网络摄像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网络摄像机是一种常见的安防设备,但由于其复杂的系统结构和网络环境,常常会发生各种故障。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摄像机故障及解决方法。
1.无法连接摄像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无法连接到网络摄像机。
首先确保摄像机连接到正确的电源,然后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摄像机连接到路由器,请检查网络电缆是否插好。
如果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尝试重启路由器和摄像机。
2.图像质量低:网络摄像机的图像质量低可能是由于网络带宽不足或视频压缩设置不正确造成的。
首先,确保网络带宽足够支持高清视频流。
然后,尝试调整摄像机的视频压缩设置,增加图像质量。
3.彩色图像变黑白:有时候网络摄像机的彩色图像会突然变为黑白图像。
这可能是由于环境光线变化引起的。
如果摄像机具有自动切换模式,请检查摄像机的环境光线设置,确保其正确调整。
4.安装位置限制:有时候网络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受限。
例如,摄像机安装在一个室外位置,但存在遮挡物,影响了视野范围。
解决方法可以是重新调整摄像机的安装位置或考虑使用更适合的摄像机型号。
5.无法录像或录像质量差:如果网络摄像机无法录制或录像质量差,首先要检查存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尝试重新插拔存储设备或更换新的存储设备。
此外,摄像机的存储设置也需要正确配置,确保录像功能正常。
6.图像模糊或失真:网络摄像机的图像质量问题还可能表现为图像模糊或失真。
这可能是由于摄像机镜头脏污或镜头调整不正确造成的。
解决方法是定期清洁镜头,并确保其调整正确。
7.声音问题:一些网络摄像机还具有音频功能。
如果网络摄像机的声音无法正常使用,请首先检查摄像机的音频设置。
如果设置正确,但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尝试更换新的麦克风或扬声器。
网络摄像机传输工作原理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摄像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控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摄像机的传输工作原理,包括网络摄像机工作原理、传输协议和传输方式等方面。
一、网络摄像机工作原理网络摄像机是一种利用数字图像感应装置将图像和声音数字化并通过网络传输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图像传输三个环节。
首先,网络摄像机通过图像感应装置,如CMOS或CCD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光学图像。
这些感应器能够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传输至摄像机内部的图像处理器。
其次,图像处理器对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多种图像处理算法,并将结果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
这些处理算法包括白平衡、自动曝光控制、降噪处理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最后,网络摄像机将处理后的数字图像信号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或用户端。
传输过程中,网络摄像机使用特定的传输协议和传输方式,确保图像和声音的实时传输和稳定性。
二、传输协议网络摄像机在传输过程中使用的协议主要有RTSP、FTP、HTTP和TCP/IP等。
其中,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是一种用于流媒体数据传输的协议,可以实现实时的音视频传输,并支持远程视频的回放功能。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文件传输协议,通过FTP协议,用户可以将网络摄像机中的图像和视频文件上传至服务器或下载到本地存储中。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文档。
网络摄像机可以通过HTTP协议将图像和视频以网页的形式展示在用户的浏览器上。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摄像机通过TCP/IP协议将图像和音频数据分割成多个数据包,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和组装。
网络摄像机的方案第1篇网络摄像机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视频监控技术在公共安全、企业安全、家庭安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摄像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视频监控设备,以其高清、实时、便捷的特性,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本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稳定的网络摄像机部署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2. 实现远程实时监控,便于用户随时了解监控区域情况。
3. 提高监控图像质量,便于事后调查取证。
4. 降低系统维护成本,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三、方案设计1. 系统架构本方案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层次:- 前端采集层:网络摄像机、录像存储设备等。
- 传输网络层:有线或无线网络,实现数据传输。
- 中心处理层:视频管理服务器、存储设备、解码设备等。
- 客户端应用层:用户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查看监控画面。
2. 设备选型- 网络摄像机:选择高清、低照度、低功耗的网络摄像机,满足实时监控需求。
- 录像存储设备:根据监控点数量、录像存储时间等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
- 视频管理服务器:具备大容量、高性能、易扩展的特点,实现对前端设备的统一管理。
- 解码设备:将高清视频解码输出,便于用户查看。
3. 传输网络- 有线网络:采用光纤或双绞线,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 无线网络:在无法布线的区域,采用无线AP覆盖,满足监控需求。
4. 安全防护- 数据加密:采用国密算法,对视频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
- 权限管理:严格限制用户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
- 防火墙:在中心处理层部署防火墙,提高系统安全性。
5. 系统维护- 定期巡检:对系统设备进行定期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机制,确保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
- 软件升级:定期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提高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四、项目实施1. 现场勘查:了解监控区域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控方案。
网络摄像机与普通摄像机的区别网络摄像机IP Camera:带网络的摄像机,直接通过网线IP网络传输信号,连上网络,普通监控摄像机cctv analog camera:提供模拟信号,网络摄像机IP Camera =普通监控摄像机cctv analog camera +网络视频服务器网络摄像机IP Camera采用了全数字化处理技术,CCD传感器采集图像,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数字信号,如果使用CMOS传感器(集成了模数转换与DSP),则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后续的处理和传输全部采用数字信号。
这种全数字化的处理方式无需经历数次的模数之间的转换,从而避免了多次转换可能导致的图像质量损耗。
采用全数字接口,避免了信号的干扰、传输距离的限制问题。
普通监控模拟摄像机CCTV analog camera,由CCD传感器对图像进行采集。
通过CCD摄像机进行模数转换、图像处理(内部DSP)、数模转换,最后输出模拟信号。
摄像机输出的图像可作不同的应用,如可与矩阵相连,通过视频切换进行显示;也可以与 DVR相连,进行数字化存储;也可以与DVS相连,压缩后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等。
模拟摄像机在技术上较成熟,品种也非常丰富,应用已相当普遍,但如果要实现长距离传输,需要借助于其它设备,如光端机,或视频服务器。
网络摄像机的集成度较高,可直接接入IP网络,从而实现视频的网络传输。
对于单点网络接入方式,网络摄像机比模拟摄像机+视频服务器,在成本方面更具有优势。
首先当然是范围,网络摄像机连入网络可做全球范围的监控,普通摄像机仅局限于一定的区域.然后是监控画面质量,由于受到网络带宽的限制,网络摄像机监控水平会次于普通摄像机.通俗一点说,就是IP CAMERA可以通过网络操作、查看实时监控视屏,而普通的监控摄像机必须配有相应的显示器和操作键盘。
也就是说网络摄像机就是在普通摄像机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有网络功能的模块,你可以理解成网卡,连上网线后这台摄像机也就有了一个IP地址,你打开IE,输入IP地址,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有什么区别?传统的闭路监控系统(包括以DVR为主的区域监控系统)采用视频线缆或者光纤传输模拟视频信号的方式,对距离十分敏感,且跨地域长距离传输不够经济便利(相比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网络视频监控),一般以局部的区域进行集中监控,远距离的传输一般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组网,整个系统的布线工程大,结构复杂,功耗高,费用高,需要多人值守;整个系统管理的开放型和智能化程度较低。
网络摄像机传输工作原理网络摄像机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的视频监控设备。
它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并且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网络摄像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安防监控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摄像机的传输工作原理。
一、网络摄像机的基本构成网络摄像机主要由图像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网络传输单元和用户接口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1. 图像采集单元:负责从摄像头中采集图像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2. 图像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包括图像压缩、分辨率调整和图像增强等。
3. 网络传输单元: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通过网络传输给用户端,实现实时的视频和音频传输。
4. 用户接口: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或者其他方式接入网络摄像机,并通过用户接口进行实时观看和管理。
二、网络摄像机的传输方式网络摄像机的传输方式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1. 有线传输:有线传输是通过网线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传输到网络摄像机所连接的网络设备中,如交换机或者路由器。
这种传输方式稳定可靠,适用于需要长距离传输的场景。
2.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通过无线网络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传输到接收设备中。
无线传输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适用于需要移动性和临时布置的场景。
三、网络摄像机的传输协议网络摄像机的传输协议是实现视频和音频传输的基础。
常用的传输协议包括RTSP、HTTP、TCP/IP和UDP等。
1.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用于控制和传输实时媒体数据。
2.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信息。
3.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协议。
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1. 简介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的摄像机设备,用于远程监控和录像。
它通过将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网络服务器上的中心控制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录像功能。
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企业安防、家庭监控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实施步骤和一些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2. 基本原理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基于网络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将摄像机捕获的视频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的设备(如电脑、手机等)实时查看和录制摄像机拍摄的场景。
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的基本原理如下:1.摄像机采集:网络摄像机通过内置的图像传感器采集视频信号。
摄像机通常具有高清晰度、广角、夜视等多种功能,能适应不同的监控需求。
2.视频编码:摄像机将采集到的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处理,以减少带宽占用和存储空间。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有H.264、H.265等。
3.网络传输:编码后的视频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
摄像机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到系统。
4.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摄像机传输的视频信号。
它可以实时显示视频、录制视频、进行监控管理等功能。
5.用户查看:用户可以通过连接中心控制系统的设备(如电脑、手机等)远程查看和管理摄像机拍摄的视频。
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或浏览器访问中心控制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回放录像等功能。
3. 主要组成部分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3.1 摄像机摄像机是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的核心设备,负责采集视频信号。
摄像机通常包括图像传感器、镜头、视频编码器、网络接口等模块。
摄像机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监控需求进行,包括监控区域的大小、环境的光线条件、监控角度等因素。
3.2 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是网络摄像机监控方案的核心管理平台,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摄像机传输的视频信号。
中心控制系统通常由服务器和管理软件组成。
同时具备网络功能和PTZ功能,使SNC-RZ30P从传统的IT应用(如远程网络监控和图像传输等)提高到能灵活的通过TCP/IP协议网络令使用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摄像机有效监控范围内的几乎所有物体。
无须安装任何用户端软件,只需要一般的网络浏览器,就可以在电脑上观看相关图像和控制PTZ功能。
使用内置25倍光学变倍镜头,高分辨率CCD和Sony最新设计的图像处理器,SNC-RZ30P向用户提供高质量图像。
使用JPEG 压缩方式,能将图像上传到指定的FTP服务器或E-mail地址,刷新率最高达到每秒25帧;内置PCMCIA卡槽,可通过FLASH ATA卡,ATA HDD卡或SONY记忆棒(同时使用转换卡)扩展图像记忆存储功能。
与一般网络摄像机不同的是SNC-RZ30P同时具有模拟视频输出,可连接模拟录像机在前端录像和监视。
小巧轻盈和美观的外型设计,使SNC-RZ30P可以方便的进行天花吊顶安装或安装在任何平面上。
网络远程监控使用100Base-TX(RJ-45)接口,通过PC和通用网络浏览器实现远程监视和控制。
Panasonic新推出WV-NS320一体化网络彩色摄像机,其内建web server,连接Ethernet并设定IP位址後,即可透过浏览器在个人电脑上监看、控制及设定各项功能。
具有50倍变焦镜头(光学变焦10倍,电子变焦5倍)镜头可在360度范围旋转内置移动检测功能同时具有网络接口及BNC接口
Panasonic新推出KX-HCM280网路摄影机,其内建web server,连接Ethernet并设定IP位址後,即可透过浏览器在个人电脑上监看、控制及设定各项功能。
KX-HCM280网络摄像机拥有21倍缩放变焦为您提供高清楚图像画采用38万像素CCD图像传感器和内置WEB服务,动态画面在一定带宽速率下每秒可达30帧,在低带宽速率下您可以选择图像间隔刷新模式,可控制图像分辨率,画质等多种功能用KX-HCM280就可以让您观看到大范围的视野,而不需采用其它设备,这在传统监控系统中是无法想象的!使用多画面查看,您可以在同时查看四个不同位置的网络摄像机。
在进入某一个网络摄像机之前你将无法进行操作。
您也不必安装或设置一些指定的软件丰富的人机界面控制功能:水平旋转:您可以让镜头左右旋转扫描一次;垂直转动:您可以让镜头上下转动一次等报警图片传送功能要求要外接传感器,当设定为报警传送且传感器被触发后开始传送图像传送图片模式:报警传送模式/定时传送模式
WORKS VN-C2U是世界上最小的以太网视频系统,内置云台、镜头,具有移动性和广角性能确保拍摄到需要的位置。
WORKS摄像机能够被多名操作者通过网络或电话线路进行遥控和监视。
直接网络连接10Base-T网络连接的WORKS提供了快速简便和性价比高的LAN图像传输方案。
观看/控制软件(包含的)JVC的观看/控制软件具有多种WORKS功能,如遥控、云台转动、位置预设和JPEG图像在显示器上监看。
用于监视功能的快速水平/垂直云台。
小型、精确、水平/垂直云台,速度为160度/秒。
轻松的远程监视使用电话线、ISDN或其他通信媒体,WORKS都是理想的远程监视和观看设备。
全数字信号处理最新的33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直接以数字方式输出到JPEG硬件压缩引擎。
然后图像以网络包(IEEE802.3)的形式传送。
这使数字图像在网络中的捕捉、监看和分配成为可能。
通过现有通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就可以处理和观看标准JPEG格式的图像了。
WV-NS324 1/4 型(英寸)CCD拾取装置,768(H)*494(V)像素水平清晰度 480 线数字信号处理 (DSP) 功能降低拍摄网格图像时的彩色噪波垂直数字增强和数字光圈校正改进了水平和垂直的图像边缘,提供清晰图像先进的数字背景光补偿 (BLC) 功能观察明亮物体时,拐点电路可以有效地扩大动态范围 50 dB的高信噪比提供自然图像最低照度: 1.0Lux 特别开发的镜头安装接口可使用C和CS卡口镜头,也可使用DC和视频电压伺服的ALC镜头先进的电子光线控制 (ELC) 使得在低造价的系统中可使用价格便宜的固定光圈镜头内置10x可变焦距镜头(4.2-42mm 在F1.4) 与松下电器系统产品联用有VD2 同步能力网络:10Base-T/100Base-TX(RJ-45 X 1) 电源 AC 24V
WV-NP472规格参数
尺寸-10℃ ~ +40℃
重量510g
型号WV-NP472
视频参数
图像解析度小570线黑白模式,480线彩色模式报警控制
报警输入报警输入,移动探测器
报警输出报警输出/通过E-mail
报警处理多幅记录
环境条件
温度-10℃ ~ +40℃
摄像机参数
最低照度0.1Lux黑白模式0.8Lux彩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