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5 多态性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鸡PRR5L基因5'UTR多态性及其与脂肪性状、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王顺利;崔焕先;刘冉冉;李庆贺;郑麦青;文杰;赵桂苹;赵素梅【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类富脯氨酸5 (proline rich 5 like,PRR5L)基因遗传变异对鸡脂肪性状及屠体性状的影响.以矮脚黄鸡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PRR5L基因全序列(登录号:XM_015287209.1)设计扩增引物,利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检测PRR5L基因的5'UTR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鸡脂肪性状及屠体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PRR5L基因5'UTR区域存在C480G、G514A和A579G 3个多态位点,均表现出3种基因型.x2适合性检验结果发现,群体在G514A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在C480G和A579G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基因型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脂肪性状方面,PRR5L基因3个多态位点各基因型间腹脂重、腹脂率和肌内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屠体性状方面,在G514A位点处AG与GG基因型的胸肌重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可推断PRR5L基因5'UTR的G514A位点可能是一个影响鸡胸肌生长发育的位点,但该位点能否作为标识鸡屠体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8(045)004【总页数】7页(P977-983)【关键词】鸡;PRR5L基因;多态性;脂肪性状;屠体性状【作者】王顺利;崔焕先;刘冉冉;李庆贺;郑麦青;文杰;赵桂苹;赵素梅【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3.3类富脯氨酸5基因(proline rich 5 like,PRR5L),又称Protor-2,是结合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mTORC2)上的一个新配位体[1-4]。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实验前言(建议认真阅读)一、上机实验的目的上机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环节理解C++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
通过亲手编程掌握C++语言编程的方法。
二、实验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在上机实验时目标明确,本实验指导书针对课程内容编写了五个实验。
学生在课内机时先完成指导书中标有“*”号的程序,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编写其他应用程序。
指导书中的五个个实验如下:1. 函数与编译处理2. 指针与引用3. 类和对象4. 继承和派生类5. 多态性三、实验提交(特别提醒)1. 实验题目以附件形式提交,每个附件限一个源程序,附件以实验编号-题号-自己学号.cpp命名;如学号为20XXXX20XXXX20XXXX34的同学提交实验1的第5题,则附件命名方式为:1-5-20XXXX20XXXX20XXXX34.cpp,错误提交的将视为未提交。
2. 提交时间定为该次实验课的一周内,过期不再接收。
四、评分和作弊处理1. 要求提交实验题总数为6题(带“*”号),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XX%;2. 存在抄袭和被抄袭的作业,无论抄袭与被抄袭者,本门课程平时成绩以零分记。
存在两次及两次以上抄袭和被抄袭者,本门课程以不及格记。
五、实验课要求(重点强调)1. 严禁QQ、MSN等即时软件工具聊天;2. 严紧接听手机、发送短信;3. 严紧玩游戏。
实验1 函数与编译处理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函数声明、定义和使用的方法;2. 掌握形参与实参之间的对应关系;3. 掌握函数调用时,形参、实参之间的“值传递”和“引用传递”的区别;4. 掌握函数递归调用的方法;5. 掌握全局变量、局部变量、静态变量的使用方法;6. 掌握文件包含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定义两个函数swap1和swap2,目的是实现两个整数的次序交换,其中swap1的参数是传递值参数,swap2的参数是引用参数,在程序中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其输出结果如下所示:初始值:x=1,y=2调用swap1后的结果:x=1 y=2调用swap2后的结果:x=2 y=12. 编写一个函数,用来计算从键盘上输入的整数的阶乘。
第一篇:java实验心得体会javase部分上机心得总结_华清远见java实验心得体会javase部分上机心得总结java作为主流开发语言之一,应用场景自然是非常的广泛,java工程师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选择学习java的朋友也是不在少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java工程师需要不断的练习,并不是只看光想就行了,面试官可不会给你手下留情哦。
在java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有目标,总结不一定要写但是一定要理解你所写的程序的意义何在,华清远见的学员对于这点就比较看重在练习的同时记录下来自己的目的和心得,此举希望对从事软件编程的朋友能够有一些启示。
实验1 熟悉Java运行环境实验目的:熟悉JDK环境和操作,编写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
心得体会:在该实验中,我碰到的问题是JDK环境变量的设置。
解决方法是通过查阅资料书和网上搜索相关解决方法及同学的有力帮助。
实验2 选择语句练习实验目的:正确理解并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Java的if和switch语句。
心得体会:我个人感觉有了C的编程基础,if和switch这些简单的流程控制语句运用起来比较轻松,实现简单的逻辑运算也跟C非常相近,所以上手比较快。
但是在这次程序中,首次涉及到了java程序的数据输入,与C区别很大。
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基本明白相关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在第二个小题中还涉及到了charAt()方法,经查阅JDK文档,知道charAt()方法返回一个位于提供给它的参数索引处的字符,如: str.chatAt(0)检索str中的第一个字符,str.charAt(str.length()-1)检索最后一个字符。
我运用此方法解决了比较字符串间首字母异同的问题。
实验3 迭代练习实验目的:正确理解并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Java的for、while、do..while语句。
心得体会:在该实验中,我学会了为具体操作选择最合适的循环语句及for、while、do..while语句的相互转换使用。
动脉粥样硬化NPC1L1基因的表达及V55L基因多态性研究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与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血管内膜下的脂质沉积及斑块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重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因此,寻找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相关遗传因素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Niemann-Pick C1 Like 1 (NPC1L1)基因是一种参与肠道内胆固醇摄入与转运的关键基因,研究表明此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肥胖、高胆固醇等代谢性疾病有关,并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中胆固醇沉积的关键调控基因。
V55L基因多态性是NPC1L1基因的一种常见多态性,研究发现V55L多态性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和代谢有关,尤其是与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因此,基于NPC1L1基因表达与V55L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究NPC1L1基因的表达及V55L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为进一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和方案2.1 研究对象选择150名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50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全部受试者均是成年人,年龄在30-70岁之间,均来自国内某医院及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无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药物影响等排除因素。
2.2 研究方法(1) 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检查结果,包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CT造影等。
(2)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PC1L1基因表达,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NPC1L1基因的表达水平。
(3) 采用Sanger测序技术检测V55L基因多态性,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V55L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4) 结合数据统计学方法,分析NPC1L1基因表达与V55L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3.预期成果及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深入研究NPC1L1基因表达及V55L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认识,并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处于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同一基因位点可存在2种以上的基因型。
在人群中,个体间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着差异性称为基因(DNA)的多态性(gene polymorphism)。
这种多态性可以分为两类,即DNA位点多态性(site polymorphism)和长度多态性(longth polymorphism)。
基因多态性的主要检测方法简述如下: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由DNA 的多态性,致使DNA 分子的限制酶切位点及数目发生改变,用限制酶切割基因组时,所产生的片段数目和每个片段的长度就不同,即所谓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导致限制片段长度发生改变的酶切位点,又称为多态性位点。
最早是用Southern Blot/RFLP方法检测,后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限制酶酶切相结合的方法。
现在多采用PCR-RFLP法进行研究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2.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是一种基于单链DNA构象差别的点突变检测方法。
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如果顺序不同,甚至单个碱基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构象。
在电泳时泳动的速度不同。
将PCR产物经变性后,进行单链DNA凝胶电泳时,靶DNA中若发生单个碱基替换等改变时,就会出现泳动变位(mobility shift),多用于鉴定是否存在突变及诊断未知突变。
3.PCR-ASO探针法(PCR-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ASO):即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法。
在PCR扩增DNA片段后,直接与相应的寡核苷酸探杂交,即可明确诊断是否有突变及突变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其原理是:用PCR扩增后,产物进行斑点杂交或狭缝杂交,针对每种突变分别合成一对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探针,其中一个具有正常序列,另一个则具有突变碱基。
一、上机目的
1、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方法;
2、学习使用虚函数实现动态多态性
二、上机内容
1、声明Point类,有坐标_x,_y两个成员变量;对Point类重载“++”(自增)、“--”(自减)运算符,实现对
坐标值的改变
2、声明一个车(vehic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
类,从bicycle和moto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观察虚函数的作用。
三、上机程序
1、#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
public:
Point(int a,int b){
x=a;
y=b;
}
void operator ++(int)
{
++x;
++y;
cout<<"使用自加:"<<endl;
cout<<x<<"\t"<<y<<endl;
}
void operator --()
{
--x;
--y;
cout<<"使用前置自减:"<<endl;
cout<<x<<"\t"<<y<<endl;
}
private:
int x,y;
};
int main()
{
int a,b;
cout<<"请输入坐标值"<<endl;
cin>>a>>b;
Point c(a,b);
c++;
--c;
return 0;
}
2、#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Vehicle{
public:
virtual void Run(){cout<<"Vehicle::Run called\n";}
virtual void Stop(){cout<<"Vehicle::Stop called\n";} };
class motorcar:public Vehicle{
public:
void Run(){cout<<"motorcar::Run called\n";}
virtual void Stop(){cout<<"motorcar::Stop called\n";} };
class bicycle :public Vehicle{
public:
virtual void Run(){cout<<"bicycle::Run called\n";}
void Stop(){cout<<"bicycle::Stop called\n";} };
class motorcycle:public bicycle,public motorcar{
public:
void Run(){cout<<"motorcycle::Run called\n";}
void Stop(){cout<<"mototrcycle::Stop called\n";} };
void main(){
Vehicle ve;
bicycle bi;
motorcar mo;
motorcycle mocy;
Vehicle *pclass=&ve;
pclass->Run();
pclass->Stop();
pclass=&bi;
pclass->Run();
pclass->Stop();
pclass=&mo;
pclass->Run();
pclass->Stop();
}
四、上机结果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