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管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20
多项选择题及答案《管理学》专升本1.管理学的特点有(①②③④)。
①一般性②综合性③模糊性④实践性答案讲解:管理学的特点有①一般性②综合性③模糊性④实践性2.管理的基本特征有(①②③④)。
①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②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③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答案讲解: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意义3.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职能是(①②③④)。
①计划②组织③控制④领导答案讲解: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管理工作所包括的几种基本活动的内容,其中有四项基本职能是多数专家所公认的,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4.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①②④)。
①泰勒②韦伯③德鲁克④法约尔答案讲解:古典的管理理论其代表性的理论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以及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5.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主要内容包括(①②③④)。
①动作研究②时间研究③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④按标准操作方法对工人进行培训答案讲解: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有:①操作方法标准化,即动作研究。
②劳动工时的合理运用,即时间研究。
③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④按标准操作方法对工人进行培训。
⑤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的明确分工。
6.计划的性质一般包括(②③④)。
①综合性②首要性和目的性③普遍性④效率性、创造性答案讲解:计划的性质。
作为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计划具有首要性、目的性、普遍性、效率性、创造性7.根据计划的表现形式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①②③④)。
①宗旨、目标②战略和策略、政策③程序、规则④规划、预算答案讲解:根据计划的表现形式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宗旨、目标、战略和策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
8.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①②③④)。
①限制因素②许诺③灵活性④导向变化答案讲解: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理有:限制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和导向变化原理。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1. 引言1.1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简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20世纪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主要强调个体行为是受到外部刺激和强化方式的影响,通过对行为后果的强化来增强或减弱该行为的发生频率。
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是可预测的,可以通过对强化方式的控制来引导和改变个体的行为。
在强化理论中,强化可以分为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分别指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影响行为的发生频率。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于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管理。
在课堂教学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合适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班级管理中,强化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建立积极的强化环境,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效管理班级纪律。
通过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升教学效果和班级管理水平。
1.2 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在教育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优质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班级管理则是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在当今社会,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
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规范班级秩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功能,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引言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强化理论对于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新的社会情境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和班级管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特点。
本文将探讨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概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正向强化、负向强化、惩罚和消弱等概念。
正向强化是指通过给予奖励或者积极的肯定来增强某种行为,以使这种行为更加频繁地出现。
负向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的不愉快刺激或压力进行消除或减少,以增加该行为的频率。
惩罚是指通过给予惩罚或者否定的评价来减弱某种不良的行为,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消弱是指通过消除或减少对某种行为的关注和回应来减弱这种行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来加强或者减弱的,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强化和惩罚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 正向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奖励或者肯定来增强学生的积极行为。
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完成作业或者参与课堂讨论时,教师可以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来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投入和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2. 负向强化负向强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般不太明显,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
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纠正并且改正后,教师可以通过减轻其责任或者给予一些便利来强化其积极的行为,使其对于良好行为有更强的记忆和体会。
3. 惩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需要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以达到纠正和改进的目的。
当学生缺席、迟到、偷东西或者作弊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批评和惩罚,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并让学生明白行为的后果。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
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
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
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
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新情境下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首先介绍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新情境下教学与管理的挑战,然后具体探讨了强化理论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接着讨论如何利用强化理论来提高学生的表现,以及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评估强化理论的效果。
最后提出了应对新挑战的策略,并总结强化理论的重要性,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更有效地运用强化理论来提升教学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新情境、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应用、学生表现、效果评估、策略、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简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伯福德·弗里德里希·斯金纳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行为是受到外部刺激和奖励的影响。
他认为,当一个行为受到积极的强化,这个行为就会增加,而当一个行为受到消极的强化,这个行为就会减少。
强化理论强调了奖励和惩罚在塑造人类行为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倡积极的奖励方式来改变不良行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学生积极的行为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班级。
通过设定明确的奖惩制度,教师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和管理者可以通过合理地运用强化理论,更好地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提高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班级管理效果。
1.2 新情境下的教学与管理挑战在新情境下的教学与管理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需要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班级管理也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斯金纳强化理论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教育者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斯金纳强化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新课程理念下,斯金纳强化理论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基本概念斯金纳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一种关于行为塑造和调控的理论,它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受到外部强化条件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斯金纳强化理论主要包括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两种形式。
正向强化是指通过给予奖励或称赞来增强某种行为,而负向强化则是指通过去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加强某种行为。
斯金纳强化理论强调通过对行为的强化来塑造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行为管理的目的。
二、新课程理念下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1. 强化学习成果根据斯金纳强化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提高学习热情。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强化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
对于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和偏差行为,可以适当采取惩罚措施,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及时的强化学习成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表现。
2. 个性化学习引导斯金纳强化理论强调个体差异的尊重和个性化的学习引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强化指导。
对于一些善于表达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积极强化和支持,以进一步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而对于一些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学生,则可以采取更多的负向强化和辅导措施,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找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3. 行为调控和管理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斯金纳强化理论也可以用于学生行为调控和管理。
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出自 MBA智库百科(1.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主要贡献:劳动分工、“共同利益”的观点,提出分工理论,著有《国富论》2.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主要贡献: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
人本管理的先驱3.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主要贡献: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体力和脑力劳动分工主张;劳资关系协调;发明计数机器。
著有《论机械和制造业的经济》4.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主要贡献:理论集中在科学管理方面,制订工作定额;选择第一流工人;标准化管理;差别计件工资;精神革命。
著有《科学管理原理》等。
5.卡尔·巴思(Carl G. Barth,1860-1939)主要贡献:执行泰勒制的正统的忠实信徒。
著有《作为泰罗管理制度一部分的机械厂计算尺》6.亨利·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主要贡献:发明了甘特图,著有《甘特图表: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工业领导》7.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 Gilbreth,1868-1924)主要贡献:主要贡献是时间和动作研究、计时轨迹摄影技术。
8.莉莲·吉尔布雷斯(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主要贡献:吉尔布雷斯的妻子。
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9.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主要贡献:效率的大祭司,提出效率的十二个原则,著有《十二个效率原则》10.莫里斯·库克(Morris Cooke,1872-1960)主要贡献:主要贡献是在大学和市政管理方面11.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主要贡献:古典组织理论,提出了职能原则和管理原则,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