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3.50 KB
- 文档页数:7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2016年4月25日上午10:00—11:30 满分:110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计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都小于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值C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周期大于地球公转的周期D .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线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线速度值2.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 ,运行速度为v 1 ,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地球半径为R ,则以下正确的是( ) A.221a a ⎪⎭⎫ ⎝⎛=R r B. 221R a a ⎪⎭⎫⎝⎛=r C. R r =21v v D. 2121r v v ⎪⎭⎫ ⎝⎛=R第1题 第3题 第4题 3.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的国家。
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经历漫长的地月旅行后,首次在距月表100km 的环月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运动到A 点时变推力发动机开机工作,嫦娥三号开始快速变轨,变轨后在近月点B 距月球表面15km 的椭圆轨道上绕月运行;当运动到B 点时,变推力发动机再次开机,嫦娥三号从距月面15km 处实施动力下降。
关于嫦娥三号探月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 点变轨时,嫦娥三号的机械能增加B. 在A 点变轨时,嫦娥三号发动机的推力和其运动方向相反C. 在A 点变轨后,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比圆轨道周期长D. 在A 点变轨后,在沿椭圆轨道向B 点运动的过程中,嫦娥三号的加速度逐渐减小4. 如图,把同一物体分别沿AB 、AC 、AD 三个光滑斜面从底端匀速推到同一高度的A 点,则( )A.沿AB斜面推物体最省力,且做功最少B.沿AD斜面推物体最省力,但做功最多C.沿三个斜面的推力一样大,推力做的功也一样多D.沿三个斜面推力做的功一样多,沿AD斜面最省力5.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3kg的物体被一个劲度系数为120N/m的压缩轻质弹簧突然弹开,物体离开弹簧后在水平面上继续滑行了1.3m才停下来。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学期期中考试 高试题 考试时间:2015年月日 满分:10分 命题人:HCNONaMgAlKCaCuBaZnAgPSCl1121416232427394064137651083132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①元素的种类 ②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③分子的数目④原子的数目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下列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①在点燃易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 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③ 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液 ④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⑤ 点燃盛满酒精的酒精灯A. 仅①②?B. 仅①②③?C. 仅①②④?D. 全部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蒸馏操作时,收集完馏分后,先停止加热,待恢复室温后再停止通冷凝水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称量NaOH固体时动作过于缓慢 B.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已知2Br-+Cl2==Br2+2Cl-)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操作方法A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碳酸钙过滤BNaCl溶液NaBr稍过量氯水、乙醇萃取、分液CNaCl溶液Na2CO3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DO2CO氧化铜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D.溶液、胶体、浊液一定都是混合物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水平地面上方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向里。
现将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从M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1,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1。
若将磁场撤除,其它条件均不变,那么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2。
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关于v1和v2、t1和t2的大小比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v1>v2,t1>t2 B.v1<v2,t1<t2 C.v1=v2,t1<t2 D.v1=v2,t1>t2【答案】D考点:动能定理;洛伦兹力【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带电小球在复合场中运动,解题的关键要抓住洛伦兹力不做功,不改变速度大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的特点进行分析。
2、如图所示,要使Q线圈产生图示方向的电流,可采用的方法有()A.闭合电键K B.闭合电键K后,把R的滑片右移C.闭合电键K后,把P中的铁心从左边抽出D.闭合电键K后,把Q靠近P【答案】AD考点:楞次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以及会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要知道当通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掌握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理解“增反减同”.3、如图所示,两个闭合圆形线圈A、B的圆心重合,放在同一水平面内,线圈A中通以如下面右图所示的变化电流,t=0时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如图中箭头所示).在t1~t2时间内,对于线圈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圈B内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扩张的趋势B.线圈B内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收缩的趋势C.线圈B内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扩张的趋势D.线圈B内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收缩的趋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t1~t2时间内,由于线圈A的逆时针方向电流增大,导致线圈B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它相反,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线圈A在线圈B内部产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线圈B内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此时线圈B的电流方向与线圈A电流方向相反,由异向电流相互排斥,可知线圈间有相互排斥,所以线圈B有扩张的趋势.故B、C、D、误,A正确.故选A.考点:安培定则、楞次定律【名师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运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安培定则、楞次定律的内容,知道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同时注意t=0时电流方向为顺时针,而在t1~t2时间内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武汉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2015年11月5日下午14:00—15:30 试卷满分:11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速度的变化率和速率都是矢量C 、跳水比赛时,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D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此两句诗的前半句是以诗人自己为参考系的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3、如图所示,三根轻绳的一端系于O 点,绳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绳3的另一端吊着质量为m 的重物。
重物处于静止时,绳1水平,绳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绳1受到的拉力用F 1表示,绳2受到的拉力用F 2表示。
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 ,C 、 ,D 、,4、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内位θtan 1mg F =θsin 2mgF =θsin 1mg F =θcos 2mgF =θtan 1mgF =θsin 2mg F =θcos 1mg F =θsin 2mgF =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25mB、24mC、20mD、36m5、如图所示,一物块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放置于水平地面。
若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大小为F的力推物块恰能使其在斜面体上匀速下滑,斜面体始终静止。
下列关于斜面体受地面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小为0B、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FsinαC、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FcosθD、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Fcosα6、如图甲,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掌门1对1教育 高中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abcd 四边形闭合线框,a 、b 、c 三点坐标分别为(0,L,0),(L ,L,0),(L,0,0),整个空间处于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通入电流I ,方向如图所示,关于四边形的四条边所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b 边与bc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B .cd 边受到的安培力最大C .cd 边与ad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D .ad 边不受安培力作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式可得ab 边受到的安培力为ab F BIL =,bc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0,cd 边在垂直磁场方向上的长度大于L ,所以安培力最大,A 错误B 正确;,ad 边在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为Od ,长度小于cd 的边长,所以cd 边与ad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不相等,C 错误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安培力2.在高纬度地区的高空,大气稀薄,常出现五颜六色的弧状、带状或幕状的极其美丽壮观的发光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极光”.“极光”是由太阳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地磁场的影响,进入两极附近时,撞击并激发高空中的空气分子和原子引起的.假如我们在北极地区忽然发现正上方的高空出现了射向地球的沿顺时针方向生成的紫色弧状极光(显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则关于引起这一现象的高速带电粒子的电性及弧状极光的弯曲程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A .高速粒子带负电B .高速粒子带正电C .轨迹半径逐渐减小D .轨迹半径逐渐增大【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地理的北极为地磁的南极,所以在北极存在竖直向下的磁场,因为从地面上看为顺时针方向运动,根据左手定则可得粒子带正电,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速度变小,即动能变小,根据公式mvr Bq=可得运动半径减小,故BC 正确[来源学#科#网]考点: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两个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测试物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第9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0题~第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4分,选对但不全的2分,有选错的0分。
)1.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它到温州的直线距离为356km。
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km,共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00是指时间间隔B.8时20分是指时间间隔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km,路程为356kmD. 海监船比较大,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它看成质点2. 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可能既不相反,也不相同4.下面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就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D.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瞬时速度的方向一致5.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C.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时,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变D.加速度逐渐增加时,物体一定做匀加速运动6.一个物体静止于斜面上,下列有关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分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C.若将斜面的倾角变小一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D.该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即: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下滑力7.如图所示,是某个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以知道()A.3s末质点回到出发点B.2s~3s内质点向负方向运动C.前2s内加速度为4 m/s2D.3s内质点运动方向一直未变8.A、B两车相距s=7m,车A以v 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车B此时正以速度v B =10m/s,加速度a=-2m/s2向右刹车。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共40分.)(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改变量也越大B.两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也一定有弹力C.中国乒乓球队队员马林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单金牌,在研究他发出的乒乓球时,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D.将图钉按入木板,图钉对木板的力和木板对图钉的力大小是相等的2.(4分)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
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
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
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3.(4分)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υ,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t=0时刻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4.(4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副扑克牌,总共54张,每一张牌的质量都相等,牌与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最下面一张牌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都相等.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按压第一张牌,并以一定的速度水平移动手指,将第一张牌从牌摞中水平移出(牌与手指之间无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第1张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B.从第2张牌到第54张牌之间的牌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从第2张牌到第54张牌之间的牌可能发生相对滑动D.第54张牌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5.(4分)一只小船渡河,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岸边。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命题人:武汉市洪山高中徐美奖审题人:武汉四中叶继宗一、选择题(4分×12 =48分,其中第9、10、11、12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全对的得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其余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句中的地球可以视作质点B.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C.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的路程可能为零D.“第5s初”和“第6s末”都表示时刻,两者相隔的时间间隔是2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物体的重心是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3、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1N、10N、10NB.2N、6N、10NC.6N、8N、9ND.12N、13N、15N4.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物体在t=0至t=8s时间内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一直朝同一个方向运动B.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40 mD.在t=8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5.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对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却很大B.物体的加速度变大,而速度在减小C.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而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而加速度越来越小6、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质点上升过程的加速度与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质点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经过同一线段所用时间相等D.质点上升到某一高度时速度小于下降到此高度时的速度7、现有4029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且光滑的小球,静止放置于两个相互垂直且光滑的平面上,平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2015年11月11日 满分:110 命题人: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木块在质量为m 2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A .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 1+m 2)g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 1g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A 放在质量为M 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 、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 和B ,它们均静止不动,则A .A 与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B 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 .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D .地面对B 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 +m )g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 时发生位移x 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 时发生位移x 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21211v x x ⎛⎫∆+ ⎪⎝⎭ B .()2212v x x ∆- C .()21211v x x ⎛⎫∆- ⎪⎝⎭D .()221v x x ∆-5.如图所示,斜面放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块A 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物块B 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 施加一水平力F 使B 缓慢地运动,使绳子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A 与斜面均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A .斜面对物块A 的摩擦力一直增大B .绳对滑轮的作用力不变C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D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保持不变6.一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为如图所示的一段抛物线,其方程为t t x 4020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做曲线运动B .质点做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的直线运动C .质点做加速度大小为40m/s 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 .质点在0~1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20m/s7.如图所示,质量为m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C =α,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英语试题考试时间:2015年11月13日满分:150 命题人:第一部分听力(共三节,满分26分)做题时,现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1.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It‘s difficult to do something important.B. The lady should do the job as well as she can.C. Nobody can be the best.2. What does the lady regret?A. Not staying with her mother when she died.B. Not taking good care of her mother when she was ill.C. Not giving her mother a good life.3.What does the woman expect the man to do on Saturday?A. Take Brian out for the day.B. Help Brian move house.C. Celebrate their mum‘s birthday.4. Why did the man make the fence?A. To protect his grass land.B. To protect his house.C. To decorate his house.5.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 novel.B. A film.C. A writer.第二节(共11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1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2015年11月11日 满分:110 命题人: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木块在质量为m 2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A .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 1+m 2)g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 1g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A 放在质量为M 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 、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 和B ,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A .A 与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B 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 .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D .地面对B 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 +m )g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 时发生位移x 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 时发生位移x 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21211v x x ⎛⎫∆+ ⎪⎝⎭ B .()2212v x x ∆- C .()21211v x x ⎛⎫∆- ⎪⎝⎭ D .()221v x x ∆-5.如图所示,斜面放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块A 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物块B 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 施加一水平力F 使B 缓慢地运动,使绳子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A 与斜面均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A .斜面对物块A 的摩擦力一直增大B .绳对滑轮的作用力不变C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D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保持不变6.一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为如图所示的一段抛物线,其方程为t t x 4020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做曲线运动B .质点做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的直线运动C .质点做加速度大小为40m/s 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 .质点在0~1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20m/s7.如图所示,质量为m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C =α,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F 是垂直于斜面BC 的推力,物块沿墙面匀速下滑,则摩擦力的大小为A .αsin F mg +B .αsin F mg -C .mg μD .αμcos F8.如图所示,置于固定斜面上的物体A ,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作用保持静止。
若力F 大小不变,将力F 在竖直平面内由沿斜面向下缓慢的转到沿斜面向上(转动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在F 转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物体与斜面间的 A .弹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B .弹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C .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 .摩擦力一定一直减小9.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 、B 、C 、D 四点,测得AB =2 m ,BC =3 m ,且物体通过AB 、BC 、CD 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求得CD=4 m C .可以求得OA 之间的距离为1.125 m D .可以求得OA 之间的距离为1.5 m10.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静置一矩形木块,木块由A .B 两部分组成,A 的质量是B 的3倍,两部分接触面竖直且光滑,夹角θ=30°,现用一与侧面垂 直的水平力F 推着B 木块贴着A 匀速运动,A 木块依然保持静止, 则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 A .3 BCD11.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 1、F 2、F 3的三个力恰好围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顶角为直角)。
下列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222A B C D12.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0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 m 处时且尚未落地,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 (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A .3 秒B .1秒C .2秒D .(2+) 秒二.实验题(3小题,共20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题号的横线上)13.(6分)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1)需要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
实验中需要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索,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
某同学认为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 .两细绳必须等长B .橡皮筋一定要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弹簧秤与木板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
(填相应的字母代号)(2)用M 、N 两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拉橡皮筋的结点,使其到达O 点,此时α+β=90°,然后保持M 的示数不变,而使α角减小,为保持结点位置不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填相应的字母代号)A .减小N 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B .减小N 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C .增大N 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D .增大N 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14.(6分)(1)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2)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15.(8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
(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C.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3)如图所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测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
(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注意写单位) (g=10 m/s2)16.(10分)质量为M,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现对小球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A、B及斜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0,且在弹性限度内,求:(1)此时弹簧的长度l;(2)水平拉力F的大小;(3)粗糙地面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7.(10分)一同学以1 m/s的速度沿人行道向公交车站走去,一公交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公交车的速度是15 m/s,此时他们距车站的距离为50 m。
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25 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3 s后公交车又启动向前开去。
为了安全乘上该公交车,该同学奋力向前跑去,他起跑可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5 m/s2,最大速度是6 m/s。
求:(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公交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2)该同学能否在公交车停在车站时追上公交车,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18.(10分)如图所示,在平直的道路上,依次有编号为A、B、C、D、E五根标志杆,相邻两杆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一辆汽车以v0=20m/s的速度匀速向标志杆驶来,当司机经过O点时开始刹车,由于司机有反应时间,汽车先匀速运动一段距离再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开始刹车后的0~7.5s内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t B=5.5s、t C=7.5s分别是司机经过B、C杆的时刻.求:(1)司机的反应时间t1;(2)A杆距O点的距离x OA.19.(12分)如图所示,AB、BC、CD和DE为质量可忽略的等长细线,长度均为5m,A、E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AE=14m,B、D是质量均相同的小球。
质量为18千克的重物挂于C点,平衡时C点离天花板的垂直距离为7m,试求小球B、D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