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比特西瓜大棚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型西瓜拿比特大棚栽培密度试验初报摘要以新引进小型西瓜拿比特为材料,采用竹木大棚匍地栽培方式种植,根据韶关的气候特点,设置栽植6 000株/hm2、8 250株/hm2、1.05万株/hm2、1.275万株/hm2、1.50万株/hm2等5个处理,进行密度栽培试验,比较每个处理植株的生长情况、茎粗、早熟性、单瓜重、产量、产值等,以筛选出最佳栽培密度。
试验结果表明,小型西瓜拿比特在韶关气候条件下最佳栽培密度是8 250~10 500株/hm2。
关键词小型西瓜;拿比特;密度;栽培小型西瓜拿比特是韶关市近年来为配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品种布局优化、促进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而引进栽培的优质品种,一季产量22.5~30t/hm2,产值6.75~9.0万元/hm2,高产田产量达37.5~45t/hm2,产值达11.25~13.35万元/hm2,效益明显。
本试验旨在探讨拿比特小型西瓜在韶关地区气候条件下的最佳栽培密度,以期达到品质最优、商品性最好、产量和产值最高的目的,为广大农民在大面积和产业化生产小型西瓜提供科学、合理的栽培密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拿比特。
该品种是杭州三雄种苗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并在国内独家经销的小果形优质杂交一代西瓜品种,具有早熟、皮薄、肉质甜脆等特点,适宜温室大棚和春季保护地促成栽培或秋季保护地抑制栽培。
1.2试验方法试验在韶关市农科所试验基地竹木大棚内进行,试验田块排灌良好、肥力中等,前作为草莓。
竹木棚顶膜选用长寿无滴膜,种植畦以普通地膜覆盖。
于2005年4月5日播种,采用穴盘育秧,5月3日移栽定植。
田间设计采用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8m2,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
每小区1畦,单行单植,栽培密度设置6 000株/hm2、8 250株/hm2、1.05万株/hm2、1.275万株/hm2、1.5万株/hm2 等5种处理,以8 250株/hm2为对照(CK)。
栽培管理按当地生产水平进行,以匍地栽培方式种植,采用三蔓整枝技术整枝。
大棚西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大棚西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1、在种植之前,要先准备好光照良好的大棚和一些基础工作,比如拉网、播种、浇水、撒肥等。
2、西瓜的播种,应该在夏季的前两个月准备播种,比如说六月的中下旬就可以播种了。
3、在播种前,要先准备好深度适宜的土壤,为了确保播种质量,一般会使用谷粉或混合细砂与粗砂进行混合。
4、在播种之后,要注意防治虫害,建议使用有机农药,防止杀虫剂中毒。
5、在耐抗高温的季节,要利用大棚的通风效果,让空气流通,避免因高温而影响西瓜的生长发育。
6、在西瓜果实成熟之前,为了避免虫害和病害的发生,可以用有机农药进行喷洒灭治,以及局部施肥,保证土壤养分充足。
7、成熟的西瓜建议使用木篮摘取,以免损坏果实,摘取后要及时送货,保证质量。
种大棚西瓜的详细方法和全部技术
种植大棚西瓜的方法和技术有很多,下面列举了10条详细描述:
1. 确定种植区域:选择适宜的大棚区域,确保充足的阳光和通风条件,并避免低洼地和容易积水的地方。
2. 土壤准备: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翻耕、杂草清除和平整土壤表面。
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腐熟的堆肥来改善土壤质量。
3. 选择品种:选择适合大棚种植的西瓜品种,考虑到抗病性、耐热性和产量等因素。
4. 播种或移栽: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种植季节,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或者移栽。
将种子或幼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按照适宜的间距和深度进行种植。
5. 浇水管理:大棚西瓜需要适量的水分,但要避免过度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并使用滴灌系统来节省水资源。
6. 控制温度和湿度: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对西瓜的生长至关重要。
可以使用通风设备和遮阳网来调节温度,保持适宜的湿度。
7. 施肥和营养管理:根据西瓜的生长阶段,定期施加适量的有机或化学肥料。
注意平衡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供应,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8. 病虫害防治:大棚环境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巡查植株,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可以使用化学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9. 节瓣和修枝:西瓜的节瓣和修枝对果实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摘除不健康的花朵和嫩枝,促进果实的生长。
10. 采收和储存: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种植季节,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
一般来说,西瓜成熟后,果皮变色,果脐部分变硬,就可以采收。
采收后,将西瓜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延长其保鲜期。
北方如何种植大棚西瓜北方大棚西瓜的种植可以获得很高的效益,那么北方大棚西瓜怎么种植呢?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北方种植大棚西瓜的方法。
北方种植大棚西瓜的方法北方种植大棚西瓜:品种选择采用大棚内套中棚、中棚内套小拱棚、小拱棚内覆地膜的三棚四膜,和大棚内套小棚、小棚内覆地膜的二棚三膜2种保护地早熟促成栽培方式。
并根据市场需要,选择低温条件下生长快、瓜能正常膨大成熟、品质优的早熟和中熟中小果型品种,如84—24 (早佳)、84—29(喜都)、京欣1号、怡珍、甜爽、拿比特、早春红玉、万福来、阿童木、天赐208、小兰等;不宜选用中晚熟和晚熟品种,否则起不到抢早上市和高产高效的目的。
北方种植大棚西瓜:播种与育苗播种期确定一般冬季育苗苗期为45天左右,设施保温好的如三棚四膜特早熟栽培,12月中下旬播种,2 月上旬定植,4月底即可上市;二棚三膜早熟栽培, 1月中旬播种,2月下旬定植,5月中旬上市。
培育适龄壮苗催芽播种。
播前须晒种,促使种子打破休眠,增强吸水能力。
并用55℃温水烫种15—30分钟,浸种 4—5小时后置于28—30℃下催芽,经24—30小时后芽尖露白至厘米时播种。
苗床准备。
早春育苗要采用大棚加中小拱棚电热温床育苗。
一般西瓜爬地栽培者每亩需育苗400—600株,需苗床4—5平方米,搭架栽培者需育苗1 500株左右,需苗床1平方米左右。
育苗苗床土经翻晒、平整后,整成宽米左右,挖成凹床,深5厘米,为保温床土上铺一层旧薄膜,填入2—4厘米厚的干砻糠,上盖一层无病细土,拍平土面,铺地热线加温,每8平方米苗床布1 000 W电热线,一般地热线间距 8—10厘米,畦中间间距大,畦两边间距小。
然后均匀撒细土(或垄糠灰),以盖住地热线为度,用脚踏实,上摆放营养钵并浇透水。
苗期管理。
重点是控制好昼夜温度,防止瓜苗徒长。
前期要求温度白天保持28—30℃,夜间18—23℃,不低于15℃。
出苗后适当降温,白天20—25℃,夜间15—18℃。
大棚西瓜怎么种植大棚西瓜的种植方法:催芽方法、种植时间、土壤配制、种植方法、水肥管控、温度管控。
催芽方法:在种植西瓜时,需要对其进行发芽。
首先将西瓜种子浸泡在多菌灵药剂中2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取出西瓜种子,在55度的温水中浸泡一天一夜,以吸收足够的水分,促进西瓜的快速发芽。
种植时间:想要种植大棚西瓜,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时间。
大棚西瓜的育苗苗龄在30天左右,因此种植最好是选择在11月左右开始播种,等到12月左右的时候小苗长成就可以进行移栽了,冬季的西瓜其商品价值会上升许多。
土壤配制:西瓜不同于一般的白菜或是青菜,它适宜在偏向沙质化的土壤中生长,但是由于其果实的体积和质量以及营养物质含量在水果中都属于最大的那批,所以土壤也要有一定的基础肥力,要使用疏松肥沃的沙质化土壤作为西瓜的栽培基质。
种植方法:在大棚里种植西瓜时,需要将种子均匀地播种到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一层1-2厘米薄薄的土壤。
在西瓜生长期间,需要为其追加复合肥料主要是磷和钾,为西瓜提供开花和结果所需的营养,使其生长旺盛。
水肥管控:西瓜在生长发育的前期主要是以土壤中的基肥作为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但到了花果期的时候,就要给西瓜补充足够的肥料,使用薄肥但是要勤施,浇水见干见湿浇足浇透,少量但是多次的为西瓜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温度管控:西瓜是一种喜欢温暖环境的作物,惧怕低温的环境,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15摄氏度,最高35摄氏度,最适宜在3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生长,但是夜间的温度要降到20摄氏度左右,保证有大约10摄氏度的昼夜温差。
西瓜种植时,施肥过于盲目,肥量超标,不能做到合理施肥,通常是钾肥不够,氮肥超标。
此外,在施肥时,速效肥施用过量,有机肥用量不足或者根本者根本不用有机肥,这样,种植数年以后,土中的磷含量超标,氮、钾含量不足。
西瓜是喜温作物,是夏季清热解暑的水果之一,市场需求较大。
为了追求更高经济效益,采用大棚栽培模式,通过防寒,保温各性措施,改变局部小气候,实现反季节栽培。
大棚西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一、选种与播种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大棚西瓜品种,如京欣、甜宝、黑美人等。
2.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选择温暖、湿润的天气进行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
二、大棚搭建与土壤管理1. 大棚搭建:选择保温性能好、透光率高的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搭建大棚。
大棚内应设立支架,保证西瓜生长空间。
2.土壤管理:选择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施足基肥,定期进行土壤消毒,防止病虫害发生。
三、西瓜生长管理1.浇水:根据西瓜生长需求,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湿导致西瓜裂果。
浇水时要注意均匀浇透,避免水量过大造成土壤缺氧。
2.施肥:在西瓜生长过程中,适时追肥,保证养分供应。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西瓜品质下降。
3.搭架:西瓜生长旺盛时期,要及时搭建支架,引导西瓜藤蔓向上生长,避免果实过重导致植株倒伏。
4.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防止病虫害蔓延。
四、采收与贮存1.采收:西瓜成熟后,果蒂部会出现裂纹,果皮颜色变黄,此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2.贮存:将采摘下来的西瓜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待表面水分蒸发后,放入保鲜袋中,存放在冰箱冷藏室,可延长保质期。
五、种植效益分析1.产量:大棚西瓜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一般每亩可产西瓜3000公斤左右。
2.经济效益:大棚西瓜上市时间早,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种植效益较好。
3.生态效益:大棚西瓜种植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大棚西瓜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值得推广的农业种植项目。
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提高西瓜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为实现农业增收奠定基础。
大棚西瓜丰产型有机栽培技术方案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健康的追求,有机农业逐渐兴起。
在有机农业中,大棚西瓜是较为常见的种植作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大棚西瓜的丰产型有机栽培技术方案。
一、土壤和环境要求1、土壤要求:大棚西瓜宜选择耕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水分保持能力强、吸肥性能好的土壤。
2、光照要求:大棚西瓜喜欢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在大棚内要保持光强大于12000 lx,避免白天西瓜连续遮阴,早熟或低产。
3、温度要求:大棚西瓜要求温度在19℃~30℃之间,15℃以下或35℃以上对生长不利。
4、水分要求:以土壤保持适度湿润为宜。
西瓜一定要保持适宜的供水和排水,过浸或过干都会影响生长和产量。
大棚内要避免积水,否则容易引起恶霉病。
二、育苗技术育苗要求:选择健康种子,喜温、耐湿、抗病性好,含水量在9%~11%之间。
1、播种:适宜在3月初~6月初间播种,播前将种子浸泡过药水中后,摆放湿布内保温12-24小时,待发芽后再移至种床播种。
2、检测:检测种子质量及萌发情况,筛选出优质、健壮的幼苗。
3、移栽:幼苗生长至3-4片真叶时,可移栽到育苗盘中靠外侧篮板处,方便生长和防治病虫害。
三、移栽技术1、移栽时间:在当地气温适宜的情况下,以成苗期达到5-6片真叶为宜,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2、移栽距离:按行距1.2米,株距1.5米进行移栽。
3、移栽方法:通过建立高畦盘根种植技术在显著改善了苗期移栽中土壤深松、改良土壤结构的同时,还能防止高温炙烤及积水,保证西瓜长势健康。
四、施肥技术1、底肥:在育苗期时,床面覆盖1.5厘米厚的工厂排放有机肥料,混合土壤,然后用1600 KG的高钾肥配制禽粪,施用40-50公分处作为底肥。
特别是钙镁橄榄石、粉状复合菌根肥、高磷尿素等优质有机肥类可以比较大幅度提升西瓜产量。
2、追肥:西瓜带果枝生长期需进行追肥,一般每15天施一次,合适掌握肥水平衡。
可采用2厘米深刺插、直接添加营养液的无土培育;也可以采用混饲料粉、油菜饼、有机肥等,掌握较好的营养平衡。
一、大棚西瓜种植的优势大棚西瓜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
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大棚西瓜种植可以有效延长西瓜的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二、大棚西瓜种植技术1. 选址与整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田地作为种植基地。
在冬季进行深耕,深翻25厘米,使土壤疏松。
同时,将前茬作物根系拣出棚外。
2. 浸种催芽选用抗病性好的优良种子,将其放入50度温水中搅拌8分钟,让种子受热均匀。
然后静水浸泡30分钟,取出种子,与磷酸三钠药剂搅拌均匀后风干。
最后,用报纸包裹后,放在26度的环境中催芽。
3. 播种种植待西瓜种子有80%的出芽率后,将其播撒在肥沃疏松的田地中,覆盖一层薄土。
播种时,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以便于后期管理和采摘。
4. 整地施肥在种植西瓜前,施入充足的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如厩肥、腐熟鸡粪等。
底肥用量一般为亩施优质厩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腐熟饼肥100千克。
底肥中的有机肥在普遍耕翻时施入一半,丰产沟内施另一半。
5. 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大棚西瓜前期浇水不宜过大,一般在缓苗后,如地不干,可以不浇水;若过干时,可顺沟灌一次透水。
(2)温度管理:大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避免高温高湿。
在西瓜生长期间,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大棚薄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3)施肥:西瓜开花前施肥促花,保证较多的花朵绽放。
结果期间,要适当增加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以满足西瓜生长的需要。
(4)整枝修剪:西瓜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整枝修剪,去除病弱枝、交叉枝,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5)人工授粉:西瓜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提高授粉率。
6. 收获与销售当西瓜果实达到成熟标准时,即可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采摘后的西瓜要及时进行销售,以保证其新鲜度和品质。
三、总结大棚西瓜种植技术要求严格,从选址、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每个环节都要精心操作。
大棚西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西瓜是炎夏解渴消暑的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我各地普遍栽培。
由于大棚西瓜比露地西瓜提早上市60多天,产值是露地西瓜的3~4倍,因此大棚西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栽培技术。
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棚型和保温方式选择结构简单、成本低、防风保温、管理方便的拱型塑料大棚,棚高1.7米,跨度7米,长约100米,东西走向为宜。
建棚时先在棚两边每隔1米埋一条长7米左右,直径3~4厘米的竹竿,若竹竿短,可先埋一根长1.1米的水泥柱,埋露各半,将竹竿绑在水泥柱上。
然后把南北相对应的两竹竿弯曲绑成拱架,用聚乙烯膜三幅二缝或四幅三缝覆盖棚面,缝处相交20厘米,用压膜竿压紧,棚群的棚距为1.5米,大棚最好在封冻前建成。
大棚采用“三膜一苫”的覆盖保温方式,即大棚里套小拱棚,小拱棚里覆地膜,棚外覆盖草苫。
二、精细整地施肥选择5~7年未种过西瓜的肥沃砂壤土作为大棚栽培地,在竹竿上架前整平地面,挖深沟,集中施肥,按每棚种2行西瓜。
瓜行距棚边2米,在棚内两侧挖沟,沟宽1.5米,深25厘米,挖出的土放在沟两边,再深翻30厘米,挖瓜沟时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70千克,豆饼70千克,有机肥全面撒施,化肥集中沲入沟内,混匀后浇水。
最后将挖出的土一半回沟,整做成高8厘米的垄以便定植。
三、培育壮苗1、整理育苗畦在大棚中心以南整畦,畦北埂为棚中心,畦宽1.5~2米,高5~6厘米,盖小拱棚,每平方米施磷酸二铵、硫酸钾、碳铵各1000克,浅翻混匀,浇足底水,按10厘米×10厘米划方,盖地膜保温。
2、品种及育苗时间可选择京欣一号、黑美人、小兰等品种,一般在1月初育苗。
3、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开水中,快速搅拌5~10秒,加冷水继续搅拌至30℃即可,用30℃温水浸种8~12小时,置于25~0℃条件下催芽2~3小时,胚根露出种皮即可播种。
4、播种选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1时播种,每穴播1~2粒,播深1.5厘米,播后盖地膜,撑小拱棚,夜晚盖草苫保温。
大棚西瓜丰产型有机栽培技术方案一、土壤选择及改良1.土壤选择:有机栽培大棚西瓜首先需要选择一块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
尤其是在选择大棚建立的地方,土地的酸碱度和肥力是至关重要的。
2.土壤改良:在确定好大棚地的选址后,可以通过翻耕、施加有机肥料和添加土壤改良剂等方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二、有机肥料的施用1.底肥:在大棚建设前,可以在土地上先施入有机原料,进行发酵,达到有机肥料的效果。
2.追肥: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施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腌制的猪粪、鸡粪等,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
三、有机种子的选择和种植管理1.有机种子的选择: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质有机西瓜种子,以及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是有机栽培大棚西瓜的关键。
2.种植密度:在大棚内可根据自然光照、通风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西瓜的种植密度,一般来说每亩种植6000-8000株。
3.排水排涝:在大棚内要做好排水排涝的工作,及时排除雨水和灌溉水,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四、有机防治病虫害1.机械防治:通过安装网罩或设立陷阱等方式,减少害虫的危害。
2.生物防治:选择适合大棚环境的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施用生物农药等。
3.有机农药的使用: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有机认证的农药,严格遵守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防止对土壤和作物的污染。
五、有机灌溉与施肥1.滴灌技术:利用滴灌技术,精确施水,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2.有机肥料的施用:在西瓜生长全过程中,按照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
六、有机栽培后期管理1.定时剪心:根据植株长势和生长环境,适时进行植株的剪心,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
2.病虫害防治:密切观察大棚内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拿比特西瓜大棚栽培技术
摘要拿比特是小果形优质西瓜品种,具有早熟、皮薄、糖度12~13度、肉质甜脆等特点,适宜温室大棚和春季保护地促成栽培,或秋季保护地抑制栽培。
韶关市于2003年起进行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取得成功,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一季产值6.75~9 万元/hm2,高产田达11.25~13.5 万元/hm2,效益明显。
特介绍拿比特西瓜大棚栽培技术,即整地、育苗、定植、整枝、通风与保温等技术措施,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拿比特;西瓜;大棚;栽培技术
拿比特西瓜是杭州三雄种苗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并在国内独家经销的小果形优质西瓜品种。
该品种为花皮红肉,果形椭圆形,外形优美,商品性极佳,极早熟,坐果后30d左右成熟,单果重1.5~2.0kg。
品质极其优良,皮薄,肉质甜脆,糖度12~13度。
低温伸长性良好,长势旺盛,适宜温室大棚和春季保护地促成栽培或秋季保护地抑制栽培。
为配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品种布局优化,促进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韶关市于2002年引进该品种进行大棚生产试验,2003年起进行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取得成功,一季产量22.5~30t/hm2,产值6.75~9万元/hm2,高产田产量达37.5~45t/hm2,产值达11.25~13.5万元/hm2,效益明显。
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春季栽培技术要点
1.1定植准备
1.1.1基肥。
由于本品种生育旺盛,必须避免过多施肥,特别是氮肥,否则会因植株生长过旺,导致雌花着生不良、影响坐果、果皮厚等不良现象发生。
使用的肥料以腐熟的牛粪堆肥配合适量的化学肥料为宜,标准的基肥施用量为:硫酸钾复合肥450~525kg/hm2,硫酸钾150~225kg/hm2,过磷酸钙525~600kg/hm2,腐熟有机肥7.5~15t/hm2。
如土壤肥沃或前作残效肥多,还须适量减少上述施肥量。
基肥宜少不宜多,生育期间如有缺肥现象发生时则进行适当的追肥。
1.1.2整地。
浇足底水,将腐熟有机肥均匀地施于土面,然后深耕、碎土,再将化肥均匀撒施于土面,最后再耙平。
作畦要求:宽度为6m的大棚均分2畦,
畦宽各1.8m,畦高10~15cm,棚内起两边沟及中沟,沟宽各80cm。
作好畦后及时覆盖地膜,并覆盖好棚膜待用。
1.2育苗
使用肥沃、透气、保水性良好的人工配制育苗土进行育苗。
土壤如有病原菌污染的危险性时,宜事先进行土壤消毒。
采用温室方式育苗,播种温度28~30℃,育苗温度20~25℃,早春地温较低时宜采用地热线增温育苗。
定植前7d开始降温炼苗,育苗温度降至15℃。
早春促成栽培,定植时如苗龄过小,定植后容易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选择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使用规格为72穴的穴盘育苗,以苗龄约30d、苗长至2叶1心时定植为宜。
1.3定植
要求棚内土温达到15℃以上,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定植。
采用畦中央单行定植,株距35cm,约9 000株/hm2。
定植时注意不要将营养土弄碎,定植后浇少量定根水,闷棚4d,以利提温,提高成活率。
定植后4~5d注意晴天开棚通风。
1.4整枝与坐果
采用三蔓整枝栽培法。
待植株长至5~6片真叶时,进行留5片叶打顶。
待侧枝(子蔓)长出,苗蔓长至10~15cm时,选择大小均匀、长势基本一致的3条侧枝留下,并调整侧枝向一个方向伸出,其余侧枝全部摘除。
注意打顶及摘除侧枝均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并不能使用指甲,操作完成后及时喷施1 000倍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消毒。
从子蔓长出的孙蔓,分数次及时摘除,直至座果节为止。
子蔓长至50~60cm长时,将子蔓向植株基部牵回,长者多牵,短者少牵,使子蔓的顶端对齐在一条线上。
在每条子蔓的第二雌花(一般15~20节位)上一齐坐果。
坐果方法可使用蜜蜂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通常于上午10时前完成,授粉后的雌花可于当天傍晚喷施座果灵等激素,以提高座果率。
此时,用涂色或挂牌方法对每朵雌花做好开花日的标记。
待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进行疏果,以三蔓整枝留2果为宜。
一齐坐果达不到目标果数时,必须在其后的雌花上继续授粉让植株继续坐果,直到每株达到目标果数为止。
座果节以前的孙蔓全部给予摘除。
座果节以后的孙蔓则放任,不作摘除。
坐果后15~20d,对果实进行1次翻身操作,使原与地面接触的一面转向上面,同时用干燥稻草或果垫垫果,可使收获时的果皮花纹均一、漂亮。
1.5通风与保温
定植后的初期,为确保植株的顺利成活,促进初期生育,白天棚内温度保持较高(30~35℃)水平进行管理。
下午也尽早(4时左右)将内外棚封闭,确保夜温。
待植株顺利成活后,以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15℃进行管理。
坐果前后将管理温度稍提高,确保顺利坐果以及果实初期的肥大。
果实生长后期,可进行通风换气,拉大昼夜温差以促进糖分积累。
1.6收获
如上所述,坐果时必须作好座果日(开花日)的标记,以开花后的日数进行收获时期的判断最为准确。
收获前还必须进行数次的开刀试食,以确定收获的适期。
收获前15d内严禁使用任何农药。
1.7二次坐果
收获开始时,对顶端开出的雌花进行授粉,开始二次坐果,方法同一次坐果。
此外,一次坐果瓜收获完后,视植株长势进行追肥和灌水,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随后还可进行三次坐果,方法与前次相同。
2夏秋季栽培技术及要点
中前期气温高,营养生长期短,后期温度低,影响果实发育。
病虫害发生频繁,尤以病毒病为甚。
2.1播期选择
一般夏秋季栽培从播种至采收天数为80~90d,适宜的播种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
2.2育苗定植
夏季栽培一般宜小苗移栽,苗龄一般为15~20d,育苗重点为预防形成高脚苗。
定植时可覆盖黑色地膜或秸秆,并适当增加定植密度。
2.3整枝与坐果
可参照春季栽培技术操作。
2.4水肥管理
根据地力情况可少施甚至不施氮肥,适量施用腐熟有机肥及磷钾肥。
若长势较弱,可结合治虫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0.2%尿素溶液或其他叶面肥。
水分应在定植期和座瓜期保证供应,其他时期以控为主。
2.5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有病毒病、枯萎病、疫病、蚜虫、螨虫、青虫、夜蛾科害虫等,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其中防虫网的应用为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2.6采收上市
由于夏秋栽培成熟日数短,故需及时采收上市,以免影响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