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谚语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有关小暑的诗句或谚语
1、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唐·独孤及《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2、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唐·李频《暮秋重过山僧院》
3、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宋·刘克庄《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其一》
4、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宋·刘克庄《久雨六言四首其一》
5、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唐·武元衡《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6、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唐·李频《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8、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唐·李频《暮秋重过山僧院》
9、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唐·武元衡《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夏季谚语大全精编100汇总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夏季谚语大全篇11、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
2、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4、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5、立夏北,无水通磨墨。
6、大暑不热,气候不顺,会有水灾风灾。
7、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8、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
9、夏至日吹西比风,可卜年中什稻有歉收之虞。
10、立夏忙种烟,烟叶长如鞭。
11、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12、栽秧要抢先,割麦要抢天。
13、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
14、夏至,爱呷不爱去。
15、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16、春争日,夏争时。
17、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
18、夏至棉花根头草,赛过毒蛇咬。
19、夏钓夏钓,夜间比白天好钓。
20、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摘。
21、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22、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
23、夏至风从西北起,瓜田园里受熬煎。
24、夏钓荫、夏钓深,不冷不热钓边边。
25、小满不下,乾断塘坝。
26、立夏栽棉花,谷雨种甘蔗。
27、芒种下雨火烧溪,夏至下雨路泥泞。
28、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29、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
30、鹿港一带海域,芒种前后会出现鲨鱼。
31、午前下的雨,时间不会太长。
32、春分麦动根,一刻值千金。
33、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34、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
35、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
夏季谚语大全篇21、吃了夏至面,一天长一线。
2、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3、立夏栽棉花,谷雨种甘蔗。
4、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5、芒种落雨,端午涨水。
6、夏至农田草,胜如毒蛟蛟。
7、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
8、四月南风大麦黄,养蚕插秧两头忙。
9、栽秧要抢先,割麦要抢天。
10、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
11、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12、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24节气养生谚语1. “春雨惊春清谷天,春捂秋冻要记全。
”就像春天的天气多变,你不捂一捂,小心着凉哦!比如早上出门觉得有点凉,咱就得把衣服穿厚点呀。
2. “夏满芒夏暑相连,多喝水来心不烦。
”哎呀,夏天那么热,不就像在火炉边一样嘛,这时候不多喝点水怎么行呢!你看热的时候,喝上一大杯水,多舒服呀。
3. “秋处露秋寒霜降,滋阴润肺不能忘。
”秋天干燥得很,就像沙漠一样,那可得好好保养我们的肺呀!你想想,要是不注意,咳嗽起来多难受呀。
4. “冬雪雪冬小大寒,保暖泡脚睡得甜。
”这大冬天的,不保暖怎么行,就像给自己裹上一层温暖的被子一样!晚上泡个脚再睡觉,那睡眠质量肯定好呀,你说是不是?5.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立春了呀,就好像春天在召唤我们一样,这时候就可以稍微调整下作息啦!你难道不想趁着春天精神精神吗?6.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这时候雨水可多啦,就像赶趟儿似的,那咱们出门可得记得带伞呀,不然被淋成落汤鸡可就不好啦!7. “立秋处暑,热死老鼠。
”哈哈,虽然立秋了,可还是热得很呢,就像老鼠都要被热死啦!你可别小瞧这“秋老虎”哦。
8. “立冬补冬,补嘴空。
”冬天到了,该给自己补补啦,就像给身体加油一样!吃点好的,身体才能棒棒的呀,你准备吃点啥呢?9. “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哇,这天气,不用风吹都觉得冷呀,那可得把自己裹严实咯!你可别为了好看就穿少啦。
10. “节气养生很重要,跟着做来没烦恼。
”真的呀,按照节气来养生,就像有个贴心小指南一样,能让我们身体更健康呢!你还不赶紧行动起来?我的观点结论:24 节气养生谚语真的很实用,大家一定要牢记并且照着做呀,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养自己的身体,让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小学一年级小暑节气手抄报内容【篇一】小暑谚语:1、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2、小暑温暾大暑热。
3、东南风,雨太公。
4、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5、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6、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7、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8、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9、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10、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11、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12、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13、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1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5、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16、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17、早晨下雨一天睛。
18、小暑南风,大暑旱。
19、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20、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21、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22、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23、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24、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25、久雨不见睛,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26、小暑吃芒果小暑温暾大暑热。
27、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28、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
29、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30、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篇二】1、《小暑六月节》元稹【唐】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2、《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唐】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3、《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武元衡【唐】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4、《暮秋重过山僧院》李频【唐】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5、《秋夜宿重本上人院》李频【唐】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暑的相关谚语小暑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小暑的时间是在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
那么你知道关于小暑的谚语有哪些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小暑的相关谚语,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小暑的相关谚语:1.小暑南风大暑旱。
2.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3.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4.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5.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6.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7.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8.小暑小禾黄。
9.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10.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11.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12.小暑南风十八朝,吹得南山竹叶焦。
13.小暑头上一声雷,四十五天野黄梅。
14.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15.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16.小暑黄鳝赛人参。
17.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18.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19.小暑收大麦,大暑收小麦。
20.雨搭小暑头,二十四天不断头。
21.大暑前小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22.小暑无雨十八风,大暑无雨一场空。
23.小暑过后十八天,庄稼不收土里钻。
24.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25.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温低湿呈伏旱。
26.立足抗灾夺丰收,防涝抗旱两打算。
27.夏播作物间定苗,追肥治虫狠锄田。
28.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29.棉花进入花铃期,修治追耪酌情灌。
30.预防中暑和中毒,掌握两早和两晚,31.毛巾肥皂随身带,长裤长褂身上穿。
32.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33.雨季造林好时机,精细认真管果园,34.冬修榆树夏修桑,修整白杨于伏天。
35.村村户户沤绿肥,肥堆如山麦增产。
36.割晒青草好时机,牲口冬季之美餐。
37.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38.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
关于小暑的谚语有哪些关于小暑的谚语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2.小暑到,天气燥,多舒心,莫烦躁,流水清,树荫凉,多散步,身心爽,空调房,风扇厢,少逗留,通风强,小暑时节,户外纳凉,身心更棒,愿小暑快乐。
3.小暑吃芒果小暑温暾大暑热。
4.麦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结子。
5.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6.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7.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8.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9.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10.东南风,雨太公。
11.小暑南风,大暑旱。
12.小暑温暾大暑热。
13.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14.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15.小暑小禾黄。
16.大晕风伯急,小晕雨师忙。
17.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18.拖泥带水看秀谷。
19.棉花入了伏,三天两头锄。
20.头伏三场雾。
下雨等白露。
小暑的古诗词独酌看月还当是镜台,天空无我夜风来。
漫成死句能摇曳,闲坐凉亭又一杯。
消暑鸟声檐树岂多余,故弄山人结草庐。
世上原来无一事,偏偏艳遇蠹书鱼。
梦与全宝兄江边小屋饮酒夜深转澹酣中味,犹梦江天尽饮时。
却恐山长容易忘,挽留境界告君知。
遣闲暂从远目住斜阳,相与菖蒲顾影长。
有幸南风真识趣,能知暑热故茶凉。
饶河圩上二首白水茫茫出稻田,凯风逐浪涣晴川。
何曾远目知帆动,惟望平畴三庙前。
鄱水之东三庙前,稻香黄熟满平川。
寻莲摘得风荷举,白鹭凭空尽着天。
小暑节气的含义小暑节气的含义是指真正的意义上的进入夏天,天气也变得小热起来。
暑就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也就是小热。
小暑代表着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进入小暑,就开始进入伏天。
但由于每年各地天气情况不一样,热起来的时间也不一样,像今年郑州、西安、南京、石家庄就特别的热。
而重庆则退出火炉城市,反而不热了。
但一般进入小暑之后,雷暴会增多,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小暑节气养生顺口溜小暑节气养生顺口溜1、小暑到,祝福到,天热记得时常笑;小暑到,祝福到,人情关系别忘掉;小暑到,祝福到,邀上好友吃烧烤。
2、小暑到了,让快乐的气息弥漫你全身,让清爽的凉意浸透你全身,让祝福的情谊充斥你全身,给自己心情放个假,轻松开心每一天!3、热浪阻止不了我想你的温馨,炙热挡不住我关怀的激情,用痴情盛满甘露,用爱意放进绿茶,用思念化成火焰,熬出真情茶水一杯,送给你,祝愿你能清爽舒心地过酷暑!4、小暑季节的天,善变如孩子的脸,前半晌天气晴朗,后半晌阴雨涟涟。
值此伏天时段,及时把祝福送上,出门别忘带伞,暴雨务必躲藏,未雨绸缪提前防范,小暑季节平平安安。
5、小暑到了,送给亲爱的朋友:一缕清凉的爱意,一份温馨的祝福,一种幸福的喜悦,一份无限的美好。
祝开心快乐。
6、绿树浓阴时,小暑时节至。
虽不十分热,养生莫懈怠。
食不可过饱,饮不可过多。
劳逸多结合,舒畅气血缓。
喜怒有节制,心静阳气生。
7、“不管气候如何变化,我的关怀始终在你身边;小暑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但愿我的祝福给你送去心中的一丝清凉,愿你一切平安顺利,开心每一天。
”8、收集春天的绿意,秋天的清爽,冬天的冰凉,加上我美好的祝愿,奋力地抛给你,愿它能给在小暑天奋斗的你一丝惬意,让你充满活力迎接每一次的胜利!9、我只想在你身边取暖,不曾想你给了我整个夏天;我只想来点儿雨露滋润心间,不曾想你让大雨下个没完!暑期到了,其实我最想见到的是你的笑脸,就让这炎热把大雨晒干,让你清清爽爽度过每一天!10、小猪小猪,小暑来喽,天热少出去走路,呆在屋里舒舒服服,每天多喝水要记住,学习(工作)休息两不误!11、要注意防晒,莫成大黑炭!常把雨伞带,莫要被淋坏!小暑天儿来,天气常变换,祝福陪你伴,祝你笑颜开!12、你知道七月份的尾巴是狮子座,那是曾哥告诉你的。
你知道七月七什么日子吗?那是小暑,我告诉你的。
呵呵,天气越来越热了,注意防暑啊。
13、小暑的天气阴雨绵绵,预兆着硕果累累又一年,小暑的天气打雷闪电,一闪一闪把前路照亮。
养生方面谚语大全集锦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养生谚语方面大全集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养生方面谚语大全集锦(一)1、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2、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3、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
4、先睡心,后睡眼。
5、人不得夜食。
6、水停百日要生毒,人闲百日要生病。
7、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8、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9、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10、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
11、夜饱损一日之寿。
12、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的应。
13、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辣多伤肝,故而清淡。
14、坚硬食品,难以消化,半生不熟,更伤肠胃。
15、要得腿不老,长踢毽子好。
16、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
17、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18、食不语,寝不言。
19、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20、减轻肠胃,过重负荷。
杀菌消毒,有助消化。
21、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2、不登高山,不见平地。
不经锻炼,不会坚强。
23、戒晚食为养生善术。
24、衣服常洗换,强如上医院。
25、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26、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27、肠胃喜暖,怕其冷寒,寒食宜停,避免腹疼。
28、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29、五味偏亢,各有所伤:咸多伤心。
甜多伤肾。
30、饭养人,歌养心。
养生方面谚语大全集锦(二)1、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2、宋蒲虔贯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3、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4、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关于养生的诗句。
5、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6、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
7、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8、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
9、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10、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11、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关于养生的诗句。
12、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小暑节气的俗语大全100句谚语云: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谚语它折射着哲学思想,具有教育功能。
不知道你是不是在找其他的关于谚语的文案短句子?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小暑节气的俗语大全100句”,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1.小暑一到气温高,炎热天气人易躁。
绿豆汤水是个宝,清热解毒疗效高。
保湿防晒要做好,心情美丽容颜俏。
饮食清淡应记牢,少食辛辣健康保。
愿你小暑时节快乐健康每一天。
2.愿你打开小暑的`链接,输入清爽的密码,保存快乐的心情,复制惬意的状态,粘贴幸福的图片,删除烦躁的心绪,创建清凉一夏的文本世界。
,伴你逍遥过小暑。
3.小暑温高人易燥,放平心态凉自在,瓜果蔬菜常常吃,去火解暑最有效,多饮茶水勤冲凉,降低体温不中暑,奉送祝福一小份,小暑快乐清凉伴!4.小暑就在眼前,我的祝福连连。
绿柳轻拂河面,幸福嫣然无限。
蛙声鸣叫一片,就要好运绵绵。
荷花吐露笑颜,甜蜜一生相伴。
愿你小暑时节心情无限灿烂,清凉永留心间。
5.小暑驾到炎热照,我的祝福少不了。
一湾碧水身旁绕,滋润心田清凉到。
凉风习习心欢笑,欢乐连连容颜俏。
不骄不躁健康好,一季幸福乐淘淘。
愿你小暑快乐。
6.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注意防暑降温。
多喝粥,消暑降火汤,排除体内*。
护阳气,劳与逸结合,保持身体倍棒。
稳心神,心静自然凉,祝你小暑快乐。
7.小暑炎热气温高,养生保健很重要。
晚睡早起要做到,适当午休精神高。
饮食清淡脾胃调,少喝冷饮健康绕。
适度锻炼身体好,心情高兴乐逍遥。
愿你小暑快乐。
8.转眼又小暑,我来送祝福。
品味芬芳茶,口内余香撒。
吹拂清凉风,惬意入美梦。
沐浴吉祥雨,焦躁烦恼去。
悦赏婷婷荷,舒心唱欢歌。
愿你小暑时节乐呵呵。
9.小暑来到,"暑"于你的快乐,与大家分享;"暑"于你的开心,与大家同乐;"暑"于你的清凉,一定所有人共享;祝小暑节气开心无比乐无边,吉祥好运绕身边。
10.小暑到了,送你一杯清凉茶,清凉又解暑;送你一片爽心冰,爽心又爽肺;送你一句问候语,把你嘴乐歪:愿你小暑也开怀,心情爽爽乐悠悠!11.小暑一到,气温增高,防暑降温,自有妙招,绿豆熬汤,清热解毒,新鲜瓜果,解暑最妙,保持心静,清凉自在,常常冲澡,清爽无限,保持卫生,健康度夏,祝福送你,愿你小暑快乐相伴。
小暑养生谚语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
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
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
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
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
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
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
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
>>
小暑节气的养生民谚
黄瓜茄子来解暑
“六月热得哭,黄瓜茄子来解暑”,凉拌黄瓜、茄子是川人小暑时节的最爱。
《本草求真》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有解毒消肿,生津止渴作用。
《本草
纲目》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
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
《医林纂要》亦称茄子“宽中、散血、止泻”。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四川广元民谚。
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容易受潮,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人在上面坐久了,易受湿邪侵袭,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热天莫发火,发火是自作”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易烦躁不安,然发火则心神受损。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
所以炎热夏天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
小暑多吃面食
江苏等地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这“糕屑”就是炒面;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人们有吃饺子、面条的食俗。
古时面条又称汤饼,张岱《夜航船》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
《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
”小暑酷热难耐,为什么还吃令人淌汗的热汤面呢?《荆楚岁时记》载:“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
”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到了六月就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
此时节新麦方熟,吃上两碗新小麦做成汤面,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是何等快意!且传统医学认为,小麦味甘,性凉,有养心安神,益气除热,除烦止渴,和五脏,调经络,利小便之功效。
六月六饮羊肉汤
“六月六,请姑姑”,晋南地区称是日为“回娘家节”,据说与狐偃的传说有关。
农村的风俗是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
民谣云:“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羊肉鲜嫩,味甘性温,《本草纲目》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
中医学认为,夏天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保护胃肠,这与《黄帝内经》所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相契合的。
故徐州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小暑时节多晒霉
川北旺苍“六月六,晒红绿”的民谚流传甚广。
这一天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乡村人家多会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好好消毒一番,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乡间还有“晒水”的习俗,将暴晒热的水给小孩洗澡,说对皮肤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薏米冬瓜黑芝麻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喜燥恶湿,一旦受到湿邪入侵,就易“脾虚生湿”,故夏天应多吃健脾胃之物。
如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冬瓜,性味甘淡,能利水消肿,消暑解毒;黑芝麻,性味甘平,补肝肾,润五脏。
所以蜀地有“薏米冬瓜黑芝麻,去湿开胃人人夸”的说法。
“小暑黄鳝赛人参”
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进补。
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性味甘温无毒,入肝、脾、肾等三经,可补虚损、强筋骨、祛风湿”,《名医别录》亦将其列为鱼中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