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门铃电子实习报告(biao)
- 格式:doc
- 大小:391.00 KB
- 文档页数:11
一、实习目的本次电子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并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组装和调试电子门铃,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电路设计的步骤,同时锻炼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电子实验室四、指导老师XX老师五、实习器材1. 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阻、电容、电感、扬声器等。
2. 制作工具:电烙铁、螺丝刀、剪刀、镊子、万用表等。
3. 电源:9V电池或稳压电源。
六、实习内容1. 理论基础学习- 学习电子门铃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电路组成和功能。
- 研究相关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如集成电路、电阻、电容、电感等。
- 学习电路图绘制和电路分析方法。
2. 元器件识别与准备- 识别电子元器件,如集成电路、电阻、电容、电感、扬声器等。
- 准备所需电子元器件,确保数量和质量。
3. 电路组装- 按照电路图组装电子门铃电路,注意电路的连接顺序和方向。
- 使用电烙铁焊接元器件,确保焊点牢固、美观。
- 组装完成后,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元器件是否焊接到位。
4. 电路调试- 连接电源,进行电路调试,观察电路工作情况。
- 调整电路参数,使电子门铃发出清晰、悦耳的声音。
- 测试门铃在不同电压和温度下的工作稳定性。
5. 故障排查与改进- 分析电路故障原因,进行故障排查。
- 针对故障进行改进,提高电子门铃的性能和稳定性。
七、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和课堂学习,掌握电子门铃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
-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如集成电路、电阻、电容、电感等。
2. 元器件准备- 识别电子元器件,准备所需元器件,确保数量和质量。
3. 电路组装- 按照电路图组装电子门铃电路,注意电路的连接顺序和方向。
- 使用电烙铁焊接元器件,确保焊点牢固、美观。
4. 电路调试- 连接电源,进行电路调试,观察电路工作情况。
- 调整电路参数,使电子门铃发出清晰、悦耳的声音。
一、实习目的本次电子门铃电路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电路设计、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的理解。
通过实习,我希望能够掌握电子门铃电路的设计原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并学会如何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电子实验室四、实习单位和部门XX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五、实习内容1. 电路设计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电子门铃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子门铃电路主要由按键、放大电路、振荡电路和扬声器等部分组成。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设计了以下电路:- 按键:使用一个简单的按钮作为触发开关。
- 放大电路:采用晶体管作为放大器,放大按键信号。
- 振荡电路:使用555定时器搭建一个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信号。
- 扬声器:将振荡信号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2. 焊接在掌握了电路原理后,我们开始进行焊接操作。
首先,我们在电路板上按照设计图布置元件,然后使用电烙铁和助焊剂进行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焊接前确保电路板干净,无氧化物。
- 使用合适的焊接温度,避免损坏元件。
- 焊接时保持烙铁与元件接触时间短暂,防止过度加热。
3. 调试焊接完成后,我们对电路进行了调试。
首先,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然后检查各部分元件是否工作正常。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振荡电路不稳定,经过多次调整,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4. 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电子门铃电路的设计、焊接和调试方法。
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实习总结1. 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掌握了电子门铃电路的设计原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掌握了焊接技巧,并学会了如何调试电路。
2. 不足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够熟练,导致部分焊点不牢固。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操作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选择了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音乐门铃设计作为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制作无线音乐门铃,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和内容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无线音乐门铃的整个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电路设计、程序编写、调试和测试等环节。
1. 需求分析:在设计前,我们对无线音乐门铃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
要求门铃具有无线传输功能,能够通过按键控制音乐播放,且音质清晰。
2. 电路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我设计了无线音乐门铃的电路图,包括单片机、无线模块、音乐模块、按键模块等。
同时,我还选择了合适的电源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以保证门铃的正常工作。
3. 程序编写:为了实现门铃的功能,我编写了单片机控制程序。
程序主要包括无线模块的初始化、按键扫描、音乐播放控制等部分。
在编程过程中,我熟悉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技巧。
4. 调试和测试:在硬件组装完成后,我对门铃进行了调试和测试。
通过反复修改程序和调整电路,我成功解决了音乐播放不稳定、无线传输距离不足等问题。
最终,门铃达到了预期功能和性能要求。
三、实习收获和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了解了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其次,我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沟通和协作,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最后,我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至关重要,以后要更加注重实践锻炼。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电路设计和编程过程中,我对部分技术细节掌握不够熟练,导致调试和测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今后,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四、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际操作,我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家居产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无线音乐门铃作为一种智能家居产品,具有安装方便、美观大方、操作简单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更好地了解无线音乐门铃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无线音乐门铃实习。
二、实习目标1. 掌握无线音乐门铃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熟悉无线通信模块和音乐播放模块的应用;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4. 完成无线音乐门铃的设计与制作。
三、实习内容1. 无线音乐门铃的原理分析无线音乐门铃主要由无线通信模块、音乐播放模块、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
其中,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门铃与遥控器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音乐播放模块负责播放音乐;控制电路负责处理无线信号,控制音乐播放模块的工作;电源电路为整个门铃提供电力。
2. 无线音乐门铃的设计与实现(1)硬件设计根据无线音乐门铃的原理,我们选择了以下硬件模块:① 无线通信模块:选用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② 音乐播放模块:选用SD卡音乐播放模块,支持多种音频格式,音质清晰;③ 控制电路: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具有成本低、功能强大等优点;④ 电源电路:选用DC-DC转换器,将5V输入电压转换为3.3V输出电压,为各个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
(2)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 无线通信模块程序:实现门铃与遥控器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② 音乐播放模块程序:实现音乐的播放、暂停、切换等功能;③ 控制电路程序:处理无线信号,控制音乐播放模块的工作。
3. 无线音乐门铃的制作与调试(1)制作过程① 按照电路图焊接各个模块,注意焊接质量;② 连接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线,确保连接正确;③ 制作外壳,将各个模块安装在外壳内部,确保美观大方。
(2)调试过程① 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常工作;② 调试无线通信模块,确保信号传输稳定;③ 调试音乐播放模块,确保音质清晰;④ 调试控制电路,确保各个功能正常。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家居产品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线门铃作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以其便捷、安全、智能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掌握无线门铃遥控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无线门铃遥控器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无线门铃遥控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无线门铃遥控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无线门铃遥控器原理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了解无线门铃遥控器的电路原理、工作原理以及信号传输方式。
2. 无线门铃遥控器组装: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组装无线门铃遥控器,熟悉各个部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3. 无线门铃遥控器调试:对组装好的无线门铃遥控器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无线门铃遥控器应用:将无线门铃遥控器应用于实际场景中,测试其性能和稳定性。
四、实训过程1. 原理学习:我们首先对无线门铃遥控器的电路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学习,了解了其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编码器、解码器等部分组成。
发射器负责将控制信号编码并调制到射频信号上,接收器则负责接收和解码信号,从而实现对门铃的控制。
2. 组装过程:在组装过程中,我们按照电路图将各个部件连接起来。
首先,将发射器中的按键、编码器、晶体管等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然后,将接收器中的天线、解码器、晶体管等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在组装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电路图的要求进行,确保各个部件连接正确。
3. 调试过程:组装完成后,我们对无线门铃遥控器进行了调试。
首先,将发射器和接收器放在一定距离内,测试信号传输是否正常;然后,调整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确保信号传输稳定。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信号不稳定、按键失灵等,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法。
4. 应用测试:在确保无线门铃遥控器正常工作后,我们将其实际应用于家庭门铃控制。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旨在通过无线电子门铃的制作与调试,使学生掌握无线通信原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电路设计、焊接技术等实践技能。
实习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无线电子门铃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并撰写一份详细的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准备:在实习开始前,学生需要了解无线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熟悉无线通信技术、电路设计等相关知识。
2. 电路设计:根据无线电子门铃的原理图,设计电路布局,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如无线模块、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3. 焊接技术:使用电烙铁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注意焊接姿势、焊接时间和温度的控制,确保焊接质量。
4. 组装与调试:将焊接好的电路板安装到门铃壳体内,连接电源和接收器,进行功能测试和调试,确保门铃的正常工作。
5. 故障排除: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故障原因,运用排除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无线电子门铃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焊接技术、电路设计和调试技巧。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阅读原理图、选购电子元器件、组装电路板、进行焊接和调试等实践技能。
在焊接技术方面,我认识到焊接质量对整个电路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正确的焊接姿势、焊接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方法,提高了焊接质量。
在电路设计和调试方面,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电路原理、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连接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和调试。
在故障排除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故障原因,运用排除法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次实习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确保电路的质量和性能。
总之,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掌握了无线电子门铃的制作技术和实践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无线遥控门铃电工电子实习总结无线遥控门铃电工电子实习总结 1在这次电工顶岗实习里,我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只具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更要有动手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使我们对电工工具、电器元件及线路安装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了解一些线路原理以及通过线路图安装、调试、维修的方法。
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
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二、实习内容以前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比较注重理论性,而较少注重我们的动手锻炼,而这一次的实习有不少的东西要我们去想,同时有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做,好多东西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没有亲自去做,就不会懂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简单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也与我们的想象不一样,这次的实训就是要我们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理论说的在好,如果不付诸于实际,那一切都是空谈。
只有应用与实际中,我们才能了解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
开始的时候,老师对电路进行介绍,我还以为电工实习非常简单,直至自己动手时才发现,看时容易作时难,人不能轻视任何事。
连每一根电线,都得对机器,对工作,对人负责。
这也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
这次实习很累,在安装过程中我们都遇到了不少困难,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想,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有思考,就有收获,就意味着有提高,就增强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电工技术实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我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1、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
无线门铃焊接实习报告无线门铃焊接实习报告电工电子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21-2-27~2021-3-3二、实习地点:湖南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室三、指导老师:杨老师、李老师四、实习目的: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1. 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 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 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 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6. 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五、实习内容:星期任务讲课操作一上午 1. 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2. 讲解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分发与清点工具。
2 1 0.5 下午练习焊接 3.0 二上午 1. 讲解印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2. 讲解印制电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3. 讲解了印制电路图的识图方法。
4. 练习焊接; 5. 分发与清点元件。
2.70.6 0.2 下午绘制调光电路印制电路的原理与印制图。
3.0 三上午绘制调光电路印制电路的原理与印制图 3.0下午 1. 讲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2. 讲解收音机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
3. 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 3.0 四上午组装、焊接与调试收音机。
实习报告:电子门铃设计与制作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电子门铃设计与制作实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用途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使学生熟悉电子电路的原理,掌握基本焊接技能,提高学生对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1. 学习电子元器件的知识,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了解它们的特性、用途及识别方法。
2. 学习电子电路原理,掌握基本焊接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子电路的搭建和焊接。
3. 设计并制作一个电子门铃,包括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焊接、调试和测试等环节。
4. 分析并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元器件学习:在实习前期,我们学习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了解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特性、用途及识别方法。
2. 电子电路原理学习:我们学习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基本焊接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子电路的搭建和焊接。
3. 电子门铃设计: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根据电子电路原理,设计了一个电子门铃。
首先进行了电路设计,确定了元器件的选型,然后进行了焊接、调试和测试。
4. 问题解决: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焊接技术不熟练、电路故障等。
我们通过请教老师和同学,共同分析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完成了电子门铃的制作。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电子门铃设计与制作实习,我们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了解了电子电路原理,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祖国的电子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五、指导教师评语本次实习报告内容完整,实习过程描述清晰,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电子实习门铃电路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电子实习,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电路板制作工艺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二、实习时间本次电子实习为期两周。
三、实习地点学校电子实验室。
四、实习内容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和制作一个电子门铃电路。
实习过程包括了解门铃电路的工作原理、选购合适的电子元件、搭建电路、调试电路以及撰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过程1. 了解门铃电路的工作原理在开始实习之前,我们先学习了门铃电路的基本原理。
门铃电路通常由振荡器、放大器、蜂鸣器等元件组成。
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蜂鸣器发出声音。
2. 选购合适的电子元件根据门铃电路的原理,我们在实验室选择了合适的电子元件,包括555定时器、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3. 搭建电路在实验室的桌面上,我们按照门铃电路的原理图,用万用板和选购的电子元件搭建了电路。
搭建过程中,我们认真核对元件,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 调试电路电路搭建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调试。
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使电路产生合适的振荡频率。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等仪器来检测电路的各项参数。
5. 撰写实习报告在实习结束后,我们根据实习过程和心得体会,撰写了实习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心得等。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电子实习,我们对电子门铃电路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习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训目的1. 熟悉无线音乐门铃的组成、工作原理,提高读整机电路图及电路板图的能力。
2. 通过对无线音乐门铃的安装、焊接及调试,掌握无线音乐门铃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焊接工艺水平。
3.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会故障判断及排除。
二、实训要求1、分析并读懂无线音乐门铃电路图。
2、对照电原理图看懂接线电路图。
3、认识电路图上的符号,并与实物相对照。
4、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5、认真细心地安装焊接。
6、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调试。
三、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的设计思路无线遥控音乐门铃是利用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因此会有发射和接收电路。
发射板要先调制振荡产生方波信号,在经高频振荡产生正弦波的信号发射出去,接收板接信号以后,通过滤波、选频等电路选出接收的信号,在将其滤波、整形、放大,最后利用方波的高电平推动音乐芯片使得喇叭发声。
无线遥控音乐门铃设计流程:调试振荡→→→→高频振荡→→→→发射信号→→→接收信号↓↓喇叭发声←←←推动音乐芯片←←←整形放大←←←选出信号3.1 TC4069UBP芯片简介TC4069UBP是6反相器。
所谓反相器,就是么相器都有两端,输入端是高电平时输出端就转为低电平,输入端是低电平时输出端就为高电平,输入和输出端的电平总是相反。
3.2发射器原理发射器由调制振荡级和高频振荡级两级组成。
调制级电路由一块TC4069UBP和32. 768KHz晶体完成,发射器开关按下时,反相器6和5及晶振、电阻等相关元件组成振荡发生器,产生32.768KHz低频信号。
1.调制振荡极过程:反相器6的13脚开始为低电平,12脚就是高电平,10脚也为高电平。
10脚的高电平经R2对晶体X1充电,充电电流经R2-X1-反相器4的9脚。
充电时间由X 1决定,等效电容为200P,现在也经常用电容代替晶振产生振荡信号。
由于X1的充电,X1上的电压逐渐上升,下正上负,当升至反相器5的翻转电平时,12脚就由原来的高电平转为低电平,10脚也同时转为低电平。
X1开始放电,放电通路为X1-R2-反相器5的10脚。
放电后X1上的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13脚降为低电平了,输出端又翻转成高电平,再次对X1充电,至此已完成一个充放电过程,即一个振荡周期,10脚输出一次低高变化的电平。
之后振荡一直持续下去,反相器5的10脚就会一直输出高低不断变化的电平信号。
这个信号的频率由晶体决定,此电路中的频率为32.768kHz。
上面的过程在电路实际工作时完成得极快。
2.放大以上是反相器的5和6用于产生振荡信号,反相器的8脚输出后和其他反相器1、2、3并联使用,构成输出控制,能提供20-30mA的灌入电流,同时也使振荡信号放大。
反相器1、2、3的输出端由反相器的8脚输出端接在发射管Q1的发射极对Q1进行调幅,向外发射电磁波。
3.高频振荡级Q1、L1、C3和6P电容组成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由色环电感L1和C3及三极管的集电结电容决定。
一般为200-270MHz。
Q1的发射极如果直接接在负极时就能产生等幅高频波,再接在反相器的输出端就使输出受32.768KHz振荡信号调制,通过印刷电感发射信号。
按键每按一次就发射一次。
3.3 接收器原理1.接收信号Q3、L2、C4、C16为超再生振荡接收器,超再生振荡电路具有自检波功能,可以从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波中检出此电路的电磁波。
L2为铜芯线圈,在直径5mm的骨架上绕制,用0.51漆包线绕3圈,骨架中间用铜芯调节。
当L2的振荡频率与发射端相同时,谐振,Q3的超再生信号就受发射端的调幅信号控制。
2.滤波L1为色环电感,阻止高频信号通过,起到了滤波的作用。
C19滤波滤除检波后的高频杂波,使用检波后的有用信号信噪比最大。
3.线性放大检波、滤波后的调制信号在R14上产生压降,经R3、C7送入反相器4069进行线性放大,这由三个反相器1和2、3和4、5和6管脚完成。
并最终由6号管脚输出信号。
4.选频及整形放大经三极管放大后的调制信号与发射端(低频32.768KHz)同频,X1在电路中起选频作用,同频率的信号能顺利通过,进一步免除了许多不需要的各种外界信号的干扰,选频后的信号送入Q2放大。
5.高频放大该信号的幅度还较低,经最后两级开路反相放大后输出等幅方波信号。
Q2的射极接地,集电极接到反相器13脚,由C8,D2,C12,R4和反相器4、5、6组成的电路进一步对信号放大。
最终由反相器8号脚输出信号。
6.声响电路R21限流,C11滤波,对方波进行平滑滤波,并有数十毫秒的延时,也能消除外界尖脉冲对触发电路的干扰,由反相器8号脚输出来的信号送入到音乐芯片TQ33G中。
本电路采用TQ33G系列有三种声音可选择,双音叮咚,西敏寺,爱丽斯。
K1是乐曲选择开关,音乐信号经Q1放大推动喇叭发出优美的门铃音乐声。
四、绘制电路图和印刷电路板图3.1 发射板电路图图3.2 接收板电路图五、制作与调试4.1 元件说明1.电阻在焊接之前,可以使用色环识别法或者数字万用表测量测出元件清单中电阻的阻值并记录,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最后使用电阻。
色环电阻每种颜色代表的数值如下表:2.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和电阻一样,电容在焊接之前也要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
在安装电解电容时要求电容的管脚长度要适中,要正确判断管脚的正,负极,否则不能完成实现接收功能。
判断方法:正级管脚长,负级管脚短。
并且电解电容要紧贴电路板立式安装焊接,太高就会影响后盖的安装。
瓷片电容和电解电容一样,要求其管脚的长度要合适。
在焊接瓷片电容时不必考虑它的正负极性。
3.发光二极管和喇叭二极管在使用之前要先对它检验,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看它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发光二极管主要用来进行发射端和接收端开关的指示,当开关打开时发光二极管亮,反之则不亮。
为使二极管正好露出头,当电路基本焊接好后,适当和外壳比较,使其管脚的长度正好适合其露出头。
焊接时要注意二极管的正负极。
把喇叭放好后,可用电烙铁将其周围的塑料靠近喇叭的边缘烫下去把喇叭压紧,以免其松动不稳。
4.TC4069UBP六相反相器我们此次的设计采用的是TC4069UBP集成块来作发射和接收主电路。
TC4069UBP是6反相器。
所谓反相器,就是用6个非门构成的集成块。
输入端是高电平时输出端就转为低电平,输入端是低电平时输出端就为高电平,输入和输出端的电平总是相反。
总共TC4069UBP有六个。
值得注意的是,管脚号和每个非门的输入输出管脚的关系4.2 元件清单1.发射板元件清单表4-1发射板清单2.接收板元件清单表4-2 接收板清单4.3 制作4.3.1.安装工艺及焊接注意事项1、元器件的装插焊接应遵循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低后高,先里后外的原则,这样有利于装配顺利进行。
2、在瓷介电容、电解电容及三极管等元件立式安装时,引线不能太长,否则降低元器件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过短,以免焊接时因过热损坏元器件。
一般要求距离电路板面2 mm,并且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性,不能插错。
3、集成电路的焊接:TC4096为双列14脚扁平式封装,在焊接时,首先要弄清引线脚的排列顺序,并与线路板上的焊盘引脚对准,核对无误后,先焊接1、14脚用于固定I C,然后再重复检查,确认后再焊接其余脚位。
由于IC引线脚较密,焊接完后要检查有无虚焊,连焊等现象,确保焊接质量。
4.3.2.步骤:1、按材料清单清点全套零件,并负责保管。
2、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电阻可以用万用表测量,也可以读出来。
3、对元器件引线或引脚进行镀锡处理。
注意:镀锡层未氧化(可焊性好)时可以不再处理。
4、检查印制板的铜箔线条是否完好,有无断线及短路,特别要注意板的边缘是否完好。
5、焊接元器件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⑴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⑵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
⑶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
⑷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⑸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
4.4 调试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安装完成后,要认真检查电路有无错焊,漏焊,短路等不正常现象,并及时更正。
然后先测试近距离的实验,在近距离多次按下发射器按键,如果门铃能够发声,说明电路基本正常。
这时进行远距离实验,本电路的遥控距离应该可以达到20到30米。
如果只在近距离发声或者不发声则应该检查相关电路。
五、总结与收获5.1设计总结从基本元器件的认识到焊接技术的练习,再到产品设计,在每一步的操作过程中,都会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一方面巩固了自己的基础,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进一步地熟悉了芯片的结构及掌握了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具体的使用方法。
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还锻炼了自己在制作产品上的逻辑思维,知道了要设计一个产品需要什么必备条件和设计该产品时候的逻辑步骤。
5.2心得体会本次设计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探索的机会,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主要学到了如下几点:1. 在开始动手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把芯片的功能弄清楚以及如何拓展,只有把基本知识学懂以后才能顺利完成设计。
2. 耐心分析,解决问题。
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事,我们应该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
不能一遇到问题就慌了,要耐心的分析并解决问题。
3. 团队合作,不懂就问。
这次的课程设计培养了团队合作,有时候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很难自己去找到原因所在,就需要找别人帮忙,无形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不懂得问题也请教了老师,团队合作,不懂就问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