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4.42 KB
- 文档页数:6
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培优冲刺卷【第一单元】检测题(过关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文知识积累(每题3分,共18分)1.(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wán)粗犷.(kuǎng) 发髻.(jì)咄.咄逼人(duō)B.池畦.(wā)高邈.(miǎo)应和.(hé)繁花嫩.叶(nèn)C.酝酿.(niàng) 莅.临(wèi)看.护(kàn)秋风萧瑟.(sè)D.静谧.(mì)吝.啬(lìn)黄晕.(yùn)淅淅沥.沥(lì)【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音,重点考查词语和成语中的字音。
字音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音近字、形声字、形似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同时,要注意拼写正确。
本题A项中“宛转”的“宛”的读音应为“wǎn”、“粗犷”的“犷”的读音应为“guǎng”;B项中“池畦”的“畦”的读音应为“qí”、“应和”的“和”的读音应为“hè”;C项中“莅临”的“莅”的读音应为“lì”、“看护”的“看”的读音应为“kān”。
2.(本题3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苍海烘托丰茂花枝召展B.摇蓝宛转宽敞水何淡淡C.碣石稀疏天崖红波涌起D.枯藤镶上蓝天津津有味【答案】D【详解】A:“苍海”——“沧海”,“沧”是暗绿色,“苍”指的是深青色或深绿色,如苍翠;“花枝召展”——“花枝招展”;B:“摇蓝”——“摇篮”,“篮”和一般和竹子有关,所以用竹字头;“水何淡淡”——“水何澹澹”;C:“天崖”——“天涯”,“涯”的本义指水边,泛指边际,而“崖”与山有关,如山崖、悬崖;“红波涌起”——“洪波涌起”,“洪波”是“大波浪”和水有关;故选D。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总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一(27分)1.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鉴赏 俊俏 翻来覆去 孤苦伶仃B .娇媚 安详 神采奕奕 花枝招展C .诀别 烂慢 惊慌失错 麻木不仁D .静谧 缥缈 人声鼎沸 油然而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物理学家杨振宁。
B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通过叙写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国别体通史。
4.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3)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6)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7)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8)思乡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我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6.单元整体感知。
在本单元的人物画卷中,我们认识了他们: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_______________ ,默默耕耘、做了也不说的______________,平凡中彰显伟大的______________ ,善纳雅言、令人刮目相看的______________ 。
走近他们,我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4 分)7.仿写句子。
(4 分)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口语交际。
(4 分)自习课上,王强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
这时,他看见同桌赵敏做出了这道题,便凑过去想看个究竟,没想到赵敏把作业本一捂,说:“ 看什么看,自己做!”王强无奈,只好嘟囔道:“真不够朋友!”……假如你是王强或赵敏,你觉得怎样说才能让对方乐于接受?请写出来。
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校七(2)班举行“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7 分)(1)本次活动中要办一份“我喜爱的明星”的手抄报,下面是其中的几个小栏目,请你增设两个。
(2 分)成长史奋斗史名言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请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一位名人,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考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书法B. 数学C. 收音机D. 语文答案:B2. 下面哪个词语的写法不正确?A. 高兴B. 学习C. 专心D. 學校答案:D3. 下面哪个词语意义相反?A. 快乐B. 高兴C. 伤心D. 悲哀答案:C4. 下面哪个词语是动词?A. 医生B. 听写C. 南方D. 优美答案:B5. 下面哪个句子中没有语病?A. 我和我的朋友们昨天去了公园。
B. 弟弟的书包非常重,他勉强背了回家。
C. 我们每天都要读书,因为它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
D. 在放学的时候,我买了一些水果回家。
答案:C二、填空题1. 今天的天气真______,阳光明媚。
答案:好2. 我们应该______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
答案:经常3. 他是一个______的人,总是乐于帮助别人。
答案:善良4. 小明的字写得很______,老师表扬了他。
答案:漂亮5. 爸爸把妹妹______在怀里,温暖的感觉让她安心入睡。
答案:抱住三、简答题1. 请你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答案: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友谊需要互相信任、关心和支持。
在友谊中,我们可以分享快乐和困难,彼此帮助和理解。
友谊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力量。
2. 请你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它。
答案: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小王子》。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王子的故事,他来自一个遥远的星球,和我一样也是一个喜欢探索和思考的人。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通过小王子的冒险和遇到的各种人物,我学到了关于友谊、责任、爱和成长的重要价值观。
四、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80字以上的作文:描述一次你帮助别人的经历。
答案:昨天,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迷路的小孩。
他看起来很着急,于是我走过去问他需要帮助吗。
他告诉我他迷路了,不知道怎么回家。
我很心疼他,于是我带着他一起走到附近的警察局。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何以中国?何以中国人?这看似宏大的命题,却为一代代青少年反复追问。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通过“行走的课堂”充分诠释了在各个领域“强国复兴”的征途中“如何有我”和“何以有我”。
节目从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在“行走的课堂”中鼓励青少年以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
一、读·书(12分)【书法·匠心瓷韵里的中华文化】1.一个大英博物馆,半部中国文物史。
一篇名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文章一经刊登,便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随后,有网友留言“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2分)A.“家国永安”属于楷书,古朴典雅,与光滑圆润、端庄大气的瓷器相得益彰。
B.宋代瓷枕上“家国永安”四个字传递出人们对家国安宁的深切企盼。
C.“春寿”属于篆书,古朴典雅,与光滑圆润、端庄大气的瓷器相得益彰。
D.“春寿”二字一波三折,其造型和题文内容,体现了精巧的艺术构思与中华文化韵味。
【诗文·感受经典诗文中的家国情怀】2.泱泱华夏、浩浩诗海,一撇一捺是脊梁,一山一水皆风骨。
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表。
(10分)作者及出处诗句感悟李商隐《夜雨寄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窗剪烛”间遥想团聚之乐。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2)____________,“故园菊”中感悟思乡、安故园》____________。
忧民、盼和之真切。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雨梦境里体会报国之志及拳拳之心。
诸葛亮《诫子书》(4)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5)____________。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密相连,“家国情怀”已经植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一、积累(18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cànlàn。
他们中有c hìzhàfēngyūn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喚起我们对理想的憧. (A.tóng B.c hōng)憬与追求。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鲜为人知B.人才济济燕然勒功锋铓必露潜心贯注C.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锲而不舍D.鞠躬尽瘁深恶痛绝一返既往群蚁排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性格豪爽、敢做敢当,所以应该说他还是个相当..不错的人。
B.根据..统计资料表明,中学生抽烟已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C.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面成长。
D.今天我大老远跑到了你们这儿,没想到来就遇上了刚刚..的倒霉事儿。
4.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3)卿今者才略,!(司马光《孙权劝学》)(4)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咏物言志诗,它们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和散文集《牛车上》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阅读启迪人生。
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了解到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érbùshě的精神;读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可以chùmō到探险者的精神世界。
2.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走进美丽的环城湖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鲁迅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有不畏劳苦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高峰。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济南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出自《孟子》。
B.“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平民、老百姓;“待到重阳日”中的“重阳日”是指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C.《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黄河颂》《驿路梨花》《围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分别是光未然、彭荆风、钱锺书、普希金。
4.《骆驼祥子》中祥子共有三次买车的经历,根据你阅读的内容填写下表:(3分)5.按要求填空(15分)(1),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5),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6)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7)《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8)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语意相反,集中体现了莲的高贵品质。
(9)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寓含哲理,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质量评估(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 枯涸.(hè)应和.(hè) 霎.时(shà)B.满载.(zài) 济.南(Jǐ)水藻.(zǎo) 竦.峙(sǒng)C.栖.息(xī) 着.落(zhuó)蜷.曲(juǎn) 模.样(mú)D.梦寐.(mèi) 寥.廓(liáo)粗糙.(cāo) 黄晕.(yū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贮蓄偌大朗润绿草如茵B.震落苍海炫耀花技招展C.哄托吝啬清冽梦寐以求D.竦恃松驰急躁山清水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4.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5.下列各项中的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现代作家B.杨花落尽子规啼——杜甫——唐代C.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唐朝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集》——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诗人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
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________,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
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________。
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________,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
其字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变幻莫测别具一格义正词严B.变幻莫测别有用心义愤填膺C.变化多端别有用心义正词严D.变化多端别具一格义愤填膺2.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①这是为什么呢?①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①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①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①另外,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奠基绞肉秩序鞠躬尽悴B.选聘谣言伴侣锋芒毕露C.深霄澎湃碗碟深恶痛绝D.抱歉硕果薪金妇儒皆知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抹.杀(mó)目不窥.园(kuī)B.卓.越(zhuō)疙.瘩(gē)锲.而不舍(qiè)C.调羹.(gēng)揩.油(kǎi)沥.尽心血(lì)D.迭.起(dié)校.对(jiào)气冲斗.牛(dǒu)6.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
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语言基础积累(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元勋(xūn)选聘(pìng) 挚友(zhì) 鞠躬尽瘁(cuì)B.殷红(yǐn) 澎湃(pài) 伫立(zhù) 锲而不舍(qiè)C.小楷(kǎi) 秩序(chì) 校对(jiào) 深恶痛绝(wù)D.疙瘩(gē) 抹杀(mǒ) 迭起(dié) 妇孺皆知(rú)【解析】A.选聘(pìn);B.殷红(yān);C.秩序(zhì)。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C )A.昼夜家喻户晓至死不懈气冲斗牛B.云霄沥尽心血慷慨淋漓马革裹尸C.草率目不窥园锋芒必露不以为然D.卓越兀兀穷年群蚁排衙迥乎不同【解析】C.“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今天的中国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B.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以及自身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他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C.相同的文学主张,共同的鉴赏能力,使他们两人常常不以为然;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相互理解的愉快。
D.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行走的航天员翟志刚因此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解析】C.“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与句子的语境不合。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解析】A.搭配不当,应改为: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B.搭配不当,应改为: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成分残缺,应改为: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D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愈来愈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这个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这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愈来愈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③⑤②①④【解析】先说“群体”③,第⑤句中“其中的一员”承接上文的“群体”;第②句中的“他”承接上句中的邓稼先;接着才是一个转折句。
二、语言表达(8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获“马哈蒂尔科学奖”的袁隆平、获“中国奥林匹克金质奖章”的姚明等。
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以“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8分)6.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2分)【答案】示例:①名人成长故事会;②名人名言手抄报;③名人作品交流会。
(2分,任答出两个即可,符合要求即可)7.从本单元的名人“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吕蒙”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_______说”的句式,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
(3分)我想对__邓稼先__说:__邓爷爷,我敬佩您的爱国热情,敬佩你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敬佩你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我要以你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您那样的栋梁之才。
(3分,意思相同即可) 8.假如邓稼先爷爷现在还健在,树人学校小广播站要介绍核武器,而你是广播站的小记者,你要去采访邓爷爷,向他提一个有关核武器的问题,你会如何对他说?(3分)【答案】示例一:邓爷爷,您好,我是树人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核武器研究的背景是怎样的呢?示例二:邓爷爷,您好,我是树人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您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核武器吗?三、古代诗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4分)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2分)【答案】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答出两个,得1分;答出四个,得2分。
)_10.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2分)【答案】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使秋天更富有生机。
这体现了诗人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
(每问2分,共4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1—15题。
(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中年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②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亮蜡烛。
②昧:暗。
③行:一样,相同。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粗略地阅读)(3)蒙乃始就学( 于是,就)(4)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迟)1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分)【答案】我难道要你研究经典,做博士吗?(2)师旷曰:“何不炳烛乎?”(2分)【答案】师旷说:“为什么不点亮蜡烛呢?”13.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一个共同点:__都是劝人努力学习__。
吕蒙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填空)__蒙辞以军中多务__。
晋平公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填空)__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__。
(3分) 14.孙权和师旷分别是怎样劝说他人学习的?(2分)【答案】孙权是以自己和吕蒙比较,现身说法说服吕蒙。
师旷则用形象的比喻讲明老年学习的重要,从而说服晋平公。
(3分)______15.从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人生学习的最好时期是什么时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答案】青少年时期。
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珍惜青少年时期,这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段,应充分利用时间努力学习。
(2分)【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乐师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四、现代文阅读(23分)(一)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16—19题。
(10分)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6.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
(3分)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答案】①做学问要潜心贯注,心会神凝;②学问是做出来的,应多做少说,静得下心,耐得往寂寞;③做学问还要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
(3分)17.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从内容上看是将闻一多先生和他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也是对下文闻一多事迹及其做学问精神的概括;从结构来看这两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起悬念,起统摄全篇、开启下文的作用。
(3分) 18.理解画线的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2分)【答案】“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这句话是说闻一多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生动形象。
(2分)_19.结合全文,说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答案】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伟大的爱国斗士。
(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13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