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4.11翻开新的一页_鄂教版-精选教学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6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单元简析)单元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验关爱他人能给自己带来愉悦和甜美,具有宽以待人的广阔胸怀。
2、行为与习惯:能欣赏和尊重别人,待人处事,将心比心,善于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知识与技能:知道男女同学各有优势,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学会化解朋友间的矛盾,知道用忠诚和原则去培植友情。
单元简析:教育儿童心中有他人,既是品德教育的基础,也是品德教育的重点。
现在的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中,有的表现为封闭、退缩,有的表现为放任,直接影响与他人的沟通和理解。
本单元下设三个主题:即“善待他人” ;“男生女生”和“与友同行”。
善待他人。
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素养。
因为当今社会崇尚沟通合作、多元互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更为密切,愈来愈需要人们在彼此相处时,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具有善待他人的品行。
男生女生。
这是性别上不同的两类学生。
到了小学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上的显著变化,学生一方面对异性同学充满了好奇和好感,另一方面又有意疏远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男女同学各有优势,只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共同成长。
与友同行。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交友活跃的时期,有关研究表明,五年级学生在交友方面会出现挫折,产生一些模糊认识,但他们渴望交上好朋友的诉求却十分强烈。
本课旨在让学生感受友谊的价值,学会正确处理朋友间的摩擦和冲突,知道用忠诚和原则去培植友谊。
学习课时:第一课:3 课时第二课:2 课时第三课:2 课时学习内容:为他人的成功喝彩学习目标:1、善待他人第一课时1、知道怎样来欣赏和尊重别人。
2、学会真诚地为同学的成功喝彩3、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去赞赏别人。
学习重难点:学会真诚地为同学的成功喝彩学习准备:让学生准备自己帮助别人的小故事。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五年级教育教学1、善待他人一、教学目标:1、欣赏和尊重别人,真诚的为同学的成功喝彩,学会有恰当的方式去赞赏别人。
2、做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体验关爱,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别人,把严格要求别人和严格要求自己结合起来。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喝彩具有神奇的力量。
它不仅让人心情舒畅,给人带来力量,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请看故事《掌声》。
二、新课研究:1、阅读思考:XXX为什么会两次获得同学们的掌声?这两次掌声对XXX的命运起到了什么作用?2、阅读。
3、讨论交流:别人为你喝彩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要为他人的成功喝彩?4、写一些我对班上一名同学的赞美。
5、小组自我评价对别人的赞美。
6、辨析P4,怎样为别人喝彩。
三、小结1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是一种美德。
当你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时,你也会在努力培养自己具有广阔的胸怀。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新课研究:1、感悟名言:P5《买屋卖屋》。
2、讲生活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3、师生对话: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过渡谈话: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做到经常匡助他人,有一句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知道这句话的意义吗?5、阅读教材P7联合教材,说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义。
6、读读、想象、写写玫瑰话语,并阅读教材P8—9.7、我们在平常生活和研究中怎样互相帮助?8、汇报交流。
三、总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不仅是他人的生活更美好,同时也可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2、男生女生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单方带来乐趣,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别。
22、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独有的思惟体式格局和行为特征,面临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别。
二、教学重难点:让男女生熟悉到彼此各有优缺点,赢相互扬长避短。
教课资料范本《介绍》鄂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全册教课设计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学情解析透析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心理特色以及认知程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此刻的独生儿女长远生活在“大家围着转”的家庭环境里,他们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广泛,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较简单表现出对自我的一种盲目性,没法去善待身旁的人或事,也就或多或少或程度不一的存在着“不合群”的现象。
使得他们缺乏交往,也不擅长去交往。
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展。
所以,善待他人,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行缺乏的优秀质量。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任何一种真挚而广博的爱,都会在现实中获取应有的回报,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而善待又是与赏识、尊敬、关爱、帮助联系在一同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最能表现自己宽以待人的广阔胸怀了。
善待他人是能够学习的。
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善待他人,特别是做好详细的指导工作,鼓舞学生学会用适合的方式去赏识他人,为他人喝采,学会同等候人,进而感觉一份欢乐与甜美!所以,针对上述学情解析,确立本课的教课要点是使学生懂得赏识和尊敬他人,学会真挚地为同学的成功喝采。
教课难点是能够待人做事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学会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去赏识他人。
能体验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欢乐和甜美。
在打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1.教师要注意调换学生已有的生活累积,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与指导。
2.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程度,指引学生专注思虑,提高意会的深度。
设计思路本主题下设三个小话题,即“为他人的成功喝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1.为他人的成功喝采。
为他人的成功喝采,是学生成进步步的阶梯。
固然,一同学习、生活的同学进步了、获奖了,我们相信,这些同学总有他的过人之处,或是付出了更多的辛勤,或是能力素质稍进一筹。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 (1)1 善待他人 (1)2 男生女生 (3)3 与友同行 (7)第二单元我们在民族的大家庭里 (12)4 好大一个家 (12)5 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17)6 民族团结一家亲 (19)第三单元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23)7 艰辛的求索 (23)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8)9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34)10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8)第四单元日益富强的中国 (41)11 翻开新的一页 (41)12 从小村庄看大变化 (44)13 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50)14 我的“中国结” (53)第一单元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1 善待他人教学目标:1、欣赏和尊重别人,真诚的为同学的成功喝彩,学会有恰当的方式去赞赏别人。
2、做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体验关爱,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别人,把严格要求别人和严格要求自己结合起来。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喝彩具有神奇的力量。
它不仅让人心情舒畅,给人带来力量,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请看故事《掌声》。
二、新课学习:1、阅读思考:小兰为什么会两次获得同学们的掌声?这两次掌声对小兰的命运起到了什么作用?2、阅读。
3、讨论交流:别人为你喝彩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要为他人的成功喝彩?4、写一些我对班上一名同学的赞美。
5、小组自我评价对别人的赞美。
6、辨析P4,怎样为别人喝彩。
三、小结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是一种美德。
当你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时,你也会在努力培养自己具有广阔的胸怀。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新课学习:1、感悟名言:P5《买屋卖屋》。
2、讲生活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3、师生对话: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过渡谈话: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做到经常帮助别人,有一句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5、阅读教材P7结合教材,说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思。
《翻开新的一页》学习目标情感与态度: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培养搜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独立思考,通过探究、调查,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民在建设新中国中创造的奇迹,了解新中国建设者的典型代表人物,认识和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感受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学习难点重温共和国历经的风雨波澜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与教材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文字等资料,准备《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曲学生准备:根据兴趣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搜集我国在国防、航天、科学研究、交通、农业等各方面有关“第一”的数据、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78-P79页内容,话题为“新中国的‘第一’”。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0-P81页内容,话题为“激情燃烧的岁月”导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谈“第一”1.看到“第一”,你会想到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交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2.说到第一我们都无比自豪和骄傲。
但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咱们的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创造了许多的“第一”。
(板书课题)请看:(教师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为教材78页的内容:第一台汽车下线,第一例断肢再植,第一个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第一辆汽车的产生——解放牌汽车诞生记。
)3.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4.小结:的确,说起它们,我们心中涌动的是无比的自豪与激动。
活动二找“第一”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许多的“第一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变化,很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课前大家分组进行了资料调查的,我们从不同的方面也来找一找“中国的第一”好吗?2. 小组汇集资料,总结本组找到的“中国的第一”,完成教材78页我找到的新中国的“第一”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形式自定。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1课善待他人一、教学目标1、尊重和欣赏别人,真诚地为别人的成功喝彩。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去赞赏别人。
3、培养学生有好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体验关爱他人能给自己带来的喜悦。
4、让学生从小就科学地认识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引起的体能、思维、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学会科学地面对这些差异。
5、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男女生除了生理上的不同外,还有各方面的特征差异,这些差异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
6、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异性同学的优势,学会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共同健康成长。
7、知识目标:理解友情的重要作用,明确交友的两大原则。
8、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积极地与同伴交往,寻找自己的好朋友。
9、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教学准备1、教师认真了解学生获得的荣誉及各种成功的表现。
2、组织学生准备演讲比赛。
3、布置学生收集古今获得成功的名人名事。
教学重点1、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学会真诚地为别人喝彩。
教学难点1、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赞赏别人。
2、学会尊重他人,体验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及关爱别人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甜美。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喝彩具有神奇的力量。
它不仅让人心情舒畅,给人带来力量,使人感到愉悦,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请听故事《掌声》(教师放录音)板书课题:为别人成功喝彩》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声》出示思考题:A、小兰在语文课上为什么会两次获得同学们的掌声?B、这两次掌声对小兰的命运起到了什么作用?3、学生讨论交流,每组选派一人发言。
4、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后再出示思考题。
A、别人为你喝彩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B、为什么要为他人的成功喝彩?5、讨论交流:学生发言.。
A、当我听到别人喝彩的时候,我心里热乎乎的。
B、当我听到别人喝彩的时候,我心里好像吃了蜜一样甜。
C、当我听了别人喝彩的时候,我心里无比高兴,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D、我觉得为同学鼓掌是表示对同学的友好和尊重,可以使同学感到愉快。
鄂教版品社五下《翻开新的一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翻开新的一页》是鄂教版品社五下的教材,主要讲述了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学生应如何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挑战,以及如何与新同学相处等内容。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高年级,面对新的学习生活,他们可能会有一些困惑和压力。
此外,他们对于如何与新同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需求。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能够更好地联系自己的实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新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能够积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引导学生学会与新同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新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能够积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难点:学生学会与新同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新的学习生活,从而理解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新同学相处,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学会如何面对新的学习生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2.教学视频: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情景教学。
3.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如何与新同学相处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新学期开始,面对新的学习生活,他们有哪些困惑和期待。
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意识到新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让学生认识到,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我们需要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五年级教育教学1、善待他人一、教学目标:1、欣赏和尊重别人,真诚的为同学的成功喝彩,学会有恰当的方式去赞赏别人。
2、做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体验关爱,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别人,把严格要求别人和严格要求自己结合起来。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喝彩具有神奇的力量。
它不仅让人心情舒畅,给人带来力量,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请看故事《掌声》。
二、新课学习:1、阅读思考:小兰为什么会两次获得同学们的掌声?这两次掌声对小兰的命运起到了什么作用?2、阅读。
3、讨论交流:别人为你喝彩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要为他人的成功喝彩?4、写一些我对班上一名同学的赞美。
5、小组自我评价对别人的赞美。
6、辨析P4,怎样为别人喝彩。
三、小结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是一种美德。
当你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时,你也会在努力培养自己具有广阔的胸怀。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新课学习:1、感悟名言:P5《买屋卖屋》。
2、讲生活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3、师生对话: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过渡谈话: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做到经常帮助别人,有一句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5、阅读教材P7结合教材,说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思。
6、读读、想象、写写玫瑰话语,并阅读教材P8—9。
7、我们在平常生活和学习中怎样互相帮助?8、汇报交流。
三、总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不仅是他人的生活更美好,同时也可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2、男生女生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2、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异。
二、教学重难点:让男女生认识到彼此各有优缺点,赢相互取长补短。
教课资料范本《介绍》鄂教版道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导教案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民族团结一家亲》导教案教课目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初步建立各民族“共融共存”的思想,领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量民族的关心,进而加强保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学会察看社会现象的能力;提升从采集的资猜中获守信息的能力;懂得要保护民族团结,就要从自己身旁的小事做起。
知识与技术:知道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各民族人民在相互交融中进步,在沟通中发展,共同创建着中华民族美好的将来。
教课要点使学生懂得要为促使各民族的共同繁华,保护祖国的一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课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汉族离不开少量民族,少量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只有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祖国的繁华富强。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认识国家的民族政策;采集促使民族团结和民族交融的故事,特别是发生在当地域的故事;采集表现各民族特点的歌曲;准备人大代表中少量民族代表的图片;准备几张人民币。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促使民族团结的故事或传说;采集抗击侵略者保护祖国一致的故事。
教课过程课前准备活动(讲话导入)活动一:民族歌谣齐欢唱(8)1.播放民族歌曲大联唱:《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微山湖》(汉族)《草原上涨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我们新疆好地方》(维吾尔族)请学生试着哼唱并猜一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谁能谈谈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以上几个民族外,你还知道哪些民族?3.(出示民族散布地图)边沟通边指认民族的散布地区。
4.小结:不一样的民族固然在衣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一样,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
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善,共同建设着我们伟大的国家,共同创建了祖国的绚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这样强健,这样漂亮。
今日就来谈谈我们这个“大家庭”,56 个民族亲情源远,共融共存,亲同手足。
《翻开新的一页》
学习目标
情感与态度: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培养搜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独立思考,通过探究、调查,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民在建设新中国中创造的奇迹,了解新中国建设者的典型代表人物,认识和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感受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学习难点重温共和国历经的风雨波澜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与教材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文字等资料,准备《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曲
学生准备:根据兴趣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搜集我国在国防、航天、科学研究、交通、农业等各方面有关“第一”的数据、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78-P79页内容,话题为“新中国的‘第一’”。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0-P81页内容,话题为“激情燃烧的岁月”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谈“第一”
1.看到“第一”,你会想到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交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
2.说到第一我们都无比自豪和骄傲。
但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咱们的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创造了许多的“第一”。
(板书课题)请看:(教师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为教材78页的内容:第一台汽车下线,第一例断肢再植,第一个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第一辆汽车的产生——解放牌汽车诞生记。
)
3.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的确,说起它们,我们心中涌动的是无比的自豪与激动。
活动二找“第一”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许多的“第一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变化,很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课前大家分组进行了资料调查的,我们从不同的方面也来找一找“中国的第一”好吗?
2. 小组汇集资料,总结本组找到的“中国的第一”,完成教材78页我找到的新中国的“第一”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形式自定。
(可以以图片展、手抄报、故事吧等形式展示出来,还可以邀请老教师等共同参与。
)
4.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新中国就能创造出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中你体会感受到什么?
5.小结:是呀!此时我们为这些科学家们卓越的能力而骄傲,为全国
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而骄傲……
活动三看“第一”
1. 这些“第一”当中哪些最令你感到自豪和骄傲?为什么?
2. 是的,这些第一中有这样两个“第一”特别让人难忘,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请大家翻开书79页读邓稼先爷爷的故事。
3.交流: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4.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播放中国爆炸录像片。
你知道我国为什么要研制它?(教师相机补充材料:旧中国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认识研制核武器的必要性。
)
5.随后我国发表声明表示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学们,你怎么看待我国积极研制核武器又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6.小结: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也正是因为人们牢记了这一点,建国初期的二十年,我国凭借着艰苦奋斗、刻苦攻关的民族精神在体育、医疗、卫生、工业制造、科技、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板书设计新中国的“第一”
1956年第一台汽车下线。
1963年第一例断肢再植。
1965年第一个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举世瞩目艰苦奋斗
第二课时活动一从数字中看过去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百废待兴。
此时我国的各个产业都处于落后状态,但是几年过后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看:(教师演示ppt:出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对比图”,ppt 内容为教材81页的内容。
)看到这组数字,你想到了什么?
2. 是的,这是奇迹。
新中国是在旧中困的贫穷落后的状况下开始建设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各个领域的巨大成就都是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成果。
人们将那段日子称作“激情燃烧的岁月”。
(板书课题)
3.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教师演示ppt:出示“治理淮河”,“石油会战”图,ppt内容为教材81页的内容。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在这段创造辉煌的日子里,有这样一位平凡的工人让人们传颂。
他是谁?人们为什么传颂他的事迹?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教师播放有关大庆油田建设的影片片断,补充介绍大庆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
画面最后定格在:“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中国人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困难吗?”“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都三斗。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
5.小结: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在新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建设者冲天志气和豪迈的身影。
活动二读一读,找一找
1. 同学们,此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讲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是什么让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中国的建设呢?阅读教科书第8 0页,找找其中的原因。
2. 学生阅读,分小组讨论。
3.各组代表交流,同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4.小结:人民参加选举,农民分得了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工人不再觉得自己是被剥削和奴役的对象,成了工厂的主人。
这些变化都让人们感受到自己
是国家的主人,因此他们都觉得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劳动和工作。
活动三听一听,说一说
1. 我们的爷爷、奶奶就是从那个年代走来,那时候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听说了什么?他们有什么感受呢?把你们对周围老人访问所听到的故事讲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演示ppt,ppt内容为《镌刻在青藏公路线上的丰碑》,配有画外音。
)为了修建公路,人们克服了怎样的困难?你从其中感受到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创造建设奇迹的故事。
教师相机采访学生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5.小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勇敢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他们以百倍的热情投入时代的洪流,创造了令人惊讶的巨大成就。
板书设计激情燃烧的岁月人民当家做主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教学反思:学生热爱祖国、有强烈的名族自豪感是建立在对祖国历史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本单元在上一单元“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的基础上,把视野聚焦于“日益富强的祖国”。
“翻开新的一页”是本单元第一课,通过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第一”,了解激情燃烧的岁月,使学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从艰难中起步,豪迈地肩负起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重任,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为了分解难点,课前布置了调查访问,课内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量多的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犹如东方的巨龙,正在昂首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