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班级举行“岁月如歌,致敬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0分)得分1.【青春·名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青春是一本太cāng促的书。
(席慕容)◎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tuì色。
(雨果)◎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huī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塞缪尔·厄尔曼)2.【青春·姿态】“青”与“春”合成一词,代表了最好的人生阶段与状态。
观察以下图片中的字形,参考“古籍查阅”,阐释“青春”含义。
古籍查阅◎青,生也。
象物之生时色也。
(《释名》)◎春,推也。
从帅(草)屯,从日,帅春时生也。
(《说文解字》)3.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青春,是一种姿态。
它是李白离乡远游时,那份“仍怜故乡水,①”的不舍柔情;是刘禹锡被贬之际,抬头望见“②,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一抹明媚;是苏轼出游遇雨时,选择“③,的悠然慢行。
青春,也是一场宣言。
它是杜甫望岳而发的“④,”的壮志豪情与远大期许;是谭嗣同冲破罗网而疾呼的“河流大野犹嫌束,⑤”的革新追求与无尽渴望。
青春,更是不忘初心的追寻。
它是“溯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⑥”的不懈与坚持;是“以中有足乐者,⑦”的知足与坚守。
4.【青春·话语】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灵鬼。
未经过大脑思考的表达是无力的,未经过思想冶炼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
①青春话语应该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样子,不卑不亢,字正腔圆,掷地有声,既有优雅的谈吐,又有真挚的温情,还有灵动的智慧。
②时尚表达不应是各种梗堆在一起的语言文字游戏,不应只有耍宝炫酷、标新立异的语言外壳。
③青春话语既不应是老气横秋的故作深沉与附庸风雅,也不应是奶声奶气的哗众取宠与讨巧卖乖。
④时尚表达应是真惰实感与文化素养的深度融合,并承担起创造文化、引领思想的时代重任。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班级开展以“山文化”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34分)得分1.【山字探源】同学们搜集“山”字的相关资料,请完善笔记。
资料(1)根据山的字源内容,给缺失处选择合适的字形()A.B.(2)根据字义,将“山穷水尽”“冰山一角”“泰山北斗”填入表格A、B、C恰当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例句,推测“山”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搜集了与“山”相关的古诗文,请补全并补充一例(连续的两句)。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3)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4),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5),。
(吴均《与朱元思书》)3.人借“山”传情,便赋予了“山”的性格,请仿照示例,从以上诗文名句中(或自己积累的)另选一句,推介你心中“最的山”【示例】最痴迷的山——山随平野尽。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三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妥帖.(tiē)娉.婷(pīn)掠.夺(lüè)废寝.忘食(qǐn)B.纤.维(xiān)摇曳.(yè)拘泥.(nì)惟妙惟肖.(xiào)C.下载.(zǎi)仲.裁(zhòng)滑稽.(jī)屡见不鲜.(xiān)D.颈.项(jǐng)瞥.见(piē)烙.印(lào)锲.而不舍(qì)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
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
A.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B.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C.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D.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邂逅集》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罗齐备。
2023-2024学年浙江温州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沉淀./破绽.懈怠./百战不殆.循规蹈矩./目光如炬.B.凭据./拮据.卷.曲/手不释卷.排除万难./患难.与共C.创.新/悲怆.弹劾./言简意赅.含辛.茹苦/莘.莘学子D.晕.车/黄晕.倔强./强.词夺理宁.缺毋滥/宁.死不屈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chén)骊.歌(lí)肆.虐(sì)针砭.时弊(biān)B.渲.染(xuān)藐.视(miǎo)旖.旎(yǐ)参差.不齐(cī)C.重荷.(hè)翘.首(qiào)莅.临(lì)咄.咄逼人(duō)D.矜.持(jīn)偌.大(ruò)峥.嵘(zhēnɡ)束.手无策(sù)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为薨、百岁等;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崩等;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
B.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又称金台、燕台。
据史料考证,战国时期燕昭王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致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
C.传说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D.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阿勒泰的草木人间(45分)得分1.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里有一句话:“这个草原上的草,没有人用它,它就这么待着,也很好!“小江和小海围绕“草”进行了研究,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1)【汉字演变】①从上图“草”字卡片的整理中可以发现,“草”字的字形经历了从____→____→____三种造字法的变化.(选择下列字母填空)A指事B会意C形声D象形②“草”可以做偏旁,草字头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如"yíng绕”指树木盘旋缠绕:又如“遮bì",意思是用草木遮挡。
③我经常会把[A]“藉”和“籍”,[B]“蓬”和“篷”两组形近字混为一谈,你能否选择其中一组,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它们的正确用法。
我选组,。
(2)【成语积累】成语查阅资料相关人、物丰富词语意蕴带草字落草为寇“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秦简夫《赵礼让肥》)(人名)落草为寇”的意思是指逃入山林做强盗.《水浒传》中,我们读到了安分守己的国家公差,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
草蛇灰线古代小说评点中较为常见的一个技法术语(郭邦明《名家写作技法探析》)方巾(物名)草蛇灰线的意思是.《儒林外史》中,我们读到了方巾的多次出场隐喻人的身份,有方巾出场必威风八面、引人尊重,如方巾之于梅玖.通过线索物件揭露了科举制度下士人阶层对功名的痴迷。
不带草字视如土芥“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简·爱视如土芥的意思是将事物看作似泥土、小草一样,比喻极其轻视,在《简·爱》中,我们读到了。
(成语)“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3)【诗文整理】(10分)特点句子出处茂盛而浓密,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兼葭》朦胧而轻浅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清新而活泼苔痕上阶绿,。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人生若只如初见,______ ?(纳兰性德《木兰花》)②子曰:“______ ,______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③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④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 。
⑤晏殊的《浣溪沙》中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若天成的名句是:______ ,______ 。
⑥李白在《行路难》中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表达自己能重获任用的愿望句子是:______ ,______ 。
⑦宋代大儒朱熹有诗云“少年易老学难成”,这正如汉乐府《长歌行》中所言:______ ,______ 。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看见一个十分奇怪的小家伙严肃地朝我níng ______ 眸望着。
这是后来我给他画出来的最好的一副画像。
可是,我的画当然要比他本人的模样xùn ______ 色得多。
这不是我的过错。
而这个小家伙给我的印象是,他既不像迷了路的样子,也没有半点pí ______ 乏、饥渴、惧怕的神情。
他丝毫不像是一个迷失在kuàng ______ 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的孩子。
--《小王子》三、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久而乃.和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 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不知马也C. 贤于.才人远矣欲有求于.我也D.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以.钱币乞之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格鲁希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B. 年轻上尉亨德尔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茵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C. 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鲁热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D. 歌德在离开玛丽恩巴德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5.张伟认为羊是纯洁可爱的生命,是美生灵,你认为什么动物是美生灵呢?为什么?请以100字左右的文字表述你的见解。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民办中考五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妖娆格物至知羁拌恃才放旷B.威摄歇斯底里狼藉重蹈覆辙C.陨落鸦雀无声绮丽吹毛求疵D.烦躁断章取意鄙夷家喻户晓2.下列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B.重庆市人民法院经过一年的调查,采集..大量的证言、证词,依法对“綦江彩虹桥案”的主要嫌疑人进行了审判。
C.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的作品来的。
D.二恶英成了当令词汇以后,各种媒体对它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写成“二噩英”,有的写成“二恶因”,有的写成“二巫英”。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县委书记》就是“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的结晶,为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
B.七百多年前,马克·波罗游历泰州,感慨“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C.时至今日,为什么美国一些政客还沉浸在“天选之国”的迷思当中?还在做着“山巅之国”美梦?D.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举办了开幕式和六场平行分论坛。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到了生命以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活下去,竭尽全力,是生命变得灿烂辉煌。
B.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精典的传承。
温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解释]①典质:典当。
②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③狸奴:猫的别称。
④质资: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
16.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8分)(1)【食】翁每饭必食以腥▲ 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2)【已】借贷无门,典质已尽▲ 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3)【故】明告其故而归之▲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4)【从】翁不得已,姑从之▲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17.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三处)(3分)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
▲19.文中老翁因卖了宝珠而起家。
你如何评价老翁卖掉宝珠这一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3分)▲三、作文(68分)20. 针对下面材料中小文的说法,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在他的空间上写一段话,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100字左右。
(8分)小文很想代表学校参加台州市首届“成语听写大赛”,花了不少时间去准备,结果却在学校的选拔赛中落选,只能当一名替补队员。
他在空间发了一条消息:“花了这么多时间,才当个替补队员,有什么劲,我才不去呢。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你都上中学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大人说。
“我本来就是个孩子啊”我心想。
“别以为自己是个初中生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大人说。
“可我已经长大了呀”我心想。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往往有不少。
对此,你有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要求:(1)自拟题目。
(2)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一、积累(21分)1.颤炫耀诲评分标准:共4分。
每字1分。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补写前言。
2.【展板一诗草药韵】(1)请将展板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板同时呈现诗文和药书中的草木,请以莲或松为例,简要说明其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板二药草诗语】阅读诗歌和注释,参考小贴士,为药草“决明”写一则解说词。
小贴士:内容包含植物特征、药用价值和咏物用意等。
4.【展板三草本华章】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达尔文白菊〔气味〕苦、辛,平,无毒。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请你参与公益志愿服务(16分)得分1.【任务一】响应《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撰写志愿活动宣传语。
依次填入宣传语横线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青春应有志,青年应有为。
①____青春力量,②____志愿服务,③____“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从你从我做起!A.①践行②贡献③弘扬B.①弘扬②践行③贡献C.①践行②弘扬③贡献D.①贡献②践行③弘扬2.【任务二】聆听2024年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孙嘉铎的故事大家好!我叫孙嘉怿,是“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项目的发起人。
2006年,我和小伙伴们到浙江各地农村去寻找抗日战争老兵,为他们洗手并留下手印,这就是我的追寻起点。
2008年,我人生中第一次结对抗日战争老兵王仁佑。
他手脚不便,但总是[A]____地诉说着生活中的趣事,然后摇摇头和我说:“孩子,我的青春没有鲜花,没有和平,有的就是战争和炮火。
”2014年,我利用休假时间,到全国各地烈士陵园拍摄墓碑照片和陵园环境照片,上传个人社交平台,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去为烈士送上一朵鲜花。
2017年,我在新浪微博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的公益话题。
从最初的一个人,到现在的412个人。
我们为烈士寻亲,为烈士画像,为烈士修遗物,为烈士修复遗照,为烈士家属提供祭扫陪伴……我常说我是一个追星星的人,追的就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星星。
(1)联系上下文,在[A]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2)若把画线句改为“我们为烈士寻亲、画像、修遗物、修复遗照,为烈士家属提供祭扫陪伴……”,与原文相比,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策划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志愿活动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志愿活动方案活动标语爱,就yi起来!活动目标了解孤独症,包容、尊重、关爱我们的特需伙伴。
温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
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填上学校、姓名、试场号、准考证号。
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
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祝你成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美国人在民族生长过程中,尤其在早期,非常看不起、也非常痛恨欧洲的腐xiǔ( )没落。
这种强烈的反叛.( )与创新精神,的.( )确了不起。
美国之所以今天能够变得如此的富足强大,跟这种性格有关系。
他们是叛逆者,他们miè( )视旧传统,他们求新,求新到发疯的地步。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4分)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
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空气,阳光,在雨中,在风中。
A.跳舞B.吟唱C.吸收D.承受3.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2)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3)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4) ,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5) 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6) 《陈涉世家》一文中表现陈涉具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7) 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诗句是,。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4分)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像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多乎哉,我多也”,那是;油灯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而我肯断气,那是;随着狗的主人身份变化而“变色”的是警官;为学诗而如醉如痴的是曾被拐卖的。
5.2008年8月8日举办北京奥运会,将会成功主办一届“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这次体育盛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强大国家竞争力,号召全民参与奥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请写出两个表现人数众多或描述盛大场面的成语。
(2分)(2)在世人期待北京奥运圣火点燃之际,有很多人用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奥运精神的赞美之情。
下面的对联中,下联的后半句引用的是唐代五言绝句《登鹳鹊楼》中的诗句,请将诗句补充出来,并写出诗句的作者。
(2分)圣火炼英雄,雅典已登千丈塔;东风歌奥运,北京。
作者是:(3)展望2008北京奥运会,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体育名星在奥运舞台上大放异彩。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一写你喜欢的理由,并为他(她)写几句祝福的话。
(共50字以上)(4分) 理由:祝福语:二、现代文阅读(31分)(一)(13分)19轨数据拼出首张月面图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作为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该图是由嫦娥一号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获取的19轨图像数据经处理、拼接而成。
据飞控中心专家介绍,嫦娥一号公布的首张月球图像成像高度为200公里,像元分辨率120米,成像区域位于月表东经83度到东经57度,南纬70度到南纬54度,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
主要由斜长岩组成,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右上部暗色区域有玄武岩覆盖。
据介绍,从11月20日开始,北京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连续发出指令,进行传图所需的设备加电、完成图像传输设置,为传送图像数据作准备。
随后,北京中心根据遥测监视判断,嫦娥一号卫星进入数据工作模式。
接着,北京中心再次发送指令,卫星上CCD立体相机开机,开始对月球进行拍摄。
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形象生动的三维实景画面将卫星对着月球拍摄的姿态清晰呈现出来,金黄色的卫星星体上发出耀眼的光束,图像数据通过定向天线实时传回地面。
“图像数据传输所需条件较为复杂,需要满足三项条件。
”飞控中心专家介绍,首先卫星必须处于国内测控站喀什站、青岛站和地面应用站密云站、昆明站共视弧段内。
也就是说,这四个测站必须同时能够测控到卫星。
其次是必须满足太阳与月面夹角大于15度。
另外,卫星必须处于定向天线工作模式。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星上的立体相机才有可能开始工作,获取图像数据。
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的遮盖,嫦娥一号不能像地球卫星一样用红外线探测仪器进行工作。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嫦娥一号专门采用了“紫外线敏感器”对月球进行拍照和探测。
这项技术在国内首次使用,在世界上也只有罕见几个国家掌握。
究竟如何绘制出月球图片?专家继续介绍说,主要靠星上搭载的CCD立体相机和激光高度计。
它将随嫦娥一号绕月运转,在2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长期开机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每隔一秒发射一束激光,完成月面每个探测点(包括南北极的黑暗深坑)的海拔高度测量。
这些数值与CCD立体相机拍摄的高精度图像相叠加,就是一幅完整而精确的月球地形图。
6.嫦娥一号把月面图传送回飞控中心必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3分)7.第(3)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3分)8.最后一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3分)9.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说说探月工程有哪些深远的意义。
(4分)(二)(18分) 读书琐忆(琦君)⑴我自幼因先父与塾师管教至严,从启蒙开始,读书必正襟危坐,面前焚一炷香,眼观鼻,鼻观心,苦读苦背。
桌面上放十粒生胡豆,读一遍,挪一粒豆子到另一边。
读完十遍就捧着书到老师面前背。
有的只读三五遍就琅琅地会背,有的念了十遍仍背得七颠八倒。
老师生气,我越发心不在焉。
肚子又饿,索性把生胡豆偷偷吃了,宁可跪在蒲团上受罚。
眼看着袅袅的香烟,心中发誓,此生绝不做读书人,何况长工阿荣伯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
”他一个大男人,只认得几个白眼字(家乡话形容少而且不重要之意),他不也过着快快乐乐的生活吗?⑵但后来眼看五叔婆不会记账,连存折上的数目字也不认得,一点辛辛苦苦的钱都被她侄子冒领去花光,只有哭的份儿。
又看母亲颤抖的手给父亲写信,总埋怨辞不达意,十分辛苦。
父亲的来信,潦潦草草,都请老师或我念给她听,母亲劝我一定要用功。
我才发愤读书,要做个“才女”,替母亲争一口气。
⑶古书读来有的铿锵有味,有的拗口又严肃,字既认多了,就想看小说。
小说是老师不许看的“闲书”,当然只能偷着看。
偷看小说的滋味,不用说比读正经书好千万倍。
我就把书橱中所有的小说,一部部偷出来,躲在远离正屋的谷仓后面去看。
此处人迹罕到,又有阳光又有风。
天气冷了,我发现厢房楼上走马廊的一角更隐蔽。
阿荣伯为我用旧木板就墙角隔出一间小屋,屋内一桌一椅。
小屋三面木板,一面临栏杆,坐在里面,可以放眼看蓝天白云,绿野平畴。
晚上点上菜油灯,看《西游记》入迷时忘了睡觉。
母亲怕我眼睛受损,我说栏杆外碧绿稻田,比坐在书房里面对墙壁熏炉烟好多了。
我没有变成四眼田鸡,就幸得有此绿色调剂。
⑷小书房被父亲发现,勒令阿荣伯拆除后,我却发现一个更隐蔽安全处所。
那是花厅背面廊下长年摆着的一顶轿子。
三面是绿呢遮盖,前面是可卷放的绿竹帘。
我捧着书静静地坐在里面看,绝不会有人发现。
万一听到脚步声,就把竹帘放下,格外有一份与世隔绝的安全感。
⑸我也常带左邻右舍的小游伴,轮流地两三人挤在轿子里,听我说书讲古。
轿子原是父亲进城时坐的,后来有了小火轮,轿子就没用了,一直放在花厅走廊角落里,成了我们的世外桃源。
游伴们想听我说大书,只要说一声:“我们进城去。
”就是钻进轿子的暗号。
⑹在那顶轿子书房里,我还真看了不少小说呢。
直到现在,我对于自己读书的地方,并不要求如何宽敞讲究,任是多么简陋狭窄的房子,一卷在手,我都能怡然自得,也许是童年时代的心理影响吧。
……⑺清代名士张心斋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
”把三种不同境界,比喻得非常有情趣。
隙中窥月,充满了好奇心,迫切希望领略月下世界的整体景象。
庭中赏月,则胸中自有尺度,与中天明月,有一份莫逆于心的知己之感。
台上望月,则由入乎其中,而出乎其外,以客观的心怀,明澈的慧眼,透视人生景象。
无论是赞叹,是欣赏,都是一份安详的享受了。
10.文章第(1)、(2)两段中,作者的读书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4分)11.读(3)至(6)段,这部分内容写到了作者幼年读书的哪两个场所?这样的读书经历对作者后来的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4分)1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的理解。
(3分)13.琦君擅长用细微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请从文找出一个例子具体分析。
(3分)14.本文在选编时删去了第(6)和第(7)段之间的部分内容,请结合你的阅读体会,概括出被删部分的主要内容。
(4分)三、古诗文阅读(26分)(一)古诗赏析(4分)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5.用原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1分)16.分析下片两个比喻的表达效果。
(3分)(二) (12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 余幼时即嗜.学()(2) 无从致.书以观()(3)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 色愈恭,礼愈至.()18.下列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A.弗之怠B.走送之C.益慕圣贤之道D.当余之从师也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20.结合本段文字,说说在作者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3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人名)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