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模拟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逐题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3
温州市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1.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
(4分)生命的美丽在于从容:从容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种成熟的美,智慧的美;从容是一种淡bó (1) 的操守,是一种灵魂的放飞;从容是一种xiāo (2) 洒的风度,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从容才能带来心灵的宁静,造就tián (3) 淡人生;从容才能qiè (4) 意生活,时刻拥有快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役并成功进行载机起降训练,这可谓是中国海军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超级丹”一鸣惊人....,再次击败李宗伟,成功卫冕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桂冠,意气风发地站在伦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
C.只要我们方法得当,那些看似不可救药....的“网瘾”孩子,就能走出虚拟世界。
D.菲律宾军队在南海拆除中国标志的消息,让青年学生们义愤填膺....。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①打开来读是一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②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思维方式,它们每一个珍贵的细节③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④而凡读过的书,都有了生命A.①②④③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4.古诗文名句填空。
(十空选八空,若选第(9)题,必须两空都完成)(8分)⑴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⑵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⑶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第1 页共13 页。
冲刺202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考生须知:1.模拟卷参照《2020年浙江温州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试卷结构制作。
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为150分(包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积累(17分)1.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我在江心屿的阁楼上等你盼望着,你的归来我在雁荡的雄奇里忘记了,你的名字风____(tuì)去了,岁月的痕迹瓯越的山水里,孕育了温州人的节气漫步古____(láng)只为和你再相遇楠溪江水如我对你的思念,从未远去在这里,山灵水秀,人才____(beì)出在这里,温州精神,____(yuān)远流长。
在这里,历史沧桑悠悠,温州有礼。
【答案】褪廊辈源【解析】“褪去”指退去、去除;注意“褪”的偏旁。
“廊”指屋檐下的过道或有顶的过道;注意字的正确写法。
“人才辈出”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地大量涌现;注意不能写成“人才倍出”。
“源远流长”的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2.默写填空。
(10分)(1)____________,八年风味独思浙。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2)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秋思》)(3)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
(文天样《过零丁洋》)(6)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7)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B.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C.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
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D.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
《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九级1班班长小娜学习好,工作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进入九年级以来,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诣....的学习,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C.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停留的时间也算长的了,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D.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球衣被人剥了下来,又有人替我穿上了另一件——上面印着1000的号码。
B.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C.“他们是电器公司设的门市部”。
鲁智胜说,“我爸认识他们的头儿。
”D.“那里面有个江姐……”她本来不紧张,但看他这样不自在,声音也有点不自然了。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chén)骊.歌(lí)肆.虐(sì)针砭.时弊(biān)B.渲.染(xuān)藐.视(miǎo)旖.旎(yǐ)参差.不齐(cī)C.重荷.(hè)翘.首(qiào)莅.临(lì)咄.咄逼人(duō)D.矜.持(jīn)偌.大(ruò)峥.嵘(zhēnɡ)束.手无策(sù)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元勋.(xūn) 翌.日(yì) 怂.恿(sǒng) 哄.堂大笑(hōng)B.屏障.( zhàng) 山涧.(jiàn) 羁绊.(bàn) 自出心裁.(cái)C.羸.弱(léi) 修葺.(qì) 啜.泣(chuò) 百折不挠.(náo)D.气氛.(fèn) 热忱.(zhěn) 瓦砾.(lì) 强.词夺理( qiǎng)二、名句名篇默写6.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2020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温州市卷)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馈赠茏罩眼花瞭乱锲而不舍B.烦燥怅然通霄达旦芸芸众生C.静穆亢奋叱咤风云大彻大悟D.寂莫辐射遮天敝日相得益彰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①至⑧题选做六题,⑨⑩两题必做)①老骥伏枥,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浮云游子意, 。
(李白《送友人》)④,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⑥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学而》)⑦子曰:“人无远虑, 。
”(《论语·卫灵公》)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⑨赵师秀《约客》中描写江南雨夜自然景象的诗句是: , 。
⑩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只要有王安石登飞来峰时“, ”的见识和胸襟,你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就能把握自己,不会迷惘。
3.名著阅读。
(6分)(1)下面是《黄永玉大画水浒》中的三幅图,任选两幅....,根据图意和图上文字写出人物姓名或绰号。
(2分)我选图( )和图( ),人物分别是和。
(2)下面这段心理描写选自哪一部作品?请写出书名。
(2分)有时候他真想责骂自己,为什么这样自苦;可是,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俩钱,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
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答:(3)阅读下面《简·爱》中男女主人公的一段对话,写出简因为什么事离开罗切斯特。
(2分)“你走了,简?”“我走了,先生。
”“你离开我了?”“是的。
”“你不来了?你不愿来抚慰我,拯救我?——我深沉的爱,凄楚的悲苦,疯狂的祈求,你都无动于衷?”答:4.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
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对人的年龄有特殊的表达,如“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既加冠”中“加冠”指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B.《送东阳马生序》中“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古代学校名称,一般设在州府所在地,是州府的最高学府。
就读于此的学生由朝廷供给粮食。
C.“往来无白丁”“臣本布衣”中的“白丁”和“布衣”都是对普通老百姓的特称。
除此外,还有“氓”“黎民”“庶人”“黔首”等称呼。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矜”指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有残疾不能做事的人。
2.下列解说无误的一项是()A.他是一个心思精巧的人,巴掌大的地方也能开出一个小商店来。
解说: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说长道短鸦雀无声故弄玄虚卷帙浩繁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不同。
C.一位穿着红色马甲的中年妇女,正吃力地清扫着那杂乱的满地黄叶。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年妇女正清扫满地黄叶”。
D.随着全国性的“新家庭教育”现场会的召开,与会的家长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A.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洋兴叹....,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B.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精神抖擞....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C.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栩栩如生....,都要费许多笔墨。
D.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项是()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要从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出发,灵活选择。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一模语文卷答题提示: 1 .全卷共分四大部分,20小题。
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 .答题时请注意温馨提示,它会让你的答题更准确、完整。
一 .知识积累(26分)1 .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悬岩边的树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yd )▲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xu d n ) ▲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md )▲而又(jUe ) ▲强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 (1)行到水穷处, ▲ 。
(王维《终南别业》) (2)问余何意栖碧山, ▲。
(李白《山中问答》) (3)▲,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5)杜甫《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伤怀的句子是 ▲ , ▲ 。
(6)《湖心亭看雪》以“ ▲ , ▲ !”收束全文,其中“痴”字,虽是舟子俗人之见, 然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 (7)“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催发了人们对珍惜 时间的思考,让人不禁联想起古诗文中“ ▲ , ▲(填 曹操《长歌行》里的两句诗)3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订. . . . . . . . . .装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益慕圣贤之道精益求精 B.老大徒伤悲 徒劳无功 • • • •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左顾右盼 D.长跪而谢之 千恩万谢 ・ ・ ・ ・5.名著阅读(5分) 宋江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下《西江月》一词: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3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1)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2),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5),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6)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8)回望2014年,伊拉克暴力冲突愈演愈烈。
经历了常年的炮火和战乱,伊拉克人民骨肉离散、哀思难寄,思念之切如白居易《望月有感》中所写“,。
”3.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3)吾妻之美我者(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肉食者谋_之_辍耕_之_垄上B.躬耕—_于_南阳胡不见我_于_王C.何_以_战域民不_以_封疆之界D.虽_然_,受地于先王_然_志犹未已5.名著阅读及微写作(14分)(1)《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杨志因为脸上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着斑,故名为“”。
鲁智深叫“花和尚”是因为,从“醉打山门”一事可见这一点;宋江叫“及时雨”,是因为他重情重义总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从一事中可见这一点。
(3分)(2)下列说法与原著内容符合的一项是()(3分)A、《名人传》中的主人公遭遇都非常坎坷,如米开朗基罗出身贵族上流社会,却愿做平民,他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开除了教籍,晚年离家出走,最后病逝在一个小车站。
B、悟空头上戴的金箍是从观音菩萨手里抢来的,后被唐僧变成制服他的紧箍咒,最后被如来佛除去。
C、《简爱》一书中,罗切斯特先生最后为了救他疯了的妻子不得已放火烧了城堡,而简离开先生是为了他的妻子,也为了自己保留女性的尊严。
【要求】:说清旅游线路、游玩项目及该产品特色,字数不少于150字。
二、现代文阅读(29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6~13题。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分)1.(4分)阅读下列诗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jué)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fēng)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zhuì)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níng)视的眼睛。
﹣﹣北岛2.(12分)古诗文默写(1)走近经典,感受自然: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
”,烟波浩渺,水天合一;常建笔下的山寺“,。
”小路曲折,禅房肃穆;秦观笔下的小院“有桃花红,李花白,。
”姹紫嫣红,百般纷飞;王维笔下的边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画,苍茫辽远。
(2)走近经典,领略情怀:“,在水一方”《诗经》描绘美丽的远方;“,然“,”后君子”《论语》传承君子之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心系故乡;温庭筠客旅羁思;“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远大抱负;“,”范仲淹旷达情怀。
二、阅读(68分)3.(12分)名著阅读(1)帮助小瓯为名著选择合适的评论。
名著:①《湘行散记》②《寂静的春天》③《昆虫记》评论:A.寂寞是一种境界,一种很美的境界。
他笔下的景物,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
边城是这样,长河是这样,鸭案围、杨家岨也是这样。
静中有动,静中有人。
(汪曾祺)B.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C.她成功地将一本论述死亡的书变成一阕生命的颂歌。
(保罗•布罗克斯)(2)小越在小瓯整理完上述名著后,对名著的写作手法(或语言特点)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从上述三本名著中,任选一本,对其写作手法(或语言特点)进行探究。
(3)无用之诗令人美好,艾青的诗歌,虽然与我们跨时代相离,但往往都能与我们产生共鸣。
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人物,结合艾青诗歌的意象与情怀对人物性格特点进行评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1.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满树桃花盛开未必每朵都能结果熠熠如玫瑰色的泡沫映(chèn)(1)云影蓝天。
灵感也像桃花每天成千上百地(zhàn)(2)放开吧!一切顺其自然别问能收获什么。
也当有嬉戏与(chún)(3)真也当花开满树否则天地便太过狭(ài)(4)生命也缺乏乐趣。
——【德】赫尔曼·黑塞《桃花盛开》【答案】衬绽纯隘【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2分)(1)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3),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
(7)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
“,”两句生动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
(8)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
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答案】(1)八十始得归(2)甲光向日金鳞开(3)月上柳梢头(4)不耻下问(5)芳草鲜美,落英纷缤(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6分)(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塞翁失马》)(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答案】(1)逃跑(2)没有归依(3)交换答应【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注意“亡.”是古今异义词:逃跑。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名著阅读。
(6分)(1)表格中的句子是对不同名著的评论,请分别为下面名著选择正确的一项。
(3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名人传》(②)《老人与海》(③)评论:A.这本书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
——董衡巽B.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支柱。
——张洁C.这本书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杨绛(2)在《三国演义》中,刘表和吕布对刘备有不同的评价,你更赞成谁的观点?结合小说相关情节,简要论述。
(3分)①玄德仁人也。
——刘表②是儿最无信者!——吕布【答案】(1)①B③C③A(2)示例1:我更赞成刘表的观点,刘备对百姓常怀仁慈与怜爱,如新野战败后,即便有被曹军追上的危险,也始终不肯舍弃跟随他的百姓。
示例2:我更赞成吕布的观点.刘备看似仁义,但为了个人的霸业,确有失信之举,如他向东吴借荆州,虽一再说要还,但最终还是有借无还。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赞成谁的观点都可以,赞成刘表的观点需要用体现刘备仁德的事件来证明,赞成吕布的观点需要用体现刘备不讲求信用的事件来证明【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现代文阅读(31分)(一)(19分)为了水晶心【美】弗朗西斯·弗罗斯特(1)农场就在山顶上,周围大山连绵不绝,苍茫茫地给人以温柔亲切的感觉。
当他赶着牛群走向牧场的时候,当他穿过晒谷场到猪圈去的时候,他总喜欢看着那些大山。
(2)他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喜欢让风雨阳光直接接触他的皮肤。
父母去世后,给他留下了负债累累的农场。
后来,邻居哈德把女儿萨丽嫁给了他。
(3)婚后,萨丽发现她所嫁的不只是个农夫,而且还是个诗人。
那天,他拿着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走到她面前。
(4)“我无法给你别的好东西,因为我们欠着债,但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带给你树林里的东西。
”(5)她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面颊上,“我更喜欢树林里的东西,约翰。
”(6)“这儿有一首诗。
”他朗诵了起来。
(7)听完后,她大为惊讶,“啊!真是棒极了!约翰!是你写的吗?”(8)他惭愧地露齿一笑,“这……”(9)“一定是你写的!我真不知道你还会写诗!再多给我写一些吧!”(10)“晚饭后我再给你读一首。
”他说。
(11)他走进谷仓,从干草垛里掏出一本被虫子蛀过的诗集。
他曾想,既然没什么可送给萨丽的,那就给她一点别的东西——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的最美的诗句。
他并没有想到她会以为是他写的,而且还给她带来了欢乐。
他坐在干草垛上又背下了一首。
(12)晚上,他们在晒谷场上散步,看着大山,他用低沉的声音给她朗诵。
她的欢喜对他来说比饭菜更香甜。
(13)儿子出生后,他逐渐增加了一些新诗,每次她都会说:“写得真好,约翰!”(14)女儿出生那年,庄稼很不好,债务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
冬夜里,孩子们进入了梦乡,萨丽坐在火炉旁缝补衣衫,他就靠在椅子上,端详着她,心里在想,即使用最伟大的诗歌来形容她也绝不过分。
这时,她抬起头微笑着说:“再给我朗诵一遍《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吧,约翰。
”(15)他轻声朗诵起来:“啊!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
因为,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梦中是那么丰富,那么清新,那么美好,而在现实中却没有欢乐,没有温馨,没有阳光普照。
我们好像站在漆黑的原野上,听凭世风日下,正不压邪,风雨飘摇。
”(16)第三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萨丽也病得厉害。
债单上又增了一笔医药费。
(17)光阴荏苒,他们辛辛苦苦、一点一滴地减少着债务。
(18)有一天,女儿拿来了一本小书。
(19)“您还记得那些年爸爸读给您听的诗吗?它们都在这本书上!看这儿——‘去吧,从山里来的牧童,因为他们在呼唤你……”(20)“这是那年冬天,孩子死了的时候,他读给我听的。
”(21)“他一直在骗人!他说是他写的这些诗!”(22)“不,”萨丽低哑地说道,“是我对他这样说的。
除了诗以外他什么也没说过。
我永远不让他知道我已了解了事实。
不然他的心都会碎了的。
我现在知道了他是多么爱我……”(23)六十岁时,约翰到山下还清了最后一笔债。
回来后,他走进谷仓,坐在干草垛上,哭了起来。
他给她背了四十年的诗,他们俩相濡以沫,真是像诗里讲的“肝胆相照”。
现在好了,他再不需要昧着良心给她背诗了。
(24)萨丽在谷仓找到他。
他们一起来到晒谷场上,又注视着大山。
(25)“大山是我们的了,我们可以尽情地看了,一直到死。
”他说道。
(26)但是,就在那一个星期,萨丽发起了高烧。
约翰心如火燎,紧握着她发烫的手指。
(27)“约翰,”她哽塞着说,“诗,新的。
”(28)他怔住了。
所有背过的诗他都反复地念给她听了。
(29)“好,亲爱的。
”他吃力地把一个个字组织在一起,为她作了一首诗,他自己的诗,他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
“那些永远属于我们的大山啊,把飞花般的群星撤满天上。
大山用夜的语言互诉衷肠,直入云霄的峰巅像插上了翅膀。
我和我的爱人将攀上群峰,乘上那岩石的翅膀在长空里翱翔她把头埋进我的臂弯,我把唇垂在她的脸庞。
”(30)“是你写的,约翰?”(31)“是的,是我自己写的。
”他说。
(32)他把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
那本诗集同七瓣莲一起躺在她的坟墓上。
(选自《心灵的日出》,有删改)5.约翰为什么送给萨丽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阅读第(3)段,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
(3分)6.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题中的“水晶心”,喻指澄澈美好的心灵。
小说中的约翰和萨丽都拥有这样的水晶心。
B.小说中介入诗歌,丰厚了内容,增添了诗意,也使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更令人感动。
C.小说用浪漫的笔调描绘出多幅温馨的画面,反映了主人公顺利美好的生活境遇。
D.萨丽的死,给童话般的故事添上一抹悲剧色彩,使小说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在约翰“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中,他为什么要借助“大山”表达情感?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5分)8.《心灵的日出》一书的编者将这篇小说编人“第二种生活”单元。
结合小说内容,联系下边的单元导语,探究编者的意图。
(8分)当有人开始写字,日子就有了味道。
当你用文字创造世界,生活就向你显示她的辉煌。
【答案】5.(1)约翰欠着债,无法送给萨丽别的好东西,林子里的七瓣莲是大自然恩赐的礼物,约翰想借此表达对萨丽的爱。
6.C7.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
第一层:着眼于小说内容,基于整体,思考深入。
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寄托希望的美好家园。
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予他们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
萨丽死后,约翰将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大山是他们的生命归宿。
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是因为大山是他生命的基石、精神的家园,诗歌也因此有了更鲜明的形象感,更深沉的感染力。
第二层:着眼于小说内容,思考较深入。
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生活的地方。
大山给予他们自然、纯粹的心灵,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予他们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
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让诗歌更形象,更有感染力。
第三层:着眼于文字表象,思考肤浅。
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生活的地方。
他们常常一起看大山,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山。
因此他借“大山”来表达情感。
8.【说明】深入理解小说,正确理解导语内涵,推导出题者意图,并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
对文学的意义有独到的认识,酌情加1-2分,加至满分为止。
第一层:深入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并由此推导出出题者的意图。
示例1:约翰在艰辛的岁月里读诗给萨丽听,他们相濡以沫,肝胆相照,生活有了“味道”,萨丽生病后,约翰把他对萨丽的爱以及对生活的憧憬融在“一个个字”中,写出了一首诗,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萨丽也因此拥有了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诗,这是他们共同创造出的完全不同于背诵别人诗歌的“第二种生活”,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元,意在引导读者通过两颗“水晶心”的故事,认识到文学能丰富人生的精神生活,创造出更为辉煌的世界。
示例2: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暖和希望。
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超越自我,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由农夫成为真正的诗人。
诗歌让生活焕发了灿烂的光芒,熏陶了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