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
- 格式:docx
- 大小:196.21 KB
- 文档页数:51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1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 (4)(二)综合定期报表 (17)四、附件(一)综合年定报表指标解释 (22)(二)综合年定报表逻辑审查关系 (27)— 2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市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是无锡市统计局对各市(县)、区统计局和有关业务部门报送综合统计资料的要求。
调查内容包括:农村组织和从业人员情况、耕地面积情况、农业机械化情况、农业化学化、农田水利化情况、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公报指标(农业和农村部分)等 12 张年报表、3 张综合定期报表。
三、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包括:各市(县)、区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各非农行业附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
军委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林牧渔业生产。
四、本报表制度中的统计报表按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要求收集资料,即农业机械化情况、茶叶水果生产情况、畜牧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渔业生产情况等报表,以及农业化学化、农田水利化情况表中带有☆号的指标,由业务部门收集、整理,主要数据与统计部门共同审核后上报上一级业务部门,并抄报同级统计部门;畜牧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及公报指标的分工另见表下说明,其余报表指标由统计部门收集、审核、汇总、上报,并及时提供给同级有关业务部门。
五、为了提高各市县农业生产情况统计数据质量,市县粮食产量、畜禽产量应按以市县为总体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和畜牧业抽样调查结果填报。
六、计量单位:除有特殊说明外,“万”和“千公顷”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两位小数,“亩”、“千克”、百分比均保留一位小数,其他指标取整数。
七、公报指标数据各地应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审核、分析评估等工作,其中属第一批上报的年报指标,要建立在农林牧渔业统计年报基础上,与年报数基本一致,其他指标预计数也应接近实际。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2021)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 6 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
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乡村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 16 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
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
从业人员年龄为 16 岁以上。
从业人员按从事主业时间最长(时间相同按收入)分为农业从业人员、工业从业人员、建筑业从业人员、交运仓储及邮政从业人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批发与零售业从业人员、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其他行业从业人员。
谷物指禾本科和蓼科作物,具体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其他谷物;其他谷物包括大麦、燕麦、荞麦等,其中、青海、甘肃等地种植的青稞是大麦中的裸麦,按大麦统计。
豆类是以食用种籽及其制成品为主的一类豆科植物,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杂豆等。
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木薯等。
芋头作为蔬菜统计,木薯作为其他作物统计。
谷物、豆类、薯类播种面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在日历年度内收获的谷物、豆类、薯类作物在全部土地(耕地或非耕地)上的播种或移植面积。
凡是本年内收获的作物,无论是本年还是上年播种,都算为当年播种面积,但不包括本年播种,下年收获的作物面积。
移植的作物面积按移植后的面积计算,不计算移植前的秧田面积。
如果因灾害等原因,应该收获却未能收获,也要按原播种面积计算,新补或改种,并在本年收获的,也要按复种作物计算面积。
间种、混种的作物面积按比例折算各个作物的面积,如果完全混合、同步生长、收获的作物,按混合面积平均分配。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农业产值统计报表(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辽宁省统计局补充、印制2017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辽宁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农村基层组织、从业人员及基础设施情况(A301-1表) (4)2.农业主要能源及物耗情况(A301-2表) (7)3.乡镇粮食作物生产情况(LA302表) (8)4.经济作物生产情况(A303表) (10)5.设施农业生产情况(A304表) (12)6.水果及食用坚果生产情况(A306表) (14)7.非主要畜禽生产情况(A308表) (16)(二)综合定报表式1.乡镇夏粮作物生产情况(LA402-1表) (18)2.乡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情况(LA402-2表) (18)3.乡镇粮食作物第一次预计产量(LA402-3) (19)4.乡镇粮食作物第二次预计产量(LA402-4表) (19)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A403-1表) (20)6.经济作物第一次预计产量(A403-2) (20)7.经济作物第二次预计产量(A403-3表) (21)8.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A404表) (22)9.农作物成灾情况(LA401表) (23)10.蔬菜、瓜果生产情况(A412表) (24)农林牧渔业产值统计报表制度一、说明 (26)二、报表目录 (27)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301表) (28)2.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度计算表(M304) (30)(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401表) (33)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季度计算表(M404表) (34)四、附录1.农林牧渔业产值核算方法 (35)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40)3.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 (43)农林牧渔中间消耗统计调查制度一、说明 (44)二、报表目录 (44)三、调查表式1.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M302表) (45)2.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计算表(M302表附表) (46)四、附录主要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指标解释 (47)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反映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辽宁省统计管理条例》,制定本报表制度。
农业统计报表操作流程
农业统计报表是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经营、资源利用等情况
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统计报表可以及时了解农业生产
情况,为政府决策和农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下面将介绍一下农业
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
首先,农业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收集:农业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主体、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单位,以及农户、农民等个人。
数据收集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
2. 数据整理: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将不同类型
的数据进行归档和整合,以便后续的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
3. 数据分析: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比较、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以便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趋势。
4. 报表生成: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包
括表格、图表、图形等形式,以便直观地展示数据和分析结果。
5. 报表审核:生成的统计报表需要经过审核和核对,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错误和偏差。
6. 报表发布:经过审核后的统计报表可以进行发布和传播,供
相关部门和机构使用,为农业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农业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是一个系统的、有序的过程,需要经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生成、审核和发布等环节,才能最终得到准确、可靠的统计报表。
通过农业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可以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为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重要支持。
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表一、农业生产情况1、耕地面积总耕地面积:_____亩水田面积:_____亩旱地面积:_____亩2、农作物种植粮食作物:水稻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小麦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玉米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经济作物:棉花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油菜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蔬菜种植面积:_____亩,产量:_____吨3、畜牧业生猪存栏量:_____头牛存栏量:_____头羊存栏量:_____只家禽存栏量:_____只肉类总产量:_____吨蛋类总产量:_____吨奶类总产量:_____吨4、渔业养殖水面面积:_____亩水产品总产量:_____吨二、农村产业发展1、乡镇企业企业数量:_____个从业人员数量:_____人总产值:_____万元2、农村电商网店数量:_____个销售额:_____万元3、特色农业产业产业名称:_____种植/养殖规模:_____产值:_____万元三、农村居民收入情况1、总收入工资性收入:_____元经营性收入:_____元财产性收入:_____元转移性收入:_____元2、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值:_____元3、收入来源构成务农收入占比:_____%务工收入占比:_____%其他收入占比:_____%四、农村消费情况1、生活消费支出食品支出:_____元衣着支出:_____元居住支出:_____元交通通信支出:_____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_____元医疗保健支出:_____元2、生产性消费支出购买农资支出:_____元购置农业机械支出:_____元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交通硬化道路里程:_____公里通村公路覆盖率:_____% 2、水利设施灌溉渠道长度:_____公里有效灌溉面积:_____亩3、电力通信通电率:_____%网络覆盖率:_____%六、农村金融服务1、金融机构网点数量:_____个2、农户贷款余额:_____万元3、农业保险覆盖面积:_____亩七、农村劳动力情况1、总人口:_____人2、劳动力总数:_____人3、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_____人4、本地就业劳动力数量:_____人八、农村土地流转情况1、流转总面积:_____亩2、流转方式(转包、出租、互换等)及面积:转包:_____亩出租:_____亩互换:_____亩九、农村扶贫情况1、贫困人口数量:_____人2、脱贫人口数量:_____人3、扶贫项目数量及成效:项目名称:_____投入资金:_____万元受益人口:_____人通过对以上各项农村经济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农业业务统计报表是根据农业部门的管理需要而制定的。
业务报表具体反映了农业部门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的主要活动、成果,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业务报表作为生产报表的补充,同样是一项基本的农业信息,是各级农业部门引导生产,服务农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业务报表与生产报表一样,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收集资料如实填报,力求数据符合实际。
业务报表由各县(市区)农业局组织调查填报,上报市农业局,市农业局负责汇总指标解释1、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统计表(1)产业化组织(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等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各利益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利益互补,风险共担,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组织经营形式。
产业化组织是指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等通过多种方式联结农户,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组织。
产业化组织按利益联结方式和组织类型分别调查。
(2)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有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其他经营组织的根本区别,也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方式是指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主体,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或结为利益共同体的手段或方式。
(3)合同关系:产业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合同等契约方式向农户收购或销售农副产品等,合同双方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龙头企业或组织等按合同收购农产品,并及时按约定结算。
合同关系中的订单关系是指产业化组织与农户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订立长期合同,而是根据市场情况,主要依靠当年与农户新订立的合同或协议明确农产品生产、收购等事项的形式。
年履约订单成交额是指全年全部或部分完成的订单成交金额,年订单总额是指全年签订订单的资金总额(年履约订单成交额占年订单总额的百分比即为订单履约率)。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农业产值统计报表(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辽宁省统计局补充、印制2017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辽宁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农村基层组织、从业人员及基础设施情况(A301-1表) (4)2.农业主要能源及物耗情况(A301-2表) (7)3.乡镇粮食作物生产情况(LA302表) (8)4.经济作物生产情况(A303表) (10)5.设施农业生产情况(A304表) (12)6.水果及食用坚果生产情况(A306表) (14)7.非主要畜禽生产情况(A308表) (16)(二)综合定报表式1.乡镇夏粮作物生产情况(LA402-1表) (18)2.乡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情况(LA402-2表) (18)3.乡镇粮食作物第一次预计产量(LA402-3) (19)4.乡镇粮食作物第二次预计产量(LA402-4表) (19)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A403-1表) (20)6.经济作物第一次预计产量(A403-2) (20)7.经济作物第二次预计产量(A403-3表) (21)8.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A404表) (22)9.农作物成灾情况(LA401表) (23)10.蔬菜、瓜果生产情况(A412表) (24)农林牧渔业产值统计报表制度一、说明 (26)二、报表目录 (27)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301表) (28)2.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度计算表(M304) (30)(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401表) (33)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季度计算表(M404表) (34)四、附录1.农林牧渔业产值核算方法 (35)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40)3.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 (43)农林牧渔中间消耗统计调查制度一、说明 (44)二、报表目录 (44)三、调查表式1.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M302表) (45)2.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计算表(M302表附表) (46)四、附录主要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指标解释 (47)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反映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辽宁省统计管理条例》,制定本报表制度。
渔业生产统计报表一、引言本报表旨在系统记录和分析渔业生产数据,为渔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统计依据。
以下是对渔业生产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的报告。
二、总体概况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本期渔业生产总量为XXX吨,比上期增长了X%。
其中,海洋渔业生产XXX吨,淡水渔业生产XXX吨,对比上期分别增长了X%和X%。
三、海洋渔业生产统计本期海洋渔业生产主要涵盖捕捞和养殖两方面的数据。
1. 捕捞生产统计本期海洋捕捞总产量为XXX吨,主要包括各类鱼类、贝类和甲壳类的捕捞数据。
2. 养殖生产统计本期海洋养殖总产量为XXX吨,主要涵盖海水养殖和咸水养殖两个方面。
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XXX吨,咸水养殖产量为XXX吨。
四、淡水渔业生产统计本期淡水渔业生产主要涵盖捕捞和养殖两方面的数据。
1. 捕捞生产统计本期淡水捕捞总产量为XXX吨,主要包括各类淡水鱼类和软体动物的捕捞数据。
2. 养殖生产统计本期淡水养殖总产量为XXX吨,主要涵盖淡水鱼类和虾类的养殖数据。
五、各地区渔业生产统计根据地理分布,对各地区的渔业生产进行统计和分析。
1. 地区一渔业生产统计本期地区一的渔业生产总量为XXX吨,其中海洋渔业生产XXX吨,占总产量的X%;淡水渔业生产XXX吨,占总产量的X%。
2. 地区二渔业生产统计本期地区二的渔业生产总量为XXX吨,其中海洋渔业生产XXX吨,占总产量的X%;淡水渔业生产XXX吨,占总产量的X%。
六、渔业生产分析与展望根据以上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发展展望。
1. 生产趋势分析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趋势,渔业生产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仍存在产能调整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改善技术。
2. 发展方向展望未来,应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推动绿色渔业发展,提升渔业品牌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渔业生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渔民收入增长。
七、结论根据以上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期渔业生产总体表现良好,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主要报表填报指南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主要报表填报指南1. 引言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主要报表填报是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出进行全面梳理与记录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介绍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主要报表的填报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主题。
从统计调查的目的、意义,到报表的结构与要求,本文将一一展开。
2. 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的目的与意义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是为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产出情况,为制定地方农业政策提供依据的重要工作。
通过统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农业生产的规模、结构与变化趋势,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业产能提供科学依据。
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据支持,为决策者制定精确的农业政策提供参考,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报表的结构与要求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的主要报表包括农户基本信息报表、农村经济构成报表、农业产出与收入报表等。
这些报表的填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农户基本信息报表农户基本信息报表是对农户情况进行概括性描述的报表,包括农户的人口规模、性别比例、芳龄分布、教育水平等。
填报此报表时,应注意统计的时点和范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3.2 农村经济构成报表农村经济构成报表是对农村经济形态进行分类与展示的报表,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例与结构。
填报此报表时,应注意全面收集农村各经济部门的数据,确保数据的代表性与可比性。
3.3 农业产出与收入报表农业产出与收入报表是对农村各种农产品产量与收入情况进行统计的报表。
填报此报表时,应注意统计的时段与分类,确保数据的真实可信度与完整性。
4. 个人观点与理解村级农业农村综合统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产出情况的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在填报报表时,政府和统计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对于农户来说,主动参与和提供正确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反映农村真实情况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农业产渔业统计计报表表制度(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辽宁省统计局补充、印制2017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辽宁省统计局负责解释O目录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 农村基层组织、从业人员及基础设施情况(A301-1表) (4)2. 农业主要能源及物耗情况(A301-2表) (7)3. 乡镇粮食作物生产情况(LA302表) (8)4. 经济作物生产情况(A303 表) (10)5. 设施农业生产情况(A304 表) (12)6. 水果及食用坚果生产情况(A306表) (14)7. 非主要畜禽生产情况(A308表) (16)(二)综合定报表式1. 乡镇夏粮作物生产情况(LA402-1表) (18)2. 乡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情况(LA402-2表) (18)3. 乡镇粮食作物第一次预计产量(LA402-3 ) (19)4. 乡镇粮食作物第二次预计产量(LA402-4表) (19)5.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A403-1表) (20)6. 经济作物第一次预计产量(A403-2 ) (20)7. 经济作物第二次预计产量(A403-3表) (21)8.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A404表) (22)9. 农作物成灾情况(LA401表) (23)10. 蔬菜、瓜果生产情况(A412表) (24)农林牧渔业产值统计报表制度一、说明 (26)二、报表目录 (27)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30俵) (28)2. 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度计算表(M304) (30)(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40俵) (33)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季度计算表(M404表) (34)四、附录1. 农林牧渔业产值核算方法 (35)2.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40)3. 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 (43)农林牧渔中间消耗统计调查制度一、说明 (44)二、报表目录 (44)三、调查表式1. 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M302表) (45)2. 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计算表(M302表附表) (46)四、附录主要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指标解释 (47)、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反映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辽宁省统计管理条例》,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属于国家统计调查,是辽宁省统计局对各市统计局和有关业务部门报送统计调查资料的要求。
统计调查内容包含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需要的主要农业统计指标。
地方、部门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可以通过地方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调查收集,但应避免与国家统计调查重复。
(三)本报表制度的调查统计范围,包括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户,各市所属的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农业生产活动单位。
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
(四)种植业的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国家实行以省为总体的抽样调查。
但为了满足省本级及地方政府、农业核算等工作需要,仍然采取全面调查。
农业生产条件、园林作物、设施农业等生产统计报表为全面统计报表制度,调查方法由各市统计局自行确定。
(五)本报表制度中的计量单位只用于省、市级汇总,市级以下视具体情况而定。
除在制度中特殊注明外,其他指标一律取整数。
(六)本报表制度中各项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应严格按照各表的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执行。
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中未列入的,以农林牧渔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为准。
(七)本报表制度实行全国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编码,各级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各级统计局和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可在本报表制度中增加个别指标和在统计目录中补充个别品种,但报省统计局时不得打乱指标的排列顺序和改变统一编码。
(八)本报表制度由辽宁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报表目录(二)综合定报表式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农村基层组织、从业人员及基础设施情况表号:A 3 0 1 - 1 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1 7) 1 57号综合机关名称: 2 0 年有效期至:2 0 1 8年6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数量甲乙丙1一、农村基层组织情况———乡镇个数个1其中:镇个数个2乡个数个3村委会个数个4村民小组个数个5二、乡村人口与从业人员———乡村户数户6乡村人口人71. 男人82. 女人9乡村劳动力资源数人101. 男人112. 女人12其中:劳动年龄内人13乡村从业人员人14其中:劳动年龄内人15三、乡村从业人员主要行业分类———(一)按性别分———1. 男人162. 女人17(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农业从业人员人181. 男人192. 女人202.工业从业人员人213.建筑业从业人员人224.交通运输及邮政业从业人员人23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人246.批发与零售业从业人员人257.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人268.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人27其中:外出从业人员人28四、农村基础设施———自来水受益村数个29通有线电视村数个30通宽带村数个31附记:乡镇场重复统计个数个32街道办事处个数个33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 年月曰说明:1.表上类别按合计、乡(镇)和国营农林牧渔场三个类型分别填列。
2.本表由各市统计局报送;统计范围是辖区内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
3.报送时间为次年1月20日前。
农村基层组织、从业人员及基础设施情况填报说明乡镇个数指农村中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乡一级行政区划的数量。
不包括城关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工矿区。
村委会个数指农村中经上级政府批准,按居住地区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个数。
含城关镇中的村。
乡村户数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
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
不包括乡村地区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集体户。
乡村人口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即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 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 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
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乡村劳动力资源数指乡村人口中劳动年龄以上(16 周岁)能够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
劳动年龄内指男性16-59 周岁(含),女性16-54 周岁(含)。
乡村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16 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
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
从业人员年龄为16 岁以上。
从业人员按从事主业时间最长(时间相同按收入)分为农业从业人员、工业从业人员、建筑业从业人员、交运仓储及邮政从业人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批发与零售业从业人员、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其他行业从业人员。
农业从业人员指在本乡(镇、场)直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活动的从业人员。
种植业从业人员是指主要从事农作物栽培的从业人员。
包括从事各种粮食作物(包括大豆)、棉、油、麻、糖、烟、蔬菜、瓜类、饲料、绿肥等各种农作物,以及桑果等生产的从业人员等。
工业从业人员指在本乡(镇、场)主要从事工业生产、服务、管理的从业人员。
工业生产活动包括下列两个方面:(1)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
(2)对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的加工和对工业品的修理。
对农产品的加工,如碾米、磨粉、酿酒、榨油、轧花、缫丝、屠宰、药材加工等;对工业品的加工,如炼铁、炼钢、轧钢、炼焦、制碱、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纺织、印染、服装加工等;对工业品的修理,如修理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但不包括对生活用品的修理。
工业包括手工业。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从事工业性生产活动。
手工业生产主要是脱离农业形成为独立的个体手工业,或者进一步发展为手工业作坊和工场手工业。
包括各种制作、刺绣、编织、雕刻、加工等工业。
仍以农业生产为主,利用空闲时间兼营的家庭手工业则应计算在农业从业人员种。
建筑业从业人员指在本乡(镇、场)经常从事房屋或建筑物的新建、维修以及安装设备工程的从业人员。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从业人员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经常从事货物与旅客运送及货物装卸、搬运的从业人员。
邮政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领取邮政部门的补贴、从事邮政业务的从业人员。
包括邮件的收寄和传递,报刊、汇总等邮政业务。
仓储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从事仓储系统物资的集中、整理、保管、分发生产第一线劳动和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从事固定电信服务、移动电信服务和其他电信服务、有线和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传输服务的从业人员。
计算机服务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从事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计算机维修和其他计算机服务的从业人员。
软件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程序编制、分析、测试、修改、咨询;为互联网和数据库提供软件设计与技术规范;为软件所支持的系统及环境提供咨询、协调和指导;为硬件嵌入式软件及系统提供咨询、设计、鉴定工作的人员。
批发与零售业从业人员指在本乡(镇、场)从事商品批发贸易和零售贸易(包括经纪商和代理商)的从业人员。
包括从事商品(包括生产资料)收购、销售、储存、调拨和供应的从业人员。
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住宿业从业人员是指在本乡(镇、场)有偿为顾客提供临时住宿的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