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67
高考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清单化学分析学基础知识清单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原子与分子-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分子的构成与命名规则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离子键和共价键- 单质的晶体结构与性质- 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化学性质3. 化学反应- 反应类型与方程式的表示- 平衡常数和平衡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与速率常数二、溶液的性质和平衡1. 溶液的组成和浓度- 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摩尔浓度和质量浓度的计算 - 饱和溶液和溶度的关系2. 溶液的性质- 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 配位化合物和络合反应3. 溶液的平衡- 平衡常数和离子积的计算- 酸碱中和与溶解度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三、分析化学方法和技术1. 分析化学基础-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概念 - 分析样品的预处理和处理方法 - 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2. 常用的分析方法- 酸碱滴定和沉淀滴定- 电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 质谱和色谱的应用3. 分析仪器的原理与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 - 质谱仪和电化学分析仪器四、质量守恒和能量转化1. 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 遗失烧杯和损失火焰的原因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 气体反应中的质量守恒2. 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焓变- 反应热和热功效应- 反应焓和焓变的计算3.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平衡态和平衡常数以上是高考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知识的清单,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分析方法的分类按原理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按待测成分含量分: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2.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1) 取样2) 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3) 分离及测定4) 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3.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要定量进行➢反应速度较快➢容易确定滴定终点4.滴定方式a.直接滴定法b.间接滴定法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KMnO4滴定C2O42-,间接测定Ca2+c.返滴定法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d.置换滴定法络合滴定多用5.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6.试样的分解分析方法分为干法分析(原子发射光谱的电弧激发)和湿法分析试样的分解:注意被测组分的保护常用方法:溶解法和熔融法对有机试样,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7.准确度和精密度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 用 E 表示 E = x - x T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E r 表示 E r =E /x T = x - x T /x T ×100% 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化学分析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它们是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用来确定其中一种物质的存在、浓度和组成,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研究领域和生产过程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定性分析是指确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例如,用色谱法可以检测和分离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成分,通过比对样品与标准品的色谱图谱,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定量分析是指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和光度法等。
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酸碱中和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化学浓度,通过加入适量的指示剂或使用pH计来判断反应的终点,并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来计算物质的含量。
结构分析是指确定物质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有核磁共振谱(NMR)法、质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等。
例如,核磁共振谱法可以通过分析物质的核自旋和相互作用来确定分子的结构,在有机化学和药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还可以根据分析过程中所需的样品形态进行分类。
常用的样品形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对于不同形态的样品,需要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和样品处理技术。
例如,对于固体样品,通常需要进行样品的研磨和溶解处理,以便提取样品中的目标成分进行分析。
在化学分析中,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仪器和设备来进行实验。
常用的仪器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精确度,能够帮助实验人员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总之,化学分析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实现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分析的重要方法和技术。
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可以获得物质的相关信息,为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化学分析知识点化学分析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检验等。
在化学分析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确保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分析知识点。
一、样品制备技术样品制备是化学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的目的是将原始样品转化为适合进行分析的形式。
样品制备技术包括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前处理和样品的处理方法等。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标记和传递等环节,以避免造成样品的污染或变质。
二、常用的分析方法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物质定性分析和物质定量分析两类。
1.物质定性分析物质定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颜色反应试剂法、酸碱中和滴定法和沉淀反应法等。
例如,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我们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通过沉淀反应法,我们可以检测溶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的离子。
2.物质定量分析物质定量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物质中某个组分的含量。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溶液浓度分析、比重测定法和质量分析法等。
例如,通过溶液浓度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通过质量分析法,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某个元素的含量。
三、仪器分析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学分析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仪器分析技术通过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可以快速、精确地进行分析。
常见的仪器分析技术有质谱仪、气相色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精确度,还可以分析样品中微量的组分。
四、质量控制在化学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包括标准品的制备和使用、实验方法的验证以及各种测定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的评估等。
通过合理应用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和仪器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结:化学分析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应用广泛。
在进行化学分析时,我们需要掌握样品制备技术、常用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知识点。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分析,我们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应用提供支持。
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一)误差一误差的来源分析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差数叫误差,误差越小则分析结果越准确。
系统误差(可测误差)-----是由某种固定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这种误差的数值大小与符号正负,在同样的实验中是完全一致的,即在重复分析时,它会重复地表现出来,使测定结果经常偏高或偏低。
这样的误差在查明原因后可以用适当的方法测验出来加以校正或消除。
系统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它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二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下:1 方法误差:这种误差是由分析方法本身不完善所造成的。
例如:重量分析中常常有少量的溶解或吸附某些杂质,容量分析中反应进行不完全;比色分析干扰离子的影响等。
2 试剂误差:由于试剂不纯和蒸馏水中含有微量杂质所引起的。
3 仪器误差:由于所用仪器不够精密而引起的误差,如砝码重量、滴定管刻度不准确等。
三偶然误差:由于一些偶然的外因所引起的误差。
例如砝码的偶然缺陷,测定温度的改变,工作不够细心或偶然的损失和沾污的增重等原因所造成,偶然误差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正有时负。
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几个人多次分析同一试样都得到并不一致的结果,这种误差无法估计的,属于偶然误差。
分析进行得愈精细,测定的方法愈准确,则偶然误差愈小,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就愈接近于真实值。
偶然误差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密度。
四准确度和误差1.准确度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2.误差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误差愈小,表示分析结果愈接近真实数值。
误差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叫绝对误差,另一种叫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定值—真实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100%五精密度和偏差1.精密度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六误差和偏差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分析化学是研究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大一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分析化学基础知识1.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分类-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科学,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 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例如鉴别有机物的官能团。
- 定量分析用于测定物质的含量,如酸碱滴定、原子吸收等。
2. 分析物质的样品准备- 样品准备是分析化学的重要步骤,包括溶液的配制、固体样品的制备等。
- 配制溶液时需控制浓度和容量,避免溶解不完全或超出目标浓度。
3.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试剂与仪器设备- 常见的试剂有标准物质、指示剂、络合剂等,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中。
- 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天平、移液器、分光光度计等,用于称量、移液和测量。
4. 分析化学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标准加入法: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推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 气相色谱法: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化合物来鉴定它们的成分。
- 毛细管电泳法:利用电流和毛细管等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二、定性分析知识点1. 离子反应的颜色变化- 铁离子的酸性溶液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来生成棕色沉淀。
- 钡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硫酸来生成白色沉淀。
2. 官能团鉴别- 醇类可以通过尾气点燃产生蓝色火焰反应。
- 酮类可以通过使用2,4-二硝基苯肼溶液来检验。
三、定量分析知识点1. 滴定反应- 酸碱滴定法是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溶液反应的中和点来测定浓度。
- 需要注意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搅拌与控制。
2.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物质含量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
- 需要选取合适的光源、样品浓度和火焰条件,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
3.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法是分离和检测化学物质的有效手段。
吉林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总结化学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各种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和变化规律等方面。
作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研究物质成分的确定和测量方法。
吉林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中的分析化学部分是考生备考的重点,本文将对吉林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中的分析化学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分析化学基础知识的分类分析化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样品的准备与预处理、分析方法和仪器以及定量分析等几个方面。
其中,样品的准备与预处理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包括采样、样品的保存与处理等;分析方法和仪器则是进行分析与检测的手段和工具,包括光谱法、电化学方法、色谱法等;定量分析是根据已知标准物质与待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或者物理性质的变化来计算待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二、样品的准备与预处理1. 采样方法采样是样品准备的第一步,保证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准备样品的前提。
采样方法主要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和样品的来源进行选择,常见的采样方法有随机采样、分层采样等。
2. 样品的保存与处理样品保存和处理的方式取决于待测物质的性质和分析要求。
样品保存通常涉及到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的控制,避免样品的变质和污染。
样品处理则是为了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三、分析方法和仪器1. 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利用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法有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适用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红外光谱主要用于物质的官能团的鉴定,核磁共振光谱则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2.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利用电流和电势的变化来研究物质性质和进行分析的方法。
电化学方法主要包括电解(电析)、电位滴定法、极谱法等。
其中电位滴定法适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和氧化还原性质,极谱法则用于测定微量金属离子等。
3.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固相或者液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一、按任务分类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二、按对象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三、按测定原理分类(一)化学分析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分类:定性分析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定量分析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反应式:mC+nR→CmRnX V W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 (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试样重试液体积常量分析 >0.1g >10ml半微量 0.1~0.01g 10~1ml微量 10~0.1mg 1~0.01ml超微量分析 <0.1mg ﹤0.01ml六、按分析的性质分类:例行分析(常规分析)、仲裁分析第三节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1、取样(采样):要使样品具有代表性.足够的量以保证分析的进行2、试样的制备:用有效的手段将样品处理成便于分析的待测样品.必要时要进行样品的分离与富集。
3、分析测定:要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含量、结果的准确度的要求以及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总结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在分析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通过实验手段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分析化学的分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定量分析确定物质中某种或者某几种成份的含量。
3.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化学平衡原理、电化学原理、光谱学原理、色谱学原理等。
二、常用的分析方法和仪器1. 光谱分析: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2. 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这些方法通过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分离和测定物质的成份。
3. 电化学分析:包括电解分析、电位滴定、电导率测定等。
这些方法利用电化学原理来测定样品中的物质含量。
4. 其他常用的分析方法:如重力法、萃取法、沉淀法、滴定法等。
三、化学分析的基本步骤1. 样品的准备:包括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等。
样品的准备对后续的分析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 分析方法的选择:根据分析目的和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不同的样品和分析目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3. 标准曲线的绘制:对于定量分析,需要先制备一系列标准溶液,并测定它们的响应值,然后绘制标准曲线,用于样品的定量测定。
4. 样品的测定:根据所选的分析方法进行样品的测定,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确使用。
5.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计算、统计和分析,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
四、常见的分析误差和精密度评价1. 分析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条件、仪器仪表、操作方法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校正和修正来减小;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操作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定来评价。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化学分析是一种科学方法,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分析的类型、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化学分析的类型化学分析可以根据分析目的的不同,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定性分析:旨在确定物质的组成,即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元素、离子或化合物的种类。
2、定量分析:旨在确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或化合物的数量。
3、结构分析:旨在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包括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二、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的基础是化学反应和计量关系。
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反应,可以确定待测物质中的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
同时,根据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中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三、常用化学分析方法1、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滴定计量液体中的化学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根据所用试剂的不同,滴定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3、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
它通过高能电子束轰击样品分子,产生带电粒子,进而确定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构。
质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优点。
4、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组分分离成不同的色谱峰,进而确定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优点。
5、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等优点。
6、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1.化学计量学:包括原子、分子和摩尔的概念,原子的相对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等。
这些知识对于测定元素和化合物的定量分析非常重要。
2.物质的性质与测定方法: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熟悉不同物质的性质可以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3.溶液的配制与浓度计算:包括溶液的配制方法、溶解度的计算、浓度的计算和标准溶液的制备等。
这些知识对于定量分析中的溶液的配制和测定至关重要。
4.酸碱滴定反应:包括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的判断和滴定终点的确定等。
酸碱滴定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滴定反应的条件和方法对于完成溶液中酸碱度的测定很有帮助。
5.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电位计测定和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等。
氧化还原反应在定量分析中常常用于测定物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
6.吸光光度法:包括吸收、输运和发射能量的基本原理,如比尔-朗伯定律和兰伯特-比尔定律等。
吸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定量分析的方法,了解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和仪器使用对于分析化学实验很重要。
7.校准与质量控制:包括仪器的校准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等。
正确的校准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化学品的储存、处理和废物处理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实验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如称量、分液、过滤、提取等。
总之,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是实验人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它涉及到化学计量学、物质性质与测定方法、溶液配制与浓度计算、酸碱滴定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吸光光度法、校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具备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才能进行准确可靠的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第一章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一、常用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一览表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烧杯配制溶液、溶解样品等加热时应置于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一般不可烧干锥形瓶加热处理试样和容量分析滴定除有与上相同的要求外,磨口锥形瓶加热时要打开塞,非标准磨口要保持原配塞碘瓶碘量法或其它生成挥发性物质的定量分析同上圆(平)底烧瓶加热及蒸馏液体一般避免直火加热,隔石棉网或各种加热浴加热圆底蒸馏烧瓶蒸馏;也可作少量气体发生反应器同上凯氏烧瓶消解有机物质置石棉网上加热,瓶口方向勿对向自己及他人洗瓶装纯化水洗涤仪器或装洗涤液洗涤沉淀量筒、量杯粗略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不能加热,不能在其中配制溶液,不能在烘箱中烘烤,操作时要沿壁加入或倒出溶液量瓶配制准确体积的标准溶液或被测溶液非标准的磨口塞要保持原配;漏水的不能用;不能在烘箱内烘烤,不能用直火加热,可水浴加热滴定管(25 50 100ml ) 容量分析滴定操作;分酸式、碱式活塞要原配;漏水的不能使用;不能加热;不能长期存放碱液;碱式管不能放与橡皮作用的滴定液微量滴定管 1 2 3 4 5 10ml微量或半微量分析滴定操作只有活塞式;其余注意事项同上自动滴定管自动滴定;可用于滴定液需隔绝空气的操作 除有与一般的滴定管相同的要求外,注意成套保管,另外,要配打气用双连球 移液管准确地移取一定量的液体 不能加热;上端和尖端不可磕破 刻度吸管准确地移取各种不同量的液体同上称量瓶 矮形用作测定干燥失重或在烘箱中烘干基准物;高形用于称量基准物、样品不可盖紧磨口塞烘烤,磨口塞要原配试剂瓶:细口瓶、广口瓶、下口瓶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试剂;广口瓶用于装固体试剂;棕色瓶用于存放见光易分解的试剂 不能加热;不能在瓶内配制在操作过程放出大量热量的溶液;磨口塞要保持原配;放碱液的瓶子应使用橡皮塞,以免日久打不开滴瓶装需滴加的试剂 同上 漏斗长颈漏斗用于定量分析,过滤沉淀;短颈漏斗用作一般过滤分液漏斗:滴液 球形梨形 筒形分开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用于萃取分离和富集(多用梨形);制备反应中加液体(多用球形及滴液漏斗)磨口旋塞必须原配,漏水的漏斗不能使用。
试管:普通试管、离心试管定性分析检验离子;离心试管可在离心机中借离心作用分离溶液和沉淀 硬质玻璃制的试管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但不能聚冷;离心管只能水浴加热(纳氏)比色管比色、比浊分析不可直火加热;非标准磨口塞必须原配;注意保持管壁透明,不可用去污粉刷洗 冷凝管:直形 球形 蛇形 空气冷凝管用于冷却蒸馏出的液体,蛇形管适用于冷凝低沸点液体蒸汽,空气冷凝管用于冷凝沸点150℃以上的液体蒸汽不可聚冷聚热;注意从下口进冷却水,上口出水抽滤瓶抽滤时接受滤液 属于厚壁容器,能耐负压;不可加热 表面皿 盖烧杯及漏斗等 不可直火加热,直径要略大于所盖容器 研钵 研磨固体试剂及试样等用;不能研磨与玻璃作用的物质不能撞击;不能烘烤干燥器 保持烘干或灼烧过的物质的干燥;也可干燥少量制备的产品 底部放变色硅胶或其它干燥剂,盖磨口处涂适量凡士林;不可将红热的 物体放入,放入热的物体后要时时开盖以免盖子跳起或冷却后打不开盖子垂熔玻璃漏斗过滤必须抽滤;不能聚冷聚热;不能过滤氢氟酸、碱等;用毕立即洗净垂熔玻璃坩埚重量分析中烘干需称量的沉淀同上标准磨口组合仪器有机化学及有机半微量分析中制备及分离磨口处勿需涂润滑剂;安装时不可受歪斜压力;要按所需装置配齐购置二、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1.洁净剂及其使用范围最常用的洁净剂有肥皂、合成洗涤剂(如洗衣粉)、洗液(清洁液)、有机溶剂等。
肥皂、合成洗涤剂等一般用于可以用毛刷直接刷洗的仪器,如烧瓶、烧杯、试剂瓶等非计量及非光学要求的玻璃仪器。
肥皂、合成洗涤剂也可用于滴定管、移液管、量瓶等计量玻璃仪器的洗涤,但不能用毛刷刷洗。
洗液多用于不能用毛刷刷洗的玻璃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量瓶、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凯氏烧瓶等特殊要求与形状的玻璃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玻璃仪器和毛刷刷不下的污垢。
2.洗液的配制及说明铬酸清洁液的配制:处方1 处方2重铬酸钾(钠) 10g 200g纯化水 10ml 100ml(或适量)浓硫酸 100ml 1500ml 制法:称取处方量之重铬酸钾,于干燥研钵中研细,将此细粉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玻璃容器内,加热,搅拌使溶解,待冷后,将此玻璃容器放在冷水浴中,缓慢将浓硫酸断续加入,不断搅拌,勿使温度过高,容器内容物颜色渐变深,并注意冷却,直至加完混匀,即得。
说明:(1)硫酸遇水能产生强烈放热反应,故须等重铬酸钾溶液冷却后,再将硫酸缓缓加入,边加边搅拌,不能相反操作,以防发生爆炸。
(2)清洁液专供清洁玻璃器皿之用,它能去污去热原的作用的原因为本品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重铬酸钾与浓硫酸相遇时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铬酐: K2CrO7+H2SO4→H2CrO7+K2SO4↓2CrO3+H2O→Cr2O3+3[O]浓硫酸是一个含氧酸,在高浓度时具有氧化作用,加热时作用更为显著: H2SO4→H2O+SO2+[O]ΔK2CrO7+3SO2+H2SO4→Cr2(SO4)3+K2SO4+H2O(3)铬酸的清洁效力之大小,决定于反应中产生铬酐(CrO3)的多少及硫酸浓度之大小。
铬酐越多,酸越浓,清洁效力越好。
(4)用清洁液清洁玻璃仪器之前,最好先用水冲洗仪器,洗取大部分有机物,尽可能仪器空干,这样可减少清洁液消耗和避免稀释而降效。
(5)本品可重复使用,但溶液呈绿色时已失去氧化效力,不可再用,但能更新再用。
更新方法:取废液滤出杂质,不断搅拌缓慢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每升约6~8g,至反应完毕,溶液呈棕色为止。
静置使沉淀,倾取上清液,在160℃以下加热,使水分蒸发,得浓稠状棕黑色液,放冷,再加入适量浓硫酸,混匀,使析出的重铬酸钾溶解,备用。
(6)硫酸具有腐蚀性,配制时宜小心。
(7)用铬酸清洁液洗涤仪器,是利用其与污物起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污物洗去,故要浸泡一定时间,一般放置过夜(根据情况);有时可加热一下,使有充分作用的机会。
3.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与要求(1)一般的玻璃仪器(如烧瓶、烧杯等):先用自来水冲洗一下,然后用肥皂、洗衣粉用毛刷刷洗,再用自来水清洗,最后用纯化水冲洗3次(应顺壁冲洗并充分震荡,以提高冲洗效果)。
计量玻璃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量瓶等):也可用肥皂、洗衣粉的洗涤,但不能用毛刷刷洗。
(2)精密或难洗的玻璃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量瓶、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等):先用自来水冲洗后,沥干,再用铬酸清洁液处理一段时间(一般放置过夜),然后用自来水清洗,最后用纯化水冲洗3次。
(3)洗刷仪器时,应首先将手用肥皂洗净,免得手上的油污物沾附在仪器壁上,增加洗刷的困难。
(4)一个洗净的玻璃仪器应该不挂水珠(洗净的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器壁不挂水珠)。
2、玻璃仪器的干燥(1)晾干不急等用的仪器,可放在仪器架上在无尘处自然干燥。
(2)急等用的仪器可用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干燥(温度在60~70℃为宜)。
(3)计量玻璃仪器应自然沥干,不能在烘箱中烘烤。
3、玻璃仪器的保管要分门别类存放在试验柜中,要放置稳妥,高的、大的仪器放在里面。
需长期保存的磨口仪器要在塞间垫一张纸片,以免日久粘住。
第二章分析天平与称量一、天平室规章制度1.操作者工作时穿好工作服,班前班后整理好岗位卫生,保持天平、操作台、地面及门窗洁净。
2.操作者应熟悉分析天平的原理、构造和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因使用不当和保管不妥而影响称量准确度或损伤天平某些部件。
3.所用分析天平,其感量应达到0.1mg(或0.01mg),其精度级别不应低于四级(或三级)。
每年由市计量部门定期校正计量一次。
任何人不得随意拆装其部件或改变其灵敏度。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质量保证部报告,并做好记录。
4.与本室无关人员不得随便入内,更不得随意操作使用天平。
二、操作程序1.使用天平前,应先清洁天平箱内外的灰尘,检查天平的水平和零点是否合适,砝码是否齐全。
2.称量的质量不得超过天平的最大载荷。
称量物应放在一定的容器(如称量瓶)内进行称量,具有吸湿性或腐蚀性的物质要加盖盖密后进行称量。
3.称量物的温度必须与天平箱内的温度相同,否则会造成上升或下降的气流,推动天平盘,使称得的质量不准确。
4.取放称量物或砝码不能用前门,只能用侧门,关闭天平门时应轻缓。
拿称量瓶时应戴手套或用纸条捏取。
5.启闭升降枢钮须用左手,动作要缓慢平稳;取放称量物及砝码,一定要先关闭升降枢,将天平梁托起,以免损伤刀口。
6.称量时应适当地估计添加砝码,然后开启天平,按指针偏移方向,增减砝码,至投影屏中出现静止到10mg内的读数为止。
7.全机械加码天平通过旋转指数盘增减砝码时,务必要轻缓,不要过快转动指数盘,致使圈砝码跳落或变位。
半机械加码天平加1g以上至100g砝码时;微量天平加100mg以上至20g砝码时,一定要用专用镊子由砝码盒内根据需要值轻轻夹取使用。
8.物体及大砝码要放在天平盘的中央,小砝码应依顺序放在大砝码周围。
9.每架天平固定一副砝码,不得换用。
砝码只允许放在砝码盒内规定位置上,绝不允许放在天平底座或操作台上。
对同一样品测定的数次称量,应用同一架天平和砝码,以抵消由于天平和砝码造成的误差。
10.对于全机械加码天平由指数盘和投影屏直接读数。
对于半机械加码天平,克以下读数看加码旋钮指示数值和投影屏数值;克以上看天平盘内的平衡砝码值。
对微量天平,100mg以下的重量,可转动机械加码的旋扭来增减圈砝码;超过100mg的重量时,须以砝码盒内砝码来进行比较。
11.记录平衡砝码值时,先关闭天平,根据砝码盒中的空位记下砝码的质量,取回砝码时,再核对一遍。
将称量结果记录到记录本上。
12.称量完毕,及时将所称物品从天平箱内取出,把砝码放在砝码盒内,将指数盘转回到零位。
拔掉电源插头,检查天平箱内盘上是否干净,然后罩好天平防尘罩。
13.天平发生故障,不得擅自修理,应立即报告质量保证部。
14.罩好防尘罩,填写操作记录。
三、维护与保养1.天平应放在水泥台上或坚实不易振动的台上,天平室应避开附近常有较大振动的地方。
2.安装天平的室内应避免日光照射,室内温度也不能变化太大,保持在17~23℃范围为宜;室内要干燥,保持湿度55~75%范围为宜。
对天平不利的水蒸汽、腐蚀性气体、粉尘切忌侵入天平和室内。
3.天平室应保持清洁干燥。
天平箱内应用毛刷刷净,天平箱内应放置变色硅胶干燥剂。
如发现部分硅胶由变色为粉红色,应立即更换,天平箱应加防尘罩。
天平室应注意随手关门。
4.天平放妥后不宜经常搬动。
必须搬动时,应将天平盘、吊耳、天平梁等零件卸下,其它零件不能随意拆下。
5移动天平位置后,应由市计量部门校正计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章重量法一、定义根据单质或化合物的重量,计算出在供试品中的含量的定量方法称为重量法二、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分离出供试品中的被测成分,称取重量,以计算其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