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的静力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9.01 MB
- 文档页数:97
模块一构件的静力分析任务一刚体的受力分析(P11)一、简答题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答: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为什么说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和力的可传性都只适用于刚体?答:因为非刚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例如,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拉力作用可以平衡,而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作用就不能平衡。
3.什么是二力构件?分析二力构件受力时与构件的形状有无关系。
答:工程上将只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二力构件受力时与构件的形状没有关系,只与两力作用点有关,且必定沿两力作用点连线,等值,反向。
4.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与反作用公理都涉及二力等值、反向、共线,二者有什么区别?答: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5.确定约束力方向的原则是什么?活动铰链支座约束有什么特点?答:约束力的方向与该约束阻碍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活动铰链支座只能限制构件沿支承面垂直方向的移动。
因此活动铰链支座的约束力方向必垂直于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心。
6.如图1-20所示,已知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F1与F2,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的条件,物体是否平衡?答:不平衡,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而图中AC杆与CB杆会运动,两杆夹角会在力的作用下变大。
二、分析计算题1.试画出图1-21各图中物体A或构件AB的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均为光滑接触)。
2.画出如图1-22所示机构中各杆件的受力图与系统整体的受力图(图中未画重力的各杆件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均为光滑接触)。
任务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P20)一、简答题1.合力是否一定比分力大?为什么?答: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当物体受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比分力小。
任务一画构件的受力图分析:受力分析在初中简单的接触,但未作矢量处理,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可从生活中一些带方向的现象进行矢量分析,从而让学生接受矢量概念、及计算方法。
例:思考生活中速度:既存在大小又存在方向、两人同时向前、向右拉一个小车对比向后向右拉同一辆小车。
以此让学生接受力是存在方向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表达。
(2课时)任务目标:1、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和三要素及其基本性质2、通过现象分析,能独立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3、了解约束的概念,对生活中常见的约束现象能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生活中力可以说无处不在,比如开车时,发动机要给车一个牵引力,骑自行车时,地面给予自行车的摩擦力等。
在初中我们也接触过力,那么力应该如何下定义呢?一、力的定义及三要素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对受力分析时我们应该把握哪些要素呢?收集学生回答的关键词:大小、方向、位置,并要求学生多举一些案例,加深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
并思考这些受力现象,引起物体哪方面的变化?最终予以总结: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力的基本性质好,让我们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受力分析,比如,我们站到地面上我们受到几个力?地面受到什么样的力?教师绘制受力图,并按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类,让学生观察这两组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目的: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和作用力及反作用力)提取学生所说有关语言,并让学生对悬挂的吊灯、桌面的物体、拔河、两个人向外拉一根杆、两人同时向内压缩一个杆。
让学生对力进行分组,并予以指导。
得出二力平衡公理,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理。
1)二力平衡: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两者区别:二力平衡两力都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思考:当一辆汽车受平衡力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结论:匀速或者静止状态(目的为下面引出刚体的概念做准备)思考:当我们用相同的力拉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什么变化?结论:引出刚体的概念,因此二力平衡强调刚体思考:如果我们施加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会如何运动呢?例:1)我们同时向前、向右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拉一辆小车2)如果同时向后、向右呢?思考:我们能用一个力去代替吗?它和上述施加的两个力有什么联系?结论:他们应对物体产生同样的效果在此直接给出平行四边形定理,并让学生画出相应的受力图形,同时给出几种练习题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法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可持续使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行业中常用的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分析、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等。
一、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静力分析中,结构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只考虑静力平衡。
通过计算结构受力和变形情况,确定结构的安全性。
静力分析可以分为刚性体系分析和柔性体系分析。
1. 刚性体系分析:刚性体系分析假设结构的刚度非常大,结构在受力作用下只产生很小的变形。
在刚性体系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杆件法和板壳法。
杆件法适用于直线构件,如梁和柱;板壳法适用于平面和曲面构件,如板和壳体。
2. 柔性体系分析:柔性体系分析考虑结构的变形,结构被看作是弹性体系。
在柔性体系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位移法和能量法。
位移法根据结构的变形和位移来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能量法通过计算系统的能量及其变化来确定结构的变形和受力。
二、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中。
有限元分析将复杂的结构问题离散化为有限个简单的子问题,通过求解这些子问题得到整个结构的解。
有限元分析可以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变形和材料的非线性力学性质。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模型、离散化、确定边界条件、求解方程和后处理。
在建立模型时,将结构分割成有限个单元,并根据不同单元的特性来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
然后,根据结构的几何和材料特性,确定每个单元的初始条件和受力情况。
最后,通过求解各个单元的方程,得到整个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三、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是一种通过调整结构形状和尺寸来提高结构性能的方法。
结构优化可以帮助设计师减少材料的使用、改善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并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常见的结构优化方法包括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
1. 拓扑优化:拓扑优化是通过改变结构的拓扑形态来提高结构的性能。
第一章构件静力分析基础1.1 静力分析的基本概念1.1.1 力的概念1. 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这种机械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尺寸发生改变。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称为力的外效应;力使物体形状尺寸发生改变称为力的内效应。
2. 力的三要素及表示方法物体间机械作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重力、压力、摩擦力等。
力对物体的效应(外效应和内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者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力矢量。
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方位和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始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如图所示。
力的国际单位为[牛顿](N)。
3.力系与等效力系若干个力组成的系统称为力系。
如果一个力系与另一个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应相同,则这两个力系互称为等效力系。
若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称这个力为该力系的合力,而该力系中的各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已知分力求其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已知合力求其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解。
4.平衡与平衡力系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若一力系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1.1.2 刚体的概念所谓刚体,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实际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变形。
但微小变形对所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可以使问题的研究大为简化。
静力学中研究的物体均可视为刚体。
1.2 静力学公理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对于变形体而言,二力平衡公理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例如在绳索两端施加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拉力时可以平衡,但受到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压力时就不能平衡了。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者减去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建筑结构的静力与动力分析方法建筑结构的静力与动力分析是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对建筑结构进行力学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静力分析主要研究建筑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而动力分析则关注建筑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与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的静力与动力分析方法。
一、静力分析方法静力分析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通过对建筑结构静力平衡条件的建立和计算,确定建筑结构受力状态和内力分布。
常用的静力分析方法有刚度法和位移法。
刚度法是基于结构刚度矩阵的计算,通过建立结构梁、柱和墙等构件的刚度方程,求解结构的位移和内力。
该方法计算简单,适用于刚性结构。
位移法则是建立结构的位移方程,通过推导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关系,求解结构的位移和内力。
该方法适用于柔性结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二、动力分析方法动力分析是研究建筑结构在地震、风荷载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与稳定性。
常用的动力分析方法有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响应谱法是利用结构的动力特性与输入地震波的响应谱进行对比,确定结构的受力响应。
该方法适用于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设计,其优点是计算简便。
时程分析法是通过数值模拟结构在地震或风荷载作用下的真实时程响应,考虑荷载的历时性与变化特性。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动力分析,计算结果更为精确。
三、静力与动力分析的比较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各有其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结构设计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静力分析常用于建筑结构的常规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安全强度要求,计算简单快速。
而动力分析则主要应用于对建筑结构在地震、风荷载等极端荷载下的设计。
它能够更真实地预测结构在这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提供重要的设计依据。
四、结语建筑结构的静力与动力分析是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静力分析与动力分析各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合理的分析方法能够为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准确的力学基础,保障建筑的安全与稳定。
通过本文对建筑结构的静力与动力分析方法的介绍,希望读者们对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与分析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patran静力分析实例解析在工程领域中,对于结构和构件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静力分析,它对结构在静止状态下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和计算。
本文将以patran静力分析为例,介绍静力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静力分析简介静力分析是工程力学中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它主要研究结构在静力平衡条件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通过对结构的受力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二、patran静力分析软件介绍patran是一款常用的工程分析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分析和建模工具,可以对各种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静力分析是patran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它可以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形计算,得到结构的应力、变形和位移等结果。
三、patran静力分析的应用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patran静力分析,下面将以一个简单的梁结构为例进行实例解析。
1. 问题描述考虑一个跨度为10米的简支梁结构,梁的材料为钢,截面形状为矩形。
施加在梁上的载荷为均布载荷,大小为1000牛顿/米。
要求通过patran静力分析求解该梁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弯矩分布和变形情况。
2. 建模和分析步骤(1)在patran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文件,并定义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属性。
(2)引入约束条件,对梁进行简支约束。
(3)施加均布载荷,定义载荷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4)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和计算参数,进行静力分析求解。
(5)查看分析结果,包括弯矩分布和梁的变形情况。
3. 结果分析和讨论根据patran静力分析求解的结果,可以得到梁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弯矩分布图和变形图。
通过分析这些结果,可以评估梁的结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弯矩超过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就需要对梁进行结构优化或者增加支撑措施。
四、总结静力分析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patran静力分析软件提供了快速精确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