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西方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刘金萍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第14期摘; ; 要:这几年以来,很多西方设计者开始越来越关注把我国传统的元素应用在实际的设计创作里面,并且由此衍生出许许多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本论文站在这个背景下,站在设计实践的角度,针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西方建筑设计艺术里面的应用展开全面的论述探讨,并以国际性的视角,来探讨如何更好的促进我国传统元素的设计应用,并在展现其艺术魅力的同时,实现更为创新的、有灵魂的设计开展。
关键词:传统元素;设计应用;艺术魅力1; 引言相对于西方来说,我国的设计发展比较晚,我国设计在刚刚迈入起步阶段的时候,西方的设计已经成功的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风格及系统,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设计艺术的发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设计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且从西方设计艺术里面进行学习和借鉴,从而慢慢的实现自我探索和成长。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以及艺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断沟通和交流,并且产生碰撞以及融合,这种时代性的互动交流,能够更好的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内化,并将其如数展现在设计艺术里面,甚至还有一些艺术设计在国际设计艺术上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实现自身荣誉及价值的同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2; 中国传统元素及其魅力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漫长的历史变迁及文明沉淀为我国积累了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逐渐的形成了具备华夏特色的传统元素。
从概念上来看,中华传统元素就是那些被大部分中国人,其中也包含了海外的华人所共同认同的、集结了华夏传统文化精髓的,能够从更深入的角度去体现华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的文化及艺术元素,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精神文明及象征符号,比如龙的图腾,比如孝亲文化等等。
所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中国传统元素其实就是具备了中华民族特有属性的图形、文化意象以及符号等等,这些文化内容整体形势比较丰富多样,而且具备了极为深刻的思想与内涵。
现代设计中的东方气质—中国传统元素提要:近几年中国风的盛行,给国际设计界注入了古老而神秘的元素。
传统的中国文化开始深入人心,设计师都在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进行提炼和融合。
在中国传统元素融入设计的一刹那,世界开始逐渐体味到中华五千年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并能深深感受到这独特的气息。
关键字:传统元素现代设计通过上课我们了解到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对艺术的设计与创新,到50年代以后出现的打破界限的后现代主义,西方国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自己艺术的道路。
他们每次的成功都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不可抗拒的影响。
它们成为流行,成为时尚,成为经典。
它们也成为了国际设计界的引航者。
随着世界的发展,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
西方的理论和风格影响着中国。
中国的设计在飞速的发展,设计师也更努力的让作品适应国际品味。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
我们传统的名族特征如果不继续发扬的话,也会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逐渐消失。
在现代设计中,我们更应该融入自己的元素,在设计中体现文化,让东西方的内涵相互融合。
记得老师在课上给我们看过在杭州的照片,这个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设计的。
复古的电话亭,新与旧,黑与白,古旧与现代,这些对立的元素,在这个城市中,都得到了最美的的融合。
人们享受了繁华,也感受着素雅。
城市中的浮躁与喧嚣,就在这些古朴的韵味中被消解得一干二净。
我们也很熟悉“中国银行”的标志,那圆形的古钱币与中文“中”字完美的结合,带来的不仅是现代的气息与东方的风采。
整个标志都透着浑厚与庄重的中国气质。
传统文化的神韵与内涵在这个设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这个设计也早已深入人心,这也是我心中最“中国”的设计之一。
一直以来优秀的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带有本民族元素的设计,无论他们融入了多少学到的理念,但那种强烈的民族风格特点都能沉淀其中。
这种融入设计里带有标志性的感觉,是来源于生活环境的熏陶。
我们中华名族传统元素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令人难忘的外表特征而独具风采。
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服装品牌案例
一些服装品牌案例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作为法国奢侈品牌的代表,Louis Vuitton经常与东方文化元素进行融合。
他们在不同的系列中使用了中国传统图案、红色和龙等象征性元素,以在东方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 古驰(Gucci)- Gucci是另一个奢侈品牌,也对东方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
他们最近推出了许多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时装系列,包括龙、鱼、绣花和中国传统服饰等元素。
3. 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 英国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品牌也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他的设计中常常参考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剪裁和绣花技术,与西方的现代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4. 纪梵希(Givenchy)- Givenchy是法国奢侈品牌,其创意总监里卡多·提奥齐(Riccardo Tisci)经常将东方元素融入到品牌的设计中。
他在中国传统服饰和绣花技术上寻找灵感,同时将其与现代的西方设计相结合。
这些品牌的例子显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在时尚界的广泛影响,这种趋势在全球化的时代变得越来越普遍。
通过将不同文化的元素结合在一起,这些品牌能够提供独特而引人注目的设计,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Art Deco 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摘要]art deco 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行于世界的一种装饰艺术设计风格, 以大胆的轮廓、几何的形体、阶梯状的造型、新材料的运用为特点。
虽然 art deco 是从欧美输入的建筑风格, 但传入中国不久便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在小木作装修、局部装饰、简化元素等方面加以运用, 逐渐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art deco 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行于世界的一种装饰艺术设计风格, 以大胆的轮廓、几何的形体、阶梯状的造型、新材料的运用为特点( art deco 在中国也被称为摩登建筑风格或装饰派风格) 。
art deco 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一样自称为机器时代的形式, 但 art deco 并非完全重功能而弃装饰。
一方面, art deco 采用现代主义所带来的形式和材料, 并从商业出发与现代主义审美相结合; 另一方面, art deco 虽然声称抛弃历史、寻求新形式, 但这并不妨碍它从历史样式中寻找灵感。
art deco 于 1920 年代末传入中国, 首先在上海出现。
在这之前, 中国外来的建筑制式主要是欧美复古主义样式。
虽然 art deco 建筑样式是从欧美输入的外来风格, 但在传入中国不久便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相结合, 逐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其原因大致有三点: 一是民族主义情结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备受列强欺凌, 在 1927—1937 年间, 中国政治经济相对稳定, 强烈的民族意识反映在建筑上就是“中国固有式”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和原则的展现。
二是西方教会的影响。
将中西建筑文化相结合的探索,最早体现在西方教会在中国兴办的教会学校和教堂中所采用的中式风格。
这种尝试启发了中国建筑师在“中体西用”上的进一步探索, 也为他们提供了范本。
三是欧美留学建筑师的回归。
虽然西方教会最早尝试“中西合璧”的手法, 但西方建筑师并未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真谛, 其作品自然有模仿和拼凑的痕迹。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成为了热门话题。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好莱坞电影制作方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并开始在电影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以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
中国文化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运用,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情调,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真实和生动的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从电影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中国文化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角色、布景、服饰和故事情节。
角色是最为直观的体现。
在一些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角色通常是中国人物或者具有中国背景的角色。
在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中,主角花木兰就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角色,她在电影中穿着中国传统的服装,使用中国的武器,展现了中国式的自信和勇敢。
在另一部知名的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中,主角是一个充满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电影中展现了中国功夫、中国美食和中国传统文化。
这些角色的设计,不仅让观众更容易地接受这些中国元素,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投入。
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中,布景和服饰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很多好莱坞电影会选择在中国的历史名胜或者风景如画的城市进行取景,比如在《变形金刚4》中就有一部分场景是在中国的五粮液景区取景拍摄。
这些美丽的中国风景,给电影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情调,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中国观众。
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服饰的运用也是相当普遍的,比如电影《功夫瑜伽》中,主角成龙就穿着中国传统的功夫服饰,这样的服饰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给电影增添了更多的华夏情怀。
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也体现在故事情节上。
很多好莱坞电影都会选取中国的传统传说或者故事情节作为电影的背景,比如电影《功夫熊猫》就是以中国的“龙战记”为故事背景创作而成,而《英雄》则是以中国的古代战国时期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历史武侠片。
这样的故事背景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也使得好莱坞电影在故事情节上更显得丰富和具有独特的特色。
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元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中国传统元素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从古老的哲学思想、传统艺术形式到独特的风俗习惯。
其中,哲学思想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而治”以及佛教的“慈悲”等,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西方学者和民众的关注与思考。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更是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的书法、绘画、剪纸、戏曲等,无不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书法艺术以其灵动的线条和独特的韵味,让世界领略到汉字之美;绘画中的山水画、花鸟画,以其意境深远、笔法精妙,吸引了众多西方艺术家的目光;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其精美的图案和巧妙的工艺令人赞叹不已;而戏曲则以其华丽的服饰、优美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建筑领域,中国传统元素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斗拱、飞檐、雕花等元素,常常被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一些国外的建筑师在设计中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将其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感又富有中国韵味的建筑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魅力,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也备受瞩目。
旗袍、汉服等传统服饰,以其精美的剪裁、独特的图案和丰富的色彩,吸引了众多时尚爱好者的喜爱。
在国际时装秀场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风格的时尚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推动了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这些节日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了解和接受。
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武术、太极拳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古筝、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国画(水墨画)(工笔、写意)(花鸟、人物、山水)、敦煌壁画石狮、飞天汉服、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铜镜、水烟袋、鼻烟壶、筷子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麻将、牌九黄包车、长命锁、千层底、刺绣、丝绸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传统元素的应用,如龙凤纹样、万寿图、福字等等,这方面平面设计做了很多尝试。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及其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运用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
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
究竟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呢?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渊源流长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罗很广,以下罗列了小部分元素: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如意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唐装、筷子、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等。
西方室内设计的中国风格案例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一个西方室内设计中国风格案例。
案例中的中式装饰是很传统的,也是有一些中国风特色的。
同时设计师又结合了现代设计的一些元素,给空间赋予了新的意义。
这套西式空间是中式风格,而且设计师还结合了中西风格,所以能体现出很有特点。
设计师对中国风元素的运用比较多,比如古风家具在设计时会用到红木、竹器等材质作为装饰;色彩上也会用些中国色彩来点缀,比如黄色、红色等颜色。
这套西式中式空间采用了一些中式元素来搭配,这些不同主题和风格的设计结合得很好。
在客厅里我们可以看到沙发背景墙和壁纸都用了非常大的颜色呼应图案,整体看起来比较和谐。
一、客厅西式装饰有很多很大气的中式家具款式,像红木沙发、茶几、圆形茶几等。
这种中式家具也有很多不同的花纹设计,比如有镂空造型的纹路和花纹,也有中式花纹,还有中国传统纹饰、传统图案;或者是镂空工艺和雕刻花纹组合起来的纹路。
沙发背景墙使用了圆形图案,让人感觉整个空间都充满中国文化韵味。
圆形图案上面还有花卉、龙凤等图案,整体设计感非常强。
圆形图案上面还有一些小雕刻纹饰;以及中国传统图案背景等。
圆形图案上面还刻有很多花纹,比如梅花、鱼子、牡丹等。
圆形画面的搭配是比较经典的一种装饰方式。
二、厨房厨房和餐厅一样,都用了白色,给人以整洁干净的感觉。
这里采用了中式元素,比如说木纹、石纹等。
白色很干净很简约,而中式厨房更加华丽。
中式厨房台面采用了花砖,而大理石台面则用了仿大理石的材质。
在我们看来,中式厨房会更有中国风一点,但是设计师却并不在意中式厨房的繁复。
我们能看到整体空间还是比较简单干净的,中式元素在这里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三、主卧卧室里没有太多家具,床头都留空,所以不会显得很拥挤。
床头背景墙和床头柜采用的线条走向一致,不影响整体风格的统一。
卧室里还采用了一个白色的百叶窗来装饰空间,百叶窗上带有很多的竹叶纹,能营造出温馨感。
卧室里的灯光也比较柔和,所以这个空间用灯光来营造出睡眠状态。
室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中式元素的风格以及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我国室内设计方面在唐朝已经蓬勃发展,明代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些成果对同时期内其他文化领域里的设计都有影响,很多西式的家具、家居在细节和局部上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
多年来,室内设计师们一直喜欢将中式元素运用到的设计中来,有时是纯粹的中式风格,有些时候则是将中式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如何运用中式风格,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法,中式风格涵盖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传统的佛道文化也颇有渊源。
西方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材料和制造工艺上质的飞跃,这对传统的取材和手工技法是巨大的冲击,但从文化的角度来讲,中式风格的设计是我不变的立场。
作为现代室内空间的设计者,我们有必要把中国元素融入室内设计中,随着全球化的东方潮流和新式古典主义的流行,它又重新发掘出我的中国文化的精脉,并延续到我的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一个民族文化的作用,随着对现代室内空间的认识,它会越来越明显地受益于有灵性的人群。
一、中国元素所包含的内容(一)中式家具每一件中式的家具都是有生命的,虽然或许只是整个空间的一个细节,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西方设计界认为:“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
”时下最时髦的一种家居风格,便是以西方的装饰风格和家具为主,混合入一到两件中式家具,往往产生极美的效果。
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承传,目前还可见到的中式家具,已经是大浪淘沙后的经典,所以也就具备了极高的融合性。
我们在关注中式家具的时候,除了考虑它的材质,恐怕应更注重其内在设计体现出的一种中国人的家居智慧。
案又细分为供案、画案、书案。
供案通常在厅堂中陈设,多采用雕刻作装饰。
案出现在神圣的场合,后来出现的画案、书案则是案类家具的生活化,很能体现中国文人的审美特点。
国外产品融入中国元素材料的例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外产品开始融合中国元素,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国外产品融入中国元素的例子:1. 耐克中国风系列运动鞋耐克是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近年来,耐克推出了一系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的运动鞋,如“爆竹红”、“蔓藤结”等。
这些运动鞋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如红色、金色、山水图案等,让人感受到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同时,这些运动鞋的设计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2. 斯沃琪中国风手表斯沃琪是瑞士著名的手表品牌,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设计著称。
近年来,斯沃琪推出了一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的手表——“星辰系列”。
这款手表的表盘以天干、地支为设计元素,增加了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
同时,这款手表采用了典雅的金色,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非常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3. 苹果“红色主题”产品苹果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在中国市场也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体。
近年来,苹果推出了一系列“红色主题”产品,如iPhone XR红色、iMac Pro红色等。
这些产品采用了鲜艳的红色,寓意着中国文化中的吉祥如意和幸福祥瑞,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文化背景。
同时,苹果还将一部分销售收益捐赠给了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充分展现了对中国文化和社会责任的尊重和回报。
4. 海尔中式厨电海尔是中国知名的家电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近年来,海尔推出了一系列中式厨电产品,如炒菜机、电饭煲等。
这些产品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炒菜方法和煮饭方式,同时加入了智能科技,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烹饪出正宗的中式菜品。
这些中式厨电产品的推出,旨在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传统饮食文化的需求和向往,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总的来说,国外产品融入中国元素,不仅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于本土文化和审美的需求,为产品的推广和市场竞争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元素在外国室内空间的应用中国元素在外国室内空间的应用一、引子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不仅在经济和科技领域有所体现,也逐渐渗透到了室内设计领域。
中国元素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开始在外国的室内空间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来探讨中国元素在外国室内空间的应用。
二、中国元素在外国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方式1. 艺术品在外国的室内空间中,经常可以看到中国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品的装饰。
这些艺术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象征意义,为室内空间增添了文化气息。
2. 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如屏风、紫檀木家具等也在外国室内设计中有所体现。
这些家具既注重实用性,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雕刻和工艺技巧,给人带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
3. 色彩中国元素的色彩在外国室内设计中也得到了应用,如中国红、宫廷金、青花瓷等,这些颜色不仅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层次与立体感,同时也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4. 装饰中国的传统装饰元素如螭首、莲花、葫芦等也在外国室内设计中有所体现,这些装饰元素以其神秘而古典的风格,为室内空间增添了些许神秘和艺术气息。
三、中国元素在外国室内设计中的意义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元素的应用使得外国室内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理念,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 文化交流中国元素的应用在外国室内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更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它让外国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3. 个性化和定制化中国元素的应用为外国室内设计增添了个性化与定制化的元素,使得室内空间更具独特魅力,与众不同。
四、中国元素在外国室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中国元素在外国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一时的热潮,更是一种趋势。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不断崛起,中国文化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元素在外国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作为一个专业的室内设计师,我认为中国元素在外国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非常值得鼓励和支持的趋势。
第33卷第1期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V ol.33 No.1 2020年02月J O U R N A L O F W U H A N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Y F e b.2020 莫里斯纹样中的中国元素孙 弋,张 毅*(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摘 要:莫里斯纹样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性产物,是英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章分析了莫里斯纹样与中英贸易品代表—青花瓷的装饰纹样在图案选题、构图特征与造型手法等方面的共性。
并从时代背景入手,总结出莫里斯纹样中的中国元素形成原因在于:17-19世纪通过中欧贸易,中国元素对欧洲艺术风格产生深远影响;莫里斯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相似性。
关键词:装饰纹样;威廉·莫里斯;中国元素;青花瓷;瓷绘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4X(2020)01-0058-06近代以来,欧洲艺术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在世界文艺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莫里斯纹样作为欧洲艺术设计成果的杰出代表,对中国现代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学术界对莫里斯纹样以及威廉莫里斯的研究不在少数,明确指出了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设计方面的深远意义。
但事实上,在17-18世纪,中国文化也曾在欧洲盛极一时[3],并对莫里斯纹样的形成具有关键影响。
赫德逊在《欧洲与中国》中提到:“在19世纪以前,亚洲对欧洲的影响要比欧洲对亚洲的影响深刻得多。
”[4]中欧的艺术交流和融合主要是通过商业贸易实现,人员物资的往来促使着文化的相互吸收与借鉴,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便是物资,而这往往以形色各异的商品为代表。
在众多研究资料中探讨的商品类型包括:丝绸、茶、香料、白银……等。
可其中所承载的文化要素无一能与瓷器相媲美。
史学家罗伯特·芬蕾,在《青花瓷的故事》一书中对青花瓷对西方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以瓷器,尤其是青花瓷为中心,探讨了中国瓷对西方工艺、饮食文化与生活以及艺术方面的重大影响[5]。
中国设计对西方设计的影响中国设计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影响:1、形式上的影响1753年,伏尔泰将元曲《赵氏孤儿》改编后搬上欧洲舞台。
其后随着台湾影片《卧虎藏龙》、2023年奥运会,APEC会议等文化媒介的轮番视觉冲击。
'中国风'带着新的活力再次席卷全球。
'中国风'的恒久魅力证明了文化的价值。
今天,欧洲纺织品设计以及顶级成衣设计艺术不断运用中国元素焕发出新的活力。
意大利品牌Prada近年推出以中国扎染工艺和中式小立领、盘扣、对襟、斜襟、织锦等元素的设计。
法国品牌YSL推出仿旗袍立领垫肩设计、蝴蝶盘扣、云龙纹饰刺绣等设计。
和18世纪相似,'中国风'的主要推动者还是来自上流社会。
有着70年历史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慈善晚会2023年主题为'中国:镜花水月',并邀请中国人参与总设计与主持。
这对之后的西方知识分子思维方式以及艺术家的审美方式也有很大影响。
其中,包豪斯奠基人密斯·凡德罗,约翰·伊顿均受到过老庄、儒家著作的影响。
无一不能看出其'禅'的思想。
他们这种旺盛的创作能力与广阔的视野尤为值得中国人学习与反思。
中国在专业设计领域还只是个学生。
对此,欧洲人对'中国风'的应用就是一本最生动的教科书。
1、形式上的影响1753年,伏尔泰将元曲《赵氏孤儿》改编后搬上欧洲舞台。
而1998年迪士尼亦将《花木兰》搬上大银幕。
其后随着台湾影片《卧虎藏龙》、2023年奥运会,APEC会议等文化媒介的轮番视觉冲击。
“中国风”带着新的活力再次席卷全球。
和18世纪的“中国热”别无二致,从市井到官邸,从日用品到艺术品,从杂志封面到网络。
“中国风”的恒久魅力证明了文化的价值。
今天,欧洲纺织品设计以及顶级成衣设计艺术不断运用中国元素焕发出新的活力。
意大利品牌Prada近年推出以中国扎染工艺和中式小立领、盘扣、对襟、斜襟、织锦等元素的设计。
国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成果综述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国内外的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综述国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成果,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可以被再利用,以传达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意义。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美国设计师 AA Niu 提出了“文化翻译”的概念,她在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通过重新翻译传统文化元素来传达现代感。
英国设计师 Tom Hunter 则在设计中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以此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二、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国外学者还研究了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时尚感的设计。
例如,荷兰设计师 Jannis van Dijk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龙、凤、纹章等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平面设计作品。
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则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审视和再利用,创造出了极具时尚感的建筑和平面设计作品。
三、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表达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表达也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
例如,美国设计师Steve Martino 研究了如何在平面设计中表达传统文化元素,他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审视和重构来表达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意大利设计师 SimoneToffoloni 则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利用来创造出独特的平面设计作品。
国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1. 汉字的应用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欧美对新中式服饰看法
近年来,中国风格的元素开始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时装秀平台上。
越来越多的时尚重量级人物开始被中国元素的美丽所吸引。
然而,面对当今成熟的中式时尚,一些对中国元素有着深刻理解的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往往能被国内观众所认可。
然而,在早期西方人的眼中,中国风格可以被视为“辣眼”的典范,但这种风格受到外国人的高度追捧。
许多外国人认为中国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中国的汉字。
他们喜欢购买印有中国汉字图案的t恤,而不在乎这些词的含义,就像我们购买在英文印刷的t恤一样。
之前,另一件印有茅台葡萄酒的t恤在国外脱销。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简直是不可理解的。
西方人只停留在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形而上学认知上,如“风格是旗袍、皮带扣、唐装”等。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国际设计师郭培设计的“青花瓷”服装赢得了当时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也是中国元素首次进入时尚的门槛。
西方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作者:邓姗姗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4年第04期
摘要: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整体趋势下,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信息接触和交流现象日益频繁。
在西方,设计师们积极从世界各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并使之转化成永恒的时尚艺术。
关键词:西方设计;中国元素;新中国风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38-001
一、东西文化交融对西方设计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整体趋势下,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信息接触和交流现象日益频繁。
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因而使得这种文化信息的交流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形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和互相消解的信息互动传播模式。
在西方,设计师们积极从世界各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并使之转化成永恒的时尚艺术。
西方文化相对于东方的文化起步比较晚,但在他们内部之间,比如南欧和北欧,东欧和西欧,就是英国、德国内部也有着差异,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先人留下了博大的文化遗产,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与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共同组成了人类文明的两大主干体系。
所以我们应该从差异中寻找灵感,寻找差别,这才是做设计的人应该掌握的。
现在很多西方的设计师都已经开始注重中国元素。
西方现代设计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图形意念、形式节律、色彩风格等几个方面发掘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寻找还未被发掘的“新大陆”。
二、中国元素的含义
什么是“中国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的简单补充润饰,不应该狭窄地定义为宣扬民族主义的旗号,以“中国元素”作为创意语言更不应该视为一种时尚的新名词。
诚然,有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
因为中国文化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会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
典型的具有中国元素的事物就有京剧、脸谱、茶叶、刺绣、中国象棋等等。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出现了“日本元素”、“韩国元素”融入世界。
而2008年的北京奥运
会,我认为中国的元素不会仅仅因为奥运会而展开,而是向世人更好的展现我们中国的文化底蕴。
设计产生以来,人们无时不刻不在探索新的设计,但在这些过程中,仅有少数人的行为或成果成为“流派”。
因为它们首先意识到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探索,这样,他们的成果才被人们接受,被历史承认,所以说,设计是时代的产物。
同时代的设计和建筑、绘画、音乐,甚至于人的生活方式都是环环相扣的,新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开始突破,都是代表未来思潮和发展方向的,设计先驱首先应该是思想先锋,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应时尚的潮流。
三、西方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借鉴运用
其实从17世纪起,西方设计师就崇尚充满异国情调的东方装饰艺术风格,从东方的花朵、竹子、孔雀、窗子格等图案上寻找灵感。
“Chinoiserie”是法语“中国的”,“中国人”的意思,这个词汇在18世纪中期被吸纳到英语中,指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中国风”,形容英国设计师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国题材创造的新形象。
那时欧洲人对“中国风”商品的痴迷程度,不亚于现今中国人对巴黎时装、瑞士名表的追捧。
在中式风格中加入个人理解的不只是Gelbard一个人,纽约室内与家具设计师Jonathan Adler也“试图给传统贴上自己的标签”。
Adler的作品就颇为有趣,抛光的镍制或黄铜制竹节灯和镜子,孔雀羽毛织锦窗帘,展现了他对中式风格的独特诠释,同时又通过简单化和现代感的图案设计,使其更适合城市室内装潢。
他“热爱佛头、孔雀或竹子这些图案,在作品中加入一点这样的元素,是对极简主义的挑战”。
来自伦敦Taylor Howes设计公司的Karen Howes虽然处于另一块大陆,但他在现代装饰设计中借鉴中国装饰风格的想法与Adler不谋而合,他对中式风格用得更有个人特色和现代感。
她在爱尔兰设计的新旅馆,灵感来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茶楼,旅馆内使用天鹅绒装饰,色彩浓重,她吸取了中国传统茶楼中的魅力,但又尽量让它不那么明显,使他的设计看上去更加时尚。
在设计形式、设计风格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没有哪一种流派能够一统天下,也没有什么权威去剥夺某些流派存在的权力,理性与感性是天平的两端,它们谁也不能压倒谁而趋向于某种平衡。
韩美林认为艺术要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依靠民族传统加上现代意识,世界艺术的大同之日就是世界艺术的末日到来之时。
在吸收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摆正两者的位置,中洋结合,以今为主;古今结合,以今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
西方的设计者更加懂得善取我们的文化特点,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中国元素将会在人们的眼前呈现的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摩登携手古典,西方室内设计界狂吹“新中国风”《网络(http://news.xinhuane)》-2013-07-31
[2]备战艺考,最新即兴评述题题库大全-百度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
(http://wenku.baidu.c)》-2012-12-25
[3][设计观点]浅谈设计美学,美编之家,职场《网络(/)》-2013-06-26
[4]如何从设计理论到实践,声色天堂,《网络()》-201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