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性别歧视的体现及成因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中性别歧视的体现及成因

作者:颜妮李光莉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6期

“语言本是人们沟通的工具,没有性别之分,但由于男女的社会分工、性格特色和生理特点不同,每一种语言都深深地打上了性别的烙印。”人是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语言的创造和运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人有男性、女性之分,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性别特征。

语言之中及其背后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两性意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汉语亦如此。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奠基石,它像一面镜子,清晰的反映出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包括传统的男女有别思想。本文从汉语的词汇着手,来探析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汉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体现

1.“他”而非“她”掌控的世界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中,书面上能够区分性别的是“他”和“她”,但特指男性的‘他”同时具有兼指两性的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在不能确认性别时,人们习惯用“他”,而不用表示女性的“她”。如:

(1) 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华盖集续·无花的蔷薇)

(2) 牺牲为群众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众就分了他的肉,散胙。(两地书·二二)

对于男女组成的群体,通常用“他们”而非“她们”来称代,即使是男少女多,也是如此。例如:

(3) 洪常青和娘子军的女战士们星夜固守着山头,他们面临的危险和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在词法构造中,有上位词和下位词之分。男本来只是“人”的下位概念,可是在表示第三人称时,用“人”作为意符,隐隐然“男”与“人”之间可以划等号。“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几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作此区分的必要。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代男性,也可代女性。“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的早期作品。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一时轰动全国。“她”字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称赞,并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其做法是将“他”的人字偏旁的“人”改为“女”,构成他/她(人/女)的男女对称。“女”字在造字之初就表现了对女性的歧视。甲骨文“女”字像面朝左跪着的一个人,上身直立,两臂交叉放于胸前。小篆“女”字像一个人屈膝剑衽为释。这中间所反映出的历史下意识是耐人寻味的。“他们”可以指男性,也可以指男女混合的集体,而“她们”则没有这个资格。此外,一些专指男性的名词也包含了女性,如汉语中的“子”既指儿子,也指女儿,子是不分性别

的。“子孙、子弟”实际上也包括了女性。但“子”用于尊称或贵称时则指男性。以“子”称人,表示尊敬。如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子”的男性专用尊称、贵称,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男子的社会地位。这些都反映出用表示男性的名词或代词表示概括和泛指是很普遍的现象。

2.尊“男”贬“女”

2.1词语的标志

著名的语言学家格林伯格(Greensburg)提出了标志(marked)和无标志(unmarked)理论。语言中的标志现象极为普遍,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标志现象存在。标志现象既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征,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一般来说大部分表示男性的名词都是无标志的。因此,被习以为常地认为是标准的,指男性的词通常也是中性词。而专指女性的时候,则加上女性标记。如表示某些职业词时,女博士、女教授、女作家、女科学家、女司机等类似的说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再有,媒体或者各类大型会议在公布人员名单的时候,通常男性的名字旁无任何标记,而女性的名字旁通常用括号注明“女”。

2.2词语的不对称性

词语的不对称指相对男性与女性对应而言,语言里有用来指称男性的词却没有相对应的用来指称女性的词;反之,语言里有用来指称女性的词却没有相对应的用来指称男性的词。比如:汉语中某些词特指女性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专指男性的词。如当丈夫去世后妻子被称为他的“遗霜”,但却没有相应的词来称呼妻子去世后的丈夫。男子在妻子去世后再婚称“续弦”,其新妻称“填房”,却没有相应的词指寡妇再婚以及她再婚的丈夫。另外,如“泼妇”“水性杨花”“红颜祸水”等都是专指女性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指男性的词语。传统社会所讲的“英雄好汉”,“英雄豪杰”等等似乎是男性的专称。用来指称女性的词是站在男性的认知角度产生的,在深层次上透视着“男本”思想。

2.3词序的不同

我们还可以从词序的先后顺序上看出歧视现象。汉语中很多在表示男女的词语并列出现的情况下,遵守的一般是“男先女后”的顺序规则,如: 夫妇、夫妻、父母、叔叔阿姨、弟弟妹妹、才子佳人、男婚女嫁等。

汉语中有时会出现“他或她”或“他(她)”的用法,但在排列上仍然是男先女后,如:

他(她)是谁?来自哪里?

当然这种用法比较少见,常常是用泛指的“他”来取代“他”或“她”。

这种排列先后虽是一种习惯,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英国语言学家利

奇曾经指出,在关系对立中存在着一个显示倾向性的支配因素。第一个词似乎表示了关系的支

配方向。也就是说,虽然决定两个并列词前后顺序的因素是多样的,但往往是语义上显著的、文化上占优势的一方位于首位,在谈论关系时,人们大都把这个词放在另一个词之前,或者只用这个支配词语。他还指出,对立词语间的这种不平等关系似乎确实有心理上的依据。如果把上面处于并列联系中的两个词调换一下位置,意义虽然没有改变,却显得很别扭,就不那么符合该语言的表达习惯了。

二.词汇性别歧视形成的原因

1.传统文化的影响。

古代汉文化中的男女从一出生就深深地印上了阶级的烙印。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载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的记载。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在中国古代就带有“性别歧视”的标记。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传统观念以及封建礼教长久地压制着妇女。这种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植于中国人的大脑中,并外化为一种汉民族特有的语言性别差异现象。

2.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因素。

经济原因是导致性别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越高, 其相应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随着生产资料和生活方式的更迭, 男性逐渐被推上社会的主导地位。“男权中心”便成为一种社会秩序及行为规范,男性成为人类文化的最高代表,成为社会的主宰,女性则处于从属、陪衬地位。男性主宰一切,这样的变化必然要反映到语言中来。

3.生理与心理因素。

生理学研究认为,女性在体力的持久性方面比男性强,因此,在从事琐碎的家务方面,女性大多表现出了比男性更多的耐力。从女性心理方面看,长期以来,男性意识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在这样一个男权主导的社会里,许多女性已习惯了将自己定位为男性的附属。West和

Zimmerman(1998)认为,女性并不是生来就受到男性的控制,处于社会的底层,而是受到太多的社会规约的影响。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