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用药--护理版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54
药物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护理措施在医疗工作中,药物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护理工作,它涉及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良好的药物管理可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减少用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管理护理措施。
1. 药物嘱托首先,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时必须明确嘱托患者,并详细写明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用药频次等信息。
这些嘱托内容有助于患者和护士正确理解和执行医生的用药意图。
2. 药物核对护士在给患者配药时需要进行药物核对,确保所给药物与医嘱一致。
核对内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规格、批号等,这一步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基础。
3. 药物存储药物存储是药物管理中的关键一环。
护士应按照药物属性进行分类,并将药品放置于指定的存储区域,避免交叉污染或药物失效。
此外,药品的保质期也需要被仔细记录和监控,及时清理过期药品。
4. 药物标识药物标识内容必须清晰明了,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等信息。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混淆用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5. 药物给药给药环境要保持整洁,并避免感染交叉。
护士在给药前应正确洗手,并佩戴好手套,以防止细菌污染。
同时,护士也需要关注给药途径的准确性,如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
6. 药物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用药情况是药物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护士应及时、完整地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以及患者反应等信息,有助于医生随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7. 药物教育药物教育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传授正确的药物知识,包括药物的名称、用法、副作用等,以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并按照医嘱正确用药。
8. 药物评估护士应定期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疗效评估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通过药物评估,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与医生进行沟通,并及时调整药物方案。
总结而言,药物管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药物嘱托、药物核对、药物存储、药物标识、药物给药、药物记录、药物教育和药物评估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早日到来做出积极努力。
手术室安全用药护理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已成为医院的重要部门。
手术室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节奏快,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率高。
其中,安全用药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用药护理质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手术室安全用药护理措施。
一、用药前评估1. 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床号、住院日期、诊断、过敏史等,确保用药安全。
2. 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用药史、手术史、输血史,以及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3. 评估患者药物耐受性: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合理选择药物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4. 评估药物相互作用: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二、用药过程中护理1.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查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给药时间、给药途径,确保用药准确无误。
2. 观察患者反应: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3. 控制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因输液过快导致的不良反应。
4. 保持输液通畅:确保输液管道畅通,避免药液渗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5. 用药记录:详细记录用药时间、剂量、患者反应等,便于后续查阅和处理。
三、用药后观察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因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2. 观察患者伤口: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3. 了解患者主观感受: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疼痛、恶心、呕吐等,以便及时处理。
4. 观察药物疗效: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疗效,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四、药物管理1. 药物储存:严格按照药物储存条件,确保药物质量。
如冷藏药物需放置在冰箱内,避光药物需放置在暗处等。
2. 药物分类:将药物按照种类、作用、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便于查找和管理。
正确安全用药护理指引1.护士应掌握呼吸科常用药物如抗凝剂、止血药、抗生素、平喘药和血管活性药等的种类、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并按病情、药性挂相应的警示卡。
2.每使用一种新药物科室必须组织学习,护士使用新药前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该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毒副作用。
3.正确执行医嘱,合理使用药物。
对医嘱有疑问时,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4.遵循安全注射原则,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九对”。
5.坚持药物现配现用,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掌握药物半衰期和血药浓度,按医嘱要求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6.抗菌药物使用前必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及其家族史,按要求进行过敏试验。
过敏试验阳性,要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做好记录和交接班,床头挂过敏药物警示卡。
7.评估患者前次用药后的药效、副作用,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
给药中、给药后做好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记录,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8.抗真菌药物需单通道给药,不能将此静脉输液袋串联在其他静脉给药通路中, 注射液前后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脂质体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和利奈唑胺)静脉给药时使用无滤网的输液管,避免在PICC通路给药,并在床头挂“输液去滤网”和“留置PICC管”提示卡。
9.根据病情和药物作用要求控制静脉输注速度,限速者在床头挂控速提示卡,预防用药不良事件发生。
附:呼吸科常用药物使用观察护理一览表抗真菌药和抗生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呼吸科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奎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茶碱类药物抗凝类药物止血药物类血管活动性药物11呼吸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