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下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改革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下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改革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下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改革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下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改革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下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改革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框架下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和改革

摘要:幼儿园时期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具体而言,课程的设置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决定性意义,只有对现有幼儿园课程不断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并探索出一条正确的课程设置的体系,才能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依据《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结合相关实践教学经验,对于当前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的道路,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相应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设置;幼儿教师;教学质量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这一作为人生教育起点的教学阶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教育部颁布了《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于当前幼儿教学指明了道路,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需要各地幼儿园在实践中准确的把握,并有效的实施。

一、《指南》对于幼儿园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具体要求

《指南》是现代先进的幼儿教育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对于幼儿园课程设置和实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对于幼儿学习品质和有效的掌握幼儿学习特点和方式等内容进行规定[1]。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地围绕《指南》的相关要求和目的,将其作为有效的进行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要求。《指南》的相关要求见表1。

表1 《指南》对于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具体要求

课程要素和目的《指南》的具体要求

课程指导思想以保障和促进幼儿全面、高素质发展为最终目的

对于幼儿参与的认识幼儿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对教师作用的认识教师应当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绝非主导者设置课程遵循的依据在相关要求下,按照本园实际情况设立

课程进展的方式将幼儿作为主体,师生共同努力课程的内容具有生活性,并且对于幼儿的素质有着提升课程的实施方法要坚持研究和体验为主的实施方法

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要重视幼儿个体的差别,科学的进行评价

课程进行的形式要坚持动态和发展的原则

支持课程进行的资源要注入多远、生活化的内容,支持课程进行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指南》中对于幼儿的主体作用进行了高度的强调,并且指出了传统幼儿园教学模式、思维和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根据《指南》的要求,幼儿园的领导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自身课程的设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客观的审视,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设置和进行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如今,我国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和课程设置获得了极大地发展,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客观而言,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需要正视这些缺陷和不足,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期最终促进我国幼儿园教学的进行和发展。

(一)课程理念和实践存在着偏离

就本质而言,课程的实施,应当是在课程理念的具体指导下方才能得以进展,但是,在实践中,这一情况并未得到实现。许多幼儿教师在教育中随意性较大,且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过多的重视幼儿的成绩和对知识点的掌握,而绝非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启发。

(二)课程的研发和设计要立足实践

优秀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方式,必须以实践作为基础,没有真正的教学实践,再好的课程设计也无法取得实际的价值。当今,幼儿园设置相关课程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借鉴甚至照搬优秀幼儿园的课程,二是组织骨干教师和幼儿教

育专家进行课程的编写。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课程的先进性,但是,很容易导致教学第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不适应,无法掌握其中的内涵[2]。此外,这种较为先进和新颖的课程多是针对于基础较好的幼儿,因此,也不一定适合幼儿的真实情况,教学效并不能完全达到,有时甚至成为“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新颖而新颖”的形象工程,最终流于形式。

(三)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成为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的“命根”,因此,在这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思想的影响下,家长和教师不断地进行对于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例如加减法、应用题、古诗词背诵等。

但是,作为人生成长的起点,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未来人格的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单纯进行生硬的知识灌输,对于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当给予正确的认识,并给平衡成绩和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应试和学生自我爱好的矛盾[3]。

三、在《指南》要求下对于幼儿园课程进行改革和建设的相关建议

在上文中,对于当前幼儿园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了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将在《指南》的框架下,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正确的认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幼儿园和教育部门应当积极的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学习,改变原有的思维,杜绝经验主义和随意性教学,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的明确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指南》的要求下进行相关的实践。

(二)加大对于幼儿园的财政扶持

如今,在教育领域中,财政的支持力度存在着两个“一头沉”的问题,即对于高等教育投入多,对于幼儿教育投入少;对于公立教育投入多,对于私立教育投入少的问题。许多幼儿园财政扶植力度不够,必须自负盈亏,在这种情况下,院方就无法真正的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相应的建设。相应的,科学、有效的进行课程设置和实施就成为一句空话,这也从本质上影响到了幼儿教育的有效进行。

对此,教育部门必须给予正确的认识,真正、有效的投入相应的资金,促进幼儿园教学的发展。

结束语

如今,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转变为幼儿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对此,幼儿园的管理者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紧密的围绕《指南》的要求和方向,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积极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实践,促进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

[2]马延菊.浅谈幼儿园科学课程资源的理想建构——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3(2):26-27.

[3]姚慧.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的内涵与路径探索——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课程的要求[J].上海教育科研,2015,7(2):91-9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