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
- 格式:ppt
- 大小:6.90 MB
- 文档页数:41
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教案说明:1、授课班级为2007级园林花卉专业学生,授课时间为2007年的十月份。
2、教师使用的参考教材有《园林植物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植物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森林植物》(中国林业岀版社)。
学生使用的教材为中国科学技术岀版社的《园林植物学》。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花的主要结构,提问复习旧课并导出新课。
这样通过图片的刺激使学生对新知识引起特别注意。
新课讲解:第九章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第二节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过程看图激趣,质疑引入3分钟28分钟(具体分解如下)一、雄蕊(stamen)的发育与构造雄茫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药是产生花粉粒的地方,是雄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花药(anther)的发育与构造花药的早期是一团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外而有一层表皮包被。
在表皮下而四隅处出现核大、质浓的抱原细胞。
{表皮►一团具分裂能力的细胞表皮(epidermis)出现--- ►泡原细胞壁细胞分裂适砸细胞—> 花粉粒7分钟以讲授法为主花药与花粉粒的发育是难点,通过放女媒体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刺激.同时在黑板上画发育简图和结构图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以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绘图的基木技能。
纤维层:通常一层细胞,成熟时木质化中层:1 一一数层,逐渐解体和被吸收> 花粉囊壁J绒毡层:含丰富的养料供花粉粒发育时用.被吸收丿发育过程简图如下:课前2分钟组织教学(二)花粉粒(pollen grain)的形成与发育花粉製壁发育的同时。
分裂减数造他细胞——►花粉母细胞(2N)——►四分体(N)分离(小砲子母细胞)形成壁——►外壁和内壁分裂——2个子核{生殖孩营养核生殖分裂细胞「精子L精子—►营养細胞(三)花粉粒的形态.构造及生命力1、形态:一般多成球形、椭圆形、三角形或长方形等。
2、大小:直径10 -------- 50um之间。
10分钟以讲授为主.配合女媒体图片。
第四章生物的生殖
教学目的:1.了解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
2.掌握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
教学重点: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
教学难点: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
一、无性生殖
1.营养生殖
①裂殖
②芽殖
2.孢子生殖
二、有性生殖
1.同配生殖
2.异配生殖
3.卵式生殖
第二节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发育
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1.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
2.胚囊的形成和发育
3.开花和传粉
①开花
②传粉(自花传粉、异花传粉;风媒花、虫媒花)
4.花粉萌发和双受精作用
5.种子的形成
①胚的发育(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胚的发育)
②胚乳的发育(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
③种皮的形成
6.果实的形成
7.种子萌发与幼苗的形成
①种子的休眠与寿命
②种子的萌发及其条件(萌发条件、萌发过程和幼苗的形成)二、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第三节哺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一、哺乳动物的生殖概述
二、受精
三、胚胎发育
1.卵裂和囊胚、原肠胚形成
2.胚层的分化(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3.胎膜与胎盘
①胎膜(羊膜、卵黄囊、尿囊、绒毛膜)
②胎盘(散布胎盘、绒毛叶胎盘、环带胎盘、盘状胎盘)
四、胚后发育
1.直接发育
2.间接发育
五、衰老和死亡
1.概念
①衰老的定义
②死亡的定义(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
2.动物的寿命
3.衰老的征象和衰老理论。
植物的生殖与繁殖方式植物作为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多种独特的生殖与繁殖方式。
这些方式既包括有性生殖,也包括无性生殖,通过这些方式,植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后代。
一、有性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配子的结合形成新个体。
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包括花粉和胚胎囊的形成。
花粉是植物生殖细胞的一种,它是雄性生殖细胞,通过传粉媒介(如昆虫、风等)将花粉粘附在雌蕊上,然后花粉管和花粉中的雄性生殖细胞向胚胎囊中的卵细胞进行授精,形成受精卵,最终发育成种子。
2. 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孢子形成新个体。
在蕨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会形成由细胞构成的囊状结构,这些囊状结构叫做孢子囊,囊中产生的孢子会散播到周围环境,当孢子遇到适合的环境条件时,会发芽生长成为新的蕨类植物。
3. 裸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裸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花粉和胚珠的结合形成种子。
花粉通过传粉媒介到达雌蕊上的胚珠,通过授精作用形成胚胎,最终包裹在种子内。
二、无性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无配子结合的方式,直接将体细胞分裂、分化为新个体。
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有以下几种:1. 蔓延与匍匐生长一些植物,如草本植物和多叶植物,能够通过地下茎或地上茎的延长来繁殖新个体。
这些茎会在地下或地上生根并发芽,形成新的个体,保证种群的扩散和生存。
2. 根状茎的萌蘖根状茎的萌蘖是一种植物生殖器官的特殊性形态,它可以从根状茎的节上发出侧芽,这些侧芽可以通过生长形成新个体。
3. 分株和分蘖某些植物能够通过主茎的分裂产生新的侧枝,这些侧枝渐渐独立生长,成为独立的个体。
4. 节间的萌发一些植物的节间(茎的两个叶或芽之间的部分)能够分裂出新的侧芽,这些侧芽可以生长为新的个体。
5. 垂直茎的生根有些植物的茎的顶端可以发生生根现象,当这些顶端向地面倾斜或接触到湿润的环境时,会生根并扎根,形成新的个体。
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教案说明:1、授课班级为2007级园林花卉专业学生,授课时间为2007年的十月份。
2、教师使用的参考教材有《园林植物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植物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森林植物》(中国林业出版社)。
学生使用的教材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园林植物学》。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花的主要结构,提问复习旧课并导出新课。
这样通过图片的刺激使学生对新知识引起特别注意。
新课讲解:第九章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第二节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过程一、雄蕊(stamen)的发育与构造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药是产生花粉粒的地方,是雄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花药(anther)的发育与构造花药的早期是一团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外面有一层表皮包被。
在表皮下面四隅处出现核大、质浓的孢原细胞。
纤维层:通常一层细胞,成熟时木质化中层:1——数层,逐渐解体和被吸收花粉囊壁绒毡层:含丰富的养料供花粉粒发育时用,被吸收课前2分钟组织教学看图激趣,质疑引入3分钟28分钟(具体分解如下)7分钟以讲授法为主花药与花粉粒的发育是难点,通过放多媒体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刺激,同时在黑板上画发育简图和结构图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以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
发育过程简图如下:(二)花粉粒(pollen grain )的形成与发育花粉囊壁发育的同时。
(三)花粉粒的形态、构造及生命力1、形态:一般多成球形、椭圆形、三角形或长方形等。
2、大小:直径 10——50um 之间。
3、构造:10分钟以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图片。
成熟花粉粒又叫雄配子体,要强调,重点掌握雄配子体的结构。
同时向学生说明2-细胞花粉和3-细胞花粉。
5分钟以学生为主,看图片,师生共同总结。
雄配子体结构为重点,要求学生会画结构简图。
4、生活力自然条件下,大多数植物的花粉从花药散出后,只能存活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
利用超低温(-192℃的液态空气或-196℃的液氮),真空或低氧分压以及快速冷冻干燥等方法,可以延长花粉生活力。
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提供氧气、食物和美化环境之外,还具备多样化的生殖方式。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它们各具特点,为植物的繁衍和适应环境提供了多样的策略。
一、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无需与其他个体结合就能繁衍后代的方式。
这种方式常见于许多植物,包括绝大多数的绿色植物和一些低等植物。
1. 藻类的无性生殖藻类是一类原始的低等植物,它们通常以孢子形式繁殖。
藻类植物的生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随后通过水流散布到周围环境中,找到适合生长和繁殖的地方。
这种方式既快速又高效,能够迅速扩大藻类种群的规模。
2. 蕨类的无性生殖蕨类植物的无性生殖主要依靠孢子的产生和散布。
在蕨类植物的叶片上,常有一些小斑点,这些斑点中的孢子就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
当环境条件合适时,蕨类植物会释放孢子,孢子在风的作用下散布到周围环境中,开始新的生长和繁殖。
3. 苔藓植物的无性生殖苔藓植物是地衣、藓类和角苔类植物的总称。
苔藓植物通常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在无性生殖中它们主要利用的是落地的枝状茎。
这些茎上的细胞会分化出新的植物体,并最终发育成新的苔藓个体。
这种方式使苔藓能够适应湿润的环境,快速繁殖。
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与其他个体结合产生后代的方式。
这种方式除了能够使植物种群变得丰富多样外,还能增强子代的适应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指花粉与胚珠结合形成种子的过程。
花粉是被子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胚珠则是雌性生殖细胞。
当花粉通过风、昆虫或其他媒介到达胚珠时,两者结合并发生受精作用,形成种子。
种子具有保护胚胎和提供营养的功能,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存活和传播。
2. 裸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裸子植物是一类种子植物,主要包括松树、杉树等。
它们的有性生殖方式与被子植物有所不同。
裸子植物的花粉和胚珠并不包含在花朵中,而是分别位于雄性和雌性的球果上。
花粉通过风的作用散布到雌性球果上,完成受精过程。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1.5-1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目录 (1) (3) (4) (8) (11)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1.传粉的概念被子植物开花时,容易看到的现象是萼片和花瓣渐渐张开,雄蕊和雌蕊显露出来;不容易看到的变化是雄蕊伸长,花药裂开,与此同时,多数植物的雌蕊也伸长,柱头分泌黏液。
所有这些变化都为传粉作准备。
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作传粉。
2.传粉的方式:(1)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作自花传粉,如豌豆花的传粉方式。
(2)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作异花传粉,如棉花的传粉方式。
3. 异花传粉的途径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可将花分成两类:(1)虫媒花:桃、月季、橘、油菜等植物的花主要靠昆虫传粉,这样的花叫作虫媒花(一般花瓣大而鲜艳、芳香、甜的花蜜、花粉粒较大、有黏性)。
如桃、牡丹、苹果、油菜等植物。
(2)风媒花:玉米、水稻、杨、榆等植物的花主要靠风力传粉,这样的花叫作风媒花(花粉多而轻,柱头常分叉或成羽毛状,并且伸到花瓣外面,能分泌黏液)。
像玉米、水稻、杨树、榆树等植物的花。
4.人工授粉自然状态下,如果植物在开花期间因各种原因而使传粉受阻。
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
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达到预期的产量。
人工授粉是用人工的方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将花粉传授到雌蕊柱头上的技术。
这一技术在植物杂交实验、植物育种和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二、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1.花粉管萌发: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
花粉管沿着花柱伸向子房生长,一直到达胚珠。
同时花粉管内形成2个精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例如:种子繁殖(受精卵→胚→种子)。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为: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无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克隆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嫁接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2.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
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XXX。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被子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目的与要求:观察了解花药的解剖构造和发育过程,观察子房和胚珠的的解剖构造,了解胚珠和胚囊的发育过程,观察花粉粒的萌发一. 实验内容:1. 观察百合花药构造。
2. 观察百合子房构造。
3. 观察荠菜胚的构造。
4. 人工培养花粉粒萌发。
二. 实验器材与药品:显微镜、擦镜纸、吸水纸、镊子、解剖针、培养皿。
百合(Lilium brownii)花药及百合子房横切面永久封片、荠菜子房纵切片。
毛茛、丝瓜(Luffa)等植物成熟的花朵。
花粉萌发培养基。
三. 实验步骤:1.百合花药的结构百合花药有四个花粉囊,花粉囊在花药的四个角,成熟花药的花粉囊充满花粉粒。
花药的发育初期结构较简单,最外层是表皮,其里面仅有一些相似的分生细胞组成,随着花药的发育,分化成花粉囊和药隔。
花粉囊外为囊壁,由表皮、纤维层(外)、中层(中)、绒毡层(内)组成。
表皮是一层排列紧密的扁平细胞;纤维层是一层较大的细胞,花药成熟时,纤维层细胞除了和表皮层接触的一面及径向壁外,都发生斜纵向条纹状的次生增厚,并木质化;中层由一至数层细胞组成,细胞长方形贮有淀粉和营养物质,通常在花药成熟过程中解体;绒毡层通常只有一层细胞,细胞较大,细胞质浓,双核或多核,此层细胞对花粉粒的发育起重要的作用,成熟花药的绒毡层往往解体。
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横切片,以了解花药的发育过程和内部结构。
(1).花粉母细胞时期的花药:这一时期花粉囊内的造孢组织已发育为花粉母细胞。
在切片中,花粉母细胞呈多边形,排列紧密,没有间隙,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在花粉母细胞外围的花粉囊壁的各层都已分化,可见一层表皮层,一层纤维层,二至三层中层和一层绒毡层,各层细胞中都积累了许多淀粉粒。
(2).减数分裂期的花药:此时花粉囊内的细胞变圆,相互分开,细胞内可见明显的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各个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不同。
此期花粉囊壁的结构变化不大。
(3).四分体时期的花药:这时每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成为4个不分开的子细胞,称四分体,每个细胞为一球体的四分之一,具有一个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