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道家养生术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一)中国道教养生秘诀目录:一、导引行气二、守静三、挖掘生命体的奥秘四、回光返照五、呼吸停止后的神通六、超人的养生法七、遗精与走八、睡功修炼佛教称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人的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所以希望人看破红尘,对人生不要有什么留恋。
与此相反,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因为它认为,人只有有了生命,才能享受人世的种种乐趣。
如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就说:“凡人之所汲汲者,势利嗜欲也。
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千,非我有也。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直截了当地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
”正因为道教重视生命,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所谓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是让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更好、更多地享受生命。
也正是为了提高这一生命质量,道士们在几千年的修炼实践中,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极广,诸如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内丹、外丹、房中等等都属于道教养生术的范围。
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如行辟谷术,你就可以省去营求饮食带来的烦恼,同时还能使你身轻体健;如行胎息术,你就可以不用呼吸,同时又能去除各种顽疾;如行内丹术,在身体中就能充实生命根本,使你容光焕发……当我们以这种态度来看待道教养生术时,便会发现,行气导引对于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确实有其神奇功效;静坐存思对于获得心灵的宁静,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病诸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特殊的疗效;内丹术对于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络、防止疾病侵袭更是匪夷所思;房中禁忌则为我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性保健知识……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道教养生术的有关内容,澄清人们对气功的种种误解和迷惑,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导引行气--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导引,又称“道引”。
道家养生十二式道家养生,注重平衡身心,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道家养生理念中,有十二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第一式:顺应自然。
道家认为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以此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第二式:饮食调理。
道家养生强调饮食调理,主张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和过饱,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平衡。
第三式:运动养生。
道家提倡适量运动,如太极、气功等,以柔和的方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第四式:调节情绪。
道家认为情绪波动会影响身体健康,建议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消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第五式:养生保健。
道家养生注重预防和保健,倡导每日锻炼身体,保持规律作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第六式:睡眠养生。
道家认为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十点前入睡,早晨五六点起床,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第七式:精神修养。
道家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修炼内心,修养精神,保持心境平和,远离烦恼和纷扰,保持身心平衡。
第八式:适度劳逸。
道家认为适度的劳动可以锻炼身体,但过度劳累会伤害身体,建议工作之余适当休息,保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第九式:戒除不良习惯。
道家主张戒除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熬夜等,有害身体健康的行为,要及时改正,保持身体的清净。
第十式:调理气血。
道家认为气血畅通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建议通过调理呼吸、锻炼身体、保持情绪稳定等方法,促进气血运行,保持身体健康。
第十一式:保持心态年轻。
道家认为心态年轻是延年益寿的关键,建议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第十二式:与自然共生。
道家养生强调与自然共生,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十二式是一套综合性的养生方法,涵盖了饮食、运动、情绪、睡眠、精神、劳逸等多个方面,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道家养生之道简单易学的八种道家养生术(7)道教五脏调养秘法中医养生既重视道的层面,也重视术的层面。
道教五脏调养秘法,言简意赅,道术合一。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肝属木,为将军之官,在志为怒,为刚脏,体阴而用阳。
所谓“刚”,有刚强躁急之意。
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情绪变化,特别是忧愁思虑最易导致肝郁气滞;急躁易怒最易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扰,二者都会影响肝的功能而导致疾病。
因此,在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则无肝风内动、肝阳上扰之虞,肝木自宁而不伤。
动静以敬心火自平心属火,为君主之官,具有主导和统率全身各脏腑功能活动,并且使各脏腑相互协调,人们的聪明智慧,都是从心产生出来的。
各种情绪变化都容易扰动心神,因之《黄帝内经》有:“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论述。
所以,无论你身居何等位置,举止动作都要恭敬有理,保持心绪的宁静平和,如此则心火不起,五脏六腑各得其位,人自然祥和。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脾属土,为人体后天之本,主消化吸收饮食物,保证人体的营养供应。
但是,饮食要有节制,不过饥过饱,挑肥拣瘦,更不能过度贪图口腹之欲,否则损伤脾胃,运化不力,酿湿生痰,阻遏中焦,百病丛生。
“一顿吃伤,十吨喝汤”,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肺在五行中属金,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但“多言耗气”。
因为人说话发声,出于喉,却是气之用,言语诵读是会耗气的。
孙思邈的养生经验也要求人们“莫多言”、“多言则气乏”;宜“少语”,少语则气得以充养,不致无谓地耗散。
因此,调整气息,沉默寡言,不胡言乱语是保肺养气的要务。
道家养生功的功法有哪些介绍(2)道家养生功的功法介绍第七步:龙虎二炁翕聚收光法法诀龙虎精,乌兔髓,凝结翕聚炼光辉。
坎离交媾天地泰,戊己合时成刀圭。
三花聚顶三心天,四相和合万象飞。
皓月当空心宜静,慧光远去意莫随。
玄关走,眼莫追,休教前功一风吹。
凝神聚光急收剑,子卯午酉子收回。
津液为主气当伴,眼鼻同吸意同归。
送归土釜牢封固,日月合并照紫微。
功法详解此七步功夫是日月合并,守中抱一,翕聚祖炁,聚光、炼光、收光之法,道家也谓之炼丹法。
千峰老人曰:“守中抱一是全功,祖炁聚会性命同,坎戊离已日月合,龙虎二体光中升。
”又云“守中抱一,日月合并之功也。
离己是日光,坎戊是月精,此龙虎二炁也。
天地之交精,日月之交光,盘旋于祖窍之前为混元真一之精,此即是精炁神聚在一处,三家相见,四相和合归一,心空意空,无他无我,祖窍之前真气曰太极,曰金丹,曰元觉,先天乾坤,后天坎离,实为四个阴。
”从初步收心求静到四步为下手法。
从五步到九步为炼丹法。
此七步功夫是在前六步的基础上通过小周天转法轮采药收炁降龙、开八脉、下手炼精化炁、文武火、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等非只一次的自身采补。
此时身上百病皆无,神清目明,精炁神足,三花聚于目前,如皓月当空,这即是玄关。
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也。
丘祖云:“但著在形体上摸索皆不是,亦不可离形体而外向寻求,因其机发始成窍,机息复渺茫。
”《性命圭旨》云:“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工夫。
”千峰老人曰:“静极玄关出现,若有一念使落后天,倏然不见一无所有。
如再求之,了不可得,因著色相之故。
”此时必须存无守有。
所谓存无是存无为,无人无我,忘心忘形,万籁俱寂。
所谓守有,即守中抱一,在虚极静笃之时,一轮明月出现目前即玄关。
道家养生功的功法介绍第八步:蛰藏炁穴法诀朝北斗,对明星,吸呼绵绵意守中。
回光返照炁自动,一点一点意引行。
下降不可过丹田,上升只能到绛宫。
久动而静炁入窍,大定得之蛰藏功。
心肾交,神炁凝,气归元海寿无穷。
乾坤日月要和合,戊己坎离交姤升。
道家养生医疗功第一节梳头姿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已学纯阳内丹功者,以站无极桩为好,但不可闭眼,本功不要求闭眼。
呼吸:自然呼吸。
全套功法都是自然呼吸。
功法: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并弯曲。
用十指梳头,从前额发际处,向脑后梳,为一次,重复梳八次。
第二节揉头和拍头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先炼揉头,双掌放在头部前面,从头部前面,轻轻向脑后揉摩,为一次,重复揉摩八次。
揉头时,双掌要柔和,但要稍微用点力。
再用左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来回揉摩,重复八遍。
又换为右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揉摩八遍。
接着炼拍头。
拍头时,双掌放在头部前面,还是从头部前面,轻轻拍向脑后,为一遍,重复拍八遍。
又接着,左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
又换为右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
拍头时,只能微微用力,绝不可力重,以免引起头昏。
通过梳头、揉头和拍头等功法,可使头部气血通泰,脑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以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工作效率。
对预防脑膜炎、脑瘤等疾病,也有积极意义。
同时还可使白发转青,常葆青春。
第三节擦面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两手掌合拢,轻轻摩擦,直到两手掌发热。
并将两手掌捂面,先按顺时针方向,擦面八圈。
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擦面八圈。
擦面可活动面部肌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使面部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
久炼,可使面部红润,有光泽。
同时,十四经络,皆通于面。
常擦面,有利于全身经络的疏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细胞活力,以提高人体素质。
此外,还可常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擦面。
常擦,可使面部白嫩。
这是道家注颜术之一。
第四节鸣天鼓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双掌跟捂耳,但不可按得太紧。
两手中指端按住风池穴(后颈窝两边凸陷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并拢,食指放在中指上。
接着,两手的食指用力(但不可用力太大)往下弹;弹后,食指又放在中指上,再往下弹。
如此重复八次。
弹时,会听到咚咚的响声,像敲鼓一样,谓之鸣天鼓。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道家十大养生方法是道家传统的保健保养方式,是继承和传承了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与中医和太极拳等养生技术相互配合,达到身体健康和长寿的效果。
以下是关于道家十大养生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1. 静坐养神:道家养生讲究调整身心,静坐养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静坐养神的核心在于调整呼吸和意念。
通过静坐培养身心平衡和内心安宁,让身体得到放松,达到治疗和调养身体的作用。
2.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方式,它是一种用模仿禽鸟动作的方式进行的锻炼。
此举动可以调节呼吸,增强体力和呼吸系统的运动量,它适合中年人以上的人们,特别是为关节、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
3. 水疗:水疗就是利用水的热和冷来治疗身体的方法。
道家认为,水是五行之一,有通达经脉、排毒、活血、保健补肾等功效。
早晨起床用温水漱口,可以养肝护肾,低压,早上用凉水洗脸,可以养肺润肤,保持皮肤的湿度。
4. 行走静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忙碌和疲劳,行走和静坐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心疲劳,释放压力。
尤其是在户外行走,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
5. 古琴演奏: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既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也可以作为养生的一种手段。
古琴演奏需要注重身心的调整和呼吸的协调,有调理心情、降低血压、安定情绪等好处。
6. 药膳调理:药膳是兼有保健保养功效的食物,它可以滋养和修复身体,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药食同源的理念不仅仅是滋补身体,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养生观念,如快乐、幸福、思考和修行等。
7. 医理养生:道家的医理养生认为,一个人的生命长度和生活的质量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先天质量、后天环境、饮食习惯和修行养生。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身体和修行强化个人的内部心态,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生命延续。
8. 按摩推拿:指用手的力量,按摩、揉捏、推拿、瘦脸等手法配合如针灸、耳穴按压、拔罐、火罐等方式对人体的经络、穴位以及软组织等进行按摩,来达到平衡人体气血,调整人体器官机能的保健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道家养生,是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平衡的一种生活方式,旨在通过修炼身心,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道家养生方法极其丰富多样,从饮食、运动到心理调节,皆有独特之处。
本文将介绍十种道家养生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静坐冥想静坐冥想是道家养生的基础方法之一。
通过坐定闭目,专注于自身的呼吸以及内心的平静,可以增强身心的稳定性,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每天坚持静坐冥想,对于保持身心的平静与内心的宁静非常有益。
二、养生食物在道家养生中,养生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教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推崇清淡、纯净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
三、太极拳太极拳是道家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太极拳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柔软度,同时调和体内的阴阳能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四、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具有道家特色的养生健身运动。
它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包括虎、鹿、熊、猿、鸟。
通过练习五禽戏,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平衡力和协调能力,同时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五、听音乐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可以调动人的感情和情绪,舒缓身心。
道家养生中,特别推崇以自然风景、清幽宁静的音乐为主,如山水画、古琴音乐等,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疲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六、修炼道德道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
要想养生,首先要修心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七、心理调节道家养生方法还包括心理调节。
道教注重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通过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例如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进行呼吸调节等,有效缓解压力,提高抵抗力。
八、戒除毒品道家强调“戒欲”,包括戒除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毒素。
其中,戒除毒品是道家养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1.修补免疫系统
舌顶住上颚、舌尖要顶住上门牙,然后轻轻的把肛门提起。
调整呼吸:吸气时要默念“静”这个字,呼气时要默念“松”这个字,吸气和时候相当于头部静,呼气的时候相当于头部松,然后再吸气的时候面部静,再呼气的时候面部松,每天坚持中桩半个小时,就会很少感冒。
这一天的工作精力和时间精力都会特别好。
中桩减肥,高桩增肥。
低桩九十度,减肥效果更好,低桩用于武术训练,中桩用于养生训练。
高桩对于老年患者、慢性病的一种恢复的训练。
收势对治疮特别好、治疗妇科疾病的效果非常好,收腹、提肛、脚要抓地。
保持三分钟
2.鼻腔调节技法——不感冒,不流鼻涕
深吸气,夹紧鼻翼,憋住,喷
2.驻颜术
首先要和意念配合。
布气磨面,把那个气灌注双手。
双手用力摩擦,双手越来越快,越来越热,然后覆盖在面部,保持三分钟,力度在适中。
不要把感觉停留在表皮,三分钟之后再转一个意念,想到自己的面部已变成12岁以前,然后又过了三分钟,自内而外的缓慢的画圆弧九周,很慢地,轻轻贴到面部。
3.睡眼
睡觉之前要烫热水澡、烫半个小时。
感觉背后有热感的时候。
4.辟谷,辟除五谷。
对于癌症和糖尿病、心脏血管。
皮肤的美容,辟谷期间在洗冷水澡。
能够减肥,一般是十五到三十斤。
十五天左右。
五谷即粟(稷)、豆(菽)、黍、麦、稻。
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俗名分别指:黄米、谷子(北方俗称小米)、水稻(俗称大米)、小麦(制作面粉主要用料)、豆类。
道家养身十法展开全文道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虽然人类的身体状况会变化,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但有些养生的方法却是不变的真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2、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
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3、气以行血血以补气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
相火旺,真阳耗。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
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4、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
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
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
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
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
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5、动生阳静生阴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
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6、不能盲目补气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
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7、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
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著天地的精华。
8、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道家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调养身心,延年益寿。
在道家养生理念中,有许多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道家养生的二十种方法吧。
1. 饮食调理,道家养生强调饮食调理,主张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肉类和油腻食物。
2. 定期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道家主张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3. 调节情绪,道家认为情绪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情绪波动。
4.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道家养生强调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 饮食药膳,道家药膳烹饪注重食材的搭配和烹饪方法,有利于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6. 气功养生,道家气功练习有助于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7. 禅修养生,通过禅修可以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平衡身心。
8. 身心调和,道家养生注重身心调和,提倡修身养性,保持内心平和。
9. 保持愉快心情,道家认为愉快的心情有助于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10. 避免过度劳累,道家主张适度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对身体造成损害。
11. 饮食节制,道家养生主张饮食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量。
12. 心静自然,道家养生强调心静自然,保持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13. 饮食清淡,道家饮食清淡,少食多餐,有助于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14. 调理气息,通过调理呼吸,保持气息顺畅,有助于调和身体机能。
15. 调理五脏,道家养生强调调理五脏,保持五脏和谐,有助于身体健康。
16. 沐浴养生,道家养生主张定期沐浴,有助于清洁身体,保持健康。
17. 定期按摩,道家养生认为定期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身体健康。
18. 饮食清洁,道家强调饮食清洁,避免食物中毒,保持身体健康。
19. 心态平和,道家养生注重心态平和,保持内心宁静,有助于身体健康。
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术,带给你不可思议的效果道家的宗旨是把握人生,争取竞其天年,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为试验,寻求、探索能够使人长寿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养生之术。
下面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术。
1、踮脚健身法功效:踮脚健身法非常适合白领们,能够有效的缓解久坐或者久站后出现的下肢酸胀、乏力等症状,能够有效的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以及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练习方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离地面约1 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为1 次,1 秒钟内不得多于1 次,30 次为1 组,休息5~10 秒钟。
每次锻炼1~2 分钟,每天锻炼3~5 次。
要注意锻炼时抬高脚后跟不能超过1 厘米,否则不仅不会有效,反而还会引起脚掌的疲劳。
2、顶天立地--调肝动作: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
双手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腹前,这个动作大家可以停顿一会,静心感受一下是否心境平和,整个身体完全放松,同时小腹部会感受到一团暖气的聚集,之后双掌经胸前上托。
在这个托举的过程中,大家会感受到体内的气由腹部牵引向上的一个过程。
3、明耳目诀常以手按两眉后小穴中,三九过。
又以手心及指摩两目颧上,以手旋耳,行三十过。
唯令数,无时。
毕辄以手逆乘额,三九过。
从眉中为始,乃入发际中。
口咽液,多少无数也。
如此常行,耳目聪明,二年可夜书。
4、呼吸之法一: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收缩《道德经》曾说:天地就像个风箱,腹部有节律的隆起、收缩,就像是在拉风箱。
二:慢呼吸四个要求“深、长、匀、细”。
还要注意:“吸入清气一大片,呼出浊气一条线。
”5、握固----强肾玄机握固,就是把大拇指,置于无名指的末端,然后包起来,握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让我们握住、固护住我们体内的阳气,不让它耗散过多,阳气是从肾中固藏,再从肝处升发的,所以实际上握固,就是护肝固肾的作用,把大拇指置于无名指根部,实际上就是起到一个固护阳气的作用……养生学是科学,不是迷信。
道家养生之十二种简易养生技法
1、梳头: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数十至百下,具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听力也很有帮助。
2、鸣鼓: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
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3、揉眼: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4、捏鼻:常以两手食指摩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进嗅觉灵敏,减少鼻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机会。
5、叩齿:齿对齿轻叩,或牙齿空咬,可防止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此法还可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润,防止双颊下垂。
6、吞津:闭口做漱口状数回,然后吞下口水。
人的唾液未接触空气氧化时,并不会发生异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
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酵素与营养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7、转颈、耸肩:肩颈部有脊椎及许多通往头部的重要血管,常转动颈部,耸耸肩膀,帮助肌肉活络,年老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机率会大幅降低。
8、干擦:用手掌或干毛巾在脸部抹擦数回,胳膊等裸露处也可以用此法抹擦,有助皮表循环,皮肤润泽。
9、拍肩: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叉拍打。
10、转腰:右手顺弯腰之势向左脚尖伸展,起身,换左手向右脚尖伸展,轮替数回。
11、握拳:双手紧握后放松,反复数回,直立或坐姿时均可进行。
12、踩脚尖:右脚跟踩左脚尖,左脚跟踩右脚尖,交替数回。
道家八式健身操流传至今的“道家八式保身操”,坚持锻炼,可以防治疾病、保健延寿。
第一式振阳法:振奋身体阳气1.闭上双眼;2.用掌心及掌根处抵住下巴,虎口向外;3.用力托下巴,依次向上、左、右、前、后托;4.睁开双眼;5.叩齿,也就是上下牙相碰;6.叩齿的同时,四指并拢,用手掌的前半部分沿从左向右、从右向左的方向擦眼睛;7.将手掌放在头顶上,掌心使劲,轻轻地向下压头,做5~6次;8.双手抓住耳朵,向外拔耳;9.左右手张开,用手指梳头。
闭目、擦眼能保养五脏的阳气,托下巴振奋胃经阳气,叩齿养肾,压头拔伸督脉、膀胱经,拔耳、梳头刺激胆经。
这6个动作连贯起来,就能振奋元气。
每天最好在早晨或上午12点以前练习,因为早晨和上午是元气上升的时候。
第二式洗手法:关节病人的福音像平常洗手一样动手,注意要活动到手腕。
洗手法能活动手上的6条经脉,保持手部经脉通畅。
手上经脉通畅,各种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手指关节肿大、疼痛,手部的各种问题就能不药而愈了。
第三式伸臂法:防治肩周炎1.双手十指交叉,然后用两手的掌心按一下胸部;2.再翻转手掌,掌心向外;3.紧接着,双臂向前方、上方、下方、左侧、右侧使劲伸直,总共做十几次就可以了。
伸臂法向前、向上拉伸了心经、心包经,做完后,人的精神会马上振奋起来。
左右拉伸的时候,牵拉手三阳经,它们的循行经过肩肘部,可以活动肩肘部的气血,所以能防治肘关节疼痛及肩周炎。
第四式松腰法:保肾的大法1.站立,双脚并拢;2.双手交叉后,抱住小腿;3.同时头尽可能地靠近双腿;4.保持腰部不动,头向左侧,再向右侧扭,各扭10次。
腰为“肾之府”,活动腰是保肾的大法。
松腰法还能活动腰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能预防和缓解腰肌劳损,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背疼痛有显著的疗效。
第五式抽肋法:减肥好方法1.坐在椅子上;2.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后面,双手抱头;3.抱着头向下俯身,头快贴到大腿上;4.向左右方向扭头,感觉两肋之间的肌肉被拉紧了。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法道家养生一直以来都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旨在通过修炼身心,达到延年益寿、保持健康的目的。
在道教的养生观念中,将身体视为宇宙的一部分,追求无为而治,追求自然的道。
下面将依次介绍道教的养生理念、养生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道教的养生理念道教的养生理念强调道与生活的结合,追求心身的和谐平衡。
道家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规律一脉相承,通过修身养性,顺应自然之道,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养生要注重身体、心灵和精神的护理,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二、道教的养生方法1. 静坐养神静坐是道教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静坐养神,可以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静坐时,保持背部挺直,呼吸自然,专心致志,静观呼吸,放松身体各个部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每天早晨或晚上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几分钟的静坐练习,提升身心的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
2. 饮食养生道家注重饮食的选择和养生的方法,认为食物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养生饮食应以自然、清淡、卫生为原则,忌辛辣、油腻食品,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道家还提倡养成饭前洗手、细嚼慢咽、饮水适量等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促进消化吸收,保持身体健康。
3. 锻炼养身道教养生强调修炼身心,锻炼养身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道家主张锻炼方式以柔和为主,如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运动方式注重呼吸、姿势和意念的调节,可以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在选择锻炼方式时,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避免操之过急,以防身体受损。
4. 保持情绪平衡情绪的起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在修行养生的过程中,道家强调保持情绪平衡和内心的安宁。
可以通过冥想、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调节心情,舒缓压力。
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保持情绪平衡的重要方法。
三、道教养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道教的养生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以下是一些实际操作建议: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
八种简单的道家养生功法打头颈法功效:此健身方法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练习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
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
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颈部,这样反复拍打5~8 遍为一次。
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踮脚健身法功效:这种方法适合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缓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胀、乏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练习方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离地面约1 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为1 次,1 秒钟内不得多于1 次,30 次为1 组,休息5~10 秒钟。
每次锻炼1~2 分钟,每天锻炼3~5 次。
要注意锻炼时抬高脚后跟不能超过1 厘米,否则不仅不会有效,反而还会引起脚掌的疲劳。
大呼大吸法功效:这是一种以扩大肺活量为主的呼吸法,类似深呼吸,能调动机体的内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练习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种古代吐纳、导引法。
具体的方法是用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或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
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尽量延长时间,并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发出较大的声音,所以称为大呼大吸法。
太乙站桩功功效:根据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桩增肥,中桩减肥,低桩练武。
收势为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内),用力收腹提肛,脚趾抠地,收缩肌肉,可防治便秘、痔疮。
练习方法:舌头抵上颚,提肛,双手抱圆放在胸前,双腿弯屈,调整呼吸,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坚持半小时。
女性驻颜法功效:经常这样做,可以让皮肤变得光滑、滋润,对改善皮肤问题很有帮助。
练习方法:双手对搓,由慢到快,由轻到重,手搓热后捂在脸上,保持1 分钟,想象皮肤变得光滑了,再自内而外划圆,感觉要好像抚摸在丝绸上一样。
同时以意念配合。
三种道家太一导引术1 夹鼻深吸一口气后,闭口,用双手掌缘夹住鼻部,向外出气,待气灌到内耳膜充满后,将双手突然放开,同时鼻喷气,使气到两眼、两耳、口腔、两鼻孔,做9 次。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道家养生,强调“养生须知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道家养生理论中,提出了许多养生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二十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饮食调养,道家认为饮食是养生的基础,主张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避免过度饮酒。
2. 气功养生,通过练习太极拳、气功等运动,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3. 静坐养生,通过静坐冥想,调整心态,舒缓身心,增强抵抗力。
4. 按摩养生,按摩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
5. 药膳养生,选用中药食材,炖煮成药膳,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6. 穴位保健,按摩穴位,促进经络畅通,调和阴阳。
7. 禅修养生,通过禅修,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增强意志力。
8. 草药养生,采用中草药,泡水喝或熬汤服用,调理脏腑功能。
9. 水疗养生,利用水的温热、冷热等特性,进行水疗保健,促进血液循环。
10. 拔罐养生,通过拔罐,促进经络畅通,排除体内湿气。
11. 足浴养生,用草药水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整体内阴阳平衡。
12. 饮水养生,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促进代谢,排除体内毒素。
13. 艺术养生,欣赏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陶冶情操,调整情绪。
14. 瑜伽养生,通过瑜伽练习,增强身体柔韧性,调整呼吸,舒缓压力。
15. 太极养生,练习太极拳,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16.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不悲不喜,平和处世,减少心理压力。
17. 水果养生,多吃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18. 茶道养生,饮茶有益健康,清热解毒,提神醒脑。
19. 步行养生,多走路,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健康。
20. 睡眠养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增强抵抗力。
以上就是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道家养生强调调整身心,顺应自然,注重预防保健,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教你简单易学的八种道家养生术
拍打头颈法
拍打头颈法
功效:此健身方法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练习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
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
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颈部,这样反复拍打5~8 遍为一次。
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踮脚健身法
踮脚健身法
功效:这种方法适合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缓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胀、乏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练习方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离地面约1 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为1 次,1 秒钟内不得多于1 次,30 次为1 组,休息5~10 秒钟。
每次锻炼1~2 分钟,每天锻炼3~5 次。
要注意锻炼时抬高脚后跟不能超过1 厘米,否则不仅不会有效,反而还会引起脚掌的疲劳。
大呼大吸法
大呼大吸法
功效:这是一种以扩大肺活量为主的呼吸法,类似深呼吸,能调动机体的内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练习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种古代吐纳、导引法。
具体的方法是用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或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
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尽量延长时间,并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发出较大的声音,所以称为大呼大吸法。
太乙站桩功
太乙站桩功
功效:根据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桩增肥,中桩减肥,低桩练武。
收势为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内),用力收腹提肛,脚趾抠地,收缩肌肉,可防治便秘、痔疮。
练习方法:舌头抵上颚,提肛,双手抱圆放在胸前,双腿弯屈,调整呼吸,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
“松”,坚持半小时。
女性驻颜法
女性驻颜法
功效:经常这样做,可以让皮肤变得光滑、滋润,对改善皮肤问题很有帮助。
练习方法:双手对搓,由慢到快,由轻到重,手搓热后捂在脸上,保持1 分钟,想象皮肤变得光滑了,再自内而外划圆,感觉要好像抚摸在丝绸上一样。
同时以意念配合。
三种道家太一导引术
1 夹鼻
夹鼻
深吸一口气后,闭口,用双手掌缘夹住鼻部,向外出气,待气灌到内耳膜充满后,将双手突然放开,同时鼻喷气,使气到两眼、两耳、口腔、两鼻孔,做9 次。
功效:七窍通畅,气血流通,平衡机体,给大脑加压,加强五官功能锻炼,增强对外界不适气候的免疫力,预防感冒,清醒头脑,治疗鼻炎等鼻部疾病。
2 梳顶
梳顶
十指如耙,如梳头状从前发际梳到后发根,路线:从前额的“上星穴”到头顶的“百会穴”,从后脑“风府
穴”到“大椎穴”。
然后左右梳顶,前后左右各9 次。
功效:可以使百脉调和,改善头部末梢血液循环和大脑供血,活跃大脑生理功能,消除疲劳,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同时可以乌发、黑发,防止发根脱落。
3 拉耳
拉耳
将双掌根用力挤压耳部,不留一丝缝隙。
然后猛然拉开,能有开啤酒瓶一样的“砰”声,反复9 次。
功效:可以增强听力,治疗耳鸣和中耳炎,同时对激发、开发小脑,使骨髓充足,产生很好的功效。
如果拉耳时耳部里面有隐痛,说明耳有潜在的病因,要坚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