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片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4.07 KB
- 文档页数:3
冰片的功效与作用冰片的功效和作用1、用于闭证神昏。
本品有开窍醒神之功效,但不及麝香,二者常相须为用。
然冰片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宜用治热病神昏、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等热闭,常与牛黄、麝番、黄连等配伍,如安宫牛黄丸。
若与温里祛寒及性偏温热的开窍药配伍,也可以治疗寒闭。
2、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
本品苦寒,有清热止痛、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
治疗目赤肿痛,单用点眼即效:也可与炉甘石、硼砂、熊胆等制成点眼药水,如八宝眼药水。
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硼砂、朱砂、玄明粉共研细末,吹敷患处,如冰硼散。
治疗风热喉痹,《濒湖集简方》以之与灯心草、黄柏、白矾共为末,吹患处取效。
3、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
本品亦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
以本品与银朱、香油制成红褐色药膏外用,可治烫火伤;与象皮、血竭、乳香等同用,治疗疮疡溃后不敛,如生肌散。
近代以本品搅溶于核桃油中滴耳,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较好疗效。
冰片的药用价值易透过血脑屏障。
冰片易透过血脑屏障。
研究表明,冰片能明显松弛血脑屏障的胞间闭锁小带,从而加速物质胞间转移。
促进药物吸收作用。
①促进透皮吸收作用。
龙脑是一种有效的透皮促进剂,可促进外用皮质激素、双氯灭痛等药的透皮吸收。
②促进药物透过眼角膜,提高眼部用药的生物利用度。
③促进药物透过鼻黏膜,提高药物经鼻腔吸收入脑的速度,增加了脑组织药物的吸收量,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机能不全急性期的一种速效途径。
对抗循环系统缺血与损伤。
冰片有利于冠脉痉挛的防治,并可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肌损伤。
实验发现:单味冰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麻醉犬产生与冠心苏合丸类似的作用,能使冠状窦血流量回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和保护作用。
一是对中枢的双向调节作用。
冰片对中枢神经兴奋性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镇静安神”,又有醒脑作用。
二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冰片对大脑还有保护作用,利于脑水肿恢复,保护脑缺血后继发损伤,改善受损觉醒能力。
冰⽚的副作⽤冰⽚的副作⽤与禁忌冰⽚是由菊科艾纳⾹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蒸汽蒸馏并重结晶⽽得,冰⽚的不良反应⽣要是刺激胃肠道,使中枢神经兴奋。
所以⼀般⽓⾎虚者忌服,孕妇慎服。
说到冰⽚对我们来说很熟悉的,下⾯把冰⽚的副作⽤和禁忌给⼤家讲解⼀下。
⼀、冰⽚的副作⽤与禁忌(⼀)冰⽚的副作⽤冰⽚的不良反应机制主要是刺激胃肠道,使中枢神经兴奋。
其毒副作⽤表现为:龙脑的半数致死量⼤于异龙脑,也就表明龙脑的毒性较异龙脑⼩。
冰⽚含有半数致死量较⼩的异龙脑,因此合成冰⽚的毒⽐性较⼤。
其中毒反应表现为:当⽤量过⼤时使胃肠道有刺激作⽤,可出现恶⼼、呕吐、腹痛,可见肝、脾⼤,可使中枢神经兴奋,引起惊厥、意识丧失、痉挛,严重时可致呼吸衰竭⽽死亡。
此外,亦有使⽤冰⽚引起过敏性⽪炎的报告,在临床应⽤上,⽤含冰⽚制剂外⽤治疗痔疮及其术后恢复期,结果有2例在3~6⼩时后出现肛周发痒、灼热、⽪肤发红并散在红丘疹,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常量冰⽚即可导致的过敏反应可出现⽪疹、全⾝起风团块、阴囊和⼝唇部瘙痒、⼼慌、胸闷、喉头⽔肿、呼吸急促等。
(⼆)冰⽚泡酒喝的禁忌 从龙脑⾹树的裂缝中可以提取出⼲燥的树脂,通过特殊技术加⼯之后获得冰⽚。
除此之外,也可以将龙脑⾹树的枝⼲砍下来然后切成碎⽚,通过⽔蒸⽓蒸馏进⾏升华,冷却之后获得的结晶就是我们所说的冰⽚了。
科学的服⽤冰⽚之后可以发挥出清热⽌痛以及开窍醒神的作⽤,特别是对于中恶昏迷、惊厥、热病神昏以及中风、咽喉肿痛等症状都有⾮常不错的疗效。
中医上认为冰⽚性寒味苦,在《唐本草》、《海药本草》、《本经逢原》、《本草纲⽬》、《雷公炮制药性解》、《中医别录》、《本草备要》、《会约医镜》等典籍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冰⽚在⽣活中的使⽤⽅法、炮制⽅法都是有⽐较多的,我们应该根据⾃⾝需求来科学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避免⾝体出现副作⽤。
具体的冰⽚泡酒喝的禁忌如下: 第⼀:不适合服⽤冰⽚的⼈群 ⼩编建议,由于冰⽚性寒凉,所以⽣活中孕妇以及⽓⾎虚的患者最好不要服⽤冰⽚,同时也不适合过量服⽤,否则都有可能对⾝体造成副作⽤。
冰片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冰片药理作用含量测定冰片是传统中药,主要成分为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接近纯粹的右旋龙脑。
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
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冰片具有通诸窍、去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功能[1],還具有抗菌、抗炎、抗生育、抗心绞痛等作用,还发现具有抗癌活性等药理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因此,冰片在医药制剂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对冰片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药效学、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冰片的理化性质冰片,又名片脑、桔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亦有用化学方法合成。
为半透明似梅花瓣块状、片状的结晶体,故称“梅片”;冰片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易升华,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
本品在乙醇、氯仿、汽油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右旋龙脑熔点208℃,沸点212℃,左旋龙脑熔点204℃,沸点210℃。
直径01~07cm,厚约01cm;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味清凉,嚼之慢慢溶化。
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
主要成分:本品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
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
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冰片的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冰片对中枢神经兴奋性有较强的双向调节作用。
方永奇等研究了冰片对中枢神经兴奋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冰片既有镇静安神作用,又有醒脑作用,具体表现为冰片能缩短戊巴比妥钠持续睡眠时间,还能延长苯巴比妥钠入睡时间,并有醒脑和兴奋作用,起镇静、抗惊厥作用;另一方面,冰片能延长常压耐缺氧实验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
第30卷第4期2010年10月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h t t p ://w w w .g j b l .n e t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P a t h o l o g y a n d 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V o l .30 N o .5O c t . 2010收稿日期:2010-07-20 修回日期:2010-08-04作者简介:魏楚蓉,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相关研究。
通信作者:伍赶球,E -m a i l :w u g a n q i u @163.c o m冰片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魏楚蓉1,2 综述 伍赶球1 审校(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系,长沙410013;2.井冈山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江西吉安343000)[摘要] 冰片是中医药中一味常用佐药。
中医认为其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之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冰片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脑、双向调节神经系统、提高其他药物生物利用等作用。
此外,冰片在肿瘤的治疗中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
而这些作用可能是冰片通过提高生物膜屏障通透性、影响肾上腺素、五羟色胺、一氧化氮、钙离子等物质的含量等一系列机制而实现。
[关键词] 冰片; 药理作用; 机制; 生物利用度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3-2588.2010.05.017R e s e a r c h a d v a n c e i n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o f b o r n e o l a n dt h e u n d e r l y i n g m e c h a n i s mW E I C h u r o n g 1,2,W UG a n q i u1(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i s t o l o g y a n dE m b r y o l o g y ,X i a n g y a S c h o o l o f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r a l 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 410013;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h y s i o l o g y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J i n g g a n g s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nJ i a n g x i 343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A s o n e o f c o m m o n l y u s e d a d j u v a n t ,b o r n e o l h a s b e e n c o n s i d e r e d t o h a v e a t h e r a p e u t i ce f f e c t f o r w a k i n g u p a p a t i e n t f r o mu n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e x p e l l i n g h e a t t o a l l e v i a t e p a i n a n d p r o m o t i n g g r a n u -l a t i o n .I t h a s b e e n s h o w n t h a t b o r n e o l h a s e f f e c t s o f a n t i -i n f l a m m a t o r y ,a n a l g e s i a ,a n t i b i o s i s ,a n t i v i r u s ,p r o t e c t i o no f h e a r t a n d b r a i n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i n t w o -w a y s ,b o o s t o f o t h e r d r u g 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e t c .I n a d d i t i o n ,b o r n e o l m a y h a v e r o l e i n c a n c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T h e s e e f f e c t s o f b o r n e o l i s r e l a t e d t o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b i o m e m b r a n ep e r m e a b i l i t ya n dc h a n g i n gt h ec o n t e n t so f a d n e p h r i n ,s e r o t o n i n ,N O a n d C a 2+.[K e y w o r d s ] b o r n e o l ;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o n ; m e c h a n i s m ; 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I n t J P a t h o l C l i n M e d ,2010,30(5):0447-05] 冰片分龙脑冰片、艾片和合成冰片;相对分子质量为154.24,为小分子脂溶性单萜类物质;其化学成分主要是右旋龙脑、左旋龙脑或异龙脑等。
炎痛舒搽剂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为了观察炎痛舒搽剂的抗炎镇痛作用。
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炎痛舒搽剂抗炎作用;通过热板实验、压痛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
结果各项实验的药物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
结论该药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关键词】炎痛舒搽剂;抗炎镇痛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anti-inflammation and analgesia of Yantongshu(YTS).MethodsThe animal model of auricular swelling was induced by dimethylbenzene in mice,hind paw swelling was induced by egg white, and twist reaction and celiac capillary hyperpermeability was induced by acetic acid in mice. Body twistreaction to hot-plate tail pressing was observed. ResultsMiddle and high doses of YTS ha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n all the animal models(P<0.01 or P<0.05). ConclusionYTS has effect of anti-inflammation and analgesia.Key words:Lotion of Yantongshu; Antiinflammation and analgesia; Experimental study炎痛舒搽剂由大黄、黄连、山慈姑、全虫、制乳香、制没药、白芷、三七及冰片等组成,有清热除湿、活血解毒、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的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抗病毒作用,同时可明显缓解肿胀和疼痛,本研究主要观察其抗炎镇痛作用。
冰片的妊娠禁忌及现代研究进展黄聪;王建;文静;王丽梅;曾南;夏厚林【摘要】冰片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各种闭证神昏,五官科、外科、皮肤科等证,而历代医家认为其为妊娠慎用药物.现就冰片的传统认识、性能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妊娠禁忌原理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冰片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药与临床》【年(卷),期】2015(006)004【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冰片;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妊娠禁忌【作者】黄聪;王建;文静;王丽梅;曾南;夏厚林【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基础实验中心,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基础实验中心,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基础实验中心,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基础实验中心,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基础实验中心,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基础实验中心,四川成都6111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冰片始载于《名医别录》,言其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胸痹心痛、目赤口疮等证。
冰片在临床上运用广泛,仅《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收录含有冰片的制剂达六十余种,其中口服制剂四十余种、外用制剂二十余种。
《名医别录》中记载冰片“妇人难产,取龙脑研磨少许,以新汲水调服,立差”提示冰片具有引产的作用,且《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也注明冰片为孕妇慎用药物。
冰片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主要为中毒反应与过敏反应,而其妊娠禁忌的原理尚不明确。
基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现将含有冰片的常用口服中成药的使用说明中妊娠禁忌的情况进行大致归纳,详见表1。
根据表1可见,含有冰片的常用中成药中,除去小儿用药外,另有十二种中成药含有冰片而有关于妊娠禁忌的注意事项并未查见或尚不明确,其中某些药物不乏具有开窍、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等孕妇用药需注意的功效。
天然和合成冰片组成的复方丹参滴丸药效比较实验研究王怡;高秀梅;张伯礼【期刊名称】《天津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3(22)2【摘要】犤目的犦比较分别由天然冰片和合成冰片组成的复方丹参滴丸抗垂体后叶素(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药效。
犤方法犦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Pit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的方法,观察各给药组对注射Pit后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T波变化百分率(%)、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犤结果犦天然冰片和合成冰片组成的复方丹参滴丸均能明显改善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降低血清CPK活性、MDA的含量,增加血清SOD活性,对LDH未见明显影响。
犤结论犦天然冰片组成的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抗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与合成冰片组成的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天然冰片;合成冰片;复方丹参滴丸;药效;比较;实验;垂体后叶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者】王怡;高秀梅;张伯礼【作者单位】天津中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R259.422【相关文献】1.(+)-顺丁烯二酸单冰片酯与天然冰片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 [J], 王涛;张荣;陈传兵;伍海涛;吴祁德;王宁生;宓穗卿2.天然冰片在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作用及量效关系研究 [J], 王怡;高秀梅;张伯礼3.复方丹参滴丸与冠心丹参滴丸抗实验性心肌缺血的药效比较研究 [J], 王怡;康立源;史红;郭志军;张伯礼;高秀梅4.一种新来源天然冰片与合成冰片的致突变性比较研究 [J], 刘洋;胡利民;李怡岚;范祥;杜嵘;张伯礼5.天然冰片、合成冰片对大鼠胃黏膜屏障影响的比较 [J], 胡利民;樊官伟;高秀梅;张伯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冰片BingPian【异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来源】龙脑(右旋龙脑)为樟科(Lauraceae)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 的新鲜枝、叶经提取加工制成;艾片(左旋龙脑)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 fera(L.)DC.的新鲜茎、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冰片(合成龙脑)为松节油经一定化学方法制得。
【产地】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
【炮制】细研至粉末。
【形状特征】龙脑(右旋龙脑)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片状结晶。
气清香,味辛、凉。
具挥发性,点燃时有浓烟,火焰呈黄色。
艾片(左旋龙脑)为半透明似梅花瓣块状、片状或粉末状的结晶体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味清凉,嚼之慢慢溶化。
冰片(合成龙脑)气清香,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
【化学成分】天然冰片的主要成分是右旋龙脑、左旋樟脑、异龙脑。
【药理毒理】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冰片既有镇静抗惊厥又有醒脑的作用,且能延长苯巴比妥钠入睡时间,能对抗苦味毒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延长惊厥潜伏期,起镇静抗惊厥作用[1]。
(2)保护心脑等组织器官的作用冰片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与冠心苏合丸类似的使冠状窦血流量回升、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3)抗菌作用冰片可抑制或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菌性链球菌等5种常见细菌,其最低抑菌浓度(M IC)为1. 0%~2. 0%,最低杀菌浓度(MFC)为1. 5%~2. 0%[2]。
(4)抗病毒将1型单纯疱疹病毒暴露于一定浓度的异龙脑30min,病毒可被灭活;0.06%的异龙脑可以完全抑制病毒复制,但不影响病毒吸附[3]。
(5)抗炎镇痛作用研究显示芦荟冰片烧伤膏能明显促进浅Ⅱ度烫伤小鼠伤口的愈合,给药90min内能显著镇痛,且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消炎作用[4]。
1. 了解抗炎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验,验证抗炎药物对炎症模型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感染等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
在炎症过程中,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物质会促进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发展。
抗炎药物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从而达到抗炎作用。
本实验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通过观察抗炎药物对炎症模型的影响,来评估其抗炎活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体重20-25g。
2. 实验试剂:抗炎药物、二甲苯、生理盐水、硫酸镁、注射用肝素。
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玻璃注射器、手术器械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抗炎药物组。
2. 建立炎症模型:除模型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用二甲苯涂抹耳部,建立耳肿胀模型。
3. 给药: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抗炎药物组小鼠给予相应剂量的抗炎药物。
4. 观察指标:观察小鼠耳肿胀程度,测量耳肿胀厚度。
5. 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小鼠耳肿胀厚度差异。
五、实验结果1. 模型组小鼠耳肿胀厚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2. 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抗炎药物组小鼠耳肿胀厚度均明显降低,其中抗炎药物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
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抗炎药物对炎症模型的影响,发现抗炎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程度,表明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这与抗炎药物抑制炎症介质产生和释放的机制相符。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饲养: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实验动物,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为误差。
3. 数据处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结果分析:结合实验原理和已知文献,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05461.3(22)申请日 2016.07.01(71)申请人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地址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创举街155号(72)发明人 董方言 张英华 陈人萍 刘卫 (51)Int.Cl.A61K 47/48(2006.01)A61K 31/045(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解决冰片在中成药中易挥发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冰片在中药中易挥发的方法,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聚乙烯吡咯烷酮或丙烯酸树脂,加入95%乙醇溶解;(2)在溶解液中加入冰片;(3)将冰片溶解液喷干。
即得冰片包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方法简便、环保、工艺过程简单、安全易于操作和进行质量控制、成本低廉、所得冰片包合物稳定,能够延缓冰片的易挥发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06039322 A 2016.10.26C N 106039322A1.一种冰片包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羧甲基纤维素或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与冰片以重量分数比为1~3:1组成。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冰片包合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羧甲基纤维素或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制成溶解液;(2)在溶解液中加入冰片;(3)将冰片溶解液喷干,即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异丙醇或乙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95%乙醇,使溶液浓度控制在3%~8%。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6039322 A一种解决冰片在中成药中易挥发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能够延缓冰片挥发性的制剂,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冰片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该冰片包合物可用于制备固体制剂。
背景技术[0002]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树脂的加工品或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叶提取的结晶,或以樟脑、松节油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精制品。
前言:双氯芬酸钠[1]为非甾体抗炎药,是具有较强的抗炎、解热和镇痛功效的苯基乙酸衍生物,其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 [2],系外周型镇痛药。
阿司匹林为非甾体镇痛抗炎药[3]。
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4]。
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
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
IC50COX-2/IC50 COX-1 比值越小,不良反应越少,阿司匹林该项比值为173,双氯芬酸钠仅为0.70。
摘要:研究双氯芬酸钠片剂对镇痛、抗炎动物模型的影响。
采用热刺激小鼠疼痛、醋酸致扭体、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等实验方法研究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阵痛及抗炎作用。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二甲苯冰乙酸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 120只药物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阿司匹林泡腾片 0.6%醋酸(0.3g 冰醋酸,加蒸馏水定容至50mL)二甲苯 0.9%生理盐水(称取0.9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毫升)仪器电子天平打耳器热板仪烧杯一次性注射器 6号注射针头镊子组织剪实验步骤1、镇痛实验1.1双氯芬酸钠对冰醋酸致疼痛[5]的影响1.1.1 选取健康小鼠40只,雌雄各半。
1.1.2 将动物随即分为4个组,空白组、阿司匹林组(5mg/10g)、分别灌胃双氯芬酸钠实验组(0.05mg/10g、0.1mg/10g、1mg/10g),每组8只。
各组给药剂量均为0. 1 mL/ 10 g,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
0.1mg/10g=0.001g/mL= 0.001g的药物溶解到100mL水中。
1.1.3 于药后 45min后,每组腹腔注射0.2m/只0.6%冰醋酸,观察给冰醋酸后15min内小鼠发生扭体现象的次数,比较组间差异。
1.1.4 将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以给药后扭体次数减少50% 为有效镇痛作用指标, 计算药物对扭体反应的抑制率。
芒硝与冰片冰敷应用于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刘丽周宇蔡俊华杨柳石云王瑞瑛周政云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212000通信作者:刘丽,Email:【摘要】目的探究芒硝、冰片冰敷应用于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6.60±17.11)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5.60±15.04)岁。
对照组常规冰袋冰敷,观察组芒硝、冰片冰敷。
对比两组肿胀、疼痛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3~5d后肿胀值分别为(20.37±2.44)cm、(20.40±2.43)cm、(20.28±2.37)cm,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3~5d后VAS评分分别为(4.21±0.86)分、(4.06±0.78)分、(3.57±0.7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3~5d局部皮温分别为(34.81±1.10)℃、(34.69±1.11)℃、(34.54±1.1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5d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芒硝、冰片冰敷应用于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可减少患者的肿胀值,降低局部皮温,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并且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芒硝;冰片;冰敷;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疼痛基金项目:镇江市科学技术局计划项目(FZ2018038)Effect of Glauber's salt and borneol compress for patients with closed ankle fracturesLiu Li,Zhou Yu,Cai Junhua,Yang Liu,Shi Yun,Wang Ruiying,Zhou ZhengyunZhen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Zhenjiang212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Li,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lauber's salt and borneol compress for patients with closed ankle fracture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losed ankle fractures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2018to June,2020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30cases in each group.There were 16males and14females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y were(56.60±17.11)years old.There were17males and13femal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y were(55.60±15.04)years old.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ressed by ice bag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Glauber's salt and borneol.The swelling values,pain scores,and incidences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welling valu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20.37±2.44)cm,(20.40±2.43)cm,and(20.28±2.37)cm3,4,and5days after treatment,which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all P<0.05).The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4.21±0.86),(4.06±0.78),and(3.57±0.73)3,4,and5days after treatment,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all P<0.05).The local skin temperatures 3,4,and5days after treatment were(34.81±1.10)℃,(34.69±1.11)℃,and(34.54±1.12)℃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all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5days after treatment was13.33%(4/33)in the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7.018收稿日期2020-11-10本文编辑成观星引用本文:刘丽,周宇,蔡俊华,等.芒硝与冰片冰敷应用于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7):1019-1022.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1.07.018.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Glauber's salt and borneol compress in patients with closed ankle fractures can reduce their swelling value,pain,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so it is worth being generalized.【Key words】Glauber's salt;Borneol;Ice compress;Closed ankle fractures;PainFund program:Project of Plan from Zhenjiang Bureau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Z2018038)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骨折、脱位为骨科极为常见的损伤,多为间接暴力造成踝部扭伤后发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