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危象
概念:危象不是独立的疾病,是某一疾病在病程进展过程
中所表现的一组症候群。
内环境变化
基础疾病————→病情急剧加重----→大脑功能严重异常
过度疲劳、情绪激动
感染、外伤、手术、分娩等
不及时抢救,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及时发现、治 疗,护理得当,危象可以得到控制。
第一节 超高热危象
超高热 体温>41℃ 惊厥、抽搐、昏迷、 心力衰 竭、呼吸衰竭、休克。
(三)积极寻找病因
1.明确细菌感染者,合理选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至少2-3天。疗效不满意,考虑改用其他药物。 明确为输液反应者,立即停止输液。甲亢危象者,迅速使 用抗甲状腺药物。
2.对高度怀疑的疾病,可作诊断性治疗(试验治疗)。
高度拟诊疟疾者,如有典型病史、热型、肝脾肿大、白细 胞减少、可试用磷酸氯喹3日。诊断性治疗的用药要有目的、 有步骤、按计划进行,做到“用药有指征,停药有根据",切 忌盲目滥用。
体温> 42℃ 脑细胞酶的活性丧失, 脑不可逆性损害,导致死亡。
(一)感染性发热 病原体(病毒、细菌、 真菌、寄生虫、支原体、螺旋体、立
一 克次体等)引起的全身各系统器官的 、 感染。 病 因 (二)非感染性发热 病原体以外因素引
起的发热。
(1)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白 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而引起发热, 输液反应、药物热、恶性肿瘤等。
④注意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⑤遵循热者冷降,冷者温降的原则。
2.药物降温 对症处理,不要忽视病因治疗。 用药时要防止病人虚脱。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激 素等。
3.冬眠降温 使用以上措施体温仍高,尤其是 烦躁、惊厥者,可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使用冬 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