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建筑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767.00 KB
- 文档页数:11
作业七茶室设计一、作业内容与目的根据设计任务书,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茶室设计。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这一设计过程训练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了解风景区或公园茶室的设计要点、服务流线,掌握公共服务设施的尺度与布置,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空间的各项要求。
将建筑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与环境融合,巩固练习有关建筑功能、构成、造型等方面的问题。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拟在浙江临海一处植物园内新建一座对外服务的茶室。
茶室以品茶(及咖啡等)为主,兼供简单的食品、点心,是游客品茗、休憩和观景的场所。
每天9:00——21:00营业。
2.设计要求(1)总体布局合理。
包括对外衔接,主次出入口位置,客流与货流组织,客用部分与服务部分关系等合理。
(2)空间尺度适宜。
布局灵活自由,空间层次丰富,具有良好的室内外空间关系,合理布置室内家具、桌椅等。
(3)建筑造型优美,有一定的创新。
(4)结构合理,墙柱体系满足基本的结构要求,上下层主要承重结构对齐。
(5)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6)建筑与环境整体设计,与地形环境的结合良好。
3.建筑组成及要求(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00㎡内(2)面积分配(以下均为使用面积,可上下浮动10%)A客用部分营业厅:200㎡,散座60个左右,包间4~6个,每间至少可容纳4人,要求空间既有分隔,又有相互流通和联系。
付货柜台:10㎡,各种茶叶、咖啡、小食品的陈列和供应,兼收银功能。
门厅或门廊:10㎡,引导疏散顾客。
卫生间:15㎡,男、女各一间,女厕3个厕位,男厕2个厕位、2个小便器,可设盥洗前室,设带面板洗手盆1~2个。
B辅助部分备品制作间:15㎡,包括烧开水、食品加热或制冷、茶具洗涤、消毒等;要与付货柜台联系方便。
烧水及食品加工主要用电器。
库房:8㎡,存放茶叶、小食品等。
员工卫生间:9㎡,男、女各一间,女厕1个厕位,男厕1个厕位、1个小便器,每间含洗手盆1个。
更衣室:14㎡,男、女各一间,每间设更衣柜、洗手池。
茶室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茶室设计,初步掌握小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了解小型餐饮建筑的设计特点,建立正确的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观念;
3、进一步理解功能空间与建筑形态构成的关系;
4、学会用墨线和单色渲染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成果表达。
5、配合模型制作掌握模型制作技法。
6、掌握快速设计的方法。
二、设计任务书
在某校园内,拟建休闲茶室一座,建设基地条件见附图。
该茶室可供应茶水、咖啡、点心、简餐等,设计要求能结合地形和绿化环境、功能合理、室内布置舒适、经济、有特色、建筑造型优美。
1、规模:建筑面积约150㎡
2、面积分配:
茶室面积100㎡
小厨房30㎡(茶水饮料调配、餐点备餐、洗涤)
小卖柜台、食品饮料储藏20㎡
室外平台(面积自定)
层高不限定
3、设计要求
学习灵活多变的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掌握空间构成的基本原理,在妥善解决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力求方案设计富于个性和时代感;体现建筑空间灵活的特点,能够体现文化特色。
初步了解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密切结合的重要性及周围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紧密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室内、室外相结合。
在平面布局和体形推敲时,要充分考虑其与附近现有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及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某高校茶室及外环境设计任务书为营造一个富有园林特色的优雅的饮茶、清谈、漫步和欣赏茶艺表演的场所,某大学拟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附近修建一个优雅的小型游园并在园中修建一个茶室。
一、场地基本情况场地位于校第一招待所南边,翠竹路西边,现园林绿化科花房所在地。
基地面积约17700平方米左右(参见地形图)。
场地大致为北高南低的地势,比周边道路略低,有一定高差,且场地内部不平坦地形较为复杂。
因原为绿化科,已建有水池,长廊、花房、门房等构筑物,这些构筑物在改造过程中如不方便利用,可以拆除或改造。
场地北面紧邻后勤办公楼、餐厅和学生宿舍,景观质量差。
西面为南苑宿舍楼,西南边紧邻教工活动中心。
二、场地设计要求结合现有场地资源和即将建设的茶室建筑,对基地内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力求改善景观条件,创造优美的园林绿化小环境。
三、茶室建筑设计要求茶室层数2层(局部2层也可),建筑与其外环境配合进行设计,体现园林建筑特征,建筑内外空间之间应能充分对话和交流。
建筑风格不限,但要考虑校园环境和格调。
茶室建筑面积控制在600平方米左右,分为散座和包间,其中1.散座所占面积比例不宜过大,并在散座中设置茶艺表演区。
2.20平方米左右带独立卫生间的大包间2-3间。
3.小包间的面积、数量自定。
4.其他辅助空间自拟四、设计进度和设计内容1.因场地地形已发生变化,参考所提供的老地形图只能作为参考之用,首先完成场地现状地形的考察与测绘(包括了解场地内现有的植被情况)。
2.提出园林和建筑结合的设计概念。
3.确定建筑的多个构思方案,4.进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最终方案并深化5.按要求完成并提交设计图纸五、设计成果(比例自定)1.茶室建筑总平面图2.茶室建筑各层平面图3.建筑立面图两个或以上(南立面、北立面、东立面)4.建筑剖面图1个5.建筑透视图。
滨水茶室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建立环境意识,通过滨水茶室的设计,训练在特殊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简单小建筑设计。
二、时间期限第四教学周——第九教学周三、设计要求拟于某公园的滨水地带建设一供游人驻足小憩的茶室。
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1. 室内部分: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上下可浮动10%),内容包括:(1) 茶座区:70平方米,要求集中安排不少于18人的休息座位,应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及自然通风条件。
(2) 服务区:10,包括业务管理、收银台及茶水制作等内容。
(3) 卫生间:10平方米2. 半室外部分:带顶面积80平方米(上下可浮动10%),设置不少于18人的休息座位。
该部分要求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并安排适当规模的观景平台。
3.茶室与岸线通过栈桥连接,茶室平台(基底)面积要求不大于200平方米。
4.该建筑应设计成公园的一个重要景点。
四、设计成果图纸部分:A1图纸(841*594)总平面图1:200平面图1:100立面图1:100(不少于两个)剖面图1:100(不少于一个)透视效果图或模型自选局部透视若干设计说明文字☆尺规墨线;单色渲染茶室设计用地湖面基地古树道路N建筑设计指导书一、教学目的1.学习并初步掌握建筑空间的基本知识:包括空间的构成要素、限定方法、空间的属性、空间的组合、流线组织以及空间尺度等内容;2.熟悉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和常用家具的基本尺寸,并初步掌握特定场所中人的行为活动规律,思考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3.学习并初步了解建筑的构成体系(包括功能、环境、空间、流线、结构、围护、造型)及其相互关系,重点思考环境因素对建筑各体系的影响作用。
4.结合实例分析和具体设计操作,初步掌握从场地的环境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和方案处理的基本方法;5.通过具体操练,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设计构思的图形表达、模型表达和语言表达技能,并重点训练工具墨线技法。
二、重点解决问题:空间形态训练环境意识的建立认识建筑的基本问题,从解决简单问题入手,进行建筑设计的思路训练三、设计要点1.认识建筑空间中的基本尺度问题,建立空间概念2.通过空间设计,把握人的行为活动与空间性质的关系3.通过特殊环境因素的的参与建立环境意识,学习设计室内环境、外部环境,全面认识空间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建筑设计初步任务书年级:2013级城市规划专业教师:王景、郭燕沫一、项目名称:小茶室设计。
二、项目概述:为丰富本校大学生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及提高他们的休息质量,拟在北区后湖建小茶室一座,以便一年四季可在内品茗、赏景、谈心、聚会。
为了适应高峰使用期需要及节约投资,也可设一些室外茶座(设与不设、设多少随意)面积不计。
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城市位置:中南地区。
●场地标高:海拔80M,场地平整。
●太阳入射角:6月22日正午73º29′30″;12月22日正午26º36′32″。
●降雨量:平均年降雨量860~980mm。
●气温与风向:最热月平均气温25.80ºC;最冷月平均为-4.80ºC。
夏季南风、北风发生的频率基本相同,冬季以西北风为主。
四、建筑组成:1、茶厅:90M²~ 100 M²一个或一大一小总面积控制在120 M²。
2、门厅:面积适当。
3、小卖:面积适当。
可设在茶厅或门厅内。
4、备茶(洗涤、消毒、电茶炉烧水)间:约15 M²5、储藏室:约15 M²6、员工休息室:约15 M²7、男女厕所各一:各约6 M²此外,廊和休息平台等面积不计。
五、设计要求:●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00平方米左右(可有10%增减);●建筑不能超过建筑红线范围,室外环境则可;●充分考虑地段环境特点,注意室外景观的创造和设计;●平面布局合理,满足功能要求;●建筑形式不限。
六、课程要求:●训练学生在城市街区有限的场地内,组织好小型公共建筑的功能、造型;●对单一空间进行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布置、光与色的设计,创造富于个性与特色的品茶环境与氛围;●培养方案构思与创意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建筑表现手法:过程分析、各阶段草图、模型及成果表达,特别是注重模型对方案构思的促进作用。
七、成果要求:●总平面图 1:300●建筑平面图 1:100,平面须表达相关环境●建筑立面图(至少两个) 1:100●建筑剖面图(至少一个) 1:100,剖面必须包含楼梯或空间变化较大的部位●彩色效果图(必须是透视图,表现手法不限)●设计构思说明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八、图纸要求:正图图幅要求是A2(420×594),白图。
11-12DESIGN -1 “建筑与环境“模块设计启动:茶室建筑设计2011.09. 5~2011.10.28(八周)内容简介:小型建筑设计以建筑与环境为贯彻设计的脉络,分步骤进行场地-功能流线-空间形态组织,实现正确建筑观的指导下的建筑逻辑生成,强化理性的设计方法,完成精细化的设计流程。
(8周时间)一、概况拟在杭州市西湖沿岸(具体选址见后)兴建茶室,层数自定,总建筑面积200--250m 2,建筑密度小于35%。
地段周围建筑功能、用地范围具体见实地和地形图,茶室必须考虑与周边和重要建筑的人流及体量呼应等,结合场地布置部分室外茶座。
茶室是以饮茶为主,可加简单的食品,主要供交友、约会或休息之用。
它讲究气氛轻松,环境洁净优雅。
中西餐食品从外面购买不考虑在本店加工,各种茶水、压榨鲜果汁及水果沙拉由本店自行准备。
茶室要求能独立管理和营业,并能在建筑内部空间使用空调调节温度。
二、功能构成一)总体要求:(一)落实“建筑与环境”的课程特色本课程中建筑环境指的是建筑所处的场地环境,包含物质环境(自然及人工环境)和历史文脉环境,其特色落实基于如下:1、环境解读的方法和深度a环境观:了解人们在不同时期对建筑与环境的不同理解b环境认知:以场地采集作为基本手段,获取环境的各类信息。
c环境分析:对各类要素进行分析,以图文形式予以表达并供讨论沟通d案例借鉴:能综合分析和评判各类环境应对的案例,进行评价分析,并将成果吸收于后期设计过程中。
2、树立正确的环境观(环境意识或场地意识),即尊重、协调、延续、发扬环境特色,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
3、采取合适的环境应对策略并在设计中加以落实,在设计理念、设计语言、设计手法上遵循正确的环境观,在方案前期方向的选择,功能流线形式空间结构材料等六大要素的设计中加以贯彻,并成为核心的评价标准4、模块特色融入基于现代建筑设计原理的教学体系“建筑和环境”教学应融于以功能和流线组织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设计过程,并通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来实现建筑设计的逻辑性,破解过于侧重形式设计的问题,并将环境、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创造有机结合在一起。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建筑设计初步任务书年级:2013级城市规划专业教师:王景、郭燕沫一、项目名称:小茶室设计。
二、项目概述:为丰富本校大学生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及提高他们的休息质量,拟在北区后湖建小茶室一座,以便一年四季可在内品茗、赏景、谈心、聚会。
为了适应高峰使用期需要及节约投资,也可设一些室外茶座(设与不设、设多少随意)面积不计。
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城市位置:中南地区。
●场地标高:海拔80M,场地平整。
●太阳入射角:6月22日正午73º29′30″;12月22日正午26º36′32″。
●降雨量:平均年降雨量860~980mm。
●气温与风向:最热月平均气温25.80ºC;最冷月平均为-4.80ºC。
夏季南风、北风发生的频率基本相同,冬季以西北风为主。
四、建筑组成:1、茶厅:90M²~ 100 M²一个或一大一小总面积控制在120 M²。
2、门厅:面积适当。
3、小卖:面积适当。
可设在茶厅或门厅内。
4、备茶(洗涤、消毒、电茶炉烧水)间:约15 M²5、储藏室:约15 M²6、员工休息室:约15 M²7、男女厕所各一:各约6 M²此外,廊和休息平台等面积不计。
五、设计要求:●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00平方米左右(可有10%增减);●建筑不能超过建筑红线范围,室外环境则可;●充分考虑地段环境特点,注意室外景观的创造和设计;●平面布局合理,满足功能要求;●建筑形式不限。
六、课程要求:●训练学生在城市街区有限的场地内,组织好小型公共建筑的功能、造型;●对单一空间进行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布置、光与色的设计,创造富于个性与特色的品茶环境与氛围;●培养方案构思与创意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建筑表现手法:过程分析、各阶段草图、模型及成果表达,特别是注重模型对方案构思的促进作用。
七、成果要求:●总平面图 1:300●建筑平面图 1:100,平面须表达相关环境●建筑立面图(至少两个) 1:100●建筑剖面图(至少一个) 1:100,剖面必须包含楼梯或空间变化较大的部位●彩色效果图(必须是透视图,表现手法不限)●设计构思说明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八、图纸要求:正图图幅要求是A2(420×594),白图。
茶室设计·作业指示书茶室设计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最后一个作业,是经过第一学年专业启蒙和通识教育后的总结性训练,也是与建筑设计课程的衔接和过渡。
一、教学目标:1、加深对建筑“本原”的理解,建立设计意识;2、具备从专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潜能;3、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进一步加强设计过程、设计方法的学习与训练。
二、设计题目:拟在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xx山穿石坡湖修建小型茶室一座,以供游客品茶、观景、休息。
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1、可在穿石坡湖及周边30米范围内自选基地进行设计。
2、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40㎡左右(上下浮动10%),其中包括:a、茶座区:120㎡,应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及自然通风条件。
b、服务区:40㎡,包括收银台、制作、储藏、卫生间等。
c、结合具体基地环境,适当设置—定规模半室外或室外休息、观景空间。
可根据设计需要,自行调整相关功能及面积比例。
3、茶室应设计成穿石坡湖的一个重要景点。
三、阶段任务书:本作业是一个开放性的设计,任务书将分阶段给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不偏离题目宗旨要求的前提下,自行完善和细化设计任务书,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本作业总学时为84,其中课内44,课外40。
一阶段设计任务书(课内8学时,课外8学时)(一)作业目的1、体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了解它们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2、通过实地观察感知,加深对环境的理解;3、培养从专业角度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并界定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要求1、学生分3-5人一组,进行任务分析、场地勘察、实例调查与资料搜集等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形成相应的图文报告,并进行课堂讨论。
2、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设计的具体基地,并实地测量,画出基地地形图。
3、在课堂讨论中,老师将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每位同学由此展开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以此作为设计构思的切入点,进入下一阶段的自主探索学习。
(三)进度安排1、布置作业,讲解题目(4学时)2、进行场地勘察、实例调查和相关资料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调查报告(8学时)3、课堂讨论(4学时)二阶段设计任务书(课内16学时,课外18学时)(一)作业目的1、培养初步的建筑空间构思和空间塑造能力;2、思考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熟悉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3、加深理解建筑与环境、功能、空间等的内在关系,学习并掌握小型建筑设计的基本处理手法与设计技巧;4、培养进一步分析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能力。
茶室(咖啡厅)设计某城市开发区中心公园拟在图示范围中建小茶室一座。
该场地呈长方形,南北长28m,东西宽20m.具体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一、设计要求:1、对原有地形允许进行合理的利用与改造(地形见附图);2、方案中应充分利用水面,体现滨水型空间设计;3、把握建筑尺度,符合园林建筑特点;二、设计内容: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300㎡内(按轴线计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2)面积分配(以下指标均为使用面积)。
营业厅:150㎡(75-90座)收银台:15㎡门厅:10㎡卫生间:12×2㎡操作间:15㎡库房:8㎡更衣室:10×2㎡办公室:15×2㎡三、图纸内容和要求:(一)、图纸内容1、总平面图,比例要求1:400.2、各层平面图,比例要求1:2003、主要立面图2~3个,比例要求1:2004、剖面图1~2个,比例要求1:2005、透视图1-2(二)、图纸要求1、图纸尺寸为A2.表现手法不限,工具线条与徒手均可,可用色彩。
2、线条图须按比例用墨线绘制3、底层平面图沿两个方向标注轴线尺寸及总尺寸4、剖面图标注层高,立面图标注主要控制点高度5、透视图表现技法不限6、每张图面右下角署名区应包含课程名称、姓名、学号、班级、成绩、指导教师等信息。
四、时间安排:第8周讲述园林快题设计基本要求、布置设计任务书;第9周上课6小时进行快题设计与绘制,下课交图;五、参考书目:《快题设计表现》薛加勇,同济大学出版社《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工出版社《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公共建筑设及原理》同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快题设计与手绘表现》李国光郭惠君,中国电力出版社《设计专业考研丛书只建筑设计快题与表现》孙科峰等,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六、基地图纸。
茶室设计任务书09第一篇:茶室设计任务书09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环艺专业茶室咖啡厅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使用班级:室内设计专业2009级年级:三上日期:2011年10月题目:昆明翠湖边上茶室整体形象设计面积尺寸:参阅附图一、教学目的:l、通过对主体茶室室内的各功能用房具体功能分析,使学生了解人消费行为的心理特征,从而为茶室咖啡厅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的依据;2、人的消费行为的心理特征与功能分析和交通流线设计的相互关系;3、文化品质如何渗入茶室咖啡厅室内设计中二、设计要求:1、商业建筑茶室内部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品饮区、包房区、接待等待区、操作区、办公区(入口大门)及一些设备附属用房。
2、茶室应有利于茶及咖啡文化的展示,有利于品饮环境的提高,为服务员的服务带来方便,最终是为顾客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品饮交流环境。
3、茶室应根据店内的经营性质、饮品的特点和档次、顾客的构成、餐厅形象外观以至地区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室内设计总的风格和定位。
4、茶室应突出文化特点,文化是“主角”,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应衬托主题,茶室咖啡厅的室内环境是文化的“背景”。
5、茶室的照明,包括选材用色均应从突出茶室咖啡厅主题,激发顾客参与这一主题来考虑,三、图纸要求:一草:徒手拷贝纸绘制。
1.平面图1:1002.顶面图1:1003.茶室咖啡厅建筑外立面与标牌4.室内主要立面图2—3个 1:30—1:20二草:徒手拷贝纸绘制。
1.平面图1:1002.顶面图1:1003.室内展开(剖)立面图1:30—1:204.茶室咖啡厅建筑外立面与标牌和店面照明5.透视图(主要空间透视与局部透视各一)正图:表现工具手法不限,1号图纸若干;1.平面图1:100;(夹层)1:1002.顶面图1:100;(夹层)1:1003.立面图1:30—1:20(3-4个)或室内展开(剖)立面图1:30—1:20 4.茶室咖啡厅建筑外立面与橱窗,标牌与店面照明5.接点大样与设施施工图6.彩色渲染图(主要空间透视与局部透视各一)7.设计说明与分析说明图8.经济指标:品饮区面积包房区面积接待等待区面积操作区面积办公区面积四、交图时间1.草图:2011年10月31日周一2.正图:2011年11月9日13:30打分周三第二篇:茶室初衷每晚8点茶台 | 陶瓷 | 字画 | 茶 | 柜 | 灯 | 香道最新资讯寻找一个以茶命名,回归本质之美,自然、恬静、和谐的茶室空间。
校园茶室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要求1、充分尊重场地地形;2、合理解决场地周边诸多要素的限制,如交通、高程、视线、立面关系等;3、朝向与功能布局合理,尺度适宜,平面组合紧凑,内部空间使用得当;4、建筑形象及风格不限,但应考虑校园环境;5、室内外过渡合理,外部环境要求优美精致,并可考虑室外营业场地(室外营业场地不计入建筑总面积);6、结构选型:建议框架结构;7、要求进行详尽细致的建筑外环境设计,并体现在效果图和模型制作中。
二、地形分析1、实地考察,进行地形测量。
(1)、在场地内拉线,将其划分为3*3的小方格;(2)、选取基准点,测量每个点的高程,并作记录;(3)、标记场地中的石块位置及大概体量;(4)、标记场地中的植物位置,记录其胸径、冠幅;(5)、标记出场地中的道路位置,记录路宽;(6)、考察场地周边环境,记录相关数据;2、整理数据,绘制地形图;3、在地形图上进行场地分析。
附分析图三、设计背景及功能要求1、此茶室建在景园楼北面的小山坡片林之中,本身植物丰富,环境优雅清静。
在保留原有基本植物群落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植物配置,形成与校园格调一致的园林风格。
初步确定建筑风格,使其与园林整体相适应。
2、此茶室位于教学楼区间,这就决定了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及教职工(当然还会有来自茶室旁边招待所的房客及外来游客),因此其功能应主要为以下几点:(1)、满足基本的盈利功能;(2)、给顾客提供休息的场所;(3)、提供观景功能;(4)、满足学生日常的基本集会功能(男女交友、朋友同学聚会、同学朋友之间的学习工作交流等,据此设置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分区)(5)、考虑到学校特色,可不定期进行茶艺表演,满足茶室娱乐功能。
四、设计思路(一)、功能分区:1、营业部分:品茶室、备茶室2、辅助部分:洗涤室、管理室、储藏室、卫生间(二)、各功能区的作用1、品茶室:该区域是建筑中最核心的部分,不仅要有好的景观朝向、安静的环境,而且还应考虑到与操作间、门厅以及室外的连贯性。
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拟在某城市景区公园内新建一高档茶室。
茶室以品茶为主,兼供简单的食品、点心,是客人交友、品茶、休憩、观景的场所。
全天营业。
2、设计要求1)解决好总体布局。
包括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位、客流与货流的组织、与环境的结合等问题。
2)应对建筑空间进行整体处理,以求构思新颖,结构合理。
3)营业厅为设计的重点部分,应注重其室内空间设计,创造与建筑风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气氛。
3、技术指标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00平米内(按轴线计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
2)面积分配(以下指标均为使用面积)。
A.客用部分B.辅助部分A.客用部分∙营业厅:200平米。
可集中或分散布置,座位100~120个。
营造富有茶文化的氛围,空间既有不同的分隔,又有相互的流通和联系。
∙付货柜台:15平米。
各种茶叶及小食品的陈列和供应,兼收银。
可设在营业厅或门厅内。
∙门厅:10平米。
引导顾客进入茶室。
也可设计成门廊。
∙卫生间:12平米。
男、女各一间,各设2个厕位,男厕应设2个小便斗,可设盥洗前室,设带面板洗手池1~2个。
B.辅助部分∙备品制作间:15平米。
包括烧开水、食品加热或制冷、茶具洗涤、消毒等;要求与付货柜台联系方便。
烧水与食品加工主要用电器。
∙库房:8平米。
存放各种茶叶、点心、小食品等。
∙卫生间:6平米。
男、女各一间,每间设厕位、洗手盆各1个。
∙更衣室:10平米。
男、女各一间,每间设更衣柜,洗手盆。
∙办公室:24平米。
二间,包括经理办公室,会计办公室。
4、图纸内容及要求1)图纸内容:文字说明∙总平面图1:300(全面表达建筑与原有地段的关系以及周边道路状况)。
∙首层平面图1:100(包括建筑周边绿地、庭院等外部环境设计)。
∙其他各层平面及屋顶平面图1:100或1:200∙立面图(2个)1:100∙剖面图(1个)1:100∙透视图(1个)或建筑模型(1个)2)图纸要求:∙A1图幅出图(594mm×841mm),可不画图框∙图线粗细有别,运用合理;文字与数字书写工整。
“茶室”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概况
该茶室拟建于北京市大兴区金星公园,基地西、北侧均为银杏林,东侧临湖,基地面积580㎡,详见地形图。
二、设计要求
1、满足公园规划与环境划定的用地红线及建筑红线的要求。
2、茶室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掘环境潜在优势。
3、建筑造型新颖美观,具有园林小品建筑的特色,并应成为园内的一景。
4、茶室建筑要求使用功能合理,流线通顺,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
三、设计内容
单层,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50㎡以内,其中:
茶室营业厅:80㎡
制作间:15㎡
卫生间:9㎡×2
储物间:10㎡
办公用房:10㎡
小卖部:5㎡
(以上数值可在5%上下浮动)
四、设计成果
1、模型:1:100
2、图纸:设计说明/技术经济指标
总平面图1:250
平面图1:100
立面图(2个)1:100
剖面图(1个)1:100
透视图
其它各种小分析图,比例自定,内容自定,个数自定
3、图幅:A3二张或者两张以上(硫酸纸或草图纸底衬白图纸)
五、设计周期
三周,
一次草图:第一周
二次草图:第二周
正图:第三周
备注:技术经济指标:指总用地面积,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这几个是最基本的,出简单的方案有这几个指标应该差不多了,如果是住宅,可能还有户数,停车数量等指标。
如果是报规方案,规划局有相应的表格,你照着填。
《滨水景观茶室》建筑设计任务书某风景区为丰富旅游活动,改善自身服务设施,增进自身服务功能,拟于濒临水塘的风景秀美之地建造景观茶室,为
保证建筑对环境不造成生态破坏,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建筑选址要求契合地形,须在用地红线之内,
且距离水面至少1.5米;
2,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可局部二层;
3,建筑形式轻灵、通透,与环境取得积极的和谐;
4,建筑造型要求以坡屋面为主;
5,建筑色彩以淡雅为主
成果表达要求如下:
1,设计说明
2,各层平面1:100
3,总平面图1:500
4,正立面1:100
5,侧立面1:100
6,主要剖面1:100
7,透视图(人视点)一张
以上1-6点要求墨线表达,明确分出线条等级,规范标注,说明简明扼要,透视图要求彩色表达,具体技法不限,要求透视准确,明确材质的选择与整体效果。
任务指标:茶室350m2;其中:办公室一间15m2;开水区5m2;厕所20m2附:建筑用地地形图(1:1000)。
茶室建筑快题设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对小型公共建筑的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快速构思能力。
2、对室内空间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训练空间设计、组合能力。
3、了解人体工程学,掌握人的行为心理、了解家具的尺度与布置,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空间的各项要求。
4、训练快速表达的能力.二、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茶室快题设计2、建筑组成及要求:(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300㎡内(按轴线计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
(2)面积分配(以下指标均为使用面积)。
★营业厅:150㎡(75—90座)★收银台:15㎡★门厅:10㎡★卫生间:12×2㎡★操作间:15㎡★库房:8㎡★更衣室:10×2㎡★办公室:15×2㎡4、设计内容及要求:(1)分析阶段★对基地周边环境的功能及形态进行分析。
★对室内外、及其过渡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2)成果要求总平面图1个,比例要求1:300;建筑平面图1个,比例要求1:100;建筑立面图2个,比例要求1:100;建筑剖面图1个,比例要求1:100;透视效果图1-2个;设计说明:字数不少于50个字。
三、时间安排:第十六周周一讲述茶室快题设计基本要求、布置设计任务书;周一至周五进行快题设计与绘制,周五下午交图;四、参考书目:《快题设计表现》薛加勇,同济大学出版社《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工出版社《房屋建筑学》同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公共建筑设及原理》同济大学,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快题设计与手绘表现》李国光郭惠君,中国电力出版社《设计专业考研丛书只建筑设计快题与表现》孙科峰等,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五、地形图:设计指导:(一)总平面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朝向适宜,室外营业场地日照充足.创造适于顾客休闲的空间环境。
建筑物的位置与形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景观,并有利于顾客在饮茶时观景。
建筑学06级建筑设计I(1)
任
务
书
及
指
导
书
编制:建筑教研室
2007年8月18日
第一部分茶室建筑设计任务书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学时:64(课内)
一、教学目的:
通过小型公共建筑方案设计,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重点解决建筑设计中的单一空间设计和功能组合,通过茶室的设计,熟悉小型建筑设计的主要知识框架,培养主动吸收知识,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小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2.研究探索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熟悉和掌握建筑适宜的空间尺度,创造个性空间、建筑形态;对室内空间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训练学生的空间设计、组合能力。
3.了解人体工程学,掌握人的行为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空间的各项要求。
4.学习并掌握小型建筑设计规范和各项设计的相关要求,熟练掌握草图表达方案设计。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题目
茶室建筑设计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拟在某城市景区内新建一高档茶室。
茶室以品茶为主,兼供简单的食品、点心,是客人交友、品茶、休憩、观景的场所。
规模:总建筑面积为400㎡(±5%)
2.设计要求:构思新颖,功能布局合理;解决好总体布局,包括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位、客流与货流的组织,与环境的结合;注重室内设计,创造与建筑风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气氛。
3.用地概况:该用地位于某市滨湖景区,用地东南面为淡水湖面,湖面平静,景色宜人。
用地植被良好,多为杂生灌木,并有高大乔木,有良好的景观价值。
西侧有旅游专线道路,宽6m,其中车行道4m,两侧路肩各为1m。
西北侧为一小山坡。
4.房间组成及要求:
A.客用部分
·营业厅:200㎡。
可集中或分散布置,座位100~120个。
营造富有茶文化的氛围,空间既有不同的分隔,又有相互的流通和联系。
·付货柜台:15㎡。
供各种茶叶及小食品的陈列和供应,兼收银、可设在营业厅内或门厅内。
·门厅:10㎡。
引导顾客进入茶室。
·卫生间:12㎡。
男、女各一间,各设2个厕位,男厕应设2个小便斗,可设盥洗前室,设带面板洗手池1~2个。
B.辅助部分
·备品制作间:15㎡。
要求与付货柜台联系方便。
·库房:8㎡。
·卫生间:6㎡。
男、女各一间,每间设厕位,洗手盆各1个。
·更衣室:10㎡。
男、女各一间,每间设更衣柜,洗手盆。
·办公室:24㎡。
二间,包括经理办公室、会计办公室。
5.地形图
三、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另详见教学日历)
四、设计成果内容及要求
(一)、图纸要求
1.图纸规格:白色绘图纸,A1(594mm×841mm),
2.墨线应粗细分明;文字与数字书写工整;彩色渲染。
3.透视图表现手法不限。
4.图纸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图签设计。
五、评分标准
·调研、分析运用资料及规范能力 10% ·设计方法步骤及各阶段掌握情况 20% ·方案构思、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案合理性 30%
·图面表达质量 20% ·模型 10% ·考勤 10%
六、参考书目
1.邓雪娴等著.餐饮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建筑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01
5.张绮曼,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6.《饮食建筑设计规范》及各种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师》等杂志中有关茶室建筑设计的文章及实例
第二部分别墅设计任务书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学时:64(课内)
一、教学目的:
通过小型公共建筑方案设计,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重点解决建筑设计中的单一空间设计和功能组合,通过独立住宅或者别
墅的设计,熟悉小型建筑设计的主要知识框架,培养主动吸收知识,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小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2、研究探索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熟悉和掌握建筑适宜的空间尺度,创造
个性空间、建筑形态,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
3、掌握总图设计中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分区和环境设计。
4、学习并掌握小型建筑设计规范和各项设计的相关要求,熟练掌握草图表
达方案设计。
二、设计内容及使用面积分配(所有面积以轴线计)
1、拟建一栋总建筑面积为400m2(±10%)的独户住宅
2、规模和标准:一个五口之家:一对夫妇、一位老人、两个小孩(一男一女)
3、结构类型:砖混结构、框架结构
4、户内面积要求:
·起居室:30~40 m2
·卧室:主卧室: 20~25 m2(含独立卫生间和衣帽间)
次卧室: 10~15 m2 4个(包括一间客卧)
佣人房: 10~12 m2
老人房: 13~15m2
·书房: 10~12 m2
·厨房: 7~10 m2
·餐厅: 10~12 m2
·厕所、浴室、洗手间:15~18 m2
·交通联系部分(过厅、走道、楼梯)面积约占以上面积之和的15~20%
·其他辅助房间例如:工作间、书房、健身房、琴房、温室、露台、阳台、游泳池、车库等由设计者自行考虑设计。
三、设计要求
1、学习灵活多变的小型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掌握住宅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妥
善解决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力求方案设计富于个性和时代感;体现现代居住建筑的特点,体现居住文化。
2、初步了解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密切结合的重要性及周围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紧密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室内、室外相结合。
绿地率≥30%。
在平面布局和体形推敲时,要充分考虑其与附近现有建筑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及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3、开阔眼界,初步了解东西方环境观的异同,借鉴其中有益的创作手法,创造出宜人的室外环境。
四、图纸要求
(一)图纸规格:
1、图纸尺寸:841X 594
2、表现方式:透视图可用硬笔淡彩或水彩渲染,其余一律钢笔黑白表现;
3、每套图纸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二)图纸内容
1、总平面图: 1:200
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指北针。
2、各层平面图: 1:100
要求:应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首层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表面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
A、一层平面图:包括用地环境设计,室内家具、卫生设备布置。
B、二层平面图:包括室内家具、卫生设备布置。
3、立面图: 1:100。
要求:不少于两个,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4、剖面图: 1:100。
要求:一个,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应注明室内外、各楼地面及檐口标高。
5、透视图:要求: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可结合于图纸中。
6、设计说明:要求:所有字应用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禁用手写体
A、设计构思说明
B、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高度等
C、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五、设计进度安排
六、成绩构成:
过程分10%;正图60%;表现图10%;模型10%;考勤10%;
七、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2、《别墅》清华大学出版社
3、《住宅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别墅建筑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6、《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等相关建筑书籍。
可选地形一:
可选地形二:
可选地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