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剂 含调和肝脾剂等(研究借鉴)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08
中医执业医师:和解剂(题库版)1、单选柴胡枳桔汤的功效是()A.和解少阳,扶正祛邪B.疏肝解郁,养血健脾C.清胆利湿,和胃化痰D.和解透表,畅利胸膈E.和解少阳,解表利咽正确答案:D2、单选小柴胡汤中和解(江南博哥)少阳的药对是()A.柴胡、黄芩B.柴胡、半夏C.黄芩、半夏D.柴胡、人参E.人参、半夏正确答案:A3、单选逍遥散加味生地或熟地后称为()A.加味逍遥散B.八味逍遥散C.都气丸D.圣愈汤E.黑逍遥散正确答案:E4、单选属于半夏泻心汤用药特点是()A.塞因塞用B.逆流挽舟C.增水行舟D.寒热平调,辛开苦降E.热因热用正确答案:D5、多选和解剂的分类包括()A.和解少阳B.调和肝脾C.调和寒热D.表里双解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 B, C6、单选和解剂不适用的病证是()A.伤寒少阳证B.肝脾不和证C.肠胃不和证D.寒热互结证E.里热实证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为和解剂7、单选痛泻药方中君药是()A.防风B.陈皮C.白术D.白芍E.柴胡正确答案:C8、单选患者月经不调,经行头痛,两胁作痛,口燥咽干,神疲食少,目眩,乳房胀痛,舌淡苔白,脉细弦,治宜选用()A.小柴胡汤B.归脾汤C.柴胡疏肝汤D.四物汤E.逍遥散正确答案:E9、单选逍遥散中养血柔肝的“药对”是()A.柴胡、白芍B.当归、白芍C.柴胡、炙甘草D.当归、炙甘草E.当归、白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10、多选小柴胡汤的主治病证有()A.伤寒少阳证B.热入血室证C.黄疸见少阳证者D.疟疾见少阳证者E.内科杂病见少阳证者正确答案:A, B, C, D, E11、多选逍遥散主治证的病机有()A.阳郁B.肝郁C.热壅D.血虚E.脾弱正确答案:B, D, E12、单选属于小柴胡汤主治症状是()A.发热头痛B.心烦自汗C.咳嗽胸痛D.胸胁苦满E.腹满便秘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小柴胡汤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13、单选半夏泻心汤中干姜与黄连、黄芩的主要作用是()A.平调寒热B.降逆止呕C.燥湿和胃D.燥湿化痰E.化痰消痞正确答案:A14、单选逍遥散的君药是()A.柴胡B.白芍C.当归D.白术E.茯苓正确答案:A15、填空题和解剂具有()、()、()等作用。
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试题题库及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0分)1、下列不属于竹叶石膏汤组成的药物是A、人参、粳米B、石膏、麦冬C、知母、生地黄D、甘草、半夏E、竹叶答案: C解析:竹叶石膏汤组成包括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和粳米。
2、功效是利水清热养阴的方剂是()A 苓桂术甘汤 B真武汤 C 五苓散 D 猪苓汤 E 八正散答案:D3、具有镇心安神、清热养血功用的方剂是A、天于补心丹B、朱砂安神丸C、酸枣仁汤D、当归六黄汤E、磁朱丸答案: B解析:朱砂安神丸的功用是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4、生化汤的君药是()A川芎 B 炮姜 C当归 D桃仁 E 甘草答案:C5、生脉散的组成药物是()A 人参当归五味子B 人参生地五味子C 人参麦冬五味子D 人参黄芪附子E 人参生地玄参答案:C6、功用为泻火通便清上泄下的方剂是( )A.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B.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苦寒直折C.凉膈散D .白虎汤——清热生津 E.大承气汤——峻下热结答案:C7、麻杏石甘汤的功用是()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B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D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E宣降肺气,清热化痰答案:B8、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辩证要点的是()A普济消毒饮 B 泻白散 C五味消毒饮 D 葶苈大枣泻肺汤 E 黄连解毒汤答案:B9、下列不是生化汤的组成药物的是A、全当归B、川芎C、桃仁D、桂枝E、炙甘草答案: D解析:生化汤组成包括全当归、川芎、桃仁、干姜和甘草。
10、小活络丹的君药是()A川乌、草乌 B天南星 C乳香 D地龙 E没药答案:A11、小陷胸汤的功效是()A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B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C 温肺化饮D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E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答案:A12、苏子降气汤主治病证的病机是()A 痰热内蕴 B胃虚有热,气逆不降 C上实下虚 D 肝气郁滞 E 肝肾不足答案:C13、外感温燥,肺津受灼之轻证,治宜选用()A 桑杏汤B 清燥救肺汤C 麦门冬汤D 桑菊饮E 杏苏散答案:A14、关于牡蛎与玉屏风散的说法错误的是A、均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B、均属于标本兼治治法C、牡蛎散固表敛汗之力较强D、牡蛎散的使用方法为粗散,加小麦,水煎服E、玉屏风散健脾益气之力较大答案: B解析:牡蛎散与玉屏风散均具固表止汗之功。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调和肝脾)——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组成柴胡,去苗、当归,去苗,微炒、白芍、白术、茯苓去皮,白者,各一两、甘草微炙赤,五钱。
二、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9克),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参照原方比例,酌定用量,作汤剂煎服。
亦有丸剂,每日二次,每次6~9克)。
三、歌括1.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2.丹梔逍遥散更有丹梔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3.黑逍遥散黑逍遥散有生地,血虚痛经功效卓。
四、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五、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六、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
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
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
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
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
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
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
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散肝郁而生之热。
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七、附方及方论1.加味逍遥散(《内科摘要》):逍遥散加丹皮、梔子各一钱(3克),水煎服。
功用:疏肝健脾,和血调经。
主治:肝脾血虚,化火生热。
或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作痛,或小腹胀坠,小便涩痛等。
2.黑逍遥散(《医略六书·女科指要》):逍遥散加生地或熟地。
2021方剂学第四章和解剂单元测试及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用量比例是()A 1:1B 2:1 C3:2 D 4:3 E 8:3答案:E(答案分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东汉时期半斤相当于八两)2、逍遥散与蒿芩清胆汤所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白芍 B枳实、陈皮 C茯苓、甘草 D黄芩、半夏 E白术、当归答案:C(答案分析:逍遥散组成柴胡、白术、白芍、茯苓、当归、甘草、生姜、薄荷;蒿芩清胆汤组成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3、逍遥散中养血柔肝的“药对”是()??????A柴胡、白芍 B当归、白芍 C柴胡、炙甘草 D当归、炙甘草E当归、白术答案:A(答案分析: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4、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而入,遂成的心下痞,治宜首选()A黄连汤 B甘草泻心汤 C生姜泻心汤 D半夏泻心汤 E大柴胡汤答案:D5、和解剂中煎法要求“去渣,再煎”的方剂是()A大柴胡汤 B蒿芩清胆汤 C四逆散 D小柴胡汤 E痛泻药方答案:D(答案分析: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6、原方主治里有浊气实热并夹有表邪者的方剂是() ?????A 蒿芩清胆汤——少阳湿热证B 小柴胡汤——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疟疾,黄疸,内伤杂病兼有少阳证C 厚朴七物汤D 麻杏甘石汤——表邪未解,邪热壅肺E 大柴胡汤{少阳病未解兼阳明热结证}答案:C?7、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药对是()A柴胡、黄芩 B柴胡、半夏 C黄芩、半夏 D柴胡、人参 E人参、半夏答案:A8、柴胡在逍遥散中的作用是( )A 疏肝解郁 B解肌退热 C和解少阳 D解表透热 E升举阳气答案:A(答案分析: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功能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
)9、属于小柴胡汤主治症状是()A发热头痛 B心烦自汗 C咳嗽胸痛 D胸胁苦满 E腹满便秘答案:D(答案分析:小柴胡汤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10、逍遥散与四逆散所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白芍 B白芍、当归 C白术、茯苓 D柴胡、当归 E枳实、甘草答案:A(答案分析:四逆散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逍遥散组成柴胡、白术、白芍、茯苓、当归、甘草、生姜、薄荷)11、蒿芩清胆汤的功效是()A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逍遥散C 解表清里D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药方 E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答案:D?12、柴胡枳桔汤的功效是()A 和解少阳,扶正祛邪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C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D 和解透表,畅利胸膈E 和解少阳,解表利咽答案:D13、柴胡疏肝散的功用为()A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四逆散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逍遥散C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要方D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E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答案:D14、痛泻要方出自( )A《伤寒论》 B《丹溪心法》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金匮要略》 E《普济方》答案:B15、痛泻药方中君药是()A防风 B陈皮 C白术 D白芍 E柴胡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四逆散的功用为( )( )( )( )( )BCA回阳救逆 B疏肝理脾 C透邪解郁 D缓急止痛 E活血行气答案:BC2、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 )A柴胡 B黄芩 C半夏 D生姜 E甘草答案:ABCD3、和解剂的分类包括 ( )( )( )( )( )A和解少阳 B调和肝脾 C调和寒热 D表里双解 E以上均是答案:ABC4、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有( )( )( )( )( )A陈皮 B枳壳 C青黛 D柴胡 E甘草答案:ABCE5、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有( )( )( )( )( )A补泻兼施 B调和肝脾 C寒热互用 D表里双解 E辛开苦降答案:ABCE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痛泻要方主治____肝郁脾虚之痛泻__________。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调和肝脾)——四逆散(《伤寒论》)一、组成甘草炙(6克)、枳实破,水渍,炙干(6克)、柴胡(6克)、芍药(9克)。
二、用法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三、歌括1.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2.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四、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五、主治少阴病,四逆之证。
或颏,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
六、方解本方主证为“少阴病,四逆”,故以四逆散为名。
四逆,即手足不温也,与四肢厥逆有别,由阳气不得至于四肢之故。
《伤寒论》对本方证虽未明言寒热,但有“少阴病,可知有“但欲寐”,无心烦;而其临证相应之加减用法,除茯苓外,皆是温热之品,可知非少阴热证。
然而又无恶寒踡卧,呕吐下利,方中又不用姜、附,可知亦非治虚寒之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实四肢”。
而四肢为脾所主。
故知此证由脾气素虚,又因外邪传入少阴而抑阳气不得至于四肢,故为四逆。
阳郁不伸,虽能生热,却无明显之热证,所以当平调兼顾为治。
本方用炙甘草甘温益气以健脾,柴胡透邪升阳以舒郁,枳实下气破结,与柴胡合而升降调气;芍药益阴养血,与柴胡合而疏肝理脾,四味互配,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四逆自愈。
至于“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温肺散寒以止咳;“悸者,加桂枝五分”,温阳制水以定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淡渗健脾以利水;“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温中散寒以止痛;“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以温中散结而除下重;以及后世用本方加减以治肝郁而见四肢厥逆,或肝脾不和而致脘腹胁肋诸痛和小儿发热肢厥者,均是变化为用,即“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不可与立方本旨相混。
七、附方及方论1.枳实芍药散(《金匮要略》):枳实烧令黑,勿太过,芍药等分,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