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训练计划和注意事项及伙食安排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9
体育中考考前训练方案一、训练目标体育中考的主要目标是考察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能力,包括动作技术、体能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
因此,在考前的训练中,我们需要重点训练学生的技术动作、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以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
二、技术动作训练1.篮球投球技术训练:重点训练学生的投篮技术,包括站立投篮、跳投和运球投篮等动作。
通过大量的投篮练习,提高学生的命中率和投篮精度。
2.接力比赛训练:进行短跑和传递练习,提高学生的传递技术和接力速度。
要求学生在训练中追求速度和保持稳定的传递动作,以提高接力比赛的成绩。
3.足球射门技术训练:重点训练学生的射门技术,包括站立射门和跑动射门等动作。
通过大量的射门练习,提高学生的射门准确性和力量。
三、体能素质训练1.跑步训练:进行长跑和短跑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长跑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而短跑训练则可以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
2.弹跳训练:进行跳高和跳远练习,提高学生的垂直跳跃和水平跳跃能力。
通过多次的跳高和跳远练习,锻炼学生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3.体能综合训练:进行综合的体能训练,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侧平板等动作,提高学生的力量、柔韧性和核心稳定性。
四、心理素质训练1.压力管理:进行考试前的心理压力训练,教会学生有效管理和减轻考试压力的方法。
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训练、冥想和呼吸调节等方式,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2.自信心培养:进行自信心培养训练,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信心。
同时,通过一定的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训练计划安排1.技术动作训练:每周安排2-3次,每次1-2小时。
针对不同的动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精确度。
2.体能素质训练:每周安排3-4次,每次1-2小时。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和强度,逐渐提高训练强度和时间。
3.心理素质训练:每周安排1-2次,每次30-60分钟。
中考体测是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评估方式,为了帮助学生在2024年的中考体测中取得好成绩,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一、准备工作1.了解体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实心球、跳绳等。
2.体能评估: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能测试,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3.营养与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二、训练计划第一阶段:基础适应期(3-4个月)目的: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适应训练强度。
训练内容:△有氧运动:慢跑、快走、游泳等,每周3-4次,每次30-45分钟。
△力量训练:自重练习,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每周2次。
△柔韧性和协调性训练:瑜伽、拉伸运动、球类运动等,每周1次。
△核心肌群训练:平板支撑、桥式运动等,每周2次。
第二阶段:技能提高期(4-5个月)目的:针对体测项目进行专项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训练内容:△1000/800米跑训练:间歇跑、变速跑、长距离慢跑等,每周2次。
△立定跳远训练:弹跳练习、增强式训练等,每周2次。
△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训练: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每周2次。
△实心球训练:投掷练习、力量训练等,每周1次。
△跳绳训练:提高速度和协调性,每周2次。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期(2-3个月)目的: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
训练内容:△全真模拟测试:严格按照中考体测流程进行模拟测试,每周1次。
△技术指导:针对模拟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训练。
△心理调适: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第四阶段:冲刺调整期(1-2个月)目的:保持状态,调整心态,做好最后准备。
训练内容:△保持性训练:强度降低,保持身体状态。
△营养与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
△心理调适: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放松心情。
三、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训练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024年体育中考备考工作计划范例鉴于即将来临的初三体育中考,为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全体初三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协调下,共同策划了体育中考的训练计划,以确保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成绩的显著提升。
具体训练安排如下:一、训练对象全体初三学生二、训练组织全体初三体育教师及各班班主任三、训练阶段1. 体能恢复阶段(第____周至第____周)2. 分层巩固阶段(第____周至第____周)3. 提高冲刺阶段(第____周至第____周)四、训练时段体育课、大课间(____分钟)、第八节课后(____分钟)五、训练内容与基本要求1. 体能恢复阶段体育课:____米/____米、篮球/排球/足球、三级蛙跳/____米____4往返跑、实心球/____米训练措施及要求:1. 根据初三教学进度,对每个中考项目进行教学,强化动作技巧,并对每位学生进行错误修正。
2. 通过跑、跳、投等训练恢复和提升学生的体能,教授各项目的练习方法。
3. 进行第一次体育中考模拟测试(含游泳测试)。
大课间:以恢复体能为主,完成5-6圈(____米-____米)。
第八节后:进行一般耐力练习,完成5-6圈(____米-____米)。
2. 分层巩固阶段体育课:____米/____米、篮球/排球/足球、三级蛙跳/____米____4往返跑、实心球/____米训练措施及要求:1. 根据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分项目、分小组进行练习,重点辅导困难学生,增加练习密度。
2. 通过跑、跳、投等形式提升学生的体能,针对学生的薄弱项目进行重点教学。
3. 进行第二次体育中考模拟测试(含游泳测试)。
大课间:以提高体能为主,完成6-7圈(____米-____米)。
第八节后:完成一般耐力练习,完成6-7圈(____米-____米)。
3. 提高冲刺阶段体育课:____米/____米、篮球/排球/足球、三级蛙跳/____米____4往返跑、实心球/____米训练措施及要求:1. 分项目、分小组进行练习,重点加强薄弱项目的指导,提高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13岁体育中考训练计划在人生的道路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位即将面临体育中考的13岁学生,我深知这一点。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
一、训练目标通过训练,我希望在体育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训练内容1.热身运动:每天早上进行热身运动,包括高抬腿、深蹲等,以活动全身肌肉。
2.跑步训练:每周进行三次跑步训练,包括慢跑、加速跑等,以提高耐力和速度。
3.力量训练:每周进行两次力量训练,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以增强肌肉力量。
4.柔韧性训练:每周进行一次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拉伸等,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5.游泳训练:如果条件允许,每周进行一次游泳训练,以增强水中的运动能力。
6.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训练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训练时间与频率1. 热身运动: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各进行10分钟热身运动。
2. 跑步训练: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训练30分钟左右。
3. 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两次,每次训练20分钟左右。
4. 柔韧性训练:每周至少一次,每次训练20分钟左右。
5. 游泳训练:如果条件允许,每周一次,每次训练40分钟左右。
四、注意事项1.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2. 遵循教练的指导,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4. 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五、实施步骤1. 从现在开始,每天按照计划进行热身运动和力量训练。
2. 每周按照计划增加跑步训练的次数和时间,逐步提高耐力和速度。
3.如有条件,开始进行游泳训练。
如无条件,可适当减少游泳训练的次数和时间。
4.每次训练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关注天气和场地情况,做好调整。
六、总结通过制定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我相信我能在体育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体育中考考前准备和饮食注意事项一,服装1.学生尽量穿运动短裤,在测试时身上不要带与考试无关的物品,(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相机,mp3等娱乐工具)不能带)衣服上的徽章和口袋里的钥匙等物品要取出轻装上阵。
2.袜子应选择纯棉质地运动袜,一为了吸收汗液,二为了能使脚掌与鞋子结合紧密,便于发力。
二,饮食方面1.需多喝水,每天要保证1500-2000ml的摄入量,充足的水分可以确保血液循环顺畅,这样大脑工作所需的氧气才能得到及时的供应,切忌以饮料代替水。
饮水也有讲究,一般要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在测试前不要大量喝水,可以在各个项目测试前后象征性的喝一口水,润润喉,调整心情。
2.需多吃果蔬,考前天气比较热,容易上火,多吃水果不仅能补充各种营养,维生素,矿物质,还能有效防止上火。
一般膳食里蔬菜保持每天300-400克,水果每天保持在100-200克。
蔬菜水果里,绿色和橙黄色是最佳的食物,可以多食用。
3.测试前两三天开始少量多次喝红糖水。
这对于女生八百米和男生一千米冲刺有很大的帮助。
5.考试当天早上起来不要吃太多东西,以易消化高热量食物为主,如蛋糕,消化饼干等。
三,作息方面早睡早起中午要保障适当的休息,需要20-30分钟的午休,保持良好体力。
五,考前做足准备活动考生考试前要做足准备活动,将肢体舒展开。
只有当身体发热和兴奋时,才更容易从静止状态进入运动状态。
考生准备活动可以通过慢跑,徒手操,拉伸练习,活动性游戏等内容进行热身,充分活动身体各部分关节,肌肉,韧带。
提醒考生还应结合锻炼项目的特点,从活动部位,活动方式等方面做一些准备练习。
如跳跃前多进行肩,腰,膝,裸关节活动。
六,考试时1.不同体育考试项目前,学生都应该做相应的热身运动。
这样既可以放松各个关节,也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心情,稳定情绪。
2.五十米准备活动时,先慢跑,600-1000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然后进行压腿动作(弓箭步,侧压腿,坐姿体前屈),徒手超,以活动关节为主,也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条件进行压腿动作。
中考体育一个月体育训练计划中考体测临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紧张,但合理安排训练仍能有效提升体能。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四次全身性的锻炼,包括耐力跑、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
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或快走,以提升心肺功能。
同时,结合俯卧撑、深蹲等力量训练动作,增强肌肉力量。
别忘了进行拉伸运动,以预防运动损伤。
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便更好地恢复体力。
相信只要你坚持努力,一定能取得优异的体测成绩!中考体育体能训练计划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考试项目的运动技能,重点加强训练学生中考项目,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等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在抓中考项目训练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身心健康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新型的训练模式进行。
同时还必须依靠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积极配合、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医务监督,使训练有组织、安全有序地进行。
二、教学目标1、通过集体学习、分组练习、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和运动技能。
2、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3、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刻苦训练、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等优良品质。
三、训练内容跳绳、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50米快速跑、1000米、8000米。
今年初三体育考试项目是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和男1000米、女8000米跑。
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保体育组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特制定本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主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的训练。
但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在每次的训练过程中必须围绕自己的弱项强化练习,认真完成各组的练习任务。
分清主次安排好各项练习时间比例。
五、具体训练内容安排:1、提高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及要求:(男生满分为2.38米、女生为1.89米)(一)、动作技术要领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计划体育是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高效备考体育中考,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提出一个初三体育中考训练计划。
一、训练内容1. 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体育考试的基础,包括耐力、速度、力量和灵敏度。
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训练内容可以包括长跑、短跑、举重、跳远等项目。
通过适量的训练,提高身体的耐力和速度,增强力量和灵敏度,为其他项目的考核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技能训练技能是体育考试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根据体育中考项目要求,加强相关技能的训练十分重要。
举例来说,篮球项目需要注重投篮和运球的技巧训练,足球项目需要注重传球和射门的技能训练。
不同项目的技能特点各有不同,学生应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3. 规则和战术训练体育中考项目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还需要理解和熟悉相关的规则和战术。
学生需要通过观看比赛、学习规则和战术知识,加深对项目要求的理解,并在实际训练中运用到规则和战术中。
二、训练方法1. 分阶段训练训练计划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的阶段。
初三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训练量和强度不宜过大。
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从基础训练开始,逐渐加大难度和强度,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2. 系统练习和模拟考试除了日常的技能和身体素质训练,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练习和模拟考试。
系统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内容和要求,摸清考试重点和难点。
模拟考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考试形式和时间限制,提高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3. 合理安排休息和调整训练计划中要合理安排学生的休息和调整时间。
过度训练或连续高强度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身体、心理疲劳,反而影响训练效果。
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更好地应对体育中考的挑战。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学校和教练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训练设备和场地的安全性,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2023年初三体育中考训练方案一、目标与要求:1. 帮助学生提高体育中考成绩,达到全科满分或优异成绩;2. 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水平;3.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训练计划:1. 时间安排:每周5天,每天1小时;2. 训练内容:综合训练,包括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规则和战术的学习,以及体能训练;3. 训练方法:分为个人练习和团队合作训练,注重练习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性和针对性;4. 训练场地:体育馆、操场、田径场等;5. 训练器材: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田径器材等。
三、具体训练内容:1. 有氧耐力训练:- 跑步训练:每周进行3次长跑,距离逐渐增加,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 游泳训练:每周进行1次游泳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的协调性;2. 动作技能训练:- 跳远:通过跳远训练,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弹跳能力;- 篮球运球和投篮:通过篮球运球和投篮练习,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投篮准确性;- 乒乓球发球和接发球:通过乒乓球发球和接发球练习,提高学生的手腕力量和球感;- 足球传球和射门:通过足球传球和射门练习,提高学生的脚部协调能力和射门精准度;- 羽毛球发球和接发球:通过羽毛球发球和接发球练习,提高学生的手臂力量和击球技巧;- 游泳姿势和技巧:通过学习游泳的正确姿势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游泳速度和水中控制能力;3. 规则和战术训练:- 足球比赛战术:通过足球比赛战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战术理解能力;- 篮球比赛战术:通过篮球比赛战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和进攻防守思维;- 网球比赛战术:通过网球比赛战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技战术应变能力和比赛策略;4. 身体素质训练:- 柔韧性训练:通过拉伸和柔韧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关节灵活度;- 腿部力量训练:通过腿部力量训练,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运动速度;- 核心力量训练: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稳定性和平衡能力;5. 集体项目训练:- 排球:通过排球比赛和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接发球和配合能力;- 篮球:通过篮球比赛和配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投篮和传球技巧;- 足球:通过足球比赛和战术训练,提高学生的盘带和射门能力;四、训练注意事项:1. 每次训练前做好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2. 坚持良好的体育习惯,如保持规律的运动饮食、充足的睡眠等;3. 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训练;4. 加强与体育中考相关的考试知识的学习和复习。
中考体育体能考试注意事项和训练调整方法嘿!同学们,中考体育体能考试可太重要啦!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其中的注意事项和训练调整方法呀!
首先呢,注意事项这一块!第一,考前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哇!哎呀呀,可别熬夜复习功课,把身体搞垮啦,那可就糟糕啦!第二,饮食也得注意呀!别吃那些太油腻、太辛辣的东西呢,不然肠胃不舒服,影响考试发挥可咋办?第三,考前热身可千万不能少哇!活动活动手腕脚腕,拉伸拉伸肌肉,让身体热起来,这样能避免受伤哟!
再来说说训练调整方法。
第一,要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呢!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呀!比如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跑步、跳绳啥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训练强度哇!如果感觉太累,就得适当休息,可别硬撑着呀!第三,注意训练的多样性哟!别老是重复一种运动,容易枯燥,也达不到全面提升的效果呢!
还有哇,考试的时候心态要稳呀!别紧张得要命,相信自己平时的训练成果!要是遇到突发情况,别慌,及时跟老师沟通呀!
总之哇,中考体育体能考试大家可得重视起来!做好准备,争取考出好成绩!加油哇同学们!。
标题:2024年中考体育训练计划书引言: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体育成绩在升学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2024年中考体育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本文特制定一份详细的体育训练计划书。
本计划书旨在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提高考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使考生能够在体育测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一、训练目标1.增强体质: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提高考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和柔韧性等。
2.提升技能:针对中考体育测试的项目,如跑步、跳远、仰卧起坐等,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考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
3.培养习惯: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自律性和意志力,为将来的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训练原则1.科学性:遵循人体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2.系统性:从基础训练到专项训练,系统提升考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3.针对性:针对中考体育测试的项目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适应性:根据考生的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适时调整训练计划。
三、训练内容1.基础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柔韧性训练(如拉伸运动),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专项训练:根据中考体育测试的项目,如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进行每周至少两次的专项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45分钟。
3.模拟测试: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流程和规则,提高应试能力。
四、训练时间安排1.早晨:进行30分钟至1小时的慢跑或其他有氧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2.上午或下午:进行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傍晚:进行专项训练,如跑步、跳远等,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45分钟。
4.周末: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并结合模拟测试。
五、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中考体育训练计划引言:中考体育考试是初中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它不仅考验学生的体育技能,也是对学生体质和意志的一次检验。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2024年的中考体育考试,本文将提供一个全面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训练目标我们的训练目标是帮助学生达到中考体育考试的及格标准,并尽可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体质: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
2.掌握技能:确保学生熟练掌握中考体育考试的各个项目,包括田径、球类、体操等。
3.培养习惯: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4.增强心理素质: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比赛经验,以应对考试时的紧张气氛。
二、训练内容根据中考体育考试的常见项目,我们的训练内容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田径训练:包括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等项目,重点训练学生的爆发力和耐力。
2.球类训练:篮球、足球、排球等,注重团队协作和灵活性。
3.体操训练:主要针对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以及简单的体操动作,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力量。
4.健身训练:通过简单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增强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
三、训练方法为了确保训练的有效性,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训练方法:1.分阶段训练法:将训练分为基础期、提高期和冲刺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和目标。
2.间歇训练法:在田径和球类训练中采用间歇训练,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3.循环训练法:在健身训练中使用循环训练,确保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各个部位。
4.模拟考试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和紧张气氛。
四、注意事项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第一:确保训练场地和器材的安全,防止运动伤害。
2.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训练。
3.营养与恢复:指导学生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促进身体恢复。
体育中考该如何调整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在中考体育到来之际,学校和家长都要格外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中考体育考试的项目还是不少的,中考生要做好饮食规划,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都要注意到。
那么中考体育考试应该怎么调整饮食呢?下面小编就来简单的说说吧!中考体育考试如何调整饮食体育考试前的饮食调整至关重要,吃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考场发挥状态。
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从以下方面做起:1、注重膳食搭配,避免饮食不当引起的身体不适。
考前一周,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火锅、烤肉等,极易引起肠胃不适,导致体力下降。
考前训练时,应该每天都吃一顿富含淀粉的主食(如米饭、土豆、面条),或者其他谷类食品,以保证基础体力;每天2-3个水果,丰富营养摄入,同时可以在运动时间延长时,适当补充甜食或者含糖的饮品。
2、考试饮食准备运动之前1小时进食:对于要参加体育考试的同学而言,“吃饱”很重要,但是至少要在开始运动前1小时进食。
这样是为了避免因体力活动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要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比如多汁的菜,油炸食品等。
运动后1小时再进食:运动后比较容易接受各种饮料或是流质食物,同时可以补充水分。
建议运动后可适量小口多次饮水,同时1小时后再进食,有利于肠胃系统恢复。
很多人问到,考试时补充葡萄糖有用吗?小编给大家找了找资料,从葡萄糖的功能来看,考前补充一定的葡萄糖是有道理的。
但是,由于体育考试持续时间短,我们身体存储的能量可以提供1小时内运动所需,而体育考试也就短短几分钟,所以自身足以应付。
建议可以买一瓶专业的运动饮料,或者准备一根香蕉在考试前食用。
因水在人体肠道内被吸收需要30分钟,建议考前30分钟喝完运动饮料,以免考试有不适感。
中考体育考试考前准备活动考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一是活动身体各个关节,将状态调整至最佳;二是避免受伤。
一般的准备活动要做到以下四点:1.热身跑:慢跑为主,以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2.徒手操:以活动关节为主,依次顺序: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
中考体育加强训练方案引言中考体育是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的一部分,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为了在中考体育中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通过加强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本文将提供一个中考体育加强训练方案,以帮助学生有效备考中考体育。
方案内容1. 确定目标在制定训练计划之前,学生应该先确定自己的目标。
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主要包括100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50米跑等。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学生可以确定自己在每个项目上想要达到的目标。
2. 制定训练计划制定训练计划是为了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以下是一个示例训练计划:•周一:身体素质训练–热身运动(跑步、跳绳等)10分钟–1000米跑训练:进行3-4组,每组间隔休息3-5分钟–立定跳远训练:进行3-4组,每组间隔休息2-4分钟–拉伸运动(放松肌肉)10分钟•周二:力量训练–引体向上训练:进行3-4组,每组间隔休息3-5分钟–腹肌训练:进行3-4组,每组间隔休息2-4分钟–下蹲训练:进行3-4组,每组间隔休息2-4分钟•周三:技能训练–50米跑训练:进行6-8组,每组间隔休息1-2分钟–技巧训练(如篮球投篮、足球运球等):进行30分钟•周四:休息•周五: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包括一些模拟中考体育测试项目的综合训练,如1000米跑结合立定跳远等•周六、周日:休息3. 注意事项在进行训练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热身运动:在每次训练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预防运动损伤。
•适量增加训练量:初期训练时,可以适当增加训练量,但不要过度训练,以免引发运动损伤。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学生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坚持训练: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学生需要坚持每周的训练计划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4. 营养补充合理的饮食是学生训练过程中的重要补充。
在训练期间,学生应该注重营养摄入,以满足身体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营养补充建议:•高蛋白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肉、鱼肉、豆类等。
应对体育中考的建议一、提前规划训练在备考期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
训练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原则,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二、定期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考试规则和要求,熟悉考试流程,提高考试的应对能力。
可以在备考期间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次数和难度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三、合理安排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备考非常重要,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和适量性。
多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类等,同时也要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保证身体的能量供应。
四、保持充足睡眠睡眠对于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要保证每晚睡眠时间达到7-8小时,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精神状态。
五、避免运动伤害运动伤害对于备考非常不利,要注意预防和避免运动伤害。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技术要领,避免过度用力或过度伸展等危险动作。
一旦出现受伤情况,要及时就医并停止训练。
六、熟悉考试规则在备考期间,要认真研究体育中考的规则和要求,熟悉各项考试科目的评分标准和考试流程。
这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提高考试成绩。
七、提升体能和技能在备考期间,要有针对性地提升体能和技能水平。
可以通过跑步、游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运动方式来提高体能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各种球类运动来提高技能水平。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正确性,避免受伤或影响身体发育。
八、调整心态,保持自信在备考期间,心态非常重要。
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交流、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避免影响备考效果。
总之,应对体育中考需要提前规划训练、定期模拟考试、合理安排饮食、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运动伤害、熟悉考试规则、提升体能和技能、调整心态保持自信等方面进行全面准备。
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应对体育中考。
标题:2024年中考体育暑期训练计划引言:随着2024年中考的临近,暑期成为了备战体育考试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特制定本训练计划。
本计划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训练框架,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为中考体育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训练目标1.增强体质:通过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结合,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2.提升技能:针对中考体育项目,如短跑、长跑、跳远、跳绳、实心球等,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技能和成绩。
3.培养习惯: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包括定时、定量、持之以恒的训练,以及合理的饮食和休息。
二、训练原则1.系统性:训练内容应系统全面,包括身体各个部位和各项运动技能的训练。
2.渐进性:训练强度和难度应逐步增加,适应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
3.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中考体育项目的要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4.安全性:训练中应注重安全,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三、训练内容1.有氧训练: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2.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包括自重训练和器械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举重等,增强肌肉力量。
3.技能训练:根据中考体育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如短跑的起跑和加速训练、长跑的耐力训练、跳远的技巧训练、跳绳的速度和耐力训练、实心球的投掷训练等。
4.柔韧性和协调性训练:通过拉伸、瑜伽等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四、训练计划安排1.周一至周五:有氧训练、力量训练、技能训练和柔韧训练。
2.周六:休息或进行轻松的恢复性训练。
3.周日: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训练效果,调整训练计划。
五、饮食与休息1.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安排三餐和加餐。
2.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至少8小时,避免过度疲劳。
六、注意事项1.热身和拉伸:每次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训练后进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
中考体育训练计划参考方案一、训练目标本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加强学生的体能和耐力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并为未来的体育发展打下基础。
二、训练计划1.耐力训练:耐力训练是中考体育考试的重要部分,包括长跑、短跑等项目。
在训练中,应注重学生的心肺功能训练,提高其耐力水平。
可采取定时跑、变速跑、游泳等训练方法。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提高体育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训练中,应注重上肢、下肢及腰腹肌力量的培养,采用杠铃、沙包、健身器等器材进行力量训练。
同时,结合跑、跳、投等考试项目,进行专项力量训练。
3.速度训练:速度训练是提高体育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训练中,应注重学生的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爆发力的培养,采用短跑、接力跑、跳跃等训练方法。
4.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帮助学生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弹性。
在训练中,可采取拉伸运动、瑜伽等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柔韧性。
5.灵敏性训练:灵敏性训练可帮助学生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在训练中,可采取转身跑、折返跑等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灵敏性。
三、训练安排1.每周安排3-4次集中训练,每次训练时间约1小时。
2.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训练,如跑步、仰卧起坐等。
3.在考试前一个月,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和频率,以适应考试要求。
四、注意事项4.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受伤。
5.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6.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技巧,避免错误的动作造成伤害。
7.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训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
标题:《2024年中考体考训练计划》引言:中考体育考试是学生升学的重要一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2024年的中考体考,本文特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
该计划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同时针对中考体考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训练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同时针对中考体考的项目,如1000米(男)/800米(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男)/仰卧起坐(女)等,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中考体考的优秀标准。
二、训练原则1.系统性原则:训练内容应系统全面,包括身体各个部位和各项运动技能的训练。
2.科学性原则:训练方法应科学合理,符合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和运动规律。
3.针对性原则:针对中考体考的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4.适量性原则:训练强度和量应适中,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学生身体损伤。
三、训练内容1.耐力训练:△1000米(男)/800米(女)跑: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训练包括热身、慢跑、加速跑、间歇跑等。
△变速跑:通过不同速度的跑动来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
△长时间慢跑:每周至少1次,以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
2.力量训练:△腿部力量:深蹲、箭步蹲、跳台阶等。
△上肢力量:俯卧撑、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哑铃弯举等。
△核心力量:平板支撑、俄罗斯转体、桥式运动等。
3.柔韧性和灵敏性训练:△静态拉伸:针对腿部和躯干肌肉的拉伸。
△动态拉伸:通过运动中的拉伸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灵敏性训练:通过不同的跳跃、绕杆跑等来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
4.技能训练:△立定跳远:通过弹跳训练和技巧训练来提高成绩。
△实心球(男)/仰卧起坐(女):练习正确的投掷和做仰卧起坐的技巧。
四、训练周期训练周期分为基础期、提高期和冲刺期三个阶段。
1.基础期(前6个月):以基础力量和耐力训练为主,同时进行技能学习。
2.提高期(中间6个月):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针对中考体考项目进行专项训练。
中考体育训练计划和注意事项及伙食安排建议中考体育项目大致分为:足篮排、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长短跑、跳绳、游泳、实心球等,每项的练习方法与技巧都有不同中考体育训练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天气还较为炎热,大家在体育锻炼时最好选择在早晨和傍晚等气温比较凉爽的时候,同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
9月到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面的身体素质打好基础。
在训练中应采用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运动机能水平。
在全面发展素质的同时,一般应以发展速度、弹跳为重点,应以中等运动训练量为主。
中考体育训练第二阶段11月到1月:此阶段应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和提高力量素质,特别是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及腰腹肌力量,并结合跑、跳、投等考试项目,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如杠铃、沙包、健身器等,发展各个项目必须具备的专项素质,尽快提高掌握各项技术的速度。
本阶段运动量应以大运动量训练为主。
由于在该阶段的一月份,也是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面临紧张期末复习考试时期,训练应予调整,不要与文化复习考试争时间,但我们可争取每个星期天给自己安排一定的训练内容。
这样既不间断训练,又不影响文化学习。
在期末考试之后,利用寒假的充裕时间,进行较大负荷的训练或布置较大负荷的家庭训练任务。
中考体育训练第三阶段2月到3月:该阶段时间约2个月。
要在第二阶段大运动量训练的基础上,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并逐步以提高和巩固运动成绩为目的。
在训练中,坚持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身体素质相结合,为适应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当然,此阶段的训练强度应偏大。
中考体育训练第四阶段考试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考生应在继续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完整技术练习。
多花些精力去练习弱项,而不必在已经达满分的项目上多下功夫了;而对于一些体育成绩相对较差、素质相对较弱的同学来说,则应以充分掌握好技术动作的前提下,结合个人特点,稳打稳抓。
考试前,学校会举行一些模拟考试训练等,从运动技能、技巧及心理承受能力上为学生适应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中考体育”锻炼的几点注意事项①中考体育是中考科目之一,体育锻炼力在平时,尤其是考试前的几个月要加强锻炼,进行强化训练。
这样会锻炼肌肉,增强体质。
②在体育训练中要注意科学训练,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注意动作科学规范,比如实心球的投掷,如果动作要领掌握住的话,会比单靠力气而没有技巧好得多。
1000米、800米长跑就是锻炼耐力,通过锻炼长跑也可以促进立定跳远的成绩提高。
③在考体育之前避免剧烈训练。
如果还有一两天就考试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强化训练了。
因为这样如果造成扭伤、摔伤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训练方法与技巧举例1000米/800米长跑项目训练方法1.呼吸技术是全程的关键技术800和1000米能量消耗大,练习时一般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或者二步一呼,二步一吸。
呼吸时采用半张嘴与鼻相结合的方式,学会从牙缝中吸气,让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加强呼气深度。
空气较冷时,舌尖顶上腭。
2.要匀速更要冲刺考生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在临近终点的最后200米时,要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冲,这时可以大口呼吸,直到冲过终点。
考生在跑步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考生跑步时一定要放松,注意全身协调,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挺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地摆动。
训练计划第一阶段,学生要按照计划进行体能训练,每天都坚持慢跑,不要求速度,也不用计时间,学生只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慢跑来提高自己的体力和体能。
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可以具备长跑1000米(或800米)的能力。
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学生再长跑1000米(或800米)时,就不会有呼吸困难的感觉。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
学生要在这一阶段时间适量加大训练强度,主要是提高跑步速度。
学生可以把考试要求的长跑距离分成若干段来进行训练。
比如女生可将800米跑分成2段,每段400米。
学生自己计时间,第一段一般要求在1分40秒到50秒的时间跑完,然后休息3分钟,再继续按照相同的时间把剩下的一段路程跑完。
通过这样的分段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
第三阶段,就是在考试前,这一段时间,学生要进行自测。
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计时模拟测试。
训练注意事项①要尽量选择塑胶的场地,不要在很坚硬的水泥地面上跑步。
②不要穿硬底鞋,尽量穿底子较软较厚的鞋,最好穿富有弹性的跑鞋。
③跑步的姿势要科学合理。
脚着地时应避免脚跟先着地。
应该用前脚掌着地,充分发挥脚弓的弹性,以利于作好缓冲动作,减小着地时的阻力。
腿的后蹬要舒展。
这样跑起来可以减轻脚的负担,避免伤痛。
1分钟跳绳动作要点①跳绳的长度:单脚踩住绳,手柄横握至胸口位置。
②握绳的方法:握在绳柄中后端。
再者两手心不可朝上,尽量向下或者相对。
③技术要领:向前摇时,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向外伸展,前臂近似水平,用手腕发力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
跳绳时要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要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当跳起时,不要过度的弯曲身体,要成为自然弯曲的姿势。
呼吸自然有节奏。
易犯错误错误1:摇绳整个手臂发力纠正方法:在孩子的两手臂的肘关节处系一个带子或橡皮圈,在孩子跳绳时提醒孩子不要用系带子部位以上的手臂发力,尽量用腕、肘发力,此方法可以改进用整个手臂发力的问题。
错误2:不用脚前掌起落纠正方法:用一个软泡沫块粘在鞋跟处,然后让孩子持绳练习。
此法可以使那些不用脚前掌起落的学生的动作得到有效地改善。
考试期间伙食安排建议01 考前饮食总原则饮食安全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
最好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
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体质而定。
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
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
同时注意,饮食安排一定要以孩子满意作为前提,尤其是如果有些食物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定不要出现在饭桌上。
营养均衡三餐之间的安排要不同对待。
在午餐的时候可以多补充一点荤菜,而晚餐不用特意减少食用量。
家长在照顾孩子平时饮食偏好的同时,可以适当微调口味和食物类型,也可以尝试一些不同的烹调方法,如用清蒸、水煮和清炒的方法,但要注意尽量少用辛辣的调料。
考前切忌乱进补,安排好考前考中营养。
考前大量的进补,容易紊乱孩子内分泌,一不小心还会引起上火等问题。
营养应注意均衡,荤素合理搭配,“一口肉、两口饭、三口蔬菜和四口水果”,这样的比例比较恰当。
能量补给考试本身是一场体力与心理巨大消耗的战斗,需要即刻补充足够的能量,以保证考试过程中大脑所需的充分养料。
让大脑始终保持高速、高效运转,让考试间隙大脑能得到充分的补给,这是饮食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尤其提示家长重视富含蛋白质、低糖食物以及补充水分这两个要点。
考试期间的中餐,建议吃富含蛋白质与低糖的食物,并备少量黑巧克力或者香蕉等富含维生素B,抗氧化剂的提升能量的小零食下午考试时食用。
02 三餐食谱推荐早餐:要醒脑早餐是保证午前精力充沛的饮食基础。
一顿好的早餐或者说营养早餐应该包括以下几类食物:谷类、牛奶或奶制品、动物性食物、新鲜蔬菜或水果。
早餐最好包含这4类食物,如果只有3类食物也可以认为这顿早餐是较好的,如果在2类以下则说明这顿早餐质量不好。
早餐应该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如素火腿、鲜果和果汁,并喝上一两杯咖啡或牛奶,可使人头脑更灵活,反应更敏捷。
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晕厥现象。
食谱搭配• 牛奶、鸡蛋、苹果• 牛奶 250ml、全麦面包200g、煮鸡蛋1个• 馒头、牛奶(或豆奶、酸奶)、鸡蛋1个、酱黄瓜、水果适量• 虾皮馄饨、牛奶250ml• 牛奶250ml、鸡蛋煎饼、生菜色拉• 菜包子、小米粥、煮鸡蛋1个• 花卷、牛奶(或豆奶、酸奶)、煮荷包蛋1个、水果适量• 面包、豆浆、鸡蛋1个、卤五香豆腐干、水果:草莓(或李子)5-6个• 玉米饼(或馒头)、豆浆、炝白菜、咸菜、煮鸡蛋、枇杷(或圣女果)4-5个• 包子(馅为猪肉、小白菜、香菇、海米)、绿豆粥(加枸杞子、莲子)、牛奶、桃1-2个午餐:应益智午餐是考生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孩子一上午的紧张学习能不能得到营养补充,孩子下午的刻苦努力能不能得到营养上的准备,就看午饭了。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精心准备午饭,在保证合孩子口味的基础上,午饭要有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要多吃点肉类、鸡蛋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多选用一些补脑的食物:鱼、蛋、豆制品、瘦肉,深颜色的蔬菜。
食谱搭配• 米饭、鲜玉米、黄豆烧牛肉、拌三丝、冬瓜汆丸子• 大米黑豆饭、清蒸海鱼、豆腐干炒卷心菜、紫菜鸡蛋汤• 大米红豆饭、宫爆鸡丁(加青椒、胡萝卜、花生米)、蛋炒洋葱、黄瓜香菜鸡蛋汤• 米饭、红烧鱼、白煮排骨、清炒瓢儿白、冬瓜豆腐汤• 米饭、土豆烧牛肉、干煸四季豆、金针菇紫菜蛋汤• 米饭、肉末茄子、葱花土豆泥、排骨海带汤• 米饭、香菇黄花黑木耳肉片、虾仁炒黄瓜、白萝卜海带排骨汤• 米饭、地三鲜(茄子、土豆、青椒)、糖醋小排、炒基围虾• 米饭、红烩土豆牛肉、炒菠菜、清蒸鳊鱼、三鲜豆腐羹• 米饭、糖醋鱼块、蘑菇炒青菜、鱼香肉丝、紫菜虾皮汤晚餐:应安神家长在给孩子准备晚餐时,需精心安排,要做一些易于消化、热量适中的食物,如豆制品、瘦肉、鱼类、菌类、蔬菜类等。
当孩子感到累时,可以让他多吃一些花生、腰果、杏仁、胡桃;看书时间过久,眼睛容易疲劳,宜多吃一些胡萝卜、动物肝肾、红枣、黄色蔬菜等。
不要吃得过饱,临睡前可喝一杯热奶。
食谱搭配• 绿豆粥、虾皮冬瓜、肉末炒茄子或饺子/面片• 米饭、干煎带鱼、木须肉、酱焖茄子番茄土豆汤• 米饭、红烧鸭腿、西兰花炒肉片、蚝油生菜、番茄蛋汤• 三鲜水饺、炒菜笕、油豆腐海带、榨菜肉丝汤• 小米稀饭、葱花煎饼、菜椒芹菜肉丝、西红柿炒蛋或拉面/面片• 糖醋带鱼、清炒菠菜、土豆丝或拉面/饺子• 大饼(或米饭)、清炒芥蓝、烧黄鱼、海米冬瓜汤• 米饭、黄焖鸡块、粉丝白菜、萝卜丝海米汤• 花卷(加黑芝麻)、熘大虾、菠菜豆腐汤、小米粥(加桂圆肉、莲子)• 馒头、鸡脯肉炒花菜胡萝卜、瘦肉炒芹菜(加平菇)、玉米馇粥03 小贴士如果用供能百分比来表示: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25%—30%家长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增加营养时,要本着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则。
因为孩子紧张学习时,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类,而过多吃油腻食物,容易伤脾胃,所以要低脂。
饭后一小时给孩子吃点新鲜水果。
还需多喝水,充足的水分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这样大脑工作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时供应。
饮用的水以白开水为佳,切记不可用饮料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