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及其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2.73 MB
- 文档页数:45
考点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点解读】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
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地球自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º 34′夹角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如:图4-13.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º,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º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
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
E1P 到E2P地球自转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º 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
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º /小时(2)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
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二)地球公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如图4-4)(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3.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4.速度:(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三)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产生原因: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核心素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地球自转导致地球上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公转则使得地球上经历四季变化的现象。
这些运动对气候、生物分布、地形地貌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间概念: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
这些时间概念是人们进行日历、时间计算以及节气等活动的基础。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测定方法:人们通过利用恒星位置变化、日晷等工具来测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公转的轨道。
这为人们研究地球运动提供了基础。
4.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历史变化:地球自转速度和公转轨道都存在着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气候、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人们需要对这些变化进行研究和监测。
总之,地球运动是地球地理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掌握相关的地理意义核心素养非常重要。
地球自转及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以西向东的方向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小时约1670公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以下几点:1.产生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是导致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自转时,由于地球不断地转动,不同地区的阳光照射情况就不同,从而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当地球上的一半是白天时,另一半则是黑夜。
这种昼夜交替的现象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形成地球的自转力:地球自转也产生了一个叫做科里奥利力的力,这个力会影响到大气、水流、岩浆运动等地球上的物理过程。
科里奥利力会使得气候系统趋于稳定,影响风向和水流方向。
它还与飓风、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展密切相关。
3.形成地球的赤道膨胀:地球自转引起了赤道膨胀的现象。
地球赤道的周长要比两极的周长长,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使地球的赤道半径要比极半径大。
这种膨胀使得赤道地区的气候较热,植被生长繁茂,而极地地区则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4.形成地球的地球仪:地球自转的概念也是地球仪的基础,地球仪是一种用来研究和表示地球自转、公转及地球其他运动的仪器。
通过地球仪,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现象,以及地球上的经纬度、地理位置等概念。
5.为航海和导航提供参考:地球自转对航海和导航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引起了经度的变化,所以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时差,可以获得准确的经度信息,从而在航海和导航中能够确定位置和方向。
总之,地球的自转对于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科里奥利力、地球赤道膨胀、地球仪的构建以及航海和导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多样化,气候差异明显,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活动。
对于人们来说,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和地理意义,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球运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运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照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上产生了日夜
交替的现象。
这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昼夜时长的差异,决定了地球各地的气候、植被和动物适应的方式。
同时,地球的公转轨道的偏斜也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温度变化对人类和生物有重要的影响。
2.经度和时区的划分: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经度存在差
异,这导致了地球上的时区划分。
经度和时区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统一时间,方便交流和协调活动。
时区的存在对于航海、航空、国际贸易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3.地理位置与导航:地球的运动使得地理位置的概念变得重
要。
通过经纬度和地球运动的知识,人们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进行导航和定位。
这对于航海、航空、旅行、地图制作和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4.气候和气象:地球的运动对气候和气象有重要的影响。
地
球公转轨道的偏斜导致了季节变化,不同地区因此拥有不同的气候特征。
了解地球的运动轨迹和季节变化对于气象预测、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防控等都非常重要。
5.地球与宇宙的联系:地球的公转是地球与其他星球和宇宙
的联系之一。
地球绕太阳运动,处于太阳系的一部分,这使得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和影响。
综上所述,地球的运动对于地理、气候、导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对人类的生活和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科学地球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在宇宙中围绕太阳运动,同时也有自己的自转运动。
科学地球运动揭示了地球的运行规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运动,探索地球运动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且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5天,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年。
地球的公转运动对于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球的公转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的地方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季节。
这种季节变化对于农业、气象、行业生产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地球的公转也与地球上的日照时间有关。
在夏至和冬至这两个关键时刻,地球上的北半球或南半球将出现最长或最短的白昼时间。
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地球的公转还与地球表面的气候分布有密切关系。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性,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的分布也有所不同,这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气候差异。
例如,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而极地地区则极度寒冷。
二、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约24小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人们可以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也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间有所差异。
地球的自转运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现象和特点。
首先,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的地理分区和时区。
由于地球自转一天完成一圈,所以不同经度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时间,这就形成了时区的概念。
人们根据时区来统一时间,方便社会活动和交流。
其次,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如自然风、气候带和地球形状的扁球化。
地球自转使得大气在不同纬度上产生了气流,形成了各种自然风。
同时,地球自转也导致了地球在赤道附近的膨胀,使得地球是一个稍微偏扁的球体。
三、科学地球运动的意义科学地球运动研究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也有助于解释一些天文现象和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一、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为“生物钟”现象)。
二、使地表温度相对均匀,不让一部分地面长时间受阳光加热而过热,一部分长时间收不到光照而过于寒冷,气候相对稳定的条件,生命存在的前提之一。
三、自转是地磁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地磁场保护着地表生物免受宇宙高能粒子的辐射。
没有地磁场,被阳光直射的区域均不适合生物生存。
此外,地磁场还与很多生物的生理活动有直接关系(如迁徙)四、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地转偏向力又是全球几大风带和洋流的形成原因之一,没有地转偏向力世界气候不可。
自转规律:速度、周期地转偏向力:河岸侵蚀风向偏转:如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洋流流向偏转:如秘鲁寒流离岸实验模拟:伞光照图(侧视、俯视、斜视、变形、局部)与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某经线的交点(日出或日落)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春秋分除春秋分外,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即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地方时为0时或12时日出先后顺序(晨昏线的移动)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地方时计算我国太阳接近正南:接近12时春分时我国各地升旗时间已知该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确定该地经度已知经度求时区:区时计算夏令时日界线:今天或昨天范围占全球的比例计算经过多长时间进入新的一天由某天范围计算某经度地方时由某地区时计算某天范围地球公转示意图公转方向局部:某一节气光照图(注意图中所绘的'公转方向)画某一天地球位置:如2001年10月4日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经度的确定:地方时为12:00所在经线纬度确定:正午太阳高度为90°移动方向:某季节某日内:由东向西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黄赤交角变为0°黄赤交角变为35°昼夜长短的变化(随纬度的变化,随季节的变化)某段时间昼夜长短的变化某日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由昼夜长短确定纬度高低(注意半球)由昼夜长短确定节气或月份(注意半球)由某段时间的变化确定季节或月份昼长变化幅度大小:纬度越低,幅度越小由日出时刻确定昼长:昼长=(12-日出时刻)×2飞机上日出早由昼长确定日出时刻:日出时刻=12-昼长/2由夜弧确定日出时刻由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确定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两者互余由某纬度日出时刻确定月份(季节):由日出时刻确定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