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常用溶剂的表面张力及黏度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4
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分子式HCONH2,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
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
相对密度1.133(20/4℃)。
沸点210℃。
熔点2.55℃。
闪点175℃。
折射率nD(25℃)1.4468。
燃点>500℃。
粘度(20℃)2.926mPa•s。
毒性本品低毒。
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
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
乙腈;甲基氰结构式CH3CN。
分子量41.05。
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
相对密度(20℃/4℃)1. 7822,凝固点-43.8℃,沸点81.6℃、闪点5.6℃。
折射率1.3441.粘度(20℃)0.35mPa•s,表面张力(20℃)19.10×10-3N/m,临界温度274.7℃,临界压力4.83MPa。
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
有毒人LD503800mg/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m3。
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结构式为CH3OH,分子量32.04。
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4℃)0.7914,凝固点-97.49℃,沸点64.5℃.闪点(开口)16℃,燃点470℃,折射率1.3285,表面张力22.55×10-3N/m,蒸气压(20 ℃)12.265kPa,蒸气相对密度1.11,粘度(20℃)0.5945mP a•s,溶解度参数δ=14.8,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
溶剂表面张力(达厘/厘米) (mN/m)水
乙二醇
丙二醇
邻二甲苯
醋酸丁酯
正丁醇
石油溶剂油
甲基异丁酮
甲醇
脑石油
正辛烷
脂肪烃石脑油
正己烷
涂料中典型聚合物和助剂的表面张力:
聚合物/表面张力(达因/厘米) 三聚氰胺树脂
聚乙烯醇缩丁醛
苯代三聚氰胺树脂 52
聚乙二酸己二酰胺
Epon 828 46
环氧树脂 47
脲醛树脂 45
聚酯三聚氰胺涂膜
聚环氧乙烷二醇,Mw6000
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41
65%豆油醇酸 38
聚醋酸乙烯酯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聚丙烯酸正丁酯
Modaflow 32
聚四氟乙烯 Mw 1,088
聚二甲基硅氧烷 Mw 1,200 聚二甲基硅氧烷 Mw162 15
乙醇
丙醇
异丙醇
正丁醇
硝基乙烷
异丁醇
环己酮
丙酮
二丙酮醇
甲基丙酮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丁酮
二氯甲烷
甲基异丁基酮
二甘醇乙醚
醋酸正丙酯
乙二醇乙醚
醋酸异丙酯
乙二醇丁醚
醋酸丁酯
苯
醋酸异丁酯
甲苯
醋酸乙酯
间二甲苯
水-正丁醇(‰)34。
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分子式HCONH2,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
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
相对密度1.133(20/4℃)。
沸点210℃。
熔点2.55℃。
闪点175℃。
折射率nD(25℃)1.4468。
燃点>500℃。
粘度(20℃)2.926mPa•s。
毒性本品低毒。
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
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
乙腈;甲基氰结构式CH3CN。
分子量41.05。
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
相对密度(20℃/4℃)1. 7822,凝固点-43.8℃,沸点81.6℃、闪点5.6℃。
折射率1.3441.粘度(20℃)0.35mPa•s,表面张力(20℃)19.10×10-3N/m,临界温度274.7℃,临界压力4.83MPa。
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
有毒人LDmg/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m3。
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结构式为CH3OH,分子量32.04。
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4℃)0.7914,凝固点-97.49℃,沸点64.5℃.闪点(开口)16℃,燃点470℃,折射率1.3285,表面张力22.55×10-3N/m,蒸气压(20 ℃)12.265kPa,蒸气相对密度1.11,粘度(20℃)0.5945mPa•s,溶解度参数δ=14.8,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
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分子式HCONH2,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
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
相对密度1.133(20/4℃)。
沸点210℃。
熔点2.55℃。
闪点175℃。
折射率nD(25℃)1.4468。
燃点>500℃。
粘度(20℃)2.926mPa•s。
毒性本品低毒。
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
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
乙腈;甲基氰结构式CH3CN。
分子量41.05。
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
相对密度(20℃/4℃)1. 7822,凝固点-43.8℃,沸点81.6℃、闪点5.6℃。
折射率1.3441.粘度(20℃)0.35mPa•s,表面张力(20℃)19.10×10-3N/m,临界温度274.7℃,临界压力4.83MPa。
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
有毒人LDmg/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m3。
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结构式为CH3OH,分子量32.04。
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4℃)0.7914,凝固点-97.49℃,沸点64.5℃.闪点(开口)16℃,燃点470℃,折射率1.3285,表面张力22.55×10-3N/m,蒸气压(20 ℃)12.265kPa,蒸气相对密度1.11,粘度(20℃)0.5945mPa•s,溶解度参数δ=14.8,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
溶剂表面张力(达厘/厘米) (mN/m)水
乙二醇
丙二醇
邻二甲苯
醋酸丁酯
正丁醇
石油溶剂油
甲基异丁酮
甲醇
脑石油
正辛烷
脂肪烃石脑油
涂料中典型聚合物和助剂的表面张力:聚合物/表面张力(达因/厘米)
三聚氰胺树脂
聚乙烯醇缩丁醛
苯代三聚氰胺树脂52
聚乙二酸己二酰胺
Epon 828 46
环氧树脂47
脲醛树脂45
聚酯三聚氰胺涂膜
聚环氧乙烷二醇,Mw6000
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1
65%豆油醇酸38
聚醋酸乙烯酯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聚丙烯酸正丁酯
Modaflow 32
聚四氟乙烯Mw 1,088
聚二甲基硅氧烷Mw 1,200
聚二甲基硅氧烷Mw162 15
乙醇
丙醇
异丙醇
正丁醇
硝基乙烷
异丁醇
环己酮
丙酮
二丙酮醇
甲基丙酮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丁酮
二氯甲烷
甲基异丁基酮
二甘醇乙醚
醋酸正丙酯
乙二醇乙醚
醋酸异丙酯
乙二醇丁醚
醋酸丁酯
苯
醋酸异丁酯
甲苯
醋酸乙酯
间二甲苯
水-正丁醇(‰)34。
基本概念一、粘度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与运动黏度度。
1.黏度简介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见图) 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层的流动,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 在单位液层面积上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切应力τ(N/m2).切变速率(D) D=d v /d x (S-1) 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牛顿以图4-1的模式来定义流体的粘度。
两不同平面但平行的流体,拥有相同的面积”A”,相隔距离”dx”,且以不同流速”V1”和”V2”往相同方向流动,牛顿假设保持此不同流速的力量正比于流体的相对速度或速度梯度,即:τ= ηdv/dx =ηD(牛顿公式)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我们称为“粘度”。
2.黏度定义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τ与D为正比关系。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又称黏性系数、剪切粘度或动力粘度。
流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用以衡量流体的粘性,对于牛顿流体,可用牛顿粘性定律定义之:式中μ为流体的黏度;τyx为剪切应力;ux为速度分量;x、y 为坐标轴;dux/dy为剪切应变率。
流体的粘度μ与其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以v表示。
粘度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显著变化,但通常随压力的不同发生的变化较小。
液体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粘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对于溶液,常用相对粘度μr表示溶液粘度μ和溶剂粘度μ之比,即:相对粘度与浓度C的关系可表示为:μr=1+【μ】C+K′【μ】C+…式中【μ】为溶液的特性粘度,K′为系数。
基本概念一、粘度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与运动黏度度。
1.黏度简介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见图) 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层的流动,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 在单位液层面积上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切应力τ(N/m2).切变速率(D) D=d v /d x (S-1) 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牛顿以图4-1的模式来定义流体的粘度。
两不同平面但平行的流体,拥有相同的面积”A”,相隔距离”dx”,且以不同流速”V1”和”V2”往相同方向流动,牛顿假设保持此不同流速的力量正比于流体的相对速度或速度梯度,即:τ= ηdv/dx =ηD(牛顿公式)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我们称为“粘度”。
2.黏度定义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τ与D为正比关系。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又称黏性系数、剪切粘度或动力粘度。
流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用以衡量流体的粘性,对于牛顿流体,可用牛顿粘性定律定义之:式中μ为流体的黏度;τyx为剪切应力;ux为速度分量;x、y 为坐标轴;dux/dy为剪切应变率。
流体的粘度μ与其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以v表示。
粘度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显著变化,但通常随压力的不同发生的变化较小。
液体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粘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对于溶液,常用相对粘度μr表示溶液粘度μ和溶剂粘度μ之比,即:相对粘度与浓度C的关系可表示为:μr=1+【μ】C+K′【μ】C+…式中【μ】为溶液的特性粘度,K′为系数。
涂料常用溶剂的特性(表格)一、涂料行业常见溶剂缩略语对照表二、溶剂的沸点及挥发速率表三、涂料工业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及氢键值表四、常见溶剂的表面张力表五、常见溶剂的电阻率表二、溶剂的沸点及挥发速率以醋酸正丁酯挥发速率=1.0名称石油醍分子式低级烧烧混合物分子量沸点©30-120挥发速率200号油漆溶剂油主要成分为戊、己、庚、辛烷—145-200 -0.18 正庚烧C7H16 100.21 98.4 之0.2 正辛烷C8H18 114.23 125.6 之0.2 苯C6C6 78.11 79.6 5.0 甲苯C6H5CH3 92.13 111.0 1.95 二甲苯C6H4(CH3)2 106.13 135.0 0.68 SolvessolOO C6H3(CH3)3 —157-174.0 0.19 Solvessol50 C6H3(CH3)3 —18S.0-210.0 0.04Solvesso200 C10H6(CH3)2主要成分为甲苯、二甲苯、乙苯及异丙—226.0-279.0 0.04溶剂石脑油苯—120-200—松节油Illa-源烯及。
-流烯组成—150-170 0.45 双戊烯C10H16 —160-190 —甲醇CH3OH 32.04 64.65 6.0 乙醇C2H5OH 46.07 783 2.6 正丙醇CH3(CH2)2OH 60.10 97.2 1.0 异丙醇(CH3)2CHOH 60.09 82.5 2.05 正丁醇C2H5CH2CH2OH 74.12 117.1 0.45 异丁醇(CH3)2CHCH2OH 74.12 107.0 0.83 仲丁醇CH3CHOHC2H5 74.12 99.5 1.15 醋酸甲酯CH3CO2CH3 74.08 59〜60 10.4 醋酸乙酯CH3CO2C2H5 S8.10 77.0 5.25 醋酸正丁酯CH3CO2C4H9 116.15 126.5 1.0 醋酸异丁酯CH3CO2CH2(CH3)2 116.15 118.3 1.52 乳酸丁酯CH3CHOHCO2C4H9 146.18 1S8.0 0.06 乙二醇乙酸C2H5OC2H4OH 90.12 135.0 0.4乙二醇丁雄C4H9OC2H4OH 118.17 170.6 0.1 乙二醇乙醛醋酸酯CH3COOCH2CH20C2H5 132.16 156.3 0.2 丙酮CH3COCH3 58.08 56.1 7.2 环己酮CH2(CH2)4CO 98.14 155.0 0.25 二丙阳醇(CH3)2COHCH2COCH3 116.15 166.0 0.15 丁酮CH3COC2H5 72.10 79.6 4.65 甲基异丁基阳CH3COC4H9 100.15 118.0 1.45 异佛尔酮C9H14O 138.21 215.2 0.03 二乙基酮C2H5COC2H5 86.10 102.0 2.S 甲基丙基酮CH3COC3H7 96.08 103.0 2.5 二氯甲烷H2CC12 84.94 39.8 29.0 1.1.1-三氯甲烷CH3-CH2-Cl3 133.41 74.0 1.52-硝基丙烷CH3CHNO2CH3 89.1 120.3 1.2三、涂料工业常用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及氢键值依靠溶解度参数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并不能准确预测高聚物在某溶剂内是否溶解。
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分子式HCoNH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
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
相对密度 1.133(20/4 C)。
沸点210C。
熔点2.55 C。
闪点175C。
折射率nD(25C )1.4468。
燃点>500C。
粘度(20C) 2.926mPa?S莓性本品低毒。
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
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乙腈;甲基氰结构式CHCN分子量41.05。
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
相对密度(20 C/4 C )1. 7822,凝固点-43.8 C,沸点81.6 C、闪点5.6 C。
折射率1.3441 •粘度(20C)0.35mPa?s,表面张力(20 C)19.10 × 10-3N∕m,临界温度274. 7C,临界压力4.83MPC b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
有毒人LD50380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πl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结构式为CHOH分子量32.04。
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 C/4 C)0.7914 ,凝固点-97.49 C,沸点64.5 C.闪点(开口)16 C,燃点470C, 折射率1.3285 ,表面张力22.55 × 10 N∕m,蒸气压(20 C )12.265kPa ,蒸气相对密度1.11 ,粘度(20 C )0.5945mPa?S,溶解度参数δ= 14.8 ,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
溶剂表面张力(达厘/厘米) (mN/m)水72.7乙二醇48.4丙二醇36.0邻二甲苯30.0醋酸丁酯25.2正丁醇24.6石油溶剂油24.0甲基异丁酮23.6甲醇23.6脑石油22.0正辛烷21.8脂肪烃石脑油19.9正己烷18.4涂料中典型聚合物和助剂的表面张力:聚合物/表面张力(达因/厘米)三聚氰胺树脂57.6聚乙烯醇缩丁醛53.6苯代三聚氰胺树脂52聚乙二酸己二酰胺46.5Epon 828 46环氧树脂47脲醛树脂45聚酯三聚氰胺涂膜44.9聚环氧乙烷二醇,Mw6000 42.9聚苯乙烯42.6聚氯乙烯41.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165%豆油醇酸38聚醋酸乙烯酯36.5聚甲基丙烯酸丁酯34.6聚丙烯酸正丁酯33.7Modaflow 32聚四氟乙烯Mw 1,088 21.5聚二甲基硅氧烷Mw 1,200 19.8聚二甲基硅氧烷Mw162 15乙醇22.27丙醇23.8异丙醇21.7正丁醇24.6硝基乙烷31.0异丁醇23.0环己酮34.5丙酮23.7二丙酮醇31.0甲基丙酮23.97乙二醇乙醚乙酸酯31.8 丁酮24.6二氯甲烷28.12甲基异丁基酮23.9二甘醇乙醚31.8醋酸正丙酯24.2乙二醇乙醚28.2醋酸异丙酯21.2乙二醇丁醚27.4醋酸丁酯25.09苯28.18醋酸异丁酯23.7甲苯28.53醋酸乙酯23.75间二甲苯28.081水-正丁醇(4.1‰)34。
溶剂表面张力mn/m 黏度mpas密度g/ml 介电常数水溶解度g/100ml挥发速率(乙醚=1)浓度Ppm正庚烷20.35(20℃)0.409 0.684(20℃)1.924(25℃)正十二烷25.44 1.508 0.7487 2.016正十六烷0.77环己烷24.33 0.94 0.7781 2.1 0.008苯28.18 0.60 0.879 2.3 0.08甲苯28.83 0.586 0.87 2.38 6.1乙苯29.04 0.63 0.867 2.3 微溶甲醇20.14(50℃) 0.597 0.7915 32.70 互溶乙醇22.27 1.17 0.7893 24.55 互溶8.3正丙醇23.78(50℃) 2.256 0.8053 20.33 互溶正丁醇24.6 2.948 0.8100 17.5 微溶正癸醇粘稠0.8297 不溶环己醇34.4 0.962 15 3.6 50 松节油低,0.86-0.87 不溶均三甲苯28.33 1.154 0.8637 2.279 0.002茚(苯并环戊二烯)0.9968 不溶四氢化萘35.4 2.02 0.9702 2.733 不溶二氯甲烷28.16 0.43 1.3255 9.14 微溶0.71 500 三氯甲烷27.14 0.56 1.489 4.9 微溶0.56 50 四氯甲烷26.77 0.97 1.594 2.238 微溶10 氯苯33.1 0.799 1.107 5.6493 不溶75 邻二氯苯26.84 1.324 1.3059 9.32 0.0134 慢50 二溴甲烷39.8 1000 2.4956 7.04 微溶7 500 苯甲醚0.9959 不溶石油醚酯乳酸正丁酯30.6 3.18 0.9803 4 440磷酸三丁酯0.9731 微溶苯甲酸乙酯2.2 1.0468 0.05苯甲酸异丙酯2.58 1.0092 0.01水杨酸乙38.33 1.131 7.99 略溶酯硅油(silicone oil ) 100-1501.08液体石蜡 0.86-0.91 醇溶剂表面张力(达厘/厘米) (mN/m ) 水 72.7 乙二醇 48.4 丙二醇 36.0 邻二甲苯30.0 醋酸丁酯 25.2 正丁醇 24.6 石油溶剂油24.0 甲基异丁酮 23.6 甲醇 23.6脑石油22.0正辛烷21.8脂肪烃石脑油19.9正己烷18.4涂料中典型聚合物和助剂的表面张力:聚合物/表面张力(达因/厘米)三聚氰胺树脂57.6聚乙烯醇缩丁醛53.6苯代三聚氰胺树脂52聚乙二酸己二酰胺46.5Epon 828 46环氧树脂47脲醛树脂45聚酯三聚氰胺涂膜44.9聚环氧乙烷二醇,Mw6000 42.9聚苯乙烯42.6聚氯乙烯41.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165%豆油醇酸38聚醋酸乙烯酯36.5聚甲基丙烯酸丁酯34.6聚丙烯酸正丁酯33.7Modaflow 32聚四氟乙烯Mw 1,088 21.5聚二甲基硅氧烷Mw 1,200 19.8聚二甲基硅氧烷Mw162 15乙醇22.27丙醇23.8异丙醇21.7正丁醇24.6硝基乙烷31.0异丁醇23.0环己酮34.5丙酮23.7二丙酮醇31.0甲基丙酮23.97乙二醇乙醚乙酸酯31.8丁酮24.6二氯甲烷28.12甲基异丁基酮23.9二甘醇乙醚31.8醋酸正丙酯24.2乙二醇乙醚28.2醋酸异丙酯21.2乙二醇丁醚27.4醋酸丁酯25.09苯28.18醋酸异丁酯23.7甲苯28.53醋酸乙酯23.75间二甲苯28.081水-正丁醇(4.1‰)34。
在涂料工业中我们不仅关心树脂能否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同时也关心所形成的树脂溶液粘度,即希望相同浓度(或固体份)的树脂溶液粘度越低越好。
这样当达到相同的施工粘度时,漆液的固化含量较高,从而使施工效率提高,而挥发到大气中的溶剂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较轻。
溶剂通常是以如下两种方式影响着树脂溶液的粘度:溶剂对高分子树脂的溶解力;溶剂自身的粘度前者的作用为人们所普遍认识,而后者的作用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对于高聚物的浓溶液(涂料工业所用树脂溶液均为此类型),溶剂的溶解力越强,所形成的树脂溶液的粘度越低。
惊人的事实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是,溶剂自身的粘度对树脂溶液的粘度影响十分显著,溶剂自身粘度相差不大于1mp·s时,会使树脂溶液的粘度相差几百甚至上千个mp·s。
因此,我们在配制任何一种涂料用树脂溶液(漆料)或色漆产品时,为使其粘度能满足预定的要求指标,在选择溶剂时,除了选择溶解力好的溶剂外,还要同时注意选择粘度较低的溶剂,这样才有利于获得高固体低粘度的树脂溶液或色漆产品。
所谓“表面张力”应用于液体时指的是在液相和气相之间形成一个单位面积表面所需要的功。
或者定义为,在液体表面上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线段上的表面紧缩力。
所以表面张力的因次以J•M-2或N•M-1来表示。
在涂料中“表面张力”是个重要的指标,低表面张力的漆料和低表面张力的色漆漆液无疑是有益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表面张力的树脂溶液(漆料),有利于对颜料的湿润,便于颜料在漆料中分散,提高色漆制造时的研磨分散效率,并有利于漆浆的稳定。
2、低表面张力的色漆漆液有利于涂膜对底材的湿润,因此便于涂膜的流平和提高涂膜对底材的附着力。
3、高固体份的涂料的表面张力对其喷涂时雾化性能的影响比涂料粘度的影响更为重要。
低表面张力的色漆漆液容易雾化,从而易于获得满意的涂膜。
4、某些漆膜病态也与漆液表面张力有关,如陷穴、缩孔和镜框效应(Picture Tramins)等。
常用溶剂的表面张力一、什么是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吸引分子的作用力所引起的表面上的张力,也就是液体表面分子比内部分子聚集紧密的程度,通常用单位面积上液体所需的功来表示,单位为mN/m(毫牛每米)。
在化学实验中,表面张力是一个重要的参量,它对液体的性质、物理现象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常见溶剂的表面张力1. 水水是常见的极性溶剂,其表面张力为72.8mN/m。
实验中常用水作为控制变量。
2. 乙醇乙醇为极性溶剂,其表面张力为22.3mN/m。
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OH),使其与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所以在实验中常常与水混合使用。
3. 正庚烷正庚烷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其表面张力为18.4mN/m。
非极性溶剂一般不和水混合,主要用于油脂、蜡质等有机物的分离提取。
4. 丙酮丙酮为极性溶剂,其表面张力为23.5mN/m。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C=O),使其具有较强的溶解性,常用于化学实验中的溶解、洗涤等操作。
5. 氯仿氯仿为极性溶剂,其表面张力为27.6mN/m。
由于其毒性较大,一般只用于少量的实验操作。
三、表面张力与化学实验在化学实验中,表面张力对各种实验操作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液体涂布实验中,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大,对表面张力小的被涂物件就越难涂布;在气-液反应实验中,表面张力也会影响气态分子和液态分子的接触和反应速度。
此外,在表面张力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液滴的接触角来推算表面张力的大小。
测定表面张力是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巧,以及对溶剂的性质有足够的了解。
四、常用溶剂的表面张力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实验操作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溶剂如水、乙醇、正庚烷、丙酮和氯仿,表面张力的大小与化学结构和性质有着密切关系,需要注意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
表面张力mn/ m 黏度mpa s密度g/ml介电常数水溶解度g/100ml挥发速率(乙醚=1)浓度Ppm常用溶剂的表面张力及黏度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溶剂表面张力(达厘/厘米) (mN/m)水72.7 乙二醇48.4丙二醇36.0邻二甲苯30.0醋酸丁酯25.2正丁醇24.6石油溶剂油24.0甲基异丁酮23.6甲醇23.6脑石油22.0正辛烷21.8脂肪烃石脑油19.9正己烷18.4涂料中典型聚合物和助剂的表面张力:聚合物/表面张力(达因/厘米)三聚氰胺树脂57.6聚乙烯醇缩丁醛53.6苯代三聚氰胺树脂52聚乙二酸己二酰胺46.5Epon 828 46环氧树脂47脲醛树脂45聚酯三聚氰胺涂膜44.9聚环氧乙烷二醇,Mw6000 42.9聚苯乙烯42.6聚氯乙烯41.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165%豆油醇酸38聚醋酸乙烯酯36.5聚甲基丙烯酸丁酯34.6聚丙烯酸正丁酯33.7 Modaflow 32聚四氟乙烯Mw 1,088 21.5聚二甲基硅氧烷Mw 1,200 19.8 聚二甲基硅氧烷Mw162 15乙醇22.27丙醇23.8异丙醇21.7正丁醇24.6硝基乙烷31.0异丁醇23.0环己酮34.5丙酮23.7二丙酮醇31.0甲基丙酮23.97乙二醇乙醚乙酸酯31.8丁酮24.6二氯甲烷28.12甲基异丁基酮23.9二甘醇乙醚31.8醋酸正丙酯24.2乙二醇乙醚28.2醋酸异丙酯21.2乙二醇丁醚27.4醋酸丁酯25.09苯28.18醋酸异丁酯23.7甲苯28.53醋酸乙酯23.75间二甲苯28.081水-正丁醇(4.1‰)34岁7个月又17天了偶然一期节目,是做一物理小实验,关于水的表面张力。
我大学专业是化学,关于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也做过不少,但是要想一2岁多的孩子明白和理解,那是相当困难的。
我也曾经给姐妹俩做过关于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无非就是吹泡泡,虽然姐妹俩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好像还是没怎么明白这个力的原理。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溶剂表面张力(达厘/厘米) (mN/m)
水72.7
乙二醇48.4
丙二醇36.0
邻二甲苯30.0
醋酸丁酯25.2
正丁醇24.6
石油溶剂油24.0
甲基异丁酮23.6
甲醇23.6
脑石油22.0
正辛烷21.8
脂肪烃石脑油19.9
正己烷18.4
涂料中典型聚合物和助剂的表面张力:聚合物/表面张力(达因/厘米)
三聚氰胺树脂57.6
聚乙烯醇缩丁醛53.6
苯代三聚氰胺树脂52
聚乙二酸己二酰胺46.5
Epon 828 46
环氧树脂47
脲醛树脂45
聚酯三聚氰胺涂膜44.9
聚环氧乙烷二醇,Mw6000 42.9
聚苯乙烯42.6
聚氯乙烯41.9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1
65%豆油醇酸38
聚醋酸乙烯酯36.5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34.6
聚丙烯酸正丁酯33.7
Modaflow 32
聚四氟乙烯Mw 1,088 21.5
聚二甲基硅氧烷Mw 1,200 19.8
聚二甲基硅氧烷Mw162 15
乙醇22.27
丙醇23.8
异丙醇21.7
正丁醇24.6
硝基乙烷31.0
异丁醇23.0
环己酮34.5
丙酮23.7
二丙酮醇31.0
甲基丙酮23.97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31.8
丁酮24.6
二氯甲烷28.12
甲基异丁基酮23.9
二甘醇乙醚31.8
醋酸正丙酯24.2
乙二醇乙醚28.2
醋酸异丙酯21.2
乙二醇丁醚27.4
醋酸丁酯25.09
苯28.18
醋酸异丁酯23.7
甲苯28.53
醋酸乙酯23.75
间二甲苯28.081
水-正丁醇(4.1‰)34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