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1_案例_法国戴高乐机场鲁瓦西
- 格式:ppt
- 大小:4.68 MB
- 文档页数:15
国际私法案例一、某英国公民家生前立下了7份遗嘱文件,其中包括1份遗嘱和6份遗嘱附录书。
遗嘱和2分附录书是按比利时实体法规定的形式作出的,其他4份遗嘱附录书虽未按这种规定的形式作出,但符合英国遗嘱法的规定。
按照英国法,甲死亡时的住所在比利时,而依比利时法律关于外国人在比利时设立住所必须经政府许可的规定,甲死之时其住所仍在英国,因为它为获得这种许可。
英国法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该英国公民甲所立遗嘱是否有效?审理此案的英国法官按英国冲突法的指引,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适用了比利时法,承认依比利时法律作成的遗嘱和2份附录书在形式上具有有效性。
但同时指出:英国法官审理此案应该像比利时法官一样去适用法律。
由于比利时冲突法规定:“未在比利时合法设立住所的外国人所立遗嘱的有效性依当事人本国法确定”,因此,比利时法官会适用英国发起确定其余4份附录书的有效性。
于是,英国法官将最终适用英国法确定其余4份附录书在形式上也有效。
请问:1.当英国冲突法规则在本案指向比利时的法律时,英国法官适用的是比利时的实体法还是冲突法?2.英国法官适用法律的做法有无道理?为什么?答:1.这是英国法院最早采用反致的案例。
所谓反致,是指对于某一涉外民事关系,甲国(法院国)根据本国冲突规范的指引,以乙国的法律作为准据法,而依乙国的冲突法规定却应适用甲国法作为准据法,结果甲国依据乙国的法律判决案件。
本案中,在确定遗属及2份附录书的有效性时,所依据的是比利时的实体法;而在确定其余4份附录书的有效性时,英国法官适用的是比利时的冲突规范。
2.对于反致,各国立法和实践的态度不一。
英国法官适用比利时冲突规范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避开英国冲突规则关于“遗嘱的形式要件只能以依遗嘱人最后住所地确定”的苛刻规定,以尽可能地确认反映当事人意愿的遗嘱在形式上的有效性。
而当时,与英国相邻的欧洲国家,都规定遗嘱的形式要件依遗嘱人属人法(包括本国法和住所地法)或依遗嘱制作地法皆可。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7年,法国巴黎地铁发生了一起性骚扰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地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也引发了关于性骚扰法律问题的讨论。
以下是该案件的基本情况。
二、案件经过1. 事件发生2007年3月,一位名叫玛丽(化名)的法国女性在巴黎地铁乘坐时,遭遇了性骚扰。
一名男子在她身边站定,开始对她进行言语侮辱和身体侵犯。
玛丽勇敢地站出来指责该男子,并请求地铁工作人员介入。
2. 地铁工作人员处理地铁工作人员在接到玛丽投诉后,对男子进行了口头警告。
然而,该男子并未停止其不当行为。
玛丽在无奈之下,向巴黎警方报案。
3. 警方调查警方在接到报案后,对男子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男子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然而,由于当时法国法律对性骚扰行为的处罚较轻,警方只能对其处以罚款。
4. 社会舆论发酵玛丽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她的遭遇,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人表示对巴黎地铁安全问题的担忧,并对现行法律对性骚扰行为的处罚力度表示不满。
5. 法院审理玛丽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向法院提出了高额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玛丽的遭遇,以及对性骚扰行为的危害性,最终判决男子赔偿玛丽一定数额的精神损害赔偿。
三、案件影响1. 揭示地铁安全问题这起案件揭示了巴黎地铁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确保乘客安全,巴黎地铁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强巡逻、提高警力、加强宣传教育等。
2. 推动法律改革该案件引发了社会对性骚扰法律问题的关注,促使法国政府加强对性骚扰行为的打击力度。
2012年,法国通过了一项新的法律,对性骚扰行为的处罚力度进行了大幅提高。
3. 增强社会公众意识这起案件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性骚扰的严重性,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性骚扰问题的关注度。
许多人开始关注自身权益,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案件总结巴黎地铁性骚扰案是一起具有深远影响的案件。
它不仅揭示了地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也推动了法国法律对性骚扰行为的处罚力度。
国际私法案例1胸怀大志——法学2009-08-16 07:33:00 阅读1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例1:两个在苏州设立的新加坡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由于在无锡承包一个建设工程而发生了争议,双方约定将争议提交新加坡法院解决。
分析:这个案例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属于中国法人,承包的工程也在中国境内,法律事实也在中国境内,根据我国最高法院对涉外民事关系的解释,本案不具有涉外因素。
但是从广义上说此案具有涉外因素,因为外商投资企业虽然属于中国法人,但毕竟是―外商‖。
这个实例的确说明,是否涉外不一定仅有三要素。
例如发生争议的地点,解决争议的地点,就不属于三要素了。
例2:卢雪影诉光大银行南宁桃源支行、广西侨恒有限公司等借款担保案:卢雪影为香港居民,2003年与被告侨恒有限公司等签约,约定卢雪影以贷款方式向侨恒有限公司等支付收购原料的资金共200万元,连续6个月;被告侨恒有限公司等承诺每月支付10万元利息及劳务费给原告,6个月共计60万元;为保证合同履行,根据协议,被告光大银行南宁桃源支行同意为被告侨恒有限公司等提供担保,同时被告侨恒有限公司等向光大银行提供了反担保;之后,被告侨恒有限公司等不履行还款责任,卢雪影起诉,要求:被告侨恒有限公司等还款,并要求光大银行承担担保责任。
庭审中双方都同意适用我国法律,一审判决:确认被告侨恒有限公司等对原告的还款责任,不支持原告要求光大银行承担担保责任的要求。
原告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里的―香港居民‖,具有―涉外‖因素,因为中国内地与香港属于不同的―法域‖。
问题:为何法院不支持原告要求光大银行承担担保责任的要求?参考答案:根据中国法律,银行不得作为担保人,除非法律有特别的规定。
问题:香港已经回归,属于我国的一个部分,难道也属于―国际民商事关系‖吗?参考答案:这是国际私法领域一个特殊的问题:区际冲突法,以后我们将要讲到。
例3:在英国剑桥大学就读的20岁的中国留学生王某和年仅18岁的英国姑娘琳达在伦敦登记结婚,婚后一年二人回到了中国定居并发生离婚诉讼,那么他们的婚姻关系成立了吗?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就结婚年龄,就会发生法律冲突。
9·11事件凸现社会保障体系巨灾风险补偿功能震惊全世界的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世贸中心的9·11事件过去快11年了。
11年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和巨灾事件:法国戴高乐机场候机大厅倒塌,美国卡特丽娜等4个飓风先后登陆美国,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印尼海域发生了伤亡惨重和举世哀悼的强震与海啸等等。
这11年,我国也相继发生了汶川地震和7.23动车事故等多起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
在这些举世关注的巨灾面前,国土安全、危机管理、应急机制、防灾体系、气象灾害防范、反恐措施与安全检查等不断提到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但是,只要我们回顾和总结一下11年来社保制度在处理9·11事件当中发挥的作用,就会看到,社保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巨灾风险补偿和保障功能,至少它对社会保障的制度性质的评价标准提出了一个挑战,使人们对社保制度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且对我国完善社保制度改革具有某种启发意义。
社保制度为9·11事件遇难者“埋单”据估计,9·11事件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亿美元,当然,这只是包括初期的医疗费用、遗属津贴、保险赔款、重建投资等;对致残致伤人员的补偿将一直持续到将来的正常死亡为止。
我们知道,美国基本社保制度体现在巨灾补偿机制方面的项目主要有2个。
一个是“养老、遗属与残障保险”计划即常说的“OASDI”,美国人经常挂在口头上的“社会保障”这个概念就是指这个计划,在美国它是狭义上的社保制度。
另一个体现在医疗保险方面。
先看“老遗残保障”的巨灾补偿作用。
在美国9·11事件两周年的时候,美国社保总署发布了一份报告披露,社会保障制度为9·11事件中涉及到的残疾和遗属津贴的支付为大约6700万美元,每月支付约3百万美元左右。
在9·11之后的几天里,美国社保总署总共接待了来自2281个家庭的5629人的遗属与残障津贴的申请,其中绝大部分给付是9·11事件中的亡者的遗属津贴。
戴高乐机场2000—2012客运吞吐量列表戴高乐机场2002—2009全球机场货运量列表国际临空经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图机场所处的巴黎市鲁瓦西区,是巴黎的一个主要商业、科技和物流中心,在距机场5公里内有占地300公顷的国际商务园、占地51公顷的科技园、展览园和占地40公顷的工业园,国际著名的企业大多数落户于此。
为了满足该地区的客人需要,其所有者法国巴黎机场管理公司按照“航空城”概念着手实施建设计划,兴建了酒店、购物临空经济区产业园(1)临空关联型与机场功能直接有关的产业,如物流、配送及适宜于空运的高新技术产业。
临空工业区临空配套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航天科技、航空相关产业、制造加工业。
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区专门设立了宇航产业,引进了阿尔卡特航天企业等知名公司(2)临空附属型与机场相邻而得益的产业,主要是会展业、分销中心等。
巴黎戴高乐机场附件的维勒班展览中心,有164000平方米的展览区,每年吸引1300万的参观者。
(3)机场服务型包括宾馆、餐饮业、购物、商业中心、金融业、咨询业以及基本的服务设施。
在机场外围专门形成的饭店宾馆区域,不仅吸引了飞机乘客,还有其它顾客。
戴高乐机场附近饭店业的很大一部分客源来自维勒班展览中心的参观者和展商。
除一般服务业外,机场周边也开始重视发展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
如戴高乐机场专门设立工商园区,里面拥有400多家公司,其中一半以下是国际性公司。
有雇员13000多人。
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区积极展咨询业,有近60家咨询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战略组织服务、审计等,吸引了爱森哲、安永等世界著名公司在园内设立办事处。
法国巴黎的戴高乐机场:机场所处的巴黎市鲁瓦西区,是巴黎的一个主要商业、科技和物流中心,在距机场5公里内有占地300公顷的国际商务园、占地51公顷的科技园、展览园和占地40公顷的工业园,国际著名的企业大多数落户于此。
为了满足该地区的客人需要,其所有者法国巴黎机场管理公司按照“航空城”概念着手实施建设计划,兴建了酒店、购物中心、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办公楼宇、商务园等配套设施。
国际私法经典案例分析题39道(附答案)1、1997年8月,法国商人比尔从武汉市某大酒店打的到火车站。
车到站后,比尔将一装有贵重物品的手提包遗忘在出租车内。
司机凌某发现皮包后,寻找失主,未果。
比尔丢包后,在武汉人民广播电台《武汉晚报》上播发寻物启事,称送还丢失皮包将给以酬谢,并公布了联系方式。
第二天,凌某将皮包送还比尔。
比尔兑现承诺,付了酬金。
比尔皮包失而复得后,委托中国籍的范女士向武汉市公管处投诉。
公管处几经周折,查到收受酬金的凌某。
公管处通知凌某到公管处说明情况。
凌某承认接受酬金的事实,并写下"拾物经过"。
3月10日,凌某将酬金交到公管处,由公管处交给失主。
公管处以"举报待查"为由,暂扣出租车凌某上岗证,要求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接受处理。
凌某感到委屈,遂向武汉市汉口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公管处返还酬金。
法院受理案件后,进行了审理。
问:本案中的涉外民事关系应以何国法律作准据法?答:比尔乘坐出租汽车,与凌某构成涉外运输合同关系。
依据最密切联系的原则,这一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是中国法律。
比尔发布悬赏广告,凌某归还皮包,这构成悬赏合同关系,依据最密切联系的原则,应以中国法律为准据法。
比尔皮包失而复得后,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使凌某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交出酬金,比尔索要酬金构成不当得利。
这一法律关系适用国际惯例、中国法律作准据法。
2、中国公民钱某,1992年到日本留学。
1995年回国前夕,在上班途中,被运货卡车撞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钱某的妻子利某以全权代理人的身份在钱某弟弟的陪同下到日本料理后事。
经协商,日本方面赔偿500万日元。
回国后,为遗产分配一事,利某与钱某的家人发生争执,协商未果。
钱某的家人以利某及其女为被告,诉至当地人民法院。
问:本案应如何适用法律?说明理由。
答:本案应以日本法律为准据法。
钱某死亡前未留遗嘱,其继承属法定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9条"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的规定,日本法律应为本案的准据法。
基于人误模板法分析法航447航班事故作者:刘玉婷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23期【摘要】自民航业进入21世纪相关科技水平已达到成熟阶段,法航447航班神秘消失领民航界难以置信,且航班属于较为安全的空客A330机型。
虽然空客A330装备了全自动的飞行线控系统可以减少人误,但由于飞行员错误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由此,本文基于人误模板法对法航447航班进行事故分析,旨在为飞机安全性能的设计、飞行员技能的培训及降低人误差错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人误模板法;法航447航班;人因工程;人误识别中图分类号: F5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3-0032-003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23.013【Abstract】Since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entered the 21st century,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level has reached a mature stage. The mysterious disappearance of Air France Flight 447 is unbelievable and the flight is a safer Airbus A330. Although the Airbus A330 is equipped with a fully 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 it can reduce people's mistakes, but the accidents caused by the pilots still cause accident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human error template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cident of Air France Flight 447, aiming at constructive opinions on the design of aircraft safety performance, the training of pilot skills and the reduction of human error.【Key words】Human error template; France Flight 447;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Human Error Recognition0 引言2009年6月1日凌晨,法航447航班于在大西洋赤道附近海域上空失踪。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也逐年增多。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逐步完善了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本文以一起法国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为例,分析法国法律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规定及审理过程。
二、案情简介2015年,我国某知名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原告”)发现法国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未经授权,在其网站及宣传资料上使用了原告的商标,并在法国市场上销售侵犯原告知识产权的产品。
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商标权,遂向法国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件审理1. 被告答辩被告在答辩中辩称,其使用的商标与原告的商标相似度不高,且原告的商标在我国市场上知名度较低,故不构成侵权。
同时,被告还表示,其销售的产品是在法国市场上合法获得的,并未侵犯原告的知识产权。
2. 法院审理(1)关于商标相似度问题法院认为,根据《法国知识产权法》第713-2条规定,商标的相似度应当根据以下因素进行判断:①商标的视觉、听觉或触觉相似性;②商标的名称、图形、颜色等元素是否相似;③商标所表达的商品或服务是否相似。
在本案中,被告使用的商标与原告的商标在名称、图形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均涉及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故被告的答辩理由不成立。
(2)关于商标知名度问题法院认为,根据《法国知识产权法》第713-2条规定,商标的知名度并不影响商标侵权的认定。
在本案中,原告的商标在我国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被告在法国市场上销售侵犯原告知识产权的产品,已构成侵权。
(3)关于产品来源问题法院认为,根据《法国知识产权法》第715-2条规定,即使产品是在合法渠道获得的,但未经权利人许可使用其知识产权,仍构成侵权。
在本案中,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在其网站上使用原告的商标,并在法国市场上销售侵犯原告知识产权的产品,已构成侵权。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1. 法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法国作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其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较为完善。
第1篇一、背景德雷福斯案是19世纪末法国发生的一起著名政治案件,涉及法国国防部的秘密文件泄露事件。
案件主角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是一名犹太裔法国军官,被指控为德国间谍。
此案引发了法国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成为当时欧洲法律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二、案情简介1894年,法国情报部门发现一份泄露的机密文件,内容涉及法国军事机密。
经过调查,法国军方将嫌疑人锁定为犹太裔军官德雷福斯。
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德雷福斯被错误地判处终身监禁,并被贬为军队中的最低等级——洗碗工。
德雷福斯案引发了法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些人为他鸣不平,认为这是一起冤案。
然而,由于德雷福斯是犹太裔,当时的法国社会对犹太人存在歧视,许多人对他的判决表示支持。
在此背景下,德雷福斯案成为法国社会政治矛盾的焦点。
三、案件审理过程1. 初审阶段德雷福斯案初审阶段,由于缺乏确凿证据,法官们对德雷福斯的指控持怀疑态度。
然而,在当时的法国社会背景下,德雷福斯被判有罪。
2. 上诉阶段德雷福斯案上诉至法国最高法院。
在审理过程中,一些证人出庭作证,为德雷福斯辩护。
然而,由于当时的法国社会对犹太人的偏见,这些证词并未引起法院的重视。
3. 再审阶段1904年,法国政府决定对德雷福斯案进行再审。
在这次审理中,德雷福斯的辩护律师成功地证明了一份关键证据——德雷福斯案中的假证人的证词是伪造的。
此外,还发现了一份文件,证明真正的间谍并非德雷福斯。
四、案件影响德雷福斯案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激发了法国社会的反歧视情绪。
德雷福斯案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促使人们反思种族偏见和宗教歧视。
2. 推动了法国法律制度的改革。
德雷福斯案暴露了法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促使法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司法改革。
3. 促进了法国社会政治的进步。
德雷福斯案引发了法国社会的广泛讨论,促使法国政治家们关注社会公正和民主制度。
五、总结德雷福斯案是欧洲法律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它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司法不公。
法国戴高乐机场塌顶真相大白原因是设计缺陷图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法国戴高乐机场塌顶真相大白原因是设计缺陷(图)去年5月,戴高乐机场坍塌现场,两中国人身亡。
资料图片戴高乐机场设计师安德鲁,也是国家大剧院设计师。
王桂江摄该机场设计应对偶然性安全系数不足据新华社电法国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坍塌事故专门调查委员会15日公布调查报告认为,设计时的应对偶然性安全系数不足导致了候机厅顶棚坍塌。
调查委员会负责人让·贝尔捷解释说,由于最初的安全准备不足,顶棚处于“濒临死亡”状态,虽然支撑了一段时间,但抵抗外力的能力却逐渐减弱。
一系列结构上的问题使顶棚抗外力强度逐渐受损,最终导致结构坍塌。
调查委员会还指出该建筑的一些缺陷:钢筋混凝土骨架不够或定位不好、缺乏当某一局部出现问题时向其他区域分散压力的可能性、连接水泥顶棚和下层玻璃的承梁抗击外力的能力不足等。
调查报告分析认为,由于顶棚的抗外力强度不断减弱乃至消失,在某些因素的触发下,顶棚就会发生坍塌。
调查委员会认为,事故有两个可能的触发因素。
其中一个是气温,事故发生那天早晨的气温是4.1摄氏度,为当月最低温度。
另一个因素是顶棚支柱的卡箍松弛。
虽然存在问题,但贝尔捷还是对这座建筑的命运表示乐观,他认为整个结构尚“有药可救”,需要由机场管理部门决定是全部还是部分重建连接候机厅与飞机的活动栈桥。
据了解,司法部门将独立决定戴高乐机场坍塌事故的责任方。
■新闻回放戴高乐机场顶棚坍塌事故2004年5月23日,巴黎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顶棚发生坍塌事故,造成包括两名中国公民在内的4人死亡,3人受伤。
遇难的两名中国人为北京一家商贸公司员工。
后调查表明,候机厅顶棚坍塌事故是由候机厅顶棚上的一个穿孔所致。
法国外交部后致函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向在坍塌事故中不幸遇难的中国公民家属表示慰问。
■相关新闻安德鲁中国助手对调查报告未予表态本报讯(记者马晶李华良)昨晚7时,本报记者联系到国家大剧院设计师安德鲁在中国的助手德明希,他表示,对于“法国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坍塌事故专门调查委员会”15日公布调查报告的情况,目前还没相关信息,他现在还不能回答相关问题,他请记者今日再与之联系,回答我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