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鸟类图谱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00
鸟类图谱大全鹈形目企鹅佛法僧目咬鹃目涉禽图片(鸟类图谱)白鹭图片白鹭图片灰鹭图片粉红火烈鸟图片鸡形目图片(鸟类图谱)斑尾榛鸡Chinese Hazel Grouse 花尾榛鸡HazelGrouse黑嘴松鸡SpottedCapercaillie西方松鸡WesternCapercaillie雁形目图片(鸟类图谱)普通秋沙鸭CommonMerganser中华秋沙鸭Scaly-sided Mergans…红胸秋沙鸭Red-breasted Mergan…白秋沙鸭Smew三趾鹑目图片(鸟类图谱)棕三趾鹑Barred Buttonquail 黄脚三趾鹑Yellow-legged Butto…林三趾鹑Small Buttonquail #19733形目图片(鸟类图谱)赤胸拟啄木鸟Coppersmith Barbe…蓝耳拟啄木鸟Blue-eared Barbet蓝喉拟啄木鸟Blue-throated Bar…黑眉拟啄木鸟Black-browed Barb…犀鸟目图片(鸟类图谱)花冠皱盔犀鸟Wreathed Hornbill棕颈犀鸟Rufous-neckedHorn bil…白喉犀鸟White-throatedBrown …双角犀鸟Great PiedHornbill戴胜目图片(鸟类图谱)戴胜Eurasian Hoopoe咬鹃目图片(鸟类图谱)红腹咬鹃Wards Trogon 红头咬鹃Red-headed Trogon 橙胸咬鹃Orange-breasted Trogo…佛法僧目图片(鸟类图谱)栗头蜂虎Chestnut-headedBee-e…黄喉蜂虎EuropeanBee-eater栗喉蜂虎Blue-tailedBee-eater蓝喉蜂虎Blue-throatedBee-eat…鹃形目图片(鸟类图谱)小鸦鹃Lesser Coucal 褐翅鸦鹃GreaterCoucal 绿嘴地鹃Green-billedMalkoha噪鹃Asian Koel鹦形目图片(鸟类图谱)长尾鹦鹉Long-tailedParakeet绯胸鹦鹉Red-breasted Parakeet大紫胸鹦鹉DerbysParakeet花头鹦鹉Blossom-headedParake…雨燕目图片(鸟类图谱)凤头树燕Crested Treeswift 小白腰雨燕HouseSwift白腰雨燕Fork-tailedSwift普通楼燕CommonSwift鸮形目图片(鸟类图谱)短耳鸮Short-earedOwl 长耳鸮Long-earedOwl鹰鸮Brown Hawk Owl 鬼鸮Tengalms Owl夜鹰目图片(鸟类图谱)林夜鹰SavannahNightjar 长尾夜鹰Large-tailedNightjar中亚夜鹰VauriesNightjar埃及夜鹰EgyptianNightjar鸽形目图片(鸟类图谱)山皇鸠Mountain Imperial Pigeo…绿皇鸠Green ImperialPigeon黑颏果鸠Black-chinned Fruit P…红顶绿鸠WhistlingGreen Pigeo…鹤形目图片(鸟类图谱)骨顶鸡Common Coot 黑水鸡CommonMoorhen 紫水鸡PurpleSwamphen董鸡Watercock鹳形目图片(鸟类图谱)日本叉尾海燕Matsudairas Storm…黑叉尾海燕SwinhoesStorm-Petr…白腰叉尾海燕LeachsStorm-Petr…烟黑叉尾海燕Wilsons Storm-Pet…雀形目图片(鸟类图谱)横斑林莺BarredWarbler 漠地林莺DesertWarbler沙白喉林莺SmallWhitethroat白喉林莺LesserWhitethroat鸟类之最图片(鸟类图谱)白腿小隼,世界上最小的猛禽?鸟类之最体型最大的雉类--绿孔雀、爪哇孔…亲历最危险的鸟类:食火鸟cassowa…各国国鸟图片(鸟类图谱)中国国鸟--红腹锦鸡/丹顶鹤?新西兰国鸟--几维鸟丹麦国鸟--云雀美国国鸟--白头海雕。
560张鸟儿高清图之陆禽和涉禽(五)来源:珍贵照片画册仅供欣赏,如有涉权,请联系删除陆禽在陆地上栖息,体格健壮、翅膀尖为圆形,不适于远距离飞行,嘴短钝坚硬,脚强壮有力,以植物叶子、果实、种子为食,多数用树叶、草、羽毛在地面筑巢。
包括:鸡形目和鸽形目下的雉[zhì]类、鸠[jiū]鸽类等陆禽类常见的鸟与难读的字:鸸鹋[ér miáo]、鹌鹑[ān chún]、斑鸠[jiū]、白鹇[xián]、鹧鸪[zhè gū]、孔雀、红腹锦鸡、鹃鸠、鸽子、沙鸡、松鸡等,别看斑鸠和鸽虽然善飞翔,但取食主要在地面,因此也被归于陆禽,而鸵鸟,鸸鹋(ér miáo)这些有的直接归纳在走禽里。
鸽形目中,就介绍一种:原鸽,它是现在家鸽中观赏鸽、肉鸽、信鸽的老祖宗。
原鸽原鸽头、颈、胸和上背等均暗石板灰色,颈、上胸、上背、翕具金属紫绿色光泽,下背和腰灰白色或浅蓝灰色,翅上覆羽亦为浅蓝灰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各横贯以一道不完整的黑斑,飞羽浓褐色。
尾上覆羽及尾羽暗灰色,具宽阔的黑色亚端斑。
下体石板灰色或浅蓝灰色,胸和尾下覆羽较深;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而家鸡的老祖宗,是红原鸡,我们也放在前面,先来过一遍。
至于松鸡、马鸡啥的,我们后面慢慢欣赏。
原鸡原鸡是家鸡的野生祖先。
雄鸟上体具金属光泽的金黄、橙黄或橙红色,并具褐色羽干纹。
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且大而显著。
雌鸟上体大部黑褐色,上背黄色具黑纹,胸部棕色,往后渐变为棕灰色。
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哦,别当大公鸡抓了!哈哈~陆禽中,最漂亮的,应该就是孔雀了。
孔雀属实际上只有两种,绿孔雀——濒危;蓝孔雀——无危。
蓝孔雀绿孔雀而我们还看到的白孔雀,是蓝孔雀的白化变种,黑孔雀也是,却属于不太成功的变异,所以,反而让黑孔雀成了孔雀家族中极为珍贵的变异品种,变异率低于1/1000。
估计只有公园才能看到的---白孔雀白孔雀一般指人工繁育下野生蓝孔雀的变异品种,数量稀少,是极为珍贵的观赏鸟。
下载(26.3 KB)2009-10-23 10:011、蓝喉歌鸲雀形目> 鹟科> 歌鸲属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svecica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
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
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
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
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
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
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
有时在夜间鸣叫。
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
联络叫声为粗哑的tru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
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
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
多取食于地面。
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
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八哥中文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拉丁文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 1766年)英文名:myna 或mynah分类: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雀形目科:椋鸟科属:八哥属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
1、鸳鸯鸳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
似野鸭,体形较小。
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
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
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
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
2、杜鹃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
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
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
3、天鹅天鹅指雁族的鸟类,属游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除非洲、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
为鸭科中个体最大的类群。
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尾短而圆,尾羽20-24枚;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
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
4、松鸦松鸦是中型鸟类,共有34个亚种。
翅短,尾长,羽毛蓬松呈绒毛状。
羽色随亚种而不同,云南亚种额白,头顶黑色。
其余亚种额和头顶红褐色,口角至喉侧有一粗著的黑色颊纹。
上体葡萄棕色,尾上覆羽白色,尾和翅黑色,翅上有辉亮的黑、白、蓝三色相间的横斑,极为醒目。
5、花彩雀莺花彩雀莺体长9-12厘米,是一种毛茸茸偏紫色的雀莺。
顶冠棕色,眉纹白。
尾长,羽毛松软。
前额有一宽阔的眉纹淡黄色,头顶栗色或棕红色,有的具紫蓝色光泽。
背灰色,腰和尾上覆羽辉紫蓝色,飞羽灰褐色。
外侧三对尾羽外翈羽缘白色,其余尾羽外翈羽缘蓝色。
6、海鸥海鸥是鸻形目、鸥科、鸥属的一种中等体型的海鸟。
成鸟夏羽:头、颈白色,背、肩石板灰色;翅上覆羽亦为石板灰色,与背同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均为纯白色。
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
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
7、孔雀孔雀仅2属3种。
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
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
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8、翠鸟普通翠鸟小型鸟类,外形和斑头大翠鸟相似。
但体型较小,体色较淡,耳覆羽棕色,翅和尾较蓝,下体较红褐,耳后有一白斑。
中国鸟类图库鸟种列表物种名英文名拉丁文名数量浏览未命名3879Click雪鹑Snow artridgeLerwa lerwa24Click藏雪鸡Tibetan SnowcockTetraogallus tibetanus41Click阿尔泰雪鸡Altai SnowcockTetraogallus altaicus8Click暗腹雪鸡Himalayan Snowcock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7Click雉鹑Chestnut-Throated artridgeTetraohasis obscurus11Click四川雉鹑Buff-throated artridgeTetraohasis szechenyii62Click石鸡ChukarAlectoris chukar95Click 中华鹧鸪Chinese FrancolinFrancolinus intadeanus4Click斑翅山鹑Daurian artridgeerdix dauuricae66Click高原山鹑Tibetan artridgeerdix hodgsoniae43Click鹌鹑Common QuailCoturnix coturnix2Click鹌鹑Jaanese QuailCoturnix jaonica23Click蓝胸鹑Blue-breasted QuailCoturnix chinensis3Click环颈山鹧鸪Common Hill artridgeArborohila torqueola2Click红胸山鹧鸪Chestnut-breasted artridgeArborohila mandellii1Click褐胸山鹧鸪Bar-backed artridgeArborohila brunneoectus1Click四川山鹧鸪Sichuan artridgeArborohila rufiectus1Click绿脚山鹧鸪Scaly-breasted artridgeArborohila charltonii1Click棕胸竹鸡Mountain Bamboo artridgeBambusicola fytchii6Click灰胸竹鸡Chinese Bamboo artridgeBambusicola thoracica123Click血雉Blood heasantIthaginis cruentus106Click红腹角雉Red-bellied TragoanTragoantemminckii10Click黄腹角雉Yellow-bellied TragoanTragoan caboti1Click 勺鸡Koklass heasantucrasia macroloha10Click白尾梢虹雉Sclater's MonalLohohorus sclateri4Click绿尾虹雉Chinese MonalLohohorus lhuysii9Click原鸡Red JunglefowlGallus gallus14Click黑鹇Kalij heasantLohura leucomelanos7Click白鹇Silver heasantLohura nycthemera42Click蓝鹇Taiwan Blue heasantLohura swinhoii3Click藏马鸡Tibetan Eared-heasantCrossotilon harmani19Click白马鸡White Eared-heasantCrossotilon crossotilon39Click褐马鸡Brown Eared-heasantCrossotilon mantchuricum31Click蓝马鸡Blue Eared heasantCrossotilon auritum41Click白颈长尾雉White-necked Long-tailed heasSyrmaticus ellioti10Click黑颈长尾雉Black-necked Long-tailed heasSyrmaticus humiae3Click黑长尾雉Mikado heasantSyrmaticus mikado5Click白冠长尾雉Reevens's heasantSyrmaticus reevesii28Click雉鸡Common heasanthasianus colchicus523Click。
鸟类图谱大全下载 (26.3 KB)2009-10-23 10:011、蓝喉歌鸲雀形目 > 鹟科 > 歌鸲属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svecica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
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
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
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
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
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 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 saturator深,svecica 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
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
有时在夜间鸣叫。
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
联络叫声为粗哑的tru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
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
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
多取食于地面。
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
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八哥中文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拉丁文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 1766年)英文名:myna 或 mynah分类:界: 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雀形目科:椋鸟科属:八哥属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
下载 (26.3 KB)2009-10-23 10:011、蓝喉歌鸲雀形目 > 鹟科 > 歌鸲属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svecica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
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
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
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
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
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 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
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
有时在夜间鸣叫。
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
联络叫声为粗哑的tru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
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
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
多取食于地面。
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
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八哥中文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拉丁文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 1766年)英文名:myna 或 mynah分类: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雀形目科:椋鸟科属:八哥属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
下载(26.3 KB)2009-10-23 10:011、蓝喉歌鸲雀形目> 鹟科> 歌鸲属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svecica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
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
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
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
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
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
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
有时在夜间鸣叫。
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
联络叫声为粗哑的tru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
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
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类灌丛。
习性:惧生,常留于近水的覆盖茂密处。
多取食于地面。
走似跳,不时地停下抬头及闪尾;站势直。
飞行快速,径直躲入覆盖下。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八哥中文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拉丁文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Linnaeus, 1766年)英文名:myna 或mynah分类: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雀形目科:椋鸟科属:八哥属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