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类名篇名句默写训练及标准答案(一)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6
全国近年语文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集锦(附答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古文)(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高中古文)(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古诗)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15年全国高考试题)(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高中古文)(2)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初中古诗)(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高中词)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16年全国高考试题)(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高中古文)(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 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初中古文)(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高中词)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2017年全国高考试题)(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021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境默写默写130题(含答案)1.李白诗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难(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诗常用“浊酒”,如其《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清一浊,可看出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
2.王充《论衡》中有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八个字与之意思相近。
3.唐代马总在《意林》中写道:“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5.《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些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种精神与其《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均包含此哲理。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情景默写专题集训(一)一、《<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那样认真反思自己。
5.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概括。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9.《〈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情景默写试题答案推荐一、记叙文在高考的语文科目中,情景默写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
它不仅考验学生的记忆力,还考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答案,供参考。
(一)《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二、议论文议论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以下是一篇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议论文范文。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显著。
高考语文情境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谦虚地认为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自己一个都做不到,但他的学生子贡说的“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却认为孔子已经达到“君子”的境界了。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_________ __”。
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情境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短歌行》(曹操)(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3)《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4)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5)曹操《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鹿鸣》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
(6)《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9)《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自比周公,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歌行》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意诉说。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以往的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目类型。
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必将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使用水平、创新思维水平的考查,作者预测:名句名篇的考查题目类型必定会实行创新,也会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使用水平的考查。
而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这样的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高中情景式默写大全:必修一——必修五(附答案)(一)《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二)《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景默写》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喻为蓬草与归雁,含蓄地表达了飘零之感。
(2)《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劣马只要坚持不懈也能到达目的地。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琵琶女月夜独守空船的寂寞。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自己因为深得读书之乐,而不考虑吃穿比不上别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烘托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状态,表现琵琶女弹奏动人的效果。
(3)不吸取前人教训会让后人倍感痛惜,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写到,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一个人要懂得舍生取义。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天空颜色的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模拟1.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
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6.陶潜的诗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诗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7.“环境”对做学问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古今有不少学者都是在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陶潜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8. 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
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9.《孟子〃鱼我所欲也》里对“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所作出的选择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名利和为人作了精辟的论述,后人常用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龚自珍《己亥杂诗》里表现诗人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诗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我们由唐太宗的“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可联想到《论语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联想到《孟子》里含义相近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晋陶渊明独爱菊”,则可从陶诗中找到佐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选择性必修下册情境化默写一、《氓》1.《氓》中分别用“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和“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女子在看到“氓”前后不同的表现,可见她爱“氓”的诚心诚意和一往情深。
2.《氓》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两句以“桑”比喻女子青春年华,以叶子新鲜润泽类比女主人年青的时候漂亮可人。
3.《氓》警告女子过于沉溺于爱情之中的后果是“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4.《氓》中写婚后女子多年所受的劳苦,以“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两句突出她每天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5.《氓》中女子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的句子是“信誓旦旦,不思其反U6.《氓》中以淇水和池沼比喻爱情的终结而痛苦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7.《氓》一文中反映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后却不被家人理解的一句是「迎弟不知,喳其笑矣”。
8.《氓》中“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初步体现了男子粗暴性格和女子温柔体贴,这也为两人婚后爱情破灭埋下了伏笔。
二、《离骚》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宗族来源的一句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与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在《离骚》中,屈原借助鲜花香草写要早晚修养自己品行的句子是“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4.在《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贬黜的句子是“余虽好修娉以机羁兮,骞朝i卒而夕替”。
5.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佩戴薰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自菲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6.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怨恨楚怀王行事荒唐,轻信谣言,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屈原在《离骚》中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为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的精神。
8.《离骚》一文中“博郁邑余佗僚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表现了屈原在黑暗社会下的郁闷失意、走投无路。
2023高考复习名句情景默写专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乘着一叶扁舟随波飘荡的自由畅快之感。
(2)《道德经》中“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句,提醒我们要看到“无”的作用。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直接点出“无”胜于“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以自然界的云雾烟霞状写山高的句子在诗词文赋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
(3)《老子》四章中以车、器皿、屋室等物品为例阐释“有”和“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____,____”。
(4)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6)《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2)鸟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和杜甫《登高》“___________”分别描绘了鸟儿月夜悲啼和沙洲飞旋的画面。
《琵琶行》情境式默写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大家争相打赏的情景。
3、《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
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6、《琵琶行》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听者和景物烘托音乐效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篇名句默写(一)
1、诸葛亮《出师表》谈到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自己的处世思想是:,。
2、诸葛亮《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3、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4、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源内景致的句子有:,,。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形容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 。
6、郦道元《三峡》中表现作者对“春冬之时”的三峡的整体印象的语句是: ,。
7、郦道元《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 。
8、郦道元《三峡》中写山高峻的句子:,。
9、郦道元《三峡》中写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至于,。
10、韩愈《马说》中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11、有一位名人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 ,。
12、《关雎》开头两句“,”成功运用了比兴手法,为下文书法哀情创造了情意绵绵的意境。
13、《关雎》中写美丽女子是青年男子追求的好对象的句子是:,。
14、《蒹葭》第一章中“, 。
”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烘托了主人公怅然若有所思的心情。
15、《蒹葭》一诗中写清晨秋霜中主人公顺流而下追随恋人的诗句
是:, 。
16、《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
17、《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18、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
19、陶渊明《饮酒》中“,”一句蕴涵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
20、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点明时令和交代写作缘由的诗句是:
,。
2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勉励友人的句子是:,。
2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
, 。
2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情景。
2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蕴涵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
26、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来写出旅途孤寂的句子是:,。
27、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沙漠风光的句子是:,。
28、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29、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慨叹:“
,。
”
30、屈原《离骚》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