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知识常识
- 格式:pptx
- 大小:838.12 KB
- 文档页数:98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物理化学危险性(易燃易爆、氧化性等)、生物危险性(毒性、腐蚀性等)和环境危险性的化学物质。
如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二、危险化学品基本特征燃烧性(闪燃、着火和自燃)、爆炸性、毒性、腐蚀性、放射性。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易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毒害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四、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①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②引发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并可能导致职业病导致中毒或职业病的化学物品:如铅、苯、汞、海绵、硫化氢等生产性毒物中毒,甚至致癌等③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危险化学品流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的健康。
五、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
窒息分单纯窒息、血液窒息和细胞内窒息。
六、危险化学品烧灼伤的现场急救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1)化学性皮肤烧伤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强烈的化学品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
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紫药水,不要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干净的湿布覆盖创面。
(2)化学性眼烧伤①要在现场迅速用清水进行冲洗。
应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时将眼皮掰开,把裹在眼皮内的化学品彻底冲洗干净。
②现场若无冲洗设备,可将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让眼球来回转动进行洗涤。
化学品安全防护知识化学品安全防护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化学品造成的危害事故发生,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正确的化学品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就化学品安全防护的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品的分类化学品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化学品分为以下几类:1. 有害物质:这类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例如有毒物质、致癌物质、可燃物质等。
2. 腐蚀物质:这类物质能够破坏和腐蚀其他物质,例如酸和碱等。
3. 可爆炸物质:这类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例如火药、炸药等。
4. 氧化剂:这类物质能够加速其他物质的氧化反应,例如过氧化物、高锰酸钾等。
5. 易燃物质:这类物质能够在空气中快速燃烧,例如溶剂、煤油、汽油等。
二、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和标识为了正确使用化学品并保护人员的安全,化学品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标识。
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1. 毒性评估:对化学品的毒性进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安全使用的限制。
2. 辐射评估:对放射性化学品的辐射危害进行评估,确定其辐射安全使用的限制。
3. 爆炸评估:对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爆炸危险进行评估,确定其爆炸安全使用的限制。
化学品的标识是通过标签、标志和颜色进行的。
化学品的标签上通常包含了以下信息:1. 包装物料:标明化学品的包装材料,警示其防护性能。
2. 危险性:标明化学品的危险性,如毒性、腐蚀性等。
3. 危害说明:标明化学品可能引起的危害,如无呼吸器使用可能导致窒息等。
4. 使用注意事项:标明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如戴手套、穿防护服等。
5. 紧急处理方法:标明化学品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采取适当的救护措施等。
三、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化学品储存是化学品安全防护的关键环节。
正确的化学品储存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1.危化品的分类和特性:危险化学品主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
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类别。
这些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储存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需要特别注意。
应选择符
合规定的仓库和运输工具,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如远离火源、避免高温等。
同时,要确保包装完好,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3.安全使用和处理:在使用和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
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手套等。
同时,要了解物质的安全数据表(MSDS),掌握其化学性质、危害性和应急处理方法。
4.应急处理: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
疏散人员、隔离事故现场、通风排毒等。
同时,要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5.培训和意识:对员工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是必要的,使他们
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性。
6.法规和标准: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
是必要的。
企业应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7.记录和报告: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记录是必要的,包括采购、运
输、储存、使用、废弃等环节的记录。
同时,要及时报告危险化
学品事故和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化学品安全及使用防护知识培训一、化学品安全1.了解化学品:对于所使用的化学品,要了解其属性、危险性及使用方法。
可以查阅该化学品的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毒性及危险性。
3.正确储存:将化学品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并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如贮存在防腐蚀的柜子中或用特殊方法密封。
4.密闭容器:使用完毕后,必须将容器盖紧,防止瓶内化学品挥发释放。
5.避免混合:不要将不同的化学品混合在一起,以免发生不可预见的化学反应。
6.防止吸入:使用化学品时,要注意防止其进入呼吸道,尽量避免吸入有毒气体、溶液及颗粒。
7.防止接触:化学品具有刺激性、腐蚀性等特点,应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及黏膜。
必要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8.洗手与洗眼:使用化学品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用化学品强力溶液清洗皮肤。
若化学品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直到无异物感。
9.应急预案:应制定化学品泄漏、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使用防护知识1.戴防护装备: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如穿戴防护眼镜、手套、服装、呼吸器等。
2.通风设施:在需要使用大量化学品的操作过程中,应确保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3.防护屏障:在进行危险操作时,可以设置防护屏障,阻挡有害物质的飞溅及扩散,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4.控制操作条件:控制温度、压力、浓度等操作条件,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5.防止飞溅:使用化学品时,要注意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溅入眼睛、口腔、皮肤等敏感部位。
6.操作规范: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操作,尤其是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等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时,应遵守防火措施。
7.防护及储存:将化学品放置在防护容器中,防止其泄漏。
同时要根据化学品的特性储存于安全位置,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减少安全隐患。
8.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化学品使用及储存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化学品安全防护知识化学品的安全防护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护我们自身和环境安全的基本要求。
以下是化学品安全防护知识的一些重要方面:1.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在接触和操作化学品之前,首先要了解其性质和危害。
这包括了解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危害等级和危害效应。
这些信息可以从化学品的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中获取。
2.正确的储存和标记:化学品应该储存在防火、防爆、防潮的地方,并与其他物质隔离开。
储存区域应该标有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和安全措施。
储存区域还应该远离容易燃烧的物品,并保持通风良好。
3.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在使用化学品之前,应该熟悉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应该戴上适合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化学品的泄漏和溅出,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
4.紧急情况的应对: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泄漏、溢出、起火等,应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这包括立即撤离危险区域、通知相关人员并启动应急预案。
在应急情况发生时,应该知道正确的灭火方法和紧急救治措施。
5.正确的处置和废物处理:化学废物的处理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可任意倾倒或排放。
废物应分类、封存和运输,以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废物可能会受到法律和环保部门的监管,因此应了解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6.定期的培训和学习:定期的培训和学习可以提高化学品安全防护知识和意识。
这包括参加化学品安全培训课程、了解新的安全标准和法规、分享经验和教训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可以提高化学品安全防护水平。
7.持续的关注和监测:对于化学品的安全防护,我们需要持续地关注和监测。
监测可以包括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情况、环境污染状况以及职业暴露水平等。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化学品的安全防护知识是保护我们自身和环境安全的基本要求。
通过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正确的储存和使用、紧急情况的应对、正确的处置和废物处理、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以及持续的关注和监测,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护我们的生命和健康。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目录一、基础知识篇 (2)1.1 危险化学品定义与分类 (3)1.2 危险化学品特性与危害 (4)1.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5)二、危险性评估篇 (7)2.1 危险化学品燃爆风险 (8)2.2 危险化学品中毒风险 (9)2.3 危险化学品腐蚀风险 (10)2.4 危险化学品其他风险 (12)三、安全操作篇 (13)3.1 化学品储存与保管 (14)3.2 化学品搬运与装卸 (16)3.3 化学品使用与操作 (17)3.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 (18)四、防护措施篇 (20)4.1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 (21)4.2 工作场所的通风与排毒 (22)4.3 个人卫生与防护用品的使用 (24)4.4 应急设备与设施的使用与维护 (24)五、法律法规篇 (26)5.1 国家法律法规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26)5.2 部门规章与标准规范 (28)5.3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与管理制度 (30)5.4 法律责任与处罚 (31)六、案例分析篇 (32)6.1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33)6.2 危险化学品事故原因分析 (34)6.3 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与应对措施 (35)一、基础知识篇危险化学品定义与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化学品。
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危险化学品可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等几大类。
危险化学品标识与警示:了解并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以便在生产现场迅速识别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常见的标识包括安全标签和安全警示牌,它们包含了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概述、预防措施等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与运输: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知识,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危险化学品性质选择合适的储存方法和运输方式,确保危险化学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危险化学品入场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入场安全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危险识别:了解并正确识别化学品的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明确该化学品可能带来的危害,如燃烧、爆炸、腐蚀、毒性等。
2. 存储要求:化学品应该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储藏室内,并确保其与禁忌品隔离存放,防止相互反应引发事故。
3. 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手套、化学防护鞋等,以防止化学品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4. 搬运要求:在搬运过程中,应使用正确的搬运工具,如叉车、吊车等,避免使用不适当的工具导致化学品泄漏或容器损坏。
5. 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理。
6. 应急处理:熟悉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7. 培训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使其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8. 检查维护:定期对化学品储存和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9. 废弃处理:对于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遵循以上安全知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化学品安全防护知识化学品安全防护是指在化学品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环境安全。
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不采取安全措施,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化学品安全防护知识对每个从事化学品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化学品安全防护的相关知识。
一、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可以分为爆炸品、易燃物、压缩气体、腐蚀品、有毒品等几大类。
不同种类的化学品具有不同的危险性质,因此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此外,化学品通常都会在包装上标有相应的标识和警示语,以提醒用户注意安全。
化学品标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包装上的危险性标志:包括爆炸品标识、易燃物标识、压缩气体标识、腐蚀品标识、有毒品标识等,用来表示化学品的危险性质。
2. 气体和液体化学品的容器上会标有压力和温度的限制,以防止过高的压力和温度造成爆炸或泄漏。
3. 包装上的警示语:包括“易燃”、“有毒”、“腐蚀”、“避光存放”等,用来提醒用户注意安全。
4. 包装上的化学品组成和含量:在包装上会标明化学品的组成和含量,以便用户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程度。
二、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标识1. 化学品储存区的选择:在选择化学品储存区时,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安全和职工的安全。
储存区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避免化学品的挥发和泄漏。
2. 储存设施的构造:化学品储存设施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例如,爆炸品的储存室应具备防爆结构等。
此外,储存设施应设有密封和排风系统,以防止泄漏和挥发。
在储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储存设施是否损坏,及时修理和更换。
3. 化学品储存的分区管理:对于不同性质的化学品,应进行分类储存和分区管理。
具有相同性质的化学品应储存在一起,不同性质的化学品应分开储存,避免不同性质的化学品发生反应导致事故。
4. 化学品的标识和存放位置:每个储存容器上都应贴有标识,包括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标志、警示语和含量等信息。
化学品使用安全知识培训1. 化学品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品其实无处不在。
就像你每天早上喝的咖啡,里面就含有化学成分,没错,连我们用的洗发水和沐浴露,都是精心调配的化学品。
而这些化学品,有的对我们的生活大有裨益,有的则可能带来一些隐患。
想想那些在实验室中漂浮的五颜六色的液体,光是看着就让人心跳加速。
可别小看它们哦,它们可是科学的宝藏,但使用不当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1.1 化学品的分类说到化学品,它们可不是千篇一律的。
我们通常把它们分成几大类:比如有毒的、易燃的、腐蚀性的等等。
想象一下,如果你不小心把某种腐蚀性液体洒在了皮肤上,那可真是让人痛苦不已。
所以,了解这些化学品的基本性质,能让我们在使用时更有底气,避免成为小白鼠。
1.2 安全使用化学品的必要性“预防胜于治疗”这句话真是一点没错。
你要是对化学品的性质和潜在危险没有个清楚的了解,那可就等着后悔吧!这就像开车不系安全带,发生事故的时候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学会安全使用化学品,简直是保护自己的一把利器。
2. 化学品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1 个人防护装备好啦,接下来我们得聊聊那些保护我们的“战斗装备”。
比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这些小玩意儿,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可是我们的“保命符”。
当你在处理那些小心翼翼的化学品时,记得先把这些装备穿上。
这样一来,即使不小心溅到一点,也不会对你的健康造成影响。
2.2 正确的储存方式再者,储存化学品也非常重要。
像是把易燃液体放在阳光下,那可就像是在给自己挖坑!你得把这些化学品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还要标明标签,以免误用。
这里提醒大家,别把化学品放在饮料瓶里,那真是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3. 应急处理3.1 知道该如何应对万一真的发生了意外,怎么办?这时候,保持冷静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要知道,千万别慌!如果不小心吸入了有毒气体,第一时间就要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如果皮肤接触了有害物质,立马用大量的水冲洗。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第一篇: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能够对人体、动植物、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其中不同种类的化学品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化学品的种类繁多,按照其危害程度和安全管理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爆炸品、易燃品、氧化剂、毒物、腐蚀品、放射性物质等各类。
家庭中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消毒液、杀虫剂、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
这些物质都具有致病、致癌、致畸等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与重视,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事故发生。
为了防止该类型的化学品对人类和环境的伤害,国际上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我国也对危险化学品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制度、危化品储存许可证制度、危化品运输许可证制度等等。
这一系列的措施旨在确保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二篇: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方法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方法是保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危险化学品在储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储存地址必须设立于独立的场地,严格区分于办公区和生产区,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储存场所必须平整、干燥、通风、防潮、防火,不得有裂缝、漏水。
3、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应分开存放,按照规定的分类标准储存并设立标识牌。
4、储存容器应为交通便利的地方,不得随意搬动和拆封,对已拆封的容器应妥善处理。
5、要完善储存资料,建立完整可靠的档案,对储存容器和设备进行周期性检查和维护。
6、储存场所应设置消防器材、警铃、温湿度计等安全设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以上是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方法的一些基本措施,仅供参考。
储存危险化学品需要实行严格的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因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损失。
第三篇:遇到危险化学品应采取的措施遇到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采取下述措施:1、立即撤离现场,逃离污染区域,寻找远离污染源的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