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24.00 KB
- 文档页数:16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916年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问世,这是法约尔管理理论的代表作。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被称作管理过程理论。
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管理理论。
1、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管理、资源配置、产品或服务实现、分析、测量、改进),管理活动是其中之一。
管理活动又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企业里,基层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企业特点的职业能力,而较高层的人员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而且随着地位的上升,管理越重要。
2、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企业对管理知识的需要是普遍的,而单一技术教育适应不了企业的一般需要。
因此尽快建立管理理论,并在学校中进行管理教育,使管理教育能起到像技术教育那样的作用。
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任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4、管理要素管理这一活动是由五个管理职能组成的。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法约尔认为,计划是管理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要素,预见和计划是管理所必须的,计划的依据应该是企业的资源,目前进行工作的性质和将来的趋向;并且还应考虑各级人员的意见。
他认为,一个良好的计划应具有统一性、连续性、灵活性、精确性等特点。
组织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训练和参谋机构的建立等。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一个金字塔的等级系列中,指挥是管理人员的一种技巧,其目的就是为了整个企业的利益,从该单位全体人员中取得最大效果。
协调是为了各项活动和谐,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并取得成功。
控制就是检验各项工作是否铜所制定的计划、发布的指示和确立的原则相符合,其目的是发现错误以便改正,并防止重犯。
综上所述,法约尔的贡献在于,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地、独创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管理组织和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此外,他还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是伟大的管理教育家。
⑶纪律是以尊重而非恐惧为基础的。
纪律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员工之间在服从、积极、勤勉、举止和尊敬等方面所达成的一种协议。
纪律包含2个方面:一是纪律协定,二是人们对纪律协定的态度及遵守情况。
纪律是一个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个企业要有良好的纪律应做到以下3点:①要有好的各级领导;②要有尽可能明确而又公平的纪律协定;③奖惩的执行必须合理。
纪律是由领导人制定的,组织的纪律状况取决于领导人的品德状况。
不良的纪律往往由不良的领导造成,因此领导也要和下属人员一样,必须接受纪律的约束,遵守纪律。
⑷统一指挥法约尔在这方面产生了与泰罗截然相反的观点,泰罗的分权制是法约尔绝不容许的,他对职能工长制极力反对。
他认为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工作,一个下属都应接受而且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
如果没有统一指挥,那么权力将遭到损害,纪律也会受到破坏,秩序和稳定也会受到威胁。
如果组织中有2位领导对同一个人或事下达了不同的命令,将会使下属人员无所适从,造成组织活动出现紊乱。
因此,必须避免出现多重指挥的现象。
⑸统一领导是指具有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仅应有一个领导者和一项方案。
统一领导与统一指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统一指挥是一个下属人员只能听从一个领导者的指挥,而统一领导则是指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即人们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来实现一个社会团体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
⑹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是一场持久的较量。
在一个企业中,个人利益不能置于企业利益之上。
为了贯彻这一原则,企业目标应尽可能多地包含个人目标,在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求;企业领导人要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以集体利益为重;对员工进行教育,努力使其做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⑺人员的报酬报酬制度应当首先考虑能够维持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其次要考虑企业的资本经营状况,然后再结合员工劳动贡献的多少,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人员报酬应符合3个条件:①报酬要公平;②奖励努力工作的员工;③报酬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法国一个资产阶级家庭。
15岁时就读于里昂一所公立中等学校,两年后经考试及格转入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是同一学年里最年轻的学生。
19岁毕业时他取得了矿业工程师资格。
1860年他被任命为科芒特里——富香博公司的科芒特里矿井组工程师。
在他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生涯中,他一真人事这项事业。
1918年他退休时的职务是公司总经理。
他继续在公司里担任一名董事,直到1925年12月以84岁高龄去世为止。
法约尔一生中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860年至1872年,此时他还是个下级,主要致力于采矿的工程问题。
第二时期从1872年至1888年,这时他已是一批矿井的总管,其思路主要倾注在煤田地质和矿井寿命等问题上。
第三时期从1888年至1918年,此时期开始时该公司财政状况极为困难,几乎濒于破产。
法约尔在这时立刻被任命为总经理,并改组了公司,成立了新的被称为“科芒博”的煤铁联营公司。
法约尔获得巨大的成功。
当他77岁退休时,公司财力已达到不可动摇的地位,人员素质也亦属不可多得。
第四时期从他退休直到逝世,虽已年愈古稀,但精力不衰。
从1918年直到1925年,他致力于普及自己的管理理论工作,对他30年事业上的惊人成就加以总结。
最后,作为一名管理学的哲理家和一名国务活动家,他在本国和很多其他欧洲国家的思想史上留下的影响并不逊色于弗雷行里克·温斯洛·泰罗给美国留下的影响。
法约尔的主要著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
法约尔与泰罗法约尔与泰罗一样同属于管理学派,泰罗的理论侧重于在工厂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而法约尔则侧重于高层管理理论,他们的理论互为补充。
作为高层管理人员,法约尔于1916年首次发表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文,1925年此文作为著作正式出版,但是这本书的英译本1929年才问世,而直到1949年法约尔的思想才在美国受到广泛的重视。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过程中的六种基本活动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过程中的六种基本活动包括:
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这是企业的基本生产活动。
技术活动的关键是熟悉原材料和产品的特性,掌握制造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2.商业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即企业的商业交易活动。
商业能力中除了策略和决策以外,还包括长期预测价格及其价格的制定。
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集和运用。
为了获得资金并加以最恰当的运用,必须有完善的财务管理。
企业获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经常注意财务状况。
4.安全活动:指设备和人员的保护,预防偷盗、火灾、水灾,消除罢工、行凶等。
从事安全活动方面工作的,既包括企业主,也包括国家的警察和部队。
5.会计活动:包括存货盘点、资产负债表的制作、成本核算、统计等,这是企业的视觉器官,能使人随时了解企业处于什么状况并向何处发展,是领导者的有力工具。
6.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种要素。
这五种要素即企业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的确立。
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是法国科学管理专家,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管理学先驱之一。
1841年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925年卒于巴黎。
早年曾为采矿师,是一位在理论上有特殊发现的地质学者。
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康门塔里福尔香堡(Comentry-Fourchambault)采矿冶金公司,并长期担任总经理。
于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
由于法约尔从高层管理人员经常碰到的组织经营问题出发,对管理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因而被称为“经营管理学之父”。
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是:从理论上概括出了一般管理的原理、要素和原则,把管理科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使管理科学不仅在工商业界受到重视,而且对其他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法约尔根据自己在大企业的管理经验,提出了组织经营的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计划职能。
就是设计行动方案,使企业达到目标。
·组织职能。
就是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去实现目标。
·指挥职能。
即指挥下级的行动。
·协调职能。
即使组织内的资源与活动能够相互配合。
·控制职能。
就是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拟定的标准相一致。
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
实行劳动的专门化,可提高雇员的效率,从而增加产出。
·权责相当。
管理者必须拥有权力以发布命令,但权力必须与责任相当。
·纪律严明。
雇员必须服从和尊重组织规定,领导一身作则、管理者和雇员对规章有明确理解和公平的奖惩对于保证纪律的有效性非常重要的。
·统一指挥。
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并向这个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
·统一领导。
从事同种工作的任何部门应该由同一个管理者按一个统一的计划来加以领导。
法约尔对管理学的贡献法约尔(Henri Fayol)是20世纪早期法国的一位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管理学的贡献广泛而深远,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
本文将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和原则、组织结构和职能以及管理过程三个方面来探讨他对管理学的贡献。
一、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和原则法约尔将管理分为五个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他认为这些职能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成为了现代管理学的基础。
其中,计划是指设定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案;组织是指确定组织结构和配置资源以实现目标;指挥是指领导和激励员工,使其按照计划行动;协调是指协调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工作,确保协同合作;控制是指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绩效,确保目标的实现。
这五个职能构成了管理的核心内容,为管理者提供了整体指导。
法约尔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管理实践。
其中,重要的原则包括:分工与协作原则,即将工作分配给专门的人员,并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合作来实现整体目标;统一指挥原则,即每个员工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以确保权责明确和指挥效率;权威与责任原则,即权力与责任应相对应,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稳定人员原则,即员工的稳定性对于组织的运行和绩效至关重要;奖惩相济原则,即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员工,提高绩效。
这些原则为管理者提供了实践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组织和个人。
二、法约尔的组织结构和职能法约尔强调了组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常见的组织结构模型,即部门制。
他认为,将组织划分为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职能和任务,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一种称为“纵向职权划分”的组织原则,即将组织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负责不同的职能和决策。
这种纵向职权划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明确权责关系,提高管理效率。
法约尔还提出了一种称为“行政管理”的职能,即负责规划、组织和控制组织的高层管理者。
简述法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法约尔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贡献有二,其一:管理五要素;其二:十四项原则。
法约尔在分析了经营和管理的区别后,指出“管理的过程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
这是法约尔在管理理论上最突出的贡献,奠定了管理学的基础。
一.计划,是法约尔提出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计划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个良好的计划应该具有统一性、连续性、灵活性、精确性四个特征。
二.组织,好的计划需要有好的组织,包括有关组织体系、结构框架、活动内容与规章制度、职工的选拔、任用、奖惩、培训。
他认为成员的素质和首创精神决定了组织的效率。
三.指挥,就是使员工发挥自身潜力的一种领导艺术。
他主张在组织管理中采用参谋职能制而不是泰勒的职能工长制,这样可以确保对员工的统一指挥。
四.协调,即调动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实现组织目标,使事情和行动都有合适的比例,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和谐进行并且相互配合。
五.控制,即根据所制定的方案、规定的原则和下达命令检查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否与之相符。
目的在于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
为能有效控制,控制活动必须马上执行,伴以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由于工作性质和对象的不同,控制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
法约尔管理五要素的提出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管理学。
法约尔还根据自己多年的管理实践总结出了著名的十四项原则。
这些原则既普遍又重要,直到今天仍然是管理者们在管理实践中所遵循的。
1.劳动分工。
他认为实行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样的劳动由于进行了劳动分工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
2.权利和责任。
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权利越高,明确其责任范围越困难,避免滥用权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个人素质。
3.纪律。
纪律是领导人同下属员工之间服从、积极、勤勉、举止和尊敬等方面所达成的一种协议。
4.统一指挥。
如果没有统一指挥,那么权力将遭到损害。
纪律也会受到破坏。
5.同一命令。
一个雇员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
管理学人物总结及理论思想管理学人物总结及理论思想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规划、指导和控制组织的活动和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如领导力、决策、沟通、团队建设、战略规划等。
在管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重要的管理学人物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思想和观点,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位重要的管理学人物及其理论思想。
1. 亨利·法约尔亨利·法约尔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将管理过程归纳为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这五个基本功能,并认为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达到组织的目标。
他还提出了权力、权威和责任三个重要概念,强调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法约尔的理论思想对后来的管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界的先驱,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创造和维持一个有效的组织。
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理念主要包括管理者的职能、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经济等。
他还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即把员工视为组织的重要资源。
3. 亨利·明斯伯格亨利·明斯伯格是心理学家兼管理学教授,他提出了著名的“动机-满足理论”,对员工的动机与满意度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员工的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种类型,满足员工的内部需求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工作表现。
4. 弗雷德里克·泰勒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学派的奠基人,他将管理过程视为科学,并强调管理者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
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规划,可以进行工作的标准化和最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只是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他们的理论思想的概述,还有许多其他的管理学人物也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亨利·密茨伯格、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彼得·棕居斯等。
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进一步得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2、倡导管理教育:法约尔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缺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每一个管理者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则和个人的经验行事,但是谁也不曾设法使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则和经验变成普遍的管理理论。
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
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队精神。
扩展资料: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这正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石。
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
这三个方面也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
它与泰勒的科学管理并不是矛盾的,只不过是从两个方面来看待和总结管理实践的。
这些管理的职能和原则对企业而言,是“为和不为”的问题,而不是“能和不能”的问题;实质上也是企业维系长期的有效竞争的平台,有之未必然,无之必不然。
认为“实践和经验是取得管理资格的唯一。
法约尔还分析了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其各种能力的相对要求,随着企业由小到大、职位由低到高,管理能力在管理者必要能力中的相对重要性不断增加,而其他诸如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等能力的重要性则会相对下降。
请重点利用加粗字体的内容。
管理过程理论(Management Process Theory)一种以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是分不开的,因而应该对管理职能进行分析,从理性上加以概括,把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门管理学科。
一般认为,管理过程理论的创始人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
1916年,法约尔提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要素。
这也就是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之后,一些管理学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或补充,如美国管理学家把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和控制;古利克把管理描述成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的过程;当代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奥唐纳等人也对管理过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些学者对管理职能、管理过程的论述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是依照法约尔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各种因素和各个过程加以考察的,因此他们被称为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各个代表人物对管理职能的阐述之区别,详见下表:管理过程理论认为,各种企业和组织以及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环境是不同的,但管理是一种普遍而实际的过程,与组织的类型或组织中的层次无关。
部门化、管理跨度、管理控制技术等,普遍适用于各种组织和组织中的各个层次。
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就能形成基本的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实验和传授,改进管理的实践。
对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的研究,是以下列七条基本信念为基础的:(1)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性上加以剖析;(2)根据人们在各种企业和组织中长期从事管理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的管理原理,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对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具有启示作用;(3)可以围绕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开展有益的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强其在实践中的作用,扩大其适应范围;(4)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只要还没被证明为不正确或被修正,就可以为形成一种有用的管理理论提供若干要素;(5)管理是一种可以通过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7)管理理论要从其他学科中只收一些有关知识,但只限于与管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并不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全部内容。
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法约尔)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5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控制。
3、管理的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的级别的不同而异。
4、管理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二、社会学系统学派(重要的理论基础。
)1、提出了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系统的观点。
他认为,组织的产生是人们协作愿望导致的结果。
人们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协作就可以办到。
2、分析了正式组织的3种要素,即成员协作的意愿、组织的共同目标及组织内的信息交流。
3、提出了权威接受理论。
过去的学者是从上到下解释权威的,认为权威都是建立在等级系列和组织地位的基础上的。
而巴纳德则是从下到上解释权威,认为权威的存在必须以下级的接受为前提。
至于怎样接受,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4、对经理的只能进行了新的概括。
经理应主要是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联系中心,并致力于实现协作而努力工作。
三、决策理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赫伯森·西蒙)1、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即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2、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影响。
上级不是替下级决策,而是提供给下级决策前提,包括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使之贯彻组织意图。
几只前提是对行动进判断的标准,而事实前提是对能够观察的环境及环境作用方式的说明。
3、提出了决策应遵循的准则。
主张用“令人满意的准则”去代替“最优化原则”4、分析了决策的条件。
管理者决策时,必须利用并凭借组织的作用,尽量创造条件,以解决知识的不全面性、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竞争中的环境变化性。
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和过程。
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种。
程序化决策是指反复出现和例行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指那种从未出现过的,或者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还不是很清楚甚至相当复杂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