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系导师研究方向及课题领域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人工智能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人工智能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1问题的提出近年,人工智能悄然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引发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教育生态深度变革,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它已被世界各国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美国先后颁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欧委会拟订“SPARC机器人”创新计划,英、德分别颁布“现代工业战略”和“工业4.0”规划,日本设计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路线,以建立全方位超智能社会。
2017年3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发展计划。
如今,机器的深度学习正影响和冲击着旧有的设计样态,新兴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层出不穷,图形图像、动画和交互原型等方面的工具升级,对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产生新的影响。
如阿里集团的“鹿班”系统,已经学习百万级设计稿,拥有演变上亿级的海报设计能力,平均每秒可实现设计海报8000张,并且每张海报会根据商品图像特征专门设计。
但是,过度使用云计算和 AI 概念的技术闹剧正在加剧,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极具两面性的现状,一方面云智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简化设计师的工作量,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滥用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阻碍了设计情感因素的表达,从而影响了设计创新力的发展。
面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设计方法和技术的巨大转变,设计从业人员和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要及时转变思维方式,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合理利用人工智能这一新工具提升学生前瞻力和创新力,为新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行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1.2课题界定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领域,通过大量数据采集和机器深度学习计算,了解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从而生产出与人类智能类似的一套系统,以便代替人类完成相应的工作。
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和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设计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design art123视觉传达专业中信息可视化设计探究康拓(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信息可视化设计是近年来各大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新增课程,它能实现通过图形和文字将复杂信息及数据正确、精准传播的功能,高效且明确地将繁杂信息传递给受众。
信息可视化设计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有所区别,从前期的数据信息分析到后期视觉图形表现,信息可视化设计侧重对数据的展示、逻辑的还原,运用形象化及流程化的视觉语言将不被理解的抽象信息及逻辑直观表达出来。
目前,视觉传达专业中信息可视化设计这一课程仅仅停留在表格的视觉设计上,应尽快增强数据的收集及分析过程,使得信息可视化设计与当前社会热点与社会现象接轨。
关键词:视觉传达;信息可视化;视觉设计;数据转化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而我们当前正处于读图时代之中,越来越多的人从图形、图像中拾取所需信息,各种各样的繁杂信息通过图像这一形式使人更快的识别与理解。
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设计师提出了信息设计的概念,并与传统的平面设计区分开来。
如今,各大院校围绕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研究与教学也随之展开。
信息可视化设计这一课程作为视觉传达专业中专业课程开设,是要将繁杂信息利用可视化设计,进行信息转化与传播,而在课程开展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仅仅将信息可视化设计片面理解为图表设计。
信息可视化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手法,在当今设计教育的角色定位还不清晰,需要从前期数据信息整合到后期视觉图形表现皆与视觉传达设计有所区别,使信息可视化设计这一课程具备综合性强且跨学科的教学特征。
一、信息可视化课程的专业特征信息是人要表达的认识、思想、情感、意志等内容,而数据则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简而言之,数据是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了信息。
可视化事形成某种事物的心理模型,通俗来说,就是信息在观众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样子。
这也就解释了,当我们看到一张设计过的信息图后,图像为我们解释了某个事物所提供的心理图像,使得我们更加准确并快速地理解了该事物。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视觉传达行业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升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我校视觉传达专业于近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创新与传承——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研讨”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内知名视觉传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旨在为教师们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教学理念。
专家们围绕“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剖析了视觉传达设计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教学研讨在专家讲座之后,教师们分组进行了教学研讨。
各组围绕以下议题展开讨论:(1)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4)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3. 作品展示教师们带来了各自在教学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包括课程设计、学生作品等。
通过作品展示,教师们互相借鉴、学习,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 教学经验分享在教学研讨环节,部分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视觉传达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大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优化了课程设置通过教学研讨,教师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使之更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在课程设计、学生作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XXXXXXXXXXXX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院系:艺术设计学院专业: 视觉传达专业班号: 视觉121 学生姓名: XXX 学生学号: 121XXXXXXX 设计(论文)题目: 毕业设计展策划指导教师: XXX 设计地点:常州起迄日期: 6。
17—11.2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班级视觉121姓名 XXXX 一、课题名称:毕业设计展策划二、课题应达到的要求:宣传毕业设计展,针对地不仅仅是学校内的宣传,还有对外的宣传。
承前既往,为艺术设计学院这个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追求只是文明的现在,同时享受文化带来的乐趣。
我们制作的不仅仅的是个展览,同时还能运用到实际。
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融合学校的特色,使策划成为展览中的重要因素和支撑.三、主要工作内容:1、考察本校及周边学校的历届优秀设计,学习其精华所在。
2、深刻了解展览的作用、价值.配合所有专业方向,合理规划展览布局。
3、契合展览策划的元素及标志,设计出能显现毕业展览平面作品展示,预定设计分为招贴设计、宣传设计、现场展示设计、包装设计,整装定位为知知以求,体现大学生对知识的不断探求。
4、同时要考虑符合大学生精神面貌、体现大学生风采和生活的元素。
5、厚德勤业、博学笃志、青春洋溢。
尽可能避免与历届的相似雷同,做到具有高度的识别性,且能体现青春、向上、朝气蓬勃的特点。
四、主要参考文献:[1]曹方编著《视觉传达设计》[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2[2]《21世纪大师级招贴设计》[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版(2007年3月1日)[3]威廉阿伦斯著,丁俊杰,程坪,苑菲,张溪。
《当代广告学》[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日]直条则夫著,俞纯鳞。
《广告文稿策略—策划、创意与表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5](美)斯科勒司,(美)伟德尔. 《创意海报版式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5~48。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指南
一、原则
1、毕业设计的选题建议与毕业实习或就业结合起来。
2、选题要结合个人兴趣与特长
3、选题要兼顾“设计选题的新颖性”与“资料可得性”
4、选题要结合指导教师专长
5、选题要体现专业特色
6、题目要大小适中、难度适宜,具有可行性
7、小组选题可采用大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的形式,大标题为项目总称,副标题为小组中个
人承担的部分
二、毕业设计选题步骤:
1、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兴趣爱好和职业定向确定设计研究的大体方向,如玩具、游戏、旅游纪念品或创意用品等
2、搜集市场与行业信息,了解你所选择的大方向。
通过信息搜集,寻找市场上存在哪些研究的空白或急需。
3、根据市场需求或趋势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
在此阶段将个人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初步确定自己的设计题目(如果可能,可与自己的毕业实习工作结合起来),将这些资料与分析发给适合指导的教师进行咨询和接受指导教师的建议。
并确定第一和第二指导教师。
4、确定设计题目之后,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撰写开题报告。
视觉传达日本研究计划书范文篇一:《视觉传达的设计》学生课题视觉传达的设计一.课题的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VisualCommunication Design)以某种目的为先导的,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
例1:外观设计:建筑,工业产品。
例2:宣传:机构形象的推广,商业广告等。
在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视觉传达设计一词被等同于平面设计,在大学专业划分里,这也是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科而广于图形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一般也称为平面设计师,并且与工业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网页设计者,IT工作者,有区别。
二.课题的界定: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简称为视觉设计。
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概念。
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纹章学、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
三.科研课题目标,达成效果1. 应用互动反馈技术,合理巧妙的设计按点。
2. 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反馈生成。
四.研究的阶段及内容:我们各小组,积极参与研究互动反馈技术,在本学期,我们上了这样几节互动反馈的课。
第一阶段2011年9月-10月提出课题1.通过理论学习,集体研讨,确定课题。
2.制定计划,提出初步的课题和具体研究内容。
第二阶段2011年10月-11月第一轮实践课并修改研究方案1.本阶段,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单选按点,解决课堂上的重难点。
2.尝试新一代互动反馈系统,用更多灵活方法去给出问题。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12月第二轮课实践,总结研究的成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1.熟练单选设计,尝试抢权、挑人等更多形式设计按点。
第四阶段2011年12月交流反思,完成阶段性报告。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选题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级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设计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毕业设计作品的创作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的考察,也是学生本科阶段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四年专业学习的情况,学生能够选择毕业论文或者毕业创作设计。
一、毕业论文选题视觉传达的相关问题研究:1、设计科学与艺术设计的关系问题2、视觉传达的有效性问题3、视觉传达设计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辩证思考4、关于视觉传达的主体与客体问题研究5、视觉传达的功能性研究等6、视觉传达媒介研究图形创意1、图形创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问题研究2、图形创意训练方法研究3、视觉图形与概念传达问题的研究4、图形创意表现手法的研究5、图形创意法则研究6、摄影类图形创意分析7、绘写类图形创意分析研究8、图形创意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研究9、图形创意与构图的关系分析研究10、图形创意信息传递的研究11、图形创意与电脑辅助设计的研究12、图形创意与插图的关系13、图形创意的手法和材料的研究14、图形创意种色彩的研究15、图形创意的形象演绎过程的研究16、图形创意与团关系的研究招贴设计研究1、广告的定位问题研究2、广告的媒体研究3、招贴画的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研究4、招贴画的设计元素研究(图形、色彩、文字、图形、板式、装饰性的点线面、标志)5、招贴设计创意思维研究6、招贴设计的教育性功能研究、7、招贴设计二维空间尺度研究8、绘画手段在招贴设计制作中应用研究9、招贴新形势的探索研究等书籍装帧设计相关问题研究1、书籍装帧新型结构探索研究2、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内容与形式和谐关系的探索研究3、读者类群的分析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定位研究4、书籍类别的分析与书籍装帧风格研究5、书籍装帧设计材料的探索与研究6、影响书记传播推广比设计因素研究7、民族图书设计的探索研究8、系列书籍设计的探索与研究9、书籍设计之中版式、色彩、构成、文字、图形等元素的探索研究10、封面设计与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关系11、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封面、扉页、环衬、勒口、次目、空白页、赠献、版权页的整体配合关系的研究12、插图相关问题的研究包装设计相关问题研究1、包装设计中的材料探索与研究2、包装设计中的结构探索与研究3、包装设计中内外包装的和谐关系的探索与研究4、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构成、文字、图形、肌理等元素的研所与研究5、包装设计中不同产品的消费群定位分析研究6、系列包装设计的探索与研究7、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性、地域性的探索与研究8、包装设计中造型的探索与研究9、包装设计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与研究10、包装设计与产品附加值的探索与研究11、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探索与研究12、包装设计中广告与宣传效应作用的探索与研究13、礼品包装设计的探索与研究VI设计相关问题研究1、企业标志设计与企业精神的探讨与研究2、企业标志设计造型的探讨与研究3、企业标志设计的民族性的探讨与研究4、企业标志设计色彩的探讨与研究5、企业标志设计手法的探讨与研究6、企业标准字体的中英文设计形式的探讨与研究7、企业标准图形设计与受众层面的探讨与研究8、企业吉祥物设计中造型的探讨与研究9、标准色与标识与企业精神、视觉冲击力的探讨与研究10、VI设计中元素的分割、重组及设计的延续性的探讨与研究具体要求:详见湖南女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书写印制规范要求(附件二)。
2020-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说文解字“课程思政”在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为例殷心悦(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201815)摘要:本课题将针对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学习目标,尝试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协同教学和课程思政理念,打破传统的授课界限,并根据视觉传达课程体系来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把专业理论、技能培养、价值引领三者相结合。
本文以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为例,通过学习设计的历史理论、设计思路、技术工艺与现实意义,融合思政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思政;协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J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40-02一、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分析“书籍装帧设计”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修课,主要针对有一定设计基础的本科三年级学生。
本课程64学时,其中理论课程20学时,实践课程44学时4学分。
本课程将以“课程思政”为载体,研究书籍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艺术设计学科体系中的分支学科。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本课题将在视觉传达设计采用协同教学,把专业思政和人才的培养定位以及学生需求紧密结合,使设计与管理、市场和育人功能联系起来。
课程通过中西方设计理论对比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工艺传承的重要性,建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认领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和责任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课程思政教育协同教学过程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以研究书籍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为对象的学科,依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的单向接受向学生自主探究转变,加强学生相互合作,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艺术设计方向1、姜竹松:教授、男、硕士研究生导师招收研究生专业:设计艺术主要研究方向:视觉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平面设计。
1962年6月生于江苏南通,1986年毕业于原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
多年来从事设计基础教学、绘画创作、平面设计及图形符号学研究,曾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获奖和被收藏。
出版有《图形设计》等著作五部,发表有《论视觉传播中形象肖似符号的修辞与意义》等论文二十余篇。
主要科研成果一.主要著作与论文1.《图形设计》,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2.《CI设计基础与创意》,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8月;3.“论视觉传播中形象肖似符号的修辞与意义” -《装饰》,2006年第11期;4.“关于图像符号的肖似性分析” -《中国广告》,2006年第12期;5.“跨文化传播的视觉语言”-《中国广告》,2006年第4期;6.“关于视觉传达中象征符号的探讨”-《美术与设计》,2006年第3期;7.“平面设计中图形的符号学特征” -《新平面》,2006年第9期。
二.主要作品与项目1.水彩画《正午》、粉画《财富》分别获第二届、第七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览优秀作品奖;2.装帧设计《苏州园林》、《苏州胜景》、《苏州风情》分别获国务院颁发“中国第一届金桥奖”画册类一等奖;江苏省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1997-1999年;3.水彩画《生态景象》,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99年;4.水彩画《生存—96第一号》,江苏省第五届水彩画展银奖,1999年;5.设计并主持实施“苏州自来水公司企业识别系统”和“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投资公司企业识别系统”,设计方案被收入《中国CI设计年鉴》,2000年;6.主持苏州独墅湖高教区主入口区域景观设计及大型城市景观雕塑《升华》设计,2003年。
三.主要社会兼职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中国动画学会会员;3.中国流行色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4.政协苏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5.苏州市平面设计师学会主席。
视觉传达设计考研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涉及平面设计、动画设计、交互设计等多个领域的艺术与设计学科。
在考研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一个具体的方向。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视觉传达设计考研方向:
1.平面设计与广告创意:研究平面设计的原理、广告创意的构建,包括海报设计、广告宣传等方向。
2.动画与影视设计:关注动画设计、影视图形设计,包括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制作等方向。
3.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着重于用户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以提高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的效果。
4.包装设计与品牌形象:研究产品包装设计、品牌形象构建,包括包装材料选择、品牌标识设计等方向。
5.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关注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包括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设计等方向。
6.社交媒体与内容创意:着重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内容创意、社交媒体广告设计等方向。
7.展览与空间设计:研究展览设计、空间设计,包括展厅布局、空间艺术装置设计等方向。
8.创意产业管理与策划:关注创意产业的管理与策划,包括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产业的发展规划等方向。
在选择视觉传达设计的考研方向时,建议你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来确定。
如果对平面设计和广告创意感兴趣,可以选择平面设计与广告创意;如果对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感兴趣,可以选择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
同时,了解所在学校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与相关领
域的专业人士或学长学姐交流,也有助于更好地做出选择。
盐城工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史论文论文题目:设计与生活的关系院系:设计艺术学院专业:视觉传达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戴旋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史2013级 1161204114二○一四年五月十五日摘要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像不可分割的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满足人类所需,追求的目标是造福人类。
生活是设计的基础,为设计提供源泉与素材;设计是生活的需要,为生活带来方便与情趣,创造出符合人类生理、心理需求的环境。
我们的设计师应通过认识与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从而科学而客观地认清自己,找到人类真正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与设计的统一。
关键词:设计;生活;精神内涵;哲理;目录第一章设计源于生活第1节设计无处不在????????????????1 第2节设计改变生活????????????????2 第二章设计的价值第1节设计与艺术的价值???????????????3 结论 ??????????????????????4 参考文献 ??????????????????????4第一章设计源于生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现代设计活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物质相对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
肩负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任,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设计源于生活同时也改变着生活。
第一节设计无处不在现在车多了,路却没有变宽。
各种地下通道,天桥应运而生。
更有趣的是人们开始在车上设计出妙趣横生的句子来,曾见过车尾这样写着:“着急,你就飞过去”,“可别吻我哦”类似小句子。
搬新家,设计新房子,装修时首先要确定的一个项目,设计一个或几个适宜的方案,再根据自己生活风格,很多装修的人们都选择具有时代感的简洁风格,简洁明亮的客厅是很多人的首选,温馨暖和的卧室是人们放松的天堂,如果有孩子,为了给孩子的卧室增添一些童趣、温馨的氛围,一些鲜艳、可爱的饰物或玩具来点缀房间,如夸张的卡通形象、美丽的海底世界、恬静的田园风光、有趣的动物天地等。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课题一、视觉语言研究视觉语言研究主要探讨如何运用视觉元素和符号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课题可以包括对视觉语言的构成要素、语法规则、语义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揭示视觉语言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设计者的表达能力。
二、视觉符号与信息设计视觉符号与信息设计研究主要关注如何运用视觉符号和信息设计原则来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引导受众的行为。
课题可以包括对信息设计的原则、方法、工具的研究,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创建清晰、易于理解和高效的信息设计作品。
三、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研究主要探讨如何通过设计交互体验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课题可以包括对用户行为、心理的研究,以及如何运用设计原则和方法来创建高效、可用和愉悦的交互体验。
四、色彩与版式设计色彩与版式设计研究主要关注如何运用色彩和版式设计原则来增强视觉效果和传达情感。
课题可以包括对色彩理论、版式设计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运用色彩和版式来传达信息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五、品牌形象与标识设计品牌形象与标识设计研究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品牌形象和标识设计来塑造企业或产品的形象和个性。
课题可以包括对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标识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创建独特、具有辨识度和可持续性的品牌形象和标识。
六、广告与宣传设计广告与宣传设计研究主要关注如何运用视觉元素和策略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推广产品或服务。
课题可以包括对广告和宣传设计的策略、创意和技术的研究,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创建具有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广告和宣传设计作品。
七、多媒体与数字设计多媒体与数字设计研究主要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和数字技术来增强视觉效果和交互体验。
课题可以包括对数字媒体的特性、设计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运用多媒体和数字技术来创建动态、交互式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
八、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主要关注视觉传达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和影响。
课题可以包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及对视觉传达设计在其中的角色和未来的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