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16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纸船和风筝》教材分析:本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他们由于一点小事吵架后,以纸船风筝来修补“裂缝”,发展了彼此的友谊。
本课包括8个会认的字,会写8个生字,在知道课文的同时,使学生学会怎样交朋友和保护友谊。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保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保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准备:1.挂图2.学生朗诵课文。
3.纸船和风筝(课前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认识8个生字,感悟友谊。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进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板书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自学汇报:1.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
3.汇报接读课文。
4.谈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1.(出示挂图,师动情讲故事)。
挂图①:小松鼠聪聪住在山顶,小熊可可住在山脚。
山上有条小溪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挂图②:松鼠聪聪折的纸船漂到了可可的家门口,看可可多开心呀!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这幅图的内容?2.快来读读第4自然吧?指导读“快乐”的语气。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公布课教案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而教学成效终究将落实到学生掌控知识和发展潜力上。
要使教学收到好的成效,务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去备教案。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1《童年的泥巴》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酷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想”。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难点:知道“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形,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想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爱好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中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知道问题。
三、品读课文,知道内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诵,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诵能手。
2、讨论。
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知道。
四、扩大浏览,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觉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换。
4、联系写字。
二、积存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换。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后浏览《浏览》中的相干文章。
2、摘录文中优美语句。
三年级语文教案2《三月桃花水》教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通过不同情势的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整体美。
“东方之珠”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动)这么多节目,你最喜爱什么?(指导学生描述,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说。
)(1)你能想象出海豚顶球的情景吗?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这精彩的场面吗?(如:海豚扭动着胖乎乎的身躯,用尖尖的嘴巴去顶球。
)(2)还有的海豚、海狮在干什么呢?(生想象说)(3)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我们这群小游客会有什么感受呢?会有怎样的心情?(开心兴奋;竖起大拇指啧啧赞扬;开怀大笑。
)谁能把这种开心兴奋的心情用朗读表现出来?(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再读)(4)海洋剧场里的表演可真是太精彩了!不仅吸引了我们这些小挚友,还吸引了好多好多的中外游客。
正因为如此,香港的海洋公园才会——著名遐迩。
(5)让我们带着开心的心情一起读好第3节。
教学第四自然段:1、谁喜爱铜锣湾?你为什么喜爱?(板书:铜锣湾)2、欣赏图片,你看到了什么?(1)生:许多的高楼。
师:在香港,像电视塔这么高的楼房随处可见。
最高的建筑物国际金融中心有八十八层,四百二十米高,看上去都快要遇到天了,这叫——生:摩天大厦。
齐读词语。
师:看到摩天大厦一幢挨着一幢,就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密密地排列着。
这种景象可以用这样一个词语来说——生:鳞次栉比。
齐读词语。
(2)除了摩天大厦,你还看到什么?(生:许多人。
)你能用语言描述出这种情景吗?这就叫做——人流如潮。
齐读词语。
(3)同学们,铜锣湾是香港最繁华的地方,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游玩,购物,素有"购物天堂"之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让我们看得纷繁芜杂。
这些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啊!齐读词语。
3总结:同学们,我们看到铜锣湾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琳琅满目的商品,人流如潮的街道,真是喧闹繁华。
(板书:喧闹繁华)4指导朗读。
同学们,请你们小组之间相互读读,要读出这种喧闹繁华劲。
你们小组是齐读还是派代表读?哪个小组情愿和他们比一比,赛一赛?教学第五自然段:1、香港的什么时候最美?你喜爱吗?2、图片展示让学生欣赏香港夜晚的景色,师描述:瞧,多么绚丽、辉煌的香港夜景啊!(1)看着此情此景,小挚友们心中肯定也涌上了千言万语,老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既让学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又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实力。
202X年份三年级语文上册鲁教版教案语文教学教案的运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运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化。
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化语文教学的内涵。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要求: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初步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酷爱大自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爱好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存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进程:一、交换搜集的资料,揭题。
学生交换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换情形,适时地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
二、初读,整体掌控课文内容。
学生用自己爱好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品读,析文悟情。
1.利用写春、夏美景的段落,渗透学法:(1)默读2~5自然段,想:在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你认为哪个季节的风景最美?划出有关的词句。
(2)依照学生的交换情形,进行重点指导(次序不定)。
【夏天(当学生谈到夏天时)】①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学生说说为何认为夏天的风景最美,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学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野花学生自由读写野花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指导读出野花的美。
•树木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树木长得这么密,怎么样能把它读出来,自己练习读。
指名读,请小老师给他评一评。
指名读。
②观看展现夏天美景的视频。
提问:看了视频,你想什么了?【春天(当学生谈到春天时)】①出示描写春天一段的文字课件。
三年级鲁教版上册语文教案高效设计模板怎么备教案呢?第一要明确资料决定方法,方法是为资料服务的;要摸索教学目的、学生年龄特点、班级特点等因素。
比方,如何提出问题,创造情境、激发疑问、引发动机,启示摸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听听,秋的声音》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换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知道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1.挑选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
教学进程: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1.描写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精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凝听,想象画面。
3.交换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二、观赏朗诵,感受诗情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爱好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入耳到了哪些声音?你最爱好哪种声音,爱好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诵展现,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观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观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展开想象性的表演活动。
出示字卡或小黑板: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作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_”蟋蟀振动翅膀,“_____”,是和阳台辞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_”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嘱咐:“________”(朗诵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爱好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能够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诵。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诵,当堂展现。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爱好的某一段话写。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备课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孟庙小学第一单元一、教材内容:本组教材三篇精读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一篇略读课文《绝招》和一个“语文园地一”组成。
二、本单元知识体系和地位: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少年儿童的生活。
有的讲学校生活,有的讲孩子课外生活,还有的讲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
这组课文集中体现了丰富多采的学生生活的。
三、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单元37个一类字的音形义,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掌握15个二类字的正确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一定的方法读懂课文中的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4、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积累词语。
5、能按要求写一段话,进行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继续加强词句训练,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字新词,侧重抓对重点词句、含义深刻句的理解,重视词句的积累。
难点:学会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几种理解词句的方法。
五、教学时间安排:《我们的民族小学》 2课时《金色的草地》 2课时《爬天都峰》 2课时绝招 2课时语文园地一4课时1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在背诵抄写中积累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校的优美、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的感情。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和他们的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导入1、出示教学挂图。
2、了解这里是哪里:有哪一些人?在干什么?3、师:对,这是一所民族小学,汇集了哪些民族的孩子,请大家打开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七单元第一阶段整体预习第一课时单元目标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目的是对第一单元组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做一通览,进而对分课学习做个简单的规划。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单元导语,明确本组学习的意义和要求,培养学生浏览的阅读能力,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促进他们重局部轻整体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主要学习策略1、谈感受,激趣导入2、浏览导语,明确任务3、指导方法(单元导读卡)4 、引领方向,充分准备教学过程:一、谈感受,激趣导入二、浏览导语,明确任务过渡:老师刚才说的这几句话,在课本页,请大家翻到课本页,默读导语的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这段话的关键词是什么?你能用关键词概括出本单元的主题吗?1.出示单元导语第一段⑴学生自读⑵反馈,找到关键词了吗?你能用关键词概括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吗?2.出示单元导语第二段,你读懂了什么?生答,师板书:1、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
2、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三、指导方法(单元导读卡)1、读课题请大家看一下本单元的目录,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2、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本单元的三个学习目标快速浏览本单元的4篇课文,注意:浏览和默读、预习不一样,不用圈生字,不用标自然段序号,要有速度,一目几行,整体上去捕捉信息就可以了。
注意:不要漏掉每篇课文前面的导语提示、下面的注释、后面的资料袋,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又出自哪篇名著,作者是谁,找到有关的信息圈圈画画,试着填写单元学习导读卡中的前三栏。
单元学习导读卡3、引导交流、评价。
4、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一篇大家一致认为比较感兴趣的课文,试着填写导读卡中的后三栏。
5、组织交流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每课交流1——2个,简单互动,提示学生要从整体上去把握。
)6、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对()比较感兴趣,很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在精读感悟部分,咱们再具体了解。
四、引领方向,充分准备1、现在,咱们再来看一下后面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
拓展》的交流平台,想一想: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做哪些学前准备?(分别出示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
拓展四》的交流平台的学习要求)2、交流。
五、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浏览,我们对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学习的重点是——()看来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和要准备的工作还真不少!为了学好本单元,希望每个同学课后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规划去好好准备。
六、布置作业和拓展延伸观察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1、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
2、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一、生字过关二、课文朗读过关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精彩片段。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精彩片段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二、生字过关1、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认读,互相纠正,互相学习。
2、开火车朗读生字3、指名认读,注意随时纠错。
4、交流易错的生字,让学生说出易错的原因,师板书,学生书空。
三、课文过关1、集体交流每课的精彩片段2、指名朗读精彩片段。
3、小组内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汇总课文朗读情况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按照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检查预习教学反思:第二阶段精读感悟第三课时25翠鸟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2、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有关翠鸟挂图、幻灯片、录像资料,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进翠鸟世界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
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二、自读自悟1.认读生字。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
2.认读词语:浅绿衬衫疾飞等待逃脱锐利蹬开一眨眼腹部饲养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学习课文内容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色彩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比如头上什么样,背上、腹部什么样,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样。
(自由读,指名读,用图画表示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翠鸟。
(自己试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3)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快速浏览课文。
(1)指名说。
(2)自学第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学要求: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1)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2)顺势朗读,评读。
过渡语:(结合板书、图片)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
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同学们的种种想法,都缘于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但是我们要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
)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如果这时你也正在河边,远远地看见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
五、细读课文,感悟语言表达技巧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可以看出同学们非常喜欢翠鸟,那么,谁能像老师同学介绍一下翠鸟?谁能谈谈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深切感受翠鸟的可爱?本环节的学习,可分两个层次:一是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二是描写翠鸟的活动特点主要引导学生在谈话交流中,朗读感悟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具体生动性。
结合课后练习题进行。
交流自己如何保护大自然啊六、写作展示台作者抓住翠鸟的外形、活动,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深深感染了我们读者,这就是语言表达技巧的魅力。
让我们把刚刚学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变成自己的本领,在自己的写作中用一用吧?1、先交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教师可随机指导。
2、整理写作。
七、拓展延伸本作业设置单元主题“爱护周围环境”及选编课文意图二“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1、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资料2、珍稀动物知道多少3、人与动物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课题进行课外调查研究板书设计:外形:头部背部腹部翠鸟活动:轻便灵捷快速仿写:教学反思:第四课时26燕子专列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麻烦、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情况、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抄写所喜欢的句子。
2、有针对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文图片及相关句子等。
教学过程:一、释题设疑,引发兴趣1、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课《燕子专列》。
板书:26、燕子专列2、读题思考:请同学们看课题,想一想,题目中的“专列”是指什么?为什么还有燕子乘坐的“专列”呢?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自由阅读,疏通课文同学们想知道燕子为什么还有“专列”吗?请带着下列问题认真读课文吧。
(1)出示要求:①认真读课文,要读准拼音,读通句子,并画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生字。
②在读课文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3)互动检查自学效果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出示要求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采用什么顺序叙述的?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②边读边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燕子飞来时气候是什么样的?与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2)默读思考(3)互动交流①学生自由交流课文的思路,教师适时点拨并板书:送燕子(结果)寻燕子(经过)送燕子(结果)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1、出示要求,合作探究师:是啊,燕子本来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从南方飞往北方的,然而,就在一年的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的时候,在瑞士境内遇到了气温骤降,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燕子处在疲惫不堪,饥寒交迫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围绕下列问题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要求:①燕子遇到麻烦,人们怎样做的?②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找出有关语句,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自读自悟(3)分组讨论2、全员参与,互动对话围绕问题,自由交流燕子遇到了麻烦,瑞士人们是怎样做的?从课文找出有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后板书:(贝蒂)人们寻找政府燕子温暖火车运送3、质疑问题,巩固提高(1)让学生谈收获,重点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要有预设①有些词语随着学习课文学生已经理解,有些还模糊不清,学生可能提出来。
如:“欧洲、瑞士、启程、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料峭”等等。
②对有些句子及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有预设。
四、品读课文,升华感情1、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4自然段的朗读。
“冒着、顶着、踏着”,“通红、僵硬、但、一点也不”等词是应加重语气读。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互相朗读,全班集体朗读,指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