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83.50 KB
- 文档页数:16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介绍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横贯北方平原,连接了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总长度达1794公里。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内涵。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各个国家为了加强经济和文化交流,开始修建运河以方便水陆交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运河逐渐连通起来,形成了现在的中国大运河。
在隋唐时期,大运河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扩修,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运输网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大运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它横穿了中国的七个省市,连接了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串联了京杭大运河、黄河和长江等重要水系。
这使得中国大运河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也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繁荣。
沿线的许多城镇都是在大运河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比如杭州、扬州、苏州等,它们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经济的中心。
中国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不可忽视。
沿线的许多城镇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和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风貌。
比如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古典园林、扬州的瘦西湖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此外,大运河还见证了中国古代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沿岸的许多城镇都以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而闻名于世,这些商品通过大运河传遍了全国,也出口到世界各地。
中国大运河对于中国古代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连接了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使得商品和文化可以自由流通,促进了各地经济的繁荣。
同时,大运河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沿线的城镇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然而,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中国大运河逐渐失去了运输的功能。
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更快速、更便捷的交通方式。
尽管如此,中国大运河仍然作为一条重要的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和开发。
许多沿岸城镇的历史建筑得到修复和保护,成为了旅游景点。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枣庄、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十八个城市.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背负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不仅便利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发达。
在兖州、济宁、枣庄、滕州市、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州、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济宁段主航道将由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达到3米。
届时,千吨级船舶可由长江直达济宁,年通过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万吨,抵得上新建一条“京沪铁路”。
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全长628千米。
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是哪里中国的大运河一直是炎黄子孙所珍视的文化遗产。
大运河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欢迎阅读!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隋代大运河,北到涿郡,今北京一带,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为洛阳。
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 南北分别为辉县和涿郡.作用:大运河通航以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它还宛如一条彩带,沿岸城镇犹如彩带上镶嵌的一颗颗明珠.此后,历代王朝对运河不断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大运河是由三个运河组成的,他们分别是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那么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分别是什么呢?根据资料所记载,京杭大运河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吴王夫差为称霸中原,已经连续击败了好几个国家,只剩下当时的齐国还没有攻打,夫差怎么能允许他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所以他就利用当时有利的地理位置,从而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以此来达到他运送军队北伐齐国的目的。
隋唐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点:隋炀帝想利用大运河坐船到江南巡游;第二点:加强南北的交通运输,更好的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第三点:抑制江南经济的发展,提高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点: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和融合。
隋唐大运河能得以开凿成功的条件是:1、南朝以来,江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可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却在北方,所以开通运河是大势所趋的。
2、前人留下的丰厚的财富。
3、隋朝统一,政治逐渐的稳定起来。
因此隋唐大运河在这些原因和条件下被开凿是必然的趋势。
浙东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较之前两个要简单的多,它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它的地理条件比较优越,有很多的方便之处,而且开凿也比较容易。
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是是怎样的原因和条件,对于现今的世界来说,他们的开凿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的地理知识《神奇的京杭大运河》嘿,同学们!你们知道京杭大运河吗?这可是一条超级厉害的河哟!就像我们的身体里有血管一样,咱们国家的大地上也有好多“血管”,那就是河流。
而京杭大运河呀,那就是一条又长又重要的“大血管”!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开始,一直通到杭州,这一路上经过了好多好多地方呢!它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咱们国家的大地上。
你们想想看,它得有多长啊!从北到南,穿越了不同的地形,有高山,有平原,还有好多好多的城市和乡村。
我听老师说,京杭大运河经过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这些地方。
这一路上,它给这些地方带来了好多好处。
比如说,它可以让船只把货物运到不同的地方。
就好像一辆大卡车,装着满满的东西,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
运河里的水,有时候静静地流淌着,就像一个温柔的小姑娘;有时候又波涛滚滚,好像一个生气的大汉。
我有时候就在想,那些在运河上开船的叔叔阿姨们,他们一路上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呢?是金黄的稻田,还是高高的山峰?是热闹的集市,还是安静的小村庄?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运河边玩。
哇,那里可热闹啦!有好多大船小船在河上穿梭。
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在岸边钓鱼,我就跑过去问:“爷爷,运河里的鱼多吗?”老爷爷笑着说:“多哟,这运河里的水养着好多好多鱼呢!”还有一次,我们碰到一个卖水果的阿姨,妈妈问她:“这水果是从运河那边运过来的吗?”阿姨说:“是呀,多亏了这运河,我们才能把水果卖得更远。
”同学们,你们说京杭大运河是不是很神奇?它不仅让货物能到处跑,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丰富。
它就像一条纽带,把咱们国家的不同地方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没有它,好多东西都没办法这么快地运到各地,我们也没办法吃到那么多来自远方的好吃的。
所以呀,京杭大运河真的是太重要啦!我们可得好好保护它,让它一直为我们服务!。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京杭运河中考地理京杭运河的知识点总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1)起、终点:北京到杭州地位: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长度:1800千米(2)经过省、市:京、津、冀、鲁、苏、浙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航运量: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兴旺。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对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我们做了下面的知识讲解。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以上对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的内容讲解,相信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铁煤石油的分布下面是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通过上面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知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讲解内容。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
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
世界有森林面积40 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
全球森林资源绝大局部分布在北半球。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连接了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串联起了京杭大运河、京杭运河和江苏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横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山东六个省份,贯穿了中国的东部地区。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分别是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因此需要一条连接两个地区的水路。
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君主夫差发起了挖运河的计划。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在公元前486年完成了连接长江和黄河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完成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它成为了中国北方和南方之间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大量的商品和粮食通过运河运输到各地。
同时,大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因此繁荣起来,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商业带。
在大运河的沿线,还遗留下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大运河的地理特点也是其重要性的体现。
运河通过的地区多为平原地带,河道平缓,水流平稳。
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大运河的航运更加方便和安全。
此外,大运河还连接了中国的两大水系——长江和黄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网。
这不仅方便了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也有利于防洪和灌溉。
中国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
沿运河而建的城市和村镇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比如,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与大运河密不可分。
此外,大运河还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工程能力。
因此,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瑰宝。
它不仅连接了北方和南方,也连接了过去和现在。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繁荣和辉煌,也承载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保护和传承大运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意义重大,对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史诗——京杭大运河(图文)2006-7-9,17:53:48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
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今天,著名的水利专家郑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
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
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
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天津到南京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
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用煤告急。
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淤疏浚已初见成效。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京杭运河的起止点以及沟通的水系
【知识点的认识】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1794 公里.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作用.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京杭运河的起止点以及沟通的水系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为选择、填空题.
例:京杭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依次是()
A.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长江
C.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D.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分析: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
解答: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故选项 A 符合题意;选项 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观察京杭运河示意图,明确沟通的水系.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熟记京杭运河的概况.
1/ 1。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京杭运河地处我国黄、淮、海冲积平原东部边缘地带及长江三角洲的里下河地区、太湖流域两大碟形洼地之内。
沿运地势具有三起三伏的特点,起伏之差一般在20~40m之间。
北京至天津段,距离虽短,却高差悬殊,本段系京杭运河的第一降落段。
通惠河河底平均高度约30m,(该高度指高出废黄零点高度),通县河底高约20m,天津市海河河底高度则为-3m,北京至天津段河床高差可达33余米。
天津往南地面逐渐隆起,到黄河现道止,为第一隆起段。
临清河底高25m,从天津到临清,河床高度相差28m。
大运河穿过黄河现道之处,是京杭运河最高地点,可视为京杭运河在黄淮之间的分水岭,穿黄处河底高38m。
从天津市至穿黄处,京杭运河河床高度相差41m。
运河过黄河到南旺以南,地面高度又逐渐降落,直到长江为止,为京杭运河第二降落段。
济宁河底高31m,淮阴河底高4m,在穿过长江处,河底高度为-15m。
长江以南,运河河床又逐渐隆起,到丹阳北部为最高点,这是第二隆起段,是江南运河的分水岭。
丹北分水岭海拔高程30~40m,相对高程仅20m左右,河底高程约8m左右,至无锡崇德河底高程下降为-7m,这是第三降落段。
从崇德到杭州,河床又略见隆起,但河底高程均在-1~ -5m之间,这是第三隆起段。
由于京杭运河各段地面高度不同,因此各段航道水流的方向也不相同。
综上所述,可概括如表所示。
当大运河全线通航时,从北京到通洲、临清到淮阴、镇江到常州三段,利用河闸通航,维持比较困难,其余各段则属普通河流性质。
┏北京┃↓京津段╋通州┃↓┗天津←─海河┏↑津黄段╋临清←─卫河┃↑┗东阿←─黄河┏↑黄淮段╋南旺┃↓┗淮阴←─淮河┏↓淮江段┻瓜州\←长江┏镇江/┃↑┃丹阳┃↓镇杭段╋苏州┃↓┃崇德┃↑┗杭州←─钱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