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古地理
- 格式:docx
- 大小:47.84 KB
- 文档页数:24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块西部,是广义中朝板块的一部分。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该区为滨浅海~内陆湖沼环境环境,古气候温湿,植被茂盛,有广阔且厚度较大的煤、炭质泥岩的沉积,与河道砂岩相配置,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组合,晚二叠纪,气候逐渐干旱,形成了杂色砂泥岩互层的区域性分布的盖层。
该区上古生界已探明4个气田,分别为苏里格气田、乌审旗气田、榆林气田及米脂气田(图1),天然气探明储量达8223.01×108m3以上。
1.1 区域地质概况奥陶纪末,加里东运动使全区抬升,缺失了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统,沉积中断达1.2~1.5亿年之久,形成了奥陶系风化壳储集层。
之后,鄂尔多斯地区进一步与华北地块统一发展,持续下沉,形成了海陆交互相的沉积体系。
在此阶段,北缘和南缘相对隆升,而贺兰坳陷于中石炭世再度拉开较早地接受沉积,形成上古生界区域性沉降带,出现了乌达(1700m)、韦州(1250 m)、中宁(1700 m)等三个局部坳陷;并形成中石炭世与特提斯洋连通的近南北向海湾,沉积了纳缪尔期到维斯法期的靖远组与羊虎沟组,岩性为黑色泥页岩、灰色砂岩、生物灰岩与煤层,其东部是与华北克拉通相连的潮坪区,沉积了维法斯期的本溪组,岩性为黑色页岩、灰色砂岩与灰岩,厚度小于50m。
晚石炭世,气候更加湿润,祁连海退缩,华北海进侵,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西侧的祁连海向中部古隆起东超,东侧的华北海向中部古隆起西超,最终汇合于东经107°~108°之间的地区。
下二叠统山西组为煤系地层,中部古隆起仍有残余,西部浅凹陷在银川、环县一带,沉积岩厚150 m,东部浅凹陷在绥德、宜川一带,沉积岩厚100 m,而中部古隆起西区的沉积,厚度在75 m以内。
下石盒子及上石盒子组大体沿袭山西组的沉积特征,气候逐渐干旱,从下石盒子组的浅灰、灰白、灰绿色粗碎屑岩与浅灰色泥岩互层过渡到上石盒子组的杂色砂泥岩互层,西部沉降区厚度350 m,东部沉降区为420 m,中部古隆起区厚度为250 m。
中国岩相古地理演化简述学生:何树兴学号:2013021243前言岩相古地理研究是重建地质历史中海陆分布、构造背景、盆地配置和沉积演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宗旨是通过重塑盆地在全球古地理中的具体位置,恢复沉积地壳演化及其与成矿过程的关系,从而指导评价油气资源、了解油气分布规律和预测油气远景目标等。
研究岩相古地理以地壳运动为纲。
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震波的研究判断,地壳与地幔的界面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
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
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
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另一种说法,整个地壳都是硅铝层,因为地壳下层的铝含量仍超过镁;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镁含量极高,所以称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
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
太古代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历时最长的一个代(距今约25亿年之前),即原始地壳以及原始大气圈、水圈、沉积圈和生物的发生、发展的初期阶段。
太古界的地层由变质深的正、副片麻岩组成。
已知其中最古老的年龄为40多亿年。
据此认为,在此之前地球便出现了小型的花岗岩质地壳。
太古代早期地球表面有许多小型花岗质陆块,它们之间有深浅多变的古海洋。
后来各小陆块在移运中结合成面积较大的大陆板块。
这些最古老的陆块已散布于各大陆中,即通常所说的稳定陆块的核心——克拉通或古地盾区。
在某些适宜的浅海环境中,有些无机物质经过化学演化跃变为有机物质(蛋白质和核酸),进而发展为有生命的原核细胞,构成一些形态简单的无真正细胞核的细菌和蓝藻。
这只是出现于太古代的后期,大约38亿年前。
元古代(距今约25亿—5.43亿年前),大陆性地壳逐渐由小变大,从薄增厚,火山活动相对减少,岩性也从偏基性向偏酸性转化。
岩相古地理考试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原生沉积构造:沉积物沉积时、沉积后不久、固结前形成的构造。
能反映沉积时的沉积介质类型和能量条件。
是判别沉积相(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生成的沉积构造,它反映成岩环境。
流动构造:是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流动而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形成的构造。
流动构造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沉积构造。
层面构造:在沉积岩的顶面或底面上形成的构造。
如: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压刻痕。
波痕:由水流、波浪或风的作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痕迹。
层理构造:垂直于层面方向,由沉积物的成分、颜色、粒度等显示出来的纹理特征。
1. 平行层理:在强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相互平行的、水平或近水平的、由中粗砂岩、砾岩组成的层理,一般认为是在水流能力比形成大型交错层理更强的高流态条件下的平坦底床上形成的,其特点是颗粒粗,伴生剥离线理,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
形成环境主要为河流、海滩、浊流等环境。
2. 递变层理:也称粒序层理,以粒度递变为特征的沉积单位。
递变层内除了粒度递变之外,一般无任何层理;其底部与下伏岩层总是突变接触,单个递变层的厚度变化大,一般为几厘米-几十厘米。
常见于浊流环境中,在潮坪、河滩、三角洲、陆棚等亦可见零星分布。
4. 沉积盆地分析:将沉积盆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如沉积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如钻孔、露头观察和地球物理等方法对盆地的形成、沉积充填、古地理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进行综合研究的过程。
5. 无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与广海陆棚之间不存在障壁岛、沙坝或生物礁等障壁地形。
海水与大洋连通性好,可以充分的流通和循环,海水的盐度正常。
这里受到明显的波浪和沿岸海流的作用。
这类海岸又称作广海型海岸或大陆海岸2. 瓦尔特相律:瓦尔特相律的基本含意是:在连续的地层剖面中,垂向上几种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相互出现的次序,与它们在横向上所出现的相带顺序是一致的。
第一章1.沉积学: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沉积条件、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及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变化。
2.沉积古地理学:对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层进行沉积相分析,研究当时不同地区的沉积环境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再造当时的海陆分布、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的学科。
3.沉积相: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4.沉积环境:一个发生沉积作用的、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地貌单元,并以此和相邻的地区相区别。
5.沉积(相)模式:对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发展演化及其空间组合形式的全面概括。
6.相标志:存在于沉积岩(物)中对沉积环境具有指示意义的成因标志。
如水平层理、平行层理。
7.瓦尔特相律:没有沉积间断的条件下,只有在横向上相邻的相,才能在纵向上互相叠覆8.现实主义原则: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地质作用,也曾以基本相同的强度在整个地质时期发生过,古代的地质事件可以用今天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作用加以解释9.沉积体系:沉积体系是成因上被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沉积相的三维组合。
10.垂向层序:垂向层序通常是指某一沉积相内部随时间演化,沉积特征(粒度、沉积构造等)在垂向上的规律变化。
11.垂向序列:垂向序列通常是指几种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
12.进积型垂向序列:是指沉积物在不断向沉积盆地中心方向推进过程中,所形成的粗粒的或浅水沉积物覆于细粒的或相对深水沉积物之上的垂向序列。
13.退积型垂向序列:是伴随沉积盆地水体的不断扩张,形成的细粒的或较深水沉积物覆于粗粒的或相对浅水沉积物之上的垂向序列。
14.相分析的基本思路:通过观察沉积相,寻找相标志,得出沉积参数或者沉积条件,今儿推出沉积环境。
第二章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母岩:风化前的岩石物源区:供给沉积物的地区陆源碎屑:母岩经过风化作用后的残余碎屑物质。
1、沉积物的四种来源1) 陆源物质—母岩的风化产物;2) 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质;3) 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热卤水;4) 宇宙源物质—陨石、宇宙尘。
岩相古地理名词解释1.沉积环境:物质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
即发生沉积作用的、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地理单元。
2.沉积相:看作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即一个沉积环境中所有的原生沉积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古生物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
3.瓦尔特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4.原生沉积构造:沉积物沉积时或者沉积后不久,即在其固结以前所形成的构造。
反映沉积时期介质性质和能量等信息。
5.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沉积构造。
反映成岩环境。
6.波痕:由水流、波浪或风的作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
波痕在剖面上为起伏相间的峰和谷,在平面上则是由一系列互相平行或分叉的波峰或波谷组成。
波痕指数:波长与波高之比(RI=L/H)对称指数:向流水面水平投影与背流面…之比(RSI=L1/L2)7.细流痕:由细小水流的刻蚀作用所形成的表面侵蚀痕迹。
8.剥离线理:砂岩层面上存在的水流线理称剥离线理,表现为彼此平行的线状浅沟和低脊或颗粒弱定向排列。
9.冲刷痕: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蚀出来的痕迹。
在其上覆砂岩层的底面以突起的铸型保留下来,包括槽铸型(槽痕)和纵向脊(沟铸型)。
10.压刻痕:水流携带的物体在沉积物表面运动时所刻蚀出来的痕迹。
11.爬升波痕层理:由水流波痕或波浪波痕的迁移而产生的,由向上生长的一系列叠覆的波痕层理组成。
其形成条件是:悬浮沉积物丰富,使波痕不仅向前迁移,而且向上叠覆,形成一个相互叠覆的波痕序列。
12.晶体印痕与假晶:沉积物中先前生长的石膏、石盐等晶体因溶解而消失后,留下具有晶体形态的特征印痕(晶洞)。
经沉积物充填后即形成晶体假象即假晶。
简答1.研究古地理任务及指导思想任务1)确定时代;2)判别古地理的地形和地貌单元;3)古地理的发展演化规律指导思想:对地球历史发展和演化的认识有两大思想体系: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升降造成-海陆变迁,槽台学说;水平运动:水平运动-海陆变迁,板块学说以及李四光早期的认识2.重力流的概念及分类 P40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岩相古地理学的概念与意义1. 岩相古地理学的定义岩相古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专注于分析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的形成环境、分布特征以及古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
2. 岩相古地理学的意义(1)科学意义- 揭示地球表面环境演变的历史,为理解地球系统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 丰富和完善地质学理论,推动地质学科的发展。
(2)实际意义- 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在油气、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寻找中具有重要作用。
- 在水利工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地质背景和风险评估。
- 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二、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岩相分析- 沉积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
- 沉积岩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条件。
(2)沉积环境重建- 古气候、古水流、古生态等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解释。
- 沉积相的识别和沉积序列的分析。
(3)古地理格局重建- 古大陆、古海洋、古河流、古湖泊等地理单元的分布和变迁。
- 古地理事件的识别和解释,如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等。
(4)古地理演变过程- 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格局的演变序列。
- 古地理演变与全球地质事件的关系。
2.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方法- 地质填图:系统地记录地表地质现象和地层分布。
- 露头观测:详细描述沉积岩的岩性、构造和化石特征。
(2)实验室分析方法- 粒度分析:确定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推断沉积环境。
-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揭示沉积岩的源区和沉积过程。
- 生物化石分析:利用生物化石确定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
(3)沉积相分析- 根据岩性和生物化石特征,划分沉积相类型。
- 建立沉积相模式,分析沉积环境的时空变化。
(4)古地理图编制- 整合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编制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图。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古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
岩相古地理一、选择题 (共30题)1、相标志的种类有()A、3种B、4种C、5种D、6种考生答案:B2、冲积扇常见的四种沉积类型()A、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状沉积、泥石流沉积B、河道沉积、漫流沉积、堤岸沉积、牛轭湖沉积C、河道沉积、心滩沉积、堤岸沉积、牛轭湖沉积D、河道沉积、心滩沉积、筛状沉积、泥石流沉积考生答案:A3、现代碳酸盐主要发育于()环境。
A、河流B、沼泽C、湖泊D、海洋考生答案:D4、Irwin(1965)提出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中的X带位于()。
A、平均海平面之下B、平均高潮面之上C、浪底之下D、平均低潮面之上考生答案:C5、下列沉积环境中可形成正粒序沉积的是()A、河口坝沉积B、进积型海岸沉积C、曲流河沉积D、河控三角洲沉积考生答案:C6、下列哪种层理类型是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A、平行层理B、透镜状层理C、水平层理D、脉状层理考生答案:A7、下列沉积亚相或微相中仅发育于辫状河的是:()A、边滩B、心滩C、天然堤D、牛轭湖考生答案:B8、浪控三角洲一般可见()形。
A、舌形B、鸟足C、鸟嘴D、朵状考生答案:C9、半深海和深海的泥岩和浊积砂体可形成()。
A、构造油气藏B、岩性油气藏C、断块油气藏D、断层遮挡油气藏考生答案:B10、Irwin(1965)提出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中的X带沉积可作为油气的()A、盖层和生油岩B、盖层C、生油岩D、储集体考生答案:A11、相序定律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A、鲁欣B、沃尔索C、塞利D、格列斯利考生答案:B12、沉积相可分为哪几大类?()A、河流相、沙漠相、冰川相B、山麓-洪积相、河流相、湖泊相C、陆相组、海相组和海陆过渡相组D、三角洲相、潮坪相、潟湖相考生答案:C13、流水作用的结果是:()A、侵蚀B、搬运C、沉积D、上述三种都有考生答案:D14、潟湖、障壁岛、潮坪的沉积环境中哪种最有利于生油?()A、潟湖B、障壁岛C、潮坪D、以上三种考生答案:A15、Wilson(1975)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中的(7)(8)(9)相带对应于Irwin(1965)碳酸盐模式的()。
A、低能X带B、高能Y带C、低能Z带D、高能Y带到低能Z带考生答案:C16、弯度指数指的是:()A、河道深度与堤岸高度的比值B、边滩的长度C、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的比值D、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的比值考生答案:C17、曲流河相沉积亚相包括()A、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牛轭湖亚相B、河床亚相、天然堤亚相、河漫亚相、牛轭湖亚相C、河床亚相、堤岸亚相、边滩亚相、牛轭湖亚相D、河道亚相、堤岸亚相、漫流亚相、决口扇亚相考生答案:A18、通常把湖浪的()A、1倍B、1/2C、1/3D、1/4考生答案:B19、湖泊按照成因分类,可分为()A、构造湖、咸水湖、淡水湖、岩溶湖和冰川湖B、构造湖、化学沉淀湖、碎屑湖、岩溶湖和冰川湖C、构造湖、河成湖、火山湖、岩溶湖和冰川湖高原湖、平原湖、火山湖、岩溶湖和冰川湖考生答案:C20、三角洲相中,主要的生油有利相带是()A、各个亚相B、三角洲平原亚相C、三角洲前缘亚相D、前三角洲亚相考生答案:D21、根据平均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可把潮坪环境分为:()A、砂坪、砂泥混合坪和泥坪B、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C、后滨、前滨和临滨D、低能带、高能带和低能带考生答案:B22、泻湖、障壁岛、潮坪的沉积环境中哪种最有利于生油?()A、泻湖B、障壁岛C、潮坪D、以上三种考生答案:A23、鲍玛序列的C段是()A、平行纹层B、块状层波纹层D、粒序层考生答案:C24、槽状或沟道型浊积岩体是有利于()A、油气的生成B、油气富集C、油气保存D、油气破坏考生答案:B25、从油气藏研究角度上讲,许多古代礁是良好的()A、烃源岩B、盖层C、储集体D、生物化石考生答案:D26、Irwin(1965)提出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中的X带位于()。
A项表述不准确,B、D两项表述错误。
参见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A、平均海平面之下B、平均高潮面之上C、浪底之下D、平均低潮面之上考生答案:C27、Irwin(1965)碳酸盐模式的高能Y带对应Wilson(1975)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中的。
A、(7)(8)(9)相带B、(4)(5)(6)相带C、(1)(2)(3)相带D、(6)(7)(8)相带考生答案:C28、簸选的台地边缘砂相不利于A、水体循环B、海洋生物繁殖C、滨外坝的形成D、砂体分选考生答案:B29、下列沉积相不属于陆相组的是:A、残积相B、山麓-洪积相C、冰川相D、河口湾相考生答案:D30、下列河流类型中最容易发育牛轭湖的是A、辫状河B、网状河C、曲流河D、顺直河考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 (共43题)31、岩性特征包括:()A、岩石的颜色B、物质成分C、结构D、构造考生答案:ABCD32、山麓-洪积相的基本特征包括:()A、出现于大陆地区B、分布局限C、分布于山前带D、长期湿润气候下形成考生答案:AC33、横向环流的结果是:()A、凸岸堆积沉积物B、凹岸被侵蚀C、河流改道D、河谷展宽考生答案:ABCD34、河流分类有()A、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B、幼年期河流、壮年期河流和老年期河流C、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和网状河D、砂质河和砾质河考生答案:ABCD35、以下湖泊为咸水湖泊的是()。
A、青海湖B、太湖C、色林错D、巢湖考生答案:AC36、以下哪些三角洲亚相一般位于水下的沉积环境之中。
()A、三角洲平原B、三角洲前缘C、前三角洲考生答案:BC37、当日、月与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出现()A、最小的高潮B、特大高潮C、潮差最大D、潮差最小考生答案:BC38、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环境包括()A、障壁岛B、潮坪C、河口湾D、考生答案:ABC39、重力流形成条件包括:()A、较大的水深B、足够的坡度和密度差C、充沛的物源D、触发机制考生答案:ABCD40、前滨亚相沉积特征包括:()。
A、分选较好B、冲洗层理发育C、常见生物扰动构造D、砾石变平面倾向指示大海中央方向考生答案:ABCD41、筛状沉积的特征包括:()A、渗透性极好B、不能形成地表水流C、沉积在扇体表层D、分选较好考生答案:ABCD42、根据气候条件,可以将冲积扇划分为:()A、寒冷型B、干旱型C、D、湿润型考生答案:BD43、湖泊的深水沉积作用主要包括()A、河水侵蚀B、重力流C、波浪改造D、垂向沉积考生答案:BD44、依据水体性质不同,三角洲可分为()A、湖泊环境中B、浅海环境中C、冰川环境中D、沙漠环境中考生答案:AB45、破坏性三角洲长期下主要受什么作用影响?()A、波浪B、潮汐C、河流D、地震考生答案:AB46、潮汐水流具有如下特征:()。
A、双向性B、C、变化频繁性D、潮差大考生答案:ABC47、形成淡化潟湖的条件是()A、降水充沛B、蒸发量大C、蒸发量小D、河流注入充沛考生答案:ACD48、海水的水动力作用包括以下哪种形式()。
A、波浪B、潮汐C、漩涡D、海流考生答案:ABD49、临滨亚相沉积特征包括:()。
A、常发育沿岸沙坝B、地形越平缓越有利沙坝发育C、低能海岸区有利于沙坝沉积D、高能沉积区有利于沙坝沉积考生答案:ABD50、重力流形成特征包括:()A、B、含大量悬浮物质C、杂基支撑D、具侵蚀作用考生答案:ABCD51、曲流河河床亚相包括哪几类微相类型()A、滞留B、边滩C、天然堤D、河漫滩考生答案:AB52、以下哪些生物可生活在湖泊中()。
A、介形虫B、叶肢介C、轮藻D、蓝藻考生答案:ABCD53、非洲尼日尔三角洲属于()A、朵状三角洲B、建设性三角洲C、鸟嘴状三角洲D、浪控三角洲考生答案:AB54、河口沙坝通常在什么类型的三角洲中较发育?()河控三角洲B、正常三角洲C、扇三角洲D、破坏性三角洲考生答案:AB55、下列哪种因素可引起海流运动?()A、地球重力场变化B、温度变化C、盐度分布不均D、风考生答案:ABC56、海岸沙丘的沉积特征包括:()。
A、沉积物细-中粒B、成熟度低C、重矿物富集D、具大型交错层理考生答案:ACD57、后滨亚相的沉积特征包括:()。
A、具平行层理B、粒度较沙丘带粗C、生物介壳凸面朝上D、磨圆分选较好考生答案:ABCD58、在半深海主要沉积类型包括:()。
A、重力流B、等深流C、泥石流D、悬浮沉积考生答案:ABD59、滑动、滑塌与沉积物液化的证据有()A、包卷层理B、平行层理C、滑塌构造D、重荷模考生答案:ACD60、Wilson(1975)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中的开阔陆鹏相的主要岩石类型有()。
A、富含化石的灰岩B、砂岩C、页岩D、泥灰岩考生答案:AD61、相模式的作用包括:A、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B、对于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C、对于新的研究区来说,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D、对于所代表的环境或系统的水动力学解释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考生答案:ABCD62、干旱型冲积扇的特征包括A、扇根沉积宽度小,沉积坡度较陡B、可见干裂和雨痕C、可见暴露标志D、植被较发育考生答案:ABC63、辫状河的沉积特征包括:A、弯度指数≤1.5B、分岔参数小于1C、高弯度D、多河道考生答案:AD64、与古河流相沉积相关的油气田包括A、加拿大阿尔伯达省贝尔希尔油田B、陕北马岭侏罗系油田C、渤海湾盆地新近系馆陶组油气田D、孤岛油田考生答案:ABCD65、扇三角州沉积特征包括()。
A、由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组成B、紧邻物源区,冲积扇直接进入盆地C、具备牵引流和泥石流沉积可见干裂和雨痕考生答案:ABCD66、三角洲平原的沉积特征有()A、砂与泥炭、褐煤共生B、发育席状砂C、河道砂体呈透镜状,横向变化大D、发育浊积扇考生答案:AC67、前缘席状砂通常在什么类型的三角洲中较发育?()A、扇三角洲B、建设性三角洲C、破坏性三角洲D、正常三角洲考生答案:AC68、障壁型海岸的水动力特征包括()A、波浪作用较弱B、潮汐作用较强C、波浪作用较强D、潮汐作用较弱考生答案:AB69、形成淡化泻湖的条件是()A、降水充沛B、蒸发量大蒸发量小D、河流注入充沛考生答案:ACD70、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环境包括()A、障壁岛B、潮坪C、河口湾D、泻湖考生答案:ABC71、海洋沉积相可划分为()A、滨海相B、浅海相C、半深海相D、深海相考生答案:ABCD72、重力流形成条件包括:()参见重力流形成条件A、较大的水深B、足够的坡度和密度差C、充沛的物源D、触发机制考生答案:ABCD73、重力流的基本类型可根据形成环境和成因特征,划分为()A、泥石流碎屑流C、海相重力流D、陆相重力流考生答案:CD三、判断题 (共57题)74、河床亚相典型指向化石为硅化木,它是由植物的干或茎在开放系统条件下硅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