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发展量表计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17.17 MB
- 文档页数:4
0 岁~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计算方法文章标题:幼儿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计算方法与应用在0岁~6岁的儿童成长过程中,发育行为评估量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本文将从计算方法与应用两个方面对幼儿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进行全面探讨,以便读者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计算方法1. 核心概念在开始介绍幼儿发育行为评估量表的计算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评估量表的核心概念。
评估量表主要涉及幼儿的语言发展、社交互动、感知运动、自我帮助和适应能力等方面。
在评估过程中,每个方面都会有相应的项目,评估者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给出相应的得分。
2. 评分规则对于每个项目,评分都是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来进行的。
通常会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选择相应的得分,比如“能做到”、“有困难”、“不能做到”等。
评估者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得分,并记录在评估表中。
3. 得分计算在评估完所有项目后,评估者需要对得分进行计算。
通常会对每个方面的得分进行加总,然后得出整体得分。
根据得分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育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二、应用1. 早期发现问题通过幼儿发育行为评估量表的应用,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早地发现幼儿的发育问题。
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缓或纠正发育问题。
2. 个性化教育评估量表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从而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教育。
不同幼儿在发育方面存在差异,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3. 跟踪记录评估量表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进行跟踪记录,及时了解幼儿的发育变化。
通过定期的评估,可以清晰地了解幼儿的发育趋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总结与回顾本文通过介绍幼儿发育行为评估量表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评估量表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早期发现幼儿的发育问题,还可以促进个性化教育和进行跟踪记录。
附:分值转换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估量表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检查日期:儿童主要的问题或困难:亲爱的家长同志:儿童的学习能力发展,与大脑和身体运动神经系统的发展有关,要提高学习成绩与效率,必需先了解儿童的脑及生理的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下面问卷,请家长根据儿童最近半年的表现认真填写。
填写方法:根据儿童的情况在“从不[5]”、“很少[4]”、“有时候[3]”、“常常[2]”、“总是如此[1]”处画圈。
从不这样很少这样有时候常常如此总是如此1.特别爱玩会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
2.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
3.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
4.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
5.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
6.俯卧地板和床上,头,颈,胸无法抬高。
7.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
8.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9.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10.经常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并且喜欢背诵广告语言。
11.表面左撇子,其实左右手都用,而且无固定使用哪只手。
12.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13.对陌生地方的电梯或楼梯,不敢坐或动作缓慢。
14.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15.对亲人特别暴躁,强词夺理,到陌生环境则害怕。
16.害怕到新场合,常常不久便要求离开。
17.偏食,挑食,不吃青菜或软皮。
18.害羞,不安,甚欢孤独,不爱和别人玩。
19.容易粘妈妈或固定某个人,不喜欢陌生环境,甚欢被搂抱。
5555555555555555555444444444444444444433333333333333333332222222222222222222111111111111111111120.看电视或听故事,容易大受感动,大叫或大笑,害怕恐怖镜头。
21.严重怕黑,不喜欢在空屋里,到处要人陪。
22.早上懒床,晚上睡不着,上学前常拒绝到学校,放学后又不想回家。
DST(0-6岁小儿发育筛查量表) DST(0-6岁小儿发育筛查量表)1.简介1.1 背景和目的1.2 适用人群1.3 评估内容2.评估项目2.1 运动发育a. 头控能力b. 翻身能力c. 爬行能力d. 坐立能力e. 站立能力2.1.6 行走能力2.1.7 跳跃能力2.2 语言和沟通能力a. 语音能力b. 词汇理解和使用c. 声音模仿d. 眼神交流e. 手势和指示理解2.3 认知发展a. 视觉注意力b.听觉记忆c. 视觉认知d. 触觉认知e. 空间认知2.3.6 数量概念和计数2.4 社交和情绪发展a. 父母关系互动b. 异性关系互动c. 同性关系互动d. 社交焦虑e. 情绪控制3.评估方法3.1 统一操作流程3.2 评估工具和设备要求3.3 评估指标和判定标准4.评估结果解读4.1 评估报告解读4.2 结果分类和建议4.3 注意事项和训练指导5.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发育筛查发育筛查是指通过对婴幼儿进行系统的观察、测评和询问,确立其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育状态和潜在问题,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婴幼儿发育障碍和风险因素的一种方法。
5.2 评估内容评估内容指的是对婴幼儿各方面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包括运动发育、语言和沟通能力、认知发展以及社交和情绪发展等方面。
5.3 评估项目评估项目是指针对不同发育领域的具体能力进行评估,如头控能力、语音能力、触觉认知等。
5.4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是指对婴幼儿进行评估的具体操作步骤和使用的工具与设备。
5.5 评估结果解读评估结果解读是指根据评估报告中的得分和标准,对婴幼儿的发育水平和潜在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6.附件附件1:________DST评估表格附件2:________DST评估指南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附件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发育筛查:________通过对婴幼儿进行系统的观察、测评和询问,早期发现和干预婴幼儿发育障碍和风险因素的一种方法。
3岁智力评估表三岁智力评估表姓名: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评估项目一:语言发展1. 词汇量:询问孩子会说的词汇,评估其词汇量。
2. 听力理解:给孩子提出简单的指令,观察其是否能理解并按照指令执行。
3. 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是否能够正常流利地说话,是否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评估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项目二:认知发展1. 通过观察孩子的玩耍行为,评估其对常见物品的辨认能力。
2. 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评估其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观察孩子的画画行为,评估其图形辨认和绘画能力。
评估结果:评估项目三:动作发展1. 评估孩子的大肌肉活动能力:观察孩子是否能跑、跳、爬楼梯等。
2. 评估孩子的小肌肉活动能力:观察孩子是否能够握笔、叠纸、拧瓶盖等。
3. 评估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孩子是否能够进行简单的拼图、穿珠子等活动。
评估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项目四:社交能力1. 观察孩子与他人的互动行为,如是否能与别人建立简单的对话,是否能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等。
2. 观察孩子与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是否能够按时完成简单的自理活动,是否能遵守简单的规则等。
3. 根据家长反馈,了解孩子在家庭和外部环境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
评估结果:评估总结:根据上述评估项目的结果,综合评估孩子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动作发展和社交能力。
请根据评估结果给出进一步的发展建议,并在下方留出空白处供家长填写。
进一步发展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长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1.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 该量表是一种用于筛查6个月至
24个月龄婴儿发育异常的工具。
包括视听反应、觅食、拥抱、肢体运动、语言和社交行为等5个方面的评估。
2. 婴幼儿神经发育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估婴幼儿神经发育评估量表的质量
和可靠性。
包括质量评估、信度评估和效度评估三个方面。
3. 儿童行为问卷(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 该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6岁及以上儿童行为问题的问卷。
包
括攻击性、焦虑、抑郁、依赖、强迫、社交障碍等各个方面。
4. 婴幼儿发育评估量表(婴幼儿发育评估量表,
Toddler Development Inventory, TDI): 该量表是一种用
于评估0~6岁儿童发育情况的问卷。
包括认知、语言、社会
适应、情感和运动等五个方面。
这些量表可以帮助家长、医生、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对
儿童的发育行为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
的干预措施。
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评价量表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发展评价量表和标准以下是幼儿健康与动作发展评价量表:小班:能够走、跑、跳等大肌肉动作,且上体正直自然地走,两臂在体温屈肘,自然地跑。
能够完成立定跳远60厘米,单脚站立10秒,单手连续拍球10下,沿画好的直线将纸剪开,对边折、对角折,以及在30秒内穿珠子5个。
能够用笔描出画好的直线,完成点线面并的圆圈,并在轮均匀地涂色。
中班:能够上体正直,上下肢协调地走。
能够协调、轻松地跑,听信号改变方向和变速跑。
能够完成立定跳远80厘米,单脚站立20秒,左右手交替拍球15下,以及在30秒内穿珠子7个。
能够用笔描出画好的圆圈,并在轮均匀地涂色,剪简单图形,以及用集中一角折和双正方、双三角折的方法折出较平整的物体。
大班:能够听信号自然、协调地走。
能够听信号改变方向和变速跑。
能够完成立定跳远100厘米,单脚站立30秒,单手运球10米平衡拍球,以及在30秒内穿珠子8个。
能够用笔描出画好的圆圈,并在轮均匀地涂色,剪较复杂的图形,以及用两张以上的纸折出简单的组合玩具。
以下是幼儿认知与语言发展评价量表:感知能力:小班、中班、大班均能够知道上下、里外,前后、高低,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小班、中班能够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大班还能够认识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小班能够知道白天、黑夜,以及早上、晚上和昨天;中班、大班还能够知道时间的某一点。
小班、中班能够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和某些细致特征;大班还能够较全面地感知事物的某些细致特征,发现相似事物的细致差别。
小班、中班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大班还能够根据图形创造性地想象和根据图形之间复杂的关系进行推理。
思维能力:小班、中班、大班均能够分类想象和根据事物的明显特征分类。
小班能够根据图形进行想象;中班还能够根据图形的表明特征推理;大班还能够根据图形间的简单关系进行推理。
小班、中班能够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以及10以内的数的守恒和长度、体积守恒;大班还能够掌握10以内数的序列和数物匹配,以及5以内的数的守恒和四季名称和主要特征。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智力测验的广泛应用,对婴幼儿发展的评估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心理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194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格塞尔( A. Gesell)发表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格塞尔发展量表( 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在20世纪60年代,弗兰肯堡和多兹( W. K. Frankenburg&J.B.Dodds)编制并发表了丹弗发展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
随后,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McCarthy Scales of Children's Ability,MSCA)和布雷泽尔顿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Brazelton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9 NBAS)也相继发表。
上面提到的这些量表,有一些如WPPSI、DDST、MSCA等已经在中国标准化。
不过,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已不满足于修订国外的量表。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自己研制标准化测验并陆续发表研究成果。
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就是一个由我国学者自行研制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发展量表,下面就予以介绍。
198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的主持下,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到1992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为止,一共历时7年。
现将该测验的构成、施测方法、常模团体的抽样、信度和效度等分述如下:(一)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构成该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和运动发展量表两部分组成,共有1 6个项目。
每个项目所测量的主要内容是:1.智力发展量表(1)看图命名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5秒钟内用恰当的词汇对图片上的景或物命名。
儿童发展评估量表自理--社会能力语言能力感知和思维精细动作粗大动作一岁1.能喜吸允和吞咽2.能用手抓住脚或把手伸进嘴里3.能双手伸出做准备被抱起的姿势4.对从抱着他到放下有反应5.能玩一个玩具达三分钟之久6.对给他穿衣服时没有反抗7.对别人的接触有反应8.在帮助下能够用水杯喝水9.能咀嚼食物10.会用手抓东西吃11.能够拿东西敲着玩12.多数情况下,对“不”或“不动”的指令有反应1.本能地啼哭,对不同的刺激有哭的反应2.对声音有微笑的反应3.能够确定声响的方向,并可以把头转向声音4.能够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5.见到食物有要吃的反应6.丫丫发音,能够发出多种声音7.能发双音如:妈妈、大大…8.低声喃喃自语9.听音乐时显得很高兴10.对词语和手势有适当的反应如:在讲“再见”时能招招手11.能做一些简单的要求如:抓住球12.会用比划或手势来表达要求1.目光能跟随运动的物体2.认识熟识的人3.能注视身边的物体4.目光能跟随滚动的球5.对于面孔消失时有反应如:会玩藏猫猫的游戏6.主动地要得到一些东西7.当一个勺子从桌子上掉下时能用眼睛看着8.对镜子里的像有反应9.能够拉起用绳子系住的玩具10.能注视并拿开下面盖着一块糖或一个玩具的手帕11.能用一根棍子敲打着玩12.为了取出倒扣杯子下面的东西会把杯子拿开1.会常常举起手或松开握着的拳头2.会玩手和玩手指3.能短时间地抓住拨浪鼓并注视它4.手能自如地抓握和松开5.能抓一臂之外的邻近的东西6.能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球7.会在桌子上扔开小木块并再拿起来8.会翻书1.俯卧时能从床垫上抬起头来2.在坐着时能将头竖起来半分钟3.能自己坐几分钟4.会滚动和翻身5.用爬或拱使身体向前运动6.能爬着站立起来7.能扶着床沿或扶着家具行走8.能直着坐在小椅子上二岁13.能抬起双手来配合穿衣服14.当其他儿童在场玩时,能引起他的注视15.对自己在镜子里的像很感兴趣16.能脱袜子,但不能脱鞋子17.能独自用水杯喝水13.能够摹仿周围的声音14.能够摹仿两个简单的词15.在问他时,能够指出身体的一个部位16.能主动讲出两个字的简单的词17.能够指出什么是鞋、衣服或玩具13.会敲打、碰击两个以上的小木块14.试图摹仿涂划在纸或其它东西上乱画15.会将不同形状的木块放入模板嵌板中适当的位置16.自己用笔涂涂画画17.能够说出玩具娃9.会用食指准确地触摸小的东西10.有目的的拿画笔,但不很准确11.会摹仿把小豆子或小扣子丢进瓶子里12.会打开盒子的盖子13.用三块小木块搭一座“塔”9.不用扶自己坐一会儿10.自己跑一会儿11.扔球或踢球不一定准确12.不用扶着墙或家具,从坐在地上站起来13.独自跑动14.扶着上楼梯得有人跟随着18.能遵从二、三种简单要求19.能自己使用勺子吃东西可有一些漏洒20.懂得亲吻玩具娃娃或玩具熊21.能帮助收拾玩具22.对捉迷藏有兴趣23.在熟悉的人那里可呆一会儿24.能脱衣服不一定能解扣子18.能讲五个词汇19.能够在画册上指出三种不同的东西20.能够讲出听到的个别的词21.当被问到有什么要求时能说出三个愿望22.在询问下可以讲出身边发生的三件事23.能讲出两个词的短句24.会翻着看画册娃的四个以上的部位18.有开始使用家庭用品的迹象如:拿勺或碗19.能按照要求指出两个人20.使用两个小棍子摹仿击鼓动作21.能够认识身边或画书上的七件东西22.能够把三个大小不同的碗或杯子套叠起来23.能指出玩具娃娃的五个部分眼睛、鼻子、手、腿、头发24.有“多”的概念想要更多的东西14.会剥糖纸不一定能剥开15.能一页一页地翻书16.能穿三个直径约为24mm的珠子”15.走得很好,仅仅偶尔会跌倒16.蹲着玩,不用手扶三岁25.可以回避简单的危险如热炉子等26.能用塑料管吸饮料27.能口头表达愿望28.洗手后能擦干双手29.能按要求与他人分享东西30.会使用勺子几乎不再漏洒31.累时会提出休息的要求32.会用筷子吃饭33.上厕所时会自己脱裤子34.会洗手35.不管在白天或夜里要上厕所时会讲36.试着帮助做一些家务活儿25.能讲出二种职业的名称如:妈妈是老师26.能回答“你叫什么”说出自己的名字27.能说出面前的四、五个物品的名称28.知道“大”、“小”29.能够说出三个词的句子30.能够重复说出二个数字31.能够说出四十个以上的用品32.能使用“我”或“我们”,“我的”33.能够听故事达五分钟时间34.能说出自己的名和姓35.能够复述出有五个音节的句子36.能够正确的认识十个以上的不同物品25.有“所属”的表示我的,…给我26.会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放入模板中27.有“一”的数字概念28.能够指出三对一样的卡片29.能指出三件隐藏着的东西30.能够指出玩具娃娃的六个不同部分31.懂得介词“在上面”,“在下面”的意思32.知道不同物体的使用价值说得出什么能吃,什么能穿33.能把五块小木块排列成一行34.能够分拣出两种不同的颜色红、蓝的积木块35.闭着眼睛能够说17.用六块木块垒一座“塔”18.描画水平线和垂直的线19.能接住滚动的球四次中能接三次20.能用塑料块做简单的结构拼装21.至少能串四个12mm大小的珠子22.能照样子将纸张对折23.正确地用手指拿粉笔24.在桌子上用橡皮泥搓成“香肠17.站着不用扶,用脚踢球18.攀登家具和越过障碍物19.扶着东西上楼梯单足踏台阶20.扶着东西下楼梯单足踏台阶21.原地双脚跳跃22.按照别人的样子,用足尖行走23.不用扶单足站立片刻24.会骑三轮车出身体被触摸的部分36.按照要求指出红色、蓝色和黄色四岁37.会穿大衣不一定会扣扣子38.懂得听短故事39.能自己从饮水机的水龙头里取水喝40.会独自上厕所可以不会擦41.会用筷子自己吃饭可稍有沾污42.和其他小孩一起玩,没有大的摩擦43.用吸管饮水,不会折断吸管44.会脱鞋和袜子不一定会打结45.会刷牙46.可以离开母亲如上幼儿园47.会自己洗脸48.会玩拼插搭的玩具,没有烦乱行为37.能够复述出三个数字38.能说得出名字和性别39.会认识五种动物40.会用“好多××”如:那里有好多球41.能够按照“动物”、“玩具”和“食品”将图片分类42.会唱简单的歌曲43.会询问“为什么”44.能够自己简单地叙述发生过的事情45.能表达感觉如:我好冷46.讲话悠然自得,能简短地与人交谈47.能够说出对应的词如:快、慢;冷、热48.喜欢听故事37.知道画出的东西的用处勺子、梳子、杯子38.认识数字1、239.能够拼出由三、四块板组成的拼板40分辨有方块和圆图的卡片41.用三块木头搭一座桥42.懂得什么能够在天上飞,什么能够在地上跑,什么能够在水里游认识鱼、鸟、汽车的图片43.从声响中可以分辨出两种以上的铃声电话铃声,打字机声,自行车铃声,汽车喇叭声……44.有二的数字概念这是几块木板45.懂得“较大”,“较小”46.能够将剪成三块的狗的图片拼起来47.能说出磁带录音机的声响是大了,还是小了48.能够分辨四种几何图形圆、方块、三角形、六边形25.会撕纸26.会用剪刀剪东西可以表现费力且不准确27.按照要求画圆不一定精确28.懂涂抹颜色29.能够使用剪刀,不按线剪30.能描画“十”字31.按照样子用粉笔画出H或V32.会按快、慢或轻、重敲打东西25.能接住大球26.用足尖行走3m远27.能持水杯行走3m远28.不用扶,上下楼梯双脚跟进29.不用扶,上楼梯单足踏台阶30.跨越跳20cm远31.从沙发上双脚跳下32.单脚原地跳五岁49.晚上完全可以自己脱衣服睡觉50.能扣大的扣子51.能对别人表述,例如背诵诗歌或唱歌52.能够区别衣服的前面和后面53.玩具玩过之后能按要求将其收拾好54.能够扣中等大小的扣子55.能够完全自己上厕所,包括洗手和系好衣服56.能自己穿好衣服,不包括系鞋带57.会用刀子切苹果58.能做一些在外面的小差使如帮忙送东西到邻居家59.懂得胜、负,如能玩比赛的游戏60.能自己穿衣服并试图系鞋带子49.能背诵简单的儿歌50.说出的话有90%能被人理解51.能拼出a、o、e三个音52.按照顺序完成三项指令53.能够认识至少七种不同的颜色54.能自发地使用新词55.通过对使用特性描述来解释两个词如:杯子是干什么用的喝水用的56.以简单的形式来阐明三个词如:什么是球、床、衣服、钥匙、苹果57.会讲五个词以上的句子58.会用“昨天……”、“刚才……”59.不再使用幼儿的语言形式如:叠语,我要吃糖糖等60.会叙述想象性的故事49.能够说出白天或黑夜里我们都做些什么50.能够计数到351.以形象描述“球”或“汽车”或以它们的用处来描述52.画一个人,至少有二个部分头和躯体53.能够做到:给我三部汽车,三块木头……54.能够表述:我们的眼睛或耳朵是做什么的55.按照要求用六块木块搭一个“金字塔”56.可以拼十二块的拼板玩具57.知道房子是用什么东西造的58.懂得:我们有书做什么有房子做什么……59.识别物质如:勺子、鞋、桌子是什么做的60.认识钱并说得出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钱币如:一角、一元……33.能按照要求画出一个圆34.能熟练地使用抹布擦桌子35.能使用笔描出菱形36.能拧开旋口的瓶盖37.能按照要求画出一个人,有头、躯干和腿38.照画一个方块39.能用剪刀按照划好的线剪东西40.能试着系活扣33. 单脚跳跃34.上下楼梯不用扶单足踏台阶35.单脚站立4至8秒钟36.跟尖步态脚连脚行进37.向上抛球38.能仰卧起立39.能按照音乐动作40.能将小皮球扔进纸篓大的筐中站在2米,四投两中备注:1.此儿童发展评估量表用于评估和训练内容参考之用,不能作为诊断使用;2.此评估量表不宜作为智力评量的依据,因儿童处于不断发展中;3.每年龄段的项目即代表该年龄周岁的儿童应能完成通过的项目;4.对照本量表,根据被评儿童的年龄依项评估,若某项未能通过,该项即可训练;5.评估间隔时间依不同情况而定,一般最好在1---3月之间评估一次;6.若家长在评估和训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泰州天线宝宝为你专业指导;7.此儿童评估量表为泰州天线宝宝所有,仅供内部参考用,任何人不得翻印;天线宝宝国际连锁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泰州天线宝宝儿童智能开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