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1.7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10
《内外科疾病康复指南》教学大纲(理论、
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指南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一、引言
- 指导目的
- 教学目标
二、理论部分
2.1 疾病康复概述
- 定义和范围
- 疾病康复的意义及原则
2.2 内外科疾病康复理论
- 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特点与要点
2.3 内外科疾病康复评估
- 评估方法与工具
- 评估结果的意义与应用
2.4 康复预防与指导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预防原则和方法- 康复指导的内容与技巧
三、实验部分
3.1 康复实验原理与方法
- 康复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康复实验的基本步骤与要点
3.2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 结果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3.4 康复实验报告撰写与演讲
- 实验报告的结构与格式
- 报告演讲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四、总结与展望
- 教学总结
- 康复指南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参考文献
注:此教学大纲仅作为教学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及实验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
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1. 课程背景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内外科疾病康复的理论和实验知识的掌握,使其能够在康复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
课程涵盖了康复的基本
概念、疾病诊断与治疗、康复方案设计和实施等内容。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 理解内外科疾病的康复原理和方法;
- 掌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
- 能够制定并实施针对不同病例的个性化康复方案;
- 熟悉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
- 具备相关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康复实验研究。
3. 课程内容
3.1 理论部分
- 康复概念及原理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分类与特点-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 康复方案设计与实施
- 康复评估与效果评价
- 康复技术与方法综述
- 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技巧
3.2 实验部分
- 康复实验室的使用与操作规范- 康复实验技术的训练与实践- 疾病康复实验的设计与执行- 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4. 评估方法
- 课堂参与与讨论(20%)
- 作业与实验报告(40%)
- 期末考试(40%)
5. 参考资料
- 《康复学导论》
- 《康复医学概论》
- 《康复实验技术与方法》
以上内容为《内外科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的简要概述,以
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详情请参阅具体的教学大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
作业和实验,并在期末考试中充分展现所学知识和技能。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内外科疾病康复实教学大纲(理论、实验)一、课程背景和目的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内外科疾病康复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临床实践能力,并使其具备相关疾病康复领域的理论与实验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概念和原理- 康复评估与康复目标制定- 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康复效果评估与调整2. 实验内容:-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介绍- 康复实验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与数据分析三、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让学生了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的方法,能够评估和调整康复效果。
2. 实验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康复实验设备的能力,掌握康复实验技术的应用方法,能够进行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和数据分析。
3.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 授课讲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知识- 讲解典型病例,并进行案例分析- 组织讨论,促进学生思维交流2. 实验教学:- 指导学生操作康复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五、教学评价1. 理论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2.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占总评成绩的30%2. 实验考核:-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占总评成绩的50% -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占总评成绩的30% -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占总评成绩的20%七、参考教材1. 《内科疾病康复实指南》2. 《外科疾病康复实手册》3. 《康复实验技术与方法》。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因此,认真学习本教程,不仅能为治疗师和医师在骨科和神经康复以外开辟广阔的康复新天地、推动学科发展,而且对提高内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防治并发症、改善或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提高或恢复患者的活动和参与能力、重点实施残疾的二、三级预防以及推动内外科疾病临床康复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运动学与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融入典型的临床病例教学,针对常见的各科疾病及标准的治疗方法要用幻灯片、录相、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理论教学:讲授式教学法LBL、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启发式教学法、自导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实验教学:采用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案例导向型教学法CBL、模拟教学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运动康复实验设备。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第2版),何成奇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1版),高敏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实训指导》(第1版),陈健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Physical Dysfunction(6th Edition.)》,Mary Vining Radomski & Catherine A. Trombly Latham编著,Wolters Kluwer Health 出版社,2008年。
《临床疾病康复学》课程教学大纲(2015年)课程名称:临床疾病康复学英文名称: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on Clinical Disease课程编码:(由研究生部编写)学分: 2 学分总学时:36学时实验课学时:0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的目标与任务一项必须包括该课程课内及课外自学的部分。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也是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全部课程内容与讨论由学科专业的团队导师组完成。
课程目的: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颅脑外伤、脑卒中、脊柱损伤与疾病、骨关节炎症及退化性疾病、周围神经损伤与疾病、心肺疾病临床康复与理疗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熟悉临床常见疾病引起功能障碍的临床康复与理疗的相关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了解常见临床疾病中医药临床康复基本技能,为从事临床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相关科研和临床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内目标与任务:掌握课程讲授重点内容、熟悉相关的临床科研设计方案与思路、明晰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基础与临床学术发展动态。
课外目标与任务:掌握课堂以外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胃肠疾病、骨折术后、人工关节术后、骨坏死、骨质疏松、糖尿病、运动损等),熟悉骨关节、脊柱、脑卒中三各领域疾病的临床康复与理疗技术相关的科研进展,重点把握围绕导师研究方向及邻域的学术现状及进展。
课程任务:通过对神经系统、脊柱脊髓、骨关节三个领域,颅脑损伤、脑卒中、脊髓损伤、脊柱疾病、心肺疾病、骨关节炎、痛风、周围神经损伤等8个模块八个授课内容的讲授和讨论,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拓宽学生的科研和临床视野,培养学生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康复思维,引导学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的功能障碍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
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自学内容、自学书目、基本要求第1讲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研究主讲人:苏友新学时分配:3学时※课堂讲授内容1.了解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究概况;2.熟悉骨关节炎康复治疗临床思路;3.掌握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诊疗模式与方法。
概论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是应用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关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构异常、活动和参与受限,结合内外科疾病特点,进行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康复教育的一门学问。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是内外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构异常,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临床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9年,WHO,康复的定义为“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和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活动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1981年,WHO,康复的定义是“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和周围环境相适应方面的潜能”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旨在研究如何应用康复的理念和方法防治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损伤、个体活动及社会参与能力受限,重点实施残疾的二、三级预防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的基本原则:(1)残疾预防原则:具有高度的残疾预防意识:重点是残疾的二、三级预防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早期介入(2)结构与功能复原的原则:是指疾病与损伤一旦导致了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的损伤,就应当首先用医疗和康复措施,尽可能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坚持复原的原则。
(3)代偿原则:1.体内代偿主要包括系统内功能重组和系统间功能重组。
2.体外代偿:是指附加于身上的和经常与身体接触的代偿。
(4)适应原则:1.功能适应2.心里适应3.环境适应第二章循环系统常见的疾病康复冠心病: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A,是由于血脂增高高致使冠状动脉壁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逐步发展为血管狭窄乃至闭塞为特征的疾病。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和急性冠脉综合症佂等。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1.疼痛的部位心前区、下颌部、左肩部、左背部或左手臂、剑突下或手部2.疼痛的性质缩窄性、烧灼性或压迫性,疼痛一般在3~5分钟内消失,也可表现为胸闷和心前区不适感。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康复的定义、内容范围、概念及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熟悉康复预防三层次、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临床医师与康复的关系。
课程内容一、康复、康复医学定义范围康复定义、内涵、康复服务方式。
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二、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发展基础三、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方式四、康复医学的地位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临床医师与康复关系五、残疾问题残疾、残疾人、残疾学定义。
残疾预防、残疾评定。
康复预防三层次。
考核知识点一、康复与康复医学定义、内涵二、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三、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四、临床医师与康复关系五、康复服务方式六、康复医学的发展基础七、康复预防三层次八、残疾、残疾人、残疾学定义九、残疾预防、残疾评定考核要求一、康复、康复医学定义范围掌握:(1)康复的定义、内容范围、概念。
(2)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熟悉:康复服务方式。
二、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熟悉: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三、康复医学的地位掌握: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残疾问题掌握:残疾预防、残疾评定。
康复预防三层次。
熟悉:残疾、残疾人、残疾学定义。
复习思考题一、康复定义、内容范围、概念二、康复医学定义、对象、范围三、何谓康复预防三层次四、残疾、残疾人、残疾学定义五、残疾分类:国际残疾分类(新、旧)六、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康复医学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熟悉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
课程内容一、运动学基础: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人体的力学杠杆,肌肉的收缩形式。
二、神经学基础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
《康复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论【教学目标】1. 掌握廉复、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康复医学的分类、内容,康复医学发展的基础、工作方式。
3. 掌握廉复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内容、康复护理的发展基础及理论。
4. 掌握残疾的分类和残疾评定内容、残疾的预防。
5. 熟悉廉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6. 掌握社区康复的定义、目标和工作内容。
【教学内容】1. 康复及康复医学的概述、基本概念。
2. 廉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和联系。
3. 康复医学分类、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
4. 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组成和工作内容。
5. 康复护理学特点和内容。
6. 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7. 残疾评定。
&社区康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康复医学的棊本概念、分类及内容。
2. 康复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内容。
难点: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康复的基础理论【教学方法】自学。
第三章康复护理评定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运动功能评定的基木概念和方法,掌握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 了解平衡和协调评定、步态评定。
2. 熟悉心肺功能评定。
3. 掌握感知功能评定,了解认知功能评定。
4. 掌握FI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5. 了解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杏熟悉康复步态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6. 了解语言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内容】1. 运动功能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2. 心肺功能评定方法。
3. 感觉功能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认知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5. 语言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感觉、运动评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FI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步态评定的方法。
语言评定的方法。
认知评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教学时数】4学吋。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运动疗法概念。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践》教学大纲(理论、
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践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内外科疾病康复实践的理论和实验知识。
通过
该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内外科疾病的康复原理、方法和实践技巧,培养相关专业实践能力。
2. 研究目标
- 理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 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进行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实践操
作;
- 培养内外科疾病康复实践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主要内容
3.1 理论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概念和意义
-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
- 内外科疾病康复方法和策略
- 内外科疾病康复评估和计划制定
3.2 实验
-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常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
-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的结果解读和报告撰写
4. 教学方法
-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理论知识;
- 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
- 讨论: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
- 实践:进行内外科疾病康复实践操作。
5. 评估方式
- 研究笔记: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总结;
- 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和结果的描述和分析;
- 期末考试: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6. 参考资料
-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教程》
-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指导书》
- 相关学术文献和期刊
以上为《内外科疾病康复实践》教学大纲的简要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将在实际教学中确定并提供给学生。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康复医学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制定一份完整的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背景和意义康复医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康复医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康复医学的学科特点和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培养目标的多样性,使得康复医学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因此,制定一份完整的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可以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水平。
二、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构成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康复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
2. 教学内容:涵盖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应包括康复医学的相关学科,如康复心理学、康复工程学等。
3. 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考试、论文写作、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
三、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实施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
教育机构应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支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实施还需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大纲应明确临床实践的要求和安排,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
四、康复医学教学大纲的更新和改进康复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科,教学大纲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Rehabilitation of Internal Medical and Surgical Disorders(供四年制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应用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关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特点、进行康复评定、综合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健康教育。
在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内外科疾患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以及临床基本程序的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需要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及康复医学相关知识作基础;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将康复医学中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运用于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打下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何成奇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配套使用,适用于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54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70%。
平时成绩占30%。
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见习)学时数概论 1 1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5 2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3 3风湿免疫性疾病康复 3 3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4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康复 2 1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康复 3 2常见恶性肿瘤康复 1.5 2感染性疾病康复 1.5 1 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疾病康复 1 3皮肤科常见疾病康复 2 3慢性疼痛康复其他疾病康复2 1合计30 24 总计 54概论1、掌握内外科疾患学的基本概念、临床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基本程序、康复病历书写规范。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康复治疗师。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
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2、在必备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业务要求:(1)具备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具备扎实的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具备残损、慢性病、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能力。
(4)具备常用的康复护理技能。
(5)具备一定的社区康复和康复宣传的能力。
(6)具备管理康复治疗室的能力。
(7)具有人际交往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入学程度和时间分配1、学制:三年2、入学程度:高中毕业生。
3、时间分配:时间分配表学年讲授、教学毕业考试入学教育军训假期机动合计实验实习实习毕业教育Ⅰ35 2 1 4 9 1 52 Ⅱ35 2 2 1 9 3 52 Ⅲ36 2 1 1 40 合计70 2 36 6 3 4 18 4 144 三、课程设置:公共课:总学时631学时占总学时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54学时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学时体育70学时大学英语212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140学时就业指南17学时形势政策70学时大学语文34学时基础课总学时744学时占总学时36%医学物理学68学时功能解剖生理学136学时病理学54学时药理学54学时临床医学基础108学时临床疾病概要108学时骨科诊疗学54学时神经病学54学时康复医学概论108学时专业课总学时709学时占总学时34%康复评定学72学时康复心理学51学时中医学104学时理疗34学时物理疗法108学时作业疗法85学时言语疗法34学时假肢矫形器34学时传统康复疗法68学时临床康复学119学时四、军训第一学期安排4周军训时间五、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36周。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一、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康复医学专业的教学提供指导,同时提供一套全面的教案讲稿,以帮助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本教学大纲和教案讲稿将涵盖康复医学的基本原理、临床实践、研究方法和专业发展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康复医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2. 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3. 了解康复医学的主要疾病和障碍类型;4. 掌握康复医学的评估和治疗方法;5. 熟悉康复医学的专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三、教学内容1. 康复医学的定义和历史- 康复医学的概念和定义;- 康复医学的历史发展和里程碑事件。
2. 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康复医学的生理学基础;- 重要的康复医学概念和理论。
3. 康复医学的疾病和障碍类型- 常见的康复医学疾病和障碍类型;- 主要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4. 康复医学的评估和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的评估方法和工具;- 康复医学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5. 康复医学的专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康复医学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机会;- 康复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和教案讲稿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座和演示;-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实践和实地考察。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包括学生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的评估,旨在全面评价学生对康复医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资料- 《康复医学导论》;- 《康复医学教材》;- 相关学术期刊和研究文献。
以上是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的概要内容,以供参考。
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讲稿将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进一步编写和完善。
内外科疾患康复学教学大纲Rehabilitation of Internal Medical and Surgical Disorders(供四年制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是以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结构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应用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关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特点、进行康复评定、综合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健康教育。
在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内外科疾患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以及临床基本程序的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需要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及康复医学相关知识作基础;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将康复医学中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运用于内外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打下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何成奇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内外科疾患康复医学》配套使用,适用于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54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70%。
平时成绩占30%。
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见习)学时数概论 1 1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5 2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3 3风湿免疫性疾病康复 3 3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4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康复 2 1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康复 3 2常见恶性肿瘤康复 1.5 2感染性疾病康复 1.5 1 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疾病康复 1 3皮肤科常见疾病康复 2 3慢性疼痛康复其他疾病康复2 1合计30 24 总计 54概论1、掌握内外科疾患学的基本概念、临床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基本程序、康复病历书写规范。
2、熟悉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的发展简史。
3、了解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范围和内容。
教学内容1、临床基本知识: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方式,临床基本程序,主治病种。
2、内外科疾患康复的发展简史: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
3、内外科疾患康复治疗的作用和地位。
4、内外科疾患康复治疗的范围和内容。
5、康复病历书写规范。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定义、临床处理、康复措施、治疗原则�康复治疗的目的,康复治疗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尤其要重点掌握每种疾病所独特存在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操作的注意事项。
2、熟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功能障碍特征,康复评定内容等,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功能评定方法、康复理疗原则等。
3、了解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心脏移植术后河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等。
教学内容1、冠心病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及适应症、禁忌症。
2、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发性高血压的分型、诊断标准、危险度的分层)、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病史、体格检查、血压测量与动态血压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眼底检查等)、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其他疗法)方法。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物理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以改善体力去适应状态,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为目标。
物理治疗包括:1)运运动疗法(1)坐椅子疗法(2)步行运动(3)医疗体操(4)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
2)水疗。
4、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特点、相关功能障碍及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
5、淋巴系统疾病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6、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7、心脏移植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1) 咳嗽训练2) 呼吸机通气下的呼吸训练3) 扩胸伸展训练4) 呼吸训练5) 体能训练。
8、心脏起搏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9、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10、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康复1、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定义、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原则、步骤等。
2、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RF功能障碍灯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3、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移植等流行病学和病因、发病机制,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呼吸衰竭的定义,坠积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临床特点(症状、病史、体征),相关功能障碍(生理功能受限、心理功能受限、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参与能力受限)及其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参与能力评定);康复治疗的原则(个体原则、整体原则、严密观察原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原则),康复治疗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康复治疗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治疗);健康教育(能量保存技术、纠正不良姿势、家庭氧疗、防感冒按摩操)。
2、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康复评定(肺功能评定;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社会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物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
3、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4、呼吸衰竭临床特点(生理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职业功能受限);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社会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家庭氧疗HOT、长期氧疗LTOT;健康教育(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教育、患者的教育、其他人的教育)5、肺移植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物理治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其他治疗(家庭氧疗HOT、长期氧疗LTOT)。
6、坠积性肺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7、肺纤维化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风湿免疫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康复治疗目的、康复治疗原则、方法;主要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等技术。
2、熟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功能受限与康复评定、功能结局健康教育等。
3、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康复治疗目的、原则、评定、治疗方法等。
教学内容1、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特点(症状与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评定、生存质量评)、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康复方法(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2、强直型脊柱炎概述、临床特点、功能障碍生理、心理、ADS 、职业能力四方面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康复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其他治疗)。
3、大骨节病临床特点;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简式MPQ疼痛问卷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参与能力评定;康复治疗。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消化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目的、原则;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胰腺炎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临床治疗及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的定义、流行病学和病因、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心理功能评定、功能结局。
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健康教育。
3、了解肝移植、肠粘连、功能性胃肠病、顽固性呃、吸收不良综合症、便秘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教学内容1、慢性胃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康复方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紫外线疗法等)。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定义、发病机制、病理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目的、原则、适应症、禁忌症,康复方法(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激光疗法等)。
3、肝硬化临床特点;康复治疗:心理、物理治疗。
4、肠粘连临床特点:康复治疗:短波疗法、音频电疗法、磁场疗法等。
5、便秘临床特点;康复治疗:腹部按摩、干扰电疗法等。
6、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特点;康复治疗。
7、顽固性呃逆临床特点;康复治疗。
8、肝移植临床特点;康复治疗:咳嗽训练、呼吸训练等。
9、慢性胰腺炎临床特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超短波疗法、中波疗法等。
10、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特点;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家庭肠内营养治疗。
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中各种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康复治疗目的、原则、方法等。
2、熟悉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中各种常见疾病的功能障碍及其生理、心理、社会能力功能评定等。
3、了解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中各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尿路感染、肾移植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健康教育等。
教学内容1、尿路感染的定义、感染途径、易感因;临床特点;肾功能评定;康复治疗。
2、生殖系统感染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3、肾移植术后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4、尿失禁和尿潴留的定义、病因;临床特点;康复评定(生理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参与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目标、原则,康复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
5、性功能障碍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常见疾病康复目的要求1、掌握糖尿病的康复治疗方法;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功能;障碍肥胖症的康复评定;痛风的运动治疗等。
2、熟悉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评定方法痛风的辅助检查指标特点;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目的与原则;肥胖症与营养不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处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作业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健康教育。
3、了解营养不良的辅助检查内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生理功能评定方法等。
教学内容1、糖尿病的定义、分型、病因;临床特点(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目标、原则、综合治疗方法,康复方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其他治疗)。
2、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分型、病因;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3、肥胖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4、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营养不良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目标,康复方法(物理疗法、作业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
7、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8、甲状腺炎的定义;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