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北山中带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 格式:pdf
- 大小:187.66 KB
- 文档页数:4
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因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北部,属于岩浆侵入型和韧性剪切型混合成因的金矿床。
矿体主要分布在南北长约2公里、宽约0.5公里的金窝子矿区中,为年代为古生代早期的千岛岩体中所分异出的韧性剪切带,是中国西部地区最主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该矿床的成因与该地区经历的地质历史密切相关。
在古生代晚期,该地区曾发生多次构造变形和建造期与再造期的变质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地貌和岩浆侵入体。
随后,隆起增高的松潘-夏河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侵入和活动火山,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性岩类、深成质岩浆和热液化作用,为后来金矿床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地质背景下,金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到岩浆侵入、岩溶热液活动及构造运动的共同作用。
研究表明,矿体主要产于侵入千岛岩的韧性剪切带中,而主要矿物为斑状闪电石、方铅矿和黄铁矿等。
其中,方铅矿为主要金矿矿物,占总矿产量的70%以上。
据统计,该矿床的金品位较高,平均为10克/吨以上,甚至可高达30克/吨。
同时,该矿床的矿化规模十分庞大,估计储量达到近400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和经济价值。
总之,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因,主要是受到地质历史、岩浆侵入和构造作用的影响,而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及周围产出岩石的交代作用。
其独特的地质、物质和交代条件,使该矿床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主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以下为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相关数据:1. 平均金品位为10克/吨以上,最高可达30克/吨;2. 矿化规模估计达近400吨;3. 矿体主要分布在南北长约2公里、宽约0.5公里的金窝子矿区中;4. 矿床成分中以方铅矿为主要金矿矿物,占总产量的70%以上。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新北山金窝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和经济价值。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矿床的金品位较高,平均达到了10克/吨以上,甚至最高达到30克/吨。
甘肃北山花牛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张秦川(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摘 要:花牛山金矿床为北山造山带中典型的金矿床之一,地处东天山与塔里木两大板块的交汇部位,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复杂,为深部成矿元素的活化、转移、富集奠定了基础。
本文以花牛山金矿床为例,在总结区域地质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进而总结了区域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展开区域金矿勘查提供帮助。
关键词:花牛山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4;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7-0061-2The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specting Marks of the Huaniushan Gold Mine in Beishan, Gansu ProvinceZHANG Qin-chuan(The second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Gansu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Lanzhou 730020,China)Abstract: Huaniushangold deposit is one of the typical gold deposits in the Beishan Mountain Belt,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wo plates of Dongtianshan and Tarim, and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magma activity is complex,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activation, transfer and enrichment of deep mineralized elements. Taking Huaniushan gold deposit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profi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mineral bod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ing area,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regional prospecting signs, which can help further regional gold prospecting. Keywords: huaniushan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features; prospecting signs花牛山金矿床位于著名的甘肃北山造山带,属于东天山与塔里木两大板块的交汇部位,区域地质构造极为复杂,为丰富的贵金属、重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21年 12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61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北山新老金厂一带金矿成矿规律研究雍海军,冷 曌,刘 洋(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甘肃 张掖 734000)摘 要:文章当中结合实践,对甘肃北山新老金厂一带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床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进行总结分析,指出老金厂金矿主要分布于甘肃北山南带花牛山地体当中,金矿成矿过程当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和十分强烈的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探讨矿床成因,为区内今后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甘肃北山;新老金厂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24-0061-3Study o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area of Xinlao Jinchang, Beishan, Gansu ProvinceYONG Hai-jun, LENG Zhao, LIU Yang(Zhangye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Zhangye 734000, China)Abstract: Combined with practi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strata, structure, intrusive rocks, deposit characteristics,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and wall rock altera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new and old Jinchang area of Beishan, Gansu Provi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old Jinchang gold deposi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huaniu mountain body in the South belt of Beishan, Gansu Province, There is a very complex geological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very strong tectonic magmatic hydrothermal a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depos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tallogenic law and discusse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gold prospecting work in the area.Keywords: Beishan, Gansu; Xinlaojinchang gold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Genesis of deposit收稿日期:2021-12作者简介:雍海军,男,生于1986年,汉族,甘肃武威人,本科,地矿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甘肃省稀有金属矿产特征与成矿规律初探甘肃省稀有金属矿产特征与成矿规律初探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省份之一。
该省具有较为丰富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以稀土和钍矿为主要品种。
稀土矿产分布在庆阳、天水和定西等地,钍矿分布在临夏和甘南等地。
为了更好地探明该省稀有金属矿产特征和成矿规律,下面将从杂岩类、变质岩类和火山岩类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杂岩类矿床甘肃省境内分布着许多重要的包括稀土、钍、铀、钼等多种元素的杂岩类矿床,如陇南李家河、镇原关山、天水华山等。
这些矿床的稀土成分主要以LREE(轻稀土元素)为主,其次为HREE(重稀土元素),其中以中重稀土矿物为主要矿物质。
同时这些矿床形态多样,有层状、角砾状等,其中又以层状矿床为主。
基于以上特征,推测这类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是由于地壳流体的热水作用带来的稀土元素丰富的氧化物,通过固溶和晶体化合的方式形成了稀土族元素的分布不均。
2.变质岩类矿床变质岩类矿床是甘肃省稀有金属矿床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甘南、陇南、庆阳等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庆阳中华山的蛇纹岩钍矿床。
这类矿床的主成矿元素是钍,同时含有相当量的铀和铀系同位素。
矿体呈层状或叶片状,形态复杂,成矿流体为岩浆火山流体。
3.火山岩类矿床火山岩类矿床是甘肃省另一主要的稀有金属矿产。
定西甘泉峪火山岩型稀土矿床是该地区火山岩矿床的代表性矿床之一。
稀土元素主要以LREE为主,中重稀土丰富,矿石主要为针铸矿、铁钇石等。
形态上,该类矿床具有典型的层状-片状结构。
总体而言,甘肃省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杂岩、变质岩和火山岩三大类型中,形态多样,元素分布不均。
根据上述矿床特征,推测甘肃省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主要是地壳流体的热水作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作用相结合的结果。
因此,进一步探索甘肃省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关数据分析从数据上看,甘肃省的稀有金属矿产储量属于我国的重要资源之一。
文章编号:1006-6616(2000)03-0217-07收稿日期:2001-05-25基金项目:原地质矿产部定向研究基金(地科定96-21)作者简介:陈柏林(1962)),男,研究员,从事区域构造、矿田构造和成矿预测研究。
北山地区金矿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陈柏林1,吴淦国2,叶德金3,刘晓春1,舒 斌1,杨 农1(1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31甘肃酒泉地调队,甘肃酒泉735009.)摘 要:北山地区金矿床分布广,主要类型有韧性剪切带型、岩浆热液型和海相火山岩型。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和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
除基底变质岩和石炭系火山岩外,其他层位赋矿选择性不明显。
成矿流体以岩浆来源为主,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和动力变质热液。
构造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区域大地构造控制成矿岩系分区,二级构造控制成矿带和成矿岩体的分布,主要赋矿构造形式有韧性剪切带、低角度推覆构造和岩体构造裂隙。
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
金矿有利找矿远景区是小西弓外围地区、白墩子-石板墩地区、金窝子-照壁山地区,拾金坡-南金滩地区、马庄山-南金山外围地区和古堡泉-老金厂地区。
关键词:金矿床类型;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甘肃北山中图分类号:618151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北山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西邻新疆、北接蒙古,处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西段。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北山地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聚合部位。
地层及岩石由3个构造层组成:(1)长城系和前长城系中-深变质岩系。
包括敦煌群、白湖群、原勒巴泉群部分和太古宙及早元古代侵入岩类等。
主要为片麻岩、片岩类为主;(2)青白口系)下古生界中-浅变质岩系。
岩性主要有浅变质杂砂岩、浅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千枚岩、大理岩以及浅变质火山岩等;(3)上古生界)中生界构造层。
70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北山地区矿床的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雷永胜(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五队,甘肃 张掖 734000)摘 要:以甘肃北山地区矿床为例,从矿床厚度变化规律、矿产资源品位变化规律、成矿流体运移方向三个方面,开展了区域矿化富集规律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深入挖掘区域找矿标志,为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矿区地质勘查等工作的实施提出指导。
关键词:甘肃北山地区;矿床;矿化富集规律;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4-0070-2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deposits in Beishan area, Gansu ProvinceLEI Yong-sheng(Gansu Bureau of coal geology one four five brigade,Zhangye 734000,China)Abstract: Taking Beishan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gional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law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deposit thickness variation law, mineral resource grade change rule and ore-forming fluid migration direction. Based on this, the regional prospecting indicators are deeply excavated, which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mining area.Keywords: Beishan area, Gansu Province; ore deposit;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law; prospecting criteria收稿日期:2020-12作者简介:雷永胜,男,生于1976年,汉族,甘肃会宁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在甘肃北山干旱戈壁荒漠区的找矿效果——以三白墩地区金砷矿的发现为例导读: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常用直接有效的找矿方法,在干旱戈壁荒漠景观区也能取得找矿效果。
甘肃北山三白墩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综合化探异常10处,为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优选了具有找矿前景的AS-3异常开展1:1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岩屑综合异常3处,确定主成矿元素为As、Au。
优选其中2个综合异常,应用地球化学剖面、槽探等方法进行详细检查,发现Au矿体4条,As矿体2条,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为该区进一步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勘查区。
本文介绍的成果显示出化探方法在甘肃北山干旱戈壁荒漠景观区找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也为同类型景观区找矿工作提供了思路。
0引言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以岩石碎屑为采样对象的简捷方便、效果明显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笔者在甘肃北山三白墩一带开展1:5万矿产远景调查时,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较好的化探异常,但是异常面积大,浓集中心不明显,不利于开展查证工作,为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优选了具有找矿前景的AS-3异常进一步开展1:1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对所圈定的岩屑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分散、集中规律,并优选岩屑综合异常进行详细检查,圈定了较好的金砷矿体。
笔者通过总结岩屑测量在甘肃北山干旱戈壁荒漠景观区的工作方法、应用效果,特别是三白墩地区金砷矿的发现过程,验证了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在北山干旱戈壁荒漠区地质找矿实践的有效性,为甘肃北山一带干旱戈壁荒漠地球化学景观区以及同类型景观区找矿工作提供了思路。
1区域地质背景根据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三白墩金砷矿区地处塔里木陆块区的敦煌基底杂岩隆起区。
地层区(图1a)划分为昆仑—祁连—秦岭地层区、敦煌地层分区,出露地层较少,主要为太古宇—古元古界敦煌岩群B、C岩组以及第四系更新统和第四系全新统。
区域侵入岩发育,志留纪、三叠纪均有岩浆活动,岩性主要以中酸性花岗岩类为主(图1b)。
49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甘肃北山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及其找矿远景陈 军(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30)摘 要:甘肃北山金矿带(主要指甘肃敦煌三危山—疏勒河断裂带北区到甘肃红石山区域)属于我国非常重要的黄金以及其他贵金属开采基地,该区域具有较为独特的大地构造,经过长期的演进形成了不同类型(例如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铜、钼、金、铅、锌等)的金属矿源,具有非常好的找矿潜力。
本文主要阐述甘肃北山金矿带地质勘察的实际进展,同时也对其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类似区域的找矿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甘肃;北山金矿带;地质勘查;找矿远景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9-0049-2收稿日期:2021-10作者简介:陈军,男,生于1989年,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地矿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
甘肃省北山地区地势相对平稳,位于丘陵地带(总体海拔范围在1500m ~2000m,最高海拔为2303m),该区域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地势,此地区的山脉主要表现为东西走向。
该区域呈现出大陆性干燥气候,雨量相对较少(相对湿度为39%),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
该地区的地表很少径流,即使存在某些泉井但是水量非常小,无法进行饮用。
从大地构造位置上来看,甘肃北山矿区主要位于北山断褶带(II)柳园—天仓褶皱带(III)中北部,天山—阴山成矿带的中部区域,这些区域位于槽台结合位置,具有较为频繁和强烈的活动,区域内花岗岩以及闪长岩构造发育良好,此区域内存在多种类型矿床,其中金矿床总体呈现出东西向分布[1-3]。
1 甘肃北山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情况对于甘肃地区来说,北山金矿带属于非常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的矿产资源区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质勘查,截止到目前该区域已经发现上百处岩金矿床和矿化点(例如马庄山大型岩金矿等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甘肃北山新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
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
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毕业论文设计总体的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写作规范。
从北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着手研究问题,论述比较充分,显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条理也比较清楚,也能够提出一些较为深刻的观点,但在理论的深度和部分论据的引证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
指导教师结论:合格(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所在单位兰州工业学院指导时间9.28 姓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甘肃北山新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
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
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通过对甘肃北山新金厂金矿床区域地质的了解,结合矿区地质及矿体地质特征,对该地区找矿远景进行分析。
语言通畅,格式比较规范。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有些内容抄袭他人文章或者报告,东拼西凑,自己归纳总结的较少,观点不明朗,重点也不突出,应注意归纳总结,有自己的观点,在修得过后这一现象依旧存在。
论文标题为“甘肃北山新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文中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描述较为详细,相比之下,对矿床成因分析方面的讨论显得过于简单,很多地方也未给出相应的配图。
文中除了对矿床特征进行描述之外,还对特征矿物展开介绍,可以在成因讨论部分对矿石中典型矿物的成因展开分析,使得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甘肃北山梁顶包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王源1,2,王晓斌2,张志玺2,王宁祖1,2(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2.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20)摘要:甘肃北山是重要的金、钨、铁、铜、稀有金属成矿带,本次研究通过收集梳理前人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球化学测量资料,结合地质背景,优选梁顶包一带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
根据土壤测量成果,统计研究测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圈定6处元素套合好、分带性明显的综合异常,在此基础总结分析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明确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
此研究也为在北山地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预测;梁顶包;甘肃北山作者简介:王源(1993-),男,甘肃平凉人,主要从事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地球化学测量是矿产勘查中指导找矿的重要方法,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地矿局化探队完成了安北幅(K-46-25)等两幅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共圈定综合异常26个,初步查明了区内地球化学的变化规律和富集特征,及其与地质矿产的内在联系。
由于1∶20万点密度小,部分单点采样代表性不强,以及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其异常查证效果不够理想。
2018—2019年在该区金泉站、庙庙井一带开展了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下简称土壤测量)工作,共圈定综合异常25处,对这些异常进行优选,选择以梁顶包测区为重点,优先开展了1∶1万土壤测量工作,进一步圈定综合异常6处,浓缩了找矿信息。
1地质概况1.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测区大地构造处于塔里木板块(Ⅰ)、敦煌地块(Ⅱ),以红柳园裂谷南缘断裂为界,北部为柳园裂谷(III-1),南部为敦煌基底杂岩隆起(III-2)。
区域上属新金厂-金庙井金、钨、铁、铜、稀有金属成矿带(张新虎,2013),典型矿床有新老金厂金矿、安北铁矿、小西弓金矿。
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因为处在非常特殊的大地构造区域,西秦岭地区的地质构造非常复杂,褶皱、断裂发育,且其岩浆活动剧烈,运动复杂,成矿地质条件非常充足。
本文针对西秦岭的矿化体特征、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进行分析,希望能给以后秦岭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西秦岭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1前言西秦岭处于扬子和华北2大板块的交界处,岩浆岩发育,变质作用广泛,地层出露齐全,矿产丰富,因此成为秦岭矿带的主要部分。
于西秦岭北部主要以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为主,通常以岩浆岩发育作为主要特征,形成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与岩浆岩的构造相关;其中部主要以志留系黑色岩系与三叠系构造层作为主体,是直接容矿岩层;其南部主要以火山岩作为主要特征,以绿片岩型金矿为主。
西秦岭的构造运动遍布整个区,且岩浆活动情况是北强南弱,因此形成了壮观的“金三角”地带。
2区域地质背景西秦岭地区是我国EW向和SN向构造交汇部位和重力梯级带、SN向磁场陡变带以及地壳厚度的变化地带、莫霍面深度,且地质构造的演化、发展和形成非常复杂。
其出露的地层通常呈带状分布。
如豆坝群、横丹群、南部碧口群;白水江群、中部白龙江群;西汉水—凤县岩片出露泥盆系;岷县—成县—留凤关岩片出露三叠系;大草滩前陆盆地出露石炭系、泥盆系、二叠系;北部闾井—舒家坝出露泥盆系李坝群;祁连—北秦岭出露奥陶系、寒武系、秦岭群、元古界陇山群。
区内通常出露二叠系地层、泥盆系,其次出露白垩系、石炭系及第三系地层。
(1)石炭系。
通常是小范围出露,是中统的间夹薄煤层、灰岩、石英砂岩、炭质粉砂岩、炭质板岩。
(2)泥盆系。
在马坞一带出露,主要是:a)舒家坝群。
变质粉砂岩、变质砂岩、板岩韵律性互层,其中含少量泥灰岩、灰岩。
b)大草滩组。
泥质粉砂岩、变质粉砂岩及变质砂岩。
(3)二叠系:十里墩组通常出露在矿区西北角一带。
岩性为炭质板岩、板岩、页岩、粉砂岩夹透镜体,有较高的含金丰度,因此是主要的赋矿地层。
甘肃老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作者:苏明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期苏明(西脉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瓜州 736100)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成矿理论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成功利用,甘肃省老金厂金矿区进行了新的一轮找矿工作,主要进行的是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发现了一大批异常区和有望找矿区段,同时,对一些老矿区也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主要谈谈老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关键词:老金厂金矿矿床地质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198-01老金厂金矿在俞井子—柳园裂谷带处于北山金成矿带上。
经过几年的地质勘查工作,资源量规模已近中型。
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对该矿下一步找矿有指导意义。
1 矿区地质概括1.1 地层矿区地层主要是二叠系下统哲斯群,其次是石炭系下统上岩组及山间沟谷分布的第四系。
该套地层根据岩性状况与构造关系划分为两个岩性段,即以新老金厂大断裂为界,其南侧为火山岩段,北侧为碎屑岩段。
老金厂金矿床的金矿体就产在火山岩段:基性火山岩主要以辉绿岩为主,可见辉绿玢岩脉,酸性火山岩为英安岩,部分为英安斑岩、英安质流纹岩,局部夹有泥质板岩。
1.2 构造矿区内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动,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方向的断裂极为发育。
主要有进东西向、北西向及北东向三组断裂。
北东向断裂性质为压扭性左行断裂,对成矿带造成破坏,将老金厂金矿床分割成东、中、西三个矿床体。
物探(高精磁)数据经处理后显示,三期断裂切深均大于500 m。
1.3 岩浆岩矿区岩浆岩极不发育,仅在矿区东南部(西矿段南)有花岗岩(γ5)小岩基产出。
通过物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测在老金厂金矿成矿区的深部(1100 m)存在隐伏的花岗岩岩体(或花岗斑岩体)并侵位于老金厂矿区火山岩及其南北两侧碎屑岩中。
其含金丰度较高(达到)6.1~8.2ppb,因此,隐伏花岗岩岩体的存在对该地带的成矿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甘肃北山地区金矿类型及特征刘升有 (甘肃地质调查院,兰州,730000)摘要本文通过对甘肃北山金矿资料的分析和总结,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将该区金矿划分为4种成矿类型,对不同类型金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区带划分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甘肃北山金矿床矿床特征甘肃北山造山带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处于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中朝板块的接合部位,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板块裂解-俯冲-碰撞-拼合的复杂地质演化过程,同时也产生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成矿作用,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矿产。
尤其是以马庄山、南金山、小西弓、金庙沟等为代表的金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复杂多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的关注。
1.研究区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1.1南金山金矿床南金山金矿床位于破城山深大断裂带北侧,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次级断裂控制明显。
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北矿带矿体赋存在下石炭统白山组上亚组第二岩段变英安质凝灰岩、变英安质凝灰砂砾岩、变英安质凝灰砂岩中,矿体含金性好、数量多、规模大,共圈出矿体74个。
南矿带矿体赋存在下石炭统白山组上亚组第四岩段变沉凝灰岩、变含砾沉凝灰岩中,矿体含金性差、数量少,共圈出矿体8个。
矿区内矿体主要产于次生石英岩脉体中,具金银共生的特点,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也可形成独立矿体。
矿体形态以脉状、透镜状为主,具叠瓦状、斜列侧现产出特征,一般长125-400米,宽1-20米。
矿体品位:金1.5-9g/T,最高34.4g/T;银10-100g/T,最高376g/T。
矿石类型为次生石英岩型及次生石英岩化火山碎屑岩型金银矿石,具星点浸染状、细脉浸染状、不规则团块状构造。
矿石中金属矿物一般在1%左右,矿石矿物以褐铁矿为主,次为黄铁矿,局部地段毒砂富集,偶见磁黄铁矿、磁铁矿、针铁矿、、辰砂、方铅矿、闪锌矿等。
围岩蚀变主要有次生石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叶腊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其中次生石英岩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据包体测温资料,成矿温度在180-395℃区间,以180-358℃为主。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北山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及勘查开发布局研究魏万鸿(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摘 要:传统勘查布局方案由于获得的分布特征不佳,导致布局方案达不到最优效果,因此为了更好规划勘查开发布局问题,提出了新的勘查与开发布局方案。
提取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确定大致分布方向和地质条件;基于地质构造确定找矿标志;结合地层的分布情况分析矿藏分布,确定该地区勘查开发布局的新方案。
实验表明:对比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新型方案在开发布局上与理想方案更加契合,对该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研究提供了更先进的思路。
关键词:甘肃北山;矿产资源;出矿质量;开发布局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3-0090-2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ayoutin Beishan area of Gansu ProvinceWEI Wan-hong(The fourth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Gansu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Jiuquan 735000,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poo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exploration layout scheme, the layout scheme can not achieve the optimal effect. Therefore, in order to better pla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ayout, a new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ayout schem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area, a new schem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ayout is deter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ayout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the new scheme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l scheme in the development layout, which provides a more advanced idea for the research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ayout in this area.Keywords: Beishan, Gansu Province; mineral resources; ore drawing quality; development layout甘肃北山地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的复杂情况,决定了其对于我国金属成矿开采分布的重要地位。
[收稿日期]2000-08-12;[修订日期]2001-04-16;[责任编辑]余大良。
甘肃北山中带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司雪峰1,崔银亮2,穆新河3(1.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四队,张掖 734012;2.西南有色地质研究所,昆明 650216;3.山东铝业公司阳泉矿,阳泉 045001)[摘 要]新金厂金矿床北部的浅变质碎屑岩带中发现变质碎屑岩型金矿成矿带。
该带处于俞井子—柳园陆内裂谷带中,东西延伸数百千米,从已发现的金矿床(点)所具有的特定的层位、相似的构造控制条件、相似的矿化特征、相似的矿体特征、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入手,阐明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地质特征,指出该带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层控特征 构造控制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 找矿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01)06-0005-04 涂光炽(1990)对国外浊积岩型、硬砂岩型、黑色岩系型金矿进行对比,认为称变质碎屑岩型金矿较准确,且指明是我国最有前景金矿类型之一[1]。
张甲忠(1981)认为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属热液成因的金矿,在区带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层位,显示出层控特征,据统计,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含矿层位,在岩性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2]。
彭德启(1999)对甘肃省金成矿区带划分时,把北山成矿带分南、中、北3个带[3]。
司雪峰(2000)把中带分为3个亚带:主要产于似斑状、斑状花岗岩体及石英闪长岩体的内部或边缘的金矿构成北亚带,以Au 、Ag 、Cu 、Pb 、Zn 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金属为特征;主要产于奥陶—志留系中的金矿构成中亚带;主要产于二叠系火山岩带及变质碎屑岩带中的金矿构成南亚带[4]。
中、南亚带均以独立金矿为特征。
本文着重探讨南亚带变质碎屑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背景中带处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内北山陆缘活动带,俞井子—柳园陆内复式裂谷带中[5]。
裂谷带南北缘由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呈舒缓波状,总体走向为东西向。
向东交汇于近南北向的黑河深大断裂,向西没入阿尔金转换断层之中。
该裂谷为铜、金、银、铁、铅、锌多金属成矿带。
出露地层表现出陆内裂谷沉积特征,奥陶—志留系、石炭系似对称状分布于裂谷带两侧,以海相沉积为主。
二叠系出露于裂谷带中部,以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
各时代地层中均发育有火山岩层位。
岩浆活动频繁且强烈,从侵入到喷发,从超基性—酸性均有出露。
岩浆活动明显受东西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控制。
华力西期规模最大,似斑状、斑状花岗岩体及石英闪长岩体提供了北亚带金矿的物质来源。
南亚带变质碎屑岩带中的构造主要是音凹峡—老金厂复式向斜和多组成对发育的层间高角度正断层形成的构造破碎带。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主要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
南亚带中的分散流异常多单点状、小条带状,异常面积小,异常强度不大。
含量变化范围小,Au 6×10-9~44×10-9、As 22×10-6~175×10-6、Cu 80×10-6~100×10-6、Zn 150×10-6~300×10-6。
变质碎屑岩带位于北山前缘低山—戈壁地貌中,地形起伏不大,切割小,第四系覆盖厚,是分散流异常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但通过近几年的分散流异常加密实践,大多分散流异常是矿致异常,在该带西段发现了1号、2号金矿点,906金矿化点,碧马金矿点,全鑫铜金矿点,北金金矿床,碧东金矿床,小白山金矿化点,构成基本连续的东西长50km 的金矿化带。
特别是北金金矿床—碧东金矿床—小白山金矿化点构成东西长20km 的金矿带。
2 变质碎屑岩带沉积特征及金的层控特征2.1 变质碎屑岩带沉积特征南亚带主要为下二叠统哲斯群下岩组,由火山岩段和碎屑岩段组成。
火山岩段由英安岩、辉绿岩组成。
碎屑岩段由正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
正常碎屑岩以泥板岩、含炭泥板岩、砂板岩、变砂岩为主,火山碎屑岩以凝灰质砂板岩、含火山结核的凝5第37卷 第6期2001年11月 地质与勘探GE O LOGY AND PROSPECTI NG V ol.37 N o.6N ovember ,2001灰质泥板岩为主,两岩段之间为断层接触。
碎屑岩段的区域变质程度浅,达不到绿片岩相。
可分为磨拉石组合和复理石组合。
磨拉石组合指常由砂岩、砾岩、粉砂岩和粘土岩等组成的沉积组合,反映了地壳强烈挤压增厚过程中快速粗碎屑沉积,表现在早二叠世的沉积组合。
区域内磨拉石中含有大量的火山岩,组成火山磨拉石组合,总厚大于3000m。
区域内有大量复理石组合,辉铜山到柳园发育最好,与早二叠世磨拉石组合为连续沉积,其下部由浅海相粉砂岩夹灰岩透镜体,以及页岩夹粉砂岩组成,中部含细砾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板岩的复理石层形成近鲍马序列之A段和D段为主的浊积岩。
2.2 金的层控特征在变质碎屑岩带西段发现的如前述的金矿床(点)、金矿化点工程原生晕金的含量如表1,说明变质碎屑岩带中各个地质体中除泥板岩、含炭泥板岩的金的含量稍高于克拉克值外,其它的均远远高于克拉克值。
表1 变质碎屑岩带各个地质体的金含量10-9 各个地质体样品数金含量含炭泥板岩18 5.5构造破碎带70707.1泥板岩68 3.4石英脉401000凝灰质砂板岩20300花岗斑岩脉(γ)2463.38砂板岩30278.1(γ)两侧蚀变带61239.1变砂岩14210矿体1292447.1克拉克值(1924) 3.2 注:由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四队化验室分析。
仅以碧东金矿床东西长2km,南北宽1km,按目前的采矿深度20m,以表1中金含量的算术平均值625.53×10-9计算,该范围内有65t的金;如扣除厚度约一半的含炭泥板岩、泥板岩,金含量的算术平均值780.80×10-9计算,则金的总量约为40t。
表明凝灰质砂板岩、砂板岩、花岗斑岩脉及其两侧的蚀变带是金矿质的主要来源。
表2的是砂板岩矿石及砂板岩围岩的氧化物分析结果,SiO2、T iO2、Al2O3、K2O、P2O5的变化不大, Fe2O3、FeO、CaO、Na2O、H2O、C O2的变化较大,金矿体很可能是区域变质时,围岩中的矿质向构造破碎带侧分泌形成的。
其中的全铁,砂板岩矿石比砂板岩围岩高1.07~2.17,砂板岩矿石Fe2O3/(Fe2O3+ FeO)为0.98~0.99,砂板岩Fe2O3/(Fe2O3+FeO)为0.13~0.17,矿石氧化程度高。
矿床(点)、矿化点均分布于音凹峡—老金厂复式向斜之老金厂背斜的北翼,成对发育的层间高角度正断层形成的构造破碎带中。
构造破碎带地层走向有一小于15°的夹角,当构造破碎带穿过凝灰质砂板岩、砂板岩层时,Au含量为1×10-6~8×10-6,一般在3×10-6~4×10-6;当构造破碎带穿过泥板岩、含炭泥板岩层时,Au含量为0.1×10-6~1×10-6,一般在0.3×10-6~0.6×10-6。
综合上述,变质碎屑岩成矿为“地层加断层”的控制系统。
3 金矿床(点)、矿化点地质特征3.1 矿化特征已发现金矿床(点)、矿化点的矿化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
矿化类型可分为含金石英脉型和破碎蚀表2 砂板岩矿石及砂板岩围岩的氧化物分析结果% 岩矿石名称S iO2T iO2Al2O3Fe2O3FeO M gO CaO Na2O K2O P2O5H2O CO2砂板岩矿石68.800.6813.95 4.550.100.52 2.29 3.66 1.810.11 2.580.99砂板岩68.790.5715.680.62 2.96 1.59 1.70 3.56 1.850.10 1.70 1.55砂板岩矿石60.880.6915.85 5.210.060.41 3.85 4.71 1.570.14 1.79 3.92砂板岩69.440.6013.310.40 2.70 1.38 2.78 4.34 1.480.110.98 2.35注:由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四队化验室分析。
变岩型,在空间上,绝大多数是含金石英脉两侧为破碎蚀变岩型,少数上部为含金石英脉型,下部为破碎蚀变岩型。
含金石英脉型有3种类型:(1)石英大脉(最早):多乳白色,局部具烟褐色铁染,脉体较稳定、完整,品位一般小于1×10-6,平均0.6×10-6~0.8×10-6。
(2)青灰色石英小(细)脉:与大脉有15°~20°的交角,被大脉限制在一定空间,产状多变,扭曲、柔皱现象常见,脉体不切穿大脉,平均品位1.0×10-6~1.5×10-6。
(3)石英网脉:青灰色,多切穿石英小脉,不切穿大脉,局部可见侧列现象。
含矿最高,平均2.37×10-6~2.84×10-6。
矿体中石英脉体产状多变,反映了脉体(矿体)具多期成矿叠加特点:仅发育大脉时蚀变层较薄,品位较低,多为矿化,而脉体6 地质与勘探 2001年品位相对较高;发育小脉时蚀变体变厚,品位增高,一般可达表外矿体,局部可达表内;网脉发育时蚀变变厚,品位最高,多为表内金矿体,当发育砂糖状石英时,矿体最富。
破碎蚀变岩型由断层泥、石英网脉、破碎的凝灰质砂板岩、砂板岩组成。
呈褐黄色,褐色,褐红色,黄铁矿粒度细小,以针状,针状集合体或针状集合体形成放射状,呈浸染状,矿化最好,Au含量3×10-6~8×10-6,最高可达14.8×10-6。
3.2 矿体特征矿体严格受成对发育层间高角度正断层形成的构造破碎带控制。
按产状分为两组,一是总体走向南西西,是主要的含矿构造,从缩小到膨大的过程中,在20m~30m长的范围内,地表仅表现为碎裂状石英脉。
挖深3m~5m,则可见到矿体与地层走向有一小于15°的夹角,伴随有硅化、褐铁矿化蚀变。
浸染状黄铁矿,呈针状,大多氧化成褐铁矿。
二是总体走向北西西,与地层走向之间有一大于15°的夹角,铁碳酸盐化为主。
石英脉呈乳白色略带青灰,两侧或下部蚀变岩不发育,黄铁矿为立方状,含矿性差。
南西西构造破碎带倾向南,倾角68°~78°,呈舒缓波状。
矿体在其间膨缩现象明显,形成透镜状,扁豆状。
沿走向其膨缩间距为40m左右。
膨大的地段主要是在构造破碎带穿过凝灰质砂板岩、砂板岩层处,充填有石英细脉,石英团块;缩小的地段主要是构造破碎带穿过泥板岩、含炭泥板岩层,顺构造破碎带充填的石英脉,呈乳白色,略带青灰,长度为10m~20 m。
沿倾向其膨缩间距为15m~20m,这显示“地层加断层”的控制系统,据此提出找矿模式(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