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认为文学客体是人的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2.文学创造的主体:是诗人,作家。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3.陌生化:又译“反常化”,与变形有联系。他们都是使习见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来获取一种“新奇”的艺术效应。陌生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一个事物被陌生化时,该形象只以作者或读者似乎都未见过,不得不以“第一次”见到时的新奇形状和新奇感受去描写它的方式呈现出来,陌生化除作为手法和方式之外,它还是作家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一个总原则。

4.艺术真实: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5.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6.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7.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8.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9.叙事学:叙事学又称叙述学,这词始建于法国理论家,托罗多夫《<十日谈>语法》一书。主要指的是以法国为中心结构主义关系密切的当代叙事研究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法国当代叙事学,是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与法国形式主义思潮双重影响的产物。它与传统叙事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立足于现

代语言学结构理论,而不是结构的社会意义。注重不同作品间的共同叙事模式,而不是具体作品的特殊意义和艺术成就。

10.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①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内在根据②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③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11.高雅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经典,精致,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高雅文学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阶层。其特点有:内容和题材充实,深广:主题或意蕴富于深度:艺术形式上具有探索性和独创性: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诉诸读者严肃的思考,具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12.大众文学:是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文学类型,其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近,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

13.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

14.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15.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简答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性质及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及它的任务主要是探讨文

学活动中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体系。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价值取向的品格。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分支,主要通过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的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研究作为基础。

2.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经济因素是文学发展中其最终支配作用的因素,但这个最终支配性因素不是唯一支配因素。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的发展变化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其一,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要求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意识形态的变革往往首先表现在政治等领域中。政治的变革又进一步对文学提出相应的变革要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艺术的变革就与政治上的变革要求直接相关。在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也可以找到政治的航的革新要求的影响,它们都不是由经济直接推动了文学变革。其二,文学发展有着自身体系化的要求和发展惯性,有着他相对的独立性,如诗歌问题对于韵律,句式的一些调整,小说文体在叙事模式中的严谨,大都是文学发展自身规律在起作用,与经济关系不明显,其三,在承认经济状况与文学变化发展并非一一对应的同时,还应看到经济的影响,也是可以反映在文学领域中的,古希腊城邦制国家,以市民作为公民主体,他的戏剧艺术很早就步入了发达阶段,而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农民居住分散,闲暇时间不多,也没有建立商坻消费的生活模式,这是中国戏剧长期停留在巫术仪式傩戏阶段,中国戏剧的兴盛,起于南宋江南的一些商业城市,江南一带物产丰富,生活舒适,居民集中,使得戏剧艺术有着广大的市场,能够得到经济保障,因而有了很快的发展。可见经济因素对文学发展的直接影响,总之,推动文学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不同情况下,可能起着不同主导作用的原因,有些与经济因素相关,有些则没有关系,但在最终决定意义上,经济因素是文学发展的最终极因素。

3.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含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理解:(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2)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