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方言与标准普通话发音差异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9
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淮安方言概述淮安话即江苏省淮安地区所使用的方言,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地点之一。
淮安话有广义狭义之分,亦有古今地域之差异。
广义的淮安话也即明清时期所谓的“清淮方言”,指以明清淮安府城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和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浦区)两地及其附近区域所使用的方言(江淮方言扬淮片两淮小片)。
狭义的淮安方言因为淮安政区调整和地名更替而指代不同,一般而言(尤其是2001年淮阴淮安地名调整前),狭义淮安方言特指原县级淮安市、也即古山阳县今楚州区所使用的方言;近年来由于地级淮阴市更名淮安市,狭义淮安方言也指淮安市城区(清河区)所使用的方言,而楚州区一带所用方言又被称为楚州方言。
我的家乡是楚州,因而我所论述的淮安方言为狭义的淮安方言,在论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时从词汇,语法,发音三方面论述。
(一)词汇上的比较淮安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差别主要体现在1.词义差别,2.词形差别,3.词源差别。
1.词义差别a.词汇意义,一般表现为义项的多寡不同。
例如“茶”在淮安方言中义项较多可以指白开水,也可指谷物加水烧成的汤水,米茶,绿豆茶,“水”在淮安方言中主要指生水,义项较少,,客人来了不是“喝水”,而是“喝茶”。
“作假”在淮安方言中指因不好意思而推脱,例句:他第一次来有点作假b.语法意义不同,在词性上具有不同的兼类以及组合能力上有所不同,例如,“滋润”在淮安方言中主要作形容词,意思是舒服得意“肉”除了作名词还有形容词,形容动作,性子缓慢,例句:快走,你还在那里肉什么?“买”在淮安方言中可以由不同的动词承担。
买布叫扯步撕布,买肉叫砍肉,割肉c.修辞意义,褒贬色彩不同“能”,普通话中有能力才干,能够,方言中爱出风头,不吃亏等性格特点,不让你去你非去,你能呢!精作形容词时带贬义,狡猾。
2.词形比较,构词形式和差异音节结构,淮安方言中单音节锤指普通话中的锤子语素部分,天明指天亮,刷碗指洗碗,眼珠子指眼珠,手套子指手套3.词源比较,古词语,掇(用双手端起)眯(杂物进入眼中,使眼睛睁不开)泡(虚而松软)地方词,反映淮安地区的风俗习惯,办喜事或办丧事时请客吃饭叫“吃大桌”或“坐大桌”(二)语法上的比较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山阳人,即现今的淮安楚州人,因而小说中所使用的文言白话杂交的语言属于江淮官话,在论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别,以西游记中的一些句子为例。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方言,以典zhi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dao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不等于北方话或北京话,它也吸收了其他方言中的成分,比任何方言更丰富、更完善。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白话文学和“官话”的传播,使其规范逐渐明确,影响日益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普通话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的联系不很紧密。
因此,学说普通话必须注意正音。
语音的差别显而易见,不言而喻。
词汇上、语法上的差别也很大,如普通话说“赶集”,在广西方言中则说“赶圩”,前者说“你先走”,后者则说“你走先”。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
现代汉语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等。
它们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它们都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频繁,方言的交际作用逐渐缩小。
但方言研究仍是一门学问。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
比如,古代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
研究现代方言里入声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入声逐步发展以至消失的过程。
方言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构成及其特点,更好地贯彻我国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的政策。
方言研究对于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史、文化史等科学的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这一基础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全民族使用的交际工具,北方方言在诸方言中威信最高、流传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因此,普通话是方言的高级形式。
方言则是某一特定地区人们所使用的交际工具。
普通话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从各方言中吸收营养,从而使其本身更丰富,更好地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淮安话即江苏省淮安地区所使用的方言,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地点之一。
淮安话有广义狭义之分,亦有古今地域之差异。
广义的淮安话也即明清时期所谓的“清淮方言”,指以明清淮安府城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和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浦区)两地及其附近区域所使用的方言(江淮方言扬淮片两淮小片)。
狭义的淮安方言因为淮安政区调整和地名更替而指代不同,一般而言(尤其是2001年淮阴淮安地名调整前),狭义淮安方言特指原县级淮安市、也即古山阳县今楚州区所使用的方言;近年来由于地级淮阴市更名淮安市,狭义淮安方言也指淮安市城区(清河区)所使用的方言,而楚州区一带所用方言又被称为楚州方言。
我的家乡是楚州,因而我所论述的淮安方言为狭义的淮安方言,在论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时从词汇,语法,发音三方面论述。
(一)词汇上的比较淮安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差别主要体现在1.词义差别,2.词形差别,3.词源差别。
1.词义差别a.词汇意义,一般表现为义项的多寡不同。
例如“茶”在淮安方言中义项较多可以指白开水,也可指谷物加水烧成的汤水,米茶,绿豆茶,“水”在淮安方言中主要指生水,义项较少,,客人来了不是“喝水”,而是“喝茶”。
“作假”在淮安方言中指因不好意思而推脱,例句:他第一次来有点作假b.语法意义不同,在词性上具有不同的兼类以及组合能力上有所不同,例如,“滋润”在淮安方言中主要作形容词,意思是舒服得意“肉”除了作名词还有形容词,形容动作,性子缓慢,例句:快走,你还在那里肉什么?“买”在淮安方言中可以由不同的动词承担。
买布叫扯步撕布,买肉叫砍肉,割肉c.修辞意义,褒贬色彩不同“能”,普通话中有能力才干,能够,方言中爱出风头,不吃亏等性格特点,不让你去你非去,你能呢!精作形容词时带贬义,狡猾。
2.词形比较,构词形式和差异音节结构,淮安方言中单音节锤指普通话中的锤子语素部分,天明指天亮,刷碗指洗碗,眼珠子指眼珠,手套子指手套3.词源比较,古词语,掇(用双手端起)眯(杂物进入眼中,使眼睛睁不开)泡(虚而松软)地方词,反映淮安地区的风俗习惯,办喜事或办丧事时请客吃饭叫“吃大桌”或“坐大桌”(二)语法上的比较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山阳人,即现今的淮安楚州人,因而小说中所使用的文言白话杂交的语言属于江淮官话,在论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别,以西游记中的一些句子为例。
淮安方言语音浅析
张牧如
【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淮安方言又称"淮语",属于北方方言,在明朝时期,曾被定为官方用语,是宝贵的文化艺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人员区域流动的不断加剧,淮安方言也在不断地发展,本文对淮安方言语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期这宝贵的文化财产可以得以保存.【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张牧如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2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9
【相关文献】
1.淮安方言语音浅析 [J], 张牧如
2.迁西方言儿化与儿尾语音浅析 [J], 张文光;侯建华
3.浅析沁县方言与太原方言亲属词语音的异同 [J], 张磊
4.浅析英语语音习得中粤方言语音的负迁移作用 [J], 王烨
5.常熟方言特色词汇浅析
——基于对大量常熟方言语音语料的处理 [J], 范程达;霍仪婷;姚小凡;朱鑫怡;范临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提醒】淮安话翻译1. 形容词:得溜大挂(硕果累累,形容果实结得很多),揸手络脚(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得体、毛糙、不利落),软肌骨都(做事不干脆、不坚决);便(pí,应pián)宜(只是读音误差,含义与普通话一致),尖闹(待人不讲礼貌、相处斤斤计较);焦干的(非常干燥),紧稀的(指浓度非常稀),清冷的(特别冷),业燥燥的/稀业的(特别热),酷含(非常咸),绞酸的(非常酸),雪甜的(非常甜),稀苦/沃苦的(味道很苦的),稀辣的(非常辣,稀有的辣),瓶香的(非常香),瘟臭的(特别臭),水汲汲的(含水很多,在踩,踢,踏,挤,压时,含水的物体会发出汲汲的声音),甜不掉掉的(甜得厉害),含沾沾的(充满着咸xián味),辣抽抽的(形容很辣)雪细的(特别细),突人(烫人),刷刮(一般指走路的速度很快,轻巧,略含姿势优美的意思,引申义做事干净利索),纯(单字方言读shún,应读cún)(含义同普通话的用法),性xìng(厉害),渗人/活渗/斜丑(很难看),摁增(坚硬),血(xiē)啦啦(血淋淋的),正而八机的(很正经的),花里版糟的(太花俏了,实用价值不太高),金屁琅琅的(光着屁股的),琐嘴(多嘴,过分地评说),得胜(形容成功后,过分自我得意的样子),黑漆麻乌(像漆黑的夜晚一样的黑,看不到东西,深夜黑得手都不好摸到东西),利亮(宽敞明亮的),革贱人子(“人子”可以省略)的(让人讨厌的),意歪(让人厌烦),散不拉咋的(散开的状态),咋呼咋呼的(表示过分奇怪使用的语气词); ­2.动词:走家gà/家gà去(回家jiā),漆(吃),漆(音同“吃”的淮语读音)烟(吸烟),冲军(乱跑),上该(上街),淌暗泪(流眼泪),看二层子(旁观者的围观行为),排(Pài,用力脚踹、踩或踏),撂(liào,扔掉),shěi(第三声,将毛线或其它织物散掉),掼(摔),捲(踢),掏tào(用拳头捣),又yòu(甩动),火(兴奋),刺港(训斥),责次(一直走),摆摆(放在水里涮),Kéi(第二声,打的意思),喷当(往一起拥),搞搞(搅拌),呛起来(竖起来),腔(腌小菜),难nàn(按住),拾当(收拾),嚯打(音huò,用巴掌打),帐饭/床饭(吃饭),打聪盹(打瞌睡,打盹),妥尸(睡觉),国用/动弹dàn(动一下),掯Kèn(拿),犯嫌(讨厌),揭蛆(瞎说,胡说八道), ­碎的了(破碎了)3.常用器具:铁测子(铁锹),筑钩(一种有四五齿的农具,可用于松土),茶吊子(烧水用的器具),把子(刷锅用的,淮安独有的厨房用品),溜列子(蒸笼里分隔层次的一个装备),钢啷锅(钢制圆柱形锅),接达器(脚踏车的地方话读法,自行车),条素(扫帚),孩子(有时代表小孩,有时代表鞋子) ­4、褒义词:绝对(非常好,优等,淮安当地极常用词),独盖(唯独一个好的,相当于天下第一),一当(妥当又很好),颜闹闹的(很热闹的),结杠(结实,身体壮) ­5.贬义词(70后之前的文化人一般不说,部分年轻一代的人喜欢讲,未成年人不得在正规文章里使用):干蛋(老实人不会做事、不会说话),二衣yì子(变态),痴子(白痴),挖头亽rà脑的(很傻很天真,太呆了),猪头三(笨蛋),神气六国的(精神状态良好,过分表达自我表现),死不烂俺的(不灵活,不符合当事人的意愿),哇呜国机的(没有条理),猪头三(笨蛋),渗不拉机的(长得丑),死头眯眼的(长相不好,会眯着眼),眉次目瞪(睡觉刚醒的样子),肏(读音cào)你妈屄bī(女子的阴门)(整个词含义:骂人话(性交),从粤语引入),小屄养的(骂人话),鬼大流吹的(吹牛吹过头),亽rà你妈屄(骂人话,常见脏话),狗亽rà的(常见骂人话)。
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作者:黄立婷来源:《教师·下》2012年第12期摘要: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各有特点。
淮安方言是中国诸多方言中的一种,它隶属于北方语系的江淮方言,其语音、词汇和普通话有若干差别,语法和普通话差别不大,从略。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语音;词汇;比较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
高名凯、石安石曾在他们编写的《语言学概论》一书中给“方言”下了个定义: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它自己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
但它不是专指某种方言中不同于其他方言的特殊地方,而是包括与其他方言共同的地方[1]。
方言是语言之下最大的地方话单位,根据异同情况又可以在方言下面分出不同层次的小单位。
方言大致形成“方言—次方言—土语”三个层次。
本文将要提及的淮安方言是淮安地区人们所使用的。
淮安隶属江苏苏北地区,由此推论出此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话。
它在方言的三个等级中,处于“土话”这个级别。
所以,又可称之为“淮安土语”。
尽管使用淮安方言的人数不多,但作为一地区方言,它也有自己一整套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
关于普通话,大家都比较熟悉。
概括地讲,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它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化,是为了促进不同方言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一种标准语。
我在日常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日益发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由于淮安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普通话又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两者在语法上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在语音和词汇上有所区别。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时常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发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异同并加以整理,由于篇幅关系,本文主要从词汇上加以分析和比较。
就淮安话而言,它与普通话的词汇的区别可分为以下几点:(1)词形异,词义同。
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方言就是和普通话的音调有些不同,只要听的懂普通话也大概能听懂那些方言,有些地方的方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方言就是和普通话的音调有些不同,只要听的懂普通话也大概能听懂那些方言,有些地方的方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二者的相同点:第一,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体现;第二,都没有全民性特点,社会方言通行于某个阶层,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第三,都要使用全民语言的材料构成。
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
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
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
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为什么有些人说方言和普通话的声音不同。
江淮方言的演变与发展我国自古地分南北,江淮居其中,江淮之间,气候物产、语言风土,其特点也都居南北之中。
语云:“桔逾淮而北为枳”,应是地理环境使然。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方言差别,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为巨异。
或失在浮清,或滞於重滞。
”扬雄《方言》记载显示,早在汉代本省境内偏西地区,西接淮河南北是一个方言区。
这个方言区居南北之中,受南北方言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演变成为江淮方言区,横亘江苏、安徽中部、全省遂成为三个方言区。
从商周两代开始,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向东向南两个方向发展,现今江苏方言的分布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
华夏族向南发展,从关中、中原出发首先到达江汉流域,《诗经》国风中《周南》有《汉广》,《召南》有《江有记》,都是江汉地区的诗,可以称为“楚风”,说明殷周之际这里已被视为诸侯国之列,语言文化已经华夏化了。
周初周公旦曾率军东证,战胜东夷,但是南面今江苏安徽境内的徐夷、淮夷仍很顽犟,曾多次与周互有攻伐:战争使敌对双方进行了语言文化的交流。
到春秋时期,徐夷、淮夷才被吴国征服,今江苏全境几为吴国所有。
这时吴国与中原诸国关系密切,与蛮夷各族共同接受华夏文化。
东周以来楚国向东扩张,吴楚连年战争,虽然楚国失败,但是由中原入楚的先进文化反倒因战争更多更快的传入吴国,加速其华夏化的进程。
这时吴国与中原内地的往来也颇为频繁,公子季札访问鲁、齐、郑、卫、晋诸国,表现了很高的华夏语言文化修养。
晋国助吴攻楚,还派去战车队,教以战法。
齐国军事家孙武训练吴军,齐景公还把小女儿嫁给吴王阖闾的长子。
孔子有一位大弟子言偃(子游〕是吴人,曾在鲁国任武城宰。
此外,楚人伍子胥奔吴,过江时渔父唱歌示意,语言可通。
还有文种、范蠡也是楚人,他们到越国做官,出谋划策,语言上也没问题。
所有这些都表明吴越两国已经放弃原来的蛮夷语言,成为与楚方言相近的华夏语的一个方言。
战国时期,楚国中心逐步东移,最後都城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楚语对东方特别是江淮间的语言影响更大了。
2011年第2期总第104期No.2. 2011Sum 104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淮安方言语音浅析张牧如(南京晓庄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8)摘 要:淮安方言又称“淮语”,属于北方方言,在明朝时期,曾被定为官方用语,是宝贵的文化艺术。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人员区域流动的不断加剧,淮安方言也在不断地发展,本文对淮安方言语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期这宝贵的文化财产可以得以保存。
关键词:淮安方言;语音中图分类号:H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1)02-0092-02收稿日期:2011-02-22作者简介:张牧如(1988-),女,江苏南京人,从事语言学方向的研究。
一、 引言淮安方言又称“淮语”,属于北方方言,在明朝时期,曾被定为官方用语。
淮安方言以明清时期淮安府城淮城(今楚州区城区)口音为核心淮安口音,如今以淮安市政府驻地清河区为基准。
淮安话有广义狭义之分,亦有古今地域之差异。
广义的淮安话也即明清时期所谓的“清淮方言”,指以明清淮安府城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和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浦区)两地及其附近区域所使用的方言(江淮方言扬淮片两淮小片)。
近年来由于地级淮阴市更名淮安市,狭义淮安方言也指淮安市城区(清河区)所使用的方言,而楚州区一带所用方言又被称为楚州方言。
二、 淮安方言语音的地区差异及分区在《淮安市志》方言章中,指出“淮安是江苏江淮官话音系主要发源地,又称‘淮语’。
淮安方言指今淮安地区民间使用的主要语言。
淮安方言以明清时期淮安府城淮城(今楚州城区)口音为核心淮安口音。
今使用口音以今淮安市政府驻地清河区为基准。
明朝时期,‘淮语’曾被定为官方用语。
”淮安方言区的分别区域包括: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楚州区、洪泽县高良涧、黄集、岔河、朱坝等镇和淮阴区王营、新渡,涟水保滩等部分乡镇,地域范围北起废黄河两岸,南到白马湖,西至二河,东到苏嘴--复兴--博里--流一沿线,人口200余万。
西游记中江苏淮安方言辨析西游记是司马迁所创作的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
由于它在中国国家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它使用的江苏淮安方言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江苏淮安方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拥有独特的发音,也有独特的语法结构。
本文将介绍《西游记》中使用的江苏淮安方言辨析。
首先,《西游记》中使用的江苏淮安方言的发音有一定的特点。
江苏淮安方言的发音特点在于它色彩鲜明,强调音节的准确性,同时重读和拼音较重要,音节的爆破性也比较明显。
另外,江苏淮安方言的发音比较融合,可以把它归纳为口齿结合语音特点。
例如,“yīng”是一个常见的音节,它是弱读,有着轻松的感觉。
在读音中,它是“ying”,可以让读者体验到明亮、活泼的发音。
其次,《西游记》中使用的江苏淮安方言有着独特的语法结构。
江苏淮安方言的语法结构有着名词的复数形式,词语的变化形式以及句子的变化形式等特点。
这些特点可以在江苏淮安方言中体现出来,使得它在《西游记》中更加有表现力。
例如,在江苏淮安方言中,一些名词会变化形式,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shàng”可以指“上升”,而“shǎng”则指“下降”。
最后,《西游记》中使用江苏淮安方言有着特殊的语义。
江苏淮安方言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含义是比较宽泛的,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bù”可以指“不要”,而“bú”则可以指“不”。
另外,江苏淮安方言的特殊语义还表现在它的定义很宽。
比如,“guàn”可以指“广场”,“官”,“管理”。
这些词可以表达多种意思,因此在《西游记》中可以用来更加精准地表达意思。
总之,《西游记》中使用的江苏淮安方言具有独特的发音,特殊的语法结构和多义性,这使得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贡献。
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摘要:淮安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一部分,前人对淮安方言的语音虽有过较多研究,但并未对淮安区(原楚州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共同点与差异作详细的、具体的探讨。
本文将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对淮安区淮城镇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着重发现二者差异,探索淮安人学习普通话时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普及和推广普通话。
本文以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方言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角度,通过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归纳总结淮安方言的语音特点。
其中主要包括淮安方言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以及音变特点。
对比主要通过表格这一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关键词:淮安方言;普通话;语音;对比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
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散,有的集体向远方迁移,有的和异族人接触,与当地土语混杂交融,汉语逐渐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地域方言既是受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国人自古就有“南北差异”这一概念(比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南蛮”、“北侉”……),而江淮之间正是我国划分南北的重要标志。
经众多地理学者研究检验,最终发现“秦岭——淮河”不仅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还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淮安成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地标之一。
一、淮安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系统比较淮安话有18个声母(零声母+17个辅音声母),普通话有22个声母(零声母+21个辅音声母),二者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这些相同与差异,依旧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备注:中间为例字,两边分别为它们的普通话发音和淮安方言发音。
为更加清楚、直观地展现异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例字声母,将用√显示;差异较大的,则直接用国际音标标出实际读音。
)bpmfdtn l lgkhxjgqkxh zcszh 纸、zjch床、c shsx r热、染肉、如l味、问、熬、月、安、温、王、要从上表的对比可以大致看出看出淮安方言既有与普通话的相同点,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分析总结如下:相同点:1.淮安方言与普通话共同拥有18个声母(零声母+17个辅音声母),分别为b、p、m、f、d、t、l、g、k、h、j、q、x、z、c、s、r、。
作者: 毕一鸣
作者机构: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
出版物刊名: 视听界
页码: 49-50页
主题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语言文字工作 普通话语音 重要意义 播音员 广播电台 区域内 推广普通话 节目主持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 在全国推广、使用普通话,是党和政府一贯的语言文字政策。
国务院在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国发[1992]63号文件)中强调指出,推广普通话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內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淮滨方言与普通话声、韵、调对比研究:普通话是哪里的方言摘要:淮滨方言隶属八大方言中的北方方言。
淮滨与安徽阜阳毗邻,通过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淮滨方言与本省的潢川、息县、商城等地的方言差别很大,但与阜阳市区方言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文章将就淮滨方言与普通话的声、韵、调进行对比性研究,探索淮滨方言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淮滨方言;普通话;语音一、淮滨概况及其方言界定1、淮滨概况淮滨县居淮河中上游,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东、北靠洪河与安徽阜阳、临泉接壤,南依白露河与固始、潢川毗邻,西临闾河与息县为界。
因地处淮河之滨而得名,属于信阳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32°15′—32°38′,东经115°1′—115°35′。
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
淮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中国第一个水利专家、历史上第一个清官”的楚国名相孙叔傲就诞生在淮滨县期思镇。
境内周代蒋国故城等遗址至今仍闪耀着古文化的光芒,淮滨县城即古乌龙集,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
据乾隆《光州志·盐法》载:“本州共计一万二百一十六引盐船,自淮北至正阳关,经乌龙集小船起驳,由淮河入境抵州”。
2、淮滨方言界定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
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
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
世界上大约有3500种语言,其中非洲就有1140种。
“方言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周代,就是所谓殊方异语。
”①关于汉语方言的划分,各家的说法不一。
曾经有五种说、九种说、十种说、十二种说、五系十七区说等。
(五种说,见王力《汉语音韵学》563页,中华书局,1956年)。
现在一般认为大致可分为八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4)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梅县话为代表),(6)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7)赣方言(南昌话为代表),(8)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
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
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
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
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
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
广电聚焦傀覘雄住第3卷第15期播音员、主持人常见语音问题及改正方法----以谁安地区播咅员为例黄豆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摘要:来自不同方言区的播音员、主持人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自身方言区发音习惯的影响。
若播音员、主持人能结合自身方言区的语音特点,与普通话的发音特点进行比较,找出容易出现的语音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正,可使作为传播者的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更标准,传播效率更高。
而江苏省淮安市是温婉水乡,民风温润,淮安方言有“淮平子”之称。
与普通话比较,淮安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从淮安地区出来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学习普通话时,可根据自身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找出常见的语音问题,如前后鼻音发音不到位等,进行对应的调整,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
关键词:播音主持;普通话;江苏淮安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5-0064-02一、引言淮安市在江苏省中北部位置,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平原地区,是很有特色的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也会影响这里的人以及他们说的方言。
这样宁静祥和的平原地区也让从这里出来的播音员、主持人拥有平和温润的气质,在语言上也有所体现。
淮安属于江淮方言区,淮安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区的洪巢片。
因为淮安方言总体走势较平,所以这里的语音被叫作“淮平子”。
从淮安地区出来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发音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淮安方言中发音方法的影响。
所以,播音员、主持人若想使自身的普通话更加标准,传播效果更好,就需要比较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特点,找出差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二、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比较若是要比较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需从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语流音变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声母方面。
现在,按声母发音部位进行对比。
在淮安方言中,双唇音b、p、m易出现双唇无力致使字头无力,或是因发音过拙满口用力;发唇齿音f易出现的问题是唇齿间构成的阻碍较弱,听感不强;发舌尖前音z、c、s时,发音部位相较于普通话中的偏后,舌尖与齿接触面积过大,再加上舌尖没有力量,容易产生杂音,形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