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球企业并购的新动向.doc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3
跨国并购发展的新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迅速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并购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对于企业而言,了解并把握这些新趋势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新趋势之一是并购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发生。
随着全球市场的一体化,本土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企业需要进一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而跨国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进入新市场的有效途径。
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一些新兴市场中的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跨国并购中,通过收购国外企业来进一步扩张市场份额。
其次,新趋势之二是高科技企业的并购活动持续增加。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加速,高科技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加强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扩大市场份额,许多高科技企业通过并购来实现快速的技术迭代和产品更新。
这种并购方式能够快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新趋势之三是以“全球并购”为主导的大型跨国企业的壮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大型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并购方式来拓展全球市场份额和实现全球布局。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收购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效益,实现全球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这种大规模的全球并购活动,不仅对企业本身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全球经济的结构和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新趋势之四是金融机构在并购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金融机构的全球化进程,金融机构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并且规模不断扩大。
金融机构通过并购不仅能够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还能够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和全球市场信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金融机构的并购活动也能够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推动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力的提升。
最后,新趋势之五是在并购过程中更加注重并购后的整合和价值创造。
全球并购报告摘要:本文分析了全球并购市场现状及趋势,重点关注了2019年全球并购市场的收购交易及交易价值、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主要并购动态等方面,结合近年来的经济、政治及金融环境,对全球并购市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正文:全球并购市场现状2019年是全球并购市场交易规模排名第二的年份,全球范围内的并购交易额为3.76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规模最大,占到全球并购交易总额的41.8%。
欧洲及亚太地区并购交易额也居高不下,分别占到总额的29.5%和20.2%。
总体来看,全球并购市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在地域上分布也愈发广泛。
全球并购市场主要动态2019年,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并购交易,其中不乏行业巨头的参与。
例如,美国医药保健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以747亿美元收购了竞争对手Celgene,同时两家公司合并后的交易总额达到了1000亿美元,成为该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交易。
此外,在科技和金融行业也有一些颇具影响力的交易出现,如美国半导体公司Broadcom以300亿美元收购同行Qualcomm、英国保险公司Prudential以367亿美元收购HKG电讯公司等。
全球并购市场发展趋势全球并购市场未来的发展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卡特彼勒等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有大市场、有资金、有人才的公司很有可能越来越多地涉足并购市场。
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及金融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并购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例如,英国“脱欧”等事件可能对欧洲地区的并购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而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和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动荡也可能对并购市场产生影响。
此外,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变革也可能对并购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尽管全球并购市场发展可能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是没有人能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在通过并购方式实现他们的扩张和战略部署。
未来的全球并购市场政策、金融、经济和贸易环境都将对市场发展方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并非简单的企业之间的合并,而是一个复杂的整合过程。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并购整合的过程、方法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并购整合的定义与重要性并购整合是指两家或多家公司合并后,对各项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人力、物力、技术等)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公司间协同效应的过程。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并购整合,企业可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优化资源配置:并购整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创造协同效应:通过并购整合,可以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创造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三、并购整合的过程与方法并购整合的过程主要包括战略规划、资源整合、组织架构调整、文化融合等方面。
具体方法如下:1. 战略规划:明确并购后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确保并购整合的方向与目标一致。
2. 资源整合:对财务、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组织架构调整:根据业务需求和战略目标,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确保公司运营的高效性。
4. 文化融合:尊重并融合双方企业文化,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并购整合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在并购整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 资源冲突:双方企业在资源上存在冲突,导致资源浪费。
解决策略: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2. 组织架构不适应:组织架构不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和战略目标。
解决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和战略目标,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3. 文化差异:双方企业文化存在差异,导致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和合作困难。
解决策略:尊重并融合双方企业文化,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五、案例分析以某科技公司并购另一科技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以下步骤成功实现并购整合:1. 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明确并购后的战略目标,确定业务发展方向和重点。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另一个是跨国公司并购。
尤其是近几年,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国际市场的新格局,跨国公司已把并购活动迅速从国内扩展至国外。
跨国公司为了执行全球经营战略,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跨国并购已明显超过了跨国创建,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企业并购浪潮。
这一新趋势正在并将深刻影响各国经济。
一、全球企业并购的新趋势一般而言,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独立经济实体资格的行为。
但是,这一经济学的解释并未全面反映出企业并购的本质。
简单地讲,企业并购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立足于提高经济效率,通过企业变更和终止的方式,实现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
企业并购是正常的经济活动,只不过近年来企业并购日益加剧,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企业间之所以会产生并购与被并购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市场。
换言之,企业的并购行为原因和目的都在于改变和理顺市场供需关系的秩序,实现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19世纪90年代,欧美大陆突然出现的企业并购热潮使曾让企业家们寝食难安的生产过剩心病一夜之间得以化解。
同样的情况又出现在百年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政府、企业和市场应接不暇,信息失灵,直接导致生产过剩。
不管是汽车业、石油业乃至银行业,普遍存在着生产或服务能力过剩的严重问题。
据估计,全球汽车业过剩的生产能力将达2000万辆。
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参与竞争,就必须结盟开辟市场,以重组削减成本,从而提高效率。
1998年,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在合并后节约成本10亿美元,而戴姆勒——奔驰与克菜斯勒跨国“婚姻”的合并,预计几年内将创造利润25亿美元。
再者,国际竞争加剧是推动并购浪潮的关键因素。
由于因特网正在打破所有商品的传统销售方式,许多老牌公司都担心自己的处境。
老板们普遍认为,只有在本行业中排名前3名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而兼并和收购是推动公司成长的最快途径。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化发展,海外投资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市场、获取资源、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资金压力海外投资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不仅需要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还需要支付相关的税费、律师费、顾问费等。
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力度增强,使得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用于规避风险。
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2. 法律法规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合同法、劳动法、税务法等。
若企业不能熟悉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就会造成法律风险和不良后果。
3. 文化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处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方式、员工的激励机制、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沟通等方方面面,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困扰。
4. 政治风险一些国家或地区存在着政治不稳定和政策变化的风险,这对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产生了不确定性。
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投资遭遇政府干涉、政策调整或者政治动荡等情况,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5. 目标企业选择选对合适的目标企业是海外投资并购的关键。
一些企业在目标企业选择上存在失误,可能导致投资失败、资金损失等问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资金管控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更加注重资金的合理运用和管控。
可以通过多渠道融资、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外部投资者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也需要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2. 健全法律团队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活动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团队,包括律师、顾问等,以确保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熟悉和遵守。
在一些复杂的交易中,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来处理,确保在法律风险方面的控制和规避。
3. 文化融合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注重文化融合,开展跨文化沟通,加强员工培训,建立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以促进员工的融合与团结。
外资并购的特点和趋势
外资并购的特点和趋势可以概括如下:
特点:
1. 跨国性质:外资并购是指一国企业以购买或者合并方式参与另一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多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和商业法律制度。
2. 资金实力:外资并购往往由具备充足资金实力的跨国企业或投资机构发起,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3. 获得优势资源:外资并购的目的是获取被收购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品牌、市场份额等优势资源,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4. 扩大市场份额:外资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或扩大目标市场,降低市场进入障碍和时间成本。
5. 提高效率:通过外资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趋势:
1. 行业多元化:外资并购不再局限于传统行业,越来越多的外资流向高新技术、互联网、金融、能源等新兴行业。
2. 地域扩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外资并购的目标地域越来越广泛,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也包括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3. 技术引领:外资并购越来越注重获取高端技术和知识产权,以满足企业创新和技术升级的需求。
4. 服务业崛起:随着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增加,外资并购也在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包括金融、医疗、教育、旅游等。
5. 环保可持续发展:外资并购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并购过程中考虑目标企业的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
海外并购研究报告摘要本文研究了海外并购的概念、背景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案例,探讨了海外并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研究发现,海外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技术能力和增加利润。
然而,它也面临着政治风险、文化差异和经营挑战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海外并购战略,并加强与本地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合作。
1. 引言海外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收购海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来进行国际扩张的一种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海外并购的机会。
本文旨在研究海外并购的趋势和影响因素,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2. 背景海外并购的兴起源于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增加。
随着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涉足国际市场,海外并购成为了一种快速扩张和获取资源的方式。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球海外并购交易额年均增长率为15%以上。
3. 发展趋势3.1 区域分布根据数据显示,北美、欧洲和亚洲是海外并购交易最活跃的地区。
其中,亚洲地区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海外并购规模不断扩大。
3.2 行业特点海外并购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具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制造业和能源行业,海外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取技术和资源;而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行业,海外并购则更多是为了开拓市场和获得用户数据。
4. 影响因素4.1 经济因素海外并购的决策往往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增长、汇率波动和利率变动等因素都会对海外并购的决策产生影响。
4.2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海外并购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目标国家和所属行业。
政治不稳定、政策变化和国际关系等都可能影响海外并购的顺利进行。
4.3 文化因素文化差异是影响海外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等差异。
5. 影响和挑战海外并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整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并购整合是指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将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为一个整体,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并购整合的策略、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企业并购整合的策略1. 明确并购目标:企业在并购前应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确定并购的动机和目的,如扩大市场份额、优化产业链、提升技术水平等。
2. 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收购、兼并或股权合作等不同的并购方式。
3. 整合资源:在完成并购后,企业需对被并购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包括人员、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资源配置。
三、企业并购整合的挑战1. 文化和组织融合: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企业文化和组织的融合是一个重要问题。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组织架构,如何将两者有效融合是企业在并购后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2. 人员安置与沟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人员安置和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需妥善安置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以降低员工的不安情绪。
3. 财务风险: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面临财务风险,如高昂的并购成本、资金链断裂等。
因此,企业需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以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
四、企业并购整合的未来发展趋势1. 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企业并购整合将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整合效率和效果。
2. 跨界融合:未来企业并购将更加注重跨界融合,不同行业的企业将通过并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绿色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4. 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国并购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企业将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全球化布局,提高国际竞争力。
五、结论企业并购整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等目的。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获取资源和技术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总结出跨国并购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引言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对另一个国家的企业进行收购或合并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跨国并购活动日益频繁,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获取资源和技术的重要手段。
然而,跨国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法律风险、市场适应性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总结出跨国并购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二、跨国并购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1)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在文化、价值观、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导致并购后的整合困难。
(2)法律风险:跨国并购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3)市场适应性:企业并购后,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包括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
2. 机遇(1)获取资源:跨国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海外市场、先进技术、品牌等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
(2)降低成本: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3)提高市场份额: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跨国并购的策略建议1. 深入了解目标企业:在并购前,企业应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的文化、业务、财务状况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整合。
2. 合理规避法律风险:企业应熟悉目标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确保并购过程中的合法性。
3. 加强文化整合: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应尊重目标企业的文化,采取包容、融合的态度,实现文化整合。
4. 制定长期战略:企业应制定长期战略,关注并购后的整合效果,实现协同效应。
5. 关注市场适应性:企业应关注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格局等,确保并购后的市场适应性。
四、案例分析以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为例,该案例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深入了解目标企业:中国化工在并购前对先正达进行了全面调查,确保了并购的顺利进行。
第1篇一、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旨在分析并购的动因,并对并购案例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并购动因分析1. 市场需求(1)市场扩大: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2)市场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需要通过并购来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2. 技术进步(1)技术领先: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2)技术整合:并购可以实现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
3. 产业政策(1)产业政策支持: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2)产业整合:并购有助于推动产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
4. 资源配置(1)优化资源配置: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并购,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5. 企业战略(1)多元化经营: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2)产业链整合:并购有助于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并购案例财务分析1. 案例背景某A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A公司面临销售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
为应对市场竞争,A 公司决定通过并购来拓展业务领域,提高盈利能力。
2. 并购动因(1)市场需求:A公司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满足消费者需求。
(2)技术进步:A公司希望通过并购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3)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进行产业升级。
3. 并购方案(1)目标企业:B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智能家居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2)并购方式:A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B公司全部股权。
(3)并购价格:A公司支付给B公司股东的总对价为5亿元。
4. 财务分析(1)并购前后盈利能力分析并购前,A公司营业收入为10亿元,净利润为1亿元;并购后,A公司营业收入为15亿元,净利润为2亿元。
《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篇一一、引言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企业并购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评述,分析其发展历程、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
二、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企业并购的起源可追溯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购逐渐成为企业扩张、资源整合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
在企业并购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将并购作为一种战略工具,以期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企业并购理论的主要内容企业并购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并购动机、并购方式、并购效应及并购后的整合等。
1. 并购动机理论:包括效率提升动机、市场份额扩大动机、管理者帝国建设动机等。
这些动机促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份额和实现管理层个人利益等目标。
2. 并购方式理论:主要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主要针对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并购,纵向并购涉及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间的并购,而混合并购则涉及不同行业间的企业间的并购。
3. 并购效应理论:主要研究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包括协同效应、规模效应、财务效应等。
这些效应有助于企业在并购后实现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并取得更好的经营绩效。
4. 并购后整合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在完成并购后如何实现组织、文化、人员等方面的整合,以确保并购后的企业能够顺利运营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企业并购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
首先,从研究方法上看,企业并购理论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其次,从研究成果上看,企业并购理论在解释企业并购动机、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实务界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
例如,关于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管理层决策与市场反应的关系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20权和决策权等,这样才能在确保总部对境外经营机构的相对集中管控的前提下,实现对境外机构管理层的约束,进而有效降低境外资产的运营风险。
(二)提高境外资产管理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明确企业的经营战略是有效预测、规避风险和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风险的前提,而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最终目的在于防止境外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在实践中国有企业应当从把握好境外投资的战略决策环节入手来提升其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首先要明确进行境外经营的战略意义,例如获取战略性资源、开拓境外市场等,这些战略目标和动机必须细化;其次是要明确境外项目投资的选择标准,例如从东道国国别选择和入驻方式等;最后是要对境外机构的战略角色进行定位。
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境外资产管理时的目的性较强,合理控制境外资产的风险。
(三)优化境外资产管理的控制活动要优化境外资产管理的控制活动,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必须明确财务管理不能替代业务控制活动,必须根据境外资产的运营特点设计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的业务控制活动;二是要建立规范科学的财务报告和管理制度,从而来防范境外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要有效利用内部控制的牵制机制,即从构建境外机构管理层的权利制衡机制入手来防止个人权利过大,进而损害境外国有资产的问题。
结束语:随着国有企业在境外资产规模的逐年扩大,其境外资产管控成为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在境外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能够帮助国有企业突破其境外资产管理的困境和难点,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1]汤媛媛,杨春.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监管与风险防范[J].当代经济研究,2017.03[2]卢享光.浅议如何对国有企业境外资产进行有效监督管理[J].现代商业,2014.11[3]卢永真,姜华欣,胡迟.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02[4]周煊.中国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01浅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问题及对策梁圆皓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 201900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以实现各种资源全球最佳配置为目标的企业在境外的直接投资活动发展迅猛。
企业并购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企业并购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成果。
在国内,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企业并购对股权、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购决策的优化,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并购的成功因素等方面。
在国外,研究重点则主要集中于并购战略的有效性、企业文化融合、并购后绩效评估等领域。
此外,也有相关研究聚焦于不同行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并购案例分析,侧重于探寻其中的成功或失败因素。
总体来说,企业并购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商业行为。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文化、法律制度等外部环境将对企业并购的实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对企业并购的研究需要重视对于不同情境下及其原因的分析,并寻求行之有效的并购策略。
企业并购的发展情况报告引言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其他企业来实现快速发展和扩大规模。
近年来,企业并购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将对企业并购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其影响因素和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发展情况1. 增加的并购交易数量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并购交易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从2010年至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并购交易数量增长了约45%。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全球资本流动和新兴市场崛起等因素的影响。
2. 大型跨国企业并购的增多近年来,大型跨国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逐渐增多。
这些企业通过合并或收购来实现进一步扩大规模、获取新技术和人才、进入新市场等战略目标。
这种跨国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是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并实现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的最佳效果。
3. 新兴行业的并购热潮随着科技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新兴行业的并购活动也呈现出热潮。
特别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企业通过并购来获得技术和创新能力,加速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推出。
4. 并购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并购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在近年来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海外市场,并通过并购来进入新的市场和扩大影响力。
这是全球经济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结果,也是企业追求全球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影响因素1.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企业并购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经济增长、政策支持、金融市场稳定等有利条件会推动并购活动的增加。
相反,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则会对并购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2. 政策和监管环境政策和监管环境对企业并购活动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的政策和监管措施会对并购交易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
一些国家采取开放的政策和监管环境,提供便利的并购条件;而一些国家则采取保护主义的政策和措施,限制外资并购活动。
3. 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也是影响并购活动的重要因素。
一些企业通过并购来弥补自身短板,获取新技术和人才,实现快速发展;而一些企业则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浅析全球企业并购的新动向
摘要:全球企业并购的新动向及其背景和影响始于1994年的第五次全球企业并购浪潮自1998年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据统计,往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额高达2.5万亿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54%,比1996年增长了两倍。
1996-1998年间,全球共签署企业合并协议2万余项。
1998年以来,企业并购势头更是有增无减,重大的并购案例接连不断。
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巨型并购案屡见不鲜。
除此之外,在本次企业并购中出现的新动向也格外引人注目。
全球企业并购的新动向
一般以为,企业并购在西方产业化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出现。
自19世纪至今,全球已发生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此次并购以横向并购为主,表现为有竞争关系、经济领域相同或生产的产品相同的同行业之间的并购。
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15至1930年之间。
此次并购则以纵向并购为主,其形式是大企业并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并购交错共存。
第三次并购浪潮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之间,60年代后期为***阶段。
此次并购的特点是以混合并购为主,即大的垄断公司之间互相并
购,并产生了一批跨行业、跨部分的巨型企业。
第四次并购浪潮出现在1975-1992年间。
此次并购的最大特点是并购后所形成的产业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并购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第五次并购浪潮始于1994年,自1998年以来,并购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动向。
1、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并购。
西方经济界普遍以为,1998年以前的企业并购浪潮,严格他说只能称为美国企业并购浪潮,由于美国之外的区域基本上都未卷进。
自往年以来,企业并购浪潮几乎席卷全球。
往年,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并购额大幅度上升,如日本1998年前9个月的并购额就高达63亿美元,而1997年同期不足8亿美元。
1998年欧洲企业的并购总额8500亿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60%还多。
今年初以来欧洲再掀并购之风。
分析家指出,目前欧洲大陆的企业正在向美国企业在80年代所经历过的方向发展。
西方经济学家以为,欧洲出现企业并购狂潮的真正原因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球性的合并浪潮给欧洲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二是欧洲资本市场的膨胀给企业合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三是欧洲优秀企业的治理者们已经在价值创造方面学会了一种新的盎格鲁-美利坚方式,即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欧洲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2、发展中国家加进企业并购浪潮。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受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和为了迎接来自外国企业竞争的挑战,也加快了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的步伐,其中东南亚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几个国家表现尤为突出,这些国家的银行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之风日盛。
3、跨洲和跨国并购频繁。
1998年以来,国际上很多巨型公司和重要产业都卷进了跨国并购,美国的很多大企业在欧洲和
亚洲大量进行同业收购,如美国得克萨斯公用事业收购英国能源团体;美国环球影视公司收购荷兰的波利格来姆公司等。
而海外公司收购美国公司也同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和快节奏,如德国的戴姆勒收购了美国的克莱斯勒;英国石油公司对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的并购。
发生在欧洲和亚洲内部的跨国并购之风也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增长势头,如英国制药企业收购瑞典的制药企业;法国的石油公司收购比利时的炼油厂;菲律宾黎刹水泥公司与印尼锦石水泥厂的合并等。
进进1999年以后,跨国并购更是异常迅猛,先后出现了福特收购沃尔沃、英美烟草公司收购荷兰乐福门和法国雷诺汽车收购日本的日产汽车等跨国并购案例。
4、强强联合***迭起,巨额并购案例增多。
往年末,艾克森以近790亿美元的价值收购了美国的美孚公司,创下西方企业并购史上的最高纪录,从而缔造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
今年4月,美、英、日三国的通讯企业联手合作,成立了全球最大的通讯团体。
经济学家们以为,这种强强合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它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市场结构,刺激更多的企业为维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不得不卷进更加狂热的并购浪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