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自动化所评测技术报告(SYSTEMII).pptx
- 格式:pptx
- 大小:471.05 KB
- 文档页数:18
职场个性剖析测验分析报告测试你的职场情况目录前言 (3)名词解释 (4)第一部测试报告概要 (5)第二部分:测试报告详解 (6)一、你的个性特征 (6)A.优势 (6)B.不足 (7)C.提升工作效能的建议 (7)二、你的行事风格 (8)三、你的工作状态 (9)第三部分:管理指导建议 (10)一、激励建议 (10)二、沟通建议 (10)三、培训建议 (10)前言报告阅读说明:该测试通过测查你在职场中的表现,系统,深入地分析你的职场个性,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你了解更真实的自己•帮助你了解职场中的自己•帮助你了解职场中的行为风格(管理风格、目标追求、回避因素、冲突应对等)此外,针对你的个性特征,该报告也提供了相关的管理沟通建议,比如如何与你有效沟通、如何给你提供更有效的培训,如何对你实现有效的激励。
总之,希望该报告能够有助于你扬长避短,遨游职场。
名词解释目标导向(O)“目标导向”是剖面分析所描述的第一个因素,用字母O来表示。
目标导向倾向强的人具有喜欢用做事来证明能力,讨厌犹豫不决,喜欢抓大方向,不喜欢被人干涉等作风。
很可能选择致力于克服障碍来塑造环境,并以此获得成功。
影响感召(I)“影响感召”是剖面分析所描述的第二个因素,用字母I来表示。
影响感召倾向强的人具有典型的外向、社交特征。
与善于交际,乐观、滔滔不绝的特点有关。
会对外在环境采取主动,通过人的关系来发挥影响作用。
耐心合作(P)“耐心合作”是剖面分析所描述的第三个因素,用字母P来表示。
耐心合作倾向强的人具有按步调做事的特征,并且是个有耐心且富同情心的倾听者,他们是真的对别人的问题和感受感兴趣,特别适合担任支持者的角色,也具有非常坚定的行事态度,以及稳定地从事一件工作的专注力。
具有这个特点的人通常被所处环境所影响,审慎地调节节奏。
精确服从(E)“精确服从”是剖面分析所描述的第四个因素,用字母E来表示。
该因素的典型特征是精确行动。
该因素倾向强的人,生来被动,并且不喜主动表达,通常服从组织规则,重视结构及系统导向。
呼叫导航主观识别效果数据:通过实际电话流程进行测试,体验号码:5373052测试人员导航正确率识别总句数开始系统提示:对不起,没有听清系统提示:……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是否有结果系统提示:播报识别结果无识别结果有识别结果测试人员:说出业务说法并发路数LastRespTimeTotalTimeNet TotalTimeTHREADS-RECOGTHREADS-COMPUTE max avg90 0.828 0.0671 34.719 44.36 89.9496 78.2992 90 1.578 0.3334 60.188 69.64 89.6992 71.6624 90 3.075 1.0328 65.313 75.282 89.4024 63.6808高配上:LastRespTimeTotalTimeNet TotalTime THREADS-RECOGTHREADS-COMPUTEcapsmax avg2.094 0.6037 57.453 69.922 59.9993 45.0881 24.36771.938 0.2109 195.5 203.86 14.9978 12.5025 7.1611 Beam为默认值。
高配上:LastRespTimeTotalTimeNet TotalTime THREADS-RECOGTHREADS-COMPUTEcapsRecTimeRatiomax avg max 0.39 0.1313 115.187 128.703 1 1 0.4341 6.3648Beam=-150:高配上:LastRespTimeTotalTimeNet TotalTime THREADS-RECOGTHREADS-COMPUTEcapsRecTimeRatiomax avg max标配上:ISR41LastRespTimeTotalTimeNet TotalTime THREADS-RECOGTHREADS-COMPUTEcapsRecTimeRatiomax avg max网络版数据:LastRespTimeTotalTimeNet TotalTime THREADS-RECOGTHREADS-COMPUTEcapsRecTimeRatioGlobalRecTRatioavg max avg0.2097 614.968 619.172 1 1 0.0813 0.8082 0.4633 0.2437 81.844 86.75 5 3.4632 1.2218 2.1284 1.3232Callog打开:并发路数LastRespTimeTotalTimeNet TotalTimeTHREADS-RECOGTHREADS-COMPUTEcapsRecTimeRatioGlobalRecTRatio max avg max avg1 0.39 0.1328 114.297 126.688 1 1 0.4375 6.2733 2.593 0.3963 5 0.375 0.1521 43.063 54.5 5 4.4 2.3222 6.2313 2.4205 0.4208 10 0.906 0.2145 271.844 283.797 10 8.7266 5.15 10.8792 2.4431 0.423 15 0.938 0.2312 184.125 196.75 15 12.8845 7.6035 10.7751 2.4188 0.4265 20 1.172 0.2566 140.406 152.782 20 17.1587 9.9711 10.0812 2.3844 0.4318 25 1.157 0.2686 114.219 125.766 25 21.4836 12.2572 10.3677 2.3657 0.4351 30 1.125 0.2748 95.969 107.829 30 25.6679 14.588 10.0256 2.3584 0.4359 35 1.219 0.2803 83.171 95.844 35 29.7934 16.8328 9.6332 2.3525 0.4367 40 1.36 0.3093 74.297 86.844 40 33.5441 18.8433 9.3392 2.3226 0.4427 45 1.453 0.3677 67.953 79.907 45 36.8716 20.6025 9.3392 2.2648 0.4547缺陷统计和分析缺陷修复状态满足验收指标(有2个bug000059和000063已修复但开发尚未来得及回复。
第33卷 第2期 核 技 术 V ol. 33, No.2 2010年2月 NUCLEAR TECHNIQUES February 2010——————————————第一作者:严锦泉,男,1963年出生,1989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核安全分析工作 收稿日期:2009-11-18一、二级概率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及其在300 MW核电厂二期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严锦泉 张琴芳 仇永萍 周全福 邱忠明 陈 松(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上海 200233)摘要 通过引进及自行研制,建立了一、二、三级概率安全评价(PSA)分析程序;结合300 MW 核电厂二期工程(C-2)设计,对一、二级PSA 技术进行研究及应用——包括始发事件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相关性分析、人员可靠性分析、数据分析、事件序列定量化、电厂损伤状态分析、事故进程和安全壳响应分析、源项分析、大量放射性早期释放频率(LERF)的计算和分析、不确定性分析、重要度和敏感性分析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等。
建造了C-2一、二级PSA 模型,通过在C-2设计过程中基于PSA 的发现进行了一些重要设计改进,如安注泵和喷淋泵的小流量回流管上隔离阀的设计改进;化容系统的往复式上充泵的设计改进;重要厂用水系统的设计改进等,得到C-2功率运行内部事件的堆芯损伤频率(CDF)为7.25×10–6/堆年,LERF 定量化结果为3.24×10–7/堆年。
关键词 概率安全评价,事件树,故障树,严重事故,设计改进 中图分类号 TL36490年代初,美国核管会(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NRC)公开发表的NUREG-1150[1]《严重事故风险:5座美国核电厂的评价》以及配套报告,总结了PSA(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技术的数十年研究成果,对后来的PSA 工作起了重要指导作用;也为美国核管会执行安全监管时如何应用这些分析技术提供了有益见解,可作为开展系统研究的重要参考。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627860.0(22)申请日 2019.07.12(71)申请人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地址 100076 北京市丰台区南大红门路1号申请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2)发明人 黄葵 刘海山 丁怀龙 樊茜 焦震 杨帆 张震 栾婷 张成浩 (51)Int.Cl.G06F 11/3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人工智能的自动化软件测试系统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的自动化软件测试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可自主学习测试规范要求和往期的测试数据与结果,总结提炼测试规范要求模型;该系统可自主学习编程语言设计内容,生成编程语言模型;该系统可结合不同的软件平台、硬件平台,对编程语言模型进行自适应,生成目标系统模型,用以指导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开展自动化软件测试。
采用本发明的测试系统,可以提供一种自主学习测试要求和编程规范、自主适应不同软硬件平台自动化生成测试用例、自动化开展软件测试、自动化提供软件测试报告的系统及方法。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4页CN 110347603 A 2019.10.18C N 110347603A1.一种人工智能的自动化软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的测试要求规范模型、编程语言模型、目标系统模型、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模型;软件自动测试与分析过程模型;所述测试要求规范模型的构建步骤如下:(1-1)收集往期的测试数据;(1-2)获取测试要求规范说明书;(1-3)基于测试数据构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模型;(1-4)基于测试要求规范说明书构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模型;(1-5)语义模型融合;(1-6)模型优化适配;(1-7)模型自更新;所述编程语言模型的构建步骤如下:(2-1)确定需要建模的编程语言范围;(2-2)收集每种编程语言的编程规范和相关的编程实例;(2-3)按照编程规范的条目进行逐条解析,获得编程规范的语义集;(2-4)语义集的完善与清洗;(2-5)编程语义扩展;(2-6)语义集关联代码语义句模型表征;(2-7)语义集关联代码语义句模型表征更新与完善;(2-8)语义集的自学习完善;所述目标系统模型的构建步骤如下:(3-1)基于目标系统使用说明书构建语义模型;(3-2)匹配编程语言模型;所述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模型的构建步骤如下:(4-1)测试需求解析;(4-2)测试代码输入清洗与归类;(4-3)编程语言模型指导测试代码提炼获得待测试语义集和代码段;(4-4)目标系统模型通过事先学习所得,该模型可知道软件测试用例自动化生成模型按照特定软件和硬件平台的要求生产符合要求的测试用例;(4-5)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所述软件自动测试与分析过程模型如下:(5-1)对每一个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反馈进行记录,对于不通过的测试用例进行分析;(5-2)分析的结果结合编程语言模型中的关键词记录出问题的原因,同时根据关键词对应的表征意义给出不通过的原因说明,给出风险说明和报告;(5-3)基于编程语言模型,可对风险代码段给出相似代码测试通过的风险消除解决方案;(5-4)对于通过的测试用例可以进一步结合编程语言模型分析编程规范是否达标,给出编程规范分析报告。
质量手册Quality ManualHTQM01版本号: G/0编制:审核: XXX批准:01、目录01、目录 (2)02、企业概况 (6)03 、发布令 (7)04、质量方针目标 (8)05、任命书 (9)1、目的和范围 (10)1.1、目的 (10)1.2、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 (10)1.3、顾客特殊要求 (10)2、引用标准 (10)3、主要术语和定义 (11)4、组织环境 (14)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4)4.2、理解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14)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14)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5)5、领导作用 (17)6、策划 (17)7、支持 (18)7.1.1总则 (18)7.1.2人员 (18)7.1.4 过程运行环境 (18)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 (18)7.1.5.1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控制 (18)7.1.5.2测量系统分析 (18)7.1.5.3内部实验室 (18)7.1.5.4外部实验室 (19)7.1.6 知识管理 ................. . (19)7.2人力资源管理. ................. (19)7.3 意识 ................. (19)7.4 沟通. ................. .. (19)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20)7.5.1 总则 (20)7.5.1.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20)7.5.2 文件记录管理 (20)8、运行 (20)8.1 顾客要求识别及评审 (20)8.1.1市场营销 (20)8.1.2报价立项 (21)8.1.3 合同订单评审 (21)8.3产品、过程设计开发 (21)8.3.1产品设计开发策划 (21)8.3.2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入 (22)8.3.3过程设计输入 (22)8.3.4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 (22)8.3.6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22)8.3.7 过程设计输出 (22)8.3.8 设计和开发的变更 (22)8.4 采购控制 (22)8.4.1采购过程 (23)8.5产品生产 (23)8.6 控制计划 (23)8.7生产设备管理 (23)8.8工装管理 (24)8.9产品防护 (24)8.10 产品交付 (24)8.11顾客反馈处理 (24)8.12 产品监视 (24)8.13 不合格品控制 (25)9、绩效评价 (25)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25)9.1.1总则 (25)9.1.2顾客满意度测量 (26)9.1.3分析和评价 (26)9.2内部审核 (26)9.2.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26)9.2.2产品及过程审核 (26)9.3管理评审 (26)10、持续改进 (26)10.2 持续改进 (27)11、附录附录1、手册修订状态表 (28)附录2、XX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 (29)附录3、IATF16949:2016条款与过程识别对应表 (30)附录4、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程序文件 (32)02、企业概况XX投资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以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为主,集投资、商贸等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企业。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自动化专业是1958年开办的专业,已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培养和造就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水平自动化应用研究型人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近年来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欢迎。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自动化科学技术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在控制科学与工程、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相关方面从事理论研究、系统设计和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并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三、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控制理论基础知识,较好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运动控制系统、检测技术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最优控制、嵌入式系统、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系统仿真技术特色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五、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毕业合格标准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最低修满191学分(其中必修132.5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目录1国家制定的文件 (3)1.1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 (3)1.2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 (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15)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 (15)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使用基本规则 (18)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基本信息整理上报制度 (19)2.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21)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教学管理办法 (22)2.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教学规范 (25)2.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实验守则 (26)2.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的暂行规定 (27)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29)2.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型贵重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 (32)2.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处理办法(试行) (34)2.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内自制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 (36)2.1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安全制度 (38)2.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主任职责 (39)2.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40)2.1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实验室科研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42)3 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规章制度 (44)3.1 自动化实验中心规则 (44)3.2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45)3.3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47)1国家制定的文件1.1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教育)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委直属高校:现发布《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任李铁映1992年6月27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是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三级等保评测文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报告模板项目名称:委托单位:测评单位:年 月 日报告摘要一、测评工作概述概要描述被测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可参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投入运行时间、承载的业务情况、系统服务情况以及定级情况。
(见附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描述等级测评工作的委托单位、测评单位和等级测评工作的开展过程,包括投入测评人员与设备情况、完成的具体工作内容统计(涉及的测评分类与项目数量,检查的网络互联与安全设备、主机、应用系统、管理文档数量,访谈人员次数)。
二、等级测评结果依据第4、5章的结果对等级测评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测评项符合情况及比例、单元测评结果符合情况比例以及整体测评结果);通过对信息系统基本安全保护状态的分析给出等级测评结论(结论为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
三、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6.3章节的分析结果,列出被测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未部署DDos防御措施,易遭受DDos攻击,导致系统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四、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建议针对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安全建设、整改建议,是对第七章内容的提炼和简要描述。
报告基本信息信息系统基本情况系统名称 安全保护等级机房位置 中心机房灾备中心其他机房委托单位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人 姓名职务/职称 所属部门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电子邮件测评单位单位名称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人 姓名职务/职称 所属部办公电话门移动电话电子邮件报告 审核批准 编制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声明声明是测评单位对于测评报告内容以及用途等有关事项做出的约定性陈述,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本报告中给出的结论仅对目标系统的当时状况有效,当测评工作完成后系统出现任何变更,涉及到的模块(或子系统)都应重新进行测评,本报告不再适用。
本报告中给出的结论不能作为对系统内相关产品的测评结论。
XXX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仅供内部使用)编制:审核:会签:批准:修订记录文件的版本号由“V ×.×”组成,其中:a)小数点前面的×为主版本号,取值范围为“0~9”。
文件进行重大修订时主版本号递增1;b)小数点后面的×为次版本号,取值为“0~9,a~z”。
文件每修改一次时次版本号递增1;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次版本号重新置0;c)未批准发布的文件版本号为V0.×版,批准发布时为V1.0版。
当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前面只有次版本号不同的修订记录可以删除。
目录1简介 (7)1.1 目的 (7)1.2 范围 (7)1.3 术语和缩写词 (7)1.4 关键技术 (7)2集成测试策略 (8)2.1 build 1集成测试策略 (8)2.1.1 测试环境 (8)2.1.2 测试重点分析 (9)2.2 build 2集成测试策略 (9)3Build SDV测试策略 (9)3.1 SDV测试方案描述 (9)3.2 Build 1测试策略 (10)3.2.1 测试环境 (10)3.2.2 测试重点分析 (12)3.3 Build 2测试策略 (13)4SIT系统测试策略 (13)4.1 测试环境 (13)4.2 测试重点分析 (14)5SVT测试策略 (15)6Beta测试策略 (16)6.1 Beta测试需求分析 (16)6.2 Beta测试计划 (16)7认证和标杆测试策略 (16)7.1 认证和标杆测试需求分析 (16)7.2 认证和标杆测试计划 (17)8测试环境筹备计划 (17)8.1 测试环境需求分析 (17)8.2 工具/仪器的可获得性风险评估 (18)8.3 自主开发工具详细分析 (18)8.3.1 工具名称 (18)8.3.2 工具需求分析 (19)8.3.3 资源需求分析 (19)9测试计划 (19)9.1 人力资源计划 (19)9.2 测试工具 (20)9.3 测试进度 (20)10交付工件清单 (21)11附件 (21)注:通过插入目录方式自动生成,推荐保留二级目录。
学院简介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已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成立之初,在中央的支持下,中科院迅速凝聚了一批海内外优秀科学家,组建了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在“向科学进军”中发挥了先导和主力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率先打开与西方国家科技合作的大门,率先实行所长负责制、开放实验室,率先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
创办了联想集团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了改革先行者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凝练科技创新目标,调整重大科技布局,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立现代院所制度,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
建院以来,中科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围绕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产生了许多开创性科技成果,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自主发展了一系列战略高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系,带动和支持了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关键核心科技问题的攻克,为国家安全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成功研制第一台计算机、曙光超级计算机、龙芯系列通用芯片,到单精度千万亿次超级计算系统,在我国计算机技术自主创新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从发出中国第一个电子邮件,到建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网通与无线传感试验网,成为网络科技和网络产业的开拓者。
——从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到煤制乙二醇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煤合成油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不断开辟我国化学工业的新方向和生长点。
——从陆相成油理论,到海相成油的探索,为我国摘掉贫油帽子、大规模开发油气田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持。
中科院实习报告班级:地信1311姓名:刘梦杰学号:201321142011所见仪器(1)PM2.5检测仪激光粉尘仪具有新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内置滤膜在线采样器的微电脑激光粉尘仪, 在连续监测粉尘浓度的同时,可收集到颗粒物,以便对其成份进行分析,并求出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可直读粉尘质量浓度(mg/m3), 具有PM10、PM5、PM2.5、PM1.0及TSP切割器供选择. 仪器采用了强力抽气泵,使其更适合需配备较长采样管的中央空调排气口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检测,和对可吸入尘PM2.5进行监测。
(2)噪声监测仪BR-ZS噪声监测仪[1]是一款符合GB/T3785-2型和61672-2级标准的要求,针对现场噪声测试而设计的噪声测试分析仪。
内置高灵敏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
使现场噪音信号不失真的以4~20mA/RS232标准输出,直接与用户的相关设备配套使用,实现对现场噪声的实时监控,精度高、通用性强、性价比高成为其显著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各种现场噪音测量领域。
技术参数测量范围:30~130dB(A)频率范围:20Hz~12.5kHz频率计权:A(计权)时间计权:F(快)输出接口:4—20mA/RS232最大误差:0.5dB;供电:220V市电或24V DC 。
尺寸大小:200mmx104mmx50mm外形材质:铝合金外壳,坚固防腐(3)环境研究投影设备主要用于对于地图及地理研究,可准确探索发展方向及潜力。
(4)水体检测仪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用于检测水体的温度、盐度、溶解氧、pH、氨氮、pX值、氧化还原电位等。
是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领域进行水质分析的理想工具、是组建水分析化学实验室的理想选择。
(5)空气监测仪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可同时检测仪装修污染所产生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气、TVOC等,实现了现场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快速实现半定量、特点结构简洁、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和直观的。
可广泛适合于居室、室内、居住区、公共场所、生活场所和厂矿车间空气中甲醛的现场定量定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