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污染控制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23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浆造纸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得到严格执行和监管。
首先,针对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排放中的有机污染物,应当严格控制其排放浓度。
有机污染物是制浆造纸工业废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高浓度排放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规定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并对超标排放进行严厉处罚。
其次,对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排放中的无机污染物也应当进行严格的控制。
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氮、磷等对水体的污染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应当规定其排放标准,并加强对排放情况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其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过大的损害。
此外,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排放中的其他污染物,如悬浮物、油脂等也应当受到严格的控制。
这些污染物对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溶解能力造成影响,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因此,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对这些污染物的排放进行限制,并对违反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
最后,对于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排放的处理工艺和设施也应当进行规范。
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同时,应当加强对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督和检查,防止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违规排放废水。
综上所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和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只有严格执行和监管这些标准,才能有效地减少制浆造纸工业对水体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的健康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落实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制浆造纸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制浆造纸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
为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制浆造纸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3 年,1992 年第一次修订,2001 年第二次修订。
此次修订主要内容:1、根据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履行国际公约和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调整了排放标准体系,增加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目,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2、规定了污染物排放监控要求和水污染物排放基准排水量;3、将可吸附有机卤素指标调整为强制执行项目。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关于修订〈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环发[2003]152 号)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起草。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 年4 月29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 年8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浆造纸企业或生产设施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制浆造纸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制浆造纸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DB35 1310-2013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ICS 13.060.30 Z 60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 1310—2013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2013 - 01 - 21发布 2013 - 04-01实施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发布福建省省质环量技境术保监护督厅局DB35/ 1310—2013 目次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3 5水污染物监测要求...................................................................6 6 实施与监督................................................................... ......7 IDB35/ 1310—2013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浆造纸工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
了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制浆造纸工业的排放进行限制和监管。
首先,针对制浆造纸工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PH值、氨氮等指标。
其中,COD和BOD是评价
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悬浮物则是评价水体浑浊程度的指标,而PH值
和氨氮则是评价水体酸碱度和氨氮含量的指标。
其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浆造纸工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有严
格的要求。
例如,对于COD和BOD的排放标准,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水体功能区划,制定了不同的排放限值。
一般来说,对于重点保护的水源地和饮用水水源地,排放标准更为严格,而对于一般地区的工业排放则相对宽松一些。
此外,为了监督和管理制浆造纸工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相关部门也建立了严格
的监测和处罚机制。
各制浆造纸企业必须配备在线监测设备,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排放数据,并接受定期的监测检查。
对于超标排放的企业,将面临罚款、停产整治等严厉的处罚。
总的来说,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水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制浆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制浆造纸工程中的污染物控制技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纸张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和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从书本、报纸、杂志到包装箱、卫生纸、厨房纸巾等。
而制造纸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给环境带来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对于纸张生产企业来说,采用合适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尤为重要。
污染物来源及其影响在纸张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为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废水主要来自于原料处理、浆料制备、造纸和印刷等环节,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盐和色素等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废气的主要来源是燃烧、蒸发和喷淋操作等,其中NOx、SOx、CO、VOC等化学物质也是有害物质。
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剩余浆料、污泥和废弃物等,其占地面积和对土地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此外,噪声、光污染及对自然生境的破坏等也是造纸厂污染问题的一部分。
污染物控制技术在制浆造纸领域,目前主要采用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方式。
物理处理通常是利用沉淀和过滤等方法来去除悬浮物、沉淀物等,其主要特点是处理过程简单、成本低,运行维护也相对容易。
但是,在处理含色废水和微量有机物等方面不够有效。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等污染物,其优点是高效、全面且适用范围广,但是也存在成本高、环境风险较大等问题。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其主要特点是高效、自然、安全和成本较低等,适用于处理浓度较小的有机废水。
但是,需要长时间的生长培养和进一步水质后处理工作。
在处理废气方面,常用的控制技术有焚烧法、吸收法、过滤法等。
其中,焚烧法是将废气高温氧化分解的方法,处理效果非常好,但资源消耗高、操作要求严格。
吸收法是利用溶液吸收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适用于高浓度污染物的治理。
过滤法则是将废气通过特制的过滤材料,将固体颗粒或液态物质过滤去除,适用于小颗粒的抓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防治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按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造纸工业的制浆、造纸和制浆造纸联合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 引用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6920 水质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3 技术内容本标准分三级3.1.1排入GB3838中川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和GB3097中二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3.1.2 排入GB3838中W、V类水域和GB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3.1.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执行三级标准。
3.1.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3.1.1和3.1.2的规定。
3.1.5 GB3838中I、U类水域和川类水域中的水体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扩建、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3.2标准值本标准按照不同年限分别规定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3.2.1 1989年1月1日之前立项的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按表1执行。
322 1989年1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立项的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按表2执行。
323 1992年7月1日起立项的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按表3执行3.3.对于生产工艺用水量多的特殊浆种和纸种,排水量可适当放宽,具体指标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续表3)注:1)A0X(可吸附有机卤化物)列为参考指标2)吨浆污染物排放量为生产工艺参考指标4监测4.1采样点采样点应在制浆、造纸或制浆造纸联合企业的废水排放口4.2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集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米集一次。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主题内容本标准按生产工艺规定了造纸工业吨产品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日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水污染物排放量。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造纸工业的制浆、造纸和制浆造纸联合企业的废水排放管理,以及造纸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废水排放管理。
技术内容1、排入GB3838中Ⅲ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IV、V类水域和GB3097中二、三、四类海域的造纸工业废水,应根据生产工艺分别执行本标准规定的标准值。
2、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城镇下水道的造纸工业废水,应达到地方规定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
3、标准值2001年1月1日起,造纸工业的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表1规定的标准值。
4、废纸制浆企业的废水排放按有、无脱墨工艺分别执行漂白木浆和本色木浆标准。
化学机械制浆企业的废水排放按有、无漂白工艺分别执行漂白木浆和本色木浆标准。
监测与实施1、采样点采样点设在企业废水排放口。
在排放口必须设置永久性排污口标志、污水流量连续计量装置和污水比例采样装置。
2)造纸:单纯造纸或纸产量大于浆产量的造纸生产。
3)排水量为生产工艺参考指标。
4)AOX(可吸附有机卤化物)为参考指标。
2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按生产周期确定。
生产周期在8小时以内的,每2小时采集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小时的,每4小时采集一次。
3 排水量排水量包括制浆和造纸生产排水量,不包括化学制备排水、间接冷却排水、厂区生活排水及厂内锅炉、电站排水量。
排水量和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
4 产品产量的统计制浆、造纸或制浆造纸联合企业的原材料使用量、产品产量等,以法定月报表为准。
根据企业实际正常生产天数,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日均产量。
5 混合废水标准值的确定制浆、制浆造纸与造纸生产废水混合排放时,其污染物排放指标按附录A方法计算。
6 测定本标准采用的测定方法按表2执行。
混合废水标准值确定制浆、制浆造纸与造纸生产废水混合排放时,采用如下方法计算吨产品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水污染物日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水污染物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