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制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格式:pdf
- 大小:557.90 KB
- 文档页数:38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2013年第31号2013-05-24 实施)—、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参照采用。
(三)本技术政策提出了生产vocs物料和含VOCs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消费各环节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
VOCs来源广泛,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
工业源主要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VOCs原料的生产行业,油类(燃油、溶剂等)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i产品的使用过程;生活源包括建筑装饰装修、餐饮服务和服装干洗。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药工业以及机动车排放的VOCS亏染防治可分别参照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四)V OCS亏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S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s 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勺替代产品或低VOCs含量的产品。
(五)通过积极开展VOCS摸底调查、制修订重点行业VOCi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文件、加强VOCS监测和治理、推广使用环境标志产品等措施,至V 2015年,基本建立起重点区域VOCS亏染防治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VOCs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减排。
二、源头和过程控制(六)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
对于设备与管线组件、工艺排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过程产生的含VOC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 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2. 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含VOCsE艺排气宜优先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应急情况下的泄放气可导入燃烧塔(火炬),经过充分燃烧后排放;3. 废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产生的含VOCSS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通告2021年第31号2021-05-24 实行)一、总那么〔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例,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使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拟订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参照采纳。
〔三〕本技术政策提出了生产VOCs物料和含VOCs产品的生产、储藏运输销售、使用、花费各环节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
VOCs根源宽泛,主要污染源包含工业源、生活源。
工业源主要包含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变等含VOCs原料的生产行业,油类〔燃油、溶剂等〕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涂装、印刷、粘合、工业冲洗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生活源包含建筑装饰装饰、餐饮效力和服饰干洗。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药工业以及灵活车排放的VOCs污染防治可分别参照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四〕VOCs污染防治应依据源泉和过程控制与尾端治理相联合的综合防治原那么。
在工业生产中采纳洁净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s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s 排放,鼓舞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舞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的代替产品或低VOCs含量的产品。
〔五〕经过踊跃展开VOCs摸底检查、制订正要点行业VOCs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文件、增强VOCs监测和治理、推行使用环境标记产品等举措,到2021年,根本成立起要点地区VOCs污染防治系统;到2021年,根本实现VOCs从原想到产品、从生产到花费的全过程减排。
二、源泉和过程控制〔六〕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鼓舞采纳先进的洁净生产技术,提升原油的转变和利用效率。
关于设备与管线组件、工艺排气、废气焚烧塔〔火炬〕、废水办理等过程产生的含VOCs废气污染防治技术举措包含: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露的设备与管线组件,拟订泄露检测与修复LDAR〕方案,按期检测、实时修复,防备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含VOCs工艺排气宜优先回收利用,不可以〔或不可以完整〕回收利用的经办理后达标排放;应急状况下的泄放气可导入焚烧塔〔火炬〕,经过充足焚烧后排放;废水采集和办理过程产生的含VOCs废气经采集办理后达标排放。
环境保护部令部令第45号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已于2017年6月19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2017年7月28日附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第一条为实施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有序发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国家根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环境危害程度,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
第三条现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在实施时限内申请排污许可证。
第四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同一场所从事本名录中两个以上行业生产经营的,申请一个排污许可证。
第五条本名录第一至三十二类行业以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本名录第三十三类行业中的锅炉、工业炉窑、电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等通用工序的,应当对通用工序申请排污许可证。
第六条本名录以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视同本名录规定的重点管理行业,应当申请排污许可证:(一)被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单项年排放量大于250吨的;(三)烟粉尘年排放量大于1000吨的;(四)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大于30吨的;(五)氨氮、石油类和挥发酚合计年排放量大于30吨的;(六)其他单项有毒有害大气、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大于3000的(污染当量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计算)。
第七条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
第八条本名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序号行业类别实施重点管理的行业实施简化管理的行业实施时限适用排污许可行业技术规范一、畜牧业031牲畜饲养031,家禽饲养032设有污水排放口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具体规模化标准按《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执行)/2019年畜禽养殖行业二、农副食品加工业132谷物磨制131,饲料加工132有发酵工艺的/2020年农副食品加工工业3植物油加工133/不含单纯分装、调和植物油的2020年4 制糖业134日加工糖料能力1000吨及以上的原糖、成品糖或者精制糖生产其他 2017年5 屠宰及肉类加工135 年屠宰生猪10万头及以上、肉牛1万头及以上、肉羊15万头及以上、禽类1000万只及以上的其他2018年6 水产品加工136年加工能力5万吨及以上的(不含鱼油提取及制品制造)年加工能力1万吨及以上5万吨以下的2020年7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139 年加工能力15万吨玉米或者1.5万吨薯类及以上的淀粉生产或者年产能1万吨及以上的淀粉制品生产(含发酵工艺的淀粉制品除外) 除实施重点管理的以外,其他纳入2015年环境统计的淀粉和淀粉制品生产 2018年三、食品制造业148 乳制品制造144 年加工20万吨及以上的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的液体乳及固体乳(乳粉、炼乳、乳脂肪、干酪等)制品制造(不包括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 其他2019年食品制造工业9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146 纳入2015年环境统计的含发酵工艺的味精、柠檬酸、赖氨酸、酱油、醋等制造其他(不含单纯分装的)2019年10 方便食品制造143,其他食品制造149纳入2015年环境统计的有提炼工艺的方便食品制造 、纳入2015年环境统计的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以上均不含单纯混合和分装的)/ 2019年四、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511 酒的制造151 啤酒制造、有发酵工艺的酒精制造、白酒制造、黄酒制造、葡萄酒制造/ 2019年 酒精、饮料制造工业12 饮料制造152 含发酵工艺或者原汁生产的饮料制造 /总氮、总磷控制区域2019年,其他2020年五、纺织业1713 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1,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2,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3,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4,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175含前处理、染色、印花、整理工序的,以及含洗毛、麻脱胶、缫丝、喷水织造等工序的 / 含前处理、染色、印花工序的2017年,其他2020年纺织印染工业六、纺织服装、服饰业1814机织服装制造181,服饰制造183含水洗工艺工序的,有湿法印花、染色工艺的 /2020年 纺织印染工业七、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915皮革鞣制加工191,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193含鞣制工序的其他含鞣制工序的制革加工2017年,其他2020年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16羽毛(绒)加工及制品制造194羽毛(绒)加工/2020年羽毛(绒)加工工业17制鞋业195使用溶剂型胶黏剂或者溶剂型处理剂的/2019年制鞋工业八、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018人造板制造202年产20万立方米及以上其他2019年人造板工业九、家具制造业2119木质家具制造211,竹、藤家具制造212有电镀工艺或者有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含稀释剂)量10吨及以上的、使用粘结剂的锯材、木片加工、家具制造、竹、藤、棕、草制品制造有化学处理工艺的或者有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含稀释剂)量10吨以下的2019年家具制造工业十、造纸和纸制品业2220纸浆制造221以植物或者废纸为原料的纸浆生产/2017年6月制浆造纸工业21造纸222用纸浆或者矿渣棉、云母、石棉等其他原料悬浮在流体中的纤维,经过造纸机或者其他设备成型,或者手工操作而成的纸及纸板的制造(包括机制纸及纸板制造、手工纸制造、加工纸制造)/2017年6月22纸制品制造223/有工业废水、废气排放的纸制品制造企业纳入2015年环境统计范围内的2017年6月实施,未纳入2015年环境统计范围但有工业废水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2020年实施十一、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323印刷231使用溶剂型油墨或者使用涂料年用量80吨及以上,或者使用溶剂型稀释剂10吨及以上的包装装潢印刷/2020年印刷工业十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2524精炼石油产品制造25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人造原油制造/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区域2017年,其他2018年石化工业25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以石油馏分、天然气等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的工业/乙烯、芳烃生产2017年,其他2020年26炼焦2521生产焦炭、半焦产品为主的煤炭加工行业/焦炭2017年,其他2020年炼焦化学工业27煤炭加工252煤制天然气、合成气、煤炭提质、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其他煤炭加工/2020年现代煤化工工业十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28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无机酸制造、无机碱制造、无机盐制造,以上均不含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烧碱制造、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无机碱制造、无机盐制造、无机酸制造总磷控制区域的无机磷化工2019年,其他2020年无机化学工业29聚氯乙烯聚氯乙烯/2019年聚氯乙烯工业30肥料制造262化学肥料制造(不含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生产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钾肥的企业(不含其他生产经营者),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化学肥料氮肥(合成氨)2017年,磷肥2019年,其他肥料制造2020年化肥工业31农药制造263化学农药制造(包含农药中间体)、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以上均不含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2020年,其他2017年农药制造工业32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264涂料、染料、油墨、颜料、胶粘剂及类似产品制造,以上均不含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2020年涂料油墨工业33合成材料制造265初级塑料或者原状塑料的生产、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陶瓷纤维等特种纤维及其增强的复合材料的制造等/长三角2018年,其他2020年石化工业34专用化学产品制造266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脂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生物工程化学品、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等专项化学用品制造,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动物胶制造等,以上均不含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2020年专用化学产品制造35日用化学产品制造268肥皂及洗涤剂制造、化妆品制造、口腔清洁用品制造、香料香精制造等,以上均不含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2020年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十四、医药制造业2736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271进一步加工化学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的生产,主要用于药物生产的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主要用于药物生产的医药中间体2020年,其他2017年制药工业37化学药品制剂制造272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化学药品研发外包/2020年38中成药生产274/有提炼工艺的中成药生产2020年39兽用药品制造275兽用药品制造、兽用药品研发外包/2020年40生物药品制品制造276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的制造,生物药品研发外包/2020年41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277/卫生材料、外科敷料、药品包装材料、辅料以及其他内、外科用医药制品的制造2020年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工业十五、化学纤维制造业2842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281,合成纤维制造282,非织造布制造1781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合成纤维制造、非织造布制造/2020年化学纤维制造工业43溶解木浆用于生产粘胶纤维、硝化纤维、醋酸纤维、玻璃纸、羧甲基纤维素等/2020年制浆造纸工业十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944橡胶制品业291橡胶制品制造/2020年橡胶制品工业45塑料制品业292人造革、发泡胶等涉及有毒原材料的,以再生塑料为原料的,有电镀工艺的塑料制品制造其他2020年塑料制品工业十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46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301水泥(熟料)制造石灰制造、水泥粉磨站石灰制造2020年,其他2017年水泥工业47玻璃制造304平板玻璃其他平板玻璃制造2017年,其他2020年玻璃工业48玻璃制品制造305/以煤、油和天然气为燃料加热的玻璃制品制造2020年玻璃工业49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306/玻璃纤维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2020年50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303以煤为基础燃料的建筑陶瓷企业其他2020年陶瓷砖瓦工业51陶瓷制品制造307年产卫生陶瓷150万件及以上、年产日用陶瓷250万件及以上/2018年52耐火材料制品制造308石棉制品制造其他2020年53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309含焙烧石墨、碳素制品,多晶硅其他2020年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业十八、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154炼铁311含炼铁、烧结、球团等工序的生产/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区域2017年,其他2018年钢铁工业55炼钢312含炼钢等工序的生产/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区域2017年,其他2018年56钢压延加工313年产50万吨及以上的冷轧其他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区域2017年,其他2018年钢铁工业57铁合金冶炼314铁合金冶炼、金属铬和金属锰的冶炼/2020年十九、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58常用有色金属冶炼321铜、铅锌、镍钴、锡、锑、铝、镁、汞、钛等常用有色金属冶炼(含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冶炼)/铜、铅锌冶炼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电解铝2017年,其他2018年有色金属工业59贵金属冶炼322金、银及铂族金属冶炼(包括以矿石为原料)/2020年60有色金属合金制造324以有色金属为基体,加入一种或者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生产/2020年61有色金属铸造3392以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铸造各种成品、半成品,且年产10万吨及以上年产10万吨以下2020年62有色金属压延加工325/有色金属压延加工2020年63稀有稀土金属冶炼323稀有稀土金属冶炼,不包括钍和铀等放射性金属的冶炼加工/2020年稀土行业二十、金属制品业3364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336有电镀、电铸、电解加工、刷镀、化学镀、热浸镀(溶剂法)以及金属酸洗、抛光(电解抛光和化学抛光)、氧化、磷化、钝化等任一工序的,专门处理电镀废水的集中处理设施,使用有机涂层的(不含喷粉和喷塑)其他专业电镀企业(含电镀园区中电镀企业),专门处理电镀废水的集中处理设施2017年,其他2020年电镀工业65黑色金属铸造3391年产10万吨及以上的铸铁件、铸钢件等各种成品、半成品的制造年产10万吨以下的2020年黑色金属铸造工业二十一、汽车制造业3666汽车制造361 -367汽车整车制造,发动机生产,有电镀工艺或者有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含稀释剂)量10吨及以上的零部件和配件生产改装汽车制造、低速载货汽车制造,电车制造,汽车车身、挂车制造及有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含稀释剂)量10吨以下的零部件和配件生产2019年汽车制造行业二十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376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371 -379有电镀工艺或者有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含稀释剂)量10吨及以上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拆船、修船厂其他2020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行业二十三、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68电池制造384铅酸蓄电池制造其他2019年电池工业二十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69计算机制造391,电子器件制造397,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398,其他电子设备制造399有电镀工艺或者有喷漆工艺且年用油性漆(含稀释剂)量10吨及以上的其他电子玻璃、电子专用材料、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器件、显示器件及光电子器件、电子终端产品制造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2019年,其他2020年电子工业二十五、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4270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421,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422废电子电器产品、废电池、废汽车、废电机、废五金、废塑料(除分拣清洗工艺的)、废油、废船、废轮胎等加工、再生利用其他2019年废弃资源加工工业二十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471电力生产441除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污泥为燃料发电以外的火力发电(含自备电厂所在企业)/自备电厂2017年,其他2017年6月火电工业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污泥为燃料的火力发电/2019年二十七、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672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462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日处理10万吨及以上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10万吨以下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2019年 水处理 二十八、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7773 环境治理业77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 2019年 / 二十九、公共设施管理业78 74 环境卫生管理782 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置 /2020年 / 三十、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品修理业8175 汽车、摩托车等修理与维护811/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 2020年 汽车、摩托车 修理业 三十一、卫生8476 医院841床位100张及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以上均不包括社区医疗、街道和乡镇卫生院、门诊部以及仅开展保健活动的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床位20张至100张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以上均不包括社区医疗、街道和乡镇卫生院、门诊部以及仅开展保健活动的妇幼保健院)2020年 医疗机构三十二、其他行业77 油库、加油站总容量20万立方米及以上的/ 2020年 / 78 干散货(含煤炭、矿石)、件杂、多用途、通用码头 单个泊位1000吨级及以上的内河港口、单个泊位1万吨级及以上的沿海港口 / 2020年 / 三十三、通用工序 79 热力生产和供应443 单台出力10吨/小时及以上或者合计出力20吨/小时及以上的蒸汽和热水锅炉的热力生产 单台出力10吨/小时以下或者合计出力20吨/小时以下的蒸汽和热水锅炉2019年 锅炉工业 80工业炉窑工业炉窑/ 2020年工业炉窑81 电镀设施有电镀、电铸、电解加工、刷镀、化学镀、热浸镀(溶剂法)以及金属酸洗、抛光(电解抛光和化学抛光)、氧化、磷化、钝化等任一工序的 / 2019年 电镀工业82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接纳工业废水的日处理2万吨及以上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 2019年 水处理。
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革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方式,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合成革制品。
然而,合成革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制定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包括对废气的排放标准。
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含有机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这些废气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合成革工业废气排放标准,限制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应包括对废水的排放标准。
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化学药剂、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将会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因此,制定合成革工业废水排放标准,限制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和总量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应包括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标准。
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弃的合成革材料、废弃的生产设备等。
这些固体废弃物如果随意丢弃,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因此,制定合成革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标准,规定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制定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合成革生产的特点和现实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排放标准,加强对合成革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合成革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4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已于2016年12月27曰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9月1曰起施行。
2015年4月9日公布的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同时废止。
2017年6月29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环境保护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编制组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 (1)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 (1)1.2 合成革行业大气污染问题 (1)2 合成革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状况 (1)2.1 合成革生产工艺 (1)2.2 合成革企业产排污现状 (2)2.3 污染治理技术 (5)3 合成革行业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 (6)3.1 主要政策 (6)3.2 主要标准 (6)3.3 编制要求 (6)4 编制过程 (6)5 标准适用范围 (7)6 制订清洁生产标准的基本原则 (7)7 标准制定路线 (9)8 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9)8.1 标准的依据 (9)8.2 研究基础 (9)8.3 指标值的确定依据 (10)9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10)9.1 标准的使用目的 (10)9.2 标准的指标分类 (11)10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 (15)10.1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15)10.2 标准的经济分析 (16)10.3 标准的可操作性 (16)11 标准的实施 (16)1 概述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我国1983年在山东烟台建成的第一个聚氨酯合成革厂,标志着中国合成革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0年来,我国合成革行业迅速发展,行业整体优势与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最近十年,合成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平均增长速度每年都保持15%~20%。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合成革生产第一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出口贸易大国。
2012年,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142.7千吨,同比增长15.55%;工业总产值为1085.77亿元,同比增长17.23%;规模以上企业有549家,主营业务收入1040.00亿元,同比增长11.78%;出口量为574463.7吨,占总产量的18.3%。
合成革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大中城市。
依据2012年产量,浙江、福建和江苏是排名前三位的合成革产业大省,这3省的合成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6.49%。
***(天津)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年产羊皮革90万张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6月前言XXXX,系澳大利亚独资企业,该公司自2001年组建以来一直租赁位于XXXXXXXX双港镇剧场道4号的天津南华皮革有限公司原生产厂房及部分原有设备进行生产,生产原料为经过初步鞣制的新西兰产蓝湿羊皮,在该公司内经复鞣及整饰等工序处理后,年产高档羊皮服装皮革90万张。
随着双港镇的建设发展,现厂址周围建有多个居民住宅区,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双港镇的发展要求。
该公司计划在维持原厂90万张羊皮/a的生产能力、不增加产量的基础上,将该厂搬迁至津南经济开发区(西区)内,投资新建生产车间、办公楼、锅炉房、宿舍等厂房建筑,将原厂的生产设备搬迁至新厂址,并新建污水处理站,搬迁后原厂不再进行生产。
本项目总投资2230万元,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年生产羊皮革90万张,实现年销售收入9540万元,利润总额2412万元/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与XXXX人民政府令(2004)第58号《XXXX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XXXX委托XXXXXXX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在接受委托前,由XXXX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相关专家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的工作人员一起对本项目原厂和搬迁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提出了“关于《XXXX》搬迁项目现场考察评估意见”。
依据评估意见,本项目的评价人员对拟选厂址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和原厂的工程概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在现场勘察、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先期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根据专家评审的大纲及技术评审会纪要,经过了环境现状监测、影响预测、公众参与等工作,编写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总论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8)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论、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HJ/T2.1—2.3-93)、(HJ/T2.4—1995);(11)XXXX人民政府令(2004)第58号《XXXX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2)《XXXX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3)XXXX人民政府令[2003]6号《XXXX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14)XXXX人民政府令[2004]14号《XXXX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15)XXXX人民政府津政发[2004]17号《转批市环保局关于2004年实施蓝天工程安排意见的通知》;(16)《国家环保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局1996年9月12日发布);(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环办[2004]47号)《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4年6月1日发布);(18)XXXX人民政府(津政函[2004]2号)《关于XXXX港辛地区总体规划的批复》;(19)XXXXXXXX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津南计投资[2004]237号文件《关于下达“XXXX”新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通知》;(20)XXXX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关于《XXXX》搬迁项目现场考察评估意见”;(21)XXXX与XXXXXXXX签订的关于本项目环评工作的技术咨询合同;(22)由XXXX提供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资料;(23)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专家评审纪要。
ICS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1902—2008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antsfor synthetic leather and artificial leather industry(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08-06-25 发布 2008-08-01 实施 发 布 环境保护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目 次前言 (Ⅱ)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3)5 污染物监测要求 (7)6实施与监督 (8)附录A(资料性附录)废气收集要求 (10)附录B(规范性附录)排气中颗粒物的监测方法 (13)附录C(规范性附录)VOCs监测技术导则 (14)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革与人造革企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
为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企业的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不再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国皮革协会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二ΟΟ七年十二月1 标准的编制工作过程1.1 任务来源2005 年4 月6 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达了“关于下达2005 年第二批国家环境标准制(修)订任务的通知”及其项目计划表(环办[2005]203 号),由中国皮革协会牵头负责、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参与合作共同制订《皮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皮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以下简称《编制说明》)。
1.2 法律和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化生产促进法》(4)《“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6〕20 号(5)《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41 号(6)《加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 年第17 号(7)《关于加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技术管理工作的通知》,环科函〔2007〕31 号(8)《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制革、毛皮加工工业是轻工行业继造纸和酿造工业之后的第三大污染工业,制革废水的污染是制革、毛皮工业主要污染源之一。
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致使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我国一些制革集中地区,如河南、河北、浙江等省的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已遭受严重污染。
所以,能否有效地解决制革、毛皮工业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关系到我国制革、毛皮工业能否继续生存、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皮革行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革和毛皮加工工业在经济上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为中国的出口创汇、富民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给中国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人民对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必须从全国范围加大对制革和毛皮加工工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使制革、毛皮加工工业在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不再受到污染。
第1篇一、引言随着皮革产业的快速发展,皮革废料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皮革废料回收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皮革废料回收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皮革废料回收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重点污染源实施排放许可制度。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其中对皮革废料的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其中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监督等环节进行了规定,为皮革废料回收行业的行政许可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皮革废料回收的法律规定1.皮革废料产生者的责任(1)皮革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皮革废料管理制度,对产生的皮革废料进行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
(2)皮革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向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皮革废料的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
(3)皮革生产企业应当对产生的皮革废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
2.皮革废料收集与运输(1)皮革废料收集:皮革生产企业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回收企业进行收集,或者自行收集。
(2)皮革废料运输:皮革废料运输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运输安全的规定,运输车辆应当具备密封、防漏、防扬尘等设施。
3.皮革废料处置(1)皮革废料处置应当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
(2)皮革废料处置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或者自行处置。
2017年全国VOCS废气排放标准表(最新)祈雅典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燃烧方式解决印刷和涂布行业VOCS有机废气,同时还为该行业提供大量热风,提高生产力。
——打印本文小中大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新建企业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执行本标准,现有企业自2020 年1 月1 日起执行本标准。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排放限值污染物限值(mg/m3)苯0.4甲醛0.2三氯乙烯a0.1硫酸二甲酯a0.5二氯甲烷a 4.0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 4.0臭气浓度20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
备注:企业边界任何1小时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浓度限值污染物限值(mg/m3)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10备注: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任何1小时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污染物发酵尾气、污水处理站废气燃烧类废气、处理尾气a工艺废气特殊原料药生产b其他药品生产颗粒物20c200.520二氧化硫-100--氮氧化物-200--VOCsNMOC80808080TOC d150150150150臭气浓度e2000200020002000二恶英类f-0.1 ng-TEQ /m3--a. 利用锅炉或焚烧炉燃烧处理废气时,VOCs、臭气浓度和二噁英类的排放限值执行本标准要求,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仍执行相应锅炉或焚烧炉的排放标准。
b. 特殊原料药生产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孕药、激素类药、抗肿瘤药。
c. 该限值仅针对发酵尾气。
d. 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
e. 臭气浓度无量纲。
f. 燃烧含氯有机废气时,需监测该指标。
重点区域企业、设施的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污染物发酵尾气、污水处理站废气燃烧类废气、处理尾气a工艺废气特殊原料药生产b其他药品生产颗粒物10c100.510二氧化硫-50--氮氧化物-150--VOCsNMOC50505050TOC d100100100100臭气浓度e1000100010001000二恶英类f-0.1 ng-TEQ /m3--a. 利用锅炉或焚烧炉燃烧处理废气时,VOCs、臭气浓度和二噁英类的排放限值执行本标准要求,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仍执行相应锅炉或焚烧炉的排放标准。
皮革制品的排放标准主要体现在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上。
在制革及毛皮加工过程中,废水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无机硫化物、动植物油脂、鞣制药剂、有机物染料、动物植物胶原蛋白、动植物纤维、悬浮物、重金属铬、有机物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类等污染物。
在《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6-2013)中,针对这些污染物有明确的排放限制。
例如,针对某些特征污染物,需要参照“其他排污单位”或“一切排污单位”的限值执行。
同时,新标准还根据行业水污染物治理技术水平规定了直接、间接排放限值,其中重金属等毒害性较强的污染物直接、间接排放执行相同限值。
此外,对于皮革制革废水,可以采用预处理和生化处理等方法进行净化。
预处理方法包括碱沉淀法、直接循环法、萃取法等,污水处理设施有物理格栅、PH调节池、加药沉淀池、加药气浮池等。
生化处理方法有接触氧化生化法、氧化生化沟、SBR生化法等。
具体的排放标准会因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具体的行业标准而略有差异,如果您需要详细了解请查询相应的官方文件。
皮革甲醛检测标准皮革甲醛检测标准是指对皮革制品中的甲醛含量进行检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包括皮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然而,由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需要对皮革制品中的甲醛含量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目前,国内外对于皮革甲醛检测标准有一些不同的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皮革甲醛检测标准:1. 国际标准:国际上常用的皮革甲醛检测标准主要包括ISO 17226-1:2012《皮革-甲醛释放-第1部分:水提取物法》和ISO 17226-2:2018《皮革-甲醛释放-第2部分:气相色谱法》。
这两个标准分别规定了水提取物法和气相色谱法两种检测方法,用于测定皮革制品中的甲醛含量。
2. 欧洲标准:欧洲对于皮革甲醛检测标准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例如,欧盟标准EN 14362-1:2012《纺织品-化学试验-第1部分:定性和定量分析》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检测皮革制品中的甲醛含量。
此外,欧洲还规定了甲醛释放量的限制要求,如EN 16143:2015《纺织品-化学试验-甲醛释放量》。
3. 国内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皮革甲醛检测标准。
例如,GB/T 2912.1-2009《纺织品取样和样品制备》和GB/T 2912.2-2009《纺织品取样和样品制备》规定了样品的取样方法和制备要求。
此外,GB/T 2912.1-2009还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检测皮革制品中的甲醛含量。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皮革甲醛检测标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标准和方法可供选择。
在进行皮革甲醛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和方法,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还需要注意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皮革甲醛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遵守相关的检测标准和要求,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监测皮革制品中的甲醛含量,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商务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8号--关于对生皮加工贸易政策进行调整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环境保护部(已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09.03.02•【文号】商务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8号•【施行日期】2009.03.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内经贸与流通正文商务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8号)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经国务院批准,现对生皮加工贸易政策进行调整,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继续禁止进口生皮(商品编码:4101-4103,见附件1)直接出口半成品革和成品革的加工贸易,允许开展进口半成品革(商品编码:4104-4106,见附件1)出口成品革的加工贸易业务。
二、对以下情况,允许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生皮开展相关业务:(一)进口生皮直接加工制成皮革制品后复出口;(二)进口生皮加工制成半成品革或成品革后,直接或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至下游皮革制品企业,并由其进一步加工制成皮革制品后复出口;(三)进口生皮加工制成半成品革或成品革后,出口至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并由区内企业进一步加工制成皮革制品后复出口;三、企业在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上述生皮进口加工贸易业务时,除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外,还须同时提供以下材料:(一)制成品出口或深加工结转合同或协议(复印件)。
(二)企业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的《生皮加工贸易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合格证明》(见附件2)。
对企业无法同时提供上述两项基础材料的,商务主管部门不予受理企业的加工贸易业务申请。
四、加工企业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生皮加工贸易企业环境保护考核细则(试行)》(见附件2)对生皮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考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出具《生皮加工贸易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合格证明》,并组织每三个月或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不符合环保考核细则要求的,立即通知商务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