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11章
- 格式:pptx
- 大小:480.44 KB
- 文档页数:27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通信、通信系统的定义;通信: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信息或消息的传输和交换);通信系统:实现消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信道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2•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各框图作用;信息源:消息的发源地,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称为消息信号或基带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噪声源:不是人为加入的设备,而是信道中的噪声以及通信系统其它各处噪声的集中表示。
接收设备: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原始电信号。
受信者(信宿):传送消息的目的地。
(将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
3•基带信号、频带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含义;基带信号:信息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的信号。
频带信号(带通信号):(经过调制以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特点:携带信息,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信号的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凡信号参量的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称为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凡信号参量只可能取有限个值,称为数字信号。
信源编码与译码:信源编码的作用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完成模/数(A/D)转换;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信道编码与译码: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差错,为了减少差错则在信息码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加入监督码,组成抗干扰编码,接收端译码器则按照一定规则解码,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心态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可靠性)。
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
数字解调就是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还原为数字基带信号。
同步:同步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前提条件。
(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噪声不累加;(2)差错可控;(3)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现代计算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加工、变换、存储,从而形成智能网;(4)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5)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高。
1-2 某信源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概率分布分别为1/4、1/8、1/8、3/16和5/16。
试求该信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熵)H (x )符号)/(22.252.045.0375.025.01635.8162.7838321)67.1(165)4.2(163)3(81)3(81)2(41165log 165163log 16381log 8181log 8141log 41)(log )()(2222212bit x P x P x H i Mi i =++⨯+≈++++=----------=-----=-=∑=1-3 设有四个符号,其中前三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且各符号的出现是相对独立的。
试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
解:各符号的概率之和等于1,故第四个符号的概率为1/2,则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为:符号)/(75.15.0375.025.021838321)1(21)3(81)3(81)2(4121log 2181log 8181log 8141log 41)(2222bit x H =+⨯+≈+++=--------=----=1-6 设某信源的输出由128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出现的概率为1/32,其余112个出现的概率为1/224。
信源每秒发出1000个符号,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
试计算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符号)/(405.6905.35.2)81.7(2241112)5(32116224log 224111232log 32116)(22bit x H =+=⨯+⨯≈⨯+⨯=已知符号速率R B =1000(B),故平均信息速率为: R b = R B ×H = 1000×6.405 = 6.405×103 (bit /s)2-6 设信号s (t )的傅里叶变换S ( f ) = sin πf /πf ,试求此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 s (τ)。
周炯槃《通信原理》第3版章节题库第11章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技术一、填空题1.设子信道码元持续时间为T B,则OFDM中各相邻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为Hz;频带利用率为b/(s·Hz)。
【答案】2.BPSK采用相干解调时可能出现“反向工作”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解决方案是______。
【答案】接收端提供的本地载波有180°相位模糊;采用2DPSK3.若信息速率为R b,则2DPSK、MSK、QPSK、16QAM信号的谱零点带宽分别为、、、Hz。
【答案】二、综合分析题1.假设信道带宽是5MHz,如果采用滚降系数为α=0的QPSK调制,比特速率是多少?若信道的相干带宽是200kHz,就会有严重的频率选择性衰落。
现在把5MHz带宽分割为1000个5kHz的小频带,由于每个子频带的带宽远小于信道的相干带宽,所以子频带上是平衰落,不会出现ISI。
若每个子频带也是滚降系数为α=0的QPSK,此系统总的速率是多少?(此处的前一个系统叫单载波系统,后一个叫多载波系统)解:若QPSK的符号速率是R s,则对应到带通时的Nyquist最小带宽等于R s,此即滚降系数为0时的带宽。
因此R s=B=5Msymbol/s。
每个QPSK符号携带2个比特,因此比特速率是R b=10Mbps。
对于多载波系统,类似可得每个子载波上的数据速率是10kbps,因此总速率仍然是10Mbps。
2.某通信系统在0≤t≤Ts时间内同时发送N个QPSK调制符号s i(t)=cos(2πf i t +θi),其中i=0,1,…,N−1,θi∈{π/4,3π/4,−3π/4,−π/4}是第i个载波上的QPSK相位,第i个载波的频率是f i=f0+i∆f,。
总的发送信号是。
(1)求能使这些QPSK信号两两正交的最小频率间隔∆f。
(2)s(t)整体上是一个符号间隔为T s的多进制数字信号,求其符号速率和比特速率。
(3)若以第一个载波(f0)的左侧第1个频率零点到最后一个载波(f N−1)右侧第1个频率0点之间的频率范围作为该系统的带宽B,那么该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多少?(4)以f0为参考载波,写出s(t)的复包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