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5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素质。
3. 适用对象: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学生4.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二、教学内容1.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体系2. 行政环境与行政职能3. 行政组织与行政领导4. 行政决策与行政监督5. 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行政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情景模拟法:模拟行政管理的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行政管理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夏书章《行政管理学》2. 辅助资料:相关论文、案例、新闻报道等3. 教学软件:用于情景模拟和互动游戏的软件4.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了解最新的行政管理动态六、教学进程安排第1-4周: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体系第5-8周:行政环境与行政职能第9-12周:行政组织与行政领导第13-16周:行政决策与行政监督第17-20周: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七、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行政管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知识点:采用PPT辅助讲解,清晰展示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熟悉我国行政管理体系和行政体制改革。
4. 提高学生的行政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我国行政管理体系概述4. 行政体制改革与发展5. 行政管理实践与创新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阐述我国行政管理体系和行政体制改革。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行政管理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行政管理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行政单位,了解行政管理工作实际。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第三课时:我国行政管理体系概述4. 第四课时:行政体制改革与发展5. 第五课时:行政管理实践与创新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中的表现。
4. 实践报告:考察学生对行政管理实践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5. 课程论文:检查学生对行政管理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夏书章《行政管理学》2. 参考书目:杨宏《行政管理学简明教程》张光宇《现代行政管理学》3. 网络资源:相关政策法规、行政管理案例、学术论文等。
4. 实践基地:行政单位、政府机关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与特点:明确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3. 阐述基本原理与方法:讲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常用方法。
4. 分析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介绍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机制。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本课程是关于行政管理学的系统性学习和研究,涵盖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实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1. 知识目标:a) 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框架;b) 熟悉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c) 理解和分析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2. 能力目标:a) 能够运用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b) 具备行政管理实践中所需的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管理等基本能力;c) 能够独立思考和创新,并提供实践建议和决策支持。
3. 素质目标:a)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b)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c)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a) 行政管理学的定义和内容;b) 行政管理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c)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和范畴。
2.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a)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演变;b)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c) 行政管理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前沿领域。
3. 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a) 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b) 行政组织的结构和功能;c) 行政组织的变革和创新。
4. 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管理a)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b) 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实践和应用;c) 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绩效的关系。
5. 决策管理与行政管理a) 决策理论与决策模型;b) 行政决策的原则和方法;c) 决策管理在行政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述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体系。
2. 课堂讨论: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和小组探讨等方式,促进学生对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行政管理学教案《行政管理学》教案教师:刘英基绪论行政管理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
明确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的意义加入WTO,中国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来自政府管理方面的挑战。
行政管理在当代社会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正确地发挥行政职能,科学地处理政府政务,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具体地说,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一是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需要。
只有把握和运用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才可能提高效率,实现政府管理目标。
二是适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需要。
客观形势发展要求我们尽快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推动科技和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使我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三是当前改革的需要。
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 *行政是相对于国家的立法机关而言的。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执行是行政的一个本质特征。
2、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组织活动。
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客体: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行政主体活动的方式和目的: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家意志。
3、行政管理学:研究和探求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1)范畴(15):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管理;行政道德;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依法行政;行政方法;行政效率。
*美国行政学家古立克:以行政管理职能为行政学主要研究对象,提出POSDC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等管理7职能说。
(2)研究方法(7类):法学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为主义研究法;系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模拟研究法。
(3)行政管理学的目的:寻找和掌握行政工作的一般规律,获取指导行政工作的原理、 1原则和系统知识,指导现实行政管理日趋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高效地实现行政目标。
《行政管理学》教案(51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实现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双重目的。
在专业知识的掌握方面,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我国目前的行政环境,以及在新环境下新的行政职能、行政组织的构成和活动原则、并具备一定的用理论指导实践,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要求能用所学的理论解释和分析现实,为研究现实问题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习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收集和整理信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性思维。
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方式教学。
自制PPT课件、课堂提问、布置课后作业、播放视频、链接网络资料。
学习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完成课外阅读、练习;课内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参考教材:[1]徐双敏:《行政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2]徐双敏:《公共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3]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陈世香:《行政案例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主要参考文献:[1]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
[2]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3] [美]尼古拉斯•享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
[5] [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 [美]詹姆斯•W•费斯勒等:《行政过程中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7] [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著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8]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2年。
[9] [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一、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二、授课对象:XX级XX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第1周星期X 第X节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内容:1. 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2.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4. 行政管理学的应用领域5. 行政管理学的学习方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出问题:什么是行政管理学?为什么学习行政管理学?2. 引导学生思考:行政管理学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新课讲授1. 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讲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内涵。
- 分析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使学生明确行政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2.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回顾行政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行政管理学的演变过程。
3.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介绍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主要理论流派和代表人物。
4. 行政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列举行政管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政府管理、企业管理等。
5. 行政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堂讨论1. 邀请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讨论行政管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行政管理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行政管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论文。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论文,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一节:引言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组织中行政活动及其管理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系统介绍行政管理学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节:课程目标本节主要介绍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以确保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 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行政管理问题。
能力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2.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3. 提升学生的行政管理实践能力。
第三节:教学内容本节将详细介绍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知识点,包括行政管理学的定义、范畴、历史渊源、理论基础等。
1. 行政管理学的定义行政管理学是对行政活动进行规范、研究、管理的学科,它包括行政管理的对象、目标、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行政管理学的范畴行政管理学的范畴主要包括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过程、行政行为等方面。
其中,行政组织研究行政机构的构成和职能;行政职能研究行政机关的职责和权力运行;行政过程研究行政行为的决策、执行和评估;行政行为研究行政行为的特点和效果。
3. 行政管理学的历史渊源行政管理学起源于古代行政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不断发展壮大。
行政管理学的重要里程碑包括韦伯的行政理论、西蒙的组织行为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等。
4.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
其中,传统行政管理理论主要关注行政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能分工;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强调效能和效率的提升;新公共管理理论注重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的行政管理模式。
第四节: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
行政管理学教案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行政管理学教案教学对象:行政管理学专业学生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 了解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3. 理解行政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4. 培养行政管理思维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1. 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和范畴1.1 行政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1.2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3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2.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 组织与管理理论2.2 决策与行为理论2.3 沟通与协调理论2.4 控制与评估理论3. 行政管理过程3.1 计划与目标制定3.2 组织与人员配置3.3 人员激励与考核3.4 沟通与协调3.5 决策与执行3.6 监督与评估4. 行政管理的应用领域4.1 政府行政管理4.2 企业行政管理4.3 非营利组织行政管理4.4 国际行政管理5. 行政管理思维和能力培养5.1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2 沟通和协调能力5.3 决策和执行能力5.4 创新和变革能力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介绍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行政管理的实践案例和经验。
4. 角色扮演:设置不同角色,模拟行政管理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培养学生的决策和协调能力。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行政机关、企业或非营利组织,了解实际行政管理的运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随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3.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行政管理案例的个人报告,并进行评分。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行政管理学导论》2. 辅助教材:《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3.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脑等4. 实地考察资源:行政机关、企业或非营利组织六、教学日程安排1. 第一周:- 课程介绍和教学目标讲解- 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和范畴介绍2. 第二周:-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领域讲解3. 第三周:- 组织与管理理论的介绍和讲解4. 第四周:- 决策与行为理论的介绍和讲解5. 第五周:- 沟通与协调理论的介绍和讲解6. 第六周:- 控制与评估理论的介绍和讲解7. 第七周:-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计划与目标制定讲解和案例分析8. 第八周:-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组织与人员配置讲解和案例分析9. 第九周:-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员激励与考核讲解和案例分析10. 第十周:-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讲解和案例分析11. 第十一周:-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决策与执行讲解和案例分析12. 第十二周:- 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与评估讲解和案例分析13. 第十三周:- 政府行政管理的介绍和案例分析14. 第十四周:- 企业行政管理的介绍和案例分析15. 第十五周:- 非营利组织行政管理的介绍和案例分析16. 第十六周:- 国际行政管理的介绍和案例分析17. 第十七周:- 行政管理思维和能力培养的讲解和案例分析18. 第十八周:- 教学总结和回顾,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指导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每节课结束后,学生填写课堂反馈表,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内容。
一、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二、授课对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特点;(2)掌握行政管理的职能、原则和基本方法;(3)熟悉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行政管理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行政管理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特点;(2)行政管理的职能、原则和基本方法;(3)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行政管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2)如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出问题:什么是行政管理?2. 回答问题: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服务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1. 行政管理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特点(1)定义: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服务的活动。
(2)研究内容: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监督等。
(3)特点:法治性、服务性、权威性、多样性。
2. 行政管理的职能、原则和基本方法(1)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等。
(2)原则:依法行政、民主集中制、实事求是、高效便民、公开透明等。
(3)基本方法:调查研究、会议研究、决策研究、政策评估等。
3. 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现状:我国行政管理在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高效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教材:夏书章《行政管理学》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学年/学期:(学年/学期信息)二、课程概述行政管理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旨在通过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职能与运作方式,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本课程以夏书章所著《行政管理学》为教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1. 了解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2. 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职能;3. 理解行政组织及其结构与运作方式;4. 培养学生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5.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行政管理学的概念与发展1.1 行政管理学的定义与内涵1.2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 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2.1 行政管理的公共性与专业性2.2 行政管理的目标导向与效能追求2.3 行政管理的法治化与规范化3. 行政管理的职能与作用3.1 行政管理的政策实施与执行3.2 行政管理的资源配置与协调3.3 行政管理的监督与评估4.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运作4.1 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4.2 行政组织的功能分工与职权配置4.3 行政组织的协调与沟通机制5. 行政管理的创新与应用5.1 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5.2 行政管理的改革与转型5.3 行政管理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案例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讨论,传授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
2. 实践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的行政管理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程相关话题的讨论,促进团队协作与思维碰撞。
六、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测试:开展定期的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行政管理的论文,展现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行政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对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重点:1. 行政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行政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行政管理学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行政管理学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行政管理学的概念: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学科。
2. 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国家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
3.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行政组织理论、行政行为理论、行政管理制度理论、行政改革理论。
4. 行政管理学的应用领域:政府管理、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如政府机构改革、公共项目招标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行政管理学理论。
3.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分析结果。
四、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如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如何进行有效的公共项目管理?”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行政管理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2.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文献,撰写一篇关于行政管理学应用领域的论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行政管理学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1.1 课程简介介绍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探讨行政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1.2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与方法。
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3 教学内容行政管理学的定义与内涵。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行政管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1.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学生参与讨论与提问。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1.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相关文献。
参与课堂讨论与提问。
第二章:行政环境2.1 课程简介探讨行政环境的概念、类型与作用。
分析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口向与挑战。
2.2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
掌握行政环境的类型与作用。
分析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口向与挑战。
2.3 教学内容行政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行政环境的类型与作用。
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口向与挑战。
2.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学生参与讨论与提问。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2.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相关文献。
参与课堂讨论与提问。
第三章:行政职能3.1 课程简介探讨行政职能的概念、类型与实现方式。
分析行政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
3.2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职能的概念与重要性。
掌握行政职能的类型与实现方式。
分析行政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3.3 教学内容行政职能的概念与内涵。
行政职能的类型与实现方式。
行政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3.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学生参与讨论与提问。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3.5 作业与评估课后阅读相关文献。
参与课堂讨论与提问。
第四章:行政组织4.1 课程简介探讨行政组织的概念、类型与作用。
分析行政组织结构与行政组织变革。
4.2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组织的概念与重要性。
掌握行政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分析行政组织结构与行政组织变革。
4.3 教学内容行政组织的概念与内涵。
行政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行政管理学》是研究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和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行政管理能力。
本课程以夏书章教授的《行政管理学》教材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行政管理学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 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3. 了解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和改革。
4. 提高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1. 行政与行政管理2.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4.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与地位第二章行政组织1. 组织与行政组织2. 行政组织的类型与结构3. 行政组织的运作机制4. 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系统地讲授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全面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3.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加行政管理实践,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行政管理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行政管理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六、第四章行政行为1. 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2. 行政行为的种类与过程3.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有效性4. 行政行为的改进与创新七、第五章行政管理过程1. 行政决策2. 行政执行3. 行政监督4. 行政评估八、第六章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1. 行政伦理的概念与内涵2. 行政伦理的原则与标准3. 行政责任的概念、类型与承担4. 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在实践中的应用九、第七章公务员制度1. 公务员的概念与特征2. 公务员的分类与管理3. 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与培训4. 公务员的考核、激励与惩戒十、第八章行政法律制度1.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3. 行政行为的法律审查与监督4. 行政诉讼与行政赔偿十一、第九章公共政策分析1. 公共政策的概念与特征2. 公共政策的类型与制定过程3. 公共政策的分析方法与技术4.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实施十二、第十章政府与市场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 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式3. 我国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与发展4.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国际比较十三、第十一章政府与社会1.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2. 政府社会管理的内容与方法3. 我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4. 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国际经验十四、第十二章政府与企业1.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2. 政府对企业管理的手段与方法3. 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发展与改革4. 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国际案例十五、第十三章行政管理现代化1. 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2. 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与目标3. 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的现状与挑战4. 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途径与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十五个章节。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1.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特点和意义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教学内容行政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讨论法:探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管理学的实际应用案例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二章:行政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环境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行政环境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理解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2.2 教学内容行政环境的概念和特点行政环境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环境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环境的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环境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三章:行政组织3.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组织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行政组织的结构和管理体制理解行政组织的行为和绩效评估3.2 教学内容行政组织的概念和类型行政组织的结构和管理体制行政组织的行为和绩效评估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组织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组织的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组织的结构和管理体制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四章:行政领导4.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领导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行政领导的原则和技巧理解行政领导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估4.2 教学内容行政领导的概念和类型行政领导的原则和技巧行政领导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估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领导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领导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领导的原则和技巧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五章:行政决策5.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理解行政决策的方法和影响因素5.2 教学内容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类型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行政决策的方法和影响因素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决策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决策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六章: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6.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伦理的概念和内容掌握行政责任的原则和履行了解行政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行政伦理的概念和内容行政责任的原则和履行行政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伦理的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伦理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责任的原则和履行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七章: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制7.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内容掌握行政法制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体系理解行政法制对行政管理的规范作用7.2 教学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内容行政法制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体系行政法制对行政管理的规范作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法制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法制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体系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8.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管理过程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和方法理解行政管理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8.2 教学内容行政管理过程的概念和特点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和方法行政管理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管理过程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管理过程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和方法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九章:公共政策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理解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9.2 教学内容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类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公共政策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章:行政监督与行政改革10.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行政监督的机制和手段理解行政改革的原因和路径10.2 教学内容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类型行政监督的机制和手段行政改革的原因和路径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监督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监督的机制和手段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一章: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11.1 教学目标理解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作用了解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挑战11.2 教学内容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挑战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子政务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作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二章:公共危机管理12.1 教学目标理解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程序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手段12.2 教学内容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点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程序公共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手段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公共危机管理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程序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三章: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管理13.1 教学目标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巧13.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巧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四章:财务管理与社会治安管理14.1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概念和内容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了解社会治安管理的意义和任务14.2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概念和内容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社会治安管理的意义和任务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财务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财务管理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第十五章:行政管理学研究方法15.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了解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5.2 教学内容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实际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1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报告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行政管理学的导论、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制、行政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分析、行政监督与行政改革、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与社会治安管理、行政管理学研究方法等核心内容。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一、什么是行政(一)“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广义上,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务等管理活动,称为行政;狭义上,认为行政是政府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本课程主要是基于对后者的认识而作如下界说: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二)政治与行政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
政治与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自是以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政治与行政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两者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
(三)管理与行政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活动.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政务逐渐从混沌的社会事务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出现了以国家政务管理为主要职责的专门机构和集团。
但在国家的政务管理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管理领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各不同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行为。
行政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行政管理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管理活动。
这种管理活动首先和主要地是由在任何社会中都是最大和最具权威性的公共组织-—政府来承担和完成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组织、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四)立法、司法和行政西方国家把国家权力体系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并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
行政是与立法和司法相互制约的一种权力体系。
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这都是依据各自国家的国情而采取的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
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行政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阐述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行政管理的概念解释行政管理的定义和特点探讨行政管理的目的和功能1.3 行政管理的范围概述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内容讨论行政管理的重心和关键领域第二章:行政管理体系2.1 行政管理体系的构成解释行政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相互关系探讨行政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层级2.2 行政组织结构分析行政组织结构的形式和特点讨论行政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2.3 行政管理流程概述行政管理的流程和步骤探讨行政管理流程的改进和优化方法第三章:行政管理者解释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探讨行政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3.2 行政管理者的人员管理分析行政管理者的人员管理职责和技巧讨论行政管理者的人员选拔、培训和激励方法3.3 行政管理者决策与领导解释行政管理者决策和领导的重要性探讨行政管理者决策的方法和领导风格的选择第四章:行政管理方法4.1 行政管理方法概述解释行政管理方法的概念和作用探讨行政管理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原则4.2 传统行政管理方法分析传统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讨论传统行政管理方法的优缺点4.3 现代行政管理方法解释现代行政管理方法的概念和特点探讨现代行政管理方法的应用和趋势第五章:行政管理与发展5.1 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分析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讨论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5.2 行政管理与社会发展解释行政管理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行政管理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5.3 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行政管理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和制定过程讨论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的相互关系和协调方法第六章:行政伦理与法治6.1 行政伦理概述解释行政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6.2 行政伦理问题及其解决分析常见的行政伦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行政伦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6.3 法治与行政法治解释法治和行政法治的概念和意义探讨行政法治的实现和维护方法第七章:行政监督与评估7.1 行政监督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行政监督的定义和重要性概述行政监督的种类和方式7.2 行政评估的方法与技术分析行政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探讨行政评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7.3 行政监督与评估的实践应用讨论行政监督与评估在实际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和案例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8.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解释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流程8.2 人员招聘与选拔分析人员招聘和选拔的方法和原则讨论招聘和选拔过程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8.3 员工培训与发展解释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概念和目的探讨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方法和策略第九章:财务管理9.1 财务管理概述解释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目标探讨财务管理的原则和基本任务9.2 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会计分析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和内容讨论行政单位会计的核算和报表编制9.3 财政与预算管理解释财政和预算管理的关系和目标探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方法和技巧第十章:行政改革与发展10.1 行政改革的背景与动力分析行政改革的原因和背景探讨行政改革的动力和推动因素10.2 行政改革的内容与策略解释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领域探讨行政改革的策略和方法10.3 行政发展与现代化解释行政发展的概念和目标探讨行政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挑战第十一章: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11.1 电子政务的概述解释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探讨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影响11.2 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的应用分析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信息化行政管理的优势和挑战11.3 电子政务的实施策略与案例分析解释电子政务的实施策略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和问题第十二章:公共危机管理12.1 公共危机概述解释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公共危机的影响和应对的重要性12.2 公共危机管理的流程与策略概述公共危机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步骤讨论公共危机管理的策略和方法12.3 公共危机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公共危机案例总结危机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第十三章:行政伦理与道德13.1 行政伦理与道德概述解释行政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行政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13.2 行政伦理与道德问题及其解决分析常见的行政伦理与道德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行政伦理与道德问题的方法和途径13.3 行政伦理与道德建设解释行政伦理与道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探讨行政伦理与道德建设的策略和方法第十四章:公共政策分析14.1 公共政策概述解释公共政策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公共政策的过程和类型14.2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方法和步骤讨论公共政策的执行和评估方法14.3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公共政策案例总结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经验和教训第十五章:展望与趋势15.1 行政管理的未来趋势探讨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分析行政管理创新的动力和方向15.2 行政管理的专业发展解释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探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育培养和职业发展15.3 行政管理的国际视角分析行政管理在国际间的差异和共性讨论国际合作与交流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目的、功能和应用领域;掌握行政管理体系的构成、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管理流程;了解行政管理者的人员管理、决策与领导技能;熟悉行政管理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原则;认识行政伦理与法治的重要性;掌握行政监督与评估的方法和实践应用;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流程;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目标;了解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发展;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流程与策略;理解行政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原则;熟悉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认识行政管理的未来趋势和国际视角。